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手册系列之构筑物工程 21-3 水池

建筑施工手册系列之构筑物工程 21-3 水池
建筑施工手册系列之构筑物工程 21-3 水池

本文由子贤2006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21-3

水池

21-3-1 水池的种类和构造

水池的种类和构造,见表 21-15. 水池的种类和构造

水池种类水池形式

表 21-15

构造要求池壁厚 370mm,用 MU10 红砖和 M5 水泥砂浆砌筑, 在一定高度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 1~2 道. 水池底板为钢筋混凝土; 水池顶盖可用 1/2 或 1/4 砖,水泥砂浆砌薄壳;也可用预制六角形 C20 素混凝土块拼砌; 还可以在中间加预制柱及曲梁, 上盖预制扇形板顶盖水池底板为钢筋混凝土, 池壁用 MU10 红砖和 M10 水泥砂浆砌筑, 壁内中部每隔1~1.5m 设Φ16 的垂直拉筋, 沿圆周等距分布, 把池壁与底,盖联成一个整体. 池壁内抹防水砂浆, 池外壁垂直分布φ6@300 钢筋, 再设置双股正反向交替绞扭的预应力水平钢箍, 抹水泥砂浆保护层池底及池壁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 C20 , 池壁厚度为 150~200mm. 池顶盖可以支模现浇, 也可以将柱子,曲梁及顶盖扇形板预制, 在池壁施工完成后进行池顶盖安装

砖砌圆形水池

外置预应力钢筋砖砌水池

现浇钢筋混凝土圆形水池

钢筋混凝土矩形水池

全现浇矩形水池池壁厚度一般为 300~500mm,池身较长时, 应配置温度应力钢筋,设置"后浇缝" ,增加"滑动层"和"压缩层" , 在容易开裂部位设置"暗梁" 装配式矩形水池池底板为现浇池壁做成 L 形壁板, 厚 150~250mm,池壁与池底的接头留在池底板上, 接头宽度一般为 400~500mm

钢筋混凝土预制装配圆形水池

水池底板及壁槽为现浇钢筋混凝土, 强度等级不低于 C20.壁槽深度一般为 250mm , 池壁为 180~250mm 厚的预制板, 宽度 1~1.5m(弧形) ,两板接头侧面带凹形槽, C40 用混凝土灌缝.柱子,曲梁, 扇形板均为预制安装, 有时为了增强整体性, 池顶盖也可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底板及壁槽为现浇钢筋混凝土, 强度等级一般不低于 C20 . 池壁可用 150~200mm 厚的预应力板或 200~250mm 厚的非预应力板, 池顶构造同装配式水池. 但在池壁外侧增加水平方向的预应力钢丝或钢筋, 喷涂 40mm 厚的水泥砂浆后涂刷防水涂料, 顶板面上铺 35~40mm 厚的 C20 细石混凝土找平层, 再铺二毡三油防水层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水池

21-3-2 水池施工方法

21-3-2-1 砖砌圆形水池施工

1.池壁与底板的结合砖壁与底板的连接处应注意结合好,因此在底板混凝土初凝之前,沿砖壁位置按设计要求尺寸将底板表面拉毛,同时铺砌一皮湿润的砖,嵌入深度 2~3cm, 并用 1:2 水泥砂浆灌缝,再砌几皮砖作为环梁的砖模,随即将环梁混凝土浇筑完毕.

2.操作要求 (1)池壁宜采用五顺一丁或三顺一丁的砌法,顺砖的搭接长度不宜少于 10cm.径向竖缝应相互错开,不得通缝,并保证砂浆饱满.砌体砌好后,应用湿草袋覆盖. (2)砌体中如配置构造钢筋时,宜环向均匀地放置在砖砌体上,钢筋表面应铺 2~3mm 砂浆层. 钢筋搭接长度应不小于 24cm. 同一层几根钢筋的接头应互相错开.倘有竖向配筋,应置于竖向砖缝处. (3)砖壁上不得留脚手洞,一切预埋件,预留孔均应在砌筑时一次做好. (4)穿墙套管应在砌筑池壁时,

按设计位置,标高安放,并浇捣混凝土. (5)砖壁砌筑过程中,必须顺着圆周和线杆一皮一皮往上砌筑,并经常用中心桩和导线板检查圆周和垂直的准确.不得采用踏步式及马牙接头砌筑方法. 3.砌薄壳顶盖施工圆形砖壁,砖薄壳结构,目前在 500~600m3 水池,粮仓,油罐工程上广泛应用.一般采用支模砌筑方法. 砌筑红砖薄壳顶盖时,应沿水池壁四周逐圈砌筑,并用M10 水泥砂浆灌缝, 将砖缝填嵌严密,以增加壳体的整体性.当壳体全部砌筑完后,用 1:2.5 水泥砂浆压实抹光,覆盖浇水养护. 也可采用预制蜂窝式无筋混凝土球壳顶盖, 施工时可根据球壳尺寸预制需要用量的六角形及非六角形素混凝土块,如图 21-57.砌筑时预制块的安装顺序如图 21-58.混凝土预制块开口向上,混凝土预制块之间用 C20 细石混凝土灌缝, 这种混凝土块之间现浇 C20 细石混凝土,如图 21-58 中的斜线部分.

图 21-57 素混凝土预制块

图 21-58 安装顺序

21-3-2-2 现浇钢筋混凝土圆形水池施工

圆形混凝土水池施工中,常用的为立柱斜撑支模方法. 某水池内径 10m,壁高 4.6m,壁厚200mm,采用无支撑支模施工方法,见图 21-59.

图 21-59 某水池无支撑支模施工先立内模, 绑扎钢筋, 再立外模. 为了使模板有足够的强度, 刚度和稳定性, 内外模用拉结止水螺栓紧固,内模里圈用花篮螺丝,拉条拉紧. 浇筑混凝土时应沿池壁四周均匀对称地进行,每层高度约 20~25cm,并设专人检查花篮螺丝, 拉条的松紧, 防止模板走动. 混凝土逐层浇捣到临时撑木部位, 随时将撑木取出,切勿遗忘. 容量大,池壁高的混凝土池壁宜采用滑动模板施工.

21-3-2-3 钢筋混凝土矩形水池施工

1.现浇钢筋混凝土矩形水池矩形钢筋混凝土池壁,有无撑及有撑支模两种方法.无撑支模与图 21-59 相同,有撑支模为常用的方法.当矩形池壁较厚时,内外模可在钢筋绑扎完毕后一次立好.浇捣混凝土时操作人员可进入模内振捣,或开门子板,将插入式振动器放入振捣.并应用串筒将混凝土灌入,分层浇捣. 矩形池壁拆模后,应将外露的止水螺栓头割去. 矩形水池的施工,主要应防止变形裂缝的产生.施工时可采取以下措施: (1)应采用 3

2.5 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并尽量减小水灰比,使水灰比≤0.55. (2)设置"后浇缝" .后浇缝宽度取1.0~1.2m,两侧混凝土断面做成企口, 后浇缝钢筋不断开,如图 21-60.后浇缝必须贯通整个水池,即池底,池壁,顶板全部设缝.一般在池壁浇筑混凝土后 1.5~3 个月,且气温低于池壁浇筑的温度

时,方可浇筑后浇缝混凝土.后浇缝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微膨胀混凝土)浇筑. (3)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在确定混凝土的浇筑方案时,应尽量减少施工次数.水池的主体部分宜分2~3 次施工,即池底一次,池壁和顶板一次.浇筑混凝土时宜先低处后高处,先中部后两端连续进行,避免出现冷缝.应确保足够的振动时间,使混凝土中多余的气体和水分排出,对混凝土表面出现的泌水应及时排干,池底表面在混凝土初凝前应压实抹光,从而得到强度高,抗裂性好,内实外光的混凝土. (4)混凝土养护.应保持湿润环境 14d,防止混凝土表面因水分散失而产生的干缩裂缝和减少混凝土的收缩量. (5)精心处理施工缝.水池的施工缝均应留在池壁上,在选择施工缝位置时,应符合温度应力计算所选择的位置,留在混凝土受力较小的部位上.在施工时, 要尽量缩短施工缝上, 下两段混凝土的浇筑间隙时间, 在继续浇筑得凝土时, ,再倒入混凝土. 应先铺 10cm 厚的水泥砂浆(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除去石子) (6)加设滑动层和压缩层.考虑到较长的水池受地基和桩基的约束,可在水池的垫层上表面和底板下表面间贴一毡一油作为滑动层,如图 21-61.在承台梁两侧和池内水沟的里侧设置 1~3cm 厚的聚苯乙烯硬质泡沫塑料压缩层,以减少地基对水池侧面的阻力,如图 21-62,图 21-63.

