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修养》史广顺 课后习题答案

《辩论修养》史广顺 课后习题答案
《辩论修养》史广顺 课后习题答案

辩论修养概述(一)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在学习中,最重要的是:()。

?A、发现

?B、求合

?C、效率

?D、知识

我的答案:A得分:33.3分

2

【判断题】显性剥夺是指权利被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和判断所剥夺。()我的答案:×得分:33.3分

3

【判断题】

学习过程强调的是创造而不是模仿,特别是思维创造。()

我的答案:√

辩论修养概述(二)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壕梁之辩”与下列哪位人物密切相关。()

?A、庄子

?B、荀子

?C、墨子

?D、孙子

我的答案:A得分:33.3分

2

【判断题】“本分而理”强调讨论具体事实、细节。()

我的答案:×得分:33.3分

3

【判断题】“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也”与“白马非马”是倾向于认知层面的辩论。()我的答案:√得分:33.3分

辩论修养概述(三)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辩论的最高层次是()。

?A、完全的胜利

?B、辞藻的华丽

?C、诗意的栖息

?D、肉体的搏斗

我的答案:C得分:33.3分

2

【判断题】信息的碎片化会容易让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产生严重偏差。()

我的答案:√得分:33.3分

3

【判断题】交流的终极目的是价值观念的输出。()

我的答案:√得分:33.3分

辩论中的概念(一)已完成成绩:50.0分

1

【单选题】概念最本质的对社会、对外界的反应是指概念的()。

?A、外延

?B、内容

?C、内涵

?D、范围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2

【单选题】将异地高考限定于外来务工子女异地参加高考,是()。

?A、缩小内涵

?B、扩大内涵

?C、扩大外延

?D、缩小外延

我的答案:A得分:0.0分正确答案:D

3

【判断题】外延过大是指概念可以囊括的社会现象、同类事物等更多。()我的答案:×得分:0.0分正确答案:√

4

【判断题】高考移民的外延大于异地高考的外延。()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辩论中的概念(二)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在辩论教育公平时,以下哪个因素可以暂且不给予考虑。()?A、机会均等

?B、资源分配合理

?C、结果公平

?D、性别平等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2

【单选题】“网络反腐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属于以下哪类辩题。()

?A、事实性辩题

?B、判断性辩题

?C、比较性辩题

?D、猜测性辩题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3

【判断题】机会均等是公平的全部内涵。()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判断题】对概念所具有的内涵和外延的分析是进一步论辩的基础。()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辩论中的概念(三)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概念对抗需考虑的因素主要有三种,其中不包含以下哪个因素。()?A、底线

?B、概念的对抗性

?C、包容性

?D、交互性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2

【单选题】弱化对方认为对自己最有利的概念,有利于()。

?A、压迫对方概念空间

?B、压迫我方概念空间

?C、扩充对方概念空间

?D、平衡我方概念空间

我的答案:A得分:25.0分

3

【判断题】

用对方概念作为本方概念的基石,是最高包容性的对抗。()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判断题】概念持平是指概念偏向于一方,且其内涵和外延均不可跨界。()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杀人游戏(一)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辩论中,4号同学坚持投给1号,造成平局,可能是由于()的原因。?A、判断正确

?B、角色同一

?C、价值消失

?D、价值失真

我的答案:D得分:33.3分

2

【单选题】平民、警察、杀手形成博弈的基础是()。

?A、相同的价值目标

?B、相同的主体

?C、不同的价值目标

?D、不同的陈词

我的答案:C得分:33.4分

3

【判断题】在杀人游戏中,思考和判断要保持行为、逻辑上的一致。()

我的答案:√得分:33.3分

杀人游戏(二)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杀人游戏与社会生活均要求个体要主动()活动。

?A、顺从

?B、抵抗

?C、参与

?D、操纵

我的答案:C得分:33.3分

2

【单选题】辩论中,面对1号的指责,2号立即认定1号是杀手,这反映出2号陷入()。?A、群体价值对抗误区

?B、个体价值对抗误区

?C、群体行为对抗误区

?D、个体行为对抗误区

我的答案:B得分:33.4分

3

【判断题】在杀人游戏中,每个人既要充分体验角色,又要充分考虑全局。()

我的答案:√得分:33.3分

杀人游戏(三)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人们关于同性家庭收养的儿童是否有正常的社会生活这的不同看法,反映出()。?A、相同个体,相同价值

?B、相同个体,不同价值

?C、不同个体、相同价值

?D、不同个体、不同价值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2

【单选题】辩论的最佳结果是()。

?A、搏斗

?B、决胜

?C、顺从

?D、求和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3

【判断题】任何一种现象的背后,都仅涵盖一种价值主体和价值判断。()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判断题】价值主体是指在存在冲突和博弈的价值空间里,具有可以独立进行价值判断的个体。()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一辩立论框架(一)已完成成绩:66.6分

1

【单选题】

以下哪一点不是“价值判断标准”的评判维度?()

?A、价值主体

?B、正交

?C、正趋

?D、正当

我的答案:C得分:33.3分

2

【单选题】辩论中,坚持或者反对某种观点,可以从哪一点切入?()

?A、从概念下手

?B、从行为下手

?C、从人员下手

?D、从意义下手

我的答案:A得分:33.3分

3

【判断题】即使本方定义不够清晰明确,也可以轻而易举地攻击对方概念。()我的答案:√得分:0.0分正确答案:×

一辩立论框架(二)已完成成绩:75.0分

1

【单选题】“时势造英雄”的辩题中,辩者应该特别明确()的概念。

?A、造

?B、英雄

?C、时势

?D、造、时势

我的答案:A得分:0.0分正确答案:D

2

【单选题】逻辑论证中,价值主体与价值判断应遵循()。

?A、价值主体集中、价值判断繁杂

?B、价值主体不宜过于集中,价值判断不宜过于繁杂

?C、价值主体不宜过于集中,价值判断繁杂

?D、价值主体集中,价值判断不宜过于繁杂

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

3

【单选题】在“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的辩论中,“人性本恶”重在以()取胜。?A、对“恶”的模糊界定

