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综合检具设计

毕业设计-综合检具设计
毕业设计-综合检具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题目 SC6311-2综合检具设计

(任务起止日期2010 年 3 月15 日~ 2009 年 6 月10 日)

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1 班

学生姓名陈步海学号06120124

指导教师杨钢教研室主任张渝

院领导李伟

课题内容:

在分析相应零件图纸的基础上,设计该零件的综合检具,拟定其关重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并借助于三维UG软件绘制出该检具的装配图。

课题任务要求:

1、掌握检具设计的关键要素;

2、了解机械加工的工装设备,并能按照不同的情况进行选择;

3、掌握机械加工工艺设计的一般步骤;

4、三维UG造型,二维CAD出图。

主要参考文献:

1、五先逵.《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第2版,第1、2卷,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

2、编委会.《机械设计实用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

3、杨钢.《数控铣及加工中心编程》,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

同组设计者:

注:1. 此任务书应由指导教师填写。

2. 此任务书最迟必须在毕业设计开始前一周下达给学生。

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度计划表

序号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任务工作进度日程安排

周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8 19 20

1 英文文献翻译 _ _ _

2 文献检索收集资料 _ _ _

3 检具设计方案制定 _

4 检具设计 _ _

5 检具零件工艺设计 _ _

6 三维转二维 _ _

7 绘制检具图纸 _ _

8 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_

9

10

注:1. 此表由指导教师填写。

2. 此表每个学生一份,作为毕业设计(论文)检查工作进度之依据;

3. 进度安排请用―—‖在相应位置画出。

毕业设计(论文)阶段工作情况检查表

时间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

内容组织纪律完成任务情况组织纪律完成任务情况组织纪律完成任务情况检查情况

教师

签字签字日期签字日期签字日期

注:1. 此表应由教师认真填写;

2. ―组织纪律‖一栏根据学生具体执行情况如实填写;

3. ―完成任务情况‖一栏按学生是否按进度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的情况填写;

4. 对违纪和不能按时完成任务者,指导教师可根据情节轻重对该生提出警告或不能参加答辩的建议

第一章绪论

1.1 选题背景

本设计题目来源于社会实际,本课题主要是SC6311-2综合检具设计,提高我们对

检具行业和检测技术的了解,掌握零件的设计,更熟练的使用制图软件,为便于

我在将来到岗位上尽快的投入工作状态。所以提前让我的对这方面知识有一些了

解。

1.2 综合检具概述

检具是工业生产企业为控制产品的各种机械尺寸而特制的一种专用测量工具,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如汽车零部件等,以替代卡规、塞规、三坐标测量机等测量工具。游标卡尺,深度尺属于量具,非检具。综合检具是用于对各种零件如轴类零件、箱体类零件等多个尺寸的综合检测。

SC6311-2综合检具应具有足够的测量精度,应具有足够的测量效率,结构应尽量简单,应具有经济性。综合检具是组合检具,综合检具由定位装置、夹紧装置、测量装置和辅助装置(包括导向装置、传动装置和测量零件的紧固装置)组成。SC6311-2综合检具是由一系列机械零部件组合而成的简易检具台设备,主要由底板、检测座、直角座、导向座、锁紧座、定位座、检测滑块和手柄杆组成。SC6311-2综合检具适用于检测轴类零件,检测轴类零件的孔和槽。SC6311-2综合检具的底板用于固定检测座、直角座、导向座、锁紧座、定位座等用于对被检测的轴承定位零件。定位座、直角座、锁紧螺钉和量棒对被检测轴类定位,检测座、检测滑块、手柄杆、球头和检测座盖板构成的机构对轴类零件的槽宽度进行检测。综合检具采用钢骨架结构或板式结构,(底座在400X600以下用板式结构)凡重量在20kg 以上的检具应在适当位置设置4个起吊钩,设置的位置须考虑起吊平稳、起吊钩高度应保证钢丝绳不与检具构件发生干涉。检具放置时,基准面不应着地。底座下面应有支撑。钢骨架结构的检具应设置滚轮。检测座装置采用可拆卸结构,以便对检具进行校验。手动夹紧装置及检测滑块装置应设置在检具的合理位置,操作灵活,锁紧稳定可靠,不与其它构件发生干涉,夹紧方向应与应与零面垂直。

1.3 研究该题的意义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检具作为检查产品的专用设备在工业、汽车、国防、航天、科研以及零部件加工车间等使用日益普遍,现已成为机械制造业的各个领域中不可缺少的通用机械产品。当前,检具生产行业正处于一个非常有利的发展时机。这是因为:一、国有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国家为了发展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逐步扩大,推出了很多项对机械厂有利发展的措施,机械加工需要大量的检具配套。二、随着WTO的加入,国际贸易门坎降低以及发达国家调整产品结构,中国正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加工厂这一趋势的显现,检具产品的加工制作面临更大的发展空间。检具是工业生产企业为控制产品的各种机械尺寸而特制的一种工具,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如汽车零部件,以替代专业测量工具,如卡规、塞规、位置度检具等。制造业的发展和需求,推动了检具工业的发展。近年来,在满足检测控制的要求,对检具的构造、材料和生产工艺等方面,对如何做到更好地提高性能、降低成本等也予以密切关注。本课题主要针对检具零件的结构、检具的组装,结合国内外检具的运用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检具零件的设计、加工工艺过程的设计以及夹具的设计等工作。在明确设计任务和设计要求,不要偏离题目的前提下,仔细研究设计方案,理清设计思路,使设计过程清晰化、简洁、准确。其中主要包括检具的三维成型和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一般情况下,一个零部件至少需要一个检具。当被测工件固定在专用检具上后,质量控制工程师使用手工工具如塞尺、量表等测量工件与检具之间的误差。这里,检具是所有测量的参考和基准。所以,这种专用检具的制造和装配精度决定了产品尺寸误差检测的可靠度。一旦检具本身有误差时,产品质量就可能出现严重问题。因此,专用检具的定期和不定期检定就非常重要,以确保检具不至于因为变形而不在可用状态。另外,传统检具通常是无法重复使用的,而柔性检具通过调整和重新标定,几乎全部可以重复使用,相比之下,柔性检具的经济性是显而易见的。从趋势上

看,误差检测的自动化和系统的重复使用性是检具的发展方向。

夹紧装置设计是SC6331-2综合检具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产品质量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在设计过程中应深人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吸取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制定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再进行具体的设计。而深入生产实际调查研究中,应当掌握下面的一些资料:

(1) 工件图纸:详细阅读工件的图纸,了解工件被加工表面是技术要求,该件在机器中的位置和作用,以及装置中的特殊要求。

(2) 工艺文件:了解工件的工艺过程,本工序的加工要求,工件被加工表面及待加工面状况,基准面选择的情况,可用机床设备的主要规格,与夹具连接部分的尺寸及切削用量等。

(3) 生产纲领:夹具的结构形式应与工件的批量大小相适应,做到经济合理。

(4) 制造与使用夹具的情况,有无通用零部件可供选用。工厂有无压缩空气站;制造和使用夹具的工人的技术状况等。

综合检具开始设计前,应召开一个设计概念的预备会议。应参加的主要人员为:供应商检具工程师、检具设计及制造方的代表和GM的SQE。还可以邀请:GM 产品工程师、尺寸工程工程师、生产(译注:总装)厂代表和GM采购代表。设计概念应包括详细的检具的草图和书面描述,以便能依此进行检具设计。设计概念不必详细得如一个完成的设计,但应包括下列信息:被测零件与检具基座的位置关系。最好使用装车位置,然而,其它位置可能更适应被测零件/量具的使用(即第一使用位置)(译注:见第14页术语)。如果相对装车位置有偏离,应以90°为增量进行偏转。定位基准方案应与几何尺寸及公差图纸(GD&T)一致。支撑被测零件的检具零件和装置。建议的夹紧技术。用于检测下列特性的检具零件和装置。设计概念应考虑操作者的人机工程学、被测零件的装和拆的容易度、三坐标检查和SPC的数据采集的可行性。当检具用于全球性的整车项目时,应考虑操作者的习惯。GM的SQE将审核和批准在产品表面上选取用于采集SPC数据来监测KPC特性的X、Y、Z位置。如果可能,需考虑到相配零件的KPC位置,以获得相互对应的数据结果。

综合检具的出现让我们能够更好的检测轴类零件是否合格,提高零件检测的工作效率,减少了劳动力的消耗,充分发挥了检具的利用价值。

1.4 综合检具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欧美作为机械制造业的发源地,也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代表了检具设计与制造的最高水平。几十年来,随着国外大型成套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新型成套设备与单机。与检具有关的新型成套设备发展的特点是测量精准全面、高效率和简捷方便。随着各类成套设备、工艺流程和性能的改善,国外检具的系列品种还在不断增加。近年来,世界主要工业国经济复苏,国际市场对精密测量仪器,尤其是综合检具的需求出现了高速增长的势头。随着国外大型成套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新型成套设备与单机。与检具有关的新型成套设备发展的特点是测量精准全面、高效率和简捷方便。随着各类成套设备、工艺流程和性能的改善,国外检具的系列品种还在不断增加。近年来,世界主要工业国经济复苏,国际市场对精密测量仪器,尤其是综合检具的需求出现了高速增长的势头。目前,国外发达国家对检具已达到相当的要求,并且还在逐年提高。随着新技术的发展,综合检具朝着使用方便,应用范围更广,成本更低方向发展。综合检具产业态势的变

