隧道放样新程序

隧道放样新程序
隧道放样新程序

fx 5800 隧道超欠挖计算程序

隧道超欠挖计算程序

正算主程序(ZS):

Lb1 0:?S:?Z:Prog“PM-SJ”:Abs(S-O)→ W:Prog "SUB1":"XS=":X ◢"YS=":Y◢F-90→F:S→ K:Prog“SQX”:“H=”:H◢Goto0

反算主程序(FS)

Lb1 0: ?S:?X:?Y:Prog“PM-SJ”:X→ I:Y→ J:Prog "SUB2":"S=":O+W→S◢"Z=":Z◢

S→ K:Prog“SQX” :“H=”:H◢Goto0

隧道3心圆放样主程序(CQW)

Lb1 1:Fix3:7.315→R:6.19→P:“H1”?F:?Z:F-H→F:Abs(5.72-Z)→Z

If F≥6.319:Then √(Z2+(F-0.715)2 )-R→W:IfEnd:

If F≥1.577 AND F<6.319 Then √((Z-0.723)2+(F-1.577) 2)-P→W:IfEnd:

If≤1.577: Then Z-(P+0.723)→W:IfEnd:

“W=”: W◢

Goto1

R----第一个圆圆心

P----第二个圆圆心

F----实测高程

H----路面纵断设计高程

Z----由反算主程序反算得到边距(不需修改)

程序中右线输入Abs(5.72-Z)→Z,左线输入Abs(5.72+Z)→Z

CQW----计算结果(+超,-欠)

隧道二衬断面检测主程序(CQJC)

Lb1 1:Fix3:6.625→R:5.5→P: “H1”?F:?Z:F-H→F:Abs(5.72-Z)→Z If F≥5.79:Then √(Z2+(F-0.715) 2)-R→W:IfEnd:

If F<5.79 Then √(Z-0.723)2+(F-1.577)2)-P→W:IfEnd:

“W=”: W◢

Goto1

R----第一个圆圆心

P----第二个圆圆心

F----实测高程

H----路面纵断设计高程

Z----由反算主程序反算得到边距(不需修改)

程序中右线输入Abs(5.72-Z)→Z,左线输入Abs(5.72+Z)→Z

CQW----计算结果(+超,-欠)

正算子程序(SUB1)

1÷P→C:(P-R)÷(2HPR)→D:180÷π→E:0.1739274226→ A:

0.3260725774→B:0.0694318442→K:0.3300094782→L:1-L→F:1-K→M:U+W(Acos(G+QEKW(C+KWD))+Bcos(G+QELW(C+LWD))+Bcos(G+QEFW(

C+FWD))+Acos(G+QEMW(C+MWD)))→X:

V+W(Asin(G+QEKW(C+KWD))+Bsin(G+QELW(C+LWD))+Bsin(G+QEFW(C +FWD))+Asin(G+QEMW(C+MWD)))→Y:G+QEW(C+WD)+90→F:

X+ZcosF→X:Y+ZsinF→Y

反算子程序(SUB2)

G-90→T:Abs((Y-V)cosT-(X-U)sin(T))→W:0→Z:Lbl 0:Prog "SUB1":T+QEW(C+WD)→L:(J-Y)cosL-(I-X)sinL→Z:ifAbsZ<1E-6:thenGoto1:ElssW+Z →W:Goto0:IfEnd

Lbl 1:0→Z:Prog "SUB1":(J-Y)÷sinF→Z

子程序(平面线形数据库)PM-SJ

ifS≥45978.226(线元起点里程)Then2214.419→U(线元起点X坐标):4802.542→V(线元起点Y坐标):45798.226→O(线元起点里程):280049’54”→G (线元起点方位角):200→H(线元长度):1300→P(线元起点曲率半径):1×1045→R(线元终点曲率半径):1→Q(线元左右偏标志:左负右正):IfEnd-

ifS≥45998.226(线元起点里程)Then2262.012→U(线元起点X坐标):4608.341→V(线元起点Y坐标):45998.226→O(线元起点里程):285014’20”→G (线元起点方位角):238.741→H(线元长度):1×1045→P(线元起点曲率半径):1×1045→R(线元终点曲率半径):0→Q(线元左右偏标志:左负右正):IfEnd

子程序(竖曲线计算公式)SQX

LbI 0:578.318→Z[1]:46080→B:32000→R:160→T:0.025→I:0.035→J:?

K:B-K→C: 1→F:I>J=>-1→F

If KB then 0→A: J→P: Goto 1: IfEnd

LbI 1: Z[1]-CP+AF(T-Abs (C))2÷2÷R→H:“H”:H◢

Goto 0

Z——变坡点高程 B——变坡点桩号

R——半径T——切线长

I——前纵坡度J——后纵坡

K——待求点桩号H——待求点高程

说明:仪器架至测站点上定向后,观测掌子面任意点,测得数据进入反算主程序FS计算得出:对应里程桩号和边距及对应里程路面纵断设计高程。然后再进入隧道3心圆放样主程序(CQW)可计算出超欠挖或即可在掌子面上绘出开挖轮廓线,以便更好指导开挖作业。

进入隧道3心圆放样主程序(CQW)

程序显示

H1?---输入实测高程

Z?----反算得出边距(左-,右+)不需要修改—平面设计线距隧道中线5.72米已在公式中输入

W=------直接计算出超欠挖结果

进入隧道二衬断面检测主程序(CQJC)同上

结语:测量放样时间精确度、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超欠挖得到很好控制。画出隧道开挖轮廓线只需15-20分钟内即可完成。