?B、对“恶”的明确界定

?C、对“本”的模糊界定

?D、对“本”的明确界定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4

【判断题】逻辑论证不能构成主要论证战场体系。()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战场的概念(一)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逻辑论证的最终目标在于()。

?A、价值判断

?B、价值表现

?C、价值升华

?D、价值泛化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2

【单选题】战场失衡可能是以下哪种原因引起的。()

?A、明确表述概念

?B、泛化或狭隘概念

?C、多方面呈现概念

?D、呈现多层次概念

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

3

【判断题】立论的深度、广度取决于看到的概念的层数。()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判断题】要对论辩的范围、过程进行精准的控制,不能盲目泛化概念。()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战场的概念(二)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有效提问,有利于辩论的“目标明确”和()。

?A、价值升华

?B、价值对抗

?C、运动变化不合理

?D、运动变化的合理

我的答案:D得分:33.3分

2

【单选题】()意味着不是为了反驳而辩论,而是为了话题的核心内涵而辩论。

?A、论证充分

?B、论证匮乏

?C、目标明确

?D、目标模糊

我的答案:C得分:33.4分

3

【判断题】辩论是发现矛盾、分析矛盾、提出矛盾解决办法的过程。()

我的答案:√得分:33.3分

战场的概念(三)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由于辩论双方对辩题的理解深度、准备程度不一致,而造成的一方辩论空间宽泛

一方狭窄的现象可称为()。

?A、对称战

?B、不对称战

?C、均等战

?D、平均战

我的答案:B得分:33.3分

2

【单选题】()与激进立论不同,它体现出从平淡到极致的过渡。

?A、主动立论

?B、积极立论

?C、消极立论

?D、保守立论

我的答案:D得分:33.4分

3

【判断题】辩手的气质与风度与其选择的立场息息相关。

我的答案:√得分:33.3分

战场的概念(四)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顺势而为,逆势而动”是古代先贤关于()的思考。

?A、时

?B、事

?C、势

?D、士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2

【单选题】()体现出认知的准确性,是对对方动机、关键的有益解释。?A、认知

?B、把握

?C、引领

?D、创造

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

3

【判断题】论辩中,辩论者的“引领”应该是具有更高层次价值观的正向的引领。()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判断题】辩论者若想获得对事物的准确认知,需要其将听、看、想三者相结合。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辩论战场的把握(一)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判断题】辩论者要牢牢把握的是自己的主战场,而不是相似的,但实际上有偏差的战场。

()

我的答案:√得分:50.0分

2

【判断题】战场可以形成体系,因为概念是可以一层一层形成体系的。()

我的答案:√得分:50.0分

辩论战场的把握(二)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判断题】绝不随意接受对手的定义是辩手的良好习惯之一。()

我的答案:√得分:50.0分

2

【判断题】对方能轻易更改概念、更换价值主体的战场是辩者的主战场。()

我的答案:×得分:50.0分

辩论战场的把握(三)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

战场体系往往构成()、主从战场、全局-局部战场。

?A、攻方战场

?B、守方战场

?C、平衡战场

?D、攻守战场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2

【单选题】辩论中的“破”是指对于对方()的“破”。

?A、前提

?B、价值

?C、理论

?D、意义

我的答案:A得分:25.0分

3

【判断题】辩论中关于“势”的理论之一是一定不能按对方思维回答问题。()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判断题】预设前提是指问题在回答之前就已经陷入了预定的概念空间或价值空间。()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辩论战场的把握(四)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以下关于《势篇》理解不正确的是()。

?A、正合奇胜

?B、变化运动的把握

?C、求之于势,而不责于人

?D、趋炎附势

我的答案:D得分:33.3分

2

【单选题】辩论中运用对“势”的理解时,首先要求对“势”进行静态和动态的()。?A、归纳

?B、反思

?C、认知

?D、强化

我的答案:C得分:33.3分

3

【判断题】“势”反应的不是变化的趋势,变化的方向,而是静止的状态。()我的答案:×得分:33.4分

辩论战场的把握(五)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引领”的主要作用是()和体现局势。

?A、平衡局势

?B、顺从局势

?C、控制局势

?D、颠覆局势

我的答案:C得分:33.3分

2

【单选题】新的认知和新的运用是()阶段的产物。

?A、把握

?B、认知

?C、引领

?D、创新

我的答案:D得分:33.3分

3

【单选题】“把握”之上的辩论思维层次是()。

?A、引领

?B、超越

?C、控制

?D、创造

我的答案:A得分:33.4分

辩论战场的把握(六)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面对对方的论点、论据,我方可采用两种技术处理:抢过来,化为己用和()。?A、忽视

?B、逃避

?C、使有效

?D、使无效

我的答案:D得分:33.3分

2

【单选题】立论的框架可分为:底层的知识与事例,中层的逻辑,最高层的()。

?A、概念

?B、意义

?C、价值观

?D、人生观

我的答案:C得分:33.3分

3

【判断题】自由辩论对抗中,最好的不是一味反驳对方,强调对方是错的,而是将对方论据化为己用,做到势在我手。

我的答案:√得分:33.4分

势的运用(一)已完成成绩:80.0分

1

【单选题】在辩论中,正确运用“势”的情况的是()。

?A、坚持与对方辩论不利于己方的问题。

?B、直接否定不正确的前提。

?C、坚持与对方辩论不可接受的前提。

?D、不考虑前提的辩论。

我的答案:B得分:0.0分正确答案:C

2

【单选题】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势”的前提合理性的是()。

?A、概念上己方占优

?B、价值主体上己方占优

?C、价值观念上己方占优

?D、是否可以完胜对方

我的答案:D得分:20.0分

3

【单选题】辩论时,需要考虑问题的必要性以及()。

?A、前提的合理性

?B、前提的完备性

?C、前提的限定性

?D、前提的局限性

我的答案:A得分:20.0分

4

【单选题】

辩手在辩论中,应特别避免出现()的情况。

?A、畏惧对抗

?B、不喜欢在具体问题上表达观点

?C、缺乏对问题的宏观考虑,不能意识到问题本身是否对己方有利

?D、想不败而非完胜

我的答案:C得分:20.0分

5

【判断题】辩论中,不应该使用泛化概念或者狭隘概念。()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势的运用(二)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以下哪种不是论据模式?()

