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行车产业状况及发展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自行车产业状况及发展途径
摘要
自行车从18世纪开始萌芽,到如今已有了近200年历史。如今在低碳环保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的消费逐渐向感性需求靠近的情况下,自行车产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主要立足于中国自行车产业,研究了当今自行车产业需求和产业现状,分析了影响产业发展的一些因素,对未来我国自行车产业的发展途径进行了分析。
背景
1949 年,随着新中国成立,中国第一辆自主生产的“荣耀永久牌”自行车下线。标志着中国自行车产业的诞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欧美劳动力价格的提升,中国自行车产业依靠价格优势迅速发展,产销量、出口量在20世纪末跃居世界第一。【1】但是,我国自行车产品主要位于低端市场,同质化竞争严重。由于价格太低,受到西方出口国家的反倾销制裁,利润率较低。而随着人们消费能力的提高以及消费者感性化需求的提高,对于自行车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高端市场发展加快。中高端产品将成为自行车市场的主流。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自行车产业面临着提高产品竞争力,增强创新能力,加快产业结构转型,改善销售通路的挑战。
产业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自行车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经历了炙手可热的鼎盛时期。然而进入20世纪以来,行业趋于成熟,发展进入瓶颈。尤其是最近十年,自行车产业内部形成了太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1】
首先,企业发展不平衡,存在“散而弱”的问题。“散”主要体现在企业分布比较散、企业合作意识差和骨干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突出三个方面。“弱”则主要表现在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及管理水平较低。【2】
第二,产业出口依存度较高,仍处于国际产业链中低端。【2】国产绝大部分出口产品都是低端产品,如2014年自行车整车出口单价仅为56.5美元/俩,而这已经是历史新高。相比之下,德国自行车均价在2008年为386欧元,2009年为446欧元。【3】另外,发展中国家也是我国自行车产品主要出口地之一,产品难以进入欧洲高端市场。2009年德国自行车进口量仅4%来自中国。
第三,产业整体大而不强。虽然我国自行车产量和出口量都是全球第一,但是产品不具有核心竞争力,在行业标准修制定、产品定价等方面都没有掌握话语权。【2】在全球范围内尤
其在发达国家没有太大的影响力。
近年来,我国自行车产业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正在逐渐好转。2011年,我国全行业自行车的产量由2007年的8883.1万辆回落到8345万辆,至2014年中国自行车总产量为8305万。可以看到,近年来我国自行车产量渐渐趋于稳定。但是,2011年中国自行车销售额达942.2亿元,与2007年的530.43亿元相比,增幅达43.7%;2011年中国自行车的利润达42.4亿元,与2007年的12.2亿元相比,增幅达71.22%。【4】2011年我国整车出口量为5572.2万辆,出口额达29亿美元。【1】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结果,2014年中国自行车出口整车6265.3万辆,出口额为35.4亿美元。【5】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自行车产业正在逐渐走上转型之路。产品平均价格有所上升,利润也有所升高,出口额逐步提升,说明我国自行车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所提高。
产业发展影响因素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曾提出影响市场竞争的“波特五因素”,具体包括:行业内部现有企业的竞争、替代品进入市场的门槛、购买者的议价水平、供应商的议价水平以及新进入者可能带来的威胁。根据波特的观点,可以得出对企业竞争力产生影响力较大的主要有四个方面,即:市场需求条件、生产要素、企业竞争对手的行为以及企业类似行业的行为【6】。本文采用波特的理论对我国自行车产业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在市场需求条件方面,国外发达国家的人民生活水平较高,有较强的消费能力,很多人对于骑行体验有较高要求而不是仅仅把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骑行群体对于自行车的要求也渐渐从基本的功能需求向感性需求过渡。绿色环保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许多人把自行车当作一种运动而不仅仅是代步工具,于是对于骑行体验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自行车产业的市场需求渐渐由低端产品向中高端产品过渡。
生产要素方面,依靠早期的成本优势,我国有一批自行车制造企业已经积累起一定的生产要素。加上作为代工厂积累的生产资料我国自行车产业已经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在核心技术方面,我国的人才储备、技术储备、先进生产线等方面并不具备优势,尤其是相比于国外一些高端品牌自行车企业。
企业竞争对手行为包括我国国内的内部竞争以及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的竞争。国内企业的竞争同质化、低质化严重影响了我国自行车产业的结构转型之路。另外,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的竞争方面,在早期我国企业依靠价格方面的优势大举占领了国际上低端自行车产品市场,建立起一定优势。但是在高端产品方面,国外企业仍然有着我国企业无法相比的技术优势、品牌优势、市场优势。
进入21世纪以来,对自行车产业冲击最大的类似行业为电动自行车行业。尤其08年以后的几年,电动自行车对自行车产业造成严重冲击,电动自行车产业迅速成长。但是,如今电动自行车产业已经趋于稳定,2014年中国电动自行车总产量为3551万辆,相比2013年下降了3.9%。电动自行车对于传统自行车产业的冲击浪潮渐渐平静。最近两年新起的智能自行车对于自行车行业也起到了一定的提升竞争力作业。
产业发展途径
本部分主要针对市场需求条件、生产要素、企业竞争对手的行为三个方面探讨我国自行车产业的发展途径。
市场需求大致可以分为低端、中端、高端三个部分。低端市场产品价位在800元以下,自行车的定位只是满足基本的代步功能。中端市场价位大致为800元-3500元,自行车除了代步还被赋予一定的休闲健身理念,消费者对于用户体验有一定的追求。而高端市场则瞄准日益壮大的骑行爱好者群体,他们对于自行车的运动功能要求较高,追求较高的用户体验。下面通过富士达企业2012年销售情况的调研阐明自行车产业的特点。富士达企业2012年品类销售占比如下图:【1】
富士达2012年低端自行车销售量占总产量相当大,但实际销售额仅占总销售额的18%,而中高端产品的销售额占到总销售额的几乎80%。从中可以看出,中高端市场将成为自行车产业的最重要部分。
由于中高端市场的重要性,我国自行车企业的生产要素的分配重点应该向中高端领域转移。企业应该增大科研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欧洲一些国家的许多自行车生产商将营收额的6%-7%投入到产品研发中,而我国许多自行车厂商这一比例仅为1%甚至不到。为了提高我国自行车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自行车企业必须推动产品升级,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加强质量和品牌建设,优化生产要素的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