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几点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几点思考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和城市人口的持续增加给城市生态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使生态城市的建设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文章结合生态城市规划原则,通过论述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垃圾围城及噪声污染等环境问题,给出了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方法,可供设计人员参考借鉴。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原则;环境问题;方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不得不面临着人口剧增、交通拥堵、固体废弃物与噪声污染严重、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在城市规划中引入生态理念,打造生态城市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城市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

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城市发展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以达到城市人造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

如何规划设计生态城市是当前各地十分关心的问题,为此,笔者对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和看法。

1 生态城市规划具体原则
1.1 控制城市人口规模
当前,城市化水平还不算不高。

城市化的快速进程决定大量农业人口会进入城市,如不控制城市人口规模,势必造成城市超负荷运行。

确定城市人口容量时,既要考虑人口规模的合理性,又要满足未来人口增长的可能性。

合理性与可能性的交叉点即是最佳人口规模。

1.2 控制城市用地规模
土地生态是城市生态的最基本内容,它兼具自然生态与经济生态两重属性。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的30%,合理使用和节约土地对于城市生态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必须科学制定城市土地利用发展战略,从生态学角度分析研究城市各地块的最佳利用功能,合理规划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农业用地和其他用地,为城市发展提供良好的土地支撑。

1.3 合理布局城镇体系
要按照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进行以中心城市为基础的城镇布局,确定区域内各城镇的规模、等级、地位、作用和职能分工,以中心城市繁荣发展,辐射带动区域内各城镇和广大农村的发展,促进区域发展生态平衡。

1.4 实施生态产业与循环经济相结合的生态经济发展战略
生态城市要求城市主导产业应当是代表现代文明潮流和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生态产业。

因此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形成自然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的和谐统一。

循环经济也就是生态经济。

只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经济增长与资源短缺之间的尖锐矛盾。

1.5 将自然融入城市
“绿色城市”、“山水城市”不等同生态城市,但生态城市一定是“绿色城市”、“山水城市”。

因为自然生态是城市生态的最基本层次,自然山水与绿色是城市生态环境中最有生机的要素。

1.6 发展生态住宅小区
生态城市强调“以人为本”,生态住宅小区是生态城市的最基本内容,它用生态学原理去协调小区内部结构与外部环境关系,为市民创造一个安全、清洁、美丽、舒适的居住环境。

1.7 建立以法规为核心的生态城市管理系统
生态城市建设是一个巨大的复杂的社会管理工程,法规要素在生态城市建设管理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建立生态城市管理系统应重点突出立法、守法和司法三个方面的管理。

2 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2.1 水污染问题
由于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工业的飞速发展,大量污水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而直接排掉,致使水环境严重污染。

2.2 城市大气质量严重恶化
工业和交通运输业逐步发展以及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将__粉尘、硫氧化物、碳氧化物、臭氧等物资排人大气层,使大气层严重恶化,导致全国绝大多数城市出现酸雨,给工农业带来巨大的损失,直接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2.3 垃圾泛滥成灾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产生了大量的废物,全国有2/3的城市处于垃圾的包围之中,不仅有碍雅观、侵占土地、传染疾病,而且在自身严重污染环境的同时加强了水体、大气土壤的污染。

2.4 噪声扰民现象普遍存在
随着我国城市工业、交通运输和文化娱乐事业的快速发展,噪声
扰民的现象也很突出。

3 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方法
如何进行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是当前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生态城市的建设不仅要有一个科学的、高水平、高质量的生态城市规划,而且要做好生态城市设计,同时在规划和设计实施中要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

编制生态城市规划,就是要建立由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要素构成的生态城市规划指标体系。

城市规划生态设计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3.1 用科技创新改善涉及人居环境的有关领域
城镇是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集聚地,也是各类污染集中的地区。

建设规划工作必须围绕人居环境质量的改善,研究气象环境与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努力控制城乡建设活动可能造成的污染。

在污水资源化、建筑节能、化学建材、建筑用钢、智能交通、住宅产业现代化等影响和制约人居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的几个关键领域,加强科研攻关,加强技术集成,加大技术推广应用力度。

