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越南移民问题研究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澳大利亚越南移民问题研究综述
王丹阳
内容摘要:近年来,国内外学界对于澳大利亚越南移民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研究水平不断深入。
目前,国内学界多以宏观的角度研究这一问题。
国外学界的研究相对更细致、具体,研究视角更广泛,并大量运用新的研究方法。
同时,相关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关键词:澳大利亚越南移民研究综述
20世纪7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开始推行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并逐步放宽了亚洲移民政策。
越战结束后,随着澳大利亚新的难民政策的施行,大批越南移民,尤其是越南的难民涌入澳大利亚。
20世纪90年代以后,越南移居澳大利亚的移民类型逐渐多样化。
越南移民人口基数的不断增加,这一群体逐渐成为澳大利亚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统计,目前澳大利亚有超过20万越南移民,在澳大利亚的移民人数统计中,位列第6。
这一数字在所有的发达国家的越南移民人数中排名第2位,仅次于美国①。
越南移民对于澳大利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艺术等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学界对于这一群体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高。
此外,在澳大利亚的越南移民中,华侨华人也占有很大的比例。
数据显示,1975年澳洲政府接纳的印支半岛的难民, 多数为华侨华人。
而在10年之后的统计中,澳大利亚境内仅填报出生地为越南的华人数量就多达8 .3 万②。
因此,研究越南的澳大利亚移民对于研究我国华侨华人问题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有关于澳大利亚越南移民问题的研究成果已经比较丰富,但遗憾的是,其中国内的相关研究却相对薄弱,相关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因此,本文试图梳理和评述目前国内外对于澳大利亚越南移民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以期对今后的相关研究能够有所帮助。
一、国内的研究成果
自20世纪90年代起,国内学者对越南移民问题的关注持续升温,但大多着眼于一些宏观的研究,对于澳大利亚越南移民问题专门的研究相对较少。
国内早期研究澳大利亚越南移
①Duong Thuy Tran,Louisa R. Jorm,Maree Johnson,Hilary Bambrick,Sanja Lujic,“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Type 2 Diabetes in Older Vietnam-Born Australians”,J Community Health,2014.
②刘建彪:《对战后东南亚华侨华人再移民现象的探讨》,《八桂侨刊》2000 年第1 期。
民问题的文章,以关注其移民史的研究居多。
如中山大学李若建教授发表在《东南亚研究》1997年第1期上的论文《香港的越南难民与船民》。
在该文中,作者谈及了一些越南难民在移居香港一段时间后,再移民至澳大利亚等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的历史情况①。
暨南大学东南亚所的刘建彪于2000年发表的《对战后东南亚华侨华人再移民现象的探讨》一文,更是特别指出了澳大利亚越南移民中存在大量华人这一历史现象。
该文对包括澳越南移民在内的战后东南亚华侨华人大规模再移民的历史背景,战后东南亚华侨华人再移民的具体原因,东南亚华侨华人大规模再移民的主要去向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②。
此外,陆玲和林聪的论文《浅析冷战后越南移民问题》,则是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对冷战后的越南移民史做了深入的研究。
同类的文章还有邵波的《澳大利亚难民政策的演变》。
作者在文中也花了大量篇幅,对越战后大批越南难民涌入澳大利亚的历史做了详细的梳理与探究。
这些研究越南移民史的文章大都倾向于从宏观的视角梳理并把握这段历史的整体脉络,但其中一些文章只是简单地概述了澳大利亚越南移民史,并没有对此进行更深入的探索与研究。
另外,还有一些国内学者将其研究的重点放在了越南移民的现状研究上。
梁志明、游明谦发表在《南洋问题研究》2004年第2期的论文《当代海外越南人的分布与发展状况研究》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该文引用了很多越南学者的研究成果和观点,是目前国内研究海外越南人比较全面和系统的论文。
作者在文中指出,从20 世纪70 年代中期以后,包括澳大利亚越南移民在内的海外越南人人数激增,约2/3 取得所在国的国籍,形成一个有一定影响的越裔族群,在越南政府实行较为宽松的国籍政策的背景下,越南人移民的情况愈发普遍。