化会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发展。技术工艺,是衡量一个企业是否具有先进性,是否具备市场竞争力,是否能不断领先于竞争者的重要指标依据。随着我国垂直度和深度综合检具市场的迅猛发展,与之相关的核心生产技术应用与研发必将成为业内企业关注的焦点。了解国内垂直度和深度综合检具生产核心技术的研发动向、工艺设备、技术应用及趋势对于企业提升产品技术规格,提高市场竞争力十分关键。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年鉴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我国工具行业(包括刀具和量具量仪制造)有了长足的发展。2001年与2000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长11.8%,销售产值增长约11.5%;2002年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0.8%,销售产值增长14.8%;2003年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6.1%,销售产值增长13.8%;2004年上半年与2003年同期相比,工业总产值增加达22.9%,销售额增长达29.4%,经济增速势头强劲。据我国数显行业分会统计和预测,―十一五‖期间,综合检具的需求量的年增长率将达到20%以上,到2010年,销售额将达到8~10亿元,发展前景十分看好。随着世界机床工业继续快速发展以及中国机床工业迅速成长,综合检具的市场需求将随之同步成长。在高端检具领域,由于受加工工艺、材料等方面的制约,国产检具在质量上、产量上还与国际知名品牌存在着差距。国内检具企业应抓住产业结构调整的良好机遇,走自己的路,要不断强化技术改造和创新,缩小差距,把自己的品牌做大做强。2002年以来,世界机床行业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中国进入WTO后,综合检具和量具产品的防水性能、可靠性等有了明显提高、出口量有了大幅度增加的同时,国内市场的开拓推广也得到了发展,国内销售量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和国外先进综合检具产品和技术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普通性能的检具、尤其是量大面广的柔性检具,行业内存在着严重的低价销售、恶性竞争的局面。令人感到宽慰和欣喜的是,国内检具制造企业,近年来在柔性检具的自主开发上加大了投资力度,柔性检具是具备可调、大部分部件可以重复使用的专用尺寸误差检测工具。柔性检具可以通过适当调整完成对不同型号或产品的检测,所以具备一对多、所占空间小、材料浪费少的特点。同时,柔性检具通常是模块化结构,制造周期通常都比较短。综合检具在这方面的优点尤为突出。

世界制造业的中心正逐步向我国转移。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制造业的中心正逐步向亚洲和中国转移。改革开放、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我国在进入WTO后,促进了我国制造业的蓬勃发展;汽车制造业、航空制造业、家电制造业的发展,大大推动了我国检具、柔性检具综合检具的发展。综合检具的国内外市场空间巨大,发展前景良好。尽早将我国从综合检具的制造大国转变成为综合检具制造强国,我国检具行业任重而道远。我国经济步入重工业化阶段后,作为装备制造业―工业母机‖的机床消费量持续增长。随着世界机床工业继续快速发展以及中国机床工业迅速成长,综合检具的市场需求将随之同步成长。在高端检具领域,由于受加工工艺、材料等方面的制约,国产检具在质量上、产量上还与国际知名品牌存在着差距。国内检具企业应抓住产业结构调整的良好机遇,走自己的路,要不断强化技术改造和创新,缩小差距,把自己的品牌做大做强。2002年以来,世界机床行业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中国进入WTO后,综合检具和量具产品的防水性能、可靠性等有了明显提高、出口量有了大幅度增加的同时,国内市场的开拓推广也得到了发展,国内销售量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和国外先进综合检具产品和技术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普通性能的检具、尤其是量大面广的柔性检具,行业内存在着严重的低价销售、恶性竞争的局面。令人感到宽慰和欣喜的是,国内检具制造企业,近年来在柔性检具的自主开发上加大了投资力度,柔

性检具是具备可调、大部分部件可以重复使用的专用尺寸误差检测工具。柔性检具可以通过适当调整完成对不同型号或产品的检测,所以具备一对多、所占空间小、材料浪费少的特点。同时,柔性检具通常是模块化结构,制造周期通常都比较短。在大量的资金投入的情况下,已经取得成效,分别取得了或正在取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专利。进一步加强企业创新能力,提高国产综合检具的精确度和稳定性,提高综合检具适应车间现场的加工环境和条件的能力,提高综合检具机构中传统机械零部件的加工装配精度,提高综合检具的测量数据处理能力和智能化水平,在加大生产规模的同时,改进、提高加工工艺水平来降低成本,是我国综合检具制造业技术发展的努力方向。汽车制造业中,检具被广泛用于冲压、注塑、装配等车间,价格从几万人民币到上百万人民币不等。通常,专用检具(hard fixture)是基于产品CAD和质量控制要求来定制的,一般情况下,一个零部件至少需要一个检具。当被测工件固定在专用检具上后,质量控制工程师使用手工工具如塞尺、量表等测量工件与检具之间的误差。这里,检具是所有测量的参考和基准。所以,这种专用检具的制造和装配精度决定了产品尺寸误差检测的可靠度。一旦检具本身有误差时,产品质量就可能出现严重问题。因此,专用检具的定期和不定期检定就非常重要,以确保检具不至于因为变形而不在可用状态。

1.5 综合检具工作原理

SC6311-2综合检具由定位装置、夹紧装置、测量装置和辅助装置(包括导向装置、传动装置和测量零件的紧固装置)组成。总的来说,SC6311-2综合检具就是通过自身的定位装置、夹紧装置和辅助装置把被检测零件定位,在通过检测装置对零件是否合格进行检测。

在S6311-2综合检具中,直角座、定位座、定位销、锁紧座、锁紧螺钉、导向座及量棒对零件进行夹紧定位。首先,将零件的一端定位座和定位销组成的定位装置上,同时,零件的另一端放置在直角座上,这样就对零件完成了2个方向的定位。其次,在导向座、套筒和量棒构成的体系的作用下,通过量棒插入零件的孔中对零件进行导向,其实量棒在对零件导向的同时就对零件进行了两个方向的定位,量棒也对零件的孔的误差进行了检测;如果量棒很容易就插入零件的孔中并能左右摇动一段距离,则零件不合格;如果量棒无法插入孔中,则零件也不合格;当量棒能慢慢插入孔中,且当量棒深入孔中一大段距离后,左右摇动的距离很小很小,则被检测零件的孔是合格的。上述过程基本对零件进行了定位,下面通过锁紧座和锁紧螺钉对零件进行固定夹紧,通过扭动锁紧座与锁紧螺钉接触的螺纹,使锁紧螺钉前移,以至顶紧被检测的零件。这样,就通过直角座、定位座、定位销、锁紧座、锁紧螺钉、导向座及量棒对零件进行夹紧定位的过程。

在已经对零件定位加紧以后,就对零件的槽进行检测。检测座、检测滑块、检测滑块盖板、螺钉、手柄杆以及球头构成了检测装置。检测装置通过球头推进滑块向前移动,最终深入到零件的槽中去,对零件的槽进行检测。

第二章综合检具总体设计

2.1 综合检具设计要求

检具是工业生产企业为控制产品的各种机械尺寸而特制的一种专用测量工具,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如汽车零部件等,以替代卡规、塞规、三坐标测量机等测量工具。游标卡尺,深度尺属于量具,非检具。综合检具是用于对各种零件如轴类零件、箱体类零件等多个尺寸的综合检测。综合检具由定位装置、夹紧装置、测量装置和辅助装置组成,SC6311-2综合检具由底板、直角座、导向座、检测滑块座、定位座、锁紧座、锁紧螺钉、定位销、套、量棒、检测滑块、检测滑块盖板手柄杆和球头组成,在设计SC6311-2综合检具这些部件时,应让综合检具具有足够的测量精度,应具有足够的测量效率,结构应尽量简单,应具有经济性。设计要求如下:

(1)作为对设计的控制,设计方应参考概念草图和其书面描述。

(2)所有的图纸应能将尺寸精确地标注出来。另外:检具设计图必须包括在检具上的被测零件轮廓图(虚线)。线条要足够粗以便于图纸的复印。检具原材料清单应包括原材料的尺寸,所有标准件应用厂商名称和其目录型号标明。除非为了澄清制造要求,检具零件图应与检具总图分开。所有的尺寸应以公制表示,但在检具原材料清单中的原材料尺寸可能有英制尺寸。如可能,检具原材料(如:角架、堆积块、铰链、导板、螺钉和键等)应尽可能选用可采购到的标准件。

(3)在选择材料、导板、销、定位夹紧装置时,应考虑检具使用的环境,以确保检测夹具在现行生产的有效期内保持其原有的功能。

(4)定位基准的方案必须应用于检具设计图纸中和检具上,一般概念是:将被测零件定位在由第一定位面,第二定位面,第三定位面(译注:6点定位原则)组成的三维空间中。

(5)定位基准孔的定位装置。不用作定位装置的检验销不能限制非规定定位基准的任何方向的被测零件的运动。这种情况可使用导轨或可移动的检具零件来允许被测零件在非定位方向上的移动。但是,只有使用高精度的导轨才能不影响规定的定位装置的定位精度。对定性型检具的检验销需充分运用最大的允许公差,即用于检测被测零件的检具上的定位装置应按最大实体条件(MMC)制造。这种销可能装在一个导板或可移动的零件上以允许在非定位方向上的移动。对定量型检具的所有基准定位销均不考虑其尺寸大小(独立原则),并将被测零件准确地定位在规定的定位基准方向上。