图 21-60 后浇缝的形式

图 21-6 滑动层

1-混凝土层;2-水池底板;3-滑动层

图 21-62 压缩层

1-水池底板;2-承台梁;3-压缩层;4-混凝土桩

图 21-63 断面突变处加配钢筋

1-加厚混凝土;2-水沟;3-Φ14@200 钢筋;4-沟里侧压缩层

2.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矩形水池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矩形水池的施工方法如下: (1)池底板施工.应事先按要求在池底垫层上弹出池底板与 L 形壁板的接头位置线,并按线支企口形的边模.连接用的钢筋要预留好; (2)L 形壁板吊装.一般采用 15t 履带吊将壁板就位,用钢管扣件固定, 经校正后楔平底面,并支撑牢固; (3)壁板与底板接头处理.先将壁板伸出的钢筋与底板预留出的钢筋焊牢, 冲洗干净后用微膨胀混凝土浇筑并振捣密实.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再仔细抹压一次,湿养 14d.在壁板外侧与 C10 混凝土垫层交角处,每块板应设置两个圆锥形木楔,用 C20 细石混凝土包封,如图 21-64.混凝土缝初凝后拔出木楔,待强度达到 70%以上,用小型隔膜泵压浆灌满壁板底部与池底垫层间的空隙.压力灌浆的配合比为:水泥:水:铝粉=100:45:0.05. (4)壁板侧面板缝处理.先焊接或绑扎壁板侧面的锚固筋.内外模板用 M10 双头螺栓固定, 螺栓中间焊 50mm×50mm×5mm 的钢板止水片, 如图21-65. 浇筑接头亦用微膨胀混凝土. 拆模后割去螺栓外露部分, 并用水泥砂浆嵌补严密.

图 21-64 L 形壁板与池底板接头

图 21-65 壁板侧面接头

21-3-2-4 钢筋混凝土预制装配圆形水池施工

1.底板混凝土施工 (1)弹线.在垫层混凝土强度达到 1.2MPa 后,先核对水池中心位置,弹出十字线,校对集水坑,排污管,进水管位置后,分别弹出基础外圈线;池壁环槽杯口(见图21-68)的里外弧线,控制杯口吊斗位置;杯口里侧吊绑弧线及加筋区域弧线. (2)钢筋绑扎.按加筋区域弹线布筋,再布弧线筋绑扎成整体.分别垫起保护层δ=35mm,布好铁马凳.先布弧线筋,再布放射筋,绑扎成整体.

(3)模板安装.模板应用木模,以保证水工构筑物拼装接头的严密.特别要注意吊模的支设,除上,下位置靠铁马凳外,左,右位置均在池底预埋角钢作支撑固定连接,以确保设计外形.角钢根部的混凝土欠缺处,以砂浆加厚作防漏处理. (4)浇筑混凝土:为了不留施工缝,宜采用连续作业,接搓时间控制在 2h 以内, 浇筑混凝土由中心向四周扩张, 池壁环槽杯口部分, 两个搓口可交替施工, 由两个作业组相背连续操作,一次完成,不留施工缝. 2.预制构件的制作 (1)壁板.一律采用木模制作,采用无机脱模剂.为了保证外弧面的弧形圆滑和壁板中预埋铁件的平整准确,可按图 21-66 支模,并浇筑混凝土.

图 21-66 预制壁板支模示意

1-横带;2-弧形立带;3-平板模板;4-对称配筋;5-预埋铁件

(2)曲梁.根据曲梁的型号,尺寸,可做成一套或几套模板(可用钢模) , 如图 21-67.

图 21-67 曲梁钢模示意

1-木底;2-槽钢[8;3-钢板厚 4;4-钢肋;5-角钢;6-夹紧螺栓

(3)扇形板.用木材做成定型模板,在混凝土地坪上进行无底支模,并可以在涂刷隔离剂后进行重叠生产. 3.吊装及准备工作 (1)壁槽拆模后,在槽壁两侧将混凝土凿毛,并清除干净,测好杯底标高, 将不平地方凿掉. (2)根据设计要求及预制壁板尺寸的排列,在壁槽上口弹出壁板安放线. (3)将每块壁板两侧凿毛. (4)吊装顺序为:

(校正) (焊接)

池内:柱子

灌杯口→

曲梁

————→

内部三圈扇形板

(中部加临时支撑) (校正固定)

池壁:壁板———→

灌环槽杯口

(内侧部分)

——→

最外一圈扇形板

(5)吊装就位固定.柱子吊装后杯口灌缝混凝土可采用早强措施,3d 即可进行上部结构吊装.壁板安装时下部外环槽杯口楔固定,上部则与外圈扇形板焊接,内环槽杯口浇筑 C30 细石混凝土,如图 21-68. 4.灌缝壁板吊装校正固定后,将两块壁板之间的钢筋按设计要求进行连接,然后进行灌缝工作.

(1)池壁环槽杯口灌缝.根据预先制定的施工方案,对于非预应力水池可先灌外口混凝土,后灌内杯口混凝土.在环槽杯口填灌细石混凝土时,必须先将环槽清洗干净,在充分润湿状态下填灌杯口细石混凝土,并必须保持湿度养护一周以上. (2)壁板接头灌缝.壁板间竖缝是水池渗漏的要害处,因此,其灌缝质量是决定水池能否达到抗渗的关键.为此,必须一次连续浇筑不留施工缝.其支模方法如图 21-69.

图 21-68 环槽杯口浇筑混凝土

1-壁板;2-环槽;3-水泥砂浆找平,4-C30 细石混凝土

图 21-69 壁板间竖缝支模示意图

1-壁板;2-预埋铁件;3-连接板;4-φ12 螺栓@900; 5-50 厚木模(连接板处打槽) ;6-连接板上套丝孔

所用混凝土的水灰比应小于 0.5,并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微膨胀混凝土) . 可掺用减水剂增大坍落度,确保浇筑混凝土的质量,浇筑后要加强浇水养护.

21-3-2-5 粗钢筋电热张拉预应力圆形水池施工

1.施工工艺及特点粗钢筋电热张拉法是根据水池直径的大小, 沿外壁分为 4~8 个区段, 并在相应池壁上设锚固肋板,然后根据每段的长度,配置 18 的钢筋,钢筋端头对焊上 45 号钢螺栓端杆,经冷拉后,穿入池壁外的锚固肋板中,拧紧螺丝后,逐圈通电,使钢筋受热伸长,并根据伸长值进行控制,建立起预应力,如图 21-70.

图 21-70 粗钢筋电热张拉水池整个水池的施工工艺流程为:

预制梁,柱和壁板打石棉水泥接头编制穿筋图,同时按图标注穿筋符号木槌锤打钢筋测伸长值开挖土石方及基础打桩现浇池底钢筋混凝土水池构件安装

安放预应力钢筋通电断电锚固冷却电热机具准备及伸长值电能计算钢筋对焊,镦粗,冷拉及计算伸长值,用千斤顶校核分流,短路,导线检查,记录活动扳手紧固手提式应变仪校测应力

采用电热张拉法, 具有设备简单, 操作方便, 施工速度快, 质量较好等特点. 2.水池的安装水池的壁板,柱,梁,板一般采用综合吊装法进行安装.安装时必须按图纸准确分出锚固肋板的位置,如图 21-71,并对有锚固肋的预制壁板,应按照设计要求严格准确就位.壁板安装用杯口楔固定,壁板接缝灌 C40 混凝土,当其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70%时,方可进行粗钢筋电热张拉. 3.电热张拉预应力环向钢筋施工操作预应力钢筋一般用 18 钢筋,先经过冷拉,控制应力不超过 530N/mm2,

将延伸率相近的钢筋焊接在一起, 对焊成整根钢筋, 全部对焊接头进行应力考验. 然后将钢筋按图纸位置分别交错安装在锚固肋板上,如图 21-72.

图 21-71 锚固肋板位置

1-池壁;2-预应力粗钢筋;3-锚固肋板;4-端头短杆

图 21-72 粗钢筋锚固在肋板上锚固肋板宜采用全开口等距离的槽口,如图 21-73.其优点是易于加工,易穿钢筋,待穿筋后补焊一根φ18 钢筋,亦能解决整体刚度及万一断筋的安全保护.

图 21-73 锚固肋槽口预应力钢筋在电张过程中,要在锚固肋板槽口引伸,为了防止分流,必须采取绝缘措施,把钢筋和垫板与锚固肋分开,可采用酚醛纸板作绝缘材料.建立钢筋初应力(张拉应力 10%)及钢筋电热伸长时定向牵引均采用活动扳手,操作活动扳手的人要固定,建立钢筋初应力的紧固程度,要保持与千斤顶校核应力的紧固程度一致.为了克服摩阻力,使钢筋在不同部位上获得比较均匀的应力,在电张中及断电后 5min 内,用木褪对钢筋进行敲击,使钢筋产生弹跳,以起到调整

应力的作用. 钢筋张拉的顺序是"先下后上再中间" ,就是先张拉池底 1~2 环,再张拉池顶一环,再张拉水池的中间一环,然后,从两端向中间上下对称进行张拉,把最大环张力区段的预应力钢筋安排在最后张拉,以尽量减少这部分预应力损失. 4.预应力伸长值及电热参数计算 (1)基本伸长值按下式计算:

(21-4) 式中σcon——预应力钢筋张拉控制应力( 钢筋一般不超过 450MPa) ;

Eg——预应力钢筋的弹性模量(要求试验确定) (N/mm2) ; L——电热前钢筋总长(cm) ; 30——考虑钢筋不直及钢筋在高温和应力状态下的塑性变形所产生的预应力损失(N/mm2) .

(2)附加伸长值按下式计算: ΔL2=∑λ1+∑λ 2 式中∑λ1——锚具变形(cm) ; ∑λ2——垫板缝隙(cm) . (3)总伸长值按下式计算: ΔL=ΔL1+ΔL2 (4)施工电热参数: 升温:一般要求升温时间:一般要求电压:一般要求电流:一般要求 III 级钢电流密度:一般要求 5.钢筋预应力值的测定为了了解施加的预应力值及整根钢筋预应力值的均匀度, 可采用手持式引伸仪对钢筋的 1/4,1/2,3/4 的长度外测定预应力值.其具体做法可用 JIZ-10TH 手枪电钻,在上述三点处钢筋的纵肋上钻两个深 2mm,直径 1mm 的孔,通电伸长 200~300℃ 5~7min 35~65V 400~700A >150A/cm2 (21-6) (21-5)

前测得孔距 L0,电热伸长并冷却至常温后(断电后 12~24h),测得伸长后的 L, 则在 L0 长度内钢筋的长度增量ΔL=L-L0,从而可以计算该处的预应力值.

