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数字电视基础与检测实验5

浙江大学数字电视基础与检测实验5
浙江大学数字电视基础与检测实验5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_数字电视基础与检测____________指导老师:__ 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_彩电整机读图与静态测试 _实验类型:__综合__________同组学生姓名:____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通过彩电图机对照和整机静态工作点的测试,了解并熟悉彩色电视机的电路和内部结构,识别电路元器件的符号和实物,了解彩电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各元器件的工作电压,为后续实验准备好准确的数据。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1. 实验内容:

通过整机读图,了解彩电的主要信号流向和关键元器件在电路板上的分布,学会静态工作电压的测试方法。

2. 实验原理: 2.1整机读图

读图就是一边看图纸,一边和电视机对照,将整机的复杂电路按照信号传输和处理的不同作用划分为几个功能块。分别找出这些功能电路中元器件编号的规律性,同时学会识别电路中的元器件和实物,对照实物,分别在电路板上寻找有关元器件的大致安装位置。

长虹SF2515图纸是一种总线画法,各支路信号汇总到总线流动。整张图纸可以分为几块:最大的一块是主板,右下方是一块显像管座板,插在显像管座上,右上方是220V电源的输入和遥控接收电路。右边中间部分包括:面板按键、AV信号输入和耳机输出等电路。信号通路:

(1)接受调谐部分信号流向

天线接收到射频电视信号,经阻抗匹配后送入高频调谐器A100,在高频头内,通过高放、本振、混频,将高频信号转换成中频信号,其中频道切换电路由BAND-L和BAND-H/BW两路频段控制信号送到高频头的BL和BH,AGC为自动增益控制,VT为调谐电压0~30V, BM公共电源 +5V,AFC自动频率微调,最后得到的中频信号从IF1中频信号输出。

(2)音视频信号

从高频头出来的中频信号IF1,经C042耦合和V047预中分压放大后,经C061耦合到Z100带通滤波器,经过选频,变为双端输出IFin1,IFin2信号,经总线到达N100音视频处理芯片CH05T1603的第23、24脚,在N100内部,经过视频检波、放大、消噪等处理,再从IC第38脚输出视频信号和第2伴音中频信号,经R241、V241E极后分成两路送出。

(3)伴音信号

从N100的38脚输出IFV out信号,经V241跟随器输出,分成两路:一路经R245A进入制式选择矩阵电路;另一路先上去再往右到头,然后下来,从总线中间右边出来,经C260、

C261、L260组成的“T”型滤波器,再经过V260放大,V261跟随,通过电阻R263,,送入Z260陶瓷滤波器滤去视频信号,得到音频信号SIF,回到总线后向下走,再从左边出来,送

到IC的32脚,经内部调制后从N 100的44脚AUDIO-Out输出伴音信号TV-S,经C392耦合进入总线,再通过模拟电子开关N300 (HEF4052 )切换后,输出左、右声道的伴音信号Lout和Rout回到总线,往左送到N600音频功放电路TDA7057AQ的第3、第5脚,放大后从8-13脚输出伴音信号到喇叭。N600的第1, 7脚为音量控制引脚。

(4)视频信号

制式选择后的视频信号,经R249进入V251跟随器,输出两路信号:一路Vout1到插座输出;另一路CVBS往上经总线从N 100的第40脚输入集成块,经内部解码等处理后,从N100 的第51、52、53分别输出Rout、Gout、Bout三个基色信号,通过插座送到电路图右下方的显象管驱动座板。

(5)行输出信号

从IC的33脚输出行激励脉冲信号,经R430A到总线往下走,出来后经C431耦合到行推动管V432,放大后再经行推动变压器T435藕合,到达行输出管V436,得到的行扫描锯齿波信号分两路输出:一路到行偏转线圈H+、H-。另一路到高压包T400,产生整机所需要的各种电压。

(6)场输出信号

由IC的第21、22双向输出I-、I+场激励脉冲信号,到N400场推动放大集成模块TDA8350Q 的第1、2脚,放大后再从第5、9脚输出锯齿波场扫描信号,经L421、L422送到场偏转线圈。电源通路:

长虹SF2515彩电用到多种不同幅度的电源,其中一部分由开关电源输出,另一部分从行输出变压器次级得到。

(1)开关电源

220 V电源进来后,先经过两级进线滤波,再经过桥式全波整流、开关电路、开关变压器T830A,再通过各路脉冲电压整流滤波,输出许多路直流电压,T830A的9-12脚输出十145 V行电源;T830A的13-14脚输出+16V-S的伴音功放电源;15-17脚输出+15V的行推动电源,它又分出两路电源:+5-2的遥控板电源和+3.3 V 的负载波振荡、音量控制管偏置电源。

(2)高压包电源

行输出变压器T400的5脚、7脚输出+45V, +15V场推动芯片电源;9脚输出灯丝电压;10脚输出十5V-1高频头偏置电源;还有+8V的N100偏置电源等;3脚输出的+200V到显象管座板的电源;此外次级上还输出到显象管的2.5万伏高压电源等。

2.2静态测试

彩电开机过程:在主板上方,最右边有一个白色按钮是主电源开关,按下电源键后,红色指示灯点亮,整机处于待机状态中,再按一下上面一排黑色按键中的任意一个,送入一个触发信号,过几秒钟就会出现彩条图像。小按钮从右至左依次为:节目+-,音量+-,菜单和TV/AV切换,对应面板上有关按键。

(1)先仔细检查已经打开的彩色电视机的内部印刷版的电路、连接线、插头插座、接接插件等是否良好,检查无误后插上电源。

(2)将万用表的测试参数开关置于直流电压测试位置。根据被测电压的大小将量程开关打在合适的位置上,黑表笔妥善接地。打开电视机的电源,用一手持万用表的红表笔进行测试(单手测试)。

(3)先对彩色电视的公共通道电路部分进行测试。按照信号流程把中放通道内的高频头、晶体管的

直流工作状态记录下来,测出高频头AGC、VT、BU、BH、BL、BM、AFC、IF1的管脚电压,晶体管V407、V102和伴音电路V260、V261、V605的b、c、e三个脚上的直流电压并记录。