?A、三维模式

?B、金字塔模式

?C、循环论述模式

?D、方形模式

我的答案:D得分:33.4分

2

【判断题】在辩论中,论据之间应该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我的答案:×得分:33.3分

3

【判断题】在辩论过程中,辩论双方应该观点鲜明、针锋相对。()

我的答案:×得分:33.3分

势的运用(三)已完成成绩:80.0分

1

【单选题】如何才能对对方进行“更好内容”的回应?()

?A、进行单向训练

?B、进行双向训练

?C、进行集中训练

?D、进行封闭训练

我的答案:B得分:20.0分

2

【单选题】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势”在知识、案例中的应用。()

?A、不对等强度

?B、运动变化

?C、客观理性的超越

?D、更好的内容回应

我的答案:A得分:20.0分

3

【单选题】寻找对方背后的理性局限、时代局限、领域局限、地域局限是对()。?A、感性认知的超越

?B、辩论价值的超越

?C、主观意识的超越

?D、客观理性的超越

我的答案:D得分:20.0分

4

【判断题】辩手需要寻求问题的前提或后果,以明晰势的运动变化。()

我的答案:×得分:0.0分正确答案:√

5

【判断题】多读书、多积累是辩论的基本要求之一。()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辩论中的逻辑(一)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以下关于“逻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逻辑是事物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

?B、有西方和东方两大逻辑流派

?C、归纳逻辑是西方逻辑中的一种

?D、从已知推出未知是归纳逻辑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2

【单选题】西方逻辑可划分为归纳逻辑和()。

?A、归类逻辑

?B、推理逻辑

?C、演绎逻辑

?D、释义逻辑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3

【判断题】辩论者的基本素养之一是要具有逻辑性。()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判断题】不同的价值主体对同样的概念可以有不同的价值判断。()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辩论中的逻辑(二)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突破()是避免陷入逻辑禁锢的重要方法。

?A、观念固着

?B、思维定势

?C、思维发散

?D、求异思维

我的答案:B得分:33.4分

2

【判断题】悖论是一无是处的,它不能通过逻辑的方式发现与逻辑相悖的地方,进而帮助完善科学。()

我的答案:×得分:33.3分

3

【判断题】逻辑对于突破思维定势,深刻认识事物有着积极作用。()

我的答案:√得分:33.3分

辩论中的逻辑(三)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判断题】举出对方认可,但又和已知概念事实或者对方前提假设不一致的事例是可用的论辩技巧。

我的答案:√得分:50.0分

2

【判断题】语言是逻辑的常用表现形式。()

我的答案:√得分:50.0分

浅谈操作系统(操作系统论文)

浅谈操作系统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计算机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应用,同时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当中。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最重要的体现就是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及发展,操作系统作为计算机系统的基础是管理计算机软硬件资源、控制程序运行、改善人机界面和为应用软件提供支持的一种系统,本文主要是通过对操作系统及其发展情况来进行分析,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发展的基本情况,阐述未来操作系统的发展趋势,从而促进计算机技术的不断的进步。 关键词:计算机;操作系统;发展; 一、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发展史 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控制其他程序运行并为用户提供交互操作界面的系统软件的集合。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负责管理与配置内存、决定系统资源供需的优先次序、控制输入与输出设备、操作网络与管理文件系统等基本任务。操作系统所处位置作系统是用户和计算机的接口,同时也是计算机硬件和其他软件的接口。 原始的操作系统主要是从批次模式开始,然后逐渐的发展到分时机制的模式,后来由于多处理器时代的到来,整个操作系统也逐渐有多处理器的协调功能,继而出现了分布式的系统。操作系统主要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纯手工操作阶段、批次处理阶段、多道程序系统阶

段及现代操作系统阶段。整个系统的发展主要面临着技术上的难题,主要体现的是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发展限制了软件的发展和操作系统的不稳定性。 二、计算机中常用的操作系统 计算机操作系统作为计算机系统的基础是管理电脑软硬件系统的程序。计算机系统的种类多,经常是通过应用领域来划分的,其中应用程序主要是包括桌面、服务器、主机以及嵌入几个应用领域的操作系统。常用的操作系统分类如下。 1.Windows系统 Windows系统作为计算机内较为常见的操作系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都应用的较为普遍,Windows系统作为现代最为流行的操作系统,其在技术方面也是非常成熟的。目前最新版本的Windows 操作系统为Windows10。 2.UNIX系统 UNIX系统有自身较为统一的实施标准和认证规范,并且利用该规范,还可以对UNXI系统进行程序的移植,并且促进了UNIX的发展及应用程序的开发,UNXI已经开始作为大型机器、网络服务器及工作中的主流操作系统,并且其自身的发展还在一定的程度上推动了Linux等开源UNIX类操作系统的发展。 3.Linux系统 Linux系统是在UNIX的基础上进行发展的,其开源模式的软件环境极其价值越来越受到社会,并且其软件的运行环境及其价值越来

近代史纲要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作业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彻底放弃抵抗外国侵略者的事件是() A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天津条约》的签订 C .《北京条约》的签订 D .《辛丑条约》的签订 2 .清末“预备立宪”的根本目的在于() A .仿效欧美政体 B .发展资本主义 C .延续反动统治 D .缓和阶级矛盾 3.1903年6月,()在上海《苏报》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批驳康有为所谓“中国之可立宪,不可革命”的谬论 A.陈天华 B.邹容 C.章炳麟 D.梁启超 4.1903年邹容写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宣传革命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思想的着作 A.《猛回头》 B.《警世钟》 C.《革命军》 D.《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5.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是( ) A.强学会 B.兴中会 C.同盟会 D.国民党 6. 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的主张是(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7.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概括为() A.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C.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8.武昌起义前同盟会领导的影响最大的武装起义是( )