21-3-2-6 径向张拉预应力圆形水池施工

1.径向张拉工艺及其特点径向张拉法是将水池的曲线环筋由径向拉离池壁,使钢筋变为折线多边形, 增加环筋拉力的一种预应力施工方法.操作时,先将预应力钢筋用套筒连接,一环一环的箍紧在池壁上,再用简单的张拉器把钢筋拉离池壁一定间隙,按一定距离用可调撑垫住,使池壁受压,环筋受拉,最后用测力器逐点调整到设计要求的径向力,如图 21-74.

图 21-74 径向张拉示意

1-池壁;2-预应力环筋;3-连接套筒;4-可调撑垫

每点径向张力 Py(N) ,可根据环筋面积 Ay(mm2 ) ,张拉控制应力σ con (N/mm2) ,每环张拉点数,由下式确定:

(21-7) 环筋拉离池壁的间隙δ(mm) ,根据环筋的弹性模量 Eg(N/mm2) ,混凝土弹性模量 Ec(N/mm2) ,水池半径 R(mm) ,壁厚 t(mm) ,环与环间距 d(mm) 等由下式估算:

(21-8) 这里计算出的δ,仅为施工操作时的参考,不能作为控制张拉力的标准,而应直接测定径向张力控制预应力为宜. 采用径向张拉工艺,工具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能以较小的径张力产生较大的环拉力.由于张拉力为逐步调整建立,可达到所需要的精度和均匀度,如采用多具小型张拉器同时张拉一环,即能达到张拉力的均匀一致.径向张拉法的应力损失也小,施工费用较低,仅为绕丝法和电热法的 15%~23%. 2.径向张拉施工要点 (1)预应力筋的准备所用钢材应有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的证明,无证明者应补做试验,合格后方能使用.对焊接头

应在冷拉前进行,接头强度不低于钢材本身,冷弯 90°合格. 螺丝端杆可用同级冷拉钢筋制作, 如果用 45 号钢, 热处理后强度不低于 700MPa, 伸长率大于 14%.套筒用不低于 Q235 钢材质的热轧无缝管制作.螺丝端杆与预应力钢筋对焊接长,用带丝扣的套筒连接.螺杆与套筒精度应符合标准,公差配合良好,配套供应.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保护丝扣免遭损坏. 环筋分段长度,主要根据冷拉设备场地和运输条件考虑,一般每环分为 2~4 段,长约 20~40m. 如果采用高强钢丝来作预应力筋, 可采用专门的镦铸锚, 其构造如图 21-75. 锚环为 45 号钢制作,加工后不再作其他处理.钢丝在应力状态下下料,每隔 1~1.5m 用φ1 钢丝绑扎,成束锯齐,保证端头整齐.钢丝束穿过锚环,用 LD-10 冷镦器逐根镦头,再用φ1 钢丝编织定位,拉入锚环,浇以合金,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图 21-75 镦铸锚

1-DZM20A;2-连接套筒;3-高强钢丝束

(2)径向张拉操作预应力筋按指定的位置安装,尽力拧紧连接套筒,再沿圆周每隔一定距离用简单的张拉器将钢筋拉离池壁约计算值的一半,填上垫块,最后用测力张拉器逐点调整张力到设计要求,再用可调撑(图 21-76)顶住.为了使各点离壁的间隙基本一致,张拉时宜同时用多个张拉器均匀地同时进行张拉.

图 21-76 可调撑张拉器可用简单的螺栓张拉油压测力器或穿心式油压张拉测力器. 每环张拉点数,视池直径大小,张拉器能力和池壁局部应力等因素而定.点与点的距离一般不大于 1.5m,预制壁板以一板一点为宜. 张拉时,仅考虑张拉的操作损失(包括撑垫对池壁的压陷) ,即径张系数, 一般取控制应力的 10%,这样,粗钢筋不大于 120MPa,高强钢丝束不大于150MPa,以提高预应力效果. (3)安全措施为防止施加预应力时将钢筋拉断,每个对焊接头(包括螺丝端杆)均应经冷拉检验. 张拉点应避开对焊接头不少于 10 倍钢筋直径,不进行超张拉. 环筋张拉前,在构筑物周围距池壁 20~30cm 处设护杆,间距约 2m,以防断筋伤人.如环筋为钢丝束,则在张拉过程中要测量其从锚环中的滑出量,来判断是否会发生问题. 3.施工测试 (1)池壁径向力的测定将撑杆制成电阻传感器,用静态电阻应变仪测定. (2)预应力钢筋内力测定

将套筒制成电阻传感器, 用电阻仪测定. 钢筋建立起的环拉力 N 与径向力 S 的比值β=N/S 应低于计算值. (3)池壁变形测定池壁径向变形用百分仪来测定, 可在池壁全高上设置若干点, 施加预应力后, 测径向内缩值,装满水后,测径向外张值,当预应力的径向压缩值大于满水的外张值,则壁板始终处于受压状态,预应力效果显著. (4)径向力的检查在水池试水结束,全部仪表拆除后,按点数抽 1/6 进行检查,求出标准差和变异系数,进行对比.对径向力不足者均予以补张,以提高预应力效果.

21-3-3 水池施工要点

21-3-3-1 降低地下水措施

一般可采用基坑排水,这种施工方法简单而经济.在土方开挖过程中,沿基坑边挖成临时性的排水沟,相隔一定距离,在底板范围外侧设置集水井,用人工或机械抽水,使地下水位经常处于土表面以下 60cm 处.如地下水较高,应采用井点降水以降低地下水位,详见本手册"6 土方与基坑工程" .

21-3-3-2 底板施工要点

1.钢筋混凝土底板浇筑前,应当检查土质是否与设计资料相符或被扰动. 如有变化时,须针对不同情况加以处理.如基土为稍湿而松软时,可在其上铺以厚 10cm 的砾石层,并加以夯实,然后浇筑混凝土垫层.

2.混凝土垫层浇完隔 1~2d(应视施工时的温度而定) ,在垫层面测定底板中心, 然后根据设计尺寸进行放线, 定出柱基以及底板的边线, 画出钢筋分布线, 依线绑扎钢筋,接着安装柱基和底板外围的模板.

3.在绑扎钢筋时,应详细检查钢筋的直径,间距,位置,搭接长度,上下层钢筋的间距,保护层及埋件的位置和数量,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上下层钢筋均用铁撑(铁马凳)加以固定,使之在浇捣过程中不发生变位. 4.柱基模板是悬空架设,下面用临时小方木撑在垫层上,边浇混凝土,边取出小木撑. 5.底板应一次连续浇完,不留施工缝.平底板的浇捣顺序见图 21-77,施工

间歇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如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产生初凝或离析现象,应在现场拌板上进行二次搅拌,方可入模浇捣.

图 21-77 平底板浇捣顺序底板厚度在 20cm 以内,可采用平板振动器.当板的厚度较厚,则采用插入式振动器. 6.池壁为现浇混凝土时,底板与池壁连接处的施工缝可留在基础上口20cm 处. 7.池底与池壁的水平施工缝可留成台阶形,凹槽形,加金属止水片或遇水膨胀橡胶带.各种施工缝的优缺点及做法见表 21-16. 各种施工缝的优缺点

施工缝种类台阶形简图

表 21-16

优点可增加接触面积,使渗水路线延长和受阻,施工简单,接缝表面易清理缺点接触面简单,双面配筋时,不易支模,阻水效果一般做法支模时,可在外侧安设木方,混凝土终凝后取出

凹槽形

加大了混凝土的接触面,使渗水路线受更大阻力,提高了防水质量

在凹槽内易于积水和杂物,清理不净时影响接缝严密性

支模时将木方置于池壁中部,混凝土终凝后取出

加金属止水片

适用于池壁较薄的施工缝,防水效果比较可靠

安装困难, 且需耗费一定数量的钢材

将金属止水片固定在池壁中部,两侧等距

遇水膨胀橡胶止水带

施工方便, 操作简单, 橡胶止水带遇水后体积迅速膨胀, 将缝隙塞满,挤密

将遇水膨胀橡胶止水带置于已浇筑好的施工缝中部即可

8.混凝土浇捣后,其强度未达 1.2N/mm2 时禁止振动,不得在底板上搭设脚手架,安装模板和搬运工具,并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21-3-3-3 池壁施工要点池壁施工要点

1.水池施工时所用的水泥强度等级不低于 4

2.5 级,水泥品种应优先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宜采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所用石子的最大粒径不宜大于 40mm,吸水率不大于 1.5%. 2.池壁混凝土每立方米水泥用量不少于 320kg,含砂率宜为 35%~40%;灰砂比为 1:2~1:2.5;水灰比不大于 0.6.

3.固定模板用的铁丝和螺栓不宜直接穿过池壁.当螺栓或套管必须穿过池壁时,应采取止水措施,常见的止水措施有: (1)螺栓上加焊止水环.止水环应满焊,环数应根据池壁厚度,由设计确

定,如图 21-78.