(4)对亮度通道电路有关晶体管V241的三个脚(b、c、e)进行直流电压测试,并以表格形式记录它们的值。

(5)对色处理电路有关晶体管V241的三个脚(b、c、e)进行直流电压测试,并以表格形式记录它们的值。

(6)对行、场扫描推动电路和输出电路中的各晶体管V432(b、c、e)、集成块N400(TDA8350Q)各脚进行直流电压测试,V436只能测b脚,并以表格形式记录它们的值。

(7)对整机中一些关键的电源电压进行测试。

三、主要仪器设备

1.长虹SF2515(A)型彩色电视机一台 2.500型万用表一台 3.PD5388A彩色信号发生器一台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1.按信号流进行整机读图,沿信号和电源两条通路进行。

2. 按要求打开电视机,调出标准彩条信号,将万用表黑表笔可靠接地,单手持红表棒,开始静态测试,具体测试点如下:

(1)高频调谐器测8个脚:AGC、VT、BU、BH、BL、BM、AFC、IF1

(2)三极管测e、b、c三脚:V102、V047、V241、V251、V260、V261、V432、V605 只能测b脚:V436

(3)集成块,测N400(TDA8350Q)的13个引脚(要求测外围元件,严禁集成块引脚短路)

(4)电感测L832(用250V量程)、L836(用50V量程)、L834(用10V量程)

(5)电容测C452的+极(用50V量程)、C462的+极(用10V量程)、C881的+极(用10V量程)、C871的+极(用10V量程)

3. 两人协作,配合完成。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1.高频协调器各引脚直流电压

2.三极管各引脚直流电压

3.N400各引脚直流电压

4.电感各引脚直流电压

5.电容各引脚直流电压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七、讨论、心得

1.本实验中某些部分涉及危险的高压,需要我们实验时小心仔细,不能用手去贸然接触电路板上的引脚。不能碰撞显像管的尾座板,以免损坏显像管。

2.测试时动作准确、轻柔。特别是测试集成块时,由于它的脚之间的间距很小,稍不注意就会造成短路而损坏机器。在集成块各管脚的外围元件上进行测试。

3.测试时注意力集中,严禁表棒、笔等金属头物件在电路板上随意点、划。

4.实验数据记录应详细、准确,尊重事实。

5.电路板上元件和线路十分复杂,说明数字电视基础与检测课上我们学到的只是皮毛,还有更深刻的东西可以学习。

最新浙江大学化工原理实验---填料塔吸收实验报告分析解析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过程工程原理实验(乙) 指导老师: 叶向群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吸收实验 实验类型:工程实验 同组学生姓名: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 填料塔吸收操作及体积吸收系数测定 1 实验目的: 1.1 了解填料吸收塔的构造并熟悉吸收塔的操作; 1.2 观察填料塔的液泛现象,测定泛点空气塔气速; 1.3 测定填料层压降ΔP 与空塔气速u 的关系曲线; 1.4 测定含氨空气—水系统的体积吸收系数K y a 。 2 实验装置: 2.1 本实验的装置流程图如图1: 专业: 姓名: 学号: 日期:2015.12.26 地点:教十2109

2.2物系:水—空气—氨气。惰性气体由漩涡气泵提供,氨气由液氮钢瓶提供,吸收剂水采用自来水,他们的流量分别通过转子流量计。水从塔顶喷淋至调料层与自下而上的含氮空气进行吸收过程,溶液由塔底经过液封管流出塔外,塔底有液相取样口,经吸收后的尾气由塔顶排至室外,自塔顶引出适量尾气,用化学分析法对其进行组成分析。 3 基本原理: 实验中气体流量由转子流量计测量。但由于实验测量条件与转子流量计标定条件不一定相同,故转子流量计的读数值必须进行校正。校正方法如下:

3.2 体积吸收系数的测定 3.2.1相平衡常数m 对相平衡关系遵循亨利定律的物系(一般指低浓度气体),气液平衡关系为: 相平衡常数m与系统总压P和亨利系数E的关系如下: 式中:E—亨利系数,Pa P—系统总压(实验中取塔内平均压力),Pa 亨利系数E与温度T的关系为: lg E= 11.468-1922 / T 式中:T—液相温度(实验中取塔底液相温度),K。 根据实验中所测的塔顶表压及塔顶塔底压差△p,即可求得塔内平均压力P。根据实验中所测的塔底液相温度T,利用式(4)、(5)便可求得相平衡常数m。 3.2.2 体积吸收常数 体积吸收常数是反映填料塔性能的主要参数之一,其值也是设计填料塔的重要依据。本实验属于低浓气体吸收,近似取Y≈y、X≈x。 3.2.3被吸收的氨气量,可由物料衡算 (X1-X2) 式中:V—惰性气体空气的流量,kmol/h;

浙江大学生物化学丙实验报告1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生物化学实验(丙) 指导老师: 方祥年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 蔗糖酶的提取 同组学生姓名: 金宇尊、鲍其琛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必填) 四、实验器材与仪器(必填) 五、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必填) 六、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八、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学习掌握蔗糖酶的提取、分离纯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巩固理论知识,学会学以致用并发现新问题。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1、实验内容: 蔗糖酶的提取、分离纯化 2、实验原理: ①酵母细胞破碎 细胞破碎的常用方法 液体剪切法固体剪切法压力和研磨 物理法、化学渗透法、酶溶 本实验采用研磨的方法。通过固体剪切法(研磨)将酵母细胞破碎,把蔗糖酶从酵母细胞中提取出来。 ②蔗糖酶的初步分离纯化 蛋白酶常用的初步分离纯化方法有:盐析、选择性变性、有机溶剂沉淀等。 本实验采用选择性变性(加热)、有机溶剂(乙醇)沉淀等方法对蔗糖酶进行初步的提纯以及收集样品。 由于一般酶蛋白在常温下分离纯化过程中易变性失活,为了能获得尽可能高的产率和纯度,在提纯 操作中要始终保持酶的活性,如在低温下操作等,这样才能得到较好地分离提纯效果。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