他们以不同的形式参与祖籍国的建设,成为了越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外部资源③。
此外,由李文主编的专著《东南亚:政治变革与社会转型》,则谈到了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劳务输的问题。
书中指出,当前,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向澳大利亚等劳务输出大国进行劳动力跨国流动的过程中,劳动力跨国流动的女性化、非技术或半技术劳动力受歧视现象严重、非法流动和贩卖人口现象愈演愈烈以及控制劳动力非法跨国流动方面缺乏国际合作等特点逐步凸显④。
与研究越南移民史类似,国内学界在研究澳大利亚越南移民的现状问题上,也是更倾向于从宏观的视角对这一群体的现状(如分布状况,劳务输出情况等)进行概括与归纳,对与澳大利亚越南移民有关部分的研究还不够具体。
①李若建:《香港的越南难民与船民》,《东南亚研究》1997年第1期。
②刘建彪:《对战后东南亚华侨华人再移民现象的探讨》,《八桂侨刊》2000 年第1期。
③梁志明、游明谦:《当代海外越南人的分布与发展状况研究》,《南洋问题研究》2004年第2期。
④李文主编:《东南亚:政治变革与社会转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第281-290页。
此外,学界还有一些文章重点探究了澳大利亚越南移民的宗教信仰问题,如郎友兴的《澳大利亚佛教的历史与现状》和陈星桥的《澳大利亚与澳洲佛教———澳洲考察见闻录》。
其中,郎友兴的文章表明,澳大利亚大多数佛教徒都来自于亚洲国家, 且尤以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等国居多。
1991年的人口统计显示, 澳洲最大的佛教团体属于越南移民, 占澳洲佛教徒的近1/3。
作者认为,作为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澳大利亚正面临着如何将不同的文化、种族与宗教信仰的人连结一起, 建立共同的归属感的问题①。
此类研究更多地会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通过数据对比等方式,将澳大利亚越南移民的宗教信仰问题与其他少数族裔进行比较,从总体上得出一定的结论。
总体而言,国内学界对于澳大利亚越南移民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相关研究的深度不断加强,对于这一问题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高,此外,一些学者还开始逐步关注起一些现实性问题。
学界的这些文章或著作以研究澳大利亚越南移民史或者移民现状的居多,也有一些学者运用比较法,重点研究了澳大利亚越南移民的宗教问题。
国内的研究多着眼于从宏观的视角,关注整个越南移民群体,甚至整个东南亚移民群体的历史与现状。
当前,相关研究成果在学界取得了一定的影响,但遗憾的是,这些研究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一)相关的研究成果多停留在对于整个越南移民群体的研究上,对于澳大利亚越南移民的专门性的研究数量有限,一些专业性的研究也不够细化;(二)有些国内的研究成果在研究方法和相关数据的使用上略显陈旧,在研究一些现实性问题时,难以准确地把握澳大利亚越南移民的现状;(三)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国内研究在很多具体性问题(如澳大利亚越南移民的社会融入状况、居住情况、社会保证与教育问题等)上显得有些薄弱,这一领域也还存在一些学术空白,有待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究。
二、国外的研究成果
相对于国内的澳大利亚越南移民研究,国外学者的相关成果更多,研究更为细致,更有深度。
尤其20世纪70年来以来,随着越南移民数量的不断增加,作为越南移民输入大国的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涌现了许多研究澳大利亚越南移民问题的文章和专著。
一些法国和东欧国家的学者对于相关问题的研究也颇为深入,不过多以研究本国或者本地区的越南移民为主。
到了20世纪90年代,除了一些欧美学者的研究之外,越南学者对于本国移民问题的关
①郎友兴:《澳大利亚佛教的历史与现状》,《佛学研究》2002年版。
注度也不断提高。
阮玉河博士于1990年在胡志明市出版社出版的《关于定居国外的越南人》,就是越南第一部较全面研究海外越南人的专著。
此后,越南国内相关的专著与论文多有发表,以关于移居欧美的越南人研究居多。
1997 年越南国家政治出版社出版的陈重登檀教授的《海外越南人》—书,则是—部相当全面系统地论述海外越南人的专著①。
到本世纪,越南移民已经成为澳大利亚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学者关于此类问题的研究也更加具体和深化,并开始使用最新的科学研究方法,成果颇丰。
国外的研究成果分类细致,理论方法新颖,很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
(一)澳大利亚越南移民史研究
20世纪70年代之前,澳大利亚的几乎没有多少越南移民。
越南战争期间,尤其是战争结束后,大批的越南移民涌入澳大利亚,并逐年快速增长。
学界的越南移民史研究也基本都是把越南战争作为这一段历史的开端的。
哈尔·G·P·科尔巴奇的论文《“船民”与1977年大选》就探讨了1977年澳大利亚政府实施新的难民政策、接收大批越南战争难民的历史。