图 21-78 螺栓加焊止水环

1-防水建筑;2-模板;3-止水环;4-螺栓;5-大龙骨;6-小龙骨

(2)套管上加焊止水环.在混凝土中预埋套管时,管外侧应加焊止水环, 管中穿螺栓,拆模后将螺栓取出,套管内用膨胀水泥砂浆封堵,如图 21-79.

图 21-79 预埋套管

1-防水构筑物;2-模板;3-止水环;4-螺栓;5-大龙骨;6-小龙骨; 7-预埋套管(拆模后将螺栓拔出,套管内用膨胀水泥砂浆封堵)

(3)螺栓加堵头.支模时,在螺栓两边加堵头,拆模后,将螺栓沿平凹坑底割去再用膨胀水泥砂浆封塞严密,如图 21-80.

图 21-80 螺栓加堵头

1-防水建筑;2-模板;3-止水环;4-螺栓; 5-堵头(拆模后将螺栓沿平凹坑底割去,再用膨胀水泥砂浆封堵) ; 6-小龙骨;7-大龙骨

4.在池壁混凝土浇筑前,应先将施工缝处的混凝土表面凿毛,清除浮粒和杂物,用水冲洗干净,保持湿润.再铺上一层厚 20~25mm 的水泥砂浆,水泥砂浆所用的材料的灰砂比应与混凝土材料的灰砂比相同.

5.浇筑池壁混凝土时,应连续施工,一次浇筑完毕,不留施工缝.

6.池壁有密集管群穿过,预埋件或钢筋稠密处浇筑混凝土有困难时,可采用相同抗渗等级的细石混凝土浇筑.

7.池壁上有预埋大管径的套管或面积较大的金属板时,应在其底部开设浇筑振捣孔,以利排气,浇筑和振捣.如图 21-81.

图 21-81 浇筑振捣孔示意图

1-止水环;2-预埋套管;3-浇筑振捣孔

8.池壁混凝土凝结后,应立即进行养护,并充分保持湿润,养护时间不得少于 14 昼夜.拆模时池壁表面温度与周围气温的温差不得超过 15℃.

21-3-4 工程质量要求和试水

21-3-4-1 工程质量要求

1.砖壁砌筑必须做到横圆竖直,灰浆饱满.不得留斜搓或直搓.砖的强度等级不低于MU7.5,砌筑时要挑选,砂浆配合比要称量准确,搅拌均匀.

2.钢筋混凝土壁板和壁槽灌缝之前,必须将模板内杂物清除干净,用水将模板湿润.

3.池壁模板不论采用无支撑或有支撑法,必须将模板紧固好,防止混凝土浇筑时,模板发生变形.

4.防渗混凝土可掺用木素磺酸钙减水剂,掺用减水剂配制的混凝土,耐油, 抗渗性好,而且节约水泥.

5.矩形钢筋混凝土水池,由于工艺需要,长度较长,在底板,池壁上设有伸缩缝.施工中必须将止水钢板或止水胶皮正确固定好,并注意浇筑,防止止水钢板,止水胶皮移位.

6.水池混凝土的强度好坏,养护是重要一环,底板浇筑完后,在施工池壁时,应注意养护,保持湿润.池壁混凝土浇筑完后,在气温较高或干燥情况下, 过早拆模会引起混凝土收缩产生裂缝.因此,应继续浇水养护,底板,池壁和池壁灌缝的混凝土的养护期应不少于 14d.

21-3-4-2 试水

试水工作应在水池全部施工完后方可进行.试水主要目的是,检验结构安全度,检查施工质量. 试水时应先封闭管道孔.由池顶孔放水入池,一般分几次进水,根据具体情况,控制每次进水高度.从四周上下进行外观检查,做好记录,如无特殊情况, 可继续灌水,到储水设计标高.同时要做好沉降观察. 灌水到设计标高后,停 1d,进行外观检查,并做好水面高度标记,连续观察 7d,外表面无渗漏及水位无明显降落方为合格.

1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第四版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第四版 目录第一册 1 1-1 常用符号和代号 1-1-1 常用字母1-1-2 常用符号1-1-2-1 数学符号1-1-2-2 法定计量单位符号1-1-2-3 文字表量符号1-1-2-4 化学元素符号1-1-2-5 常用构件代号1-1-2-6 塑料、树脂名称缩写代号1-1-2-7 常用增塑剂名称缩写代号1-1-2-8 建筑施工常用国家标准编号1-1-2-9 部分国家的国家标准代号1-1-2-10 钢材涂色标记1-1-2-11 钢筋符号1-1-2-12 建材、设备的规格型号表示法1-1-2-13 钢铁、阀门、润滑油的产品代号1-1-2-14 常用架空绞线的型号及用途施工常用数据 1 1 2 2 3 5 8 8 9 10 10 13 14 15 15 16 19 1-2 常用计量单位换算 1-2-1 长度单位换算1-2-1-1 公制与市制、英美长度单位换算1-2-1-2 英寸的分数、小数习惯称呼与毫米对照1-2-2 面积单位换算 19 19 19 21 21 1-2-3 体积、容积单位换算1-2-4 重量(质量)单位换算1-2-5 力、重力单位换算1-2-5-1 力(牛顿,N)单位换算1-2-5-2 压强(帕斯卡,Pa)单位换算1-2-5-3 力矩(弯矩、扭矩、力偶矩、转矩)单位换算1-2-5-4 习用非法定计量单位与法定计量单位换算1-2-6 功率单位换算1-2-7 速度单位换算1-2-8 流量单位换算1-2-8-1 体积流量单位换算1-2-8-2 质量流量单位换算1-2-9 热及热工单位换算1-2-9-1 温度单位换算1-2-9-2 各种温度的绝对零度、水冰点和水沸点温度值1-2-9-3 导热系数单位换算1-2-9-4 传热系数单位换算1-2-9-5 热阻单位换算1-2-9-6 比热容(比热)单位换算1-2-9-7 功、能、热单位换算1-2-9-8 水的温度和压力换算1-2-9-9 水的温度和汽化热换算1-2-9-10 热负荷单位换算1-2-10 电及磁单位换算1-2-10-1 电流单位换算1-2-10-2 电压单位换算1-2-10-3 电阻单位换算1-2-10-4 电荷量单位换算1-2-10-5 电容单位换算1-2-11 声单位换算1-2-12 粘度单位换算1-2-12-1 动力粘度单位换算1-2-12-2 运动粘度单位换算 21 21 27 27 28 30 31 34 36 36 36 37 37 37 37 37 38 39 40 41 43 43 44 44 44 44 44 44 45 45 45 45 46 1-2-13 硬度换算1-2-14 标准筛常用网号、目数对照1-2-15 pH 值参考表1-2-16 角度与弧度互换表1-2-17 弧度与角度互换表1-2-18 斜度与角度变换表 46 49 49 50 50 51 1-3 常用求面积、体积公式常用求面积、 1-3-1 平面图形面积1-3-2 多面体的体积和表面积1-3-3 物料堆体积计算1-3-4 壳体表面积、侧面积计算1-3-4-1 圆球形薄壳1-3-4-2 椭圆抛物面扁壳1-3-4-3 椭圆抛物面扁壳系数计算1-3-4-4 圆抛物面扁壳1-3-4-5 单、双曲拱展开面积 51 51 54 57 57 57 59 60 61 62 1-4 常用建筑材料及数值 1-4-1 材料基本性质、常用名称及符号1-4-2 常用材料和构件的自重1-4-3 石油产品体积、重量换算1-4-4 液体平均相对密度及容量、重量换算1-4-5 圆钉、木螺钉直径号数及尺寸关系1-4-6 圆钉直径与英制长度关系1-4-7 圆钉英制规格1-4-8 薄钢板习用号数的厚度1-4-9 塑料管材、板材规格及重量1-4-9-1 塑料硬管1-4-9-2 塑料软管1-4-9-3 塑料硬板

分享建筑施工手册系列之地下防水工程 17 6 排水法

分享建筑施工手册系列之地下防水工程_17-6_排水 法 排水法是用疏导的方法将地下水有组织地经过排水系统排走,以削弱水对地 下结构的压力,减小水对结构的渗透作用,从而辅助地下工程达到防水目的。 对于重要的、防水要求较高且有抗浮要求的地下工程,在制定防水方案时, 可结合排水法一并考虑。 有自流排水条件的地下工程,应采用自流排水法。无自流排水条件且需考虑 排水的地下工程,可采用渗排水、盲沟排水,或机械排水。但应注意,勿因排水而危及地面建筑物。 17-6-1渗排水 渗排水层设置在工程结构底板下面,由粗砂过滤层与集水管组成,见图 17-76。 图17-76渗排水层构造 1-结构底板;2-细石混凝土;3-底板防水层;4-混凝土垫层; 5-隔浆层;6-粗砂过滤层;7-集水管;8-集水管座 渗排水层总厚度一般不应小于300m m。如较厚时,应分层铺填,每层厚度 不得超过300mm,并拍实和铺平。

1 ?材料要求 (1)砂、石必须洁净,含泥量不应大于2%; (2)地下水中游离碳酸含量过大时,不得采用碳酸钙石料; (3)石料粒径为5~10mm; (4)砂宜选用粗砂。 2 ?构造与排水系统 (1)构造(图17-76) 1)结构底板; 2)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3)底板防水层; 4)混凝土垫层; 5)隔浆层:30~50mm厚1: 3水泥砂浆,或干铺一层卷材; 6)粗砂过滤层,总厚度宜为300m m;过滤层与基坑土层接触处应用厚度为 100~150mm、粒径为5~10mm的石子铺填; 7)集水管:可在现场制作无砂混凝土管;普通硬塑料管常选用壁厚为6mm,内径为100mm的硬质PVC管,沿管周六等分、间隔150mm钻12mm直径的孔眼,隔行交错制成的透水管; 8)集水管座:集水管应设置在粗砂过滤层下部,坡度不宜小于1%,不得有倒坡现象。集水管之间的距离宜为5~10m。渗入集水管的地下水导入集水井后用泵排走。 (2)排水系统(图17-77)

