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645-1997通讯规约通信规约

DLT645-1997通讯规约通信规约
DLT645-1997通讯规约通信规约

DL/T645-1997通讯规约通信规约

1、范围

该通信规约适用于本地系统中多功能表的费率装置与手持单元(HHU)或其它数据终端设备进行点对点的或一主多从的数据交换方式,规定了它们之间的物理连接、通信链路及应用技术规范。

2 、引用标准

GB/T3454-1994 数据通信基本型控制规程

GB/T9387-1995 信息处理系统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

DL/T614-1997 多功能电能表

IEC1107-1996 读表、费率和负荷控制的数据交换---直接本地数据交换

IEC1142--1993 读表、费率和负荷控制的数据交换---本地总线数据交换

ITU-TV。24—1993 非平衡双流接口电路的点特性

ITU-TV。28—1993 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之间的

接口电路定义表

3 、RS-485标准串行电气接口

本协议采用RS-485标准串行电气接口,使用点连接成为可能.RS-485接口的一般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3.1驱动与接收端、耐静电(ESD)±15kV(人体模式)。

3.2 共模输入电压:-7V~+12V。

3.3差模输入电压:大于0.2V

3.4驱动输出电压:在负载阻抗54欧姆时,最大5V,最小1.5V

3.5三态方式输出

3.6半双工通信方式。

3.7驱动能力不小于32个同类接口。

3.8在传输速率不大于100kbps条件下,有效传输不小于1200m

3.9总线是无源的,由费率装置或数据终端、提供隔离电源。

4.1字节格式

每字节含8位二进制码,传输时加上一个起始位(0)、一个偶校验位和一个停止位(1)共11位。其传输序列如图1。D0是字节的最低有效位,D7是字节的最高有效位。先传低位,后传高位。

传送方向

图1 字节传输序列

4.2 帧格式

帧是传送信息的基本单元。帧格式如图2所示

4.2.1 帧起始符68H :标识一帧信息的开始,其值为68H=01101000B 。

4.2.2地址域A0∽A5:

地址域由6个字节构成,每字节2位BCD 码。地址长度为12位十进制数,可以为表号、资产号、用户号、设备号等。具体使用可由用户自行决定。当使用的地址码长度不足6字节时,用十六进制AAH 补足6字节。低地址位在先,高地址位在后。当地址为999999999999H 时,为广播地址。

4.2.3 控制码C :控制码的格式如下所示。

D7=1:由从站发出的应答帧 D6=0:从站正确应答

D6=1:从站对异常信息的应答 D5=0:无后续数据帧 D5=1:有后续数据帧

D4∽D0:请求及应答功能码 00000:保留 00001:读数据 00010:读后续数据 00011:重读数据 00100:写数据 01000:广播校时 01010:写设备地址

01100:更改通信速率

01111:修改密码

10000:最大需量清零

4.2.4 数据长度L:L为数据域的字节数。读数据时L≤200,写数据时L≤50,L=0 表示无数据域。

4.2.5 数据域DATA:数据域包括数据标识和数据、密码等,其结构随控制码的功能而改变。传

输时发送方按字节进行加33H处理,接收方按字节进行减33H处理。

4.2.6 校验码CS:从帧起始符开始到校验码之前的所有各字节的模256的和,即各字节二进制

算术和,不计超过256的溢出值。

4.2.7结束符号16H:标识一帧信息的结束,其值为16H=00010110B。

5.传输

5.1前导字节

在发送帧信息之前,先发送1-4个字节FEH,以唤醒接收方。

5.2 传输次序

所有数据项均先传送低位字节,后传送高位字节。

5.3 传输响应

每次通信都是由主站按信息帧地址域选择的从站发出请求命令帧开始,被请求的从站根

据命令帧中控制码的要求作出响应。

收到命令帧后的响应延时Td:20ms≤Td≤500ms.

字节之间停顿时间Tb:Tb≤500ms.

5.4差错控制

字节校验为偶校验,帧校验为纵向信息校验和,按收方无论检测到偶校验出错或纵向信

息校验和出错,均放该信息帧,不予响应。

5.5传输速率:

初始数率:1200bpd

标准数率:300,600,1200,2400,4800,9600bps

特殊数率:由厂家规定

传输速率的特征字Z见附录B4,特征字的各位不允许组合使用。1200bps时,Z=0.修改速

率时特征字Z仅在一个二进制位为1时有效。

传输速率的变更,首先由主站以初始速率向从站发变更速率请求,从站以初始速率发确

认应答帧或否认应答帧。收到从站确认帧后,双方以确认的新的速率进行以后的通信,

并在通信结束后恢复到初始速率;若在500ms内未建立起通信链路,则双方均恢复到初

始速率。每次通信中只允许改变一次通信速率

注:最大传输速率受光电头或费率装置关学借口的限制,也受费率装置数据处理单元中工作时钟频

率的限制。

6.数据标识

6.1 数据分类

除测量值以外,本协议将计数值,最大需量发生时间,瞬时电压、电流、功率值等归为变

量类,将日历、时间、用户设置值、费率装置的特征字、状态字、费率时段等归为参变量类。

6.2 数据标识结构及编码

费率装置中有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属性的数据。本规约采用四级树状结构的标识法来表示

这些数据。用2个字节的4个字段分别标识数据的类型和属性,这2个字节为DI1和DI0,4个字

段分别为DI1H、DI1L、DI0H、DI0L,其中DI0L为最低级标识字段,DI1H为最高级标识段。

1010 最大需量

1011 变量

1100 参变量

1100负荷曲线

1110 厂家功能扩展

1l0h0l

属性,如时域性(当前值、上月值、上上月值等)、分类属性(有功、无功)、供电方向属性(正向、反向)、费率属性(总量、不同费率的量)等,它们的标识如下:

6.2.1

1001 电能量 00 当前 00有功

01 上月 01 无功

10上上月 10 保留

0001 正向电能 0000 总电能

0010 反向电能 0001费率1

0011 一象限无功 0010 费率2

0100 四象限无功 0011 费率3

0101二象限无功 0100 费率4

0110 三象限无功 0101∽1110 保留

0111∽1110 保留 1111本数据块集合

1111 集合

各电能量数据的标识编码在表A1中给出。

6.2.2最大需量数据标识

1010最大需量 00当前 00有功

01上月 01无功

10上上月 10 保留

0001正向有功最大需量 0000总最大需量

0010反向有功最大需量 0001费率1

0011一象限无功 0010费率2

0100四象限无功 0011费率3

0101二象限无功 0100费率4

0110三象限无功 0101∽1110保留

0111∽1110保留 1111本数据块集合

1111集合

最大需量数据的标识编码在表A2中给出。

6.2.3按照本协议数据的分类,最大需量发生的时间属变量类,考虑到数据终端读取数据的方便,将其与相应的最大需量以相同的编码、不同的类别代号(A、B),单独列在表A3中。其他属于变量、参变量的各类数据的标识编码在表A4、A5中给出。