A.浙皖起义 B.萍浏醴起义 C.镇南关起义 D.黄花岗起义 9.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A.《钦定宪法大纲》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试训政纲领》 10.南京临时政府中占领导和主体地位的派别是() A .资产阶级维新派 B .资产阶级保皇派 C .资产阶级立宪派 D .资产阶级革命派 11. 辛亥革命取得的最大成就是() A.推翻了封建帝制 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权利 D.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势力 12.清帝被迫退位,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的时间是()。 A、1911年10月10日 B、1912年1月1日 C、1912年2月12日 D、1912年4月1日 13.中国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指()。 A、辛亥革命 B、国民革命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14.1915年,()在云南率先举起反袁护国的旗帜,发动护国战争 A.黄兴 B.段祺瑞 C.蔡锷 D.孙中山 15.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展护国运动的主要原因是 ( ) A.袁世凯指使刺杀宋教仁 B.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C.袁世凯解散国会 D.袁世凯复辟帝制 16.袁世凯为复辟帝制不惜出卖主权,与日本签订了卖国的() A.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 B.承认外蒙自治

操作系统教程第版课后答案

操作系统教程第5版课后答案 费祥林、骆斌编着 第一章操作系统概论 习题一 一、思考题 1.简述现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层次结构。 答:现代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组成。是硬件和软件相互交织形成的集合体,构成一个解决计算问题的工具。硬件层提供基本可计算的资源,包括处理器、寄存器、内存、外存及I/O设备。软件层由包括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其中系统软件是最靠近硬件的。 2、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可分成哪几类?试举例说明。 答:包括两大类,硬件资源和信息资源。硬件资源分为处理器、I/O设备、存储器等;信息资源分为程序和数据等。 3.什么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操作系统是一组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地对各类作业进行调度,以及方便用户使用的程序的集合。 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主要起4个方面的作用。 (1)服务用户观点——操作系统提供用户接口和公共服务程序 (2)进程交互观点——操作系统是进程执行的控制者和协调者 (3)系统实现观点——操作系统作为扩展机或虚拟机 (4)资源管理观点——操作系统作为资源的管理者和控制者 4.操作系统如何实现计算与操作过程的自动化? 答:大致可以把操作系统分为以下几类: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和分布式操作系统。其中批处理操作系统能按照用户预先规定好的步骤控制作业的执行,实现计算机操作的自动化。又可分为批处理单道系统和批处理多道系统。单道系统每次只有一个作业装入计算机系统的主存储器运行,多个作业可自动、顺序地被装入运行。批处理多道系统则允许多个作业同时装入主存储器,中央处理器轮流地执行各个作业,各个作业可以同时使用各自所需的外围设备,这样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系统的资源,缩短作业时间,提高系统的吞吐率 5.操作系统要为用户提供哪些基本的和共性的服务? 答:(1)创建程序和执行程序;(2)数据I/O和信息存取;(3)通信服务;(4)差错检测和处理。为了保证高效率、高质量的工作,使得多个应用程序能够有效的共享系统资源,提高系统效率,操作系统还具备一些其他的功能:资源分配,统计,保护等。 6.试述操作系统所提供的各种用户接口。 答:操作系统通过程序接口和操作接口将其服务和功能提供给用户。程序接口由一组系统调用组成,在应用程序中使用“系统调用”可获得操作系统的低层服务,访问或使用系统管理的各种软硬件资源,是操作系统对外提供服务和功能

(完整版)微机原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2、完成下列数制之间的转换。 (1)01011100B=92D (3)135D=10000111B (5)10110010B=262Q=B2H 3、组合型BCD码和非组合型BCD码有什么区别?写出十进制数254的组合型BCD数和非组合型数。 答:组合型BCD码用高四位和低四位分别对应十进制数的个位和十位,其表示范围是0~99;非组合型BCD码用一个字节的低四位表示十进制数,高四位则任意取值,表示范围为0~9。 组合型:254=(001001010100)BCD 非组合型:254=(00000010 00000101 00000100)BCD 7、计算机为什么采用补码形式存储数据?当计算机的字长n=16,补码的数据表示范围是多少? 答:在补码运算过程中,符号位参加运算,简化了加减法规则,且能使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可以简化机器的运算器电路。+32767~ -32768。 9、设计算机字长n=8,求下列各式的[X+Y]补和[X-Y]补,并验证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1)X=18,Y=89 [X+Y]补=00010010+01011001=01101011B=107D 正确 [X-Y]补=10111001B=00010010+10100111=(-71D)补正确 (2)X=-23,Y=-11 [X+Y]补=11101001+11110101=11011110B=(-34D)补正确[X-Y]补=11101001+00001011=11110100B=(-12D)补正确 (3)X=18,Y=-15 [X+Y]补=00010010+11110001=00000011B=(3D)补正确 [X-Y]补=00010010+00001111=00100001B=(33D)补正确 (4)X=-18,Y=120 [X+Y]补=11101110+01111000=01100110B=(102D)补正确[X-Y]补=11101110+10001000=01110110B=(123D)补由于X-Y=-138 超出了机器数范围,因此出错了。 13、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 答:CPU字长、存储器容量、运算速度、CPU内核和IO工作电压、制造工艺、扩展能力、软件配置。 第二章 2、8086标志寄存器包含哪些标志位?试说明各标志位的作用。 答:进位标志:CF;奇偶校验:PF;辅助进位:AF;零标志:ZF;符号标志:SF;溢出标志:OF。 5、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有什么区别?如何将逻辑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 答:物理地址是访问存储器的实际地址,一个存储单元对应唯一的一个物理地址。逻辑地址是对应逻辑段内的一种地址表示形式,它由段基址和段内偏移地址两部分组成,通常表示为段基址:偏移地址。 物理地址=段基址*10H+偏移地址。 6、写出下列逻辑地址的段基址、偏移地址和物理地址。 (1)2314H:0035H (2)1FD0H:000AH 答:(1)段基址:2314H;偏移地址:0035H;物理地址:23175H。 (2)段基址:1FD0H;偏移地址:000AH;物理地址:1FD0AH。 8、设(CS)=2025H,(IP)=0100H,则当前将要执行指令的物理地址是多少? 答:物理地址=(CS)*10H+(IP)=20350H 9、设一个16字的数据区,它的起始地址为70A0H:DDF6H(段基址:偏移地址),求这个数据区的首字单元和末字单元的物理地址。