建筑施工手册: 基本规定

18-2 基本规定 本节是建筑地面工程中属于共同遵守的一些基本要求,对组织施工、指导施工、监督监理、保证质量和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验收规范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18-2-1 一般原则 1.建筑地面施工应体现我国的经济技术政策,在符合设计要求和满足使用功能条件下,应充分采用地方材料,合理利用、推广工业废料,优先选用国产材料,尽量节约钢筋、木材、水泥和有色金属,加强维护管理,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控制污染、卫生环保、确保质量、安全适用。 2.建筑地面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的划分,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的要求列表18-1。 建筑地面分部(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划分表表18-1 注:1.以上分项工程的面层和相应基层系按规范制定; 2.不在上列表内的其他面层和相应基层亦可分别归类为相应子分部工程中增列。 3.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按照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系列规范的

规定、在建设部制定的“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指导思想下,必须抓好五个主要环节及其具体内容,见图18-4。 图18-4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过程控制简图 4.建筑施工企业在建筑地面工程施工时,应有较全面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现场建立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或工法),这是不断提高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的保证。 5.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在执行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9-2002)的同时,尚应符合相关的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主要是《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 50037-96)、《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6-2002)、《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7-200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8-2002)以及《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12-91)等,具体可参照本施工手册有关章节。 18-2-2 材料控制 1.建筑地面各构造层采用的原材料、半成品,建材产品的品种、规格、性能,配合比、标号或强度等级等,应按设计要求选用。除应符合施工规范外,尚

建筑施工手册-常用结构计算2

2 1常用结构计算 2-1 荷载与结构静力计算表 2-1-1 荷载 1.结构上的荷载 结构上的荷载分为下列三类: (1)永久荷载如结构自重、土压力、预应力等。 (2)可变荷载如楼面活荷载、屋面活荷载和积灰荷载、吊车荷载、风荷载、雪活载等。 (3)偶然荷载如爆炸力、撞击力等。 建筑结构设计时,对不同荷载应采用不同的代表值。 对永久荷载应采用标准值作为代表值。 对可变荷载应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或准永久值作为代表值。 对偶然荷载应按建筑结构使用的特点确定其代表值。 2.荷载组合 建筑结构设计应根据使用过程中在结构上可能同时出现的荷载,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进行荷载(效应)组合,并应取各自的最不利的效应组合进行设计。 对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应按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或偶然组合进行荷载(效应)组合。 γ0S≤R (2-1) 式中γ0——结构重要性系数; S——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R——结构构件抗力的设计值。 对于基本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S应从下列组合值中取最不利值确定: (1)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2-2) 式中γG——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 γQi——第i个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其中Y Q1为可变荷载Q1的分项系数; S GK——按永久荷载标准值G 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 S QiK——按可变荷载标准值Q i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其中S Q1K为诸可变荷载效应中起控制作用者; ψci——可变荷载Q i的组合值系数; n——参与组合的可变荷载数。 (2)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2-3)(3)基本组合的荷载分项系数 1)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 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 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2; 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35; 当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 一般情况下应取1.0; 对结构的倾覆、滑移或漂浮验算,应取0.9。 2)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 一般情况下应取1.4; 对标准值大于4kN/m2的工业房屋楼面结构活荷载应取1.3。 对于偶然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宜按下列规定确定:偶然荷载的代表值不乘分项系数;与偶然荷载同时出现的其他荷载可根据观测资料和工程经验采用适当的代表值。 3.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及其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系数(见表2-1)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及其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系数表2-1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说明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出版说明 《建筑施工手册》自1980年出版问世,1988年出版了第二版,1997年出版了第三版。由于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质量验收、材料等标准规范的全面修订,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和发展,以及为了适应我国加人WTO以后建筑业与国际接轨的形势,我们对《建筑施工手册》(第三版)进行了全面修订。此次修订遵循以下原则: 1.继承发扬前三版的优点,充分体现出手册的权威性、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同时反映我国加入WTO后,建筑施工管理与国际接轨,把国外先进的施工技术、管理方法吸收进来。精心修订,使手册成为名副其实的精品图书,畅销不衰。 2.近年来,我国先后对建筑材料、建筑结构设计、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进行了全面修订并实施,手册修订内容紧密结合相应规范,符合新规范要求,既作为一本资料齐全、查找方便的工具书,也可作为规范实施的技术性工具书。 3.根据国家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增加建筑安装技术内容,使建筑安装施工技术更完整、全面,进一步扩大了手册实用性,满足全国广大建筑安装施工技术人员的需要。 4.增加补充建设部重点推广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删除已经落后的、不常用的施工工艺和方法。 第四版仍分5册,全书共36章。与第三版相比,在结构和内容上有很大变化,第四版第1、2、3册主要介绍建筑施工技术,第4册主要介绍建筑安装技术,第5册主要介绍建筑施工管理。与第三版相比,构架不同点在于:(1)建筑施工管理部分内容集中单独成册;(2)根据国家新编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增加建筑安装技术内容,使建筑施工技术更完整、全面;(3)将第三版其中22装配式大板与升板法施工、23滑动模板施工、24大模板施工精简压缩成滑动模板施工一章;15木结构工程、27门窗工程、28装饰工程合并为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一章;根据需要,增加古建筑施工一章。 第四版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组织修订,来自全国各施工单位、科研院校、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编制组等专家、教授共61人组成手册编写组。同时成立了《建筑施工手册》(第

建筑施工手册系列之建筑工程造价32-1建筑工程造价构成

32建筑工程造价 32-1建筑工程造价构成 32?1?1建筑工程造价构成的理论要点 建筑工程造价构成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价格理论在建筑工程中的具体应用,其 S本要点如下: 1-建筑工程造价是以货币为衡量尺度的建筑产品交换价值,即建筑产品价 格。它山活劳动价格、物化劳动价格和剩余劳动价值的价格构成,其中前两种价格具体 表现为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施工管理费和间接费用,剩余价值 的货币表现就是利润。 建筑工程造价的价格性质应当是合同价格,即在招标投标竞争的基础上签订合同 2. 确定价格,也即市场调节价。 3?建筑工程造价的计价依据应能反映企业的水平,故建筑业企业应当编制 自己的企业报价定额(并作为企业机密)以备投标报价使用。该定额实行量价分离,在量上应体现企业的技术水平.装备水平、管理水平和劳动效率,使各分项工程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等直接消耗水平具有科学性、先进性、竞争性和规范性,其中规范性指企业报价定额与国家规定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CB5O5OO-2OO3)中的划项、计量单位、工程量计算方法和口径一致,报价要分配在分项工程上,根据政府或工程造价中介组织提供的市场价格信息和造价指数确定分项工程的全费用综合单价。 4?工程的利润水平根据竞争的需要山企业在报价时自主确定,不山政府做 出任何规定(或定额)。 5?山于在工程施工中存在着工程变更、索赔、利息等复杂因素,故除固定 总价合同外,一般应允许在竣工结算时对合同价格进行调整,以使建筑工程造价能准确 反映价值量,使买卖双方的利益均得到保证。 6.山于建筑工程造价总是在买方市场条件下确定的,且供给的是生产能力, 故它没有需求弹性,只有供给弹性,即从供给和需求总体来讲,价格变化不会对 需求有多大影响,只对生产能力的供给有影响。反过来说,在买方市场条件下, 建筑市场需求数量的变动不会对建筑工程造价造成影响。

《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与第四版对比

《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与第四版对比 《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共分5个分册。第1分册共分6章内容,主要内容包括:施工项目管理;施工项目技术管理;施工常用数据;施工常用结构计算;试验与检验;通用施工机械与设备。第2分册共分7章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建筑施工侧量;土石方及爆炸工程;基坑工程;地基与桩基工程;脚手架工程;吊装工程;模板工程。第3分册共分10章内容,主要内容包括: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预应力工程;钢结构工程;索膜结构工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工程;砌体工程;季节性施工;幕墙工程;门窗工程。第4分册共分8章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建筑地面工程;屋面工程;防水工程;建筑防腐蚀工程;建筑节能与保温隔热工程;既有建筑鉴定与加固改造;古建筑工程。第5分册共分6章内容,主要内容包括:机电工程施工通则;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通风与空调工程;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智能建筑工程;电梯安装工程。 《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与第四版相比,在结构和内容上有很大变化,在组织模式、表现形式等方面也进行了创新。 第五版修订时采用出版社组织、单位参编的模式,由业内知名大型企业担任主编单位、副主编单位及参编单位,对资源配置、进度质量控制以及内容的先进性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 结构、内容变化 根据建筑施工技术人员的实际需要,取消建筑施工管理分册,将第四版中“31施工项目管理”、“32建筑工程造价”、“33工程施