6.2.4 负荷记录数据块的标识编码列在表A6中,关于该项数据的格式及字长在有关标准中尚未给出,暂可由用户自行定义。

7.数据集合

7.1 概述

数据标识码标识单个数据项或数据项集合。单个数据项可以用附录A中对应数据项的标识码唯一地标识。当请求访问由若干数据项组成的数据集合时,可使用数据块标识码和数据集标识码。

7.2 数据项、数据块和数据集合

7.2.1 数据项

反映费率装置中某一时空量和数字量的若干BCD码,如附录A序号码1中9010H表示当前正向有功总电能,格式为XXXXXX.XX(kWh)。

7.2.2 数据块

数据标识符中由标识字段DI1H、DI1L、DI0H分别相同,而DI0L取值不同 [0,1,2,。。。,K(K 为可能的最大取值)]的各连续数据项组成的一组数据,称数据块。数据块的标识特征为DI0L=1111B。

7.2.3数据集合

由1个或多个数据块构成一个数据集合。在数据标识中,较高级标识字段DI、DI和DI

标识为1111B或11B时表示一个数据集合,代表该字段所有可能的取值范围与其下一级标识字段的多个数据块所组成的数据集合。此时不论其下一级标识字段为何值,均视为数据集标识,即11B或1111B。

数据传输时组成数据集的各数据块之间用分隔符AAH分隔,两个连续的数据块分隔符表示一个空数据块。如图3所示数据集合中包含四个数据块,其中数据块1有m1项数据,数据块2有m2项数据,数据块3为0

8.应用层

8.1读数据

8.1.1主站请求帧

功能请求读数据控制码 C=01H 数据长度 L=02H

8.1.2 从站正常应答

功能从站正常应答数据长度 L=02H+m(数据长度)

控制码 C=81H 无后续数据帧

C=A1H有后续数据帧

数据标识

数据域长度

8.1.3从站异常应答帧

功能从站收到非法的数据请求或无此数据

控制码 C=C1H

数据长度 L=01H

错误信息字注:错误信息字ERR见附录B5。

8.2读后续数据

8.2.1主站请求帧

功能请求读后续数据

控制码 C=02H

数据长度 L=02H

帧格式:

8.2.2

后续数据按正常数据帧格式发送

控制码 C=82H 无后续数据帧

C=A2H有后续数据帧

数据长度 L=02H+m(数据长度)

8.2.3

控制码C=C2H

数据长度 L=01H

8.3重读数据

8.3.1主站请求帧

功能请求从站重发上帧数据

控制码 C=03H

数据长度 L=00H

8.3.2

控制码 C=83H 无后续帧

C=A3H有后续帧

数据长度 L=02H+m(数据长度)

无后续帧格式:

8.3.3

控制码C=C3H

数据长度 L=01H

帧格式:

8.4写数据

8.4.1 写数据请求帧

功能主站向从站请求设置数据(或编程)

控制码C=04H

数据长度 L=02H+m(数据长度)+密码4个字节

DL/T 645——1997

功能将请求命令执行的结果告知主站

控制码C=84H

数据长度 L=00H

8.4.3

控制码 C=C4H

数据长度 L=01H

8.5 广播校时

功能强制从站与主站时间同步

控制码头C=08H

数据长度 L=06H

数据域 YYMMDDhhmmss(年.月.日.时.分.秒)

注 1.广播校时不要求应答。

2.仅当从站的日历和时钟与主站的时差在±5min以内时执行校时命令,即将从站

的日历时钟调整到与命令下达的日历时钟一致。

3.不推荐在午夜0时校时,以免影响在0时进行的某些例行操作。

4.每天只允许校对一次。

8.6 写设备地址

8.6.1写设备地址请求命令帧

功能设置某从站的地址码

控制码C=0AH

地址域 999999999999H

数据长度 L=06H

数据域 A0。。。A5(设备地址码)

该命令配合,在命令发布的全部时间内按下按键者响应,其它不响应。

8.6.2 从站正常应答帧

功能正确执行命令的设备应答

控制码 C=8AH

地址域 A0。。。A5(新设置的设备地址码)

数据长度 L=00H

8.7

8.7.1更改速率请示帧

功能请求用1200bps以外的速率通信

控制码C=0CH

数据长度 L=01H

8.7.2 确认应答

功能从站对更改速率请求的确认

控制码 C=8CH

数据长度 L=01H

Z与请求帧中的速率特征字相同8.7.3 从站否认更改速率的请求

控制码 C=8CH

数据长度 L=01H

数据域 Z=FFH 表示否认

8.8

8.8.1 写密码请求帧

功能改变从站当前的密码

控制码 C=0FH

数据长度 L=08H

数据域 PA0P00P10P20PA N P0N P1N P2N

0000N N N

需设置的密码,PA N为新密码的权限。PA0、PA N的取值范围0∽9,0为取高权限,数值

越大权限越低。权限级别分为:最高权限、抄表/编程、最大需量清零、抄表。

8.8.2从站正常应答帧

功能报告正确执行修改命令

控制码 C=8FH

数据长度 L=04H

数据域新编入的密码权限及密码PANP0NP1NP2N

8.9 最大需量清零

8.9.1 最大需量清零请求帧

功能对于工作于非自动抄表方式的费率装置,通过本指令实现最大需量清零,并完

成当前、上月、上上月电能量与最大需量寄存器之间的数据滚动等。

控制码 C=10H

数据长度 L=04H (密码4个字节)

