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采茶戏

江西采茶戏

江西采茶戏

所谓采茶戏,是流行于江西、湖北、湖南、安徽、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的一种戏曲类别。在各省,流行的地区不同,便以各地的地名来区别。如广东的“粤北采茶戏”,湖北的“阳新采茶戏”、“黄梅采茶戏”。这种戏,尤以江西较为普遍,剧种也多。如江西采茶戏的剧种,即有“赣南采茶戏”、“抚州采茶戏”、“南昌采茶戏”、“高安采茶戏”、“武宁采茶戏”、“赣东采茶戏”、“吉安采茶戏”、“景德镇采茶戏”和“宁都采茶戏”等。这些剧种虽然名目繁多,但它们形成的时间,大致都在清代中期至清代末年的这一阶段。

江西采茶戏,主要发源于赣南信丰、安远一带,采茶戏与盛产茶叶有关。明朝,赣南、赣东、赣北茶区每逢谷雨季节,劳动妇女上山,一边采茶一边唱山歌以鼓舞劳动热情,这种在茶区流传的山歌,被人称为“采茶歌”。由民间采茶歌和采茶灯演唱发展而来,继而成为一种有人物和故事情节的民间小戏,由于它一般只有二旦一丑,或生、旦、丑三人的表演,故又名“三角班”。赣南采茶戏形成后,即分几路向外发展,与当地方言和曲调融合,形成赣东、西、南、北、中五大流派,每个流派中又有不同的本地腔。江西采茶戏总的特点是:表演欢快,诙谐风趣,载歌载舞,喜剧性强,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颇受群众喜爱。

设计五大风格-八大派别

室内设计风格 所有的室内装饰都有其特征,但这个特征又有明显的规律性和时代性,把一个时代的室内装饰特点以及规律性的精华提炼出来,在室内的各面造型及家具造型的表现形式,称之为室内装饰风格。 中国有中国古典式的传统风格,西方有西方古典式的传统风格,每一种风格的形式与地理位置、民族特征、生活方式、文化潮流、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有密切关系,可称之为民族的文脉。装饰风格就是根据文脉结合时代的气息创造出各种室内环境和气氛。 装饰风格是室内装饰设计的灵魂,是装饰的主旋律,而风格的主要种类分为:东方风格和西方风格。东方风格一般以有中国明清传统风格、日本明治时期风格、南亚伊斯兰国家的风格为主要风格。西方风格中主要以欧洲早期的罗马式、哥德式、中世纪以巴洛克式、洛可可式为代表以及19世纪的新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风格流派。现代主义中强调使用功能以及造型简洁化和单纯化。后现代主义强调室内装饰效果,推崇多样化,反对简单化和模式化,追求色彩特色和室内意境。 在风格中能够创造出各种室内环境气氛,使人领略到古典的、现代的、西方的、中国传统式的整体美感,具有很强的文化表达性和鲜明的特色。 风格即风度品格,体现创作中的艺术特色和个性;流派指学术、文艺方面的派别。 室内设计的风格和流派,属室内环境中的艺术造型和精神功能范畴。室内设计的风格和流派往往是和建筑以至家具的风格和流派紧密结合;有时也以相应时期的绘画、造型艺术,甚至文学、音乐等的风格和流派紧密结合;有时也以相应时期的绘画、造型艺术,甚至文学、音乐等的风格和流派为其渊源和相互影响。例如建筑和室内设计中的“后现代主义”一词及其含义,最早是起用于西班牙的文学著作中,而“风格派”则是具有鲜明特色荷兰造型艺术的一个流派。可见,建筑艺术除了具有与物质材料、工程技术紧密联系的特征之外,也还和文学、音乐以及绘画、雕塑等门类艺术之间相互沟通。 风格的成因和影响: 室内设计风格的形成,是不同的时代思潮和地区特点,通过创作构思和表现,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室内设计形式。一种典型风格的形式,通常是和当地的人文因素和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又需有创作中的构思和造型的特点。形成风格的外在和内在因素。

江西赣南采茶戏传承与发展

江西赣南采茶戏传承与发展 采茶戏是采茶、采茶歌、花鼓等民间小戏的统称。它是由采茶而慢慢发展起来的戏曲种类。自唐代开始,江西就是我国主要的产茶省份之一,茶叶遍及全国。当时茶区逐渐流行采茶歌曲,慢慢发展后来的灯彩及民间歌舞表演,如;茶灯戏、牛灯、花鼓灯等。后又随着演变别名又称;“三脚班”。明末清初,渐渐更名为“采茶戏”,一直至今。在我国,赣南采茶戏就是客家人创造的反映他们的精神世界、性格特征、审美情趣和内心情感的一种地方戏剧形式。 江西赣南的采茶戏是江西戏曲重要的组成部分,乡土气息浓郁。笔者从小耳濡目染感受着家乡采茶戏带来的艺术熏陶,所以在对采茶戏的历史文化、语言、唱腔曲调、伴奏形式有所了解,有较好的研究基础。由于今年来受到电视、广播等众多艺术形式的影响,同时又自身发展的缺陷导致采茶戏处在濒临的处境。加上关于赣南地区采茶戏的研究甚少,所以笔者希望通过在整理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继续深入系统的研究补充和丰满赣南地区采茶戏。 一、赣南采茶戏历史 (一)赣南采茶戏起源 在早期费源禄的《节序诗·清明》中就记载过赣南地区人民采茶时的情景:“邻厨妇蒙青枫火,御宛莺卸绮百花。走狗斗鸡寒食后,山歌又见采山茶。”[1]从这几句诗可以感受到采茶人在丰收时唱着采茶歌的那种喜悦。 赣南采茶戏的起源离不开赣南的茶山,赣南山区气候温和,环境适宜种茶叶,因此茶山在赣南地区是很常见的。清曾燠在《江西诗征》中也曾经写道:“江西妇女春日采茶,编歌联臂唱和,诸郡间有异同”[]。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出,早期采茶戏的起源是跟茶山和采茶人分不开的,正是因为有茶山这样的环境,才造就了当地的民情风俗,采茶的人们在劳作时也需要有娱乐活动,通过这些娱乐活动来释放内心情感,享受丰收喜悦,采茶戏便依托茶山孕育而生。 采茶戏的起源与当时在民间流行小曲以及民间彩灯等当地的民俗文化也有巨大的联系。民间小曲所使用的曲牌许多都为采茶戏所用,如送郎调、斑妈调、十绣调等、同时,民间小曲中的采茶歌、秧歌等劳动人民在劳作时会吟唱的小曲对采茶戏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觑。 (二)赣南采茶戏流传 赣南采茶戏在初步形成之后便大范围的流传开来。但是发展过程却是一波三折。清初以后,出现了乾隆年间“长日演来的三脚戏,采茶歌到试茶天”、嘉庆年间“满脸烟灰十指黑,出年采茶也入魔”和光绪年间“琵琶斜拨日琴张,月下争看窈窕娘”的三个鼎盛时期。[] 赣南采茶戏在发展初期受到民间灯彩的影响,和灯彩结合之后的采茶戏成为了茶灯戏,茶灯戏和采茶戏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演出的时间和点,茶灯戏相对来说比较正规,演出形式开始发展成舞台形式,容易受到地点、人数和时间的限制,不在是以前只在茶山上演唱的戏曲。茶灯戏的出现使采茶戏出现了新的内容,出现了许多反映人民生活的戏剧,如号称“四大金刚”的《四姐反情》、《卖杂货》、《上广东》、《大劝夫》等。不仅是内容发生了变化,连形式和服装等等都受到了其他剧种的影响,采茶戏与其它艺术形式的结合也让它逐渐走出了茶区,从农村走到了城市,走到了人民的身边。 但也由于一些封建统治者认为采茶戏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其中一些触碰社会伦理的剧目有伤风败俗之嫌,因此采茶戏一度被禁止演出。正如乾隆五十二年的《奉宪告示严禁碑》中所记载:“禁止村坊野市居民铺户,毋许容留面生歹人窝囤、私宰、赌博以及包唱采茶遗害村庄”[]。根据所记载的内容可以得知,采茶戏被禁止演唱,采茶戏的发展也停滞不前。1949年以后,赣南采茶戏开始了快速的发展之路,许多现代戏剧元素开始与采茶戏融合,