(6)在检具设计图上无需标明常规的制造注解。(如螺钉等)。

(7)检具设计中应确定在被测零件检测中应用的每一检具零件,包括测量销的尺寸。此外,还应确定所有可拆卸及可互换的检具零件,并注明它们相关功能。

(8)为了保证从制造到认证中尺寸测量的一致性,设计中应包括注明的坐标测量的基准起始点。这些点可以是工装球、销子、零位块或基座上其他一些可以清楚识别的区域。

(9)检具设计应做到:每个检具零件在其任何活动位置上都不会超出检具的基座。检具设计图中没有必要标注重复或左右的对称,在实际可行时,只要注明特有的、单侧的细部即可,并加上―除已指出部分外对中心轴对称‖的附注。(10)对检具设计的任何更改,都应该用文字数字按顺序注明于附于第一页右上角的更改通知栏内,并且在整个设计中合适之处圈出。每一更改项都应有一简短的参考适当EWO或工程更改号码的更改说明。

(11)在最终的设计稿中应该包括使用该种检具的操作指导和/或操作顺序,在适用的情况下应考虑使用多种语言的操作指导。

2.2 综合检具零件设计原则

1 工作可靠

工作可靠即能在寿命期限内正常发挥其功能。每一个机械零件在机器中必然有一定的功用,有些关键零件对机器正常工作有决定性作用。要把机械零件设计放在设计机器的系统工程中进行,通过科学设计,务必保证机械零件工作可靠。影响零件是否可靠工作的因素有:强度、刚度、寿命、振动稳定性、精度、摩擦磨损等。在设计机械零件时,要仔细考虑所有细节,比如:操纵手轮要防滑,操纵力要在人力范围内;噪音不要超标;不要污染环境、体积要小、安全性高、维修方便、环境变化的影响等。

2 便于加工装配

机械零件要有良好加工和装配工艺性,以缩短制造周期、提高企业反应速度,增强企业竞争力,降低成本。

3 经济性好

在满足产品功能的条件下降低产品成本是企业不变的目标。零件的材料和制造费用占机械产品成本中较大比例。降低零件成本的主要方法有:减小零件的体积和重量、尽量减少贵重材料使用量、提高材料利用律、尽量减少加工费用。

4 符合有关标准

设计师首先是国家公民,要遵守国家法规和有关规定,如标准、专利法、商标法等。要尽量使用标准化的零件,以提高产品质量、合理简化品种、缩短设计制造周期、降低制造成本、保护环境。

2.3 定位装置设计

零件定位一般通过3个平面,即第一基准(A)、第二基准(B)和第三基准(C)。第一基准需要3个或更多的接触点;第二基准需要2个接触点;第三基准需要1个接触点,即3—2—1原则。但在实际生产中很少用―点‖来定位,大多数用定位元件的―面‖来代替―点‖。综合检具的定位方式及定位元件的构成与零件的形状、尺寸、精度有关。应尽量选择重心平面作为第一平面,以便于零件在重力的作用下与基准面接触。SC6311-2综合检具以3—2—1定位原则作为规范,对综合检具进行定位装置设计,以保证对被检测零件的定位。

SC6311-2综合检具的定位装置由直角座、导向座、定位座、定位销、套及量棒构成,通过上述部件对零件进行定位。定位座和直角座用来放置零件,并起到对零件的定位作用,量棒插入零件的孔中,对零件进行导向,同时也对零件的孔进行检测和对零件完成定位,定位座和定位销构成的机构是保证零件定位的又一道防线。

2.3.1 定位座与定位销

定位座是综合检具的重要部件,连接轴通过放置在直角座和定位座上面,位于水平位置,使连接轴的中心线与底板的边平行,平行度为0.01。为了满足定位要求,定位座选材尤其重要,定位座选用T10A为材料,淬火55~60HRC,定位座长为36mm,宽为31mm,高20mm。为了满足零件的定位,定位座表面与基准保持平行度为0.01。定位座固定在底板上,现设2个定位孔,2个螺纹孔,将定位座固

定在底板上,定位孔同样存在一定的偏差,取此定位孔为Φ6,上偏差为+0.012,下偏差为0,为了完成对连接轴的定位,定位销安装在定位座中,必须设计出定位销,选用直销最为合适,要保证被检测零件的定位,根据定位座的大小,在定位座上适合位置设计出定位销孔Φ6,上偏差选为+0.012,下偏差为0,现定位座如图2-1。

图2-1 定位座

定位销是对零件的定位关键部件,选用直销,定位销安装在定位座中间的孔,定位销,选T10A为材料,淬火55~60HRC,定位销下端直径尺寸为Φ6,上偏差为+0.02,下偏差为0.012,长为20mm,以便于和定位座连接。为了满足对零件的检测要求,定位销上端直径尺寸为Φ8,上偏差为0,下偏差为-0.01,长为14mm,定位销如图2-2。

图2-2 定位销

定位销与定位座之间采用过渡配合,在孔和轴配合中,由于两者的公差带相互交叠,任取一对孔和轴相配,可能具有间隙,也可能具有过盈的配合,称为过盈配合。误差计算,在定位座上的定位销孔Φ6,上偏差选为+0.012,下偏差为0。取定位销的上偏差为+0.020,下偏差为+0.012,定位座上定位孔的上偏差为+0.012,下偏差为0,带入计算,

ES=+0.012 , EI=0

es=+0.020 , ei=+0.012

最大间隙 X = ES - ei = +0.012-(+0.012) = 0

最大过盈 Y = EI –es = 0 – (+0.020) =-0.020

配合公差=0-(-0.020)=0.020,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定位销上端直径尺寸为Φ8,上偏差为0,下偏差为-0.01,长为14mm,根据被检测零件的误差允许值。在定位座与定位销之间取形位公差为0.01。即去定位销与基准的垂直度取为0.01。

2.3.2 直角座

在综合检具中,直角座对零件起到规正方向,使零件的中心线为处于水平位置,直角座选用T10A为材料,淬火55~62HRC,为了便于放置零件,直角座长设计为65mm,宽为25mm,前面定位座高度为20mm,为了保证零件处于水平线上,直角座上用来放置零件的高度设计为20mm,放置宽度为10mm,由于零件放置在直角座上,必然存在定位误差,前面定位与基准的平行度为0.01,取直角座上定位部分的,平行度为0.01,零件与直角座一竖直边靠齐,为了保证零件的定位,此竖直边的垂直度设计为0.01。直角座如图2-3。

图2-3 直角座

2.3.3 导向座、套和量棒

导向座、套和量棒构成导向系统,同时起到定位和检测作用,首先对部件选材,导向座选用45号钢,套选用T10A,量棒选用T10A;为了更好的检测零件的合格度,对导向座、套和量棒热处理,导向座调质27~33HRC,套淬火55~60HRC,量棒淬火55~60HRC,量棒的中心位置安装在离底板26mm,为了便于安装量棒,导向座高度设为36mm,导向座宽为20mm,为了保证量棒对零件的导向、定位和检测,在导向座和量棒直接设计出套,套外径为Φ12,上偏差为+0.029,下偏差为+0.018,内径为Φ8,为导向座在定位时,取定位公差为+0.029-0.018=0.011,取量棒与基准的垂直度为0.01。导向座如图2-4。

图2-4 导向座

为了对零件定位和导向,量棒必须插入到零件的孔当中去,零件的孔直径为4.88,上偏差为0,下偏差为-0.005。则设计量棒时,保证深入孔的外径为4.88,上偏差为0,下偏差为-0.005。量棒如图2-5。

图2-5 量棒

套与量棒采用间隙配合。要求间歇在0.002~0.004之间。孔的尺寸减去相配合的轴的尺寸,所得之差为正时,此差值称为间隙,由于孔、轴是有公差的,所以,实际间隙的大小将随着孔和轴的实际尺寸而变化。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减轴的最小极限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最大间隙(X )。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减轴的最大极限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最小间隙(X )。

考虑到连接轴的孔与槽之间的检测距离为A,所以在安装综合检具的量棒时,要保证量棒中心线与滑块中心线的距离也为A,就必须使导向座的中心和检测座的中心距离为A,

A = 160-75-30/2-35.5=34.5mm

连接轴的孔为Φ4.88mm,上偏差为0,下偏差为-0.005,槽为15.07mm,上偏差为0,下偏差为-0.01。检测距离的上下偏差为,

ei = 0+0 = 0

es = -0.005-0.01 = -0.015

综合检具的定位系统,符合6点定位原则,完成了对零件的全面定位,使综合检具在检测的时候,更好的检测出零件合格与否。

2.4 夹紧装置设计

考虑到零件在机构上的装配关系,当零件放在综合检具的基准面上时,可以用夹紧装置,将零件和基准面相贴合。另外夹紧装置应具有足够的刚性,并使零件变形最小,所以夹紧装置的夹头应该与基准面垂直。

锁紧装置由锁紧座和锁紧螺钉组成,锁紧座选用45号钢,调质27~33HB;锁紧螺钉选用45号钢以便对零件进行夹紧,淬火35~40HRC。

夹紧力作用点是指夹紧时,加紧元件与零件表面的接触位置。它对零件的夹紧稳定性和变形有很大的影响。在对零件的夹紧过程中,选择夹紧力作用点时,要考虑几个因素:1、夹紧力应落在支撑元件上或几个支撑元件所形成的支撑平面内。

2、夹紧力应落在零件刚性较好的部位上。

3、夹紧力应尽可靠近工件面,可以增

加夹紧的可靠性,防止和减少工件的振动。夹紧力的方向是与工件定位基准所处的位置,以及工件所受外力的作用方向等有关。考虑夹紧力的方向时应该:垂直于工件的主要定位基面,以保证精度。夹紧部位应该有利于减少所需要的加紧力的大小。夹紧力的大小对检测零件装夹的可靠性,零件和锁紧螺钉的变形,夹紧装置的复杂程度等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夹紧力的作用点和方向确定之后,还要恰当的夹紧力大小。如图2-3,锁紧螺钉。