附录A

表A1 电能量数据标识编码表

表A2 最大需量数据标识编码表

表A3 最大需量发生时间数据标识编码表

企业内部WLAN方案1

企业内部WLAN方案 一、概述 1.1 公司无线覆盖概述 公司总部位于北京,独立四层建筑。公司分部位于长沙,在一层楼间,有30个房间。现在公司将要进行网络建设,考虑到公司今后的发展,人员的增加,办公设备的提升,便携设备的增加,移动办公以及外来客户的上网等应用的扩展,在进行有线网络的建设中增加了无线网络的架设,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无线办公区域成为了公司目前网络的最佳选择。 1.2公司无线覆盖需求 本项目主要是为了满足公司内的企业进行办公或是商务活动的个人提供接入企业网和互联网的需要,为他们提供方便、灵活、高效的无线网络连接服务。本项目需要实现的无线网络覆盖范围包括大楼一到四层的无线网络覆盖,同时实现无线网络系统和原有的有线网络系统的无缝连接。 二、系统规划 2.1主要建设目标 2.1.1、与传统有线网络的无缝融合 实现企业内无线高速上网,可随意漫游,漫游过程不会与企业网络断开。 2.1.2、易于管理 建立高速的无线企业网络,利用信息的快速、准确的流通为各企业提供服务,为计划、组织、管理与决策提供基础信息和科学手段。 2.1.3、可选择的多种安全机制 充分考虑网络的安全性,网络系统应该具备多种安全防御能力,建成的无线网络很好的融合进网络安全解决方案体系中,并根据无线网络的安全技术特征,补充为具有多层次的安全保护措施,以满足用户身份鉴别、访问控制、可稽核性和保密性等要求。并特别保障了无线链路层的防扫描和密码探测等威胁的发生。

2.1.4、高扩展性 在网络规模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无线网络可满足在不改变主体架构与大部分设备的前提下,平滑实现升级和扩充,降低原有网络的硬件投资,并保证扩展后的系统可用性与稳定性。 2.1.5与认证系统的融接 在新建成的无线网络中,作为网络接入层的有效补充,能够完全融合进认证体系,支持今后全网对所有用户的上网控制、认证的持续运营。 2.1.6多种服务的支持 基于网络的未来可持续发展,采用的无线产品均具备可适应未来发展的无线宽带应用(如无线语音应用、无线视频会议应用、无线多媒体通信应用等)的需要,并提供低成本的无缝升级和前后兼容。 三、方案设计依据及几个主要工作过程及原理 3.1网络设计依据 ◆中国移动通信总公司关于WLAN的相关技术规定; ◆福建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关于WLAN工程的相关规定; ◆IP网网管技术标准及规范要求 ◆IEEE 802.11标准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国际以太网标准 ISO/IEC 8802-3 ◆国际以太网标准 ANSI ◆国际布线标准ISO/IEC 11801 ◆国家布线标准 CECE89:97 ◆现场勘测数据 ◆产品出厂参数、技术规格书 3.2无线网络技术指标 ◆选用无选用无线802.11A/G技术带宽可达54M,进行覆盖,保证接入的信号和带宽。 ◆无线终端网络带宽在1Mbps以上; ◆支持并发数不少于30个终端的同时接入;

精编通讯规约通信规约

DL/T645-1997 通讯规约通信规约 1 、范围 该通信规约适用于本地系统中多功能表的费率装置与手持单元(HHU )或其它数据终端设备进行点对点的或一主多从的数据交换方式,规定了它们之间的物理连接、通信链路及应用技术规范。 2 、引用标准 GB/T3454-1994 数据通信基本型控制规程 GB/T9387-1995 信息处理系统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 DL/T614-1997 多功能电能表 IEC1107-1996 读表、费率和负荷控制的数据交换---直接本地数据交换 IEC1142--1993 读表、费率和负荷控制的数据交换---本地总线数据交换 ITU-TV。24—1993 非平衡双流接口电路的点特性 ITU-TV。28—1993 数据终端设备(DTE )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 )之间的 接口电路定义表 3 、RS-485 标准串行电气接口 本协议采用RS-485 标准串行电气接口,使用点连接成为可能.RS-485 接口的一般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3.1驱动与接收端、耐静电(ESD)±5kV(人体模式)。 3.2共模输入电压:-7V?+12V。 3.3 差模输入电压:大于0.2V 3.4驱动输出电压:在负载阻抗54欧姆时,最大5V,最小1.5V 3.5 三态方式输出 3.6半双工通信方式3.7驱动能力不小于32个同类接口。

3.8在传输速率不大于100kbps条件下,有效传输不小于1200m 3.9总线是无源的,由费率装置或数据终端、提供隔离电源。 4.1字节格式 每字节含8位二进制码,传输时加上一个起始位(0 )、一个偶校验位和一个停止位(1)共11 位。其传输序列如图1。D0是字节的最低有效位,D7是字节的最高有效位。先传低位,后传高位。 起始位8位数据偶校验位停止位 图1 字节传输序列 4.2帧格式 帧是传送信息的基本单元。帧格式如图2所示 图2 帧格式 421帧起始符68H :标识一帧信息的开始,其值为68H=01101000B 422地址域A0 s A5 :

开题报告 基于Swing的企业内部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贵阳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表 课题名称基于Swing的企业内部通信系 统的设计与实现 开题日期2012.2.15 学生姓名学号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开题报告内容:(调研资料的准备,设计目的、要求、思路与预期成果;任务完成的阶段 内容及时间安排;完成设计(论文)所具备的条件因素等。) 一、调研资料的准备,设计目的、要求、思路与预期成果 1.调研资料的准备 为了搞好毕业设计,我在图书馆和网上查阅了大量有关的资料和文献 [1] 刘万军,JAVA6程序设计实践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 明日科技,java项目开发全程实录,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 [3] CAY S.HORSTMANN、GARY CORNELL,JAVA2核心技术.卷I,基础知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4] 李钟尉、马文强、陈丹丹,JAVA从入门到精通,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5] 闪四清,SQL Sever使用简明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6 [6] 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 [7] 郭盈发、张红娟,数据库原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2 [8] 腾飞科技,Dreamweaver 8 完美网页制作基础、实例与技巧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6 [9] 李金明、李金荣,PhotoshopCS5完全自学教程,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2.设计目的 近几年,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和全球信息化速度的加快,网络通信已经不算是新鲜事物了,但大多数网络通讯需要借助Internet上的服务器,这就给那些具有大规模内部网络的用户造成了许多问题,如浪费网络资源、遭遇到网络攻击、病毒的入侵等等。为了保证企业内部的通信安全,减少员工沟通和交流工作中遇见的种种问题,由于互联网上的网络通信工具给企业内部信息交流带来的不便,所以为了方便企业内部用户之间的沟通、保证企业内部局域网的安全,需要开发一个基于局域网的信息收发系统的即时通讯工具。 企业内部通信系统是基于局域网的即时通信工具,可以说是一个internet通信工具的小规模版本,一般采用UDP或者TCP协议体系等来实现,开发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国外的通信工具较有名的有ICQ、MSN Messenger、国产的QQ、新浪UC都实现了广域网的即时通信。 这些工具的实现方式具体细节不易得之,但它无非是利用各种平台上的网络通信接口,基于TCP/IP或者UDP/IP协议架构下的软件产品。对于一个企业内网,这些功能的实现相比于广域网更加简单。所以还是有很大研究价值的。