《抚州采茶戏》

《抚州采茶戏》 抚州采茶戏是江西采茶戏的一个重要分支,在江西诸多采茶戏中,抚州采茶戏享有极大盛誉,为更深刻、更清楚地了解和认识抚州采茶戏,我们很有必要先接触了解江西采茶戏的一些慨况。 一、江西采茶戏概况 江西是采茶戏的故乡,采茶戏在全省各地盛行,在统称的江西采茶戏中,根据艺术形态和流行地区的不同,又大致分为:赣南采茶戏;赣东北采茶戏(上饶采茶戏、景德镇采茶戏、南昌采茶戏);赣中采茶戏(抚州采茶戏、高安采茶戏、吉安采茶戏、宁都采茶戏);赣西采茶戏(萍乡采茶戏、永新采茶戏)。 江西茶叶生产历史悠久,茶区流行采茶歌,采茶歌始为民歌小调,随后加入舞蹈进入了灯彩行列,在民间的灯彩活动中,采用手擎茶灯,载歌载舞的方式演唱采茶歌,俗称《采茶灯》。演出形式由姣童扮成采茶女,八至十二人,或有长者二人引领,手持花篮、边唱边舞,歌唱十二月采茶。《十二月采茶》共十二段唱词,从正月唱到十二月,每段唱一月事物。抚州采茶戏现有唱腔《正月采茶是新年》,亦有明显的采茶灯歌词曲风味格调。《采茶灯》的出现,已使采茶歌转变为民间歌舞的形式,并向采茶戏的发展迈进了一步。 多数学者研究都认为,赣南是采茶戏的发源地。明朝赣南安远县龙山区盛产名茶,茶农为接待茶商,常以采茶灯的形式,即兴演出以采茶为内容的节目,随着采茶灯的节目不断增加,音乐、曲调和表演

不断丰富,约在明末清初发展成为采茶戏。 二、抚州采茶戏的形成 1、茶灯戏:抚州采茶戏是在茶灯戏(采茶灯)的基础上,吸收抚州地区的民歌小调以及外来黄梅采茶戏所形成。 抚州地区历来新春灯节及秋熟迎赛之风甚盛,明末赣东铅山茶灯戏传入抚州,在东乡进贤地区茶灯戏与花鼓采茶汇合,加上当地的民间歌舞小曲融合演出,在临川崇仁茶灯戏则穿插在马灯中间表演,清代《东乡县志》中记载:“元宵……好事者或扮龙灯,马灯、桥灯诸名目,杂以秧歌采茶,遍行近村,索茶果食,正月尽事罢”,乾隆年间临川人陈奎在《朱陈村元宵词四首》中有云:“儿童打扮似娇娥,血色罗裙凑地拖,听唱一曲翻一曲,采茶歌换采莲歌”。此时,曲湖北灾民带来的采茶戏也逐渐融入采灯戏。随着表演形式与剧目的增多,约在清康熙初年,便出现了脱离灯彩而独立存在的早期《三脚班》。 2、三脚班 宜黄、临川、崇仁、乐安交集的多山地带是抚州“三脚班”的发源地,这一带历来民间歌舞灯彩繁多,特别是宜黄县。宜黄自明万历年以来就盛行宜黄戏,从艺人员纷至沓来,从四面八方聚集宜黄的艺人极快的加速了“三脚班”的形成发展。 抚州的早期“三脚班”一般为一旦一丑,(极少二旦一丑)再加上一个坐堂(演奏锣鼓或二胡的人)唱的是单台戏或小戏,唱词均来自于民歌小典。

赣东采茶戏

赣东采茶戏 赣东采茶戏,发源于江西上饶地区铅山县,是在当地民歌、茶歌和采茶灯的基础上,再吸收湖北的黄梅采茶戏的养料发育而成。 宋代以来,地处武夷山下的铅山不但生产茶叶,茶歌亦远近驰名。这些采茶山歌随后就进入了灯彩的行列。 约在明末,由于福建移民及商业往来,流传到闽西的早期赣南采茶戏的部分剧目被带到了当时江西“四大名镇”之一的铅山县河口镇,从而大大丰富了当地的灯彩,并由此演变为茶灯戏。清《铅山县志》记载:“初六、七日后,城乡各处为庆祝元宵,有龙灯、马灯……河口镇更有采茶灯,以秀丽童男女扮成戏出,饰以艳服,以足娱耳悦目。” 康熙年间,江西地方剧种纷纷诞生,灯戏也随之逐渐脱离灯彩,形成了一旦一丑和一旦二丑的小班。 乾隆年间,大批湖北災民进入赣东赣北,同时带来了黄梅采茶戏的三角班,对赣东采茶戏起了极大的影响,丰富发展了上演剧目和曲调,由单演小戏到逐步演出大戏,由演唱民歌小调到板腔音乐。旦、丑两行角色,增加了小生行当,形成了生、旦、丑的三脚班阵营,这种三脚形态系四个演员(二旦、一丑、一生)三个场面的七子班。后来因演大本戏的需要,又增加了老生、花脸等行当,成了“半班”,组成了职业班社,长年演出。 道光年间,赣东采茶戏趁势兴盛,在上饶地区广为流传,有的班社远至临近的福建、浙江一带演出。土地革命时期,闽浙赣苏区有不少红色歌曲,就是用赣东采茶戏的某些曲调填词的,如《打上饶》、《打横峰》等,深受群众喜爱。 建国后,赣东采茶戏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和提高,在貴溪、横峰两县和上饒市都建立了专业剧团,大批业余剧团也普及在上饶地区的广大农村。 赣东采茶戏的流行地区,除上饶地区的上饶、弋阳、贵溪、余江、余干、横峰、铅山、万年、德兴、婺源、乐平等十余县外,还到达浙江的开化、淳安、遂安、安徽的屯溪、歙县和福建的光泽、邵武一带。赣东采茶戏对赣浙闽三省戏曲的发展,产生了很深的影响。浙江的的睦剧(原名三角戏)和福建省邵武、光泽一带的三角戏,其源盖出于赣东采茶戏。本省的赣中采茶戏,包括现在的抚州、吉安、宁都、南丰、丰城、高安等各种采茶戏以及赣北、赣东北等地采茶戏,无