文章指出,在越战结束之后,民调显示多数澳大利亚人高度关注越南难民问题。
在1977年澳大利亚大选期间,越南船民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澳大利亚党派之间的政治博弈的工具。
而在弗雷泽选举成功之后,澳大利亚颁布了一份移民政策的声明,显示出了澳大利亚正式承认自己对难民承担人道主义的义务,同时又表现出“控制进入”的移民原则。
这一份声明对于当时的越南难民以及以后移居住澳洲的越南移民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也是越南移民历史上有重要事件之一。
该文表明,人道主义只是影响澳大利亚移民政策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家利益和政治需求才是影响澳大利亚对于越南移民政策变化的决定性因素②。
弗兰克·刘易斯与朱迪斯·李合著的《第一次浪潮:澳大利亚首批越南难民的安置》一书,则是重点关注了澳大利亚对于这批难民的安置工作。
这部专著共分5章,探析了1975年移民澳洲的首批越南移民的安置问题,引用许多官方数据、图片与其他相关资料,并进行了大量的社会调查,全方位地深入探讨了移民过程中,这些所谓的“船民”所遭遇的语言、住宿、教育、就业、种族歧视等各种问题③。
此外,研究越南移民历史的著作还有斯帕赛·C·塔克主编,美国文献中心出版社在2011年出版的《越战百科全书:政治、社会、军事史》。
这是一部索引式的全面介绍越南战争及其相关问题的专著。
①转引自梁志明、游明谦:《当代海外越南人的分布与发展状况研究》,《南洋问题研究》2004年第2期。
②Hal.G.P.Colebatch,“The‘Boat People’and the 1977 Election”,Quadrant Magazine,March,2015.
③Frank Lewins and Judith Ly,The First Wave:The Settlement of Australia’s First Vietnamese Refugees,George Allen and Unwin Australia Pty Ltd,1985.
在“难民与船民”(refugees and boat people)一节中,作者花了大量篇幅介绍了越南船民的相关情况,梳理了越战后的难民潮这一历史事件①。
总的来说,国外学界对于澳大利亚越南移民史的研究资料相对更加丰富,相关的引证更加详实,研究的内容也更加细致。
此类专著大都倾向于关注这段历史进程中的某一特殊时段或某些事件。
美中不足的是,这些著作大都是从移民输入国(澳大利亚)的视角来研究澳洲越南移民史的,而从移民输入国(越南)的视角来研究的著作的数量还十分有限。
此外,《越战百科全书》一书,虽然引用了大量的数据资料,内容充实,但是对于这段历史缺乏更深入的分析与探究,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二)澳大利亚越南移民模式、社会流动模式及其发展趋势研究
移民模式的研究是国外相关领域的学者较为关注的问题。
澳大利亚学者理查德·T·杰克逊发表在《亚洲研究评论》1991年4月第14卷第3期的论文《澳大利亚的东南亚移民》,就试图概括性地叙述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出生的移民在澳大利亚定居模式的发展变化。
作者在文中对将澳大利亚的越南移民与其他少数族裔的性别、年龄、婚姻情况、就业状况以及移民类型等因素进行分析与概括,突出了移民模式的多样性。
在文章的结尾,作者也坦言,由于分析资料的种种缺陷,文章还没有完全把握住东南亚向亚洲移民的大趋势。
同类的专著还有美国学者主编的《迁移: 国际视野下的迁入移民与迁出移民》。
全书对于移民模式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并分析一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移民地区的移民模式。
在书的第15章中,作者还专门探讨了澳大利亚的越南移民问题。
作者认为,“作为移民大国的澳大利亚,为我们研究与评估不同文化群体与移民经历的影响的差异性提供了良好的的契机②”。
作者指出,在现有的移民模式下,一些年轻一代的越南移民认为“自己没有他们的父母那么浓重的传统价值观,这一现象可能会引发管理失调等一系列的文化冲突”,这必须要引起重视。
总体而言,国外学界研究澳大利亚越南移民模式的著作大多站在宏观的视角,引用各种数据资料,将澳大利亚越南移民与的其他少数族裔的移民模式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然而,此类的研究的对象基数过于庞大,需要大量的数据资料作为引证。
因此,相关著作也很难做到准确把握这些群体的移民模式的特点。
同时,国外学界研究澳大利亚越南移民社会流动模式的专著和论文也有很多。
如陈美万和罗伯特·霍尔顿的综合性专著:《失去家园的悲痛与得到和平的幸福:澳大利亚越南移民
①Edited by Spencer C. Tucker,The encyclopedia of the Vietnam War : a political, social, and military history,second edtion,ABC-CLIO,LLC,2011,p.965.
②Edited by Leonore Loeb Adler and Uwe P.Gielen,Migration: immigration and emigration i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Inc.,2003,pp.287-289.