隧道的施工放样程序及CAD计算超欠挖量

隧道的施工放样程序及C A D计算超欠挖量 隧道测量的程序及运用: 在测量隧道中由于时代的变化、科学的进步,我们运用的计算工具也在不断的变化。在如今我们测量工作中一般运用的是CASIO4500、4800、4850等型号的科学计算器还是一种有编程功能的计算器。 在隧洞测量时测量人员要根据现场的要求来进行编程,边角程序如: 边角后方交会 BJHFJH L1 ABCD:Lbl5:{KSP} L2 pol(C-A,D-B) L3 Q=90(1-K)+K SIN-1(S SIN P/V) L4 T=W+180-P-Q L6 Rec (S,T) : X=A+V◢ Y=B+W◢ L7 Goto5 说明: 1、测边的已知点作为P1(A,B),未测边的已知点作为P2(C,D)。 测边对角为锐角时K=1,测边对角为钝角时 2、 K=-1。 3、角度P是以测边方向为起始方向,顺时针观测另一个已知点方向的右角。 注:理想图形要求实测的S边相对于已知边P1P2越短越好,角P越接近180°越好。 坐标反算 ZBFS L1 AB:Fixm:{CD} L2 pol(C-A,D-B)◢ L3 W<0W=W+360 L4 lntW +(60 Frac W )+ Frac(60 FracW) ◢ 说明: 1、本程序用于计算直角坐标值已知的两点间的边长和坐标方位角。 2、起算点和目标点的坐标分别为(A,B)、(C,D)。 3、起算点改变时应重新调用程序以改变A、B的值。 4、边长值和方位角值分别自动存放在“V”和“W”中。“W”的单位为:度“°”。 隧洞断面图如上的程序如下: 直线断面放样程序(2) ZXFY2 L1 Lbl0:{ABH}:ABH:POL(A-X,B-Y): L2 L=ICos (J-G)◢ L3 M=Isin(J-G) ◢ L4 V=H-N◢

5800边坡放样程序

直线段边坡超欠挖检查及开口线放样程序程序名:BPFY 程序:A“QX”:B“QY”:C“QZ”:E“ZX”:F“ZY”:G“ZZ”:P“PB”:K“XP”:L“YP”:M“ZP”:Fixm:Pol(E-A,F-B:J≤0=>J=J 360⊿D=Abs((K-A)*CosJ (L-B)*SinJ):S=Abs((L-F)*CosJ-(K-E)*SinJ):X=A D*CosJ:Y=B D*SinJ:Z=(G-C)/I*D C:W=AbS(M-Z):V=S/P-W:V<0=>O“Hcw”=V◢⊿V≥0=>O“Hqw”=V◢⊿U=W*P-S:U<0=>N“Scw”=U◢⊿U≥0=>N“Sqw”=U◢⊿“END”说明:A、B、C为边坡底线的起点,显示为: QX?QY?QZ? 依次输入地线起点的X,Y,Z;E、F、G为边坡底线的终点,显示为: ZX?ZY?ZZ? 依次输入地线终点的X,Y,Z;P为坡比,无正负条件;K、L、M 为测量点,显示为: XP?YP?PZ? 依次输入测量点的X,Y,Z;中间计算测量点至边坡底线的垂足点,保存变量为X、Y、Z。O为边坡的高程超欠挖值,显示为Hcw或Hqw,分别表示超挖或欠挖,即测点高程设计高程减实测高程;N为边坡的距离超欠挖值,显示为Scw或Sqw,分别表示超挖或欠挖,按高差计算的设计距离减实测点到垂足点距离。圆弧段边坡超欠挖检查及开口线放样程序程序名:YFFY 程序:A“YX”:B“YY”:X“XP”:Y“YP”:Z“ZP”:Fixm:Pol(A-X,B-Y):T=Abs(I-R):W=Abs(H-Z):S=W*P-T:V=T/P-W:S<0=>M“Scw”=S◢⊿S≥0=>M “Sqw”=S◢⊿V<0=>K“Hcw”=V◢⊿V≥0=>K“Hqw”=V◢⊿“END”说明:A、B为圆心坐标,显示为YX?YY?,依次输入圆心点的X、Y;X、Y、Z为测点坐标,显示为XP?YP?ZP?依次输入测点的X、Y,Z;R为到边坡底线的距离(半径);H为边坡底线的高程(马道或平台的高程);I不用管它,直接按“EXE”,显示下一个输入;P为坡比,无须输入正负号;M为计算的边坡距离超欠值,显示为Scw或Sqw,分别表示超挖或欠挖,距离超欠值为:设计距离减测量距离;K为计算的边坡高程超欠值,显示为Hcw或Hqw,分别表示超挖或欠挖,高程超欠值为:设计高程减测量高程。从网上弄来的,自己没有用过,你用的时候最好多做检核。 边坡测量(由坐标反算桩号及填挖高度方法的运用) 在施工测量放样中,最常用的就是正算放样(已知该点坐标进行定点放样),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要进行的放样工作,这种办法就显得黔驴技穷了,比如在南方的山区道路施工中,往往会有高填高挖路段,有的高达几十米,那么这些段落的填土边线及挖方开口线放样就给我们施工测量带来了麻烦,如果采用常规的办法一般会有以下几个步骤: 1、首先放出中线 2、然后对填挖断面进行测量 3、再估算填挖边线距中桩的距离 4、试放出该点位置 5、对该点进行高程测量,比较该点实测高程与设计高程的差距,重新计算距中桩距离 6、重复4、5步,试放该点,测量高程,至到与设计高程相符为止

卡西欧5800路基测量程序讲课稿

卡西欧5800路基测 量程序

晋-测量-斐斐(532901847) 21:20:03 一、程序功能 本程序由一个主程序(ZHUCHENXU)和几个子程序——正算子程序(SUB1)、反算子程序(SUB2)、数据库(SUB3)、算方位角程序(FA)、使用方位角算坐标(NE)、边坡放样程序(BIANPO)、隧道圆心放样程序(SDYX)构成,可以根据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完整或非完整型)的线元要素(起点坐标、起点里程、起点切线方位角、线元长度、起点曲率半径、止点曲率半径)及里程边距或坐标,对该曲线段范围内任意里程中边桩坐标进行正反算。 二、源程序 增加变量16→DimZ 1.主程序(ZHUCHENXU) "1.SZ → XY,2.XY → SZ,3.SDYX,4. BIANPO "?N: Lbl 1:”ZHUANGHAO=”?S: Prog "SUB3":N≥2=>Goto 2: Abs(S- O)→W:”BIANZHU=”?→Z:Prog "SUB1": "XS=”:X→X◢"YS=”:Y→Y◢"FS=”:(F-90) →F:F►DMS◢Prog "FA":Goto 1: Lbl 2:”CX=”?X: X→I:”CY=”?Y: Y→J:”DMG=”?→Z[7]:Prog "SUB2":"S=":(O+W) →S◢"Z="Z→Z◢If N=3:Then Prog”SDYX”: IfEnd :If N=4:Then Prog”BIANPO”:IfEnd:Goto 2 2. 正算子程序(SUB1) 0.1739274226 →Z[1]:0.3260725774→B:0.0694318442→K: 0.3300094782→L: (1-L) →F: (1-K)→M: U+W(Z[1]cos(G+QEKW(C+KWD))+Bcos(G+QELW(C+LWD))+Bcos(G+QEFW