地方戏曲的曲种荟萃

地方戏曲的曲种荟萃 中国戏曲历史悠久,剧种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 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京剧、昆剧、越剧、豫剧、黄梅戏、评剧、粤剧、庐剧、徽剧、淮剧、沪剧、吕剧、湘剧、柳子戏、茂腔、淮海戏、锡剧、婺剧、秦腔、碗碗腔、关中道情、太谷秧歌、上党梆子、雁剧、耍孩儿、蒲剧、陇剧、汉剧、楚剧、苏剧、湖南花鼓戏、潮剧、藏戏、高甲戏、梨园戏、桂剧、彩调、傩戏、琼剧、北京曲剧、二人转、二人台、拉场戏、单出头、河北梆子、漫瀚剧、河南坠子、河北梆子、湖南花鼓戏、淮北花鼓戏、梅花大鼓、梨花大鼓、京韵大鼓、西河大鼓、评弹、单弦、山东快书、山东琴书等五十多个剧种,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 地方戏曲具体分布: 北京市:京剧北昆西路评剧北京曲剧 河北省:河北梆子评剧丝弦老调哈哈腔河北乱弹武安平调武安落子西调蔚县秧歌隆尧秧歌定县秧歌四股弦唐剧横岐调、上四调山西省:蒲州梆子山西中路梆子山西北路梆子上党梆子锣鼓杂戏耍孩儿戏灵邱罗罗上党皮黄上党落子永济道情戏洪洞道情戏临县道情戏晋北道情戏襄武秧歌壶关秧歌沁源秧歌祁太秧歌繁峙秧歌朔县秧歌孝义碗碗腔曲活碗碗腔弦子腔凤台小戏 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大秧歌二人台漫瀚剧 辽宁省:海城喇叭戏辽南影调戏蒙古剧彩扮莲花落 吉林省:二人转吉剧新城戏黄龙戏 黑龙江省:龙江剧 陕西省:秦腔汉调二黄阿宫腔合阳跳戏合阳线戏陕西碗碗腔陕西老腔眉户戏弦板腔陕西道情戏陕南花鼓戏陕南端公戏安康弦子戏甘肃省:陇剧高山剧影子腔甘南藏戏 青海省:青海藏戏青海平弦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曲子戏

山东省:山东梆子枣梆莱芜梆子东路梆子柳子戏吕剧茂腔柳腔五音戏柳琴戏两夹弦四平调 江苏省:昆曲淮剧扬剧通剧淮海戏锡剧苏剧丹剧丁丁腔淮红剧海门山歌剧 安徽省:黄梅戏徽剧青阳腔岳西高腔安徽目连戏安徽戏庐剧安徽端公戏沙河调泗洲戏坠子戏含弓戏芜湖梨簧戏文南词皖南花鼓戏凤阳花鼓戏淮北花鼓戏淮剧嗨子戏 上海市:沪剧滑稽戏奉贤山歌剧 浙江省:越剧婺剧绍剧新昌高腔宁海平调松阳高腔醒感戏温州昆曲金华昆腔戏黄岩乱弹诸暨乱弹瓯剧和剧杭剧甬剧湖剧姚剧睦剧江西省:赣剧戈阳腔盱河戏东河戏宁河戏瑞河戏宜黄戏赣南采茶戏萍乡采茶戏万载花灯戏抚州采茶戏吉安采茶戏宁都采茶戏赣东采茶戏九江采茶戏景德镇采茶戏武宁采茶戏高安采茶戏 福建省:莆仙戏梨园戏高甲戏闽剧平讲戏庶民戏词明戏大腔戏闽西汉剧北路戏梅林戏右词南剑调小腔戏三角戏闽西采茶戏南词戏闽西山歌戏芗剧打城戏竹马戏游春戏肩膀戏 台湾省:歌仔戏 广东省:粤剧潮剧正字戏白字戏广东汉剧西秦戏花朝戏粤北采茶戏东昌花鼓戏雷剧梅县山歌剧粤西白戏临剧 海南省:琼剧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剧邕剧丝弦戏广西师公戏彩调剧牛娘剧桂南采茶戏广西壮剧广西苗戏广西侗戏 湖南省:湘剧祁剧常德汉剧衡阳湘剧巴陵戏辰河戏湘昆长沙花鼓戏岳阳花鼓戏常德花鼓戏湘西花灯戏湘西阳戏衡阳花鼓戏邵阳花鼓戏零陵花鼓戏师道戏湘西苗剧新晃侗族傩戏 湖北省:汉剧荆河戏南剧湖北越调山二黄湖北高腔楚剧东路花鼓戏黄梅采茶戏阳新采茶戏远安花鼓戏襄阳花鼓戏荆州花鼓戏梁山调郧阳花鼓戏随县花鼓戏堂戏文曲戏鄂西柳子戏

浅谈“采茶戏在容县的情况”