1、实验材料 市售干酵母粉10g/组(3~4人) 2、实验试剂 石英砂,95%乙醇(-20℃),20mmol/L Tris-HCl pH7.3 缓冲液。 四、实验器材与仪器 电子天平(称量干酵母粉);研砵(每组一套);50ml高速离心管(4支/组、4孔50ml离心管架一个/组);托盘天平(离心管平衡用);高速冷冻离心机;恒温水浴箱(50℃);量筒(50ml)、微量移液枪(1000ul)及枪头或移液管(1ml)、玻棒、滴管等;1.5ml离心管(留样品Ⅰ、Ⅱ用)及离心管架;制冰机;-20℃冰箱。 五、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1、酵母细胞破粹(干磨法) ①称量:称取市售干酵母粉10g+约3-5 g石英砂放入研钵 ②研磨(干磨):至尽可能成细粉末状(约15min) ③加液+研磨:量取总体积40 ml的20mmol/L Tris-HCl pH7.3 缓冲液,分2次加研磨10min, 使呈糊状液体; ④离心:将糊状液体转移到2支50ml离心管中,两支离心管平衡后(托盘天平上),离心10min (条件:4℃、12000r/min) ⑤收集+测量:收集上清液并量出体积V1(样品I),另留1ml上清液(样品I )放置-20℃冰箱保存用于蔗糖酶蛋白含量测定、蔗糖酶活力测定和SDS-PAGE分析 2、热处理 ①水浴热处理:将上步抽提液(样品I),迅速放入50℃恒温水浴,保温30min, 并每隔5min用玻璃棒温和搅拌提取液。 ②冰浴冷却:保温后迅速用冰浴冷却5min ③离心:将热处理后的样品I转移至两支50ml离心管中,平衡后,离心10min。 (条件:4℃,12000r/min) ④收集+测量:收集上清液并量出体积V2(样品Ⅱ),另留1ml上清液(样品Ⅱ)放置-20℃冰箱保存(用于蔗糖酶蛋白含量测定、测定蔗糖酶活力和SDS-PAGE分析。 3、有机溶剂(乙醇)沉淀 ①冰浴:将热处理后的上清液加入相同体积的-20℃的95%乙醇,冰浴中温和搅动混匀,

数字电视学习笔记

数字电视学习笔记 数字电视广播中大多采用MPEG-2标准进行图像和声音的压缩,因此,关于数字电视的学习也主要以MPEG-2的码流为主。 一、MPEG-2中的码流 数字电视的码流都是以二进制信号为基础来表示,电视信号被编码成数字电视码流后,与其他数字信号并没有明显的特征区别,数字电视码流可以当作一般的数据进行压缩,当作文件进行存储,可以方便的通过计算机进行处理。 数字电视有多个不同的层次和类型:ES,PES,PS,TS。 1)ES-Elementary Streams(原始流)为数字电视的各个组成元素(如视频信号,音频信号等)编码后形成的直接表示基本元素内容的流。 2)PES-Packetized Elementary Streams(分组原始流)是按照一定要求和格式打包的ES流。 3)PS流(Program stream)是将一个或一组节目的PES按照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组织,并加入各组成部分关系描述后的码流,它主要用于存储(比如DVD等)。 4)TS(Transport Stream)流是将一个或者多个节目的各个组成元素的PES按照它们之间相互关系进行组织、加入各组成部分关系描述和节目组成信息,并进一步封装成传输包后的码流。 图1.1 数字码流之间的层次关系 因为PS流主要应用于差错率很低的存储等领域,比如DVD。TS流主要应用于差错率较高的传输等领域。数字电视大部分都是以TS流实现的。所以在这里我们主要学习TS 流。 二、传输流(TS)和PES分组 1)PES(分组原始流)

ES流打包之后形成很多PES分组,保持串行顺序。每个PES分组只包含一个ES流中的一个数据元素,比如一帧音频数据,一帧视频数据等。PES分组可以很大,最大可以达64k字节。 PES分组分为“分组头部(header)”和“有效载荷(Payload)”。有效载荷是指首部之后的数据。首部的前四个字节数据构成分组的起始码,标识了该分组所属ES流的类型和ID 号。 图2.1 PES分组 2)TS(传输流) TS分组也就是传输流(TS)数据形成的分组。每个TS分组长度为固定值——188个字节。分组分为“分组头部(header)”和“有效载荷(Payload)”。分组的前4个字节为分组头部(header),包含了一些分组信息。有些情况下需要更多信息时,需要在“分组头部”之后加入“调整字段(Adaption field)”。 图2.2 TS分组 PID在TS流中的作用: PID是Packet identification的简称,就是“包标志符”。数字电视系统包括一路或者多路电视电视节目数据(每个电视节目中包含一个或者多个ES流数据),和一些附加的SI(后面将会介绍)数据等,这些数据被复用(MUX)分组打包成不同的传输流(TS)分组(请参考图一),用系统唯一的一个13 bits数字标志该数据的类型,即PID。例如,PID=0x00表示是数字电视系统中的PAT(节目关联表)包,而PID=0x10表示是数字电视系统的NIT (网络信息表)包。不同的节目(包括Video和Audio)分别采用不同的PID,例如,我们在PMT(节目映射表)表中如果检测到PID=0x0120的PID是VIDEO数据,那么表示包号码是0x0120的所有包都是Video数据,其他依此类推。

古典的流体力学实验设备也可以惊艳你

应用流体力学的特点是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它的许多问题,即使能用现代理论分析与数值计算求解,最终还是要借助实验检验修正。因此,实验教学在流体力学课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流体力学实验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创新能力为目标。因此,流体力学实验教学仪器的品质成为了能否实现实验教学目标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 以浙江大学流体力学与水力学实验技术为基础,近三十年来,毛根海教授团队研发的流体力学及水力学实验教学仪器,历经了第一代他循环、第二代自循环、第三代流量自动检测和第四代远近程控制采集这样的四代创新进程,是浙江大学两项国家级教学成果的重要载体之一。第三代仪器配置有1级精度的智能型数显瞬时流量仪;PLC触摸屏测控型与远近程AR型仪器则配有PLC数字巡检测控仪,实现压差、流量或流速、水位、测压管水头等所有测量值的数字化测量巡检,多支测管水头、实时流量或流速与零位检测等,同时配置实时校零、多测管同步电动排气、结束时自动排除其中积水,以防长苔等电控装置。 毛根海教授团队研发的系列流体力学实验教学仪器配套有高教社出版的实