的社会流动1975 - 1991》。
该书用大量篇幅介绍了越南移民到达澳洲之后的社会流动情况,分析并总结了越南移民的社会流动模式:如越南移民在澳洲的首个工作与现有工作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女性几乎在社会流动中各个阶段的表现都相对差强人意、仅1/3的移民在移民澳洲10-12年后获得了较高的收入与社会地位,等等①。
全书重点解读了移民在海外生活遭遇的种种困境。
关注越南移民是否获取固定工作,重新开始战后的生活。
书中还指出,诸如英语普及工程、劳动力市场与就业工程以及基础教育等一系列与越南移民相关的政策性的问题都还有待完善。
同类著作还有新南威尔士大学的伊恩·麦卡利斯特所著的《移民的社会流动性:澳大利亚黎巴嫩、马耳他与越南移民经济上的成功》一书。
书中重点探究了澳大利亚越南移民的社会流动问题,并将其与澳大利亚黎巴嫩、马耳他移民的社会流动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比较。
布里奇特·华道夫于1998年发表的论文《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的越南移民的种族隔离与居住地迁移》,则是运用“离散时间评定模型”评估城市内部的住宅迁移对于越南移民的影响。
作者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对于居住地地理位置的调控,会使得处在自身文化内部主流位置的越南移民的在移民团体中作用更加凸显。
同时,二代移民的影响力则随之减弱。
文中的结果还显示出,从长远来看,最初的安置方案作用还是十分有限的,个人选择居住位置的意愿显然更加重要,它会改变移民群体的性质。
越南居民在澳大利亚城市中的种族居住模式也可能因此受影响②。
研究越南移民社会流动模式问题的文章还有詹姆斯·库克大学的詹姆斯·E·考夫兰所著的《处在流动中的澳大利亚中、越移民群体空间分布与集中:1986-2006年澳大利亚人口普查数据分析》。
文章表明,中越的移民群体的流动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中国移民的住宅聚集程度要远低于越南移民。
总的来说,这两个移民群体的离散度都越来越高。
作者在文中还指出,由于不同种族造成的社会隔离现象还是大量存在的,政府必须制定政策去增加社会流动的机会,从而减少歧视带来的社会分离与族群飞地③现象的出现④。
总的来说,国外学界对于澳大利亚越南移民社会流动模式这一问题的关注度较高,相关研究成果也较为丰富。
这些著作中多以研究澳大利亚某一地区的越南移民流动模式为主,并与其他族
①Tran My Van and Robert Holton,Sadness is Losing Our Country,Happiness is Knowing Peace:Vietnamese Social Mobility in Australia,1975-1990,The Centre for Multicultural Studies,1991,p.174.
②Sonya M.Glavac and Brigitte Waldorf, “Segregation and Residential Mobility of Vietnamese Immigrants in Brisbane, Australia”,Professional Geographer, Vol.50,No.3, 1998, pp. 344–357.
③族群飞地(ethnic enclave):飞地原指在本国境内的隶属另一国的一块领土,这里指代不同种族由于种族隔离造成的聚居地。
④James E. Coughlan,“The Changing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Concentration of Australia’s Chinese and Vietnamese Communities:An Analysis of 1986-2006 Australian Population Census Data”,Journal of Population Research,V ol. 25, No. 2, 2008.
裔进行对比分析。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相关的学者还十分注重使用一些新的跨学科研究方法(如“离散时间评定模型”等)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此外,也有一些学者将研究重点放在了澳大利亚越南移民发展趋势上。
例如由克里斯汀·英格利斯和杰拉德·沙利文等人主编的研究澳大利亚亚洲移民的专著《亚洲人在澳大利亚:移民与定居的动态》。
在该书的第3章,作者指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移民在经济、政治上产生愈发重要的影响,澳洲政府在制定新的移民政策过程中,更倾向于关注经济和技术层面的移民,而对于人道主义移民则采取逐步紧缩的策略。
,随着移民政策的改变,以技术移民为主要移民种类的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亚洲移民基数增长速度不断加快,越南移民在亚洲移民中所占比例则是在逐步缩小:1981-82年,越南移民在澳大利亚的亚洲移民总人口总所占比例高达39%,但到了1989-1990年,这一数字已经缩减到了22%,并还有继续缩减的趋势①。
同类的著作还有由罗谢尔·沃特金等多位学者合著的《未来的越南移民对于在澳机会的个人特质与预期》。
文中抽取了1352个16岁及以上的通过澳大利亚签证健康状况检查程序的越南“预期移民”作为调查样本。
这些人大都相信,移民澳大利亚会给他们带来更好的教育与就业机会。
文章显示,虽然澳大利亚移民政策的调整使得移民澳洲的难度增大、发展趋势放缓,但越南人移民澳洲的热情依旧高涨②。
这些文章或者著作倾向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引用各种数据资料,从而对移民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总体来说,国外学界对于澳大利亚越南移民模式、社会流动模式及发展趋势的研究较为深入,研究成果较多。
这些研究成果资料丰富,论证详实,并且大量运用各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十分值得我们去学习与借鉴。
同时,相关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对于移民模式的研究,需要分析大量的数据资料,研究对象基数大,且抽象性较强,因此,在准确把握这一问题发展趋势上的研究难度较大。
(三)越南移民生存现状研究
当前,越南移民群体已经成为澳大利亚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学者,尤其是澳大利亚本国的学者对于这一群体的生存现状的研究表现出了高度的关注。
相关研究的专著和论文数量众多,角度多样,且涉及多个不同学科。
①Edited by Christine Inglis,S.Gunasekaran,Gerard Sullivan,Chung-tong Wu,Asians in Australia:The Dynamics of Migration and Settlement,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1992,p.197.