浅谈我对计算机操作系统的认识

浅谈我对计算机操作系统的认识 朱雪松 L11214018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计算机的发展将趋向超高速、超小型、并行处理和智能化。自从1944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以来,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传统计算机的性能受到挑战,开始从基本原理上寻找计算机发展的突破口,新型计算机的研发应运而生。未来量子、光子和分子计算机将具有感知、思考、判断、学习以及一定的自然语言能力,使计算机进人人工智能时代。这种新型计算机将推动新一轮计算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什么是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英语:Operating System,简称OS)是一管理电脑硬件与电脑软件资源的程序,同时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与基石。操作系统身负诸如管理与配置内存、决定系统资源供需的优先次序、控制输入与输出设备、操作网上与管理文件系统等基本事务。操作系统也提供一个让用户与系统交互的操作接口。 操作系统的型态非常多样,不同机器安装的操作系统可从简单到复杂,可从手机的嵌入式系统到超级电脑的大型操作系统。许多操作系统制造者对它涵盖范畴的定义也不尽一致,例如有些操作系统集成了图形化用户界面,而有些仅使用文字接口,而将图形接口视为一种非必要的应用程序. 二.操作系统的历史 (一)无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系统 1.人工操作方式 从第一台计算机诞生(1945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计算机,属于第一代计算机,这一时期的计算机操作采用人工操作的方式直接使用计算机硬件系统,这种方式的主要特征是用户独占主机,CPU等待人工操作。可见这种方式严重降低了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造成了人机矛盾。 2.脱机输入/输出方式 为了解决人机矛盾及CPU和I/O设备之间速度不匹配的矛盾,20世纪50年代末出现了这种技术。该技术是事先将装有用户程序和数据的纸带装入纸带输入机,在一台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纸带上的数据输入磁带上。当CPU需要这些程序和数据时,再从磁带上将其高速的调入内存。 (二)单道批处理系统和多道批处理系统 1.单道批处理系统的处理过程及特征 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发明了晶体管,为了充分利用晶体管,减少空闲时间,于是就出现了单道批处理,其自动处理过程是:首先,由监督程序将磁带上的第一个作业装入内存,并把运行控制权交给该作业。当该作业处理完时,把控制权还给监督程序,再由监督程序把磁盘上的第二个作业调入内存。其主要特征为自动,顺序,单道。其主要矛盾为主机和外设的矛盾。

近代史课后习题答案

1、怎样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 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3)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但是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第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第一章 1、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让Windows操作系统实现自动化操作

想让你的电脑变的更聪明、更人性化吗?想让电脑自动为你做些事吗?下面我就向大家介绍电脑的“自动化”。让电脑变聪明,也让你工作学习起来更方便了。 自动开机 自动开机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功能,利用它我们能做很多事情。现在自动开机的方法基本上都是通过设置BIOS参数来实现的。在开机时按下“Del”键,进入BIOS设置程序,选择“Power Management Setup”,按回车键进入,选择里面“Power Up Control”中的“Automatic Power Up”,按回车将其设置为“Everyday”(每天)或者“By Date”(某一天),然后在“Time (hh:mm:ss)Alarm”项中设置你开机的时间,如:6:30:00,那么你的电脑将在早上6点半自动开机。设置好后返回主界面,按F10键保存你的设置。不是所有的主板都支持这个功能,有一些老型号的主板和一些杂牌的主板就没有这个功能,你在用之前最好先看看主板的说明书,看是否支持此功能。 自动启动程序 自动启动的程序一般都放在“程序—启动”菜单下的,这个大家一般都知道的;当然我们也能用软件来实现它的,比如我们用超级兔子魔法设置就能实现的。打开这个软件,选择“自动运行”项,接着在“自动运行”项里面点击“新建”来新建一个空的运行程序,再点击“更改”来选择想要自动启动的程序,完成后点击“保存”就行了。 自动收信 我们前面介绍了自动开机、自动运行程序,那自动收信就变的十分简单了。下面我们就以foxmail为例介绍怎么样进行自动收信。 首先打开foxmail,选择左边的帐户后,点击工具条上的“属性”按钮来打开“帐户属性”对话框进行设置,在“网络”选项里进行自动拨号的设置,在上面的“使用本帐户网络设置”一定要选的,还有下面的“收发邮件后自动断线”和“使用任何已连接的拨号连接”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设置。 接下来我们设置Foxmail自动启动吧,点击菜单“选项—系统设置”,弹出设置对话框,在“常规”项里面的我们把“系统启动时,自动启动foxmail”前面的勾打上就行了,别忘了还有下面的“自动启动时,缩小成工具条小图标”也要打上勾的。如果我们想让foxamil能够定时的自动收信呢,只有在帐户属性的“接受邮件”项里面进行设置,把“每隔”前面的勾打上,再输入你要的时间,点击“确定”后就行了。这样,每当你启动windows 的时候,foxmail 就能自动跟着启动,并且是以小图标的形式出现在任务栏上,每隔8分钟就会自己拨号连接上网,帮你接受你的邮件,完成也会自动断开网络连接,是不是很方便啊! 自动拨号上网 如果我们想让电脑自动收信,下载文件的话,那么自动上网是很重要的,目前能使电脑自动拨号的程序很少,这里我们就用大家最熟悉的“网络蚂蚁”来实现自动拨号吧。 启动“网络蚂蚁”,点击菜单“选项—参数设置”,弹出设置对话框,点击“拨号”选项卡中激活“使用拨号网络连接”,并选择一个建立好的拨号连接,再正确输入上网的“用户”和“口令”,把“必要时自动拨号”前的勾打上。有时后会出现网络繁忙的情况,导致一次拨号不能成功,所以要设置一下尝试的次数。再点击“高级”选项卡,选定其中的“启动后立即开始所有的任务”。 最后,我们通过“添加下载任务”来随便加入一个URl就行了(下载的文件不要太大,几个KB就行了),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要选择“完成后挂断”和“完成后关机”,否则当下载完成后就自动挂断和关机了。 自动下载 有了前面的作为基础,自动现在就更简单了。我们这里就用Flashget为例给大家介绍自动下载。