企业内部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方案(共享)

企业内部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方案 2011年3月

目录 第1章现状与需求 (3) 第2章建设目标 (3) 第3章建设主要内容 (3) 第4章系统建设方案 (3) 4.1 主要业务流程 (3) 4.2 系统功能设计 (5) 4.3 系统结构设计 (6) 4.4 系统安全设计 (7) 4.5 系统软硬件配置 (7) 第5章项目培训 (8) 第6章系统报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7章实施计划.. (8)

第1章现状与需求 企业目前的报表管采用手工的方式,报表制作通过办公软件Word 或Excel生成,给报告生成、查询和管理带来一定不便,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目前还未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信息化系统建设相对置后。因此,需要定制一套稳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使企业各部门业务工作人员从过去繁重而又容易出错的工作中解脱出来。 第2章建设目标 企业内部管理系统以业务流程为基础,通过信息化实现业务数据报表业务电子化流转,改变原有的手工报告、审核、批准方式,建设一个稳定、高效、安全、易于使用和易于扩展并具有电子流转、报表生成、查询等功能的信息系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第3章建设主要内容 1.建立企业内部业务数据库 2.建设面向企业的内部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企业内部各部信息共享,改变已有的报表生成方式。 第4章系统建设方案 4.1 主要业务流程 企业内部信息管理平台一个最重要的内容是对报表生成管理和报表的生成,因此报表的收集和报表的流转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企业内部来说,其业务涉及到不同的部门流转,报表的信息流转要

企业内部通讯系统

开发背景和系统分析 视频001 前言 例001 企业内部通信系统 1.1 开发背景 ×××有限公司是一个中型的私营企业,企业内部的员工经常需要沟通和交流工作中的常见问题,频繁地使用电话会影响其他工作人员;另外,在实验室、档案室等需要安静气氛的环境中,使用电话沟通更不方便。为了便于职工之间的交流,或是工作信息的传递,企业内部通信系统的开发就显得十分迫切而重要。于是,该公司决定根据企业的内部结构,开发一个符合本企业工作流程的通信系统。它可以帮助企业快速搭建内部即时通信结构,大幅度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使上级与下级之间的交流更方便。 1.2 需求分析 通过与×××有限公司的沟通和需求分析,要求企业内部通信系统具有以下功能。 ??系统操作简单,界面友好。 ??规范、完善的基础信息设置。 ??支持网络通信。 ??支持系统托盘和程序最小化功能,避免影响其他工作。 ??使用独立的本地数据库。 ??自动搜索和手动添加网络内的通信用户。 1.3 可行性分析 根据《GB8567-88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中可行性分析的要求,制定可行性研究报告如下。 1.引言 ??编写目的 以文件的形式给企业的决策层提供项目实施的参考依据,其中包括项目存在的风险、项目需要的投资和能够收获的最大效益。 ??背景 ×××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型的私有企业,为了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实现信息化管理,公司决定开发企业内部通信系统。 2.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要求

企业内部通信系统必须提供网络通信功能,在通信过程中禁止使用聊天表情、文件传送等功能,避免资料外泄,或因发送错误而导致上级资料的丢失以及其他损失。最重要的是必须适应任何操作系统,也就是实现跨平台技术,因为企业内部的工作需要,工作环境中使用了多个操作系统来完成不同的工作。另外,系统不需要使用服务器中转和记录通信内容,可以独立完成通信任务,排除职工对领导监视工作进度等逆反心理。 ??目标 企业内部通信系统的目标是实现企业的信息化通信,提高企业通信能力,提高任务理解和执行能力,减少没有必要的人员流动和资金损耗,以最快的速度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条件、假定和限制 为实现企业的信息化通信,必须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需要花费部分时间和精力来完成。为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企业内部通信系统必须在两个月的时间内交付用户使用。 系统分析人员需要2天内到位,用户需要3天时间确认需求分析文档。去除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例如用户可能临时有事,占用4天时间确认需求分析。那么程序开发人员需要在1个月零19天的时间内进行系统设计、程序编码、系统测试、程序调试和网站部署工作。其间,还包括了员工每周的休息时间。 ??评价尺度 根据用户的要求,项目主要以企业通信功能为主,对于通信信息仅提供本次系统启动后的通信内容。由于职工人数过多,而公司在楼内公告板上的公告信息,难以及时通知每位职工,系统中公告功能要及时地通知所有员工最新的公告内容。 3.投资及效益分析 ??支出 根据系统的规模及项目的开发周期(两个月),公司决定投入4个人。为此,公司将直接支付3万元的工资及各种福利待遇。在项目安装及调试阶段,用户培训、员工出差等费用支出需要1万元。在项目维护阶段预计需要投入2万元的资金。累计项目投入需要6万元资金。 ??收益 用户提供项目资金12万元。对于项目运行后进行的改动,采取协商的原则根据改动规模额外提供资金。因此从投资与收益的效益比上,公司可以获得6万元的利润。 项目完成后,会给公司提供资源储备,包括技术、经验的积累,其后再开发类似的项目时,可以极大地缩短项目开发周期。 4.结论 根据上面的分析,在技术上不会存在问题,因此项目延期的可能性很小。在效益上公司投入4个人、2个月的时间获利6万元,效益比较可观。在公司今后发展上可以储备网站开发的经验和资源。因此认为该项目可以开发。 1.4 编写项目计划书 根据《GB8567-88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中的项目开发计划要求,结合单位实际情况,设计项目计划书如下。

通信塔设计规范上课讲义

通信塔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 YD XXXX-XX 移动通信钢塔桅结构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Steel Towers and masts (征求意见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 YD XXXX —XX 200X -XX -XX 发布 200X -XX -XX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移动通信钢塔桅结构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Steel Towers and masts YD XXXX-XX 主管部门: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 施行日期:200X年XX月XX日 XX出版社 200X 北京

前言 本规范的编制是以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为准则,遵守建筑结构荷载和建筑结构(钢结构、建筑抗震、建筑地基基础等)设计规范的基本规定,结合移动通信钢塔桅结构的特性,对移动通信钢塔桅结构设计中的技术问题作出规定。 本规范共分七章,其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设计规定、结构内力分析、构件及节点连接、构造与工艺技术要求、地基与基础。 为了提高规范质量,请各单位在执行本规范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和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希随时将问题和意见反馈给我们,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 主要起草人:谢郁山、徐少伟、楚劲 参编单位:华信邮电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陆皞、殷晓霞