综合检具的夹紧装置由锁紧座和锁紧螺钉构成,为了保证锁紧螺钉对连接轴进行锁紧,锁紧螺钉的中心线必须保证与底面的距离为26mm,以至于锁紧座必须高于26mm,设计锁紧座高32mm,由于锁紧螺钉安装在锁紧座上,设计锁紧的宽度为12mm。为了保证锁紧座安装在底板上,对锁紧座加工螺孔2个。锁紧螺钉是夹紧装置的主要部分,锁紧座如图2-6。

图2-6 锁紧座

由于锁紧螺钉只是对零件进行锁紧,锁紧座与量棒的距离要求一般尺寸就可以达到,锁紧螺钉中心线与底板的高度也只需要要求一般尺寸即可,为了便于对零件的锁紧,锁紧螺钉与零件的接触位置设计成小圆面,小圆面直径为Φ4,锁紧螺钉手动旋转,锁紧螺钉前进,顶紧零件,把锁紧螺钉手动旋转的部分设计成网纹,便于旋转,锁紧螺钉如图2-7。

图2-7 锁紧螺钉

2.5 检测装置设计

检测装置是用来检测零件是否合格的装置,所以检测装置的精度要求一定要很高,才能检测出零件是否合格,但检测装置又不能要求太高,否则反而会把合格的零件检测成不合格品。

为了对连接轴的槽进行检测,SC6311-2综合检具的检测装置由检测座、检测滑块、检测滑块盖板、手柄杆和球头组成。SC6311-2综合检具在和零件相接的地方,必须保证检具部件的公差是零件的2倍,这样才能很好的检测零件是否合格。这就牵连到形位公差的计算。

检测滑块可以说的上是综合检具最重要的部分了,对检测滑块选用材料T10A,淬火55~60HRC,根据零件尺寸设计,检测滑块宽15 mm,高10mm,在综合检具中为了对槽的宽度的检测,检测滑块的误差允许范围为,上偏差为0,下偏差为-0.01。检测滑块如图2-8.

2-8 检测滑块

检测座的设计尤其重要,检测做采用材料T10A,淬火55~60HRC,检测滑块安

装在检测座上的位置的确定,通过计算,零件定位夹紧后,零件的槽相对于底板的高度为35mm,检测座的高为45mm,检测座的宽为35mm,检测座如图2-9。

图2-9 检测座

前面已经对连接轴进行了精确定位,夹紧;

在对零件进行定位时,定位销为Φ8 mm。所以零件轴在这儿的定位误差:Δ=-0.01/2=-0.005mm。

在量棒对零件的检测和定位时,量棒和零件的接触尺寸为Φ4.88 mm,综合检具检测滑块的尺寸为10×15 mm。对零件5×15 mm的键槽进行检测,零件的键槽的误差:Δ=-0.01/2=-0.005mm。键槽尺寸为15 mm。零件的尺寸误差只允许-0.005。

综合检具直角座上的形位误差为0.01mm,零件与直角座接触的轴段部分的直径Φ12,上偏差为+0.005mm,下偏差为-0.005mm。滑块中心线与量棒中心线的距离为34.5,允许误差为,上偏差为0,下偏差为-0.015。

通过上述计算,综合检具的检测滑块的中心线的垂直度选为0.01。这样就能对零件的检测做的一定的精确。

2.6 底板设计

底板选材料为45号钢,45号钢为优质碳素结构用钢,硬度不高易切削加工;同时,它具有较好的耐磨性、铸造性和切削性。在底板设计中,我们对它调质270~300HB,这样,调质处理后底板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根据连接轴的零件图纸,设计出的底板,长为191mm,宽为103mm,厚为25mm;这样才能达到最佳。

对底板上下表面要求表面粗糙度为0.8,其余面皆为3.2。下面分别对定位装置、夹紧装置和检测装置在底板上的位置进行设计。

连接轴是放置在定位座和直角座上的,因此,定位座和直角座最好放置在底板的中间位置附近,以底板的一长度边为x轴,以底板的一宽度边为y轴来设计综合检具部件在底板上的孔中心位置,直角座放置在底边右边部分,与y轴的距离为52.5mm,保证直角座垂直于y轴,在底板上,钻去4个孔,分别是2个定位孔,1个螺纹孔,用来固定直角座,2个定位孔中心坐标为(23,52.5)、(42,52.5),2个螺纹孔中心坐标为(8,52.5)、(57,52.5)。

同理,设计定位座在底板上的孔中心坐标,螺纹孔中心坐标为(162.5,53)、(182.5,68),定位孔中心坐标为(162.5,68)、(182.5,53)。夹紧座在底板的孔位置,设计在靠近底板的长度边,与定位座靠近,以便于对检测零件进行锁紧,它由2个螺纹孔安装在底板上,中心坐标为(120,84)、(145,84)。导向座的定位,设计在直角座上方,紧靠底板的长度边,它分别由2个定位销定位,2个螺钉紧固;定位孔中心坐标为(33,97)、(67,84),螺纹孔中心坐标为(33,84)、(67,97)。

检测座固定在底板靠近长度边的位置,与导向座和锁紧座异边。检测座上安装的检测滑块与导向座上的量棒之间的距离已经有连接轴索确定,为22.5mm。在底板上设计2个定位孔,2个螺纹孔,对检测座进行定位装配,其中,定位孔的中心坐标为(59,22.5)、(110,8.5),螺纹孔的中心坐标为(59,8.5)、(110,22.5)。

底板上定位孔和螺纹孔的大小设计,首先,在保证定位座、直角座、锁紧座、导向座和检测座的定位装配的前提下,尽量简化底边的加工步骤,降低加工成本;其次,要使底板上加工出的孔便于加工,也要便于检测,更好的把定位座、直角座、锁紧座、导向座和检测座装配在底板上,造成的安装误差越小越好。考虑以上问题,底板定位孔设计为Φ6 ,螺纹孔为M6-6H。底板如图2-10

图2-10 综合检具底板

第三章零件机加工工艺流程及工艺分析

3.1 工艺流程分析

本工艺流程是对该产品图纸做综合性思考,然后考虑其各部分结构形式以及个表面要加工部分的粗糙度要求、基准要求和加工定位夹紧的合理方便性以及所使用的各机床设备所制定的产品加工顺序。其作用如下:

(1)为工艺过程卡片做好准备,工艺流程的确定正确直接关系到工艺过程的正确性。

(2)是写工序卡片的基础,工序卡片里面的定位夹紧很重要,基准的选择要恰当,工艺流程的是否正确也关系到工序卡片制定的是否合理性。

根据对SC6311-2综合检具零件图的工艺分析和加工方法的基本确定,并考虑到其各表面粗糙度的不同,加工的机床设备和方法也不同。

3.2 对连接轴制定出的加工顺序

连接轴的加工工艺为:

1 、粗车端面;

用C614车床,以三爪卡盘、顶尖固定材料,粗车端面。

2、半精车端面;

用C614车床,以三爪卡盘、顶尖固定材料,半精车端面

3、粗车外圆到Φ12.5mm,深55mm,深75mm;

用C614车床,以三爪卡盘、顶尖固定材料,粗车外圆到Φ12.5mm,相对于毛坯的端面,车深55mm的外圆和深75mm的外圆;

4、精车外圆到Φ12mm,深55mm,深75mm;

用C614车床,以三爪卡盘、顶尖固定材料,精车外圆到Φ12mm,相对于毛坯的端面,车深55mm的外圆和深75mm的外圆;

5、铣平面20×30;

用立式铣床X52K,以铣平面夹具固定,用可转位面铣刀Φ50,铣平面20×30。

6、铣平面35×30;

用立式铣床X52K,以铣平面夹具固定,用可转位面铣刀Φ50,铣平面20×30。

7、铣平面75×10.38;

用立式铣床X52K,以铣平面夹具固定,用可转位面铣刀Φ80,铣平面20×30。

8、铣槽15×5;

用立式铣床X52K,以铣槽夹具固定,用可转位面铣刀Φ10,铣槽15×5。

9、精镗通孔Φ4.88。

用组合铣床,以镗孔夹具固定,运用精镗模、镗杆及微调镗刀、专用检具等设备,精镗通孔Φ4.88

总结

本次毕业设计虽然仅仅经历了短暂的三个月,但是它浓缩了大学四年学习的全过程,体现了我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领悟程度。由于我们是第一次进行整体性地设计,不可避免地碰到了许多困难,有时甚至会感到无法下手。无论碰到什么样的困难,我都没有退缩,凭借着一股求知的热情,再加上指导老师的帮助,然后再回到书本攻克一个又一个的难题,最终圆满地完成了本次设计。通过本次毕业设计,使我在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具体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大学四年所学到的东西进行了归纳总结,找到了各种学科之间的交叉点,同时构成了一个知识网络,形成了一个整体的知识体系,进一步完善了自己的知识结构。

2.对所学习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并了解学习了新的知识,开阔了视野,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同时具有了一定的创新思维。

3.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为以后正确解决工作和学习中的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学会了充分地利用网络资源查阅相关资料,以及借助前人的研究成果寻求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对新信息和新知识及时做笔记。

5.敢于面对困难,同时也懂得了互助合作的重要性。

6.利用计算机(AutoCAD2003,Word2003,电子图版)的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学会了利用计算机设计软件进行相关的设计与计算。

但是,设计研究过程中仍然存在不足之处,有的问题还待于进一步深入,具体如下:

1.缺乏实际工厂经验,对一些参数和元件的选用可能不是非常合理,有一定的浪费。

2.与夹具相关的刀具和量具的了解还不太清楚。

3.系统的设计不太完善,在与计算机配合进行精确的数据采集和控制上还有一些不足。

4.使用有一定的局限:人工操作多,零部件磨损度在实际中尚不明确。

参考文献

[1] 吴宗泽,高志,机械设计(第2版)[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

[2] 五先逵,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第2版)[M],第1、2卷,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年