验教材,新开发的WEB网络版实验虚拟仿真CAI软件,全功能实验数据处理软件等,同时还要配套的理论课教材《应用流体力学》,课外辅助教材《奇妙的流体运动科学》,多项教学配套,资源丰富。 毛根海教授团队巧妙应用了流体力学原理进行了多项前端测量结构创新,并结合现代量测技术,解决了桌面小型流体水力学教学实验设备小流量低水头的高精度数字化测量等难题,在实验仪器领域拿到拥有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18项,软件著作权11项,公司新注册商标“毛根海”。

浙江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一、恒温槽的性能测试 1.影响恒温槽灵敏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和提高恒温槽的灵敏度? 答:影响灵敏度的主要因素包括:1)继电器的灵敏度;2)加热套功率;3)使用介质的比热;4)控制温度与室温温差;5)搅拌是否均匀等。 要提高灵敏度:1)继电器动作灵敏;2)加热套功率在保证足够提供因温差导致的热损失的前提下,功率适当较小;3)使用比热较大的介质,如水;4)控制温度与室温要有一定温差;5)搅拌均匀等。 2.从能量守恒的角度讨论,应该如何选择加热器的功率大小? 答:从能量守恒角度考虑,控制加热器功率使得加热器提供的能量恰好和恒温槽因为与室温之间的温差导致的热损失相当时,恒温槽的温度即恒定不变。但因偶然因素,如室内风速、风向变动等,导致恒温槽热损失并不能恒定。因此应该控制加热器功率接近并略大于恒温槽热损失速率。 3.你认为可以用那些测温元件测量恒温槽温度波动? 答:1)通过读取温度值,确定温度波动,如采用高精度水银温度计、铂电阻温度计等;2)采用温差测量仪表测量温度波动值,如贝克曼温度计等;3)热敏元件,如铂、半导体等,配以适当的电子仪表,将温度波动转变为电信号测量温度波动,如精密电子温差测量仪等。 4.如果所需恒定的温度低于室温,如何装备恒温槽? 答:恒温槽中加装制冷装置,即可控制恒温槽的温度低于室温。 5.恒温槽能够控制的温度范围? 答:普通恒温槽(只有加热功能)的控制温度应高于室温、低于介质的沸点,并留有一定的差值;具有制冷功能的恒温槽控制温度可以低于室温,但不能低于使用介质的凝固点。 其它相关问题: 1.在恒温槽中使用过大的加热电压会使得波动曲线:( B ) A.波动周期短,温度波动大; B.波动周期长,温度波动大; C.波动周期短,温度波动小; D.波动周期长,温度波动小。 2.恒温槽中的水银接点温度计(导电表)的作用是:( B )

数字电视基础与检测第五次实验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数字电视基础与检测 指导老师: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彩电整机读图与静态工作点测试 实验类型:________________ 同组学生姓名: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 通过彩电图机对照和整机静态工作点的测试,了解并熟悉彩色电视机的电路和内部结构,识别电路元器件的符号和实物,了解彩电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各元器件的工作电压,为后续实验准备好准确的数据。 二、实验设备 1、长虹SF2515(A )型彩色电视机 一台 2、 500型万用表 一台 3、PD5388A 彩色信号发生器 一台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 1、整机读图: (1)主板 (2)显像管座板 (3)220V 电源输入和遥控接收电路 (4)面板按键、AV 信号输入和耳机输出 。 两条通路 :信号通路和电源通路 。 信号流动方向 :天线 A100(高频头:AGC 自动增益控制,VT 调谐电压0~30V ,BU 、BH 、BL 频段切换 +5V ,BM 公共电源 +5V ,AFC 自动频率微调,IF1中频信号输出) 预中放 V047 Z100声表面波滤波器 IFIN1和IFIN2 N100的23、24脚 N100的38脚IFVOUT V241的 基极 、V241的发射极 矩阵网络 V251输出VOUT1 、CVBS 信号 N100的51、52、53脚 ROUT 、GOUT 、BOUT V241发射极IFVOUT C260、C261、L260组成的T 型CL 带通滤波网络 V260、V261 Z260陶瓷滤波器 SIF N100的32脚 N100的44脚 TV-S N300开关切换电路LOUT 、ROUT N600的3、5脚 8、10、11、13脚的OUT1、OUT2输出伴音信号到喇叭 。 行扫描输出信号:N100的33脚 HOUT 行推动管V432 行推动变压器T435 行输出管V436 行偏转线圈 、高压包。 场输出信号:N100的第21、22脚 I-、I + N400场推动放大集成模块(TDA8350)的第1、2脚 N400的5、9脚 场偏转线圈V-、V+ 。 电源电路:长虹SF2515彩电用到多种不同幅度的电源,其中一部分由开关电源输出,另一部分从行输出变压器次级得到。 从开关电源得到的电源组: +145V 行电源;+16V -S 的伴音功放电源;+15V 的行推动电源;+5V -2的遥控板电源;+3.3V 的负载波振荡、音量控制管偏置电源; 专业: 姓名: 学号: 日期: 地点: 装 订 线

浙江大学现代电源第二次小作业

《现代电源》 第二次课程作业 浙江大学 姓名 xxxx 学号 xxxxxx 联系方式 1xxxx 专业班级xxxx

《现代电源》 第二次课程作业 1. 通信系统对于电源有哪些需求? (3) 2. 通信电源的基本结构? (4) 3. 航空、航天系统对于现代先进电源有哪些特殊需求?航空航天电源系统对现代先进电源有哪些特殊要求? (5) 4. 为什么需要不间断电源? (6) 5. 不间断电源的基本原理? (7)

