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伯利亚油气藏介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西西伯利亚盆地实验报告
姓名:张泰祥
学号:201107010213
日期:2014/5/17
指导教师:王权锋
目录
简述 (3)
一、交通、自然地理、气候状况 (3)
二、区域地质 (5)
三、油田地质 (9)
四、勘探开发简况及历史 (15)
五、结论 (16)
参考文献 (16)
简述
西西伯利亚盆地是俄罗斯最大、油气储量和产量最高含油气盆地。面积35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超巨型盆地之一。
发现许多大油气田,构造简单,最大的罗马什金油田,面积4000km2。其它不少的油气田的面积也有几百到上千km2不等。
本世纪三十年代开始进行油气勘探。全盆地共发现油气田300多个。93年剩余探明可采储量82.2亿吨,天然气储量39.62万亿方。盆地远景资源量可望达到200~280亿吨,天然气远景可采储量40~60万亿方。
西西伯利亚是一个稳定的地台型盆地,油气资源丰富。一个典型的克拉通内盆地。不但在中生界地台沉积盖层中含有极丰富的油气资源,而且近年来对其基底的研究表明,在古生代也有厚度很大的地台沉积岩,并发现了志留系到下石炭统的碳酸盐岩沉积及礁岩
建造,显示出广阔的前景。
一、交通、自然地理、气候状况
西西伯利亚含油气盆地是俄罗斯联邦面积最大、油气储量最大和产量最高的一个含油气盆地,也是70年代以来世界上新开发的特大型含油气盆地之一。其地理位置大体在东经60度以东,90度以西及北纬73度以南,54度以北的范围内。盆地西缘以乌拉尔山脉为界,
东缘以叶尼塞河为界,与东西伯利亚山地相邻,难免邻接阿尔泰山系和萨彦岭及哈萨克丘陵地带,北缘为喀拉海,濒临北冰洋。盆地总面积约350万平方千米。如把盆地向北部海区延伸大陆架部分也包括在内(现已探明有良好油气远景),西西伯利亚盆地总面积可达400~420万平方千米。
盆地内地地势低洼,平地海拔在150米以下,故有西西伯利亚平原或低地之称,区内湖泽分布广泛,有3000多个大小不等的湖泊或沼泽地。总体上其地形是南高北低,缓缓向北倾斜,在北部的北极圈内包括半岛区是永久冻土带;中部,包括鄂毕河中游及额尔齐斯中游以北的广大地区遍布泥泞的沼泽;南部为草原。盆地海拔50~200米。盆地中水系发育,河流、湖泊和沼泽区面积占80%左右,因此,盆地中真正的陆地面积只有150万平方千米。
盆地内第四系覆盖巨厚,北极圈以南森林和草原广泛分布。全区气候时分寒冷,冬季时间长达半年以上,从南向北气温在-40度~-60度内变化。年平均气温在0度下。区内年降雨量为400~1200mm,蒸发量小,土壤以沙土及粉砂土为主,缺少泥质土。对植被生长不利,农作物仅能生长于最南部低地和平原区,那里气温相对高些,特别是夏天,时间较长。区内建筑材料非常缺乏,除木材外,其他工业用或民用材料均依靠外运。目前每年需从外地运入各种建筑物和设备600万t以上,今年来又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全区人烟稀少,在平原范围内,基本上无长途公路,交通困难。发现油田后,修建了唯一的一条秋明—苏尔古特—下瓦尔托夫斯克的铁路,全长约1000km,野外需用履带式水陆两用车开展工作。
秋明、新西伯利亚等地区已成为行政、文化、交通和工业中心。
西西伯利亚是一个稳定的地台型盆地,尤其资源相当丰富,自秋明油田发现以来,对前苏联石油产量从3亿迅速增加到6亿起了关键作用。
二、区域地质
1、大地构造位置
在大地构造区划上西西伯利亚盆地是一个巨型台向斜。该巨型台向斜与乌拉尔山脉、叶尼塞山脉、泰梅尔山岭、阿尔泰一萨彦褶皱区一起构成乌拉尔一蒙古后海西期年轻地台的北半部,该年轻地台是在里菲纪一古生代乌拉尔一蒙古活动带的位置上于中生代形成的,表现为海西期形成的克拉通。在二叠纪与三叠纪之交的大陆裂解作用导致了
北极一北大西洋巨型裂谷系统的形成,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表明西西伯利亚地区三叠纪地幔物质的改造作用,并形成了广泛分布的大陆裂谷系统,西西伯利亚三叠纪古裂谷系统位于北极一北大西洋裂谷系统的最东边。在裂谷系统之上发育了一系列侏罗纪一白垩纪的坳陷盆地,其中最大的一个就是西西伯利亚盆地。下图为西西伯利亚盆地位置及构造单元
属中新生代年轻地台,可划分出基底、过渡层和沉积盖层。
最深部为Ar—Pt组成的结晶岩盘;上覆古生界海西褶皱基底。四缘褶
皱山系从不同方向向盆地内部延伸,构成不同
期的基底:盆地东部及中、北部的大部分地区= 主要由Ar、Pt
组成;盆地南部及东南部= 以萨拉恢尔期及加里东期为主
的基底在古老基底之上发育了若干区域性继承盆地及地堑盆地,沉积了“过渡层”。上部构造层为典型地台型沉积盖层,主要由T3-J-K-Q组成,盆地中部3000-5000m,北部可达5000-7000m。下图为西西伯利亚盆地地球物理刨面。
2、地层特征
从三叠系到第三系可分为九个区域性地层群。
三叠系最早在50年代初在乌拉尔和图尔盖东坡的中生代深凹陷中发现,以后在盆地的中部、东南部和北部的裂谷-地堑中又不断发现,但是其分布不连续,主要为陆相岩系,在南部与古生界为不整合接触关系,在北部与二叠系基本上是连续过度关系。
侏罗系地层主要划分为两个群,其中除了少量地区出现了海相地层外,大部分地区一般为陆相含煤碎屑岩、灰色碎屑岩以及含油气的
砂-泥岩系沉积。
白垩系地层主要为泥岩夹砂岩,向东部砂岩和粉砂岩增加,大多为海相沉积,少量为陆相杂色泥岩沉积。在部分地区,陆相沉积地层居多,主要为灰色砂。
第三系底层岩性主要是海相地层,由灰色泥岩、泥质硅质岩和硅质岩组成。中层为湖相、冲击相、沼泽相沉积,主要为灰色砂岩、粉砂岩和泥岩互层。上部地层为灰色砂岩和泥岩不均匀互层,并夹有褐煤和泥煤层,沉积盆地边缘为杂色砂岩-泥岩。
第四系底部为前冰川期沉积物,主要为下更新统的湖泊、河流冲击相砂,泥质沉积物。第四系下部或中、下部为区域性冰川组沉积物;北部为冰川相、冰川-海相沉积;中部和南部为坡积-冲积和湖相沉积。北部地区以亚砂土和亚粘土为主,含有海相动物和植物化石。上更新统主要是湖相-河流冲积相堆积砂屑层、亚粘土层和粘土层。
全新统为河漫滩阶地砂、泥质沉积物。
三、油田地质
1、烃源岩的分布和演化
西西伯利亚盆地下侏罗统下托阿尔阶湖相泥岩中目前的有机碳含量为1.5 %~3. 0 %,个别层达到了5 %。根据岩石学、干酪根同位素组合及化学成分等资料,该层有机质是陆生高等植物石化作用的产物。根据已掌握资料和其他盆地的现代湖泊的情况可以推断:在这种湖相地层中有机质含量向盆地中心增高。托古尔组有机质处在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