3.2 用绿化建设大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要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城市中心区的绿地面积,提高城市绿化水平。

要制定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严格划定绿化用地面积,科学安排绿化布局,加强城市绿化隔离带建设,形成乔、灌、花、草相结合,点、线、面、环相衔接的绿地系统。

3.3 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力度
要加快旧城有机更新。

重点解决城市建成区特别是中心区开发强度过大、人口密度过高、公共设施短缺、交通拥挤、环境脏乱等问题,坚决关停或迁移城区内污染严重的项目,清除违法违章建筑。

要促进建筑节能技术的普及推广,改善城市民用燃料结构,减少和控制城市大气污染。

以通达、低污染、低能耗为目标,实行公共交通优先的城市交通政策,推进现代通信技术在城市公共交通调度管理中的应用,积极促进城市交通组织和管理的现代化。

3.4 推进节约用水和水污染防治
要用足用好政策,运用市场规则,利用价格杠杆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和优化配置。

要加大节水技术和设施的普及推广力度。

以污水资源化为目标,加快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步伐,加强中水回用技术与设备的开发应用,处理好设施布局集中与分散的关系,注重污水处理的安全性和生态效应,努力建设节水防污型城市。

3.5 突出地方本土特色
设计应根植于所在的地方。

对于任何一个设计问题,设计师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是我们在什么地方?自然允许我们做什么?自然又能帮助我们做什么?我们所常常惊叹桃花源式的乡村布局及美不胜收的民居,实际上它们多半不是设计师创造的,而是当地居者在与场所的长期体验中,在对自然深刻了解的基础上与自然过程相和谐的创造性设计。

城市的形成源于“逐水草而居”的生存准则。

生态城市建设必须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只有充分利用自然生态
基础建设生态城市,才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

3.6 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
对不可再生资源加以保护和节约使用,即使是可再生资源,其再生能力也是有限的,要用生态建筑原理对居住区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形成生态建筑与完善的基础设施构成的生活环境以及包括精神文明在内的社会生态系统,居住区设计要坚持合理布局、节能低耗无污染、应用生态技术处理生活排泄物和生活垃圾;通过增加居住区绿地,推广屋顶绿化、垂直绿化,河湖、溪流水体的坡岸绿化,大幅度提高居住区绿化覆盖率,居住区内必须设置集中公共绿地,增加居住区文体设施。

3.7 以尊重自然而展现自然
现代城市居民离自然越来越远,自然元素和自然过程日趋隐形,远山的天际线、脚下的地平线和水平线,都快成为抽象的名词了。

如同自然过程在传统设计中从大众眼中消失一样,城市生活中的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发电厂及变电站等都市生活支持系统被作为丑陋的对象而有意识地加以掩藏,使人们无从关心环境的现状和未来,也就谈不上对于环境生态的关心而节制日常的行为。

3.8 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合作
传统设计强调设计师的个人创造,认为设计是一个纯粹的、高雅的艺术过程。

而现代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则强调人人皆为设计师,因为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对其生活和未来作决策,而这些都将直接影响自己及其他人共同的未来。

从交通方式到选择家具、装修材料、水
的使用、食物的选购、垃圾的处理甚至于包装袋的使用,都是一个生态的问题。

因为它们都对整个杜区和环境有着深刻的影响,每个人的决策选择都应成为生态规划设计的内容。

所以,从本质上讲,城市生态规划设计包含在每个人的一切日常行为之中。

对专业设计人员来说,这意味着自己的没计必须走向大众,走向社会,融大众的知识于设计之中。

同时,使自己的生态设计理念和目标为大众所接受,从而成为人人的设计和人人的行为。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是个综合的、系统性的工程,其解决的是城市发展面临的人口、经济、资源、环境问题,以实现城市社会、经济、自然的协调发展。

为此,需要生态学家、规划师、建筑师、政府有关部门与开发商以及公众的协同努力来实现,需要我们在很多方面上的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肖一夫;马和;张尧.浅析如何做好生态城市规划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年01期[2] 孟凤兰.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城市建设[j].科技经济市场,2010年11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