操作系统习题及答案二学习资料

习题二处理器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 1、操作系统中的作业管理是一种()。 A.宏观的高级管理 B.宏观的低级管理 C.系统刚开始加电 D.初始化引导完成 2、进程和程序的本质区别是(). A.存储在内存和外存 B.顺序和非顺序执行机器指今 C.分时使用和独占使用计算机资源 D.动态和静态特征 3、处于后备状态的作业存放在()中。 A.外存 B.内存 C.A和B D.扩展内存 4、在操作系统中,作业处于()时,已处于进程的管理之下。 A.后备 B.阻塞 C.执行 D.完成 5、在操作系统中,JCB是指()。 A.作业控制块 B.进程控制块 C.文件控制块 D.程序控制块 6、作业调度的关键在于()。 A.选择恰当的进程管理程序 B.选择恰当的作业调度算法 C.用户作业准备充分 D.有一个较好的操作环境 7、下列作业调度算法中,最短的作业平均周转时间是()。 A.先来先服务法 B. 短作业优先法 C. 优先数法 D. 时间片轮转法 8、按照作业到达的先后次序调度作业,排队等待时间最长的作业被优先调度,这是指() 调度算法。 A.先来先服务法 B. 短作业优先法 C.时间片轮转法 D. 优先级法 9、在批处理系统中,周转时间是()。 A.作业运行时间 B.作业等待时间和运行时间之和 C.作业的相对等待时间 D.作业被调度进入内存到运行完毕的时间 10、为了对紧急进程或重要进程进行调度,调度算法应采用()。 A.先来先服务法 B. 优先级法 C.短作业优先法 D. 时间片轮转法 11、操作系统中,()负责对进程进行调度。 A.处理机管理 B. 作业管理 C.高级调度管理 D. 存储和设备管理 12、一个进程被唤醒意味着()。 A.该进程重新占有了CPU B.进程状态变为就绪 C.它的优先权变为最大 D.其PCB移至就绪队列的队首 13、当作业进入完成状态,操作系统(). A.将删除该作业并收回其所占资源,同时输出结果 B.将该作业的控制块从当前作业队列中删除,收回其所占资源,并输出结果

微机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李伯成《微机原理》习题第一章 本章作业参考书目: ①薛钧义主编《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Intel 80X86系列》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2月第一版 ②陆一倩编《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其应用(十六位微型机)》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年8月第四版 ③王永山等编《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 1.1将下列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 X=10010110B= 1*27+0*26+0*25+1*24+0*23+1*22+1*21 +0*21 =128D+0D+0D+16D+0D+0D+4D+2D=150D X=101101100B =1*28+0*27+1*26+1*25+0*24+1*23+1*22+0*21+0*20 =256D+0D+64D+32D+0D+16D+4D+0D=364D X=1101101B= 1*26+1*25+0*24+1*23+1*22+0*21 +1*20 =64D+32D+0D+8D+4D+0D+1D=109D 1.2 将下列二进制小数转换成十进制数: (1)X=0.00111B= 0*2-1+0*2-2+1*2-3+1*2-4+1*2-5= 0D+0D+0.125D+0.0625D+0.03125D=0.21875D (2) X=0.11011B= 1*2-1+1*2-2+0*2-3+1*2-4+1*2-5= 0.5D+0.25D+0D+0.0625D+0.03125D=0.84375D (3) X=0.101101B= 1*2-1+0*2-2+1*2-3+1*2-4+0*2-5+1*2-6= 0.5D+0D+0.125D+0.0625D+0D+0.015625D=0.703125D 1.3 将下列十进制整数转换成二进制数: (1)X=254D=11111110B (2)X=1039D=10000001111B (3)X=141D=10001101B 1.4 将下列十进制小数转换成二进制数: (1)X=0.75D=0.11B (2) X=0.102 D=0.0001101B (3) X=0.6667D=0.101010101B 1.5 将下列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 (1) 100.25D= 0110 0100.01H (2) 680.75D= 0010 1010 1000.11B 1.6 将下列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 (1) X=1001101.1011B =77.6875D

浅谈计算机操作系统现状与发展

浅谈计算机操作系统现状与发展 摘要: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简称OS)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重要的系统软件,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系统的硬、软件资源和整个计算机的工作流程,协调系统部件之间,系统与用户之间、用户与用户之间的关系。随着操作系统的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功能不断增加。操作系统作为一个标准的套装软件必须满足尽可能多用户的需要,于是系统不断膨胀,功能不断增加,并逐渐形成从开发工具到系统工具再到应用软件的一个平台环境。更能满足用户需求。本文主要针对操作系统在计算机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和技术变革作出了分析,同时对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功能,发展和分类做了简单的分析和阐述,以及对计算机未来发展趋势做了一个预测。 关键词:计算机操作系统,发展历程,新技术,发展趋势 Talking about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Operating System Abstract: Operating system (O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mputer system, is an important system software, which is responsible for managing the computer system hardware and software resources and the entire computer workflow, coordination between system components, systems and users Between the user and the user relationship. With the continuous emergence of the new technology of the operating system, the function is increasing. The operating system as a standard suite of software must meet the needs of as many users as possible, so the system is constantly expanding, the function is increasing, and gradually formed from the development tools to the system tools to the application software to a platform environment. More able to meet user needs.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core position and technological change of the computer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puter system, and makes a simple analysis and elaboration of the function, development and classification of the computer operating system, and makes a prediction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computer.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

1.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3)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下,他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其特征,是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结合的加深而逐渐形成的。 2.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

操作系统练习题 及答案

操作系统练习题 第一章引言 (一)单项选择题 1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一种()。 A.应用软件 B.系统软件c.通用软件 D.工具软件 2.操作系统目的是提供一个供其他程序执行的良好环境,因此它必须使计算机( ) A.使用方便 B.高效工作 C.合理使用资源 D.使用方便并高效工作 3."允许多个用户以交互方式使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是()。 A.分时操作系统 B.批处理单道系统 C.实时操作系统 D.批处理多道系统 4."下列系统中()是实时系统。 A.计算机激光照排系统 B.办公自动化系统