中小型企业语音通信解决方案

中小型企业语音通信解决方案 一、中小型语音通信系统方案简介 科技!助力中小企业成长的最佳力量。 中小企业成长的关键,除去产品市场增长力以及经营策略得当之外,关键在于企业运营成本的成功掌控以及员工工作效率的提升。 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沟通如何加强?员工与客户、渠道伙伴、供应商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更是影响到企业的执行力和竞争力。 通过应用现代IP语音通信技术和产品,使企业员工的沟通效率、公司运营价值链的各个链条协作力得以加强,并在此基础上降低整体成本,从而使公司的整体管理和运营效率获得可以感知到的提升。 为满足更多中小企业用户对于现代通信的需求,捷思锐推出了“中小型企业语音通信解决方案”。 如果您的公司拥有30-150数量左右的分机,那么您适合使用我们的中小型企业语音通信解决方案,使您享受现代通信解决方案带来的高效、便捷及丰富的功能和实惠。 1. 迅速收回投资成本(高利用率、高回报投资) 注定会全面取代模拟电话的IP多媒体通信系统,不仅能提升您的内外沟通效率,还能使您在企业规模增长后无需支付高额的扩容费用。企业在世界各地的分支机构及差旅员工,只要接入网络,即可实现与公 页脚内容1

司总部的“零费用”通话。 2. 满足高效、灵活的需求 无需布线即可完成通信布网、组网,外地办事处网线接通后即可实现分机通话;家庭电话、手机、电脑软件电话等多种形式的电话终端随时扩展为公司分机。 3. 办事处的免费高效通信 您希望迅速建立外地办事处但不希望花费过多的通讯设备成本,应用此方案后即可实现免费的异地通话以及随时召开多方电话会议(12方) 4. 商旅通信的高效低成本 出差员工通过在电脑上安装软电话,接入网络后马上成为公司分机,拨几位分机号即可马上联系到同事。 5. 解决复杂项目的两地沟通 随时随地实现总部与异地的多方会议,免去了传统网络会议所要求的“登录”和“密码设置”以及无法移动的弊端,用户可以随时商讨解决项目需求、技术支持难题、售后服务问题或是其他项目障碍等。 6. 新增办公区之后的集团电话扩展 无需更换集团电话系统即可实现在原有模拟集团电话设备上的用户拓展、中继扩展、功能扩展 页脚内容2

通信系统的组成

通信系统的组成 从古到今,人类的社会活动总离不开消息的传递和交换,古代的消息树、烽火台和驿马传令,以及现代社会的文字、书信、电报、电话、广播、电视、遥控、遥测等,这些都是消息传递的方式或信息交流的手段。人们可以用语言、文字、数据或图像等不同的形式来表达信息。但是这些语言、文字、数据或图像本身不是信息而是消息,信息是消息中所包含的人们原来不知而待知的内容。因此,通信的根本目的在于传输含有信息的消息,否则,就失去了通信的意 义。基于这种认识,“通信”也就是“信息传输”或“消息传输”。 实现通信的方式很多,随着社会的需求、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目前的通信越来越依赖利用“电”来传递消息的电通信方式。由于电通信迅速、准确、可靠且不受时间、地点、距离的限制,因而近百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当今,在自然科学领域涉及“通信”这一术语时,一般均是指“电通信”。广义来讲,光通信也属于电通信,因为光也是一种电磁波。本书中的通信均指电通信。 1.1.1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 通信是从一地向另一地传递和交换信息。实现信息传递所需的一切技术设备和传输媒质的总和称为通信系统。基于点与点之间的通信系统的模型可用图1 - 1 来描述。 信源是消息的产生地,其作用是把各种消息转换成原始电信号,称之为消息信号或基带信号。电话机、电视摄像机和电传机、计算机等各种数字终端设备就是信源。前者属于模拟信源,输出的是模拟信号;后者是数字信源,输出离散的数字信号。 发送设备的基本功能是将信源和信道匹配起来,即将信源产生的消息信号变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变换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在需要频谱搬移的场合,调制是最常见的变换方式。对数字通信系统来说,发送设备常常又可分为信源编码与信道编码。 信道是指传输信号的物理媒质。在无线信道中,信道可以是大气(自由空间),在有线信道中,信道可以是明线、电缆或光纤。有线和无线信道均有多种物理媒质。媒质的固有特性及引入的干扰与噪声直接关系到通信的质量。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需要对实际的物理媒质建立不同的数学模型,以反映传输媒质对信号的影响。这一点将在第3章中讨论。 噪声源不是人为加入的设备,而是通信系统中各种设备以及信道中所固有的,并且是人们所不希望的。噪声的来源是多样的,它可分为内部噪声和外部噪声,而且外部噪声往往是从信道引入的,因此,为了分析方便,把噪声源视为各处噪声

电力系统常用通信规约简介

电力系统常用通信规约简介 1.电力系统通信规约产生的背景 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和实现电网的升级换代,以欧美为代表的各个国家和组织提出了“智能电网”概念,各国政府部门、电网企业、装备制造商也纷纷响应。智能电网被认为是当今世界电力系统发展变革的新的制高点,也是未来电网发展的大趋势。 2.研究智能电网标准体系的国际主要标准组织与机构 (1)国际电工委员会(IEC),IEC的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MB)组织成立了“智能电网国际战略工作组(SG3)”,由该工作组牵头开展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的研究; (2)美国国家标准及技术研究所(NIST),研究智能电网的标准体系和制定智能电网标准。NIST的前身是美国国家标准(National Bureau of Standards,NBS),隶属美国商务部,负责美国全国计量、标准的研究、开发和管理工作。 (3)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于2009年发布了“P2030指南”,标志着IEEE正式启动了智能电网标准化工作。 3.IEC对智能电网标准的认识 IEC认为智能电网包括电力系统从发电、输变电到用户的所有领域,要求在电网的各个建设阶段以及在系统的各个组成单元之间以及子系统间实现高度的信息共享,因而标准化工作对于智能电网的成功建设非常关键。 1.应该对必要的接口和产品标准化,并避免对具体应用和商业案例进行标准化,否则将严重阻碍智能电网的创新和发展。应为智能电网的进一步提升提供先决条件。 2.描述通用需求,避免对细节标准化 4.IEC相关标准体系工作组织 IEC组织成立了第三战略工作组—智能电网国际战略工作组(IECSG3) 1.对涉及智能电网的标准进行系统性分析,建立智能电网标准体系框架 2.提出原有标准修订、新标准制定、设备和系统互操作的规约和模型等方面的标准化建议,逐步提供一套更加完整、一致的支持智能电网需求的全球标准。 5.三项主要任务 1. 系统描述标准体系整体框架:描述电网及电力系统的专业概念和关联模型,相关标准全面综述,定义IEC标准整体框架,是智能电网协调的基础 2. 确定核心标准:选择在智能电网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标准,对这些标准的提升和改进是IEC为智能电网解决方案提供技术支持的关键,是IEC智能电网标准化路线图中的核心部分。 3. 制定行动路线图,确定优选增补标准:填补近期急需制定的标准,中长期行动路线图,以实现智能电网的远景制定行动路线图。由于智能电网的投资是长期的,有必要为投资者提供一套标准体系,为将来可持续投资提供坚实基础。 6.IEC SG3确定的5个核心标准 1.IEC/TR 62357 电力系统控制和相关通信.目标模型、服务设施和协议用参考体系结构; 2.IEC 61850 - 变电站自动化; 3.IEC 61970 - 电力管理系统- 公共信息模型(CIM)和通用接口定义(GID)的定义; 4.IEC 61968 - 配电管理系统- 公共信息模型(CIM)和用户信息系统(CIS)的定义; 5.IEC 62351 - 安全性。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实时通讯系统