FX5800道路路线测量程序

道路中边桩坐标放样正反算CASIO fx-5800P程序(全线贯通) 编辑 | 删除 | 权限设置 | 更多▼ 设置置顶推荐日志转到私密记事本 转载自王中伟转载于2009年08月12日 17:34 阅读(1) 评论(0) 分类:技术交流权限: 公开 一、前言 本程序是《CASIO fx-5800P计算与道路坐标放样计算》中道路坐标放样计算程序的升级改进版本。原道路坐标放样计算程序只基于道路的单个基本型曲线,有效计算范围仅包括平曲线部分和前后的两条直线段,使用时需要输入平曲线设计参数,无坐标反算桩号功能。 改进后的程序名称为:道路中边桩坐标放样正反算程序(全线贯通),增加了可实现全线贯通的数据库功能和坐标反算桩号功能,主要是: 1.使用道路平面数据库子程序,可将一段或若干段道路的交点法格式平面参数(可容易从直线、曲线及转角表中获得)以数据库子程序形式输入计算器,程序在计算时省却了输入原始数据的麻烦; 2.坐标正算方面,输入桩号即可进行道路的中、边桩坐标计算,若输入了测站坐标,还可同时计算全站仪极坐标放样数据(拨角和平距); 3.坐标反算方面,输入平面坐标,即可计算对应的桩号和距中距离(含左右信息); 4.对于存在断链的道路,可分段分别编写数据库子程序,然后在主程序中添加一个路段选择的功能即可实现(可参照立交匝道程序中匝道的选择)。 程序的特点: 1.可进行中桩坐标的正、反算,程序代码简洁,便于阅读和改写; 2.主程序通过调用数据库子程序,省却了使用时输入平面参数的繁琐; 3.使用数据库子程序,换项目只需改写数据库子程序,程序通用性强。 二、道路示例项目基本资料 基本资料同《CASIO fx-5800P计算与道路坐标放样计算》第6章HY高速公路第2合同段(合同段起止桩号:K4+800~K9+600)。这里摘取直线、曲线及转角表资料如下(若图片不清晰,请参见参见教材P161附录1): .

FX-4850计算器曲线计算程序2011.721

ZHY程序FX5800 辛普森计算器公路测量常用程序修改版一、程序功能 LbI 0:"X="?A: "Y="?B:"Z="?C:"1/(R1)"?D:"1/(R2)"?E:"QT="?F: "QT="?G: "V"?V:"W"?W LbI 1:"L"?L:"O"?O:"H"?H:IF L>G:Then Goto 1:IFEnd (E-D)/(G-F)→P:L-F→Q:P*Q→I C+(I+2*D)*Q*(90/∏)→J C+(I/4 +2*D)*Q*(45/(2*∏))→M C+(3/4*I+2*D)*Q*(135/(2*∏))→N C+(I÷2+2*D)*Q*(45÷∏) →K "X=":A+Q÷12*(COS(C)+4*(COS(M)+C0S(N))+2*COS (K)+COS(J))+O*COS(J+H)→X◢ "Y=":B+Q÷12*(SIN(C)+4*(SIN(M)+SIS(N))+2*SIN (K)+SIN(J))+O*SIN(J+H)→Y◢ X-V→I:Y-W→J PoL(I,J) ”J=”:J▲DMS▲ If J <0:Then “J=”:J+360°→J:J▲DMS ▲ if End Goto1

F5800计算器曲线计算JD程序(ZH~HZ)坐标计算放样公式 主程序: 30→Dim Z: "XJD="?B: "YJD="?D: "KJD="?M: "A="?A: "ZJ="? Q: "R="?R: "LS1="?C: "LS2="?T: "F="?F:prog "A":Lb1 0: "XO="?G: "YO="?H: "LC="?L: "JJ="?Z: "PJ="?S:If L≤M-Z[11]+C:Then M- Z[11]COS(F) →N:D- Z[11]Sin(F) →E:Prog "ZHHY":Prog "FWJ": Goto 0:Else If L≤M-Z[11]+ Z[13]-T: Then M- Z[11] →K:B- Z[11] COS(F) →N:D- Z[11]Sin(F) →E: Prog "HYYH":Prog "FWJ": Goto 0: Else If L≤M-Z[11]+ Z[13]:Then M- Z[11]+ Z[13] →K:F+AQ+180→V:B-Z[12] COS(V) →N:D- Z[12] Sin(V) →E: Prog "YHHZ":Prog "FWJ": Goto 0: Else "End" ▲ If End: If End: If End 说明:以上主程序需要四个副程序,缺少任何一个副程序不能运行! "XJD="?: "YJD="?: "KJD="?为曲线交点坐标及桩号 "A="?为曲线左转取-1;右转取1 "ZJ="?为曲线转角值;"R="?为曲线半径 "LS1="?: "LS2="?为前后段缓和曲线长度 "F="?曲线起始方位角; " X0="?、" Y0="?:全站仪测站点坐标 " LC="?为曲线ZH-HZ段内所求任意点桩号; "JJ="?为切线顺时针夹角;"PJ="?为左右侧所求点距设计线距离;