浅谈“采茶戏在容县的情况” 发表时间:2019-09-22T00:39:58.84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作者:潘泉 [导读] 容县文化馆广西玉林 537500 容县采茶戏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戏剧。采茶戏源远流长,若从清康熙的《容县志》所载算起,至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了。据1983年松山乡大水村72岁的刘继唐口述:其曾祖父在讲家史时谈到:清康熙年间(即公元1723-1735年),有梁用芹采茶戏班上演高军保戏,班主梁用芹又名烂风柜,因专演杂脚和技艺高超而闻名乡里。这是目前容县发现最早和记述最详细的采茶戏班。其后相继出现了“合群乐采茶戏班”和“祝艳采茶戏班”等多个采茶戏班,直至1956年由县文化馆组织的农村文艺辅队,请覃伟堂老艺人到文化馆当辅导老师,和 新文艺工作者合作,移植了一批彩调剧目,如《地保贪财》、《王三打鸟》、《龙女与汉鹏》等,到各地巡回演出,深受群众欢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容县采茶戏队遍及全县各乡村。据1981年县文化部门统计,全县共有“演出许可证”的剧队就有347个,4260多个队员,共上演了285个剧目。由于种种原因,现只剩下由当地农民自发组织的业余剧队20个,还在坚持到各地演出。其主要经济来源是观众或发起者打赏给戏班的报酬。 主要唱腔是用本地的山歌、民间小调等。如“四平腔调”、“牛娘”、“牛歌”、“木偶”、“十二月采茶”、其它杂曲等唱腔,共有一百二十多首,常用的有50多首。唱腔根据剧情人物的喜怒哀乐的需要来用,而所上演的剧目又是群众较熟悉的古传,唱词多是七言韵句,五言韵句,比兴丰富,多用民间双关语、歇后语等,形象生动,情挚意贴,易于群众记忆、吟唱,同时用本地土白话演唱,通俗易懂,乡土气息浓郁,深受群众欢迎。特别是唱提纲戏,能根据群众喜爱的古传或传说等爱好来点戏,剧队能按群众所点的古传或传说,不用编成剧本,而是由本队的编导来讲戏安排人物角色,演员即按戏中的角色去边编边唱边演,而唱词大多是群众所熟悉的民间语言(即噱头),如“八字煲汤你命水好”、“日头出在对面岭,吉星高照你门庭”等。他们所到之处无不深受群众的欢迎。 历史渊源和发展过程 根据史料的相关记载,在清康年间,容县是一个文化、经济交流的中心。采茶戏随着经济的交流从赣南传入到容县。当时容县金属冶炼、陶瓷制品都具备比较高的技术。 对于何时从何种途径传入,现在有几种不同的说法: 一说桂南采茶戏于明末从江西赣南直接传入桂南,博白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书”中记述:桂南采茶戏于明末(1628 年前后)从赣南传入博白,当地人称之为“唱竹马”,后来发展成为载歌载舞的“唱采茶”,也有人称其“吁都呀”。 二说桂南采茶戏于清乾隆年间从赣南经粤北传入玉林,再流传至钦州、南宁等地。 三说清乾嘉以后,桂南采茶戏随福建、广东北部南迁的客家人带入桂东南和桂南地区。因福建和广东北部的采茶戏也是由赣南传入的,至今已经有三百多年历史。 采茶戏中的服装一般都是以古代的官服,乞丐服,皇帝服,平民服等为主,和许多民间戏剧一样,会根据剧情里面的需要换上不同的服装。一个是为了符合戏剧里面的情节,同时也是为了能够让采茶更加形象。上演的故事多半是古代的内容为主。因此,不同的角色扮演就会用到不同的服装。比如,有的官服上面,一般会有一些细小的图案。如太阳,意思就是一种吉星高照的意蕴。穿上这个戏服,所扮演的角色一定是一个大官。大官的出现,向观众预示着,剧情中就会有恶人遭殃,遇到贵人之解。只有特定的剧情需要,才会穿上这戏服,因此这戏服一般在采茶戏中出现比较少。第二种就是官服上面有海水的图案。这就是一些判官的戏服,海水意指心境明如水,廉洁清白,这样的戏服就比较多,一般一个芝麻官或是更大的官衔上面都有。采茶戏当中,当好人遇到了不公的遭遇时候,就会有官人的帮助,替天行道,典型的古传有《包青天》等戏剧。还有一种就是有”鹤”的图案,这也是官服,只是一些小官,专管民间的小事,没有什么大权。在采茶戏当中,只是透露“他是比民之上的人物”这么一个信息。这样的服装图案,更能体现出古代的官衔制度,同时也是采茶戏中经常出现的。最后一种服装就是平民装饰了。一般是以粉红色和黄色为主的,也有黑色和蓝色,共四种颜色的服装。一般女角是穿粉红和金黄色,男角穿蓝色和黑色。这样的分配,显得更加淳朴,不会产生太多花花绿绿的视觉效果,这也正是采茶戏中体现的一种重要部分,也是其重要特色之一,不追求华丽,只追求艺术的最本质个性。 根据相关的统计整理,采茶戏的主要传承人有清康熙年间的梁用芹,第25代的清末民初的覃少青-罗洪文,解放初的覃伟堂,80-90年代的刘玉中,90年代至今的夏锦汉、潘超、黄恒贤等等。采茶戏传入容县后与容县的本地白话(属粤语)相结合,形成了个性鲜明的演唱风格。 桂南采茶戏在容县大概可以分成三个重要的历史时期: 一、清康熙年间,采茶戏从赣南传入容县,采茶戏主要在茶场、茶园、茶山这些劳动场合传唱。演唱的曲目主要是山歌、小调。慢慢的与民间民俗相结合。主要的代表人物是梁用芹。这个时期主要以推广和表演为主。 二、解放初期,容县成立了专业的文工团。培养了大量的采茶演员。根据容县志的记载,全县在上世纪50年代末形成了一个小高潮。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又形成一个小高潮。这个时期主要以传承和表演为主。 容县采茶戏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小戏。是以古传为主,以人扮演各种人物角色。采茶戏的角色主要为生、旦、丑、杂、末五大类。表演程式:以需为主,虚实相生,以表演作为时间和空间的转移,在生活的基础上,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模拟出来的舞蹈化身段。并着各种朝代服饰,并用各种道具和简单布景,主要唱腔以四平腔及采茶小调等各种民间曲调为主,语言以地方土话,多采用民间语言(即噱头),比兴丰富,通俗易懂,为七言韵句,一般以四句一过门,过门用器乐伴奏或锣古伴奏。每演一场戏一般都有戏引,采茶戏中出演的第一个节目《开台戏》,《开台戏》是为请天上的神仙下凡来保佑当晚演出得安宁,所以音乐庄重、纯朴,唱词也是有关拜神的内容。其次是主场戏。为了表现不同劳动生活场景、不同人物情绪及内容,桂南采茶在发展过程中根据母曲重新组合派生出了一系列变体曲调,如四平腔、牛哥调等120多种调,中间还穿插着各种小调。 精要选编 目前,容县有杨梅镇鸿运采茶队、杨梅镇容桂剧队、杨梅镇民剧队、杨梅镇桂阳剧队、六王镇龙头村采茶队、黎村镇民剧队、灵山采茶队、十里镇容北剧团、石头镇宝山曲艺团、容州采茶剧团、容州镇东洋采茶队、容县侨乡剧团、都峤采茶剧队等采茶团队约20个。根据《容县志》相关记载,以及实地采访采茶戏演员,在容县演唱的采茶戏主要可分为以下的几种:

