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途径 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途径论文(2009-12-13 14:27:27)

标签:杂谈分类:銘飒豐際

愿两岸和平统一

——关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途径的思考今年台湾岛内台风灾害发生后,在大陆满腔热情大力援助台湾时,台湾岛内对大陆的善意援助与支持被严重扭曲,被污名化,政治化,充分反应了台湾对大陆的强烈不信任感。而两地灾后大陆网友频频发出这样的愤慨“台湾受灾时大陆捐了多少钱物?但是汶川地震时台湾捐了多少?”……

这些事件均反应了两岸关系的对立仍没有缓解,两岸关系没有想象的那样简单。

可是,这发生的一切都不能断了两岸人民期盼两岸和平统一的美好愿望。人民和政府都还在不断的为之努力中。

胡锦涛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民革台盟台联委员时指出,台湾问题事关祖国完全统一,事关国家核心利益。我们要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自从“国共内战”留下“台湾问题”以来,在长达60多年的时期中,台湾海峡两岸一直处在“不统不独”的政治僵局中。在最近几年中,台湾海峡两岸的人民、各政党以及两个政府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达成早日结束“不统不独”政治僵局的共识,都希望早日解决“台湾问题”。胡锦涛强调,事实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有利于两岸发展和稳定,必定造福两岸同胞;“台独”分裂活动,有害于两岸发展和稳定,必定贻祸两岸同胞。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所系、共同责任所在。经过两岸同胞长期共同努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经具有更为坚实的基础、更为强劲的动力、更为有利的条件,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我们再次呼吁,两岸同胞团结起来,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共同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共同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胡锦涛强调,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目的是为两岸同胞谋福祉,途径是深化互利双赢的交流合作。我们要继续促进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继续推动两岸直接“三通”进程,也要继续努力争取恢复和进行两岸协商谈判。台湾任何政党,只要承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我们都愿意同他们交流对话、协商谈判。谈判的地位是平等的,议题是开放的,什么问题都可以谈。通过谈判,寻求解决两岸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对外交往等重要问题的办法,对未来两岸关系发展进行规划。我们期待,两岸双方共同努力、创造条件,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胡锦涛指出,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要靠两岸同胞共同努力。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13亿大陆同胞和2300万台湾同胞都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我们真心诚意关心台湾同胞,充分考虑他们的愿望和要求,切实维护和照顾他们的正当权益。凡是对台湾同胞有利的事情,凡是对维护台海和平有利的事情,凡是对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有利的事情,我们都会尽最大努力做好。我们将始终如一地履行对台湾同胞作出的承诺,既不会因局势的一时波动而有任何动摇,也不会因少数人的蓄意干扰而有任何改变。我们要最广泛地团结台湾同胞,团结的人越多越好。只有实现大团结,才能促进两岸关系大发展。对于那些曾经对

“台独”抱有幻想、主张过“台独”甚至从事过“台独”活动的人,也要努力争取团结,只要他们回到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道路上来,我们都将热情欢迎,以诚相待。

如果用经济学理论分析,“台独”是一个只有成本没有收获的买卖。“台独”只有让台湾永远的付出代价与金钱,却不会有任何的收益,不会让台湾得到尊严,也更没有安全,也没有成功的希望。到头来,只能是劳民伤财,两头空。

如果台湾有独立的条件,有独立的可能,争取台湾独立可以作为一个政治目标,全力推动。问题恰恰是,台湾绝没有独立的条件与可能。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文明的中华民族,一个正在强大的中国,怎会让祖国的宝岛分裂出去?怎会容忍台湾独立?就像台湾不会让台北独立一样,像美国不会让夏威夷独立一样。台湾当局将独立的条件寄托在美国的支持上。然而,即使台湾有美国的《与台湾关系法》承诺协防台湾,但美国也是有条件的,况且在新的国际关系格局下,美国即使不愿让中国统一,承认台湾实际上作为一个国家的存在,但也不会容许台湾搞公开的或法理上的独立,绝对不会。台湾当局的独立决心再大,民意基础再高,也无法抵制13亿中国人民保卫国家领土与主权的意志。只要中国政府与人民不答应,“台独”就绝无成功的可能,台湾仍是中国的台湾。历史将会证明,“台独”只会空耗台湾的资源,空耗台湾人民的精力,最后换来的还是一场空。台湾的安全与尊严不是建立在追求台湾独立之上,也不会建立在不确定的美国协防台湾之上,而是应建立在没有台独台湾最安全的逻辑思维之上,建立在构建两岸和谐关系之上,建立在海峡两岸在一个中国原则下长期和平共处与共荣之上。可以肯定地讲,“台独”绝不会给台湾带来安全,也不会让台湾人民有尊严。台湾出路最好的办法,就是在维持现状的基础上,寻求与大陆的真正和解,实现经济的整合,争取互惠双赢。“台独”,没有出路,台湾更没有明天。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胡锦涛总书记对台工作思想的核心理念,是中央对台政策的重要主张,也是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同样,要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海峡两岸的共同责任,需要海峡两岸的共同努力,不只是大陆单方面的努力就能实现的。因此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要靠两岸同胞共同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由两岸同胞共同享有”。

我们必须抱有两岸和平统一的美好愿景,从历史的高度、从政治的高度分析和实践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路径。

海峡两岸1949年的隔海分治,从政党政治来看是国共两党利益分配冲突的结果,但从价值系统上看是意识型态选择的分歧,在利益冲突与意识型态分歧的纠葛下,两岸经历了三十余年全面性交流的断绝。在1980年代两岸开始开放交流后,两岸爆发了长期积累的能量,两岸交流迅速展开。然而,由于政党政治斗争所导致主权上的争议与文化上的意识型态相互纠结,自然也就阻碍了两岸关系发展的脚步。台湾学者石之瑜就认为,“两岸的政治领导人均仍习惯性地高举主权或民族主义的旗帜,…。面对着各种新兴的、自发的社团组织,两岸政府又开始启用一些道德性的、意识型态的口号,希望重新组合人们的思绪,巩固逐渐模糊的政治认同..。这就促成两岸彼此用冲突性的政策,以维持起码的敌意,促使社会团体自觉必须依赖政治力量。”在不区分国家与政权、政治与行政的背景下,两岸的文化交流、民间往来,就有着非常多非理性的阻碍。更不用说两岸政权对话,行政沟通。因此,回顾二三十年的两岸关系发展路途上还存在基础争议以及方向有所偏离。从两岸发展的基点来看,在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