工招标与投标”、“34施工组织设计”、“35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管理”、“36建设工程监理”共计6章内容压缩成本版“1施工项目管理”、“2施工项目技术管理”两章。 将第四版中“6土方与基坑工程”拆分为“8土石方及爆破工程”、“9基坑工程”两章;将第四版中“17地下防水工程”扩充为“27防水工程”;将第四版中“19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拆分为“22幕墙工程”、“23门窗工程”、“24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将第四版中“22冬期施工”扩充为“21季节性施工”。 取消第四版中“15滑动模板施工”、“21构筑物工程”、“25设备安装常用数据与基本要求”;根据需要,在本版中增加“6通用施工机械与设备”、“18索膜结构工程”、“19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工程”、“30既有建筑鉴定与加固”、“32机电工程施工通则”。 此外,为了打击盗版和为读者提供全方位、持续性的服务,《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的环衬采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专用的水印防伪纸印刷,每本图书后都贴有网上增值服务标,一书一码,读者凭ID、SN号可享受免费网络增值服务,增值服务内容包括标准规范更新信息、四新技术介绍、施工案例介绍、施工类相关图书简介、读者反馈及问题解答等,为建设领域的技术管理人员提供了更广泛的交流平台。

建筑施工手册: 砌体工程安全技术

13-8 砌体工程安全技术 1.在操作之前必须检查操作环境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道路是否畅通,机具是否完好牢固,安全设施和防护用品是否齐全,经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施工。 2.砌基础时,应检查和经常注意基坑土质变化情况,有无崩裂现象。堆放砌筑材料应离开坑边1m以上。当深基坑装设挡土板或支撑时,操作人员应设梯子上下,不得攀跳。运料不得碰撞支撑,也不得踩踏砌体和支撑上下。 3.墙身砌体高度超过地坪1.2m以上时,应搭设脚手架。在一层以上或高度超过4m时,采用里脚手架必须支搭安全网;采用外脚手架应设护身栏杆和挡脚板后方可砌筑。 4.脚手架上堆料量不得超过规定荷载,堆砖高度不得超过3皮侧砖,同一块脚手板上的操作人员不应超过二人。 5.在楼层(特别是预制板面)施工时,堆放机具、砖块等物品不得超过使用荷载。如超过荷载时,必须经过验算采取有效加固措施后,方可进行堆放及施工。 6.不准站在墙顶上做划线、刮缝及清扫墙面或检查大角垂直等工作。 7.不准用不稳固的工具或物体在脚手板面垫高操作,更不准在未经过加固的情况下,在一层脚手架上随意再叠加一层。 8.砍砖时应面向内打,防止碎砖跳出伤人。 9.用于垂直运输的吊笼、滑车、绳索、刹车等,必须满足负荷要求,牢固无损;吊运时不得超载,并须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理。 10.用起重机吊砖要用砖笼;吊砂浆的料斗不能装得过满。吊杆回转范围内不得有人停留,吊件落到架子上时,砌筑人员要暂停操作,并避开一边。 11.砖、石运输车辆两车前后距离平道上不小于2m,坡道上不小于10m;装砖时要先取高处后取低处,防止垛倒砸人。 12.已砌好的山墙,应临时用联系杆(如擦条等)放置各跨山墙上,使其联系稳定,或采取其他有效的加固措施。 13.冬期施工时,脚手板上如有冰霜、积雪,应先清除后才能上架子进行操作。

建筑施工手册: 木结构计算

2-6 木结构计算1 2-6-1 木结构计算用表 1.承重结构构件材质等级(表2-97) 承重结构构件材质等级表2-97 注:1.屋面板、挂瓦条等次要构件可根据各地习惯选材,不统一规定其材质等级。 2.本表中的材质等级系按承重结构的受力要求分级,其选材应符合《木结构设计规范》GBJ 5-88材质标准的规定,不得用一般商品材等级标准代替。 2.常用树种木材的强度设计值和弹性模量(表2-98) 常用树种木材的强度设计值和弹性模量(N/mm2)表2-98 注:1.对位于木构件端部(如接头处)的拉力螺栓垫板,其计算中所取用的木材横纹承压强度设计值,应按“局部表面及齿面”一栏的数值采用。木材树种归类说明见《木结构设计规范》附录五。 1因新的木结构设计规范尚未出版,此处仍按“木结构设计规范”(GBJ 5-88)编写。

2.当采用原木时,若验算部位未经切削,其顺纹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和弹性模量可提高15%。 3.当构件矩形截面短边尺寸不小于150mm时,其抗弯强度设计值可提高10%。 4.当采用湿材时,各种木材横纹承压强度设计值和弹性模量,以及落叶松木材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宜降低10%。 5.在表2-99所列的使用条件下,木材的强度设计值及弹性模量应乘以该表中给出的调整系数。 木材强度设计值和弹性模量的调整系数表2-99 注:1.仅有恒荷载或恒荷载所产生的内力超过全部荷载所产生的内力的80%时,应单独以恒荷载进行验算。 2.当若干条件同时出现,表列各系数应连乘。 木材强度检验标准见表2-100。 木材强度检验标准表2-100 切取3个试件为一组,根据各组平均值中最低的一个值确定该批木材的强度等级。 2.试验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木材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进行。并应将试验结果换算到含水率为12%的数值。 3.按检验结果确定的木材强度等级,不得高于表2-98中同树种木材的强度等级。对于树名不详的木材,应按检验结果确定的等级,采用表2-98中该等级B的设计指标。 3.新利用树种木材的强度设计值和弹性模量(表2-101)新利用树种木材的强度设计值和弹性模量(N/mm2)表2-101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第四版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第四版 目录第一册 1 1-1 常用符号和代号 1-1-1 常用字母 1-1-2 常用符号 1-1-2-1 数学符号 1-1-2-2 法定计量单位符号1-1-2-3 文字表量符号 1-1-2-4 化学元素符号 1-1-2-5 常用构件代号 1-1-2-6 塑料、树脂名称缩写代号 1-1-2-7 常用增塑剂名称缩写代号 1-1-2-8 建筑施工常用国家标准编号1-1-2-9 部分国家的国家标准代号 1-1-2-10 钢材涂色标记 1-1-2-11 钢筋符号 1-1-2-12 建材、设备的规格型号表示法 1-1-2-13 钢铁、阀门、润滑油的产品代号 1-1-2-14 常用架空绞线的型号及用途 施工常用数据 1 1 2 2 3 5 8 8 9 10 10 13 14 15 15 16 19 1-2 常用计量单位换算 1-2-1 长度单位换算 1-2-1-1 公制与市制、英美长度单位换算 1-2-1-2 英寸的分数、小数习惯称呼与毫米对照 1-2-2 面积单位换算 19 19 19 21 21 1-2-3 体积、容积单位换算 1-2-4 重量(质量)单位换算 1-2-5 力、重力单位换算1-2-5-1 力(牛顿,N)单位换算 1-2-5-2 压强(帕斯卡,Pa)单位换算 1-2-5-3 力矩(弯矩、扭矩、力偶矩、转矩)单位换算 1-2-5-4 习用非法定计量单位与法定计量单位换算 1-2-6 功率单位换算 1-2-7 速度单位换算 1-2-8 流量单位换算 1-2-8-1 体积流量单位换算1-2-8-2 质量流量单位换算 1-2-9 热及热工单位换算 1-2-9-1 温度单位换算 1-2-9-2 各种温度的绝对零度、水冰点和水沸点温度值 1-2-9-3 导热系数单位换算 1-2-9-4 传热系数单位换算 1-2-9-5 热阻单位换算 1-2-9-6 比热容(比热)单位换算 1-2-9-7 功、能、热单位换算 1-2-9-8 水的温度和压力换算 1-2-9-9 水的温度和汽化热换算 1-2-9-10 热负荷单位换算 1-2-10 电及磁单位换算 1-2-10-1 电流单位换算 1-2-10-2 电压单位换算1-2-10-3 电阻单位换算 1-2-10-4 电荷量单位换算 1-2-10-5 电容单位换算 1-2-11 声单位换算 1-2-12 粘度单位换算 1-2-12-1 动力粘度单位换算 1-2-12-2 运动粘度单位换算 21 21 27 27 28 30 31 34 36 36 36 37 37 37 37 37 38 39 40 41 43 43 44 44 44 44 44 44 45 45 45 45 46 1-2-13 硬度换算 1-2-14 标准筛常用网号、目数对照 1-2-15 pH 值参考表 1-2-16 角度与弧度互换表 1-2-17 弧度与角度互换表 1-2-18 斜度与角度变换表 46 49 49 50 50 51 1-3 常用求面积、体积公式常用求面积、 1-3-1 平面图形面积 1-3-2 多面体的体积和表面积 1-3-3 物料堆体积计算 1-3-4 壳体表面积、侧面积计算 1-3-4-1 圆球形薄壳 1-3-4-2 椭圆抛物面扁壳 1-3-4-3 椭圆抛物面扁壳系数计算 1-3-4-4 圆抛物面扁壳 1-3-4-5 单、双曲拱展开面积 51 51 54 57 57 57 59 60 61 62 1-4 常用建筑材料及数值 1-4-1 材料基本性质、常用名称及符号 1-4-2 常用材料和构件的自重 1-4-3 石油产品体积、重量换算 1-4-4 液体平均相对密度及容量、重量换算 1-4-5 圆钉、木螺钉直径号数