实时通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可行性研究报告 1引言 1.1编写目的 企业实时通信系统是针对企业内部职工的通讯与交流进行设计,目的是方便职工之间的 交流,以提高工作效率。 1.2项目背景 开发软件名称:企业实时通讯系统 1.3 定义 [专门术语]:Java , Java Swing, JavaDB, SQL [缩写词]:Java , Swing, JavaDB, 结构化查询语言 2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2.1要求 主要功能:根据企业内部通讯系统的特点,可以将本系统划分为信息通讯、系统升级、 系统设置、用户搜索等共计6大部分。 性能要求: 1)实现员工之间的实时通信。 2)当软件拥有新版本时,使用升级功能进行升级。 3)可以对系统的用户界面、用户名称、公共路径等进行设置。 4)可以对用户按指定IP段进行搜索。 5)可以访问企业内部公共路径中的资。 2.2目标 系统实现后,提高企业内部员工在工作时进行交流的效率,以达到员工之间可以利用工作的计算机进行实时通讯、而不必离开工作位置完成交流,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3条件,假定和限制 建议软件寿命:3年。 硬件条件:pc机。 运行环境:Windows或Linux、Java 数据库:JavaDB 技术可行:现有技术可完全承担开发任务。 操作可行:,软件能被原有工作人员快速接受。 3可行性分析 3.1对以往的系统的分析 在利用企业内部通讯系统之间,企业员工之间的交流必须通过员工本人当面完成或通过

电话等设备完成,员工不得不离开工作位置而完成交流,或者通过有声的方式完成通讯,这样一来难免会对办公环境中的其他员工造成不必要的影响,也大大降低了工作的效率。 3.2开发系统简要描述 在员工的工作计算机上搭载好软件的运行环境、部署好软件后,由于软件的工作方式与常用的通讯软件基本一致,用户可以轻松的掌握相关操作。 3.3经济可行性分析 本项目属于非盈利项目。由于Java本身属于开源的开发环境,所以所有的软件不需要额外的花费,只需要将软件的运行环境部署到工作计算机即可。 3.4技术可行性 根据客户提出的系统功能、性能及实现系统的各项条件,根据新系统目标来衡量所需的技术是否具备,本系统是一个数据库管理和查询的系统,现有的技术以较为成熟,硬件、软件的性能要求、环境条件等各项条件良好,估计利用现有技术条件应完全可以达到该系统的功能目标。同时,考虑给予的开发期限也较为充裕,预计系统是可以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开发。 3.5法律可行性 研究开发此系统的过程并未涉及到合同侵权责任以及各种与法律相抵触的问题。本系统适用于各种中小型企业。运用此系统进行员工之间的内部交流,给企业员工的通讯带来极大的方便。 3.6用户使用的可行性 作为本产品的使用者要求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可以熟练得使用window操作系统所提的各种功能。数据库管理要求具有专业水平的数据库管理员,用户需要简单的操作指导。 二、需求分析 1 功能需求 1.1用户管理: 用户管理主要负责用户信息的管理,如通讯对象的添加、删除、改名等。 1.2系统设置: 系统设置主要负责用户对系统的相关设置,如用户界面、系统路径、IP范围等。 1.3数据管理: 数据管理包括对用户窗体的属性、用户的相关属性、通讯方的相关记录等的存储与管理。 2 系统性能需求 2.1时间性能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通讯业务的要求,需要软件的响应时间应该尽可能缩短,对于有特殊需求的业务,还要求达到实时响应。 2.2储存性能要求: 根据应用中实际情况配置适当容量的存储设备,由于本系统的存储要求不高,所以只要

tcp协议之基础知识

TCP/IP协议(传输控制协议/网间协议) TCP/IP 协议集确立了Internet 的技术基础。TCP/IP 的发展始于美国DOD (国防部)方案。IAB (Internet 架构委员会)的下属工作组IETF (Internet 工程任务组)研发了其中多数协议。IAB 最初由美国政府发起,如今转变为公开而自治的机构。IAB 协同研究和开发TCP/IP 协议集的底层结构,并引导着Internet 的发展。TCP/IP 协议集记录在请求注解(RFC)文件中,RFC 文件均由IETF 委员会起草、讨论、传阅及核准。所有这些文件都是公开且免费的,且能在IETF 网站上列出的参考文献中找到。 TCP/IP 协议覆盖了OSI 网络结构七层模型中的六层,并支持从交换(第二层)诸如多协议标记交换,到应用程序诸如邮件服务方面的功能。TCP/IP 的核心功能是寻址和路由选择(网络层的IP/IPV6 )以及传输控制(传输层的TCP、UDP)。 IP (网际协议) 在网络通信中,网络组件的寻址对信息的路由选择和传输来说是相当关键的。相同网络中的两台机器间的消息传输有各自的技术协定。LAN 是通过提供6字节的唯一标识符(“MAC”地址)在机器间发送消息的。SNA 网络中的每台机器都有一个逻辑单元及与其相应的网络地址。DECNET、AppleTalk 和Novell IPX 均有一个用来分配编号到各个本地网和工作站的配置。 除了本地或特定提供商的网络地址,IP 为世界范围内的各个网络设备都分配了一个唯一编号,即IP 地址。IPV4 的IP 地址为4字节,按照惯例,将每个字节转化成十进制(0-255)并以点分隔各字节。IPV6 的IP 地址已经增加到16字节。关于IP 和IPV6 协议的详细说明,在相关文件中再另作介绍。 TCP (传输控制协议) 通过序列化应答和必要时重发数据包,TCP 为应用程序提供了可靠的传输流和虚拟连接服务。TCP 主要提供数据流转送,可靠传输,有效流控制,全双工操作和多路传输技术。可查阅TCP 部分获取更多详细资料。 在下面的TCP/IP 协议表格中,我们根据协议功能和其在OSI 七层网络通信参考模型的映射关系将其全部列出。然而,TCP/IP 并不完全遵循OSI 模型,例如:大多数TCP/IP 应用程序是直接在传输层协议TCP 和UDP 上运行,而不涉及其中的表示层和会话层。 ************************************ *********************88 **************************8 TCP/IP协议详解 悬赏分:30 - 解决时间:2007-8-29 23:29 提问者:4252002 - 试用期一级最佳答案 这部分简要介绍一下TCP/IP的内部结构,为讨论与互联网有关的安全问题打下基础。TCP/IP

