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2——税收前沿问题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复习资料答案由班委整理上传,仅供参考,
2、请学生打印模拟试题考试后作
为作业上交
《税收前沿问题研究》模拟题
一、名词解释:
1.税收中性:税收中性是针对税收的超额负担提出的一个概念,一般包含两种含义:一是国家征税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以税款为限,尽可能不给纳税人或社会带来其他的额外损失或负担;二是国家征税应避免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干扰,特别是不能使税收成为超越市场机制而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因素.税收中性原则的实践意义在于尽量减少税收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干扰,在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的前提下,有效地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使市场机制和税收机制达到最优结合.
2.消费型增值税:是指允许纳税人在计算增值税额时,从商品和劳务销售额中扣除当期购进的固定资产总额的一种增值税。也就是说,厂商的资本投入品不算入产品增加值,这样,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增值税相当于只对消费品征税,其税基总值与全部消费品总值一致,故称消费型增值税。
二、简述:
1.论述“十一五”税制改革的基本取向。
[答题要点]:
一是,税制改革要适应扩大国内需求的需要。
“十一五”时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思路与政策导向之一是“立足扩大国内需求推动发展,把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作为基本立足点,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与投资、内需与外需协调拉动转变。”近几年来,我国外贸依存度不断攀升,2005年竟达到70%左右,显然这增加了经济发展的稳定性的风险性。因此,在内外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上强调内需的作用;在内需中投资与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作用上强调消费的作用,这是总结世界经济运行规律和我国经济运行现状基础上达成的共识,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动力的重大战略转变,税制改革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一重大战略转变。
二是,税制改革要适应优化产业结构的需要。
“十一五”时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思路与政策导向之二是“立足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发展,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主线,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和数量扩张带动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和结构优化升级带动转变。”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的核心,产业结构特别是第三产业的质量与比重是一国经济发展阶段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要改变我国橄榄形产业结构的现状,发展第一、三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这是中国加入WTO的迫切要求,也是保持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税制改革必须有利于促进和推动一、三产业的发展,调整按经济成分和经济规模区分的歧视性税收政策。
三是,税制改革要适应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需要。
“十一五”时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思路和政策导向之三是“立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动发展,把促进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作为着力点,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
入带动向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带动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主要矛盾由一个演变成两大突出矛盾,其中之一就是经济快速增长同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约束的突出矛盾。资源环境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的最大瓶颈,也是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内容。税制改革必须有利于推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因此,资源税的改革、环保税的适时开征的任务已十分紧迫。
四是,税制改革要适应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需要。
“十一五”时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思路和政策导向之四是“立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发展,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资金和物质要素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带动转变。”当今国家和企业经济实力的竞争其实质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是自主创新能力的竞争。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经济实力从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核心。税制改革必须有利于促进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按着国家产业政策目标,调整相应的税收政策,在增值税、所得税、营业税等具体税收制度上体现和落实这一政策。
五是,税制改革要适应深化改革开放的需要。
“十一五”时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思路和政策导向之五是“立足深化改革开放推动发展,把改革开放作为动力,促使经济增长由某些领域相当程度上依靠行政干预推动向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更大程度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转变。”目前由于体制机制方面深层次原因的制约,人们对作为促进经济增长动力的改革开放存有不同的疑惑从而对改革开放产生了不同的态度,这将阻碍经济平稳快速增长。随着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对经济的行政干预将更多地被市场和法律手段所替代,人们对改革开放将重塑信心,税制改革将更多的发挥其中性职能作用,税收管理体制也将更加体现税收法定原则,从而为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保驾护航。
六是,税制改革要适应以人为本的需要。
“十一五”时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思路和政策导向之六是“立足以人为本推动发展,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发展由偏重于增加物质财富向更加注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转变。”前一段时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过程走过一段弯路,即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忽视经济与社会的统筹发展,过于重视生产力方面改革的作用,忽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忽视和谐社会的发展。“十一五”提出的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指导思想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国策。税制改革适应以人为本的需要,集中体现为以纳税人为本的理念,包括服务纳税人和方便纳税人等等,包括税收体制和税收制度改革两个层面。
1、复习资料答案由班委整理上传,仅供参考,
2、请学生打印模拟试题考试后作
为作业上交
《税收前沿问题研究》模拟题
一、名词解释:
1.税制优化理论: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在政府适度干预下获取税制优化状态的重要性与现实性,考虑的是在税制优化过程中税收效率目标。
2.综合所得税制:是综合纳税人全年各种不同来源的所得,从其所得总额中减去各种免征额、宽减额和扣除额,就其余额(即应税所得额)课税。综合所得是对纳税人的总所得额课征,一般采用累进税率。
二、简述:
增值税改革的未来趋势。
[答题要点]增值税转型是继企业所得税两税合并后,我国税制改革的又一重要举措。
从税制结构看,中国的税收是以增值税为主的结构。增值税是一种流转税,也就是在生产和流通环节征税,就全国而言,间接税的收入在税收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过大,超过60%,仅增值税一项就占45%,直接税的收入则比重过小。
我国一直是生产型增值税,由于其存在重复征税问题,虽有利于遏制投资需求,但也不利于企业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移,从而影响企业对新技术的采用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所以,此种税制状况产生了两方面的负面效应:一是企业为了保持竞争力,不得不削减各种开支和福利,从而导致工人工资长期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而工人工资过低,用于劳动力再生产的资金必少,反过来又影响企业的竞争力。二是既然政府的税收主要来自生产和流通环节,来自于生产和贸易企业,那么,政府及其官员关注的中心自然是生产和流通,其精力也主要放在企业身上,搞投资建设和发展经济就成为政府工作的中心,财政也异化成建设财政。上述原因又衍生出种种中国发展问题,比如投资主导发展、产业升级动力不足、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发展不均衡等。
现在适时推出增值税改革方案,无疑有助于减轻企业税负负担,同时能起到刺激经济,为经济增长提供持续动力源的作用。当然,这样的情况,是以转型后不提高税率为前提的。目前中国的增值税基本税率为17%,应该不算高,但由于实行的是生产型增值税,大约相当于消费型增值税的23%,税负在国际上被视为处于较高水平。从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目标的实现来看,转型之后,增值税的基本税率应保持不变或适当下调。另外,增值税的税收中性特点也决定了增值税不应作为优惠政策来使用,也就是说,为了体现税收的公平性,平衡行业和地区间的税收负担,增值税改革除了取消增量限制,允许企业新购入的机器设备进项税金全额在销项税额中计算抵扣外,还要取消行业限制;除国家限制发展的特定行业外,其他行业全部纳入增值税转型范围,并尽快在全国推行,一步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