1. 通信系统对于电源有哪些需求? 由于通信行业的性质和在日常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为保证通信系可靠稳定的工作,通信设备和系统对供电电源的组成和性能在多方面提出了高的要求。 (1)不间断供电 在通信系统中,哪怕是极短暂的瞬间停电,也导致通话电话全部中断;瞬间的电压跌落或者停电,会对计算机系统造成严重影响。这会造成严重的社会经济损失,而且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比如在电话不通的时间里,火警、匪警、医疗急救等信息全部中断,很有可能造成社会动乱。另一方面,由于通信系统的复杂性,其停电恢复时间较长。因此通信系统要求电源可以不间断供电。 (2)输出电压稳定、可靠 现代通信设备大量采用高性能的集成电路,其对供电电压的精度、纹波以及瞬态都有严格的要求,甚至包括启动时序等。因此相应的电源系统中存在蓄电池系统,蓄电池的寿命以及可靠性与输出电压、电流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通信系统的供电电压稳定、可靠。 另一方面,通信设备具有地域分布广,应用环境差别大等特点,相应地,通信设备供电的电源系统也应在规定的环境温度和湿度范围内能正常工作、而且有故障率低、寿命长等适应系统正常工作的特点。 (3)电磁污染小、杂音小 电源质量影响通信品质,如语音通信杂音,图像条纹干扰,数字通信的误码率等等,因此通信电源设备的电磁干扰必须符合相应的标准,电源系统必须不影响电网供电质量(绿化),要求输入功率因数高、输入谐波电流小、输入冲击电流小。 (4)高效、高功率密度 为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通信电源还应满足温升小,可靠性高,体积适当小巧,重量轻。同时,电源系统应减少对散热设备的需求,提高功率密度,降低对现场基础建设的需要,尽可能节约社会资源。不难发现,现在应用的许多电路技术(软开关、回能吸收等)和半导体器件技术都是以实现高效率、高功率密度为目标的。

浙大工程流体力学试卷及答案

2002-2003学年工程流体力学期末试卷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一密闭容器内下部为水,上部为空气,液面下 4.2米处的测压管高度为2.2m,设当地压强为 98KPa,则容器内液面的绝对压强为水柱。 (a) 2m (b)1m (c) 8m (d)-2m 2、断面平均流速υ与断面上每一点的实际流速u 的关系是。 (a)υ =u (b)υ >u (c)υ

(a) 2300 (b)3300 (c)13000 (d) 575 9、已知流速势函数,求点(1,2)的速度分量为。 (a) 2 (b) 3 (c) -3 (d) 以上都不是 10、按与之比可将堰分为三种类型:薄壁堰、实用堰、宽顶堰 (a)堰厚堰前水头 (b) 堰厚堰顶水头 (c) 堰高堰前水头 (d) 堰高堰顶水头 二、简答题(共24分) 1.静水压强的特性(6分) 2.渐变流的定义及水力特性(6分) 3.边界层的定义及边界层中的压强特性(6分) 4.渗流模型简化的原则及条件(6分) 三、计算题(共56分) 1、(本小题14分) 有一圆滚门,长度L=10m,直径D=4m,上游水深H1=4m,下游水深H2=2m,求作用在圆滚门上的水平和铅直分压力。 题1图题2图 2、(本小题12分) 设导叶将水平射流作的转弯后仍水平射出,如图所示。若已知最大可能的支撑力为F,射流直径为d,流体密度为 ,能量损失不计,试求最大射流速度V1。 3、(本小题16分) 由水箱经变直径管道输水,H=16m,直径 d =d3=50mm,d2=70mm,各管段长度见图,沿程阻 1 力系数,突然缩小局部阻力系数

数字电视基础知识

5.4.1数字视频基础 1.电视基本知识 电视画面是一种光栅扫描图像,一般都采用隔行扫描方式,即图像由奇数场和偶数场两部分组成,合起来组成一帧图像。我国采用PAL制式的彩色电视信号,其帧频为25帧/s,场频为50场/s,图像的垂直分辨率(一帧图像中的扫描线总数)是625线,可见部分是575线,其他50线是不可见的回扫线。由此可推算出电视信号的行频为625 x 25=15.625 kHz. PAL制式的彩色电视信号在远距离传输时,使用亮度信号Y和两个色度信号U、V来表示,这种方法有两个优点:(1)能与黑白电视接收机保持兼容,Y分量由黑白电视接收机直接显示而无需做进一步处理;(2)可以利用人眼对两个色度信号不太灵敏的视觉特性来节省电视信号的带宽和发射功率。彩色信号的YUV表示与RGB表示可按照下面的公式进行相互转换: 亮度分量Y=0.3*R+0.59*G+0.11*B 色度分量U=0.493*(B-Y) 色度分量V=0.877*(R-Y) 2.视频信号的数字化 数字视频与模拟视频相比有很多优点。例如,复制和传输时不会造成质量下降,容易进行编辑修改,有利于传输(抗干扰能力强,易于加密),可节省频率资源等。 视频信号的数字化比声音要复杂,它以一帧帧画面为单位进行。由于采用YUV彩色空间,人眼对颜色信号的敏感程度远不如对亮度信号那么灵敏,所以色度信号的取样频率可以比亮度信号的取样频率低一些,以减少数字视频的数据量。目前常用的色度信号取样格式有三种:4:4:4格式(色度信号的取样与亮度信号完全一样),4:2:2格式(每条扫描线上色度信号的取样只是亮度信号的一半),4:2:0格式(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色度信号的取样都只是亮度信号的一半)。 CCIR601推荐使用4:2:2的彩色电视图像取样格式。使用这种取样格式时,亮度信号Y用13 .5 MHz 的取样频率,色度信号U和V用6.75 MHz的取样频率,所得到的数字视频称为CCIR601格式。为了适应多种不同应用领域(如可视电话,视频会议等)的需要,CCITT还规定了数字视频图像的公用中间分辨率格式CIF,1/4公用中间分辨率格式QCIF和SQCIF格式。 3.视频卡与视频获取设备 目前,有线电视网络和录/放像机等输出的都是模拟视频信号,它们必须进行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才能由计算机存储、处理和显示。PC机中用于视频信号数字化的插卡称为视频采集卡,简称视频卡,它能将输人的模拟视频信号(及其伴音信号)进行数字化然后存储在硬盘中。数字化之后的视频图像,经过彩色空间转换(从YUV转换为RGB),然后与计算机图形显示卡产生的图像叠加在一起,用户可在显示器屏幕上指定一个窗口监看(监听)其内容。