《赣南采茶戏》阅读答案

《赣南采茶戏》阅读答案 《赣南采茶戏》阅读答案 赣南采茶戏 江西采茶戏是江西各地采茶、花灯等民间歌舞小戏的统称。最初为茶农采茶时所唱的采茶歌,后与民间舞蹈相结合,形成了载歌载舞的“采茶灯”。每逢灯节或收茶季节,茶农常用这种形式即兴演出以采茶为内容的节目,因以茶篮为道具,亦称“茶篮灯”。后来,内容、唱腔、表演形式不断丰富,逐渐发展成为活跃于广大农村的采茶戏。 赣南采茶戏形成最早,发源于赣南的安远县九龙山一带,清代中叶已流行于赣南和粤北,约四百年的历史。江西各流派采茶戏的形成都在相当程度上受到赣南采茶戏的影响,可以说,赣南采茶戏是江西采茶剧种的先导。 赣南自古盛产名茶。据传说,唐明皇时有个宫廷乐师叫雷光华,因犯宫禁流落到安远九龙山种茶为生,农事之余,教农民唱茶歌,玩茶灯,编成了“九龙山摘茶歌”,这就是赣南采茶戏的起源。明代中期,在安远县九龙山一带茶区,采茶歌、采茶灯由于加入故事情节而逐步发展成为采茶戏。 赣南采茶戏的舞台语言是当地客家方言。它载歌载舞,气氛轻松活泼,语言幽默风趣,融民间口头文学、民间歌舞、灯彩于一体,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其剧目多以喜剧、闹剧为主,很少正剧和悲剧。题材上多以下层群众(尤其是手工业工人)的日常生活为表现对象。其始祖

剧目是《九龙山摘茶》,代表剧目有《挖笋》、《拣田螺》、《巧耍香龙》等,经过整理的《采茶歌》、《口妹子》较有影响,《茶童戏主》和现代戏《怎么谈不拢》已摄制成影片。 赣南采茶戏的音乐唱腔属于曲牌体,以茶腔和灯腔为主,兼有路腔和杂调,俗称“三腔一调”。伴奏均为民间乐器,主要有勾筒(二胡类)、喷呐、锣、鼓、钹和笛子。人物通常由“二旦一丑”组成,表演时二旦对唱,丑角插科打诨。舞蹈主要运用矮子步、扇子花、单袖筒及摹拟动物形象。矮子步根据上山曲腿,挑担压肩时的形体而创造的;扇子花是根据摘茶时,一手摘茶一手用扇子不停地扇风,免得茶叶藏热而创造的;单袖筒是根据摘茶时,右手摘茶,左手持巾时而擦汗,时而遮阳,时而作茶篮盛茶而创造的。摹拟动物形象,主要有:猴子撒尿,猴子洗脸,蜻蜓点水,懒猫抓痒,鸡公啄米等。其中矮子步、单袖筒和摹拟动物动作,均为丑角刻画人物所用,它是赣南采茶戏最具特色的地方和精华所在,故有“三角成剧,小丑当家”之称。 江西采茶戏虽从清乾隆时起屡遭禁演,但它仍以顽强的生命力活跃于广大农村。由于它善于吸收各种民间歌舞和地方戏曲的长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展非常迅速,现已成为江西流行最广泛的地方戏曲。2006年5月20日,赣南采茶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同文中学高三语文组收集整理) 7.下列关于赣南采茶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临川文化考题

临川文化测试题 一、选择题。请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中。 1. 抚州市位于江西省(A )部。 A.东 B.西 C.南 D.北 2. 抚州市辖(C )县1区和一个经济开发区。 A.8 B.9 C.10 D.11 3. 抚州市总面积(B )万平方公里。 4. 抚州市总人口有(D )万。 A.350 B.370 C.400 D.410 5. 我市被称为现当代着名书法家的是(B )。 A.饶漱石B舒同C.晏几道D.李井泉 6. 抚州东南西三面环山,(D )山脉逶迤东南,雩山山脉绵延西南,地势南高北低, 渐次向鄱阳湖平原地区倾斜。 A.三清山 B.龙虎山 C.庐山 D.武夷山 7. 抚河是江西省第二大河流,干流总长(A )公里。 A.350 B.280 C.410 D.480 9. 抚州有一座比泰山还高200米的名山(C )。 A.大觉山 B.麻姑山 C.军峰山 D.象山 10. (C )被称为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A.晏殊 B.曾巩 C.王安石 D.李绂 11. 拟岘台,位于江西省抚州市抚河畔,历来为江南名胜,始建于( A )年。 A.1057 B.1111 C.1546 D.1679 12. 有着“东方莎士比亚”之称的是(B )。 A.陆象山 B.汤显祖 C.谭纶 D.关汉卿 13. 汤显祖是我市(B )县(区)人。

A.南丰 B.临川 C.广昌 D.宜黄 14. 谭纶是我市(A )县(区)人。 A.宜黄 B.临川 C.资溪 D.崇仁 15. “唐宋八大家”中抚州籍的有(B )位。 A.1 B.2 C.3 D.4 16. “临川四梦”的作者是(B )。 A. 王安石 B. 汤显祖 C. 曾巩 D. 晏殊 17. 同叔路是以我市历史名人(C )命名的。 A. 王安石 B. 晏几道 C. 晏殊 D. 陆象山 18. 王安石所着的《伤仲永》一文中,方仲永是( C )人。 A. 南城 B. 东乡 C. 金溪 D. 宜黄 19. 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赞美临川的名句是( A ) A?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B.远色入江湖烟波古临川C.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D. 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20. 被称为“千古第一村”的是(B )。 A. 广昌驿前 B. 乐安流坑 C. 金溪蒲塘 D. 临川聂村 21. 抚河是鄱阳湖水系主要河流之一,发源于( A )县(区)。 A. 广昌 B. 资溪 C. 宜黄 D. 乐安 22. “临川四梦”中不包括(D )。 A. 《邯郸记》 B. 《紫钗记》 C. 《南柯记》 D. 《西厢记》 23. 位于文昌桥东的抚州天主教堂属于(C )建筑风格。 A. 巴洛克式 B. 洛可可式 C. 哥特式 D. 罗马式 24. 北宋文学家(B )的散文成就很高,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宋代新古文运动的重要骨干。 A. 陆九渊 B. 曾巩 C. 朱思本 D. 危素 25. 抚州市土生土长的地方戏种是(A )。 A. 采茶戏 B. 黄梅戏 C. 京剧 D. 灯彩歌舞 26. 以下(B )曾任南开大学物理学教授,北京大学理学院院长,西南联大物理系主任。 A. 黄火星 B. 饶毓泰 C. 程孝刚 D. 李世璋

