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女排精神实现中国梦征文1500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一文库()
〔弘扬女排精神实现中国梦征文1500
字〕
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中国女排3-1战胜塞尔维亚,时隔12年再度夺冠,历史上第3次获得奥运会金牌。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有关弘扬女排精神征文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篇一:
年轻的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夺冠了。等待12年终见“王者归来”,许多人喜极而泣。“女排精神”也很快成了刷屏热词,在话语多元的舆论场,时代的共鸣竟然如此强烈。在这一刻更容易读懂中国,攻坚克难永不放弃的精神已然是时代的最强音。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女排顽强拼搏创造了“五连冠”的辉煌,受到女排的激励,国人喊出了“学习女排,振兴中华”的口号。那个年代,改革尚在起步阶段,经济薄弱、物质匮乏,但是中国人民由女排的崛起感受到了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那就是“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勇攀高峰”,学习
中国女排成了各行各业的自觉行动。理想的大旗猎猎作响,一批不计个人成败的“急先锋”打破体制壁垒,为改革趟出了路子,他们同样是当之无愧的“铁榔头”。
赛场上从来没有常胜将军,三十年来中国女排几度起伏,可见竞技体育的竞争是多么激烈。让人欣慰的是,中国女排总有一股打不垮的精气神。暌违12年之久,年轻的中国女
排又一次获得世界冠军,实力固然是基础,但是谁也不能否认,在几场硬仗中打得观众热泪盈眶的中国女排再次诠释了女排精神。
今天的中国已经不需要通过“女排必胜”来证明自己的强大,女排的这次胜利之所以引起巨大的反响,是因为她们在新的时代引发了全社会的精神共鸣。这个物质极大丰富的
年代很容易让人满足于安逸的生活,因此习惯性地拖延或者逃避一些改革难题。当前我们面临的问题其实比三十年前更具复杂性和艰巨性,容易改的都改了,留下的大多是难啃的硬骨头。如果此时不能咬紧牙关,像中国女排那样打几场硬仗,看似安逸的生活就会平添许多风险,甚至有可能戛然而止。现在无数人在谈论女排精神,也是希望借此机会重温那段艰苦奋斗、决不放弃的岁月,为自己打气提神。
在新的时代,女排精神也有新的内涵,过去我们侧重的是吃苦,为了胜利不惧“魔鬼式训练”,而现在我们更欣赏的是专注。对事业的专注,在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的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作为“五连冠”的主力,郎平在退役之后原本可以得到一个安逸体面的职务,但是她放弃了这种看上去一马平川的生活,无论是在海外还是在国内,无论是在俱乐部还是在国家队,她都能积极地应对困难,从不逃避。在这个充满了太多机会的社会,很多人都觉得名利唾手可得,不肯“耽误”一点时间。而郎平用了32年,实现了从奥运会冠军队员到奥运会冠军教练的“升级”。很多人不惜用最美的词语赞美郎平,但是未必知道她为此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在里约赛场上,郎平说过“不是赢球才有女排精神”。里约赛场的经历证明,女排精神也不是战无不胜的利器,只是让人能在关键时刻不放弃,让人在遭遇失败之后依然选择积极战斗的精神动力。那些仅在口头赞美女排精神的人,不可能学到它的精髓。学习女排还得少说多做,认认真真地干自己的事情,少一些摇摆和浮躁,持之以恒,精神的价值终会显现。
篇二:
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中国女排3-1战胜塞尔维亚,时隔12年再度夺冠,历史上第3次获得奥运会金牌。
幸福像花儿一样就这样措手不及地绽放开来。女排再次以她们独有的姿态,将中国人拉回到平淡的里约奥运时间。当大众跑题谈论其他时,只有郎平和女排最终能把所有的声音都归拢到体育层面上。
与以往不同的是,在本届奥运会上,中国观众已经普遍
能够以平和的心态来看待比赛,这是很大的进步,但似乎又过于平和了。这个夏天,如果中国在里约最大的收获只是傅园慧的“洪荒之力”和秦凯的浪漫求婚,那将是一种残缺。
当人们普遍以“葛优躺”的姿势瘫在沙发上,目光偶尔从手机屏幕上移开扫一眼电视的时候,还好有郎平和中国女排,让中国人得以守候在电视机前,等待一场直播的开始。
里约奥运会,郎平成为最耀眼的明星,在中国战胜荷兰的比赛后,各主流媒体都在第一时间发布了长篇稿件,这明显是提前准备的。因为女排和郎平,在奥运会快结束的时候,媒体的新闻大战才刚刚开始。中国女排是创造奇迹的队伍,这次最大的功臣就是郎平。这是90后甚至95后的时代,这是傅园慧、马龙和张继科的时代,但这也是属于郎平的时代。
在中国体育界,只有郎平能够让老年人和年轻人找到共同话题,只有郎平,能够让那些竞技体育爱好者与段子手们达成共识。
那个铁榔头,为何能够成为今天的郎平?
赛后接受采访时,郎平可以先中文后英文。有媒体问她两场生死战之后都动情落泪的事,翻译把郎平的喜极而泣翻译成为“cry”时,她主动更正说:“应该是emotional(容易激动的)。”在中国运动员和教练中,郎平的英语是最好的。她有长期在国外执教的经历,曾担任意大利两家俱乐部的主教练和美国女排主教练,长期离开母语环境,让她的国际范儿十足。在国外,她曾长期忍受贫穷、孤独和痛苦,这些都是只在大赛才兴奋的中国公众所不知道的。
郎平是一个异类。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女排击败美国队获得冠军。中国女排“五连冠”时代的功臣们,有不少后来做了体育系统的官员,孙晋芳、张蓉芳都成了局级干部。少数没有做官的也慢慢凋零,离开了体育一线。只有郎平顽固地从事着自己喜欢的排球事业。1985年郎平退役,本有机会担任北京体委副主任,她却选择出走美国做穷学生,这种眼光和选择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
如果真的有女排精神,这种精神到底是什么?中国乒乓球队后来称霸乒坛很多年,成绩远比女排出色,但是人们更怀念的还是女排。中国女排从来没有过“统治地位”,几乎每一次夺冠,都靠艰难的拼搏完成,在最困难的时刻,呈现出最顽强的精神,或许这就是女排精神的实质。
如果真的有女排精神,从80年代以来,一直担负着这种精神的就是郎平本人。1988年,中国女排在汉城惨败,从此进入低谷。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连续参加3届奥运会的巫丹被查出尿检呈阳性,更是让中国女排哭成一团,但是有多少人是同情她们的?直到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夺冠,人们才又重新开始谈论女排精神。
30多年来,“女排人”换了几代,女排也几度沉浮,只有郎平一个人,仍然像当初的铁榔头一样,为了排球的理想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
郎平动不动就落泪,显示出她内心柔软的一面。这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