C.化学反应堆控制系统 D.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 5."操作系统是一种系统软件,它()。 A.控制程序的执行 B.管理计算机系统的资源 C.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 D.管理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和控制程序的执行 6.计算机系统把进行()和控制程序执行的功能集中组成一种软件,称为操作系统 A.CPU管理 B.作业管理 C.资源管理 D.设备管理 7."批处理操作系统提高了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效率,但()。 A.不能自动选择作业执行 B.无法协调资源分配c.不能缩短作业执行时间D在作业执行时用户不能直接干预 8.分时操作系统适用于( )。 A.控制生产流水线 B.调试运行程序c.大量的数据处理 D.多个计算机资源共享

9.在混合型操作系统中,“前台”作业往往是指()。 A.由批量单道系统控制的作业 B.由批量多道系统控制的作业c.由分时系统控制的作业D.由实时系统控制的作业 1 0."在批处理兼分时的系统中,对( )应该及时响应,使用户满意。A.批量作业 B.前台作业c.后台作业 D.网络通信 11."实时操作系统对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极高,它()。 A.十分注重系统资源的利用率 B.不强调响应速度c.不强求系统资源的利用率 D.不必向用户反馈信息 12."分布式操作系统与网络操作系统本质上的不同之处在于()。A.实现各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B.共享网络个的资源c.满足较大规模的应用 D.系统中若干台计算机相互协作完成同一任务13."SPOOL技术用于()。 A.存储管理 B.设备管理 C.文件管理

操作系统作业题及答案

《操作系统》课程作业 (2013年春) 姓名: 学号: 专业: 年级: 学校: 日期:

作业一:作业管理 1、有三道程序A、B、C在一个系统中运行,该系统有输入、输出设备各1台。三道程序 A、B、C构成如下: A:输入32秒,计算8秒,输出5秒 B:输入21秒,计算14秒,输出35秒 C:输入12秒,计算32秒,输出15秒 问:(1)三道程序顺序执行的总时间是多少? (2)充分发挥各设备的效能,并行执行上述三道程序,最短需多少时间(不计系统开销)?并给出相应的示意图。 2、假设一个单CPU系统,以单道方式处理一个作业流,作业流中有2道作业,共占用CPU 计算时间、输入卡片数和打印输出行数如下: 其中,卡片输入机速度为1000张/分钟,打印机输出速度为1000行/分钟,试计算:(1)不采用spooling技术,计算这两道作业的总运行时间(从第1道作业输入开始到最后一个作业输出完毕)。 (2)如采用spooling技术,计算这2道作业的总运行时间(不计读/写盘时间),并给出相应的示意图。

作业二:进程管理 1、 请写出两程序S1和S2可并发执行的Bernstein 条件。 2、 有以下5条语句,请画出这5条语句的前趋图。 S1:y=x+1 R(x) W(y) S2:c=f-w R(f,w) W(c) S3:d=r-y R(r,y) W(d) S4:x=a+b R(a,b) W(x) S5:r=c+y R(c,y) W(r) 3、 设在教材第62页3.6.4节中所描述的生产者消费者问题中,其缓冲部分为m 个长度相等 的有界缓冲区组成,且每次传输数据长度等于有界缓冲区长度以及生产者和消费者可对缓冲区同时操作。重新描述发送过程deposit(data)和接收过程remove(data)。 P P P i P .. .. 1 2 i k 4、 设有k 个进程共享一临界区,对于下述情况,请说明信号量的初值、含义,并用P ,V 操作写出有关互斥算法。 (1) 一次只允许一个进程进入临界区; (2) 一次允许m (m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习题1 1.什么是汇编语言,汇编程序,和机器语言? 答:机器语言是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计算机能直接识别和执行的一种机器指令的集合。 汇编语言是面向及其的程序设计语言。在汇编语言中,用助记符代替操作码,用地址符号或标号代替地址码。这种用符号代替机器语言的二进制码,就把机器语言编程了汇编语言。 使用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机器不能直接识别,要由一种程序将汇编语言翻译成机器语言,这种起翻译作用的程序叫汇编程序。 2.微型计算机系统有哪些特点?具有这些特点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微型计算机的特点:功能强,可靠性高,价格低廉,适应性强、系统设计灵活,周期短、见效快,体积小、重量轻、耗电省,维护方便。 这些特点是由于微型计算机广泛采用了集成度相当高的器件和部件,建立在微细加工工艺基础之上。 3.微型计算机系统由哪些功能部件组成?试说明“存储程序控制”的概念。答: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硬件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 “存储程序控制”的概念可简要地概括为以下几点: ①计算机(指硬件)应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和输入/输出设备五大基本部件组成。 ②在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来表示程序和数据。 ③将编好的程序和原始数据事先存入存储器中,然后再启动计算机工作,使计算机在不需要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自动、高速的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加以执行,这就是存储程序的基本含义。 ④五大部件以运算器为中心进行组织。 4.请说明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工作过程。 答: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工作过程是执行程序的过程,也就是CPU自动从程序存放

的第1个存储单元起,逐步取出指令、分析指令,并根据指令规定的操作类型和操作对象,执行指令规定的相关操作。如此重复,周而复始,直至执行完程序的所有指令,从而实现程序的基本功能。 5.试说明微处理器字长的意义。 答:微型机的字长是指由微处理器内部一次可以并行处理二进制代码的位数。它决定着计算机内部寄存器、ALU和数据总线的位数,反映了一台计算机的计算精度,直接影响着机器的硬件规模和造价。计算机的字长越大,其性能越优越。在完成同样精度的运算时,字长较长的微处理器比字长较短的微处理器运算速度快。 6.微机系统中采用的总线结构有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答:微机主板常用总线有系统总线、I/O总线、ISA总线、IPCI总线、AGP总线、IEEE1394总线、USB总线等类型。 7.将下列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八进制数、十六进制数。 ①(4.75) 10=(0100.11) 2 =(4.6) 8 =(4.C) 16 ②(2.25) 10=(10.01) 2 =(2.2) 8 =(2.8) 16 ③(1.875) 10=(1.111) 2 =(1.7) 8 =(1.E) 16 8.将下列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 ①(1011.011) 2=(11.6) 10 ②(1101.01011) 2=(13.58) 10 ③(111.001) 2=(7.2) 10 9.将下列十进制数转换成8421BCD码。 ① 2006=(0010 0000 0000 0110) BCD ② 123.456=(0001 0010 0011.0100 0101 0110) BCD 10.求下列带符号十进制数的8位基2码补码。 ① [+127] 补 = 01111111