@浙江大学车辆工程专业介绍

车辆工程学科依托于浙江大学动力机械及车辆工程研究所,该所由原浙江大学内燃机研究所(始建于1958 年)通过学科交叉在 2000 年初组建成立。该学科在编人员30人,现有教授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副教授及高工16人。近几年来共承担车辆工程方面科研项目30余项。学科有教学、科研用房约2500平方米,装备有教学、科研所必需的基本仪器设备,共有 8 个发动机实验室、一个汽车底盘测功实验室、一个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室和 7 个专项实验室,如汽车、发动机噪声与振动实验室,关键零部件可靠性实验室,发动机及车辆热系统实验室等。目前在站博士后 4 名,在读博士研究生 21 名,硕士研究生 66 名。 多年来,本学科主要从事汽车代用燃料发动机、汽车电子控制、车辆热管理、车辆振动噪声控制、车辆性能检测、车辆关键零部件可靠性和耐久性、车辆产品现代设计方法、车辆产品生产质量在线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同时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活动,先后有近 30 名研究生和数十人次的教师前往美国、德国、英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学习、学术交流和工作访问。目前与美国的 Wisconsin 大学、 Princeton 大学,德国的 Kaisers Lauten 大学,加拿大的 Calgary 大学,日本的崎埠大学、武藏大学、北海道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学校建立了稳定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有近10名国内外知名学者成为本学科的兼职教授。研究所现为中国内燃机学会常务理事单位、浙江省内燃机学会理事长单位、浙江省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兵工学会发动机分会委员单位。 研究生主干课程: 现代控制理论、现代测试技术、汽车动力学、汽车发动机振动与噪声控制、车辆环境工程学、现代汽车安全技术、汽车发动机高级实验学等。 主要研究方向:

浙大工程流体力学试卷及答案知识分享

浙大工程流体力学试 卷及答案

2002-2003学年工程流体力学期末试卷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一密闭容器内下部为水,上部为空气,液面 下4.2米处的测压管高度为2.2m,设当地压强 为98KPa,则容器内液面的绝对压强为水 柱。 (a) 2m (b)1m (c) 8m (d)-2m 2、断面平均流速υ与断面上每一点的实际流速u 的关系是。 (a)υ =u (b)υ >u (c)υ

的流量。 (a)等于 (b)大于 (c)小于 (d) 不能判定 8、圆管流中判别液流流态的下临界雷诺数为。 (a) 2300 (b)3300 (c)13000 (d) 575 9、已知流速势函数,求点(1,2)的速度分量为。 (a) 2 (b) 3 (c) -3 (d) 以上都不是 10、按与之比可将堰分为三种类型:薄壁堰、实用堰、宽顶堰 (a)堰厚堰前水头 (b) 堰厚堰顶水头 (c) 堰高堰前水头 (d) 堰高堰顶水头 二、简答题(共24分) 1.静水压强的特性(6分) 2.渐变流的定义及水力特性(6分) 3.边界层的定义及边界层中的压强特性(6分) 4.渗流模型简化的原则及条件(6分) 三、计算题(共56分) 1、(本小题14分) 有一圆滚门,长度L=10m,直径D=4m,上游水深H1=4m,下游水深H2=2m,求作用在圆滚门上的水平和铅直分压力。 题1图题2图 2、(本小题12分) 设导叶将水平射流作的转弯后仍水平射出,如图所示。若已知最大可能的支撑力为F,射流直径为d,流体密度为 ,能量损失不计,试求最大射流速度V1。

数字电视术语解释

数字电视术语解释 1, 一些定义 ES:由编码器输出,可以是编码过的视频数据流,音频数据流,或其他编码数据流。ES 流经过PES打包器之后,被转换成PES包。PES包由包头和payload组成。 PSI:MPEG-2中定义了PSI(Program Specific Information)信息,其作用是从一个携带多个节目的某一个TS流中正确找到特定的节目。 PSI表:PSI表包括节目关联表(PAT)、条件接收表(CAT)、节目映射表(PMT)和网络信息表(NIT)组成。 SI:在MPEG-2标准中定义的PSI表,是对单一TS流的描述。由于系统通常存在多个TS流,为了引导数字电视用户能在TS流中快速地找出自己需要的业务,DVB对MPEG-2的PSI进行了扩充,在PSI四个表的基础上再增加了九个表,形成SI(Service Information)。 SI表:SI表包括业务描述表(SDT)、事件信息表(EIT)、时间和日期表(TDT)、时间偏移表(TOT)、业务群关联表(BAT)和运行状态表(RST)、填充表(ST)、选择信息表(SIT)、间断信息表(DIT)等表信息。SI中的各表在实际使用中并不都需要传送,其中NIT、SDT、EIT、TDT是必需传送的,其它表则按照需要进行选择传送。 TABLE ID:TS流中有两种标识符,一种是包标识符,一种是表标识符。具有相同PID 的不同信息表由表标识符TABLE ID来区分。 EPG:在实用中,我们将SI所提供的数据通过有序地组织起来,生成类似节目报的形式,它能在电视机上即时浏览,这样将大大方便用户的使用,这就是电子节目指南EPG。 TS包

浙江大学现代测试技术作业参考

第0讲思考题 1. 试举例说明测试技术的概念 测试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方法。测试过程是从客观事物中摄取有关信息的认识过程。凡需要观察事物的状态、变化和特征等等,并要对它进行定量的描述时,都需要测试。测试包含“测量”与“试验”。“测量”—以确定被测物属性量值为目的的全部操作;“试验”—为了解某物的性能或某事的结果而进行的尝试性活动。如机械振动测试,温度测试等。 2. 结合自己所从事的方向或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举出一个简单的测试系统的例子,并说明测试技术在该研究方向中的作用。 现代的一些内燃发电机组中,内燃机的一些基本参数控制就是由测试系统和控制系统联合实现的。如,内燃机的转速、水温和油压就是通过转速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在机器运行过程中采集到机器的转速、水温和油压的数据,这些数据一方面输送到显示仪器进行显示,另一方面送到处理系统进行分析计算,当这些数据超过预设的限制时,处理系统就会作出报警或自动停机等相应处理。 3. 试列举测试技术的发展史及发展趋势。 自古以来,测试技术就渗透于人们的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如我国西汉初的侯风地动仪用来测量地震方位;东汉阳嘉元年日晷是利用日影计时,1664年发明的机械计算机,以及后来的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使测试技术向着智能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测试技术将向以下方向发展:新型传感技术,测试系统智能化技术,虚拟仪器技术,网络化仪器技术。 4. 试举例说明测试技术离不开实验环节。 从测试的概念看,测试包含“测量”与“试验”。“试验”—为了解某物的性能或某事的结果而进行的尝试性活动。例如:机床主轴径向跳动测试,它包括测量过程:确定径向跳动具体量值。试验过程:机床主轴径向跳动超标否,如果不通过实验就看不出是否超标。 5. 试说出在本科阶段“测试技术”的学习中,学习了哪些知识? 信号的基本概念,测试系统的基本概念,传感器的基本类型,信号处理的基本知识,机械工程量测试系统介绍 第1讲思考题 1. 解释术语——信息、消息、信号。 信息:它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它本身不具有能量。有可以识别、转化、传输的特性和存储性、共享性、永不枯竭性。 消息:由文字、符号、数字或语音构成的序列,消息是信息的外壳,信息是消息的内核。信息一定含于消息之中,但消息不一定有信息。 信号:传输信息的载体,它蕴涵着信息,它本身具有能量。 2. 宇宙三要素是什么? 物质、能量和信息 3. 现代科学技术中三大支柱是什么?信息科学的主体结构是什么?信息技术包括哪些技术? 信息科学与材料科学、能量科学三者成为当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支柱。信息科学的主体结构是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人工智能是三者的综合利用。信息技术包括测试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4. 试说明测试系统是一种广义通讯系统。 首先,广义通信系统是指适合于所有信息流通的系统。比较其模型和测试系统的模型,如下图:

流体力学WEB(网络版)虚拟仿真实验CAI软件——浙江大学土建类虚拟仿真实验中心

以下介绍杭州源流科技毛根海教授团队的软件系列产品 名称:基于WEB的(网络版)流体力学实验虚拟仿真实验平台(非单机版)主要配置及技术参数: 1、配套WEB网络版实验虚拟仿真CAI软件,基于互联网+,电脑、IPAD、手机都可通过其上的WEB浏览器访问做实验,不需下载APP,网上实验真正做到了24小时全开放,方便学生实验虚实结合,随时随地进行实验预习和复习。 2、每项实验CAI 均包含仪器真实仿真,真实动态操作界面、实验原理、后台数据采集、真实成果分析、操作指南和问题解答。 3、可供学生利用网络做各项实验的真实过程操作、真实数据采集和成果分析,还设有实验提示、错误纠正等功能,以辅导学生按正确途径深入有序地进行实验。 4、所附的实验原理和问题解答除用文本形式外,均以多媒体动画和录像的形式给出,形象生动、简单易懂,可供学生实验预习与答疑,帮助学生成功地完成实验。 5、实验数值仿真可靠,操作过程要求符合实际。 6、实验分析以表格形式显示,符合实验报告要求,具有图形分析自动处理

功能。 7、WEB网络版实验虚拟仿真CAI软件系统,具有通过IE浏览器上网操作、使用用户名、密码登录界面的用户管理功能。 源流公司与浙江大学土建类虚拟仿真实验中心联合研发的最新流体力学实验 1、CAI 虚拟仿真WEB网络版(非单机版)。 2、浙江大学流体力学虚拟仿真实验CAI网上实验。 3、可随时随地上网用户名、密码登录即可操作虚拟实验。 以下是杭州源流科技毛根海教授团队研发的一系列实验仪器的简单介绍。 名称:自循环水击综合实验仪(水击综合实验仪) 型号:MGH-ZS 1-3-3 主要功能:水击的产生和传播;水击压强的定量观测;水击的利用——水击扬水原理;水击危害的消除——调压井工作原理. 主要配置及技术参数:有机玻璃精制的自循环供水器,低噪环保型水泵,恒

数字电视基础知识试题

化州分公司数字电视基础知识试题 姓名:部门(单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格3分 1、1个模拟有线电视频道带宽是();目前,一个频道(频点)最多可传输标清数字电视节目()套,最多可传输高清数字电视节目()套。 2、中国1000MHZ带宽有线电视频带中,共有标准频道56个,其中DS5与DS6间、()与()间、DS24与DS25间共有43个增补频道,标准频道和增补频道总数为99个。 3、RF信号称为()信号,A V信号中,A信号称为(),V信号称为()。 4、我国标清数字电视节目图像分辨率为(),幅形比为();高清数字电视图像分辨率为(),幅形比为()。 5、机顶盒视频和音频输出接口中,一般可输出()、()、()、()等信号。 6、连接A V信号时,连接线颜色图像为(),L声道为( ), R声道为(),L、R分别代表(、)声道。

二、选择题:把下列各题中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内,每题8分 1、下列关于机顶盒HDMI输出口输出的高清信号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是图像信号 B、包括图像信号和伴音信号 C、只能输出高清型号,不能输出标清信号 D、输出标清信号时,只能输出图像信号,没有伴音信号 2、A V信号连接线中,应选择接口组为:() A、V-AL-AR B、R-G-B C、Y-U-V D、Y-Pb-Pr E、S-Video 3、中国大陆的电视制式是:() A、PAL-I B、NTSC C、SECAM D、PAL-D/K 4、数字电视在电视机显示“你没有接收该节目的权限”之类的提示时,可能的原因是:() A、音视频线未接通 B、机顶盒未通电 C、用户没有订制该节目 D、射频信号未接通 5、收不到清晰的电视节目,但可收到部分带雪花的电视节目,可能的原因是:() A、电视机选择了TV状态 B、电视机选择了A V状态 C、电视机选择了HDMI状态 D、电视机选择了3D状态

