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与经济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与经济发展

摘要:中国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随着快速的城市发展,我国开始呈现出城乡二元结构,城乡发展越来越不平衡,收入差距也越来越大。虽然中国在恩格尔系数、第三产业比重这类指标中有很大的进步,但是这并不能完全说明中国已经步入富裕的水平,而数字背后有着政府的政策等因素影响。本文通过分析这些数据,为中国走向一元结构的经济发展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城乡二元结构,恩格尔系数,经济发展。

China’s Rural-Urban Dual Structure And Economy Development

Zhao Yiran (SEIEE)

Abstract: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for more than 30 years has achieved great development. But the fast development also causes the so called rural-urban dual structure, and is becoming the typical feature of the Chinese economy and the major obstacle of Chinese economic growth. Though the Engel's coefficient and the proportion of the tree industries showed some positive signal, Chinese people’s lives are still not wealthy. This paper analyze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genesis of the urban and rural dual structure in China, and advances some ideas on adjusting the urban and rural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improv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Key words:Rural-Urban Dual Structure, Engel's coeffici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一.引言

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建设以及快速的城市发展,提高中国老百姓的总体生活水平。但是我国也渐渐从上个世纪末开始呈现出城乡二元结构,其特征主要包括:现代工业与传统农业并存、现代化城市与传统农村并存、经济比较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并存[1]。从一些统计数字如恩格尔系数、第一产业比重来看,我国确实有了很好的发展,但是又从基尼系数、百姓幸福满意指数来看,却并不乐观。本文从分析这些数据开始,讨论中国经济结构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一些见解。

二.恩格尔系数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划分: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为贫困,在50%-59%为温饱,在40%-49%为小康,在30%-39%为富裕,30%以下为最富裕。应该说,中国恩格尔系数在前些年都呈下降的格局。中国城镇居民生活的恩格尔系数是在1995年末期下降到50%以下的,1999年继续下降到41.9%,2000年下降到40%,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购买食品支出2014元,在支出比1993年增长1.90倍的同时,恩格尔系数从1993年的50.13%降到了37.9%,也就是达到了富裕水平[2]。但是,2002年至2009年7年间,下降幅度开始减少,2008年为37.11%,基本维持在37左右。进入2010年,中国的恩格尔系数达到39.76%,接近40%,并且伴有幸福指数大幅降低。有关专家预测,2012年中国恩格尔系数突破40%已经不需要想象空间,也就是由富裕重回小康水平。我们知道,按经济的正常发展状态,恩格尔系数应该是稳步下降的,全球许多遭遇过经济泡沫的国家,也很少出现恩格尔系数的拐弯上升。对一个经济体来说,经济在正常增长,而恩格尔系数在上涨,只能说经济政策有问题,让低收入群体更加贫困。中国到了应该好好考虑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成本之间的关系的时候了,把恩格尔系数降下来的同时,还要综合考虑产业结构等问题。

三.我国农业的比重

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现价总量为40120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0534亿元,增长速度为4.3%,与初步计算大致相同。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87581亿元,增长速度为12.4%,比初步计算高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73087亿元,增长速度为9.6%,比初步计算高0.1个百分点。按初步核实数计算的三次产业结构,第一产业占10.1%,第二产业占46.8%,第三产业占43.1%[3]。可以看出,我

国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经济建设开始,农业的比重已经有了很大减少,服务也的比重有了很大提升。但是我认为,我国为了追求第一产业比重这个指标,在某些方面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我国农民的人口依然庞大,且并没有随着农业比重下降而减少,政府为了降低第三产业比重难免会调低农产品价格,使得部分农民的收入降低,因而进一步加大了城乡收入的差距。虽然政府有补贴等惠农政策,但是从基尼系数来讲,也没有将城市人口的隐性收入算进去,所以,实际上,农民和城市居民的生活差距依然巨大,农民的幸福感依旧不强。

四.建设农村,减小城乡差距

政府首先应当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根本出路就是加快农村的城镇化,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领域和城镇转移,从而使农民同样享有城镇居民的就业机会和工资报酬,这既可以提高他们的收入。二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提高附加值,获取更多的收入。国家要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要引导和鼓励工商企业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和出口,并与农村合作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以带动农民开辟市场。

其次,要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免费义务教育。政府应该从农村义务教育入手,让更多农村地区的孩子有书念,同时逐步把教师工资、公用经费等支出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并逐步将义务教育免费扩大到全国农村。

再次,要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消除农民后顾之忧。政府要改进农村医疗制度,着力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农村生活困难人口提供基本生活保障。还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促进农民养老方式转变。通常农民的子女进城打工,最后还是得回到农村照顾老人,而不可能有太多农村人口短时间内转向城市人口。这也部分解释了为何农村人口没有随着农业比重下降而减少。所以,建立起覆盖全面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济”,才能减少城乡差距

最后,要坚持不懈地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我国农业发展到今天,已经到了更加依靠科技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持续稳定发展的新阶段,所以必须把农业科技摆上更突出的位置。我们要通过教育,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农业前沿性科学研究,利用生物技术进行优良品种培育。同时我们政府要做到向广大农民推广科技知识,积极发展现代种业以及现代农村企业。所以,在农业研究、农机装备,农具购置补贴方面要加大力度,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五.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目前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主要是产业结构问题导致的。我们过于追求产业的比重指标,而忽略了国情,特别是农村发展还落后,城乡差距还很大这点。所以我认为,第一,政府应当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只有引进科技,才能使农业有新面貌,才能促进农村人口的减少。二是加强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不仅仅是城市农村发展不均,而且就同一城市中也有分化现象。加强保障制度建设有利于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满意度,进而可以促进消费,并间接降低恩格尔系数。三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强对经济增长全局的带动作用。我国还处在制造业的低端,技术和专利很多都是国外的,我们辛辛苦苦生产,到头来却利润微薄。发展高新科技,就是在创新源头上下功夫。五是促进服务业全面快速发展,平稳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

六.国富与民富并进

就“国富”来说,我国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经济实力也就是“国富”确实大大增强了,经济总量已超过日本而跃居世界第二位,但是人均GDP不到日本的1/10,仍列世界第100名之后,所以还不能说民富。还有,从基尼系数这一指标来看,有一点就值得关注:国家统计局自2000年公布全国基尼系数为0.412之后,十年之间没有再次公布过。在2010年的报告中又含糊地提到,2010年的基尼系数比2000年略高。有学者认为,考虑到大量未被统计的隐性收入,中国实际的基尼系数要高于这个数据。考虑到中国的基尼系数2009年已经突破0.49,贫富差距跃居亚洲第一全球前25位[4],实际上中国城镇居民贫困群体还在扩大,富裕群体更加富裕。我认为这是一种很不正常社会形态,容易引发社会动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