[3] 西北工业大学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教研室,机械设计(第八版)[M] ,高等

教育出版社,2007年

[4] 廖念钊,互换性与及技术测量[M],中国计量出版社,2007.6

[5] 刑建东,陈金德,材料成形技术基础[M],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二版,2007.6

[6] 吴宗泽,机械零件设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

[7] 唐增宝,何永然,刘安俊,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第二版) [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

社,1995.3

[8] 施平,机械工程专业英语(第五版) [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10

[9] 王洪潢,加工工艺手册[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3

[10] 聂桂平,钱可强, 汽车拖拉机制造工艺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12

[11] 李贵轩,数控刀具手册[M],世界图书出版社,1989.7

[12] 周忠龙,工业设计模型制作工艺[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

[13] 覃小斌,王士虎,张卉,许永年,工程制图[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7.7

[14] 钟志华,周彦伟,现代设计方法[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8

[15] 长春汽车厂工人大学,机床夹具手册[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1

[16] 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第六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17] 薛源顺,机床夹具设计(第二版)[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

[18] 哈尔滨工业大学,专用机床夹具设计与制造[M],黑农江人民出版社,1979.12

[19] 张耀宸, 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实用手册[M],航空工业出版社,2000

[20] 金永昕,王沛民,试论设计方法学的范畴和体系[J],浙江大学教育研究,1986

年第一期(总第21期)

[21] 朱耀祥等,计算机辅助孔系组合夹具组装设计系统[M],机械工艺师,1994.

(1)

[22] 范牧昌等,用于计算机辅助组合夹具组装设计的成组编码系统[M],成组技

术与生产现代化,1994.(1)

[23] 范收昌等.计算机辅助组合夹具组装设计[M],机械与电子,1994. (1)

[24] Patton W. J.Mechanical Power Transmission. New Jersey: Printice-Hall,

1980

[25] K.JPARSLEY, Manufacturing T echnology LeuelⅡHollen Street

Press[M],1983

[26] Loewenthal S H. et. Evaluation of a High Performance Fixed Ratio Traction

Drive. Trans. ASME. 80-C2/DET-38, Apr. 1981

致谢

在做此毕业设计的几个月得过程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周围的同学们,还是学校图书馆的相关工作人员,都给予了我无私、莫大的帮助。我在此表达我最诚挚的谢意!

这次毕业设计是我们大学四年的全面总结,是对我们这四年所学知识水平的一次深刻的检测,同时也是对我们独立完成相关任务的一次全面考察,为我们提供了在离校即将步入社会之前的一个具体锻炼、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通过这次毕业设计,使我不仅发现了自己的优点,同时也使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不仅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方面存在欠缺,在实践经验与动手能力方面存在欠缺。虽然有缺点,但这将促使我在以后的学习与工作中不断地完善自己地知识结构,不断积累经验,多参与实践,并用新的知识体系进一步完善自己。

在这里我首先感谢杨刚老师,作为我的指导老师,他的正确引导、精心讲解和严格监督促使我认真完成毕业设计,还使我学会了许多相关知识,对我的论文的完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我感谢和我同组的同学们,他们对我的论文的格式、内容等各个环节都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并和我相互探讨论文中的问题,且纠正了其中的不少错误。他们的指导给了我很多启发,督促我抓紧完成毕业设计,并促成了该论文的完整完成。还有其他好多同学都给了我大量的宝贵意见和热切的关注。最后我感谢学校图书馆的相关工作人员,他们在我查找资料的过程中,非常认真的帮助我寻找相关的资料,使我减少了许多的麻烦。

我再一次对帮助我的所有人表示深深的感谢!

深圳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简介

服务指南之一 一、深圳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简介 深圳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是经深圳市人民政府批准,在原深圳市工程质量监督检验总站检验科和检测科基础上,于2002年1月重新组建成立的一个独立的、专业从事工程质量检测鉴定及相关工作的权威检测机构,是直属于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的正处级事业单位。 中心的检测工作始于1981年5月,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中心现有检测技术人员110余人,固定资产4424余万元,办公和检测用房5248m2,共开展41大类,266项检测业务,涵盖了工程建设常用材料和工程质量常规检测,在广东省乃至全国都是实力最强的检测机构之一。中心1990年首次通过了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计量认证,2003年首次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出具的检测报告不仅具有法律效力,同时得到国际认可。 2003年5月经广东省司法厅和深圳市司法局批准,中心成立了专业从事建筑工程质量司法鉴定的“广东信诚建筑工程质量司法鉴定所”,以便为司法部门提供公正、科学、可靠、高效的鉴定服务。 中心现开展的检测工作有: 1)工程所使用的材料、设备、构配件的质量检测(含结构材料、墙体材料、防水密封材料、装饰材料、水电工程用材料和建筑外墙的检测); 2)基桩及地基基础检测; 3)工程结构实体的质量检测及鉴定; 4)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质量检测及材料有害物质检测; 5)建筑节能专项检测; 6)土工合成材料的检测; 7)桥梁动、静载试验; 8)土工试验、原位测试; 9)基坑及边坡监测; 根据深圳市编委赋予的职责,检测中心要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建设工程质量方面的行政执法、监督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保障,配合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开展工作;作为深圳市的权威工程质量检测鉴定机构,除接受委托,从事建材、制品、构配件

labview的毕业设计

labview的毕业设计 【篇一:定稿 labview毕业设计】 基于labview的图像分割程序设计 [摘要] 现在图像处理技术已经应用于多个领域当中,其中,纸币识别,车牌识 别,文字识别和指纹识别已为大家所熟悉。图像分割是一种重要的图像技术,它不仅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和研究,也在实际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它是处理图像的基本问题之一,是图像处理图像分析的关键步骤。图像识别的基础是图像分割,其作用是把反映物体真实情况的,占据不同区域的,具有不同性质的目标区分开来,并形成数字特性。关于图像分割的方法已有上千种,本文将介绍几种主流的方法,并分析各自的特性,利用labview平台实现两种阈值方法分割图像,展现实验现象,比较两种方法的处理结果。 [关键词] 图像分割阈值法大津法双峰法 labview the program designing of image segmentation based on labview [abstract] image processing technology has been used in many fields, the banknote recognition, license plate recognition, character recognition and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has been familiar to everyone. image segmentation is an important image technology, people not only attach importance to it and research it,but also use it in many place. it is one of the basic problems of the image processing, and it is a key step of the image processing image analysis. the image recognition based on image segmentation, the function of which is making a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area of objects real situation,the area in different places and the area with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 and forming a digital characteristic. there are thousands of methods of image segmentation, this article will introduce several mainstream method, and analyze their respective characteristics, use this two ways to make image segmentation with labview,and show the phenomenon of experiment,campare the treatment result of the two methods. [keyword] image segmentation threshold otsu bimoda labview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检测技术管理规范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检测技术管理规范 Testing technology management code for building and municipal infrastructure engineering quality GB 50618-2011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12年10月1日前言 本规范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 (建标[20083102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建设质量监督分会和福建省九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的。本规范以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和工程使用期间的工程质量检测工作为对象,编制组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总结了近年来的实践经验,按照规范编制程序,对主要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吸收了有

关方面的建议,并与有关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工程结构检测、鉴定标准等相协调,最后经审查定稿。本规范共分6章和5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检测机构能力、检测程序、检测档案等。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建设质量监督分会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请各单位在执行本规范的过程中,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寄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建设质量监督分会(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9号,邮编:100835,E-mail: jdfh@https://www.360docs.net/doc/e516769389.html,,传真:010-********),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员和主要审查人员:主编单位: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建设质量监督分会 福建省九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参编

齿轮位置度检具设计

齿轮安装孔位置度检具精度分析 1.产品如下图:齿轮有12个直径11的孔,下偏差为0,上偏差为+0.1mm,形位公差要求:相对于平面T及尺寸为直径139mm,下偏差为0,上偏差为+0.04mm的内圆轴线A位置度要求为0.1mm。 2.检具要求:因为齿轮的批量很大,通用的检测仪器比较费时,调整麻烦,需要设计一款快速简便的检具。 3.检具方案:下图所示为1个典型的12孔位置度检具,1为本体,2为衬套,3为插销。检测时先把12个衬套装配到本体,然后把本体套到被动齿轮上,最后把12个插销全部插到齿轮孔内,如果有任何

一个插销插不入就判断此齿轮不合格。此检具原理简单,结构可靠,关键点在于各个零件精度的确定。 3.公差选择 a本体与衬套装配后不拆卸,基本无间隙,采用H7/n6配合公差,认为衬套内孔的位置精度完全取决于本体孔的位置精度。

b因插销需要拆卸,因而插销与衬套配合公差为H7/g6 c本体与此类内孔配合,本体也是要经常拆卸的,因而公差选择h7。 d最后确定插销直径d,齿轮产品的12个孔在不同的尺寸公差下其最大实体直径是不同的,在孔尺寸为下偏差时加上位置误差,此时最大实体直径最小,设为D1。再考虑插销和衬套最大配合间隙,设为j1,插销和衬套本身两个圆柱同心度误差,设为j2,本体12个孔制造误差,设为j3,最后得插销d=D1-j1-j2-j3。本体与齿轮之间的配合也是有间隙的,这个间隙不影响d,因而不用考虑。

4.改进措施:由以上的分析可知,影响插销的主要是零件本身加工误差及配合精度。通过改进零件结构,减少零件数量及配合次数可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如下图:插销与本体直接配合,装配好之后不拆卸,因而可以做成消除间隙的配合,影响d的因素就只有本体本身孔的位置误差。插销固定后减小了操作量,提高检测效率,避免了频繁拆装插销导致与衬套间隙加大的问题。