②Rochelle Watkins, Aileen J. Plant, David Sang,Thomas O’Rourke, V an Le, Hien Nguyen and Brian Gushulak,“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and expectations about opportunities in Australia among prospective Vietnamese migrants”,Journal of Ethnic and Migration Studies,V ol. 29,No. 1,January 2003.
1.社会融入、身份认同与文化交流问题
作为一个移民群体,社会融入与身份认同等问题是无可避免的。
国外的学者对于相关问题的研究较为深入,成果较多。
由罗比·B·H·吴和肖恩·黄主编的《“离散海外的亚洲人:文化与身份认同及其表现》从理论的角度论述了包括越南移民在海外的文化交流、身份认同与社会融入等现实性问题。
澳大利亚几位学者合著的论文《价值观与行为的文化适应:越南移民研究》,则是运用社会调查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关注了澳大利亚越南移民的文化适应问题。
作者统计了这些越南移民移居澳大利亚时年龄、当前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性别等变量,并对它们进行多变量分析,将其与澳洲当地的白人进行比较,重点探析了二者的行为性文化渗透现象①。
罗伯特·戈特所著的《澳大利亚越南人》一书,则是从饮食习惯、家庭生活、娱乐活动及传统文化等多个角度概述了澳大利亚越南移民的生存现状。
作者还在书中指出,越南移民对于澳大利亚社会的饮食文化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逐步融入澳大利亚的主流文化中。
②美国学者蒂姆·T·阮的相关研究成果《年轻的越南移民与公民:民族、种族与文化构造归属感》通过大量的抽样调查和统计,探究移居海外的越南移民的自身定位与文化认同问题。
作者认为,公民身份(Citizenship)不能仅仅从法律层面和国家层面进行简单的定义,它也是指一种文化归属感,一种与移民国家的历史与文化紧密的联系。
然而,在许多多元文化的国家(如澳大利亚),种族划分与语言文化差异成为了区分所谓的公民身份的重要因素,少数族裔往往被区别对待,甚至是被主流文化所排斥,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公民”。
许多越南移民及他们的后代都被这种文化认同问题所困扰,缺乏归属感甚至成为他们共有的特点③。
总体看来,国外学界,尤其是澳大利亚学界的相关研究较为成熟,这些研究成果的角度多样,方法丰富,值得借鉴。
国外学者也十分关注越南移民在社会融入中所遭受的种族歧视现象。
伊恩·麦卡利斯特和郎达·摩尔于1991年发表的的论文《种族歧视的演变:澳大利亚移民的种族问题分析》以越南移民在内的三种澳大利亚移民为例,探究了这一问题。
文章显示,种族歧视依然十分普遍,作者将出现在澳大利亚种族歧视分为社会歧视与文化歧视两种,越南移民主要受文化歧视。
作者指出,社会中存在的根深蒂固的陈旧观念是改变种族歧视现状的最大障碍④。
另①Rodrigo Marino,Geoffrey.W.Stuart,I.Harry Minas,“Acculturation of Values and Behavior:A Study of Vietnamese Immigrants”,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in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vol.33,April 2000
②Robert Gott,Vietnamese Australians,Pearson Education Australia Pty Ltd,2008,p.20
③Diem T. Nguyen,Vietnamese Immigrant Youth and Citizenship:How Race, Ethnicity, and Culture Shape Sense of Belonging, LFB Scholarly Publishing LLC,2012,pp.3-4
④Ian McAllister and Rhonda Moore,“The Development of Ethnic Prejudice:an Analysis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