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社会各界对京津冀一体化意义的评价之高是空前的,比如:媒体称其为中国经济改革新征程的“一号工程”,国家发改委称其为推进国家经济改革和城镇化的“头等大事”,总书记称其为“重大国家战略”。而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郭金龙谈到京津冀一体化的意义时,强调要从战略意义上理解其深远意义:一是集中解决中国面临各种错综复杂矛盾与挑战的战略性调整;二是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华北乃至整个北方腹地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三是我国体制和机制创新的试验田,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支点,也是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发动机;四是解决世界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首都治理的新路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域协同发展的新路径,也是把首都建成国际一流和谐宜居城市的必由之路。天津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兴国认为,目前全球区域经济发展呈现三个趋势:一、行政区经济被经济区经济代替;二、政府为主的经济被市场为主的经济代替;三、封闭的自成一体的经济被开放经济代替。京津冀地区发展基础良好,如果进一步打破行政壁垒,加强合作,协同发展,对加快打造我国大国地位相匹配,与综合国力相适应,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京津冀城市群,赢得在更高层次参与全球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省委书记周本顺认为:党中央提出京津冀一体化战略思想,反映了中央对我国新阶段发展大势的科学把握,体现了对国家全局性长远发展的深谋远虑。自古以来,善谋全局者必先谋一域,布局决定格局,格局决定结局,京津冀要成为继长三角和珠三角之后新的增长极,三地密切合作、协同发展是唯一选择。

认识来源于现实,先看:一个大城市病治理了多年,越治越严重。就人口而言,按2004年的规划,到2020年人口不能超过1800

万,结果呢?2012年就突破了2100万。再看污染,全国雾霾最严重城市前10名中总少不了。于是市民戏称他们长期陷入“十面霾伏”,出门最好是“自强不吸”;还有交通拥堵,更是名声远扬,许多人称是世界级“首堵”。更有人口高度集中带来的教育、医疗、社会治安、生活服务等一系列巨大压力,自身已无释放压力的空间。市委书记每谈及此,总以“令人揪心”来表达无法释怀的感慨。他表示,跳出,站在京津冀全局协同发展空间上看,的许多现实难题都会迎刃而解。

再看,地域辽阔,是京津面积总和的6.3倍,但经济实力却很薄弱,年人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860元是的17.8%、天津的22.9%、全国的63.1%。同样是村支书,那边月薪3000多元,这边月薪400多元。一路之隔,差距之大,恍若两个世界。再看我国东部沿海三大区域经济:京津冀人均GDP是长三角的77.5%,是珠三角的63.6%。而从国土面积看,京津冀总面积比长三角总面积大0.8万平方公里,比珠三角总面积大5倍。如果用国际视野来比较,差距则更明显:东京、巴黎经济圈占全国GDP的30%左右、首尔占全国GDP的60%左右、伦敦占80%以上,我们的京津冀经济圈仅占全国GDP的10.9%,差距之大令人震惊,但也使我们从中看到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

作为直辖市的天津曾被人称之为“北方经济中心”,但与相比仍感到缺乏首都那种大得惊人的吸引力。比如航空客运,去年天津滨海国际机场费了很大的力气才完成1000万人次,而的首都机场同期客运量却高达8371.2万人次,三条跑道均已饱和。再比如金融中心这个天津人为实现心中多年梦想,付出了所有的招数去邀约,可那些大金融机构的总部却依然稳稳地坐镇,没有一点去天津落户的迹

象……怎么办?发展中的京津冀各有各的坡和坎,独立前行,进展缓慢,惟有抱团取暖方能攻坚克难、快速发展。

京津冀一体化的积极影响

对经济的影响。目前,大家都知道美国是经济强国,但还应知道,美国真正的崛起是由洛杉矶崛起造成的。洛杉矶是美国的特大城市,现有人口458万,城市规模仅次于纽约。2013年GDP6259.47亿美元,世界排名第三,仅次于纽约和东京,是美国最大的石油、航天、电子工业和海洋运输业基地,拥有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总数居全美第一,众多国际著名大财团总部和数百家银行在此落户。而在1850年建市之初,总人口才1600人。二战结束,该地采取税收资源共享,大量商户快速聚集,移民暴增,原有的郊区很快形成了二十六个卫星城市,其中一个叫奥兰治的郊区小县城,到上世纪60年代中期就聚集了1500家高科技公司。1985年,仅一个县的高科技就业人数就超过25万,成了全球高科技经济中心,特别是飞机制造、宇宙飞船、远程导弹、高端国防工业等带动了全美国,也影响着全世界高科技经济的发展。过去,美国曾长期处于东部特别发达、西部特别贫困的贫富悬殊状态。后来由于洛杉矶的快速崛起,一下子改变了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格局,使美国从一个大国变成了真正的经济强国。长期以来,我们过分强调“自力更生”,对美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不屑一顾。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为,发达国家振兴经济的先进经验值得借鉴。在研究的过程中,联系到的快速繁荣、的长期贫穷、天津的发展缓慢等实际,认为借鉴洛杉矶崛起经验在京津冀创造一个比洛杉矶崛起更伟大的奇迹是完全有可能的:洛杉矶市有个海湾,但比我们的渤海湾小多了;从人口来看,洛杉矶现在才400多万人口,而我们的京津冀有1.5亿

人口;从地域面积看,洛杉矶周边只有15个小县城,而京津冀一共有50多个县城。如果我们借鉴洛杉矶的做法,打破京津冀三地行政疆界的制约,让三地优势资源最大化的利用起来,对整个中国经济的振兴乃至对世界经济的繁荣,贡献之大不可限量。

以往,京津冀三地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过多地关注了竞争。尽管地区之间的竞争对经济发展不无刺激作用,但其两面性终究会表现出来。比如,对一个好项目、一个好产品,大家就会一窝蜂地一拥而上,这必然造成各地重复建设,产业结构雷同,到后来的结果就是,市场饱和了、产品过剩了、无利可图了,大家一起停产,从而导致各地经济远离和背离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如果各地发展既要快又要好,既要迈大步又要走得远,怎么办?是竞争发展还是合作发展?是互为对手处处防,还是互为帮手抱团取暖?30多年京津冀一体化只议论无进展的事实说明,各地区站在自己一亩三分地上打算盘是算不出科学、持续和共同发展美好前景的。现在面临着许多压力,比如:①人口压力越来越大,全市面积仅1.64万平方公里,却居住着近2200万人口,平均每平方公里2千人,核心地区每平方公里达到2.34万人,人口密度是正常居住地区的109.8倍,堪称世界之最;②交通压力,由于长期严重拥堵,到的人已不再称为“首都”,而改称“首堵”了;③生态环境压力,从1990年起,大气质量连年下降,汽车尾气密度连年攀升,水资源本来就严重短缺,再加上近几年污染日益加重等等诸如此类的压力,仅靠市自身的努力是无法缓解的。要有效地减压,必须建立京津冀经济共同体,真诚合作,才能达到一加一加一大于三的共赢效果。

对医疗行业的影响。目前承受的医疗压力早已超负荷了,一年四季不管去哪个大医院,都是人满为患,今年到8月份,全市医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