建筑工程施工手册

第一部分: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篇编制说明和依据 9 第二篇工程概况 9 第三篇施工进度计划 10 第四篇施工平面图布置 10 第五篇施工部署 12 一、施工准备 12 二、项目管理机构 13 三、施工力量组织 15 四、施工作业班次 15 五、建立现场协调会制度 15 第六篇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16 一、道路施工测量 20 二、道路工程 21 (一)、设计概况 21 1. 主要技术标准 22 2. 道路横断面设计 22 3. 路面结构设计 22 (1) 机动车道: 22 (2) 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 23 (二)、施工要求 23 (三)、施工方法 24 1. 路基土方工程 24 (1) 施工准备 24 (2) 土方路堑开挖 25 (3) 填方路基施工 26 2. 水泥稳定石粉渣底基层、基层 28

(1) 准备工作 28 (2) 施工要点 29 (3) 操作方法 30 3. 混凝土路面 31 4. 人行道 40 5. 沿线设施施工 41 三、给水管道工程 42 (一)、设计概况 42 (二)、施工方法 42 1. 管沟开挖: 43 2. 给水管道基础: 43 3. 管道安装方法; 43 4. 管道试验 47 5. 管道回填 48 四、排水管道工程 48 (一)、设计概况 48 (二)、施工要求 49 (三)、施工方法 50 (四)、排水管道的闭水试验 52 (五)、工艺和安全要求 53 五、电缆沟工程 56 (一)、设计概况 56 (二)、施工要求 56 (三)、施工方法 57 1. 施工条件 57 2. 测量放线: 57 3. 沟槽开挖: 57 4. 基底处理: 58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说明

---- 第四版出版说明 《建筑施工手册》自1980年出版问世,1988年出版了第二版,1997年出版了第三版。由于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质量验收、材料等标准规范的全面修订,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和发展,以及为了适应我国加人WTO以后建筑业与国际接轨的形势,我们对《建筑施工手册》(第三版)进行了全面修订。此次修订遵循以下原则: 1.继承发扬前三版的优点,充分体现出手册的权威性、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同时反映我国加入WTO后,建筑施工管理与国际接轨,把国外先进的施工技术、管理方法吸收进来。精心修订,使手册成为名副其实的精品图书,畅销不衰。 2.近年来,我国先后对建筑材料、建筑结构设计、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进行了全面修订并实施,手册修订内容紧密结合相应规范,符合新规范要求,既作为一本资料齐全、查找方便的工具书,也可作为规范实施的技术性工具书。 3.根据国家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增加建筑安装技术内容,使建筑安装施工技术更完整、全面,进一步扩大了手册实用性,满足全国广大建筑安装施工技术人员的需要。 4.增加补充建设部重点推广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删除已经落后的、不常用的施工工艺和方法。 第四版仍分5册,全书共36章。与第三版相比,在结构和内容上有很大变化,第四版第1、2、3册主要介绍建筑施工技术,第4册主要介绍建筑安装技术,第5册主要介绍建筑施工管理。与第三版相比,构架不同点在于:(1)建筑施工管理部分内容集中单独成册;(2)根据国家新编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增加建筑安装技术内容,使建筑施工技术更完整、全面;(3)将第三版其中22装配式大板与升板法施工、23滑动模板施工、24大模板施工精简压缩成滑动模板施工一章;15木结构工程、27门窗工程、28装饰工程合并为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一章;根据需要,增加古建筑施工一章。 第四版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组织修订,来自全国各施工单位、科研院校、

(建筑施工手册)21构筑物工程(21-3 水池;21-4 油罐)

21 构筑物工程 21-3 水池 21-3-1 水池的种类和构造水池的种类和构造,见表21-15。 水池的种类和构造表21-15 水池形式

21-3-2 水池施工方法 21-3-2-1 砖砌圆形水池施工 1.池壁与底板的结合 砖壁与底板的连接处应注意结合好,因此在底板混凝土初凝之前,沿砖壁位置按设计要求尺寸将底板表面拉毛,同时铺砌一皮湿润的砖,嵌入深度2~3cm,并用1:2水泥砂浆灌缝,再砌几皮砖作为环梁的砖模,随即将环梁混凝土浇筑完毕。 2.操作要求 (1)池壁宜采用五顺一丁或三顺一丁的砌法,顺砖的搭接长度不宜少于10cm。径向竖缝应相互错开,不得通缝,并保证砂浆饱满。砌体砌好后,应用湿草袋覆盖。 (2)砌体中如配置构造钢筋时,宜环向均匀地放置在砖砌体上,钢筋表面应铺2~3mm砂浆层。钢筋搭接长度应不小于24cm。同一层几根钢筋的接头应互相错开。倘有竖向配筋,应置于竖向砖缝处。 (3)砖壁上不得留脚手洞,一切预埋件、预留孔均应在砌筑时一次做好。 (4)穿墙套管应在砌筑池壁时,按设计位置、标高安放,并浇捣混凝土。 (5)砖壁砌筑过程中,必须顺着圆周和线杆一皮一皮往上砌筑,并经常用中心桩和导线板检查圆周和垂直的准确。不得采用踏步式及马牙接头砌筑方法。 3.砌薄壳顶盖施工 圆形砖壁、砖薄壳结构,目前在500~600m3水池、粮仓、油罐工程上广泛应用。一般采用支模砌筑方法。 砌筑红砖薄壳顶盖时,应沿水池壁四周逐圈砌筑,并用M10水泥砂浆灌缝,将砖缝填嵌严密,以增加壳体的整体性。当壳体全部砌筑完后,用1:2.5水泥砂浆压实抹光,覆盖浇水养护。 也可采用预制蜂窝式无筋混凝土球壳顶盖,施工时可根据球壳尺寸预制需要用量的六角形及非六角形素混凝土块,如图21-57。砌筑时预制块的安装顺序如图21-58。混凝土预制块开口向上,混凝土预制块之间用C20细石混凝土灌缝,这种混凝土块之间现浇C20细石混凝土,如图21-58中的斜线部分。

标准化工地管理手册(完整版)

目录 绪论 (5) 第一篇管理制度标准化 (7) 总则 (8) 1. 基本制度 (9) 1.1 安全质量责任制度 (9) 1.2 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9) 1.3 安全质量检查制度 (10) 1.4 安全生产资金保障制度 (10) 1.5 安全质量事故报告处理制度 (11) 2、人员、材料和设备管理 (12) 2.1 人员资格审查 (12) 2.2 材料、设备、构配件进场审查 (12) 3. 技术管理 (14) 3.1 施工测量复核 (14) 3.2 施工图校对 (14) 3.3 施工技术交底 (14) 3.4 开工报告申请 (15) 3.5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批 (16) 3.6 重大危险源识别和评价 (16) 3.7 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 (16) 3.8 施工专项方案审查 (17) 3.9 施工工艺流程设计、试验 (17) 3.10 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质量检查、申报和签认 (18) 3.11 隐蔽工程及关键部位验收 (19) 3.12 成品保护 (19) 3.13 基础技术资料管理 (20) 3.14 施工日志填写 (20) 3.15 工地试验室管理制度 (20) 3.16 工程科技创新 (21) 3.17 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终极责任 (21) 4. 文明施工 (22) 4.1 文明施工告示制度 (22) 4.2 文明施工考评制度 (22) 4.3 场区管理 (22) 4.4 职业健康安全 (23) 4.5 生活卫生 (24) 4.6 环境保护制度 (24) 4.7 劳务人员管理 (24) 第二篇人员配备标准化 (26) 总则 (27) 1 管理部门设置及职责 (28) 1.1 工程技术部 (28) 1.2 安全质量部 (29)

建筑施工手册系列之建筑工程造价

32-7-4 工程造价比 32-7-4-1 民用建筑不同类型对工程造价影响参数 一、不同层数对造价的影响参数(表32-37) 不同层数对造价的影响参数表表32-37 二、建筑外形对造价的影响参数(表32-38) 建筑外形对造价的影响参数表表32-38 三、不同平面形式的比较(同规模建筑面积)(表32-39) 不同平面形式的比较(同规模建筑面积)表32-39 四、不同进深对造价的影响参数(表32-40) 不同进深对造价的影响参数表表32-40 五、不同层高对造价的影响参数(表32-41) 不同层高对造价的影响参数表表32-41 注:每±10cm层高约增减造价1.33%~1.5%。 六、不同开间对造价的影响参数(表32-42) 不同开间对造价的影响参数表表32-42 七、不同户内平均居住面积大小对造价的影响参数(表32-43) 不同户内平均居住面积大小对造价的影响参数表表32-43 八、单元组合不同对造价的影响参数(表32-44)

单元组合不同对造价影响参数表 表32-44 九、不同材质结构层高每增减10cm 对造价影响参数(表32-45) 不同材质结构层高每增减10cm 对造价影响参数表 表32-45 32-7-4-2 单层工业厂房不同类型对工程造价影响参数 一、多跨建筑长度与宽度比例变化对造价的影响参数(表32-46) 多跨建筑长度与宽度比例变化对造价的影响参数表 表32-46 二、高度不同对造价的影响参数(表32-47) 高度不同对造价的影响参数表 表32-47 三、跨度不同对造价的影响参数(表32-48) 跨度不同对造价的影响参数表 表32-48 四、面积大小对造价的影响参数(表32-49) 面积大小对造价的影响参数表 表32-49 五、平面不同对造价影响参数(表32-50) 平面不同对造价影响参数表 表32-50

