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石油化工基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十大石油化工基地
——21个特大炼油项目加工能力超2.4亿吨
2008年9月26日,天津石化年产100万吨乙烯工程现场,中国石化集团第四建设公司,用1600吨履带式起重机,平稳将乙烯装置重达千吨的丙烯精馏塔一次吊装就位。
该塔直径6.6米,高67米,重量932吨。
中国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第五大石油产出国,2007年中国石油年消耗量约为3.8亿吨,原油产量为1.87亿吨,净进口原油1.59亿吨。
预计2008年中国的石油消耗量将达4.1亿吨。
面对急剧增长的石油消耗,中国炼油行业正在疯狂扩产,即使这样仍然难以满足中国庞大的能源需求。
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建成21个大炼油项目,加工能力超过2.4亿吨,占全国总炼油能力的57%(2010年全国炼油总能力约为4.2亿吨)。
在这些大炼油项目中,属于中国石化的有14个,总产能达1.6亿吨/年以上,这将让中国石化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地区构建起强大的产业集群。
属于中国石油的有6个,包括大连石化、兰州石化、抚顺石化、大连西太、独山子石化以及长庆石化。
属于中国海油的有惠州大炼油项目。
据了解,2008~2010年的三年间,国内陆续投产的大炼油将达6家之多,阵容空前庞大。
大型化将成为炼油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这是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
据估算,1,200万吨/年规模的炼厂比600万吨/年规模的炼厂,单位投资节约2.5%,生产费用节约12%-15%,占地和能耗自然也随之减少。
中国计划在未来5年新建造90艘超级油轮(载重吨位在20万至30万吨之间),扩充中国远洋运输船队,以提高原油运输的能力。
两年冲刺
2008年8月7日,奥运开幕前日,大连石化千万吨级加工含硫油技术改造项目成功投产,原油一、二次加工能力达到2050万吨/年,成为中国国内最大的炼油基地,也将炼油军团争金夺银的态势推向了高潮。
在这些大炼油项目中,属于中国石化的有14个,总产能达1.6亿吨/年以上,约占全国总炼油能力的66.67%,足以让中国石化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地区构建起强大的产业集群。
炼油能力排名居第二位的是中国石油,随着大连石化、兰州石化、抚顺石化等大炼油的火热出炉,总产能超过7000万吨/年。
届时,中国石油打造六大炼油基地的梦想终将实现。
在两大巨头的光环之外,中海油的身影并不容人忽视,其旗下的惠州大炼油从一起步就为业界所高度关注。
作为中海油独资兴建的第一个大型炼油项目,惠州大炼油的设计产能达1200万吨/年。
而中海油正准备增资45亿元人民币,计划到2011年将其产能扩大到2200万吨/年。
比惠州大炼油抢先一步投产的是青岛大炼油,再加上正在建设的独山子大炼油,它们的投产,将有效地改善珠三角、环渤海以及西部地区的成品油供应格局。
日前,青岛大炼油已成功运行3个多月。
它作为"十一五"时期首个投产的新建大炼油项目,年产成品油708万吨,聚丙烯、液化气等石化产品203万吨,它的投产缓解了国内油品供应的紧张局面。
无论是满足"三夏"、抗震救灾用油,还是力保奥运用油,青岛大炼油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石化保供的一支生力军。
正在建设的中国石油旗下的独山子炼化一体化项目-1000万吨/年炼油和120万吨/年乙烯,伴随中哈原油管道应运而生,资源优势非常明显。
项目总投资272亿元,是继西气东输之后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又一标志性工程。
它建成后,将与兰州石化一同挑起西部成品油市场供应的重任。
应该说,一年投产2~3个千万吨级炼油项目的情况的确不多见,而这种情形在今后两年间还将继续。
2009年,福建炼化、广西石化将同年竣工;天津石化则略晚一步,2010年开工。
此外,目前正在建设中的炼油项目还有四川大炼油,但它未能赶上"十一五"的末班车,主体工程将在2010年底基本建成,预计2011年投产运行。
该项目年加工原油1000万吨,原油主要来自我国西部地区,由进口哈油和部分西北原油构成,年产汽柴油约570万吨。