隧道施工放样

第9章隧道施工放样 §9—1 概述 一、隧道工程和隧道测量 隧道是一种穿通山岭,贯穿海峡、河道,盘绕城市地下的交通结构物。按不同的工程用途,隧道可分为公路隧道、铁路隧道、城市地下铁道、地下水道等。本章主要介绍公路隧道施工放样的一般方法。 通常隧道的开挖从两端洞门开始,也就是隧道开挖只有两个开拓工作面。如图9—1所示。A、B两处为相对开拓的隧道正洞。如果隧道丁程量较大,为了加快隧道开挖速度,必须根据需要和地形条件设立辅助坑道,增加新的开挖上作面。如图9-1,中的横洞、平行导坑、竖井、斜井等都是属于辅助坑道新工作面的型式。隧道的正洞和辅助坑道都是整个隧道工程的组成部分。 隧道施工测量的主要任务是在地下测设出设计中轴线的方向;保证两 第169页 个相对开挖面的方向与高程按要求的精度贯通。在隧道没有贯通前,中心线只能以支导线的型式向前伸展。一般采用往返观测。测设数据的计算和测量工作都要特别细心。在进行隧道施工测量中,因为施工现场场地狭窄,测量与施工相万干扰,给测量工作带来很多不便。 隧道工程施工测量的精度要求,主要是指对向并挖的隧道贯通的横向和高程误差。 隧道施工测量丁作主要有以下内容: (1)在所选定隧道工程范围内布设控制网,进行控制测量,建立精确的基准点、基准方向。 (2)提供隧道工程设计所需的带状地形图、隧道洞口工点地形图、纵横断面图。 (3)根据隧道工程设汁所提供的图纸和有关的参数,在实地通过放样确定隧道的开挖与修筑的标志,保证隧道工程的正常作业和精确贯通. (4)开挖小的测量工作,根据隧道开挖的进展情况,不断在隧道的开挖巷道中建立洞内控制点,进行洞内的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提高测设的可靠性,检测隧道开挖的质量。 (5)竣工图测绘工作。 二、公路隧道的类型和设计阶段 公路隧道的类型按隧道长短可分为四种,见表9—1

卡西欧5800P计算器隧道施工测量程序设计

卡西欧5800p计算器隧道施工测量程 序设计 王庆军 随着铁路、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隧道建设的施工技术也大幅度提高,由于工期紧迫促成测量放样的过程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如果再采用普通的尺距法不仅仅降低了放样效率还造成了轮廓线的放样精度,导致开挖掘进造成隧道超欠挖,所以现在通过卡西欧编程计算器结合带红外线的全站仪进行配套操作,这样不仅提高了施测效率还保证了放样精度,现通过本文分析讲解隧道超欠挖的计算原理和程序设计。 何为超欠挖?:隧道超欠挖分为(超挖和欠挖),超挖即为隧道开挖轮廓线大于隧道设计轮廓线,欠挖即为隧道开挖轮廓线小于隧道设计轮廓线。 超欠挖的影响:隧道超欠挖不止直接影响到了施工进度、安全质量,还会让开挖费用增加,更重要的是由此造成了过量超填混凝土的费用。超挖在实际施工中由于重视不够或方法不当,以至于在施工过程中会不知不觉地提高工程成本,从而也减少了应得的利润。 超欠挖是如何产生的? 在目前的隧道施工中,掘进技术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传统的“钻爆法(开挖台阶法)”;一种是“全断面掘进法(盾构掘进法)”。受各种条件的制约,“钻爆法”仍是山区隧道施工的主要掘进方法。所以隧道超欠挖的形成也是不可避免的,下面讲述一下形成超欠挖的三种情况。 1、岩层变化:由于隧道开挖过程中随着岩层的变化,地质条件和围岩裂隙的发生会出现不可避免的超欠现象,所以岩体是超欠挖的主要因素之一。 2、爆破方式:由于工作面(掌子面)是一个不平整的岩体面,导致钻孔 间距控制不当或间距过大、过小,容易影响其他孔位的爆破效果,或者由于装药结构控制不当和掏槽不合理也会造成隧道超欠现象。 3、测量放线:由于隧道测量放线过程中能见度低,操作有限,测量人员 进入隧道测量时导致前后视照准误差,同时因为掌子面的凹凸不平画轮廓线时也会产生偏离现象。 如何正确实施隧道测量工作? 隧道测量工作应由专业测量人员测量,根据设计院给定的坐标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建立导线控制网,并按规定程序检查验收,对施测人员实行详细的图纸交底和方案交底,所有施测的工作进度根据项目进度计划进行 安排。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开挖、初期支护及二次衬砌后的净空满足设计规范要求,必须对已完工的主体工程进行全断面检查,现场检查一般采用带红外线的全站仪在现场实测三维坐标进行检查。对于测量数据应及时反馈到现场施工管理人员,以便及时控制开挖及衬砌净空标准。 通过以上对隧道超欠挖的了解及形成和影响,如何正确施测和控制等,现在就谈谈隧道超欠挖的计算原理。

曲线拨正计算程序说明

曲线拨正计算程序 一、概述 曲线方向整正常用的方法有矢距法、偏角法和绳正法。前两种多应用于新建或改建的铁路上。在既有线上,由于行车的干扰,置镜困难,绳正法得以普遍应用。绳正法基本上是以一种试算性质的、称之为流水拨道的为主。过去,由于条件的限制,现场人员计算一条曲线要费好大的劲,因为数据量较大,一遍一遍的要算好几张纸,搞的头疼。现在,电脑得以广泛应用,为做好线路养护维修奠定了良好基础。根据绳正法整正曲线基本原理、公式,在Windows平台上编写了这个计算程序。希望给我的同行带来方便,节约时间,又快又好的把铁路曲线拨正,拨圆,让火车跑的稳,跑的快,适应提速的需要。同时,也借此机会交流经验,向专家,老师学习。 二、适用范围与主要功能 本程序适用于直线型超高顺坡的缓和曲线,不能计算复心曲线,不适用于曲线型超高顺坡的缓和曲线拨正计算;对无头、无尾、无资料的“三无”曲线可自动初步判别曲线半径及缓和曲线长度,通过试算找到较小的拨道量,曲线计算完毕后将结果输出到Word文档,同时输出缓和曲线两种检查表,一是以2m弦线测量,在缓和曲线上每1m量一处正矢的;二是以10m弦线测量,在缓和曲线上每5m一点的。等同于缓和曲线加设副矢检查点,主要是为了适应提速的需要,把缓和曲线做好。 三、操作过程

1、程序运行后开始出现的是登录画面,如下图:要求输入口令。 初始口令为“000000”,即6个0。以后你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修改呢称、口令。 2.主画面。上面的图就是主画面一角,共有5个主菜单:分别是:[计算],[输出],[设置],[退出],[说明]。其中后二项没有子菜单,前三项的子菜单如下三幅图。 [计算]项下一共是5个子菜单,分别是[填入现场正矢]、[确定半径、缓和线长]、[计算半拨量]、[修正、计算拨量]及[退出]。现在看到,填入正矢菜单是灰色的,表示里面已有曲线数据在计算,现场正矢、控制点和备注的内容都填好了,不能改了。只有点击[设置]里面的[计算新曲线开关],这个菜单才变得可操作,但同时也清空了现有的数据。 3.计算一条曲线的过程:

隧道工程施工中测量放样

浅谈隧道工程施工中测量放样 摘要:测量工作伴随隧道开挖的整个过程,因洞内条件的限制,洞内开挖断面的测量放样工作占用的时间不少,直接影响着隧道的施工安全、进度。在隧道施工中如何对超欠挖进行有效控制,一直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施工坐标法将地面曲线的计算方法、隧道施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利用此方法施工, 可以减少技术人 员的工作强度。流程。 关键词:隧道开挖;施工坐标;施工测量;放样 abstract: the measurement of working with tunnel excavation of the whole process, because of the limited conditions, tunnel excavation section surveying setting-out work take time, directly affects the construction safety of tunnel, progress. in construction of tunnel over break how to control effectively, has been a problem that is worth to discuss.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of coordinate ground curve calculation method, tunnel construction are organically combined together, using the method of construction, can reduce the work intensity of staff of technology. key words: tunnel excavation; construction coordinate; construction measure; lofting 中图分类号:u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5800计算器全线坐标计算放样程序(修改第三版)

5800计算器全线坐标计算放样程序(修改第三版) 5800计算器全线坐标计算放样程序(修改版) “XLZBJSCX” ◢ LB1 0 ↙ CLS : FIX 4 : 30→DIM Z ↙ “XHS="?G(后视点X):"YHS="?L(后视点Y):"XZJ="?M(置镜点X):"YZJ="?N(置镜点Y)0l(G-M,L-N):"DH=":I(后视距)◢J<0=>J+360→J:"FH=":J→DMS◢(后视 方位角) LB1 1 ↙ “K=”?K ◢(计算里程) IF K<本段曲线终点里程 AND K≥上段曲线终点里程:THEN 本段终点里程→Z[1] : 上段曲线终点里程→Z[2] :1→0 (注:左偏曲线输入-1→0,右偏曲线输入1→0): 偏角→A:半径→R : 第一缓和曲线→Z[6] : 第二缓和曲线 →Z[7] : 交点X→B :交点Y→C : 小里程向交点方位角→E : 交点向大里程方位角→F : G0T0 2 : IFEND↙ …………(曲线段分段输入) 补充直线段输入如下 IF K<本段直线终点里程 AND K≥本段直线起点里程:THEN 1→0:本段直线终点里程→Z[2]:终点X→Z[16]:终点Y→Z[11]:方位角→E:G0T0 4:IFEND LB1 2 ↙(曲线要素计算) Z[6]/2- Z[6]^3/(240*R^2)+ Z[6]^5/(34560*R^4) →Z[8] ↙(M1) Z[7]/2- Z[6]^3/(240*R^2)+ Z[7]^5/(34560*R^4) →Z[9] ↙(M2) Z[6]^2/(24*R)- Z[6]^4/(2688*R^3) →Z[10] ↙(P1) Z[7]^2/(24*R)- Z[7]^4/(2688*R^3) →Z[11] ↙(P2) π*A*R/180+0.5*( Z[3]+ Z[2])→W ↙(曲线总长) 90* Z[6]/(R*π) →Z[14] ↙(第一缓和曲线总偏角) 90* Z[7]/(R*π) →Z[15] ↙(第二缓和曲线总偏角,可以省略) Z[8]+(R+Z[10])TAN(A/2)-(Z[11]-Z[11] )/SIN A→Z[11]↙ (切线T1) Z[9]+(R+Z[12])TAN(A/2)+(Z[10]-Z[12] )/SIN A→Z[12]↙ (切线T2) B+ Z[12]*C0S (E+180)→ Z[13] ↙(ZH点X) C+ Z[12]*SIN(E+180)→ Z[15] ↙(ZH点Y) Z[1]-S→Z[3] ↙ (ZH点里程) Z[3]+ Z[6]→Z[4] ↙ (HY点里程) Z[1]- Z[7]→Z[5] ↙ (YH点里程) G0T0 3 ↙ LB1 3 ↙(判断里程点与曲线关系) IF K≤Z[3] AND K> Z[2] : THEN G0T0 4 : IFEND ↙ IF K≤Z[4] AND K> Z[3] : THEN G0T0 5 : IFEND ↙ IF K≤Z[5] AND K> Z[4] : THEN G0T0 6 : IFEND ↙

公路测量卡西欧5800万能程序

一、前言本程序是《CASIO fx-5800P计算与道路坐标放样计算》中道路坐标放样计算程序的升级改进版本。原道路坐标放样计算程序只基于道路的单个基本型曲线,有效计算范围仅包括平曲线部分和前后的两条直线段,使用时需要输入平曲线设计参数,无坐标反算桩号功能。改进后的程序名称为:道路中边桩坐标放样正反算程序(全线贯通),增加了可实现全线贯通的数据库功能和坐标反算桩号功能,主要是: 1.使用道路平面数据库子程序,可将一段或若干段道路的交点法格式平面参数(可容易从直线、曲线及转角表中获得)以数据库子程序形式输入计算器,程序在计算时省却了输入原始数据的麻烦; 2.坐标正算方面,输入桩号即可进行道路的中、边桩坐标计算,若输入了测站坐标,还可同时计算全站仪极坐标放样数据(拨角和平距); 3.坐标反算方面,输入平面坐标,即可计算对应的桩号和距中距离(含左右信息); 4.对于存在断链的道路,可分段分别编写数据库子程序,然后在主程序中添加一个路段选择的功能即可实现(可参照立交匝道程序中匝道的选择)。程序的特点: 1.可进行中桩坐标的正、反算,程序代码简洁,便于阅读和改写; 2.主程序通过调用数据库子程序,省却了使用时输入平面参数的繁琐; 3.使用数据库子程序,换项目只需改写数据库子程序,程序通用性强。二、道路示例项目基本资料基本资料同《CASIO fx-5800P计算与道路坐标放样计算》第6章HY高速公路第2合同段(合同段起止桩号: K4+800~K9+600)。这里摘取直线、曲线及转角表资料如下.

.

. 三、程序代码 .

. .

. .