企业内部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本科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1.此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地方外,本文不包含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与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2.本人完全了解学校、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与学院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此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学院可以将此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文。 3.若在大学学院毕业论文审查小组复审中,发现本文有抄袭,一切后果均由本人承担,与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无关。 4.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布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论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论文中已明确的方式标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月

关于毕业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资料(包括图纸、实验记录、原始数据、实物照片、图片、录音带、设计手稿等),知识产权归属华北电力大学。本人完全了解大学有关保存,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存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纸质版或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毕业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任何复制手段保存或编汇本毕业论文。如果发表相关成果,一定征得指导教师同意,且第一署名单位为大学。本人毕业后使用毕业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第一署名单位仍然为大学。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或汇编本学位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服务;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学校有关数据库和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信息服务。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通信铁塔建设规范方案

通信铁塔建设规范(自建铁塔) 河南省电信规划设计院2020年5月

目次 1、总则 (1) 1.1、概述 (1) 1.2、制定技术规范书的依据 (2) 2、建设方案 (2) 2.1、通信塔的基本要求和类型 (2) 2.1.1、基本要求 (2) 2.1.2、通信塔的类型 (3) 2.1.3、通信塔的工艺要求 (3) 2.2、通信塔的建筑材料要求 (4) 2.2.1、钢材的合格保证书 (4) 2.2.2、钢材的型号选择 (5) 2.2.3、连接材料的要求 (5) 2.3、通信塔的基本构造要求 (6) 2.3.1、通信塔结构构件的最小规格要求 (6) 2.3.2、节点连接要求 (6) 2.4、通信塔的防锈防腐要求 (7) 2.4.1、防锈防腐方法 (7) 2.4.2、防锈防腐层厚度要求 (8) 2.4.3、其他要求 (8) 2.4.4、基础螺栓与脚底板的防锈防腐要求 (8) 3、通信塔产品质量检验标准 (9) 3.1、放样、下料和切割的标准 (9) 3.2、制孔的标准 (10) 3.3、几何尺寸的标准 (11) 3.4、焊缝的标准 (11) 4、通信塔的基础施工 (12) 5、通信塔防雷与接地的要求 (13) 5.1、防雷的要求 (13) 5.2、地网的要求 (15) 5.2、接地体的要求 (16) 6、通信塔的工程验收 (16) 6.1、验收单位 (16)

6.2、技术文件 (17) 7、通信塔的维护 (17) 8、附件 (19) 1、总则 1.1、概述 为进一步规范河南铁塔建设标准,提高工程施工质量,为铁塔建设各阶段的验收工作提供依据,特制定本规范。 1.2、制定技术规范书的依据 (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3)《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 (5)《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5-95 (6)《塔桅钢结构施工及验收规程》,CECS 80:96 (7)《六角头螺栓——A级和B级》,GB 5782-2000 (8)《六角头螺栓——C级》,GB 5780-2000 (9)《碳素结构钢》,GB 700-88 (10)《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 1591-1994 (11)《优质碳素结构钢》,GB/T 699-1999 (12)《碳钢焊条》,GB 5117-1995 (13)《低合金钢焊条》,GB 5118-1995

电力系统的远动通讯规约IEC 61850

电力系统的远动通讯规约IEC 61850 电气班 摘要:IEC-61850标准是IECTC一57技术委员会在新时代制定出具有开放性和互操作性的新一代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协议。本文在介绍电力系统远动规约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电力系统的IEC-61850标准。通过介绍IEC-61850标准的结构体系,同IEC60870-5-103/104规约,进一步突出了IEC-61850标准的优点和特点。最后举了一个IEC-61850标准在变电站应用的例子来说明它的应用。 关键词:IEC-61850标准、IEC60870-5-103/104规约、变电站通信 1、电力系统远动通信规约 通信规约(协议)是指通信双方必须共同遵守的题中约定,也称为通信控制规程或传输控制规程。通信规约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信息传送格式,它包括信息收发方式、传送速率、帧结构、帧同步字、位同步方式、干扰措施等;一个是信息传送的具体步骤,它是指将信息分类、分循环周期传送,系统对时数据收集方式和设备状态监视方式。 通行规约按传输模式可以分为循环传输规约(CDT)、问答式传输规约(Polling),按传输的基本单位可以分为面向字符的通信规约和面向比特的通信规约。 (1)循环传输规约(CDT) CDT属于同步通信方式,其以厂站RTU为主动方,以固定速率循环地向调度端上传数据。数据依规定的帧格式连续循环,周而复始地传送。一个循环传送的信息字越多,其传输延时越长,传输内容出错剔除后,在下个循环可得以补传。 CDT采用可变帧长度,多种帧类别按不同循环周期传送,变位遥信优先传送重要遥测量平均循环时间较短,区分循环量、随机和插入量采用不同形式传送信

《通信铁塔技术要求(V1.1)》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Q/ZTT 1001—2015 通信铁塔技术要求 V1.1 2015-05-13发布2015-05-14实施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发布

目录 1总则 (1) 2术语 (3) 3基本规定 (4) 4铁塔结构技术要求 (4) 4.1一般规定 (4) 4.2荷载与作用 (4) 4.3材料选用 (5) 4.4构件设计 (8) 4.5节点连接 (9) 4.6铁塔制作技术要求 (11) 4.7铁塔安装技术要求 (11) 4.8铁塔验收要求 (13) 4.9铁塔维护要求 (13) 4.10铁塔工艺及防雷接地要求 (13) 5标准铁塔选择与使用 (14) 5.1落地标准铁塔 (15) 5.2屋顶标准铁塔塔身 (15) 5.3屋顶天线标准美化外罩规格 (16) 6非标铁塔 (16) 附录A 铁塔建设的无线工艺要求分析 (17) A.1运营商的网络制式 (17) A.2分场景建设需求 (17) A.3天线挂高的需求 (18) A.4铁塔无线专业工艺要求 (19) 附录B 通信铁塔分类与标准化设计 (21) B.1通信铁塔分类与应用建议 (21) B.2铁塔风压设计要求 (21) B.3落地塔的83种标准化设计 (22) B.4屋顶塔塔身的11种标准化设计 (24) B.5屋顶天线美化外罩的8种标准化规格 (25)

