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课时:读悟结合,想象画面,感受乡村生活的独特迷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
21、乡下人家
澄海实验小学林虻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棚架、风趣、装饰”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地热爱之情。

4、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
达方法。

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能随文章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学习难点:
1、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特别的从未接触过农村生活的
城市的孩子。

2、了解课文在空间、时间上交叉叙述的写作顺序。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到乡村感受田园生活。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读悟结合,想象画面,感受乡村生活的独特迷人。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课前循环播放歌曲《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一、回顾旧知,引入新课。

1、引入:说课文印象,引出中心句。

师:同学们,听完优美的乡村歌曲,让我们来回忆一下:《乡下人家》这篇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齐读:(出示,板书)
生: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2、复习旧知,重现画面。

师:那么在课文中作者描写了哪些独特迷人的乡村风景呢?指名一人说,后幻灯出字:瓜藤攀檐图、鲜花轮绽图、雨后春笋图、鸡鸭觅食图、院落晚餐图、秋夜催眠图
师:好,请坐。

现在就让我们沿着乡间的小路,到乡下人家屋前的瓜架下,去感受那独特迷人的风景吧。

二、走进“瓜藤攀檐图”
1、出示文段,自由朗读。

(幻灯:显示课文第1自然段的文字)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00面,自由朗读第1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哪些句子写出了乡村独特、迷人的风景?
2、抓住重点词句,引导体会“别有风趣的装饰”。

生1:“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
师:这些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课文是怎样进行细致描写的?(生读句子)
(生2:我看到了:“乡下人家,虽然……”)
师:在这段描写中,作者运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瓜藤叶的生长变化?请圈出来。

攀、爬、落、结、挂
师:(生汇报)你能从中体会到什么?
生1:我仿佛看到了这些瓜藤叶正在不断地生长,不断地变化,每天都不一样。

生2:我感觉到这些瓜藤叶长得生机勃勃,充满了生命力。

生3:长势喜人!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师:这种日新月异的生长变化,还真是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啊!
3、引导感悟“生命力”,体会“对比”的写法。

师:这别有风趣的装饰,比什么更可爱?(如果把这瓜架换成石狮子或大旗杆,那你会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生1:我感觉石狮子或大旗杆非常单调,跟乡下人家屋前的瓜棚根本比不上。

生2:我觉得石狮子和旗杆每天都是一样的,看久了就会觉得腻。

而乡下人家种的瓜每天都会长大,都看不腻。

师:这里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对比)。

生:通过这样的对比,让我们感到了农家瓜架确实是更“可爱”。

4、指导朗读。

师:那就让我们通过齐读来表现这份“独特、迷人”吧。

师:正是因为有了这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才让我们感受到了──(回)乡下人家,不论什么
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5、小结学法。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运用朗读文段——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句子的方法欣赏了瓜藤攀檐图,让我们继续运用这种方法来学习课文的其他文段。

请同学们先看老师给出的“阅读建议”。

三、小组合作,自主感受美景图。

1、出示“阅读建议”,提示学习方法。

1、四人小组合作,自由朗读2—4自然段,把最能表现风景独特、迷人的语句勾画下来。

2、把你们小组最感兴趣的那一处乡村风景多读几遍,找出重点词语并互相说说体会。

2、学生自读自悟,小组合作。

四、集体交流感悟。

师:同学们都读得很投入,看来都被乡下的美景给吸引住了,哪个小组的代表先来说说你们最喜欢的那一处风景?
A、雨后春笋图
1、生找读,谈体会,领悟“拟人”写法。

生:我们小组最喜欢雨后春笋图。

师:那你们想以什么形式来展示你们的合作学习?
生:我们想四个人一起读读刚才所画下来的句子。

生读: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株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绿绿的浓荫。

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出句子)
师:你们是抓住哪些词语来体会春笋的独特迷人的?谁先说?(小组同学再补充)
生1:我从“探”这个词体会到那竹笋刚刚长出来的画面,生机勃勃的。

生2:我体会到小竹笋就像一个个娃娃钻出了头,很可爱的。

师:这就是一种……拟人的写法。

这样的拟人,使句子读起来更加具体,更加生动。

生3:我还能从“探”这个词体会到小竹笋长得很快。

生5:我从“成群”感受到春笋长得很多、很快……(前面先说也行)
生6:我从“浓荫”感受到春笋长得很美……(前面先说也行)
2、引导展开想象,指导朗读。

(紧跟“探”之后)
师:你们小组可真会学习!雨后的春笋,争先恐后地长了出来,如果你就是这探出头来的笋芽儿,你现在会看到外面怎样美丽的世界?
多生:我看到了……(学生自由描绘春景:桃花笑红了脸,柳树摇着绿色的长辫子,小燕子
唧唧喳喳地叫着……)先本组,后其他同学也来说说。

师:你们这时的心情?
生4:很高兴!很兴奋!面向全班,谁来读一读?
师:这雨后的春笋生机勃勃,难怪作者说……(回)
好,其他小组继续汇报。

B、鲜花轮绽图
1、生说喜欢原因,并引导体会重点词语。

生:我们小组最喜欢鲜花轮绽图。

师:为什么喜欢?都站起来说。

(1如果照读文段,就引回:你是想说,这里种了很多花?2如果说“多”或“依着时令”就引到时间。

3如果说“美”就引到华丽)
设生1:因为我喜欢这些花儿,有芍药、凤仙……依着时令、顺序开放(出花图)
师:这么多的花,你们在预习的时候,有没有了解到它们是什么时间开放的?
小组里其他同学补充,若还不行,其他补充。