2007年7月,由中石化宁波工程公司承吊的青岛大炼油,重540吨、长63.1米、直径7.6米的常压塔成功吊装就位。
这种巨型塔器,在石化工程中还只能算是小弟弟。
国际能源合作
在21个炼油国家队中,"洋资本"介入的有两家:老牌合资炼厂大连西太和明年即将投产的福建炼化一体化项目。
福建炼化一体化项目的投产,将使国内炼油业的合资阵营扩容一倍。
说起大连西太,人们并不陌生。
它是国内第一个合资石化企业,由中化集团、中化(香港)石油国际有限公司、法国道达尔公司、中国石油以及大连市建设投资公司五家股东联合投资兴建。
投产之初,加油能力为500万吨/年,经扩建,目前年炼油能力为1000万吨。
福建炼化一体化项目,是近年备受关注的合资新贵。
它具有"三国四方"的合资背景,由福建炼化(中国石化和福建省政府各占50%的合营企业)、埃克森美孚和沙特阿美分别按50%、25%、25%的股份比例投资兴建,合资建设合同于2007年2月正式签署。
要成功操作一个举足轻重的合资项目并不容易。
以福建炼化一体化项目为例,项目从获批到建成,屈指算来,足足历经了7年长跑。
早在2002年9月,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即已获得国务院核准;
2004年8月,福建炼化、埃克森美孚、沙特阿美有关中外各方达成合作协议;2005年7月,项目在泉州奠基开工;2009年,将建成投产。
根据计划,福建炼化一体化项目将把现有炼厂的400万吨/年炼油能力扩大至1200万吨/年,并大幅提高加工含硫原油的炼制能力,主要加工来自沙特的含硫原油,新增汽柴油产量450万吨/年左右。
上述两大炼油项目不仅是合资企业的成功典范,更是一个良好的开端,紧随其后的还有中俄大炼油和中科大炼油。
中俄大炼油是中国石油酝酿的第二个合资炼厂,将落户天津滨海新区,由中国石油与俄罗斯石油公司合资建设,计划年加工能力为1000万吨。
2007年底,项目合资公司中俄东方石化(天津)有限公司已注册成立。
中国石油合资步伐不慢,中国石化也不示弱。
中科大炼油选址南沙,由中国石化和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合资建立。
据媒体报道,目前该项目正向国家发改委报审。
有报道称,该项目除了1500万吨/年炼油外,还有配套的100万吨/年乙烯,因此投资额将从原计划的50亿美元增加到80亿~90亿美元。
如果该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通过,它将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外商投资项目。
福建炼油乙烯项目80万吨乙烯裂解装置建设现场。
2008年9月28日摄。
比拼竞争力
其实,无论合资还是独资,面对"井喷式"的集中投产,各大炼油企业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
尤其在目前国内成品油定价体系调整尚不到位的情况下,各炼油项目的效益压力倍增。
因此,"做大做强做精"成为炼油业降本增效的通用定律。
说到"大为上策",21个大炼油的个头都不小,而领衔其中的当属大连石化和镇海炼化。
如果将它们的加工量加在一起,相当于"吞下"一个大庆油田的年产量。
日前,大连石化以2050万吨/年的一次、二次加工能力,超过镇海炼化成为国内最大炼油基地,开始向示范型炼油企业的目标推进。
对此,中国石油集团总经理蒋洁敏大为赞赏。
他表示,大连石化的结构优化、布局调整,已走在中国石油炼油业务的前列。
但是不久前,中国石化的一个决定,将使镇海炼化很快重拾炼油企业的产能桂冠:镇海炼化将于2009年9月之前,实现原油加工能力提高15%,由目前的2000万/年吨增加到2300万吨/年。
由此可见,大型化将成为炼油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这是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
据估算,1200万吨/年规模的炼厂比600万吨/年规模的炼厂,单位投资节约2.5%,生产费用节约12%~15%,占地和能耗自然也随之减少。
不过,同是大型化,据统计表明,在同等规模下,单套装置比双套装置投资少24%,装置能耗约低19%;相同规模,三套装置投资比单套装置增加约55%,能耗增加约29%。
因此,作为目前国内单系列规模最大的青岛大炼油,尽管炼油能力比不上大连石化、镇海炼化两大巨头,但它依然脱颖而出。
在它的16套工艺装置中,规模创国内之最的装置就达9套之多,具有明显竞争优势。
此外,从陆续投产的炼油项目来看,不少都具有加工高含硫原油的非凡能力。
其中,大连石化、镇海炼化、青岛炼化以及惠州大炼油,个个都是吃"粗粮"的大户。
它们利用先进的工艺和技术,将价格相对较低的高硫高酸原油变成绿色的清洁产品。