[其他论文文档]钦州本土音乐“采茶戏”的调查

钦州本土音乐“采茶戏”的调查 钦州本土音乐采茶戏的调查 采茶戏源于江西,约1780年传入钦州,经过200多年的变革,今已成为具有钦州特色的地方采茶戏,是群众所喜闻见的地方剧种之一,流行较广,至2015年底,钦州地区有专业(业余)采茶团共100余团,1千多人。在灵山县、浦北县及周边的黄屋屯、茅岭、大直、小董、那丽等乡镇都有很多由农民自发组织成的采茶团,在钦州管辖的地区差不多每个乡镇都有一支采茶队,在面对如此庞大的文艺队伍时,调查和研究钦州地区的采茶文化,对于继承和发扬本地区的民俗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采茶戏的传入和发展 通过不断地查找《钦州县志》、《钦州地区志》和各类文献,对钦北区大直采茶剧团、捻子坪采茶团、钦城、兆雅、少珠采茶团和那丽采茶团等剧团进行现场调查和看戏后,对钦州地区的采茶历史和现状有了更好的理解和描述。钦州人唱采茶,源远流长,据文献记载,从清代乾隆年间至今,已有272年的历史,钦州采茶是在福建、安徽、江西的采茶灯,湖南、湖北的采茶歌,广西桂南地区的采茶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地方小戏。早在清代乾隆年间,采茶灯、采茶歌、采茶舞是一种民俗活动:到了道光年间,采茶灯、采茶歌、采茶舞开始以故事为主线,编写出有人物、有性格、有情节的小戏,成为上元演出的百戏之一,故被称为唱采茶。钦州唱采茶与各民间艺术有千丝万缕的关联,既与民间木鱼说唱有关、也与江西的茶蓝灯、广西的彩调以及广东粤剧有密切的关系,属于桂南采茶戏的支系,它的发展经历了诗歌自娛、民间表演性歌舞、演唱历史故事以及民间传说的小戏等三个基本阶段。 (1)诗歌自娱阶段 日常生活中,人们唱以《十二月采茶》为核心的采茶歌,演唱的次序为:开台茶、开荒、点茶、采茶、炒茶、卖茶。曲调单纯、即兴编唱多采用徒歌演唱形式,自娱性较强。 (2)民间表演性歌舞阶段 唱采茶开始作为加演节目,与舞狮、舞龙,唱麒麟等节目一同演出,称为狮子夹采茶,而进入表演性歌舞的行列和阶段。歌舞阶段的角色一般以一生二旦为主,生穿彩衣,腰系彩带,手拿钱尺、纸扇、铜锣;旦穿大襟衣,腰系绸带,手持花篮、纸扇、手绢边唱边舞。 (3)小戏阶段 采茶舞蹈艺术发展的后期,在茶插的基础上,出现了以插入演唱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为主要内容的采茶串古,剧目有《梁祝》、《阿兰卖猪》、《一枝花》、《张三过年》、《董永卖身》、《寻亲》等一百余出。出场人物达十人以上,角色还增加了丑生、老生、丑旦及童角等。音乐加入了其他曲牌和锣鼓节奏,伴奏乐队由唢呐、竹笛、扬琴、胡琴、秦琴、二胡以及锤鼓、板、大锣、大钹、小锣、苏锣等打击乐器组成。 二、采茶歌舞的音乐特征

20世纪五大教育学流派

20世纪五大教育学流派 教育学复习过程中,教育史内容很多且复杂,学生掌握起来不够容易,特别是很多学员反映几大流派很难区分。今天老师就重点讲解下20世纪教育学五大流派。 (一)实验教育学 实验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理论。其代表人物是德国教育学家梅伊曼和拉伊。代表著作主要有梅伊曼的《实验教育学纲要》及拉伊的《实验教育学》。实验教育学的主要观点是:第一,反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强调概念思辨的教育学,认为这种教育学对检验教育方法的优劣毫无用途;第二,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运用于教育研究,从而使教育研究真正“科学化”;第三,认为教育实验与心理实验的差别在于心理实验是在实验室里进行的,而教育实验则要在真正的学校环境和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第四,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特点及其智力发展水平,用实验数据作为改革学制、课程和教学方法的依据。在这里考上需要注意,实验教育学所强调的定量研究成为20世纪教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范式,近百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但是这种方法也是有局限性的,当实验教育学及其后继者把科学的定量方法夸大为教育科学研究的惟一有效方法时,就受到了来自文化教育学的批判。 (二)文化教育学 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教育学是19世纪末以来出现在德国的一种教育学说。其代表人物主要有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等人,代表著作主要斯普朗格的《教育与文化》等。文化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是:第一,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因此人类历史是一种文化的历史;第二,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又是在一定社会历史背景下进行的,因此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第三,因为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所以教育的研究既不能采用赫尔巴特纯粹的概念思辨来进行,也不能依靠实验教育学的数量统计来进行,而必须采用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的方法,亦即理解与解释的方法进行。文化教育学作为科学主义的实验教育学和理性主义的赫尔巴特式教育学的对立面而存在与发展,深刻地影响着德国乃至世界20世纪的教育学发展。但是文化教育学的不足之处表现在它的思辨气息很浓,在许多问题的论述上具有很强的哲学色彩,这就决定它在解决现实的教育问题上很难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从而限制了它在实践中的应用。另外,它一味地夸大社会文化现象的价值相对性,忽视其客观规律的存在,也使它的许多理论缺乏彻底性。 (三)实用主义教育学 实用主义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杜威、克伯屈等人,代表性著作有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经验与教育》,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等。实用主义教育学也是在批判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基本观点是:第一,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与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而不是