自己写最简单的操作系统

参看 《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 《30天自制操作系统》 需要的软件 1.虚拟机VM/VirtualBox/bochs 2.映像编辑工具:FloppyWriter,EasyBoot,UltraISO 3.汇编工具:yasm/nasm/masm 基本思路:所谓开发操作系统,就是想办法制作一张“含有操作系统的能够自动启动的存储介质”。 步骤: 1.编写boot.asm汇编源文件 2.通过汇编器得到boot.bin二进制文件 3.通过映像读写工具将二进制文件写入存储介质。 //Boot.asm org 07c00h mov ax,cs mov ds,ax mov es,ax call DispStr jmp $ DispStr: mov ax,BootMessage mov bp,ax mov cx,16 mov ax,01301h mov bx,000ch mov dl,0 int 10h ret BootMessage:db "Hello world!" times 510-($-$$) db 0 dw 0xaa55

真正开发操作系统 前面说过,所谓开发操作系统,就是想办法制作一张“含有操作系统的能够自动启动的存储介质”。【至少也是适用于某一介质的映像文件】 并且所有开发工作都是基于另一台已有的计算机。 编写只显示hello world!的操作系统就不再讲了。 接下来写真正的IPL(启动程序装载器) 首先来说一说安装系统和运行系统的区别。 我们是开发操作系统,即没有任何已有的可启动设备,我们现在要写的IPL就是装载真正的操作系统的,虽然它现在存在于软盘中,如何自定义安装路径是以后的问题了 注意我们的IPL和os是处在同一映像文件之中的。启动的时候,bios读取软盘(操作系统安装介质)的第0扇区到内存并执行,然后通过这一段程序装载真正的os。 完成IPL之后,我们就可以转用C语言开发os了 从实模式到保护模式。 保存bios 的一系列信息到BOOT_INFO 一些前期准备 调色板 字体 鼠标指针 GDT 中断(IDT) PIC FIFO缓存区 按键编码 激活鼠标控制 鼠标解读/显示鼠标动作 内存管理 叠加处理 窗口 PIT和定时器 多任务 ……

微机原理课后答案

1.2 课后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将二进制数1011011.1转换为十六进制数为__5B.8H_____。 2.将十进制数199转换为二进制数为____ 11000111____B。 3.BCD码表示的数,加减时逢__10____进一,ASCII码用来表示数值时,是一种非压缩的BCD 码。 4.十进制数36.875转换成二进制是___100100.111____________。 5.以_微型计算机____为主体,配上系统软件和外设之后,就构成了__微型计算机系统____。6.十进制数98.45转换成二进制为__1100010.0111_B、八进制__142.3463________Q、十六进制__62.7333________H。(精确到小数点后4位) 二、选择题 1.堆栈的工作方式是__B_________。 A)先进先出B)后进先出C)随机读写D)只能读出不能写入 2.八位定点补码整数的范围是____D_________。 A)-128-+128 B)-127-+127 C)-127-+128 D)-128-+127 3.字长为16位的数可表示有符号数的范围是___B___。 A)-32767-+32768 B)-32768-+32767 C)0-65535 D)-32768-+32768 三、简答题 1.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微型计算机,系统软件,应用软件,输入输出设备 2.简述冯.诺依曼型计算机基本思想? ●将计算过程描述为由许多条指令按一定顺序组成的程序,并放入存储器保存 ●指令按其在存储器中存放的顺序执行; ●由控制器控制整个程序和数据的存取以及程序的执行; ●以运算器为核心,所有的执行都经过运算器。 3.什么是微型计算机? 微型计算机由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和系统总线构成。 4.什么是溢出? 运算结果超出了计算机所能表示的范围。 2.2 一、填空题 1. 8086/8088的基本总线周期由___4____个时钟周期组成,若CPU主频为10MHz,则一个时钟周期的时间为___0.1μs_____。 2. 在8086CPU的时序中,为满足慢速外围芯片的需要,CPU采样___READY_________信号,若未准备好,插入___TW__________时钟周期。 3. 8086系统总线形成时,须要用_____ALE__________信号锁定地址信号。 4. 对于8086微处理器,可屏蔽中断请求输入信号加在_____INTR__________引脚。

浅析操作系统的发展

浅析操作系统的发展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1 操作系统的特征和功能 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简称OS)管理着计算机全部的硬件和软件资源,是计算机系统的内核和基石。目前操作系统虽然种类繁多,都有各自的特征,但是所有的操作系统都具有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性和异步性四个基本特征。 并发性 并发性是指多个程序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并行性是指多个程序在同一时刻发生,两者相似但又有区别。在某一段时间内,当多个程序同时运行时,并发性是指若在单处理器系统中,只能分时交替执行;若在多处理器系统中,多个可并发执行的程序分配到多个处理器上,每个处理器可处理相应的程序,就可以实现多个程序同时运行。 共享性 共享性是指在操作系统的环境下,系统中的资源可以供内存中多个并发执行的程序共同使用。 虚拟性

虚拟性是指通过技术手段把一个物理实体变成若干个逻辑上的对应物。例如:虚拟内存、虚拟处理器、虚拟信道等。 异步性 异步性是指当多个程序运行时,由于操作系统允许并发进程共享资源,从而每个程序运行时会受到其它的程序影响,通常使得程序不能一次执行完,而是走走停停的方式运行。操作系统由一系列具有管理和控制功能的模块组成,是软件系统中最基础的部分,也是人机交互的接口。从资源管理(对内)和用户的接口(对外)来看操作系统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进程与处理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作业管理、存储管理、网络与通信管理等,当单个或多个程序在运行时调用相应的模块进行管理和控制,最终优化相应程序的处理时间。 进程与处理器管理 微处理器管理的功能主要是解决时间分配问题,最终目的是提高微处理器的利用率。例如:当多个程序同时运行时,存在多个微处理器,如何分配相应的处理器处理相应的程序,在最短时间内作出响应。因此处理器主要要完成两项工作:①使用一个优化的算法以达到最佳分配任务的原则; ②处理中断事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