中国石化南京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65万吨乙烯装置。
环保定前程
尽管未来竞争日益激烈,但大炼油投资方兴未艾,拟建和扩能的长队甚至已排到了"十二五"。
而这些项目能否拿到"绿卡",除了取决于国家对于战略规划的考量之外,各大石油公司的安全环保业绩,将在其中起重要作用。
近年来,由于污染危机四伏,环保问题广受社会关注,大型石化项目遭遇公众抵制的事件屡见不鲜。
先是2007年,厦门PX项目被"叫停",石化项目因环保问题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今年,广东省14位人大代表因环保问题,联名提请政府缓建中国石化南沙炼化一体化项目。
不久前,汶川大地震的发生使得处于震区的四川大炼油的去留问题为社会所关注。
不过,中国石油负责任的态度让公众吃了一颗"定心丸"。
地震发生后,中国石油停止了四川石化项目的筹建工作,并立即成立了一个专门小组,评估地震给当地带来的直接影响。
中国石油集团总经理蒋洁敏郑重表示,四川石化项目去留由震后评估定夺。
如果评估结果证明不合适,公司会放弃这一项目。
他还表示,"我们不能为了一个项目的建设而给后代和环境造成影响,这不是中国石油负责任的风格。
"
如今,安全环保、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和谐,已成为石油公司科学发展的核心价值观。
这不仅为石油公司赢来了公众的尊重,也赢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以中国石化旗下的青岛大炼油为例,为了实现环保领先,项目用于环保设施的投资达到12.78亿元,占投资总额的10%以上。
这笔钱的确花到了刀刃上,目前,青岛大炼油的硫回收利用率达98.5%以上,污水回用率达96%以上,装置综合能耗、二氧化硫排放量、新鲜水耗、污水排放量、COD排放量等节能环保指标,均达到了国际清洁生产领先水平。
同样,惠州大炼油的环保建设也可圈可点,并且得到了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的点名表扬。
据了解,该项目在建设海底输油管道时,为补救施工对珊瑚的破坏、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投资80余万元完成了珊瑚移植和生物修复补偿。
这个细节体现了惠州大炼油在建设中体现出来的社会责任,应该为项目下一步的扩能计划增加了砝码。
中石化镇海炼化百万吨乙烯及配套项目,投产后每年可为国家提供聚乙烯、聚丙烯、苯乙烯、环氧丙烷、环氧乙烷、乙二醇等合成树脂及化工基础原料300多万吨。
乙烯烽烟
乙烯是石油化工的基本有机原料,目前约有75%的石油化工产品由乙烯生产,它主要用来生产聚乙烯、聚氯乙烯、环氧乙烷/乙二醇、二氯乙烷、苯乙烯、聚苯乙烯、乙醇、醋酸乙烯等多种重要的有机化工产品,实际上,乙烯产量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
因此,乙烯行业也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中国乙烯工业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70年代引进5套30万吨/年管式裂解炉乙烯装置,90年代初引进了茂名和吉林两套30万吨/年乙烯装置,还对燕山、齐鲁和大庆等一批30万吨/年乙烯装置进行了多轮改造,同时改造的还包括一批小型乙烯装置。
目前中国共有19家乙烯生产企业,拥有22套乙烯装置,2006年生产能力约为966.5万吨/年,最大规模为上海赛科乙烯——90万吨/年。
我国乙烯装置平均规模已由2001年的26.6万吨/年提高到了2006年的45万吨/年,已与世界乙烯装置平均规模44万吨/年的水平相当。
中国乙烯工业在迅速发展,预计2010年乙烯产能将达1784万吨/年,比2006年的966.5万吨/年增加817.5万吨/年。
据有关部门预测,2010年我国乙烯需求量将达到2500万~2600万吨,生产能力将达到1400万吨/ 年,只能满足国内需求的55%。
2020年我国乙烯需求量将达到3700万~4100万吨,生产能力将达到2300万吨/年,只能满足国内需求的60%左右。
据初步预测,到2010年我国需新增80万~100万吨级乙烯装置7~8套,到2020年我国需新增80万~100万吨级乙烯装置约9套。
有媒体预测。
2010年以后,世界乙烯将以中国制造为主,而中国将成为世界乙烯工厂。
中国第一批石油钻探工人,“铁人”——王进喜
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新建、扩建石化项目统计
(2005-2010)