论广西文化艺术精品中文化意象的翻译策略_甄玉

论广西文化艺术精品中文化意象的翻译策略 甄玉 (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广西南宁 530022) [摘要] 广西文化艺术精品中文化意象的翻译存在表现物象与体现寓意顾此失彼的问题。为此,译者可 以把归化、异化两种翻译策略交融起来,传达文化意象的整体含义,实现目标语和源语的和谐翻译。翻译过程中应视具体语境,或采取归化的原则,或采取异化的原则,或采用归化或异化兼顾注释的原则。 [关键词] 广西文化艺术精品文化意象 异化 归化交融 [中图分类号] H 0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917(2010)10-0136-04 [收稿日期]2010-06-15 [基金项目]2009年度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200911LX326) [作者简介]甄玉(1971-),女,广东台山人,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讲师。 2010年第10期广西社会科学 NO.10.2010 (总第184期) GUANGXI SHEHUI KEXUE (Cu m ulatively ,NO.184) 一、语言与文化意象 语言(Language )不仅是人类思想感情表达与交流的工具,而且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语言能真切地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态地域、政治经济、物质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不同的语言决定了不同民族的不同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语言表达方式。 文化意象(cultural images )就是寓“意”于“象”或借“象”寄“意”,即用来寄托主观思想的客观物象,“物象(Physical Image )与寓意(Connotation )是意象(Image )的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1]。《周易·系辞》说:“圣人立象以尽意。”也就是说,以象的物质载体承载内涵丰富多样的主观的意。意象原本是一个整体,一个新质,它既不是单独的象、单独的意,也不是象与意的简单相加,而是二者的有机统一整体。既有象的外在表现,又有意的内在情韵,二者和谐统一而成意象。物象是信息意义的载体,是形成意象的客观事实;寓意是物象在一定语言文化环境中的引申意义。如《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中用“琼瑶”这种美玉来比喻回报的东西价值要比受赠的东西大得多,这体现了一种人类的高尚情感。这种情感重的是心心相印,是精神上的契合,因而回赠的东西及其价值的高 低在此实际上也只具有象征性的意义,表现的是对他人对自己情意的珍视。英语谚语One sick sheep infects the whole flock 意为“一只病羊搞坏整个羊 群”。谚语中意象词语One sick sheep “一只病羊”,生动形象地寓意为“整体中一个不好的某事或某物”,与汉语谚语“一颗老鼠屎搅坏一锅汤”有异曲同工之妙。 文化意象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它具有了相对固定的独特的文化含义,有的还带有丰富的意义,深远的联想,人们只要一提到它们,彼此间立刻心领神会,很容易达到思想沟通”[2]。但由于不同地域、民族、政治、宗教、风俗的差异,非该文化群体中的成员听到、看到某个物象,很难联想到其特定寓意。因此,文化意象这种地域性、特定性、二元性的特点对翻译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译者不仅要译其文,即物象,而且要传其神,即寓意,否则容易造成文化意象的缺失、丢失,导致目标语言的观众不能理解、欣赏原文化意象蕴涵的美,甚至产生误解。 二、重构文化意象 钱钟书先生说:“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不能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3]文化意象不断出 136

外国教育思想流派

一、人文主义教育思想 1.人文主义教育的观点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世界观或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它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把人从中世纪的神学枷锁下解放出来。宣扬个性解放,追求现实人生幸福;追求自由平等,反对等级观念;崇尚理性,反对蒙昧。 教育的人文主义以人的和谐发展为目标,希望人的本性、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最大的实现和发展。教育的人文主义常常是以批判主流的姿态出线,它反对教育以预设的、人为的、外在的教育目的支配教育,主张以学生自身的发展为目的,强调发展人的天性,发展人的个性,发展人的潜能。 2.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 其一,人本主义。人文主义教育在培养目标上注重个性发展,在教育教学方法上反对禁欲主义,尊重儿童天性,坚信通过教育这种后天的力量可以重塑个人、改造社会和自然,这些都表现出入本主义内涵,人的力量、人的价值被充分肯定。其二,古典主义。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吸收了许多古人的见解,人文主义教育实践尤其是课程设置亦具有古典性质,但这种古典主义绝非纯粹的“复古”,实则含有古为今用、托古改制的内涵,尽管它也具有局限性,然而在当时却是进步的。 其三,世俗性。不论从教育目的还是从课程设置等方面看,人文主义教育充溢着浓厚的世俗精神,教育更关注今生而非来世,这是人文主义教育与中世纪教育的根本区别。 其四,宗教性。人文主义教育仍具有宗教性,几乎所有的人文主义教育家都信仰上帝,他们虽然抨击天主教会的弊端,但不反对宗教更不打算消灭宗教,他们希冀以世俗和人文精神改造中世纪陈腐专横的宗教性以造就一种更富世俗色彩和人性色彩的宗教性。 其五,贵族性。这是由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并非大众运动)所决定的,人文主义教育的对象主要是上层子弟;教育的形式多为宫廷教育和家庭教育而非大众教育的形式;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上层人物如君主、侍臣、绅士等。 综上可见,人文主义教育具有两重性,进步性与落后性并存,尽管它还有不足之处,但它扫荡了中世纪教育的阴霾,展露出新时代教育的灿烂曙光,开欧洲近代教育之先河。二、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1)教育应遵循人的自然本性,使人得到自由的发展; (2)人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要以自然的教育为基准; (3)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 (4)自然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尊重儿童的特点,给儿童以充分的自由; (5)自然教育要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施教。 影响:确立了一种教育遵循自然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影响了几代教育家(赫尔巴特、福禄贝尔、杜威等)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奠定了现代欧美教育改革的思想基础。 三、国家主义教育思想 (1)教育要为国家的复兴付出努力; (2)教育权归属于民族国家而不是教会,国家应当承担起教育民众的责任,进行教育立法;(3)教育是造成民族国家的利器 (4)教育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国民,如培养法国人、英国人、德国人或美国人; (5)由国家建立国民教育制度。 四、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第一,夸美纽斯强调教育的自然性,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但人的发展有其自身的法则,各级学校要按学生的年龄及其已有知识,循序渐进地进行教育。教学要符合学生的天然