(建筑施工手册)施工测量1

4 施工测量 4-1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4-1-1 基本原则 建筑施工测量是研究利用各种测量仪器和工具对建筑场地上地面的位置进行度量和测定的科学,它的基本任务: (1)对建筑施工场地的表面形状和尺寸按一定比例测绘成地形图。 (2)将图纸上已设计好的工程建筑物按设计要求测设到地面上,并用各种标志表示在现场。 (3)按设计的屋面标高、逐层引测。 4-1-2 距离测量 根据不同的精度要求,距离测量有普通量距和精密量距两种方法。精密量距时所量长度一般都要加尺长、温度和高差三项改正数,有时必须考虑垂曲改正。丈量两已知点间的距离,使用的主要工具是钢卷尺,精度要求较低的量距工作,也可使用皮尺或测绳。 4-1-2-1 普通量距 1.测距方法 先用经纬仪或以目估进行定线。如地面平坦,可按整尺长度逐步丈量,直至最后量出两点间的距离。若地面起伏不平,可将尺子悬空并目估使其水平。以垂球或测钎对准地面点或向地面投点,测出其距离。地面坡度较大时,则可把一整尺段的距离分成几段丈量;也可沿斜坡丈量斜距,再用水准仪测出尺端间的高差,然后按式(4-2)求出高差改正数,将倾斜距离改化成水平距离。 如使用经检定的钢尺丈量距离,当其尺长改正数小于尺长的1/10000,可不考虑尺长改正。量距时的温度与钢尺检定时的标准温度(一般规定为20℃)

相差不大时,也可不进行温度改正 2.精度要求 为了校核并提高精度,一般要求进行往返丈量。取平均值作为结果,量距精度以往测与返测距离值的差数与平均值之比表示。在平坦地区应达到1/3000,在起伏变化较大地区要求达到1/2000,在丈量困难地区不得大于1/1000。4-1-2-2 精密量距 1.测距方法 先用经纬仪进行直线方向,清除视线上的障碍,然后沿视线方向按每整尺段(即钢尺检定时的整长)设置传距桩。最好在桩顶面钉上白铁片,并画出十字线的标记。所使用之钢尺在开始量距前应先打开,使与空气接触,经10min 后方可进行量距。前尺以弹簧秤施加与钢尺检定时相同的拉力,后尺则以厘米分划线对准桩顶标志,当钢尺达到稳定时,前尺对好桩顶标志,随即读数;随后后尺移动1~2cm分划线重新对准桩顶标志,再次读数;一般要求读出三组读数。读数时应估读到0.1~0.5mm,每次读数误差为0.5~1mm。读数时应同时测定温度,温度计最好绑在钢尺上,以便反映出钢尺量距时的实际温度。 2.零尺段的丈量 按整尺段丈量距离,当量至另一端点时,必剩一零尺段。零尺段的长度最好采用经过检定的专门用于丈量零尺段的补尺来量度。如无条件,可按整尺长度沿视线方向将尺的一端延长,对钢尺所施拉力仍与检定时相同,然后按上述方法读出零尺段的读数。但由于钢尺刻度不均匀误差的影响,用这种方法测量不足整尺长度的零段距离,其精度有所降低,但对全段距离的影响是有限的。 3.量距精度当全段距离量完之后,尺端要调头,读数员互换,按同法进行返测,往返丈量一次为一测回,一般应测量二测回以上。量距精度以两测回的差数与距离之比表示。使用普通钢尺进行精密量距,其相对误差一般可达1/50000 以上。4-1-2-3 精密量距的几项改正数

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施工临时用水用电计算部分) 工地临时供电计算 P ―计算用电量(kW),即供电设备总需要容量。 Pc―全部施工动力用电设备额定用量之和; P -室内照明设备额定用电量之和; P -室外照明设备额定用电量之和; K1 -全部施工用电设备同时使用系数;总数10台以内取0.75;10~30台取0.7;30台以上取0.6; K2 -室内照明设备同时使用系数;k2=0.80 K3 -室外照明设备同时使用系数;k3=1.0; 变压器容量计算公式: P0 -变压器容量(KVA); 1.05 -功率损失系数; 施工机具电动额定用量参考表

常用配电导线持续允许电流表(A)

e-导线电压降(%),一般照明允许电压降为2.5%~5%;电动机电压降不超过±5%;对工地临时网络取7% ∑P -各段线路负荷计算功率(Kw),即计算用电量∑P; L -各段线路长度(m); L -材料内部系数,根据线路电压和电流种类按表18-25取用; S -导线截面(mm2); ∑M-各段线路负荷矩(kw·m),即∑P·L乘积。 COSθ-用电设备功率因素,一般建筑工地取0.75; 配电导线截面计算 按导线的允许电流选择 I -线路工作电流值(A); U -线路工作电压值(V),三相四线制低压时取380V

根据计算公式得出I后查表得出常用导线的截面。(最符合要求的一组) 按导线的允许电压降校核 [e] -导线电压降(%),对工地临时网络取7% P -各段线路负荷计算功率(Kw),即计算用电量; L -各段线路长度(m); C -材料内部系数,三相四线铜线取77.0,三相四线铝线取46.3; S -导线截面积(mm^2); M -各段线路负荷矩(kw·m); 材料内部系数C *工地临时供水计算 工程用水量计算:

(建筑施工手册)21构筑物工程(21-1 烟囱;21-2 水塔)

21 构筑物工程 21-1 烟囱 21-1-1 烟囱的种类和构造 21-1-1-1 砖烟囱 砖烟囱高度一般在50m以下,筒身用砖砌筑,筒壁坡度为2%~3%,并按高度分为若干段,每段高度不宜超过15m。筒壁厚度由下至上逐段减薄,但每一段内的厚度应相同。烟囱顶部应向外侧加厚,加厚部分的上部应用水泥砂浆抹出向外的排水坡,内衬到顶的烟囱,其顶部宜设钢筋混凝土的压顶板,如图21-1。 图21-1 砖筒壁顶部构造 在筒身中配置φ6~φ8的环向箍筋,箍筋间距不应大于8皮砖,同一平面内的环向箍筋不宜多于2根,箍筋的搭接长度为40d,接头位置互相错开。如图21-2。

图21-2 环向钢筋配置简图 (a)单根环筋;(b)两根环筋 筒壁的纵向钢筋直径一般不小于8mm,长度不小于4m,间距不大于500mm。钢筋的搭接长度为40d,接头位置应互相错开,在任一搭接长度范围内的接头不应超过钢筋根数的1/4。顶部纵向钢筋应锚固于筒顶的钢筋混凝土压顶板内,锚固长度应为30d。 21-1-1-2 钢筋混凝土烟囱 钢筋混凝土烟囱筒身高度一般为60~250m,底部直径7~16m,筒壁坡度常采用2%,筒壁厚度可随分段高度自下而上呈阶梯形减薄,但同一分段内的厚度应相同,分段高度一般不大于15m,当采用滑模施工时筒壁厚度不宜小于160mm。筒壁混凝土内的纵向钢筋最小直径为10mm,间距为300~500mm,环向钢筋最小直径为8mm,最大间距为250mm,且不得大于筒壁厚。筒身顶部4~5m为筒首,为防止排出气体对钢筋混凝土的侵蚀,该段断面一般均要加厚,外表增做装饰花格。如图21-3、图21-4。

图21-3 筒首 图21-4 筒首顶部保护罩 21-1-1-3 双筒或多筒式烟囱 对一些高度较大的烟囱工程,已由钢筋混凝土烟囱逐步发展成双筒或多筒(集束)式烟囱。此类烟囱具有综合造价低、自重轻、地基处理费用省、可避免筒壁产生温度裂缝等优点,故在大、中型发电厂中推广使用。 双筒或多筒式烟囱的构造,一般外筒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筒体结构向上呈双坡变截面,最小厚度一般为280mm,外筒体主要承受风荷载。内筒为钢结构,用高耐候性结构钢制作,外包矿渣棉等保温隔热材料,钢内筒主要起排烟除尘作用。钢内筒为自立式,但在钢内筒与钢筋混凝土外筒之间每隔一定高度要设置横向钢平台支撑结构,并兼作施工安装及检修平台。基础一般为圆板式整体基础,下面做桩基础,如图21-5。

建筑工程实用施工手册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一部分: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篇编制说明和依据 9 第二篇工程概况 9 第三篇施工进度计划 10 第四篇施工平面图布置 10 第五篇施工部署 12 一、施工准备 12 二、项目管理机构 13 三、施工力量组织 15 四、施工作业班次 15 五、建立现场协调会制度 15 第六篇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16 一、道路施工测量 20 二、道路工程 21 (一)、设计概况 21 1. 主要技术标准 22 2. 道路横断面设计 22

3. 路面结构设计 22 (1) 机动车道: 22 (2) 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 23 (二)、施工要求 23 (三)、施工方法 24 1. 路基土方工程 24 (1) 施工准备 24 (2) 土方路堑开挖 25 (3) 填方路基施工 26 2. 水泥稳定石粉渣底基层、基层 28 (1) 准备工作 28 (2) 施工要点 29 (3) 操作方法 30 3. 混凝土路面 31 4. 人行道 40 5. 沿线设施施工 41 三、给水管道工程 42 (一)、设计概况 42 (二)、施工方法 42

1. 管沟开挖: 43 2. 给水管道基础: 43 3. 管道安装方法; 43 4. 管道试验 47 5. 管道回填 48 四、排水管道工程 48 (一)、设计概况 48 (二)、施工要求 49 (三)、施工方法 50 (四)、排水管道的闭水试验 52 (五)、工艺和安全要求 53 五、电缆沟工程 56 (一)、设计概况 56 (二)、施工要求 56 (三)、施工方法 57 1. 施工条件 57 2. 测量放线: 57 3. 沟槽开挖: 57 4. 基底处理: 5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