前言 本技术要求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结合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公司”)建设实际情况,提出了公司在铁塔建设上的技术要求,将为公司铁塔建设提供技术依据。 本技术要求主要对铁塔设计、制作、安装、验收、维护、工艺、防雷接地及标准铁塔选择与使用作出规定和要求。 本技术要求修订的主要内容为:1. 补充了美化塔、仿生树和天线美化外罩相关特殊材料的技术要求; 2. 补充了美化塔、仿生树和天线美化外罩风荷载计算的参数取值方法。3. 落地塔增加了25米路灯杆塔,30米和35米灯杆景观塔(三层支架),30米和35米三管塔,25米和30米松树型仿生树,30米、35米和40米外爬支架式单管塔的标准化设计;4. 屋顶塔塔身增加了9米、12米和15米增高架,3米女儿墙式抱杆,3米和6米自立式抱杆的标准化设计;5. 增加屋顶天线美化外罩的标准化规格。 本技术要求由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解释、监督执行。 本技术要求主编单位: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通信技术研究院。 本技术要求参编单位:华信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小型局域网以及企业局域网办公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课程设计说明书 院(部):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课程名称:某信息中心局域网系统设计专业:通信工程 班级:通信112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2014年1月

摘要 21世纪是一个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时代。作为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计算机网络在这个时代发挥着它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和思维方式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随着网络的逐步普及,局域网是一种小范围内的网络,是网络的组成细胞一个网络有时就是由大大小小的局域网互连而成的,人们在工作与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是局域网例如,在一个办公室里组建一个可以资源共享的小型办公无线局域本组网主要完成对一般公司信息中心的网络的组网,布线及解决方案。主要介绍了一般公司信息中心的网络拓扑图,所要完成的是组网的整个过程。重点的说明了局域网的设计思想、解决方案以及对于局域网的管理。 【关键词】:信息中心局域网 IP分配拓扑图

目录 摘要 (2) 1、需求分析 (4) 1.信息中心网络特点与要求 (4) 1.2某信息中心网络的发展背景 (4) 2、网络技术选择 (4) 3. 网络结构设计 (5) 3.1内部局域网结构设计 (5) 3.2服务器的配置 (7) 3.3外网的网络结构 (10) 4. 设计拓扑图及结果 (12) 5.网络布局和综合布线 (13) 5.1网络布局的具体实施要求 (13) 致谢 (17)

1、需求分析 1.信息中心网络特点与要求 网络是支撑信息中心各种业务的基础设施,局域网通常规模较小,结构相对简单,性能各有不同,需考虑信息中心内数据流量的预期增长来设计信息中心对可靠性和有效性的需求;有些信息中心网络技术人员较少,因而对网络的依赖性很高,要求网络尽可能可靠、简单易用,降低网络的使用和维护成本、提高产品的性价比就显得很重要。基于以上特点,应遵循下列设计原则:1.先进技术与简单易用有效结合。 2.能根据信息中心业务发展有升级扩展的空间。3.可靠性高。4.设计的网络满足实际需求。在实际应用中大部分的信息中心只用到了局域网的20%的功能,因此如果设计精简而又功能满足实际需求的产品不但可以大大降低信息中心在局域网的运营成本,而且还能够提高整个局域网系统的稳定性和易维护性;有利于信息中心管理效率。 1.2某信息中心网络的发展背景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计算机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越来越深入,信息中心与信息中心之间、信息中心内部之间的信息媒体之间的相互交换和共享的要求日益突出;需要使信息中心内部间真正做到高效的信息交换、资源的共享,为信息中心内部人员提供准确、可靠、快捷的各种生产数据和信息,充分发挥信息中心的计算机设备的功能;降低运作及管理成本,因此很有必要建立信息中心内部局域网。局域网要求建设基于TCP/IP协议和WWW技术规范的信息中心内部非公开的信息管理和交换平台,该平台以WEB为核心,集成WEB、文件共享、信息资源管理等服务功能,实现公司员工在不同地域对内部网的访问。 2、网络技术选择 在各种局域网技术中,以太网以其造价低、技术成熟、产品丰富、可靠性高、可扩展性好、传输介质丰富和易于管理等有点而成为建设局域网的主流技术;以太网使用

机场内部通信系统简介

1.1 内部通信系统 1.1.1综述 XX机场内部通信系统(以下简称内通系统)实施范围主要涵盖新机场航站楼。主要提供内部通话业务和调度业务。内部通话业务主要提供航站楼内值机岛柜台、登机口柜台、各部门业务值班室、机场各个功能中心之间的语音通信。调度业务主要提供机场各生产保障单位基于内通终端的的统一协调和指挥。系统具有单呼、组呼、会议、强插、强拆、呼叫队列、转接、代答、一触即通、集群对讲等功能,可使工作人员之间通话迅捷,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内通系统要求采用成熟的数字电路交换技术构建机场稳定、可靠的通信保障体系。系统需具有高可靠性,高话务量处理能力,高忙时呼叫处理能力,呼叫无阻塞,主机设备和终端设备平均无故障时间长,通讯快捷、高清晰音质、模块化、接口种类多、功能齐全、便于维护。 1.1.2系统架构 内通系统主要由内通服务器、内通终端(包括调度终端、普通内通终端等)、调度系统、录音系统等组成。 系统逻辑架构可分为终端层、控制管理层、功能应用层。 1.1. 2.1终端层 终端层主要包括普通内通终端、调度终端。内通终端主要部署在值机岛、安检柜台、登机口、功能中心等的相关位置。调度终端主要部署在各个功能中心,提供 对内通终端的集群呼叫,统一调度功能。 1.1. 2.2控制管理层 控制管理层主要实现包括语音呼叫控制、音频路由控制、用户管理、组群管理、权限管理、号码管理等功能。 1.1. 2.3业务应用层 业务应用层主要包括:单呼、组呼、全呼、强插、强拆、一触即通、免操作应答、指挥调度、终端状态检测、录音等功能。 1.1.3系统总体规模、性能及配置 1)【*】航站楼内通服务器容量:满足不少于56部内通终端并发通话 2)【*】ITC/AOC核心交换设备容量:满足不少于200部内通终端并发通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