生:(预习先查)春天到了,粉红的芍药花开了。

春末夏初的时候,凤仙花开了。

夏天到了,鸡冠花开了。

秋天来了,大丽菊花开了。

(出花钟)
师:哦,这些花是一个季节接着一个季节地开,这种花刚开过,那种花又开了,它们像一个花钟,所以课文说它们是……
生2:依着时令、顺序开放
师:(出幻灯)你们谁能用一个四字词来形容这个画面?(其他同学)
生:姹紫嫣红、繁花似锦、百花争艳……
设生2:因为这些花儿,芍药、凤仙都很美……(出花图)
师:真美,这房前屋后还弥漫着一阵阵花香呢!课文中又是用了哪个词来形容花的美?——华丽
师:找找本段中华丽的反义词。

既然是“华丽”的,为什么又要说“朴素”?
(师:若答不出来,就引导:想想看,你们家种过芍药或凤仙吗?小区里见过吗?说明这些花……)
生1:“朴素”是说明那些花都是很普通、很常见的花,在哪儿都能见到。

生2:都不是名贵的品种,不需要精心培育的。

(师1:这里还有什么是让你喜欢的原因?回到第一个问题)
师:这些花,“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又一次让我们体会到了“乡下人家,无论──(回)2、指导朗读。

现在就请你们小组带着这一大组一起美美地读出这句话。

C、鸡鸭觅食图
1、通过朗读来感受鸡鸭的自由自在。

师:(指板书)哪个小组喜欢鸡鸭觅食图?(指两个)
师:好,你们两个小组来进行接力朗读,第一组读鸡的活动,第二组读鸭的活动。

师:读着这些文段,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来简单介绍一下鸡和鸭是怎样觅食的吗?)
生:我仿佛看到:母鸡带着……雄鸡……鸭子…
师:其实也是一种……“拟人”的写法。

2、借机进行写话练习。

师:这些场面在农村很常见,那么乡下人家除了养鸡养鸭之外,还会养什么呢?
生:养狗、养猫、养牛羊……
师:是呀,它们在乡下人家又是怎么生活的呢?谁能来简单的说说?(1-2人)好,现在学着课文的样子,把这个句子补充完整?(,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的。

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或是瞧见。

1、猫,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的。

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胖嘟嘟的小猫,正懒洋洋地躺在屋檐底下晒太阳呢。

2、狗,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的。

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

3、牛
师:写下来,快的同桌先交流。

后请3-4位展示读。

(分发学习纸,节省时间)
师:我发现,我们班的同学特别厉害。

你们所描绘的,和作家笔下的鸡鸭是一样的自由自在,他们都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生答:家)。

是呀,这真是一派独特迷人的景象呀!所以作者说:乡下人家,无论──(回)
D、略读其他两幅图画。

1、师: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了(指板书三幅图),现在,还有两组同学要用他们特别的方式跟大家分享其他的美景。

是哪一组呢?请上来。

2、汇报,略读带过。

生1:我们组给大家带来一幅图画。

画的是:傍晚,乡下人家在院子里天高地阔地吃晚饭的情景。

(画得真美!把我们都带到了那个院子里去了。


生2:(你呢?)我们给大家带来一张照片。

这是纺织娘,它在夜晚“织织”地叫着,给人们催眠。

(真有意思的小昆虫!)
师:现在我们通过朗读来感受一下这两处美丽的风景。

男生齐读1:读得真不错,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那个自然、和谐的画面。

女生齐读2:这纺织娘的叫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

难怪作者说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五、总结全文,明确写法。

师:(出六福图)同学们,你们看,乡间的美景就是这么的独特迷人,真是让人看也看不够啊!现在,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发出这样的赞美:
出示句式: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_,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老师想说:乡下人家,不论早晨、中午、夜里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结合课文内容,你还能怎样说?(等学生全部说完,师再整理出示)
生1:乡下人家,不论春天、夏天、秋天,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生2:乡下人家,不论房前还是屋后,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生3:乡下人家,不论晴天还是雨天,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师:是呀,作者正是运用了空间和时间交叉的叙述顺序,抓住了生活中最普通的场面,最平凡的事物,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独特、迷人的风景。

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下!(引读)六、拓展延伸:(此教学环节看时间灵活安排)
师:同学们,其实乡间的美景还多着呢! 说说你亲身体验过的乡村生活,曾经在农村做过什么事:摘草莓、烤地瓜、钓鱼、捉蝌蚪……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让我们继续到乡村走走,去感受一下乡村的生活。

请看作业。

七、布置作业
1、开展一次综合性实践活动
让我们到乡村去走走,去感受乡村的风景,感受乡村的生活,用我们的眼睛去发现美,用我们的笔来记录美,还可以用我们的心灵好好地去感受。

2、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好词好句。

板书设计:
21、乡下人家
瓜藤:风趣、可爱
鲜花:朴素、华丽
独特春笋:成群、探头
迷人鸡鸭:觅食、戏水
晚餐:自然、和谐
秋夜:催眠、甜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