湖南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湖南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湖南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建筑材料取样指南 一、钢材、焊接及机械连接

二、水泥 1检测项目:凝结时间、安定性、胶砂强度、氧化镁、氯离子含量、碱含量(低碱水泥)、水化热(中低热水泥)。

2取样方法和数量 ①同一水泥厂、同品种、同等级、同批号、同一进场数量的水泥,或者 可以按照以200吨为一验收批,不足200吨亦按一验收批计。 ②取样要有代表性,一般从20袋(袋装水泥)或20个以上不同部位(散 装水泥)取等量样品,总数不少于12kg,拌匀后分成2份,1份6kg 用水泥桶装后送实验室进行检验,1份密封包存以备校验(本中心为方 便委托方,已备有专用水泥留样桶,委托时只需将所取水泥送至中心 样品室即可,不必带水泥桶)。 三、粗骨料、细骨料 粗骨料检验项目:颗粒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压碎指标、坚固性、岩石抗压强度(高强混凝土用)。 细骨料检验项目:颗粒级配、细度模数、含泥量、泥块含量、坚固性、氯离子含量、有害物质含量、石粉含量和压碎值指标(人工砂)。 取样方法及数量: 砂: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的表层铲除,然后从不同部位抽取大致等量的砂8份,组成一组样品,不少于50kg。 石: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的表层铲除,然后从不同部位抽取大致等量的石子15份,组成一组样品,不少于100kg。 四、外加剂与掺合料 粉煤灰检验项目:细度、需水量比、烧失量、三氧化硫含量、放射性、游离氧化钙含量和安定性(C类) 矿渣粉检验项目:比表面积、活性指数、流动度比、放射性 硅灰检验项目:比表面积、二氧化硅含量、放射性 外加剂检验项目:pH值、氯离子含量、碱含量、减水率、凝结时间差、抗压强度比

canny边缘检测分析毕业论文

Canny边缘检测分析毕业论文 目录 引言 (1) 第一章图像分割与边缘检测 (2) 1.1图像分割简介 (2) 1.2图像分割定义 (2) 1.3图像分割基本原理 (3) 第二章基于边界的分割——边缘检测 (6) 2.1边缘的类型 (6) 2.2边缘的类型 (6) 2.3边缘的判定 (7) 第三章常见边缘检测算法的研究与分析 (9) 3.1边缘检测过程概述 (9) 3.2典型一阶边缘检测算子 (9) 3.2.1梯度算子 (10) 3.2.2 Roberts边缘算子 (10) 3.2.3 Sobel算子 (11) 3.2.4 Prewitt算子 (13) 3.3 典型二阶边缘检测算子 (14) WORD版本.

3.3.1 Laplacian算子 (14) 3.3.2 LOG算子 (16) 3.4 各边缘检测算子的仿真结果分析 (18) 第四章 Canny边缘检测算子 (20) 4.1 Canny边缘检测基本原理: (20) 4.2 Canny边缘算子评价指标: (20) 4.2.1 Canny提出检测三准则【5】 (20) 4.2.2边缘检测滤波器对性能指标的影响【10】 (22) 4.2.3 尺度对性能指标的影响【10】 (23) 4.3 Canny边缘检测流程 (24) 4.4 Canny边缘检测仿真结果及分析 (28) 第五章 Canny算子改进 (29) 5.1对传统Canny算法局限性分析 (29) 5.2滤波改进 (30) 5.3阈值改进——自适应的阈值 (31) 5.3.1最大熵原算法过程 (31) 5.3.2最大熵算法的改进 (32) 5.4改进的Canny算法的仿真实验 (33) 第六章本实验结果及展望 (36) 6.1 本算法的实验结果 (36) WORD版本.

工程质量检测技术总结

工程质量检测技术总结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是XX最新发布的《工程质量检测技术总结》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觉得有用就收藏了,这里给大家转摘到XX。篇一: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工作总结(1)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2013年工作总结 二零一三年十二月三十日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2013年工作总结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11月,是一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民营企业,公司注册资金100万元,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公司拥有各项试验检测仪器80余件(套),拥有齐全的各项试验检测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公司现有专业技术检测人员12人。

公司具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质量保证体系,公司下设财务室、各职能检测室、资料室、办公室,可独立承担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试验检测工作。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在省、市相关单位的关心和支持下,公司于2013年6月通过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取得计量认证证书,于2013年9月取得资质证书,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试验检测工作顺利取得一定的成绩,现就2013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2013年开展工作概况思想汇报专题 公司于2013年9月份取得资质证书后,开展了部分试验检测工作,截止年底共出具检测报告44份。 二、行业主管部门的变化情况 自公司成立以来,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住建系统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顺利通过了计量认证和颁发的检测资质证书,在实验室运行过程中多次亲临指导实验室检测工作,我公司的健康发

展奠定了基础。 三、质量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情况 公司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加强内部管理。公司 工作人员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历经近半年的时间,对公司《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进行了认真学习,切实保证各类检测工作的科学性和检测业务的独立性,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公正性、准确性进一步提高。 公司在申请办理资质证书的这一段时间,进行了业务知识学习,做了大量的比对试验,努力提高员工的业务知识,使每位实验员对各项试验操作以讲课的形式对自己的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进行熟练掌握,大大提高了检测人员的业务素质。 四、规章制度建立完善和执行情况 我公司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狠抓内部管理,营造健康向上的工作环境。首先为了推动检测工作规范运行,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针对来

位置度量规设计计算过程

检具计算说明 要求测量M8螺纹空位置度①0.4。 M8螺纹孔在位宜度检测时根据最大时效尺寸可当做①6.647誉心,° = 6.647〃〃" 采用台阶式插入型功能量规 D、、w = D、、厂t ?)=6. 647-0. 4=6. 247mm T, = T 】)+ T、、产°?265 + 0.4 = 0.665mm 由表一可査得 T 产W| = 0.012mm 7; = W= 0.008mm S 二0.005mm —mm (=0. 02mm 11 = 0.006mm 由表二可得 p(=0.063mm 对检验部位有 dm = Dm =6.247mm d. = (%+”)〉(6.247+0?063)二=6.31 爲呷 diw = (d IB+Fl)一(Ti+W|)=(6247+0.063) -(0.012+0.012) = 6.286mm 对导向部位 取d G B = DGB=8inin D( ;W = D GB +(T G + W(;)= 8 + (0.008 + 0.008) = &016mm

d G=(d GB-S min)l T( = (8—0.005):驱=7.995爲呷d GW =(d GB-S n,n)-(TG+Tw)=(8-0.005)-(0.008+0.008)=7.979mm 对加位部位 (|>28.8± 0.2mm dkB = D M = 28.6mm T, = 0.4mm 由表一 T] =Wi. = 0.012mm =28.6 -0.012 dk=dLB_Ti duv = di.B 一(Ti+W J = 28.6 - (0.012+0.0 ⑵=28.576mm

数字图像边缘检测算法设计与实现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创作) 题目:数字图像边缘检测算法设计与实现 学生姓名:学号:023******* 所在院系:信息与通信技术系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入学时间:2010 年9 月导师姓名:职称/学位:讲师/博士 导师所在单位: 完成时间:2014 年 5 月 安徽三联学院教务处制

数字图像边缘检测算法设计与实现 摘要:图像有很多最基本的特征,边缘是其中之一,所以图像处理的主要内容中也有图像的边缘检测,图像的边缘检测也是图像测量技术中的热点。本篇论文是来研究图像边缘检测,图像处理技术已经有很广阔的应用域,图像的边缘检测最主要的意思是将图像的边缘提取出来。本文首先简要的介绍了什么是边缘检测,和边缘检测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原理,然后回顾了一些经典的边缘检测算法。最后在已有的经典算法基础上进行编程仿真来提取图像的边缘。 关键词:图像处理;边缘检测;Hough变换;轮廓跟踪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the algorithm of digital image edge detection Abstract:Images have a lot of the most basic features, edge is one of them. So the image edge detection is one of the main content for image processing, the image edge detection has been the hot point in image measurement technology. This paper is to study the image edge detection. Image processing technology has very broad application field. The main mean of image edge detection is to detect image edge. In this article, first, briefly introduced what is edge detection, and some basic knowledge and principle of edge detection. Then reviews some of the classical edge detection algorithm. Finally, extracting image edge programming simul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classic algorithms. Key words: Image Processing, Edge Detection, Hough manipulation, contour tracing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重要性 1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重要性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是每个工程环节必须的,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导致质量检测的不合格。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质检的重要性: 第一,有利于质检工程的质量安全。材料是工程的必需品,材料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施工的进度和质量;质检部门一定要严格进行检测,这样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为以后出现的质量问题防患于未然。在工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有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于那些有问题的工程马上拆除整改;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对于出现操作失误的技术问题技术纠正并给予处罚。 第二,有利于工程质量检测人员的专业性训练。很多质检人员,由于平时工作比较忙,加上个人原因,加不愿意再学习,所以质检技术、知识还是传统的技术、知识,这就阻碍了质检的发展。对于这些质检人员,要定期的进行培训,使他们在工作中不能忽略知识的重要性,这样才不会和社会脱轨,才能保证工作的先进性。 第三,对于建筑设备和场地的把关也是很重要的。建筑设备能否良性运转关系到建筑工程的最终完成水准。 2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存在的问题 2.1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水平不能满足现代化建设对检测的要求。我国的工程质量检测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我国工程质量检测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具体表现如下: (1)检测人员素质比较低下。目前我国缺乏工程质量检测的专业技术人才,现