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年产120万吨乙烯改扩建工程总投资140亿元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60万吨乙烯改扩建工程(乙烯装置改扩建工程) 总投资38.2亿元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公司2050万吨原油扩能改造项目总投资107亿元
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分公司550万吨炼油扩建工程炼油加工能力增长至1000万吨
中国石油抚顺石化扩建百万吨大乙烯项目总投资170亿元
中国石油天津大港石化公司500万吨/年炼油扩建项目已建成
中国石油华北石化500万吨炼油扩建项目已投产
中国石油广西石化钦州港站1000万吨/年炼油总投资152亿元
中国石油与陕西延安100万吨乙烯工程项目总投资220亿元
中国石油四川成都1000万吨炼油和80万吨乙烯工程项目总投资386亿元
中国石油疆独山子石化公司1000万吨炼油改扩建项目和100万吨乙烯总投资272亿元中国石化曹妃甸将建设1000万吨炼油、100万吨乙烯项目总投资273亿元
中国石化燕山石化千万吨级扩建项目加工能力增至1650万吨
中国石化天津石化1000吨炼油,100万吨乙烯项目建设中总投资268亿元
中国石化青岛炼化项目1000万吨炼油能力已投产总投资125亿元
中国石化镇海炼化2300万吨炼油改扩建项目动工总投资230亿元
中国石化茂名石化扩建2000万吨项目已报发改委批准
中国石化茂名石化100万吨/年乙烯改扩建工程
中国石化广州石化的炼油改扩建,达到1300万吨加工能力80万吨乙烯改扩建总投资100亿元
中海油中捷石化扩建2010年将可达到1000万吨炼油能力总投资170亿元
中海油炼化惠州2200万吨炼油和新建100万吨乙烯项目总投资450亿元
2008年7月,中石化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800万吨炼油项目竣工验收,总投资116亿元人民币。
项目由15套工艺装置及其配套公用系统工程、原油和成品油码头及相应油品储运设施组成,年产欧Ⅲ标准汽、柴油500万吨,欧Ⅳ标准汽、柴油120万吨。
2001年世界乙烯能力排名统计
美国 2876万吨
日本 685万吨
沙特阿拉伯 565万吨
德国 527万吨
加拿大 527万吨
韩国 492万吨
中国 474万吨
荷兰 369万吨
法国 363万吨
俄罗斯 330万吨
巴西 284万吨
英国 282万吨
印度 240万吨
中国台湾 237万吨
意大利 212万吨
世界总计 10704万吨
2005年,中国乙烯累计产量为736.8万吨
2006年,中国乙烯累计产量为880.8万吨,较2000年的427万吨/年翻了一倍多,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乙烯生产国。
2007年,中国乙烯累计产量为971.7万吨,合成树脂占世界总产能的15%;合成纤维产能占55%,合成橡胶产能占12%。
2008年,中国乙烯累计产量为999.8万吨。
2010年,中国乙烯产量1418.9万吨,同比增长31.7%,居世界第二(美国第一);当量消费2400万吨,自给率约为59%。
惠生兰州石化65万吨年乙烯项目产品-丙烯冷凝器
2007年世界产油与耗油前20强经济体
日产油量:万桶/天日耗油量:万桶/天
国家或地区2007 国家或地区2007
沙特阿拉伯1041 美国2070
俄罗斯联邦998 中国785
美国688 日本505
伊朗440 印度275
中国374 俄罗斯联邦270
墨西哥348 德国239
加拿大331 韩国237
阿联酋291 加拿大230
科威特263 巴西219
委内瑞拉261 沙特阿拉伯215
挪威256 墨西哥202
尼日利亚236 法国192
伊拉克214 意大利175
阿尔及利亚200 英国170
利比亚185 伊朗162
巴西183 西班牙161
安哥拉172 印尼116
英国164 中国台湾112
哈萨克斯坦149 荷兰104
卡塔尔120 澳大利亚93
全世界合计8153 全世界合计8522
2003年3月22日,中石化宁波工程公司1250吨履带式起重机,成功地吊装了南京扬巴60万吨年乙烯装置重达334吨、直径为9.6米、高43米的C-210急冷油分离塔顺利吊装就位。
2008年12月2日,中国石化第四建设公司,采用2500吨级门式液压吊装系统与700吨级履带式起重机,成功吊装天津石化100万吨乙烯工程第二丙烯精馏塔。
该塔高107.85米,直径7.8米,塔体重量1316吨,吊装重量18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