数字电视基础知识

数字电视基础知识(总3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数字电视基础知识 1.什么是数字电视? 数字电视(DTV)是数字电视系统的简称,是音频、视频和数据信号从信源编码、信道编码和调制、接收和处理等均采用数字技术的电视系统。 数字电视系统的电视信号从编辑、发送、传输到接收等整个过程,都以数字信号的形式进行处理。只在现行电视广播系统演播室或电视广播系统的某些部分,采用数字处理技术和设备,来改善性能或增加功能,不是真正意义的数字电视系统。目前,除图像和声音信号源、投影器件和显示器件(屏)以及放音装置尚存在模拟工作方式外,数字电视系统的其他部分均已实现数字化。 按照图像质量和图像格式等,数字电视分为标准清晰度电视(SDTV)和高清晰度电视(HDTV)两种级别,因而数字电视不都是高清晰度电视。 按传输数字电视信号的途径和方式等,数字电视主要有卫星数字电视、有线数字电视和地面数字电视三种系统。 按服务方式,数字电视可分为只服务于合法用户的条件接收数字电视和面向一般公众的数字电视广播。 卫星、有线、地面数字电视系统既可提供SDTV级别服务,也可传送HDTV 节目,既可面向一般公众,也可实现条件接收。为便于各类用户选择,利用数字电视系统传送流(TS)传送数字电视信号的能力,往往经同一电视信道,同时传送SDTV节目和HDTV节目,或同时传送面向一般公众的节目和只有付费用户才能收看的加密节目,或不同时段和不同节目内容以SDTV或HDTV级别播送。 另外,利用数字电视广播网,采用数字技术,也可开展传输各种数据信息的数据广播业务。除通过电视宽带网传送数字电视信号外,借助电信网,可构成移动数字电视系统,或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开展IP电视(IPTV)业务。 2.数字电视系统包括哪些主要组成部分? 数字电视系统由前端、传输与分配网络以及终端组成。 数字电视前端通常可划分为信源处理、信号处理和传输处理等三大部分,完成电视节目和数据信号采集,模拟电视信号数字化,数字电视信号处理与节目编辑,节目资源与质量管理,节目加扰、授权、认证和版权管理,电视节目存储与播放等功能。 数字电视信号传输与分配网络主要包括卫星、各级光纤/微波网络、有线宽带网、地面发射等,既可单向传输或发射,也可组成双向传输与分配网络。 数字电视终端可采用数字电视接收器(机顶盒)加显示器方式,或数字电视接收一体机(数字电视接收机、数字电视机),也可使用计算机接受卡等,既可只具有收看数字电视节目的功能,也可构成交互式终端。 图1-1是数字电视系统数字音视频信号处理过程示意图。首先,视频和音频模拟电视信号分别经取样、量化和编码,转换成数字电视信号。接着,音视频数字电视信号分别通过编码器压缩数据率,得到各自的基本流(ES),再

浙江大学现代测试技术第四讲作业及答案

第四讲作业解答 姓名:顾晓蕾学号:20925018 2. 数字信号处理系统中,有哪些误差源?分别如何减小这些差? 答:误差源:时域采样、时域截断和频域采样; 减小误差的方法:减小采样间隔、增大频谱周期间隔,加长截断函数宽度。3. 如图为信号x(t)的频谱,当该信号被理想采样,采样频率分别为1.8kHz、2kHz、4kHz,试画出被采信号序列的频谱图,试解释哪一种采样频率最合适?并由此解释什么是采样定理? 题3 图信号频谱图 答: 采样频率:1.8khz 采样频率:2khz 采样频率:4khz

从图中可以看出采样为1.8khz时有频谱混叠现象,采样频率为4khz时分的最清楚,所以采样频率4khz最好。 采样定理:采样频率必须大于或等于信号中最高频率的两倍。 4. 试解释抗混叠滤波器的作用?解释 D/A 后低通滤波器的主要作用有哪些?答:抗混叠滤波器为低通滤波器,保证输入被采样信号为带限信号; D/A后低通滤波器的作用是离散信号的恢复和时域内信号的恢复。 6. 试举例说明 DFT 的由来,即被测信号经历时域采样、时域截断及频域采样的整个过程以及相应信号结构或频谱结构的变化,并绘图说明。由此说明DFT 中时间域总长度T 、点数N 、采样周期ΔT、频率分辨率Δf 、分析频率fa之间的关系? 答:DFT的由来:为了实现计算机运算傅里叶变换,必须满足条件:时域与频域上均为离散数据;把计算范围收缩在有限区间,即参与运算的数据个数是有限个;可实现正、逆傅里叶变换计算。 f s=,Δf=,f a=,T=ΔT.N 时域采样

时域截断 频域采样 7. 今用 10kHz 的采样频率对被测信号进行采样,共采集了1024点后使用DFT 进行计算,问结果中两个样本之间的频率间隔是多少? 答:Δf===9.77 11. 试解释频谱混叠、频谱泄漏、栅栏效应的含义,产生的原因又分别是什么,如何避免或减小这些因素带来的误差? 答:(1)频谱混叠:采样以后采样信号频谱发生变化,出现高、低频成分混淆的现象;

流体力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云平台-浙江大学与杭州源流科技联合研发

在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开展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工作,是目前高校迫在眉睫的重要实验室建设任务。杭州源流科技毛根海教授团队研发的流体力学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具有典型性和统一性,值得兄弟院校借鉴和引用。 毛根海教授团队研发的基于WEB的流体力学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主要包含项目如下: MGH-RJ 6-2-1基于WEB的流体力学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流体静水力学实验软件MGH-RJ 6-2-2基于WEB的流体力学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能量方程实验软件 MGH-RJ 6-2-3基于WEB的流体力学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文丘里实验软件 MGH-RJ 6-2-4基于WEB的流体力学虚拟仿真实验平台-雷诺实验软件 MGH-RJ 6-2-5基于WEB的流体力学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动量定律实验软件 MGH-RJ 6-2-6基于WEB的流体力学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孔口管嘴实验软件 MGH-RJ 6-2-7基于WEB的流体力学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局部水头损失实验软件MGH-RJ 6-2-8基于WEB的流体力学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沿程水头损失实验软件MGH-RJ 6-2-9基于WEB的流体力学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毕托管测速实验软件MGH-RJ 6-2-10基于WEB的流体力学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泵特性曲线实验软件

MGH-RJ 6-2-11基于WEB的流体力学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泵特性综合实验软件MGH-RJ 6-3-1 基于WEB云平台的水面曲线实验虚拟仿真CAI软件 MGH-RJ 6-3-2 基于WEB云平台的堰流实验虚拟仿真CAI软件 MGH-RJ 6-3-3 基于WEB云平台的水跃实验虚拟仿真CAI软件 MGH-RJ 6-3-4 基于WEB云平台的消能池实验虚拟仿真CAI软件 MGH-RJ 6-3-5 基于WEB云平台的消能坎实验虚拟仿真CAI软件 MGH-RJ 6-3-6 基于WEB云平台的挑流消能实验虚拟仿真CAI软件 WEB网络版实验虚拟仿真CAI软件的技术特性如下: 1、基于互联网+,电脑、IPAD、手机都可通过其上的WEB浏览器访问云平台网站做实验,不需下载APP,网上实验真正做到了24小时全开放,方便学生实验虚实结合,随时随地进行实验预习和复习。 2、无需下载APP,直接通过客户端的IE浏览器上网,登录流体力学实验虚拟仿真CAI网站云平台即可操作虚拟仿真实验,并具备使用用户名、密码登录界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