在大部分的检测人员,检测水平有限,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求。 (2)检测设备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工程质量检测的仪器设备比较旧,而且信息量比较低,这就阻碍了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水平。 (3)检测方法比较落后。我国工程质量检测技术只限于传统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跟不上新型材料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建筑行业的进度,很多新型材料也广泛的采用,对工程质量的检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检测市场比较混乱,法律制度不健全。由于部分施工单位对质量检测的认识停留在资料的过渡阶段,并且检测单位被动的接受施工单位的委托,施工单位与检测单位不仅是合作关系同时也是利益关系。一些企业由于质量不过关,就会给检测机构受贿,检测人员就会更改事实,这样就造成了整个检测市场的混乱,严重扰乱了检测市场的秩序。虽然我国在建设工程领域已有相关的法律条文,但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这就制约了我国工程质检的发展,需要尽快建立和完善。 3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策略探析 (1).引进先进技术,培养优秀人才。技术是生产力。建筑工程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发展,引进先进的工程质量检测技术,使检测技术能适应建筑材料的更新换代。同时企业还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人是整个工程的决策者,加强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增加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让工作人员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使用先进的设备,先进的方法,从而提高工程检测质量水平。 (2).企业内部质量检测的监督管理。工程质量是整个建筑工程的重要部分,关系到各个部门的利益,采取了一系列保障工程顺利进行的具体措施:首先,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该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设备、人、方法、

图像边缘检测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图像边缘检测已成为图像处理的重要内容,它是图像分析的基本问题,是图像分割、特征提取和图像识别的前提。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 首先,介绍了数字图像处理的概念及其应用领域、边缘检测研究的背景意义,历史现状,以及边缘检测的一些基本概念。 然后,分别介绍了经典的图像边缘检测算子,如Robert算子、Sobel算子、Prewitt算子等的基本原理,接着概述了几种新的边缘检测方法,如小波理论、数学形态学、模糊理论等。并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比较了经典边缘检测算子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性。 最后,通过matlab-GUI编程,设计出一个图形界面,整合了canny算子和log算子等的边缘检测,增加了整个程序的实用性。 关键词: 边缘检测;Canny算法;log算法;Robert算法; I

ABSTRACT The image edge detec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s of image process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Image edge detection is the first step of image analysis, also the basis of image segmentation, feature extraction and image recognition.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described as follows. Firstly,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and its applications are introduced. Then, the background, the significance and also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image edge detection technique are introduced, next to this, some basic knowledge of the image edge detection are discussed. Secondly, introduced the classical edge detection operator, such as the Robert operator, Sobel operator, Prewitt operator, etc. The basic principle, then outlined several new edge detection methods, such as wavelet theory, mathematical morphology, fuzzy theories. And through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comparison of classical edge detection operator and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Finally, use matlab-GUI programming, design a graphical interface, integrated operator log and canny edge detection operator, increasing the practicality of the whole process. Key words: edge detection; Canny algorithm; log algorithm;Robert algorithm II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技术与监管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技术与监管 发表时间:2019-07-01T10:20:09.487Z 来源:《建筑模拟》2019年第19期作者:李宗帅[导读] 针对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优缺点,做了简单的论述,同时展望了质量检测的发展趋势。从质量检测的实施优势来说,能够加强对材料和建筑产品的质量把控,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效益。 李宗帅 身份证号:3704021982****3156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针对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优缺点,做了简单的论述,同时展望了质量检测的发展趋势。从质量检测的实施优势来说,能够加强对材料和建筑产品的质量把控,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效益。不过因为质量检测制度和方法等方面的影响,其作用尚未完全发挥。基于此,要不断提高质量检测水平,推动其朝向动态监测、无损检测等方面发展,发挥质量检测的优势。现结合具体研究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监管 引言 在现阶段建筑行业运行及发展中,工程项目的质量与国民经济以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存在着较为密切关联,因此,建筑工作中的检测及监督也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通过建筑工程项目的检测,可以通过准确性、可靠性数据的分析,进行工程质量的控制以及验收方法的整合,全面提高检测的有效性,避免工程施工中出现不合理的施工现象。而通过监督可以对检测数据就进行分析,避免弄虚作假现象的发生,提高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因此,在现阶段建筑工程中,应该将工程质量检测以及工程质量监督视为工作重点,通过方法的完善,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稳定运行。 1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积极作用 1.1原材料检测 开展建筑工程建设,对于原材料质量的把控,采取质量检测手段,能够获得不错的成效。例如水泥和钢筋等,质量控制如下:①检测沙细度模数。配制混凝土材料时,通过检测沙材料的细度模数,根据作业场景来选择,能够保证材料的质量。比如,配制高强度混凝土材料时,使用中沙即细度模数为2.6的材料;对抗渗和抗冻要求很高的混凝土用沙,通过质量检测保证泥块小于1%;含沙量小于3%。②水泥材料质量的检测。从原材料质量的把控方面来说,对使用的水泥材料进行检测,对保证工程整体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检查水泥基本要素,比如生产日期和生产来源等。根据材料检测结果,来选择相应的水泥材料。其次检测材料的水泥稠度和细度等,做好原材料质量的把控。最后对采购的水泥材料,进行进厂试验报告的检查。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进行检查,为后续施工作业的开展做好质量把控。 1.2建筑工程质量检测 ①桩基工程检测。科学展开单桩竖向承载力、桩基高应变动力以及混凝土灌注等检测工作,为后续工程建设工作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②地基检测。在建筑工程中,地基检测时需要保证塑料排水代的性能与工程实际标准吻合,检测中通过渗透性实验、颗粒研究等进行渗透系数以及含泥量的分析,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并实现对地基固定的有效维持;③建筑砌体结构的检测。检测人员需要结合工程施工实际情况,砌体结构展开抗剪强度、剪切面质量以及其他一系列检查,并要做好实时性记录,要在进行砖砌体抗压强度分析的同时,运用原位轴压测定方法,通过实验手段,展开对砖砌体抗压强度的合理检测。④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检测。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检测中,应该结合建筑工程的特点,进行检测方案的构建。通常该部分检测,主要以钢筋锈蚀状况检测、钢筋位置检测、混凝土强度检测以及混凝土内部状况检测几部分内容为主。 2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技术与监管所存在的问题 建筑工程检测机构一直依照传统的模式进行发展墨守成规,因此建筑工程检测机构一直没有较大的提高,在西方的先进国家的建筑工程检测机构发展良好,有许多我国建筑工程检测机构可以借鉴的经验,但是由于我国的建筑工程检测机构缺少在国际上与其他先进国家的交流,所以导致我国的建筑工程检测机构止步不前。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工程检测行业处于供不应求的现状,然而我国的建筑工程检测机构主要依赖着国家政府,大的检测机构每年手上既有稳定的政府项目,又对市场上的其他的一些检测项目存在一定的垄断地位,小的检测机构为了能够竞争就恶意压低检测费用,这样既扰乱的市场公平竞争又影响了检测工作的公正性。其中部分检测机构因为种种原因,例如配合委托方出具虚假报告、违规操作等导致检测机构无法良性发展,最终无法适应市场以失败告终。部分建筑工程检测机构没有系统完整的管理体系,从而导致建筑工程检测机构内部管理混乱,例如超资质、超范围、标准未及时更新、设备未按时计量、人员未有效持证等,这样只会影响建筑工程检测机构的工作有效性和准确性,阻碍建筑工程检测机构的发展。在日常检测工作中检测人员的工作态度不够专业,前期准备不够充足,现场检测敷衍了事,对重要问题避重就轻等,这些问题都是由于检测机构内部的管理力度不够,既无法保障施工质量,又影响检测单位的行业信誉。从事检测工作的人员是需要绝对的专业性及严谨性,现在的检测人员技术能力不足,专业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检测人员学历过低从业时间较短,缺乏牢固的理论知识和足够的实践经验,从而导致检测结果出现误差影响检测工作的准确性。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管,不仅仅是对建设单位的监管,也要对房屋建筑工程检测机构的工作人员和检测仪器进行监管。 3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技术与监管措施 3.1完善质量检测制度 从当前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发展实际来说,存在着诸多问题,影响着其可持续化发展。这需要从制度方面加以完善,提高质量检测的水平,保障各项检测工作能够高质量落实。在具体实践中,通过完善各项质量检测工作制度,充分发挥经济调控职能和市场监督职能。负责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部门,要严格按照现行的规范和标准,制定相应的工作办法以及责任制度,强化对质量检测规范化管理,保证检测工作开展的质量和效益。 3.2提高原材料质量审核度 监督管理人员需要做好材料质量把控关,要不断增强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做好材料检测与记录,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原材料进场时,监管人员需要对所有原材料质量展开审核与记录,严禁不达标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并要对自身行为进行约束,防止低质量材料进入到现场之中。同时监理人员要对材料准入原则展开严格控制,应对所有材料供应商相应资质展开检查,做好材料使用全过程监督,以从源头起降低质量问题产生概率,保证工程项目整体建设质量。

XX年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检测员个人工作总结

XX年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检测员个人 工作总结 篇一:XX工程质检员个人工作总结 XX工程质检员个人工作总结 工程质检员个人工作总结 我是林旭平,现任泛华建设兰苑、铭居项目部质检。XX年是忙碌的一年,伴随着**一场场皑皑冬雪,项目工地工作临近尾声,我们在这里总结过去,畅想未来。一年里在公司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同事们团结合作下,较好地完成了这一年的工作任务。思想、素质和个人的工作能力都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 一、在工作态度上; 一年来严格遵守纪律,按时出勤,有效利用工作时间,坚守岗位,保证工作按时完成的同时,积极主动学习专业知识,总结工作经验,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二、在具体工作中; 作为一名合格的质检员,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的岗位职责,以此来指导自己。坚持原则,讲究方式方法,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促使工程项目顺利进行。在具体工作中,按照设计图纸、施工规范、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质量安全标准组织施工。指导管区内现场作业人员按照技术、质量、安全标准进行操作。制止纠正一切违章作业行为。对分部分