隧道工程测量的步骤

隧道工程测量的步骤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隧道工程测量的步骤———送给初入隧道施工测量之门的同僚 当你接到隧道施工工程,无论是被派遣或私人老板雇佣,第一、要先做隧道进口和出口控制网,为保证进出口坐标系统一致,需要以导线形式或三角锁形式联测,当然GPS更好。如果有支洞,斜井,不管几个均需要将进口的控制点纳入整个控制网中,观测、平差计算。其目的是为了保证所有控制点坐标、高程一致,同精度,防止隧道贯通出现偏差。如果设计单位在这些部位提供的有平面、高程控制网点,你一定要进行复核测量,以免误用而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如果工程是国家正规工程,你应在施测前或过程中上报监理一份布设控制网的设计报告,在结束的时候报一份技术总结供审批。没有要求的或工程较小,这两项可合并一起,在建立控制网后写出报批。 第二、应根据控制网做好贯通误差估算,贯通误差限差要求请见相关规范。如果贯通误差大于规范要求,需要对控制网进行优化,以满足规范要求。 第三、当控制网建立后(包括控制网点复核测量合限),即可按照设计图纸提供的坐标,将隧道轴线包括支洞、斜井轴线方向控制点在实地稳固标定,位置应选在开挖区以外的适当位置,防止被破坏,但又不要离开挖区过远,使用不便。上述工作完成后,即可进行隧道进出口包括支洞,斜井进口的洞脸开挖放样。开口线的测定应依照图纸,并换算出与控制轴线点的相互关系,用全站仪采用逐近法直接测定。同时应测定洞脸开挖前的原始断面图或测绘不小于1/200的地形图,有地形图软件的话,在室内切出断面图,以供工程量计算之用(如果测地形图,需征得现场监理同意后方可或要求他旁站)。注意:应根据图纸核对洞脸实际里程是否正确。防止造成超欠挖。如果无免棱镜功能全站仪,在洞脸开

最新5800隧道专版汇总

5800隧道专版

5800隧道专版 时间:2010-03-11 15:36:41 来源:本站作者:李强善我要投 稿我要收藏投稿指南 本版本是道路版的升级版,程序只改变了SHELL程序,从SHELL中拆分出WORK-SET(工作设置程序),加入SDPY(隧道放样)。 FileName:RESET 初始化程序 Norm 1:50→C:12345→J "RESET PW"?I:I=J=>500→DimZ为数据库增加额外变量500个,在SET、SETPFDYS程序根据实际再增减变量以保证不浪费内存 50→Z[C+22]:本程序设置变量个数目前50个刚刚够用。"PASSWORDS"?I:I→Z[C+39]重设要素保护密码 Cls:Stop FileName:DATLOCK 要素保护密码确定认程序 Cls:Norm 1:50→C "PASSWORDS"?J:Cls:J≠Z[C+39]=>Stop FileName:SHELL(外壳程序)

50→C;在扩充变量预留前50个给别的程序用。如不够就适量加大。RESET,SHELL,SET,SETPFDYS,这几个程序中C值必需一致 Norm 1 Z[C+23]→N当前分段要素N坐标 Z[C+24]→E当前分段要素E坐标 Z[C+25]→M当前分段要素起点桩号 Z[C+26]→H当前分段要素起点方位角(正北)单位:弧度 Z[C+27]→A当前分段要素起点曲率有左偏负右偏正(注意不是半径) Z[C+28]→R当前分段要素终点曲率有左偏负右偏正(注意不是半径) Z[C+29]→L当前分段要素长度 Z[C+3]→W斜桩角度 Lbi S Prog"PROGMODE" ;进入模式功能选择 Lbi A Deg:Norm 1:Cls

Fx5800计算器公路测量程序设计

FX5800计算器测量程序集版 一、程序功能 主要功能:采用交点法方式计算多条线路坐标正反算,可算任意复杂线型及立交匝道,包括C型,S型、卵型、回头曲线等;极坐标放样,全线路基边坡开挖口及坡脚放样计算、路基任意点设计高程、横坡、设计半幅宽度.隧道欠超挖放样计算。 新版本优化:1、优化程序语句、2、以复数形式输入变量及做数据库,取消原矩阵数据库;3、修改隧道超欠挖程序为通用形,不受圆心个数限制、4、新增测量资料表计算

二、源程序(绿色为程序名;蓝色为输入计算器内容)紫色为新版改动处(可以根据自己标段情况用相关主程序及子程序,再在0程序中汇总)0.汇总程序(1、坐标计算放样程序(1XY、A、AB、HX、JS、DX、QX、F、XY、X1);2、坐标反算程序(2ZD、A、B、AB、HX、QX、F、ZD、X1);3、高程计算查阅程序(3GC、H、I、QX、S1、I1);4、路基半幅标准宽度查阅程序(4GD、C、QX、G1);5、路基边坡及开挖口放样程序(5BP、 A、B、AB、HX、H、I、C、JS、DX、QX、F、ZD、X1、S1、I1、G1、W1); 6、路基标准距离放样(6FM、A、AB、HX、H、I、JS、DX、QX、F、XY、X1、S1、I1); 7、桥梁锥坡计算放样程序(7ZP、A、AB、HX、C、JS、DX、QX、F、XY、X1、G1); 8、极坐标计算程序(8JS、JS、DS); 9、隧道超欠挖计算程序(A、B、AB、HX、H、I、QX、S、SD、F、ZD、X1、S1、I1、SD1)运行后按1~9数子约半秒,则选择1至9的程序,返回时,在桩号输入-1,返回选择计算类型。输入-2,返回选择线路。 程序名:0(数子0) ClrMat:ClrVar:12→DimZ:Norm 2:Do:"(XY=1,ZD=2 ,GC=3,GD=4,BP=5,FM=6,ZP=7,JS=8,SD=9)===>QING AN 1-9":Getkey→Z[3]:While Z[3]=35:Prog"1XY":WhileEnd:While Z[3]=36:Prog"2ZD":WhileEnd: While Z[3]=37:Prog"3GC":WhileEnd: While Z[3]=21:Prog"4GD":WhileEnd: While Z[3]=22:Prog"5BP":WhileEnd: While Z[3]=23:Prog"6FM":WhileEnd: While Z[3]=31:Prog"7ZP":WhileEnd: While Z[3]=32:Prog"8JS":