赣南采茶戏艺术特点

艺术特点 赣南采茶戏的舞台语言是当地客家方言。它载歌载舞,气氛轻松活泼,语言幽默风趣,融民间口头文学、民间歌舞、灯彩于一体,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其剧目多以喜剧、闹剧为主,很少正剧和悲剧。题材上多以下层群众、尤其是手工业工人、艺匠的日常生活为表现对象,尤其又以男欢女爱的戏情所占比重为大。其音乐唱腔属于曲牌体,以茶腔和灯腔为主,兼有路腔和杂调,俗称“三腔一调”。伴奏均为民间乐器,主要有勾筒(二胡类)、唢呐、锣、鼓、钹和笛子等。其表演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小丑、小旦两个行当,曾有“三角成班,两小当家”之说。 小丑及小旦 小丑分二:一是“丑行俊扮”,称为“正丑”;二是“丑行丑扮”,称为“反丑”。 正丑:主要是劳动人民中的青壮年男子。他们具有勤劳朴实、爽朗大方、乐观风趣和机智勇敢的性格特征。演唱时,演员头戴“一把抓(罗帽)”,身穿“三花衣”,腰系“白堂裙”,下穿“灯笼裤”,右手舞“扇子花”,左手甩“长袖筒”。载歌载舞,活泼轻松。表演以“矮子步”、“扇子花”为主,高矮步法相结合,节奏明快,颇具特色。 反丑:多是一些烟鬼赌徒、流氓地痞、浪荡公子等,常以一些生动、含蓄、诙谐、幽默的语言和动作,互相揭露或自我嘲弄。其表演常摩拟一些动物形象如:“猴子洗脸”、“猴子撒尿”、“蜻蜓点水”、“懒猫抓痒”、“鸡公啄米”、“画眉跳架”、“狗牯摆尾”“乌龟爬沙”等等。脸谱抹白鼻子,步法和扇子花的动作与“正丑”表演大同小异。 小旦:主要是勤劳纯朴和聪明伶俐的农村少女、少妇。表演矫健优美、朴素大方。其“扇子花”比小丑更为丰富,既能单手打扇子花,也能双手同打扇子花。其身段动作有:梳妆挑帘、园手摘茶、伞花、开门关门等。其基本步伐有八字步、跷步、踮步、磨子步、磋步、碎步等等,真可谓千姿百态。 传统剧目 赣南采茶戏的传统剧目,原有100多个,其中一部分已经失传,现保留的传统剧目有90多个。如:《九龙山摘茶》、《唐二试妻》、《卖杂货》、《上广东》、《双检菌》、《瞎子闹店》、《卖花钱》、《香火龙》、《阿三打铁》、《五岭之春》、《花灯仙子》、《吹鼓手招亲》、《满妹添喜》、《睄妹子》、《补皮鞋》、《钓?》等等。这些剧目,多为喜剧,反映了赣南广大劳动群众(农民、手工业者、小商贩等)的劳动过程和生活片断,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它不靠完整的故事和离奇的情节来吸引观众,而是靠幽默、诙谐、生动活泼的表演唱腔取胜,百看不厌,久演不衰。 推陈出新 近年来,赣州采茶歌舞剧团又推陈出新,创作出了《山歌情》、《长长的红背带——献给客家母亲的爱》等新剧目,并进京汇演,分别获得中宣部“五个一

采茶戏

推广赣南采茶戏 策 划 方 案 书 课程名称:营销策划 指导老师:肖玉琴 班级:08市场营销(双学位) 成员名单:080602112赵丹 080602095陈瑞雪

目录 一、采茶戏简介 (2) 二、采茶戏的起源 (2) 三、发展盛况 (3) 四、采茶戏的特点与发展历程 (3) 五、赣南地理环境对采茶戏的影响 (4) 六、赣南采茶戏的艺术特点 (4) 七、赣南采茶戏的传统剧目与推陈出新的剧目 (5) 八、赣南采茶戏的意义 (6) 九、采茶戏推广计划 (7)

一、赣南采茶戏简介: 二、赣南采茶戏的起源: 江西采茶戏,主要发源于赣南信丰、安远一带,采茶戏与盛产茶叶有关。明朝,赣南、赣东、赣北茶区每逢谷雨季节,劳动妇女上山,一边采茶一边唱山歌以鼓舞劳动热情,这种在茶区流传的山歌,被人称为“采茶歌”。由民间采茶歌和采茶灯演唱发展而来,继而成为一种有人物和故事情节的民间小戏,由于它一般只有二旦一丑,或生、旦、丑三人的表演,故又名“三角班”。赣南采茶戏形成后,即分几路向外发展,与当地方言和曲调融合,形成赣东、西、南、北、中五大流派,每个流派中又有不同的本地腔。江西采茶戏总的特点是:表演欢快,诙谐风趣,载歌载舞,喜剧性强,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颇受群众喜爱。 赣南采茶戏发源于江西安远县九龙山一带,约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是以“九龙茶灯”为基础,吸收赣南其它民间艺术,逐步形成的。流行地区主要是赣南、粤北、闽西,也曾传播到广西桂南一带。是江西采茶戏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

三、发展盛况: 赣南采茶戏发展最盛的年代,是在清代康、乾年间,清人陈文瑞(乾隆时人)有一首《南安竹枝词》,反映了当时民间演出采茶的盛况:谣哇小唱数营前,裘扮风流美少年;长日演来三角戏,采茶歌到试茶天。营前,在今上犹县,当时属南安府,是一个山区小镇。一个三角班,能在这样的小圩镇从采茶开始,长日地演,演到试茶结束,这在今日的专业剧团,也是很难办到的,它说明那时的采茶三角班,已有相当的基础,才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否则,是不可能在一个地方维持这么久的演出的。于当时群众在观看采茶时的狂热程度,信丰县志里有一首《南安吟》描述得极为详细:“采茶歌,村童扮作妖娥。周历乡里寻瑶,回眸一盼巧笑瑳。纨绔子弟争打彩,持杯谑浪肆摩挲。可怜铁石燕泣口,蚩民生计下煤窝。满面烟灰十指黑,出看采茶也入魔。辛苦得钱欢乐洒,囊空归去,学得‘阿妹’一声?。”这首《南安吟》,是县里一个名叫谢肇祯的教谕写的。教谕是学官,他的观点,代表了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对采茶戏的看法,尽管满含贬意,但反过来看,正好说明当时群众对采茶戏的迷醉,尤其是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挖煤工人(铁石口出煤),对“采茶”更是看得“入魔”,哪怕把辛苦得来的钱全洒去,也带着“学得‘阿妹’一声?”的欢乐心情归去。 四、采茶戏的特点与发展历程; 1、生命力强 因为采茶戏内容贴近广大劳动群众生活,它人物少,布景简单,与其它戏曲程式相比,更具生命力,尤其便于山区流行。所以,自采茶戏在赣南诞生后,很快传遍与之相邻的闽、粤、湘等地,尤其是客家人聚居地区,竞相传演,蔚然成风,成为客家人最喜爱的戏曲形式之一。以致粤东农村有句俗语云:“有钱丢采茶,冇钱买笠嫲”,意为因贪看采茶戏,连身上仅有的准备买斗笠的钱都丢给演采茶戏的艺人了。 2、社会打压 赣南采茶戏在明代自演自娱的“自乐班”时代,是受到社会上的尊敬的。因为当时演出《九龙山摘茶》这类灯戏,内容大都是欢庆升平的,如戏中的摆字灯,就有“天下太平”的摆字表演,所以能为封建统治者所欣赏。到了演杂套戏的三角班时代,由于剧目的内容,大都是以男女爱情为题材,而表达爱情的观点与方式,又往往与封建的伦理道德相逆悖。如《反情》、《睄同年》。有的还以喜剧的方式,从反面对社会的现实生活进行讽刺、揭露、批判,如《大劝夫》、《满妹贺喜》等等,这就为封建统治者所不容了,认为是诲淫诲盗,有伤风化。从乾隆以后,历代王朝,曾多次下令禁演。如道光四年《宁都直隶州志·风俗志》载:“查采茶亦名三角班,妖态淫声,引入邪僻,最为地方之害。……近来竟有听许搬演者,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