项工程和单位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监督检查。 参加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核定,尽量做到验收前自检不合格的不报批甲方监理验收签字。 参加组织隐蔽工程的核查验收,不合格的当场组织作业人员进行整改,当场检查,当场记录,做好检查记录的会签。发生问题及时解决并如实报告。按规定做好本工程的质量纪录,定期不定期的汇报工程质量情况。 对管区的工程施工工序跟踪检查,不发生漏检。注重质量预控和过程控制,及时对每道工序,及施工要求进行现场技术交底。在工序完成后监督并参与劳务管理人员对其完成工作的自检。对不合格产品当即要求其整改返工,直到检验合格,才允许下一道工序的进行。在此过程中,注重各项分项工程的技术要求,施工工艺;注重工序与工序之间的衔接,配合施工员组织生产。 工程中每一批材料进场,对其型号,外观进行仔细检查是否有缺损。在本职工作的同时配合现场监理工程师对进场材料的审查。 回顾检查自身存在的问题,虽然在工作中积极有效的完成了检验任务。但是仍然有许多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现在:管理经验不足,对待一些问题的分析比较单纯,有些片面,对于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在未来作如下规划:

动态轮廓模型技术开发与应用毕业论文

动态轮廓模型技术开发与应用毕业论文 目录 引言 (1) 第一章概述 (2) 1.1 课题概述 (2) 1.2 软件工具应用环境及实验平台 (2) 1.3 背景简介 (2) 第二章蛇形技术基本理论 (4) 2.1 蛇形技术简介 (4) 2.2 蛇形技术的发展 (5) 2.3 蛇形技术应用 (7) 2.4 图像研究领域中的“蛇形”技术 (7) 第三章传统主动边缘模型 (9) 3.1 传统的ACM数学模型 (9) 3.2 传统蛇形技术的算法流程 (10) 3.3 实验结果 (11) 第四章基于梯度向量场的主动边缘模型 (14) 4.1 基于梯度向量场的ACM数学模型 (14) 4.2 GVF技术的算法流程 (17) 4.3 实验结果 (17) 第五章实验系统构建说明 (20) 致谢 (23) 参考文献 (24) 附录1:程式原码 (25) 附录2:翻译 (42)

引言 在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中,对场景中物体的分割是非常棘手的问题,往往不能用简单的几何形状描述真实图像中物体对象的轮廓,而是需要用复杂轮廓来表达。动态轮廓模型(Active Contour Model),又称蛇形(Snake)技术是由Kass, Withkin和Terzopoulos提出的一种动态迭代技术,用于主动寻找场景中的物体边缘轮廓。 主动边缘检测技术是图像处理和分析领域中的一项新兴而重要的技术,解决了复杂场景中的物体分割和提取问题,克服了传统的边缘检测算子缺点,对噪声的干扰具有一定的鲁棒性,展现了轮廓边缘检测和物体图像表示的最新方法。此模型同经典方法有很大区别,通过调整相关参数,按动态轮廓局部能量最小的准则,方向性地移动选定的控制点,使其逐步和物体的真实轮廓拟合,从而达到动态迭代的效果,具有相当强的可伸缩性和容错性。 主动边缘检测模型可以结合图像分析和机器视觉的相关问题得到不同的解决方法,近些年来,它的理论模型发展很快,不断有新的模型被提出,包括点分布动态模型、梯度向量场动态模型、模糊蛇形技术、基于神经网络的动态轮廓模型及统计动态模型等,这些模型的提出拓宽了ACM的应用领域,弥补了传统ACM处理问题的不足,体现了ACM技术与其他理论良好的兼容性,丰富了图像处理和分析领域的算法研究,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本文就其产生、发展和其中几种模型加以概述,同时采用梯度向量场动态模型的相关算法,在实验的基础上与传统的蛇形技术加以比较,得到了它们的优缺点。 自主动边缘的概念提出和模型建立以来,此项技术已经成功用于不同领域中,有着非常大的应用前景。在图像分割和理解研究分析领域中,用于动态图像数据或3D图像数据分析;医学图像分析也是一个非常热门的研究领域,因为组织和器官是自然不规则的,利用ACM对人体的头部的核磁共振图像和检测冠状动脉血管等等图像的边缘进行描述可更清晰的发现病灶;利用ACM对红外遥感图像的分析,可用来进行地形勘测和天气预报。本文利用传统的ACM方法对头部的核磁共振图像进行了动态边缘提取的相关实验,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给以一定的讨论和解释。 由于时间和本人能力有限,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指正。

位置度量规设计计算过程

检具计算说明 要求测量M8螺纹空位置度Φ0.4。 M8螺纹孔在位置度检测时根据最大时效尺寸可当做Φ6.6470.2650+, 6.647M mm D = 采用台阶式插入型功能量规 D =-MVM tD○M =6.647-0.4=6.247mm 0.2650.40.665mm =+=+=t DMTTT 由表一可查得 11 0.012mm ==TW 0.008mm ==GGTW min =0.005mm S mm t 1 =0.02 G 0.006mm t'= 由表二可得 1 =0.063mm F 对检验部位有 MV IB =6.247mm d D = 1000I 0.0120.012-T =mm 1IB )(d (6.2470.063)F d 6.31--==++ 11IW IB 1()(+)(6.2470.063)(0.0120.012) 6.286mm d d W F T =+-=+-+= 对导向部位 取GB GB =8mm d D = T 0.008G 00=mm GB 8D d G ++= GW GB G G ()8(0.0080.008)8.016mm W D D T =++=++= G 000G 0.0080.006mm GB min T ()(80.005)d 7.995d S --===--- G W GW GB min ()()(80.005)(0.0080.008)7.979mm d d S T T =--+=--+=

对定位部位 28.80.2mm φ± M LB 28.6mm d D == t 0.4m m T = 由表一 L L 0.012mm W T == L 00L 0.012LB T d 28.6d -==- L LW LB L ()28.6(0.0120.012)28.576mm d d W T =-+=-+=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综合实验楼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一、编制目的 1、编制《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是为了认真贯彻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保障施工现场生产过程的用电安全,加强对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管理,防止触电事故和不规范用电事件的发生,促进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2、编制《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是对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进行预先规划设计,以期对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真正起到规范和指导作用,使工程项目顺利实现安全生产。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做到安全用电,并认真执行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减少人身触电事故和火灾事故。 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是建筑施工用电安全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宗旨是用以指导建造一个能够确保施工用电安全又能够兼顾施工用电方便的临时用电工程,使施工现场真正做到“安全生产,预防为主,文明施工。” 二、编制依据 1、通富北路西源兴花苑北总平面定位图。 2、通富北路西源兴花苑北南通市建筑质量检测中心综合实验楼施工组织设计。 3、富北路西源兴花苑北南通市建筑质量检测中心综合实验楼施工平面布置图。 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6、集团公司相关的安全生产文件。 三、工程概况及现场勘察情况 工程名称:南通市建筑质量检测中心综合实验楼 工程地点:通富北路西源兴花苑北

建设单位:南通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设计单位:南通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南通万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面积:13510㎡ 结构形式:框架结构 1、我单位这次中标的为南通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综合实验楼(包括地下室)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为一般重要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属于标准设防类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2、本工程整体施工面积大,各种材料加工较多,模板和钢筋加工区域比较分散,建设方提供的配电房离施工方总配电房比较远,所以需用临时电缆量比较多,这就需要前期对临时用电进行严密的布置。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进行布置,才能保证整个施工现场的安全用电。 四、供电情况 施工前建设单位提供全套施工图纸,我方按现场各设备、机械及现场加工区来确定现场用电布置。建设单位的供电系统保护形式是TN-S系统(三相五 线制),提供400KV变压器一台。 五、施工用电设备一览表 1、施工机具功率统计表 序号 机 械设 备名 称 规 格 单 位 数 量 功 率 (KW) 用 于施 工部 位 1塔 式起 Q TZ63 台135. 4 现 场垂 直运

图像边缘检测与修复技术研究毕业设计论文

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图像边缘检测与修复技术研究

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摘要 数字图像处理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材料、遥感、通信、交通管理、军事侦察、文档处理和工业自动化等众多领域。数字图像边缘检测是图像分割、目标识别和形状提取等图像分析领域十分重要的基础,是图像识别中提取图像特征的一个重要方法。边缘中包含图像中目标有价值的边界信息,这些信息可以用于图像理解和分析。通过边缘检测可以极大地降低后续图像分析和处理的数据量。 本文对边缘检测理论和算法作了深入的研究,在具体分析传统的边缘检测算法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Canny算子。通过引进高斯函数计算局部梯度对传统Canny算子进行了改进。 经过边缘检测得到的边缘图,通常会出现不同程度边缘断裂的现象。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路径形态学的断裂边缘修复技术。综合考虑等照度线曲率、梯度值、边缘端点前进方向等条件,通过对三个条件加权来定义邻接关系,以确定后继,构建形态学闭算子,对边缘图进行路径闭运算,完成对断裂边缘的连接。 该算法能有效修复图像断裂边缘,同时能很好的控制断裂边缘的错误连接,为后续的图像处理提供了准确的信息。 关键词:图像预处理;边缘检测;路径形态学;边缘连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