隧道的施工放样程序及CAD计算超欠挖量

隧道的施工放样程序及CAD计算超欠挖量 隧道测量的程序及运用: 在测量隧道中由于时代的变化、科学的进步,我们运用的计算工具也在不断的变化。在如今我们测量工作中一般运用的是CASIO4500、4800、4850等型号的科学计算器还是一种有编程功能的计算器。 在隧洞测量时测量人员要根据现场的要求来进行编程,边角程序如: 边角后方交会 BJHFJH 说明: 1、测边的已知点作为P1(A,B),未测边的已知点作为P2(C,D)。 测边对角为锐角时K=1,测边对角为钝角时 2、K=-1。 3、角度P是以测边方向为起始方向,顺时针观测另一个已知点方向的右角。 注:理想图形要求实测的S边相对于已知边P1P2越短越好,角P越接近180°越好。 坐标反算 ZBFS

W=W+360 说明: 1、本程序用于计算直角坐标值已知的两点间的边长和坐标方位角。 2、起算点和目标点的坐标分别为(A,B)、(C,D)。 3、起算点改变时应重新调用程序以改变A、B的值。 4、边长值和方位角值分别自动存放在“V”和“W”中。“W”的单位为:度“°”。 隧洞断面图如上的程序如下:

直线断面放样程序(2) ZXFY2 W= 说明: 1. 本程序用于计算直线段的如图断面样式的隧洞程系放样程系。 2. 坐标A,B,H,是测算出来的坐标数据。 3. 已知的坐标X,Y是从图纸上的起算点坐标。 4. J是方位角,是隧洞的轴线方向。 5. M是偏中,V是实际高程,W是实际测量出来的顶拱位置。后方交会3HFJHCX J=J+0.01 J=J+0.01 J=J+0.01

1、本程序用于利用3个合适的已知点进行方向后方交会法计算测站坐标。 2、观测、计算时将3个已知点按顺时针方向对应排列,已知点的直角坐标分别为(A,B)、(C,D)和(E,F)。对应3个已知点的方向值分别为O、P、Q。 3、L3至L9行的作用是当两相邻方向间的夹角出现直角或平角时将导致不能计算时进行自动处理。 4、为提高解算精度和防止错误,宜尽可能使测站点与3个已知点组成较理想的图形,如采取测站点靠近3个已知点组成的三角形的中心区域、避免出现“危险园”图形和增加已知点组成多组后交图形比较计算等措施。 5、当已知点发生变化应重新调用程序。 边角后方交会 (Filename)9BJHFJH

5800平曲线放样程序(分段)

5800-平曲线程序 程序目的:依平曲线要素计算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的任意中桩、左、右桩坐标。 程序说明:K0:起始桩号 X0:起始X坐标 Y0:起始Y坐标 ALF:起始方位角 R:半径 LS:缓和曲线长 N:曲线左转N=1,右转N=2 K:待求桩号 LL、LR:左、右桩距离 Q:左、右桩与中线斜交角求得XZ、YZ、XL、YL、XR、YR分别为中桩、左、右桩坐标。 一、直线段 文件名:ZX (COMP) “K0=”? L:“X0=”? O:“Y0=”? P:“ALF=”? W: Lbl 0:“K=”?:O+(K-L)cosW→X: P+(K-L)sinW→Y:“XZ=”:X◢“YZ=”:Y◢“LL=”?B:“XJJ=”?Q: X-Bcos(W +Q) →E:Y-Bsin(W+Q) →F:“XL=”:E◢“YL=”:F◢“RL=”?C: X+Ccos(W+Q) →I:Y+Csin(W+Q) →J:“XR=”:I ◢“YR=”:J◢Goto 0 注:在程序执行过程中,赋给的要素变数的值被固定不变,可对变数(K、LL、LR)赋予不同值,迅速求得所需坐标。 二、圆曲线段 文件名:YQX (COMP) “K0=”? L:“X0=”? O:“Y0=”? P:“ZH—JD FWJ=”? G:“LS=”?L:“R=”?R:G+L÷2÷R×180÷π→W:Lbl 0:“K=”?K:(-1)^N(K-L)÷R×180÷π→J: 2Rsin((-1)^N J÷2)→D:O+Dcos(W+J÷2)→X:P+Dsin(W+J÷2)→Y:“XZ=”:X◢“YZ=”:Y◢“LL=”?B:“XJJ=”?Q:X-Bcos(W+J+Q):Y-Bsin(W+J+Q) →F:“XL=”:E◢“YL =”:F◢ “RL=”?C:“XJJ=”?Q:X+Ccos(W+J+Q) →U:Y+Csin(W+J+Q) →V:“XR=”:U◢“YR=”:V◢ Goto 0 注:公式里面W为HY点方位角,通过ZH-JD方位角计算,公式为G±Ls/2/R×180/π,(曲线左转-,曲线右转+)。 三、缓和曲线 文件名:HHQX (COMP) “K0=”?K: “X0=”?O:“Y0=”?“ALF=”?W:“LS=”?M:“R=”?R: Lbl 0:“K=”?K:“N=”?N:(-1)^N ×(K-L)^2÷M÷R÷6×180÷π→I:(K-L)-(K-L)^5÷90÷(RM)^2→D:O+Dcos(W+I) →X:P+Dsin(W+I) →Y:“XZ=”:X ◢“YZ=”:Y◢“LL=”?B:“XJJ=”?Q:X-Bcos(W+3I+Q) →E:Y-Bsin(W+3I+Q) →F:“XL=”:E◢“YL=”:F◢“R L=”?C:X+Ccos(W+3I+Q) →I:Y+Csin(W+3I+Q) →J:“XR=”:I◢“YR=”:J◢Goto 0 注:1、坐标计算方法是根据偏角法原理; 2、缓和曲线(ZH~HY或YH~HZ)以ZH(或HZ)为起始点; 3、平曲线左转(ZH~HY段N=1,YH~HZ段N=2),曲线右转(ZH~HY段N=2,YH~HZ段N=1)。 2008/12/8

fx 5800 隧道超欠挖计算程序

fx 5800 隧道超欠挖计算程序 隧道超欠挖计算程序 正算主程序(ZS): Lb1 0:?S:?Z:Prog“PM-SJ”:Abs(S-O)→ W:Prog "SUB1":"XS=":X◢"YS=":Y◢F-90→F:S→ K:Prog“SQX”:“H=”:H◢Goto0 反算主程序(FS) Lb1 0: ?S:?X:?Y:Prog“PM-SJ”:X→ I:Y→ J:Prog "SUB2":"S=":O+W→S◢"Z=":Z◢ S→ K:Prog“SQX”:“H=”:H◢Goto0 隧道3心圆放样主程序(CQW) Lb1 1:Fix3:7.315→R:6.19→P:“H 1”?F:?Z:F-H→F:Abs(5.72-Z)→Z If F≥6.319:Then √(Z2+(F-0.715)2 )-R→W:IfEnd: If F≥1.577 AND F<6.319 Then √((Z-0.723)2+(F-1.577) 2)-P→W:IfEnd: If≤1.577: Then Z-(P+0.723)→W:IfEnd: “W=”: W◢ Goto1 R----第一个圆圆心 P----第二个圆圆心

F----实测高程 H----路面纵断设计高程 Z----由反算主程序反算得到边距(不需修改) 程序中右线输入Abs(5.72-Z)→Z,左线输入Abs(5.72+Z)→Z CQW----计算结果(+超,-欠) 隧道二衬断面检测主程序(CQJC) Lb1 1:Fix3:6.625→R:5.5→P: “H1”?F:?Z:F-H→F:Abs(5.72-Z)→Z If F≥5.79:Then √(Z2+(F-0.715) 2)-R→W:IfEnd: If F<5.79 Then √(Z-0.723)2+(F-1.577)2)-P→W:IfEnd: “W=”: W◢ Goto1 R----第一个圆圆心 P----第二个圆圆心 F----实测高程 H----路面纵断设计高程 Z----由反算主程序反算得到边距(不需修改) 程序中右线输入Abs(5.72-Z)→Z,左线输入Abs(5.72+Z)→Z

5800p全功能程序

网上搜索来的 一、程序功能 本程序由6个主程序、5个次子程序及5个参数子程序组成。主要用于公路测量中坐标正反算,设计任意点高程及横坡计算,桥涵放样,路基开挖口及填方坡脚线放样。程序坐标计算适应于任何线型. 二、源程序 1.主程序1:一般放样反算程序(①正算坐标、放样点至置仪点方位角及距离;②反算桩号及距中距离) 程序名:1ZD-XY Lb1 0:Norm 2 F=1:(正反算判别,F=1正算,F=2反算,也可以改F前加?,改F为变量) Z[1]=90(与路线右边夹角) Prog"THB":F=1=>Goto 1:F=2=>Goto 2 Lb1 1:Fix 3:"X=":Locate 6,4,X◢ "Y=":Locate 6,4,Y◢ Prog"3JS”:Goto 0: Lb1 2:Fix 3:"KM=":Locate 6,4,Z◢ "D=":Locate 6,4,D◢ Goto 0

2.主程序2:高程序横坡程序(设计任意点高程及横坡) 程序名:2GC LbI 0:Norm 2 “KM”?Z:?D: Prog”H”:Fix 3:”H=”:Locate 6,4,H◢ “I=”: Locate 6,4,I◢ Goto 0 3.主程序3:极坐放样计算程序(计算放样点至置仪点方位角及距离) 程序名:3JS X:Y: 1268.123→K(置仪点X坐标) 2243.545→L(置仪点Y坐标,都是手工输入,也可以建导线点数据库子程序,个人认为太麻烦) Y-L→E:X-K→F:Pol(F,E):IF J<0:Then J+360→J:Int(J)+0.01Int(60Frac(J))+0.006Frac(60Frac(J)) →J:(不习惯小数点后四位为角度显示的,也可以用命令J◢DMS◢来直接显示) Fix 4:” FWJ=”: Locate 6,4,J◢(不习惯小数点后四位为角度显示的,也可以用命令J◢DMS◢来直接显示) Fix 3:”S=”:Locate 6,4,I◢ 4.主程序4:涵洞放样程序(由涵中心桩号计算出各涵角坐标、在主程序3中输入置仪点坐标后计算放样点至置仪点方位角及距离) 程序名:4JH-XY LbI 0:Norm 2 90→Z[1](涵洞中心桩与右边夹角,手工输入,也可以修改成前面加?后变为变量) 1→F:Prog”THB”:?L: Z[2]-Z[1] →E:X+Lcos(E) →X:Y+Lsin(E) →Y:Fix 3: "X=":Locate 6,4,X◢ "Y=":Locate 6,4,Y◢ Prog"3JS”:Goto 0: 5.主程序5:路基开挖边线及填方坡脚线放样程序(输入大概桩号及测量坐标、地面标高计算出偏移距离、桩号、距中距离、填挖高度) 程序名:5FBX LbI 0:Norm 2: 18→DimZ:2→F:90→Z[1]:Prog “THB”:Z:D:”M0”?M:M→Z[4]:D→Z[3]:Prog”6GD”:L→Z[6]:If D<0:Then 0.75-L→D:Goto H:Else L-0.75→D:Goto H:IfEnd LbI H:Prog”H”:H-0.03-Z[4] →Z[5]:Z[6] →L:If Z[5]<0:Then –z[5] →G:Goto W:Else Z[5] →G:Goto T: LbI W:Prog “W0”:Z[10]+Z[11] →A: If G>A:Then Goto 1:Else If G>Z[10]:Then Goto 2:Else Goto 3:IfEnd: LbI 1:L+Z[12]+Z[13]+Z[14]+(G-A)×Z[9]+Z[11]×Z[8]+Z[10]×Z[7]:Goto Z: LbI 2:L+Z[12]+Z[13]+(G-Z[10])×Z[8]+Z[10]×Z[7]:Goto Z: LbI 3:L+Z[12]+G×Z[7]:Goto z: LbI T:L+0.5→N:If G>Z[17]:Then (N+Z[18]+(G-Z[17])×Z[16]+Z[17]×Z[15])→S:Goto Z:Else (N+G×Z[15])→S:Goto z: LbI Z:Z[3]→D:Fix 2:Abs(D)-S→T:”L0=”:L Locate 6,4,T◢ "KM=":Locate 6,4,Z◢ "D=":Locate 6,4,D◢ “TW=”: Locate 6,4,Z[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