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行为节能潜力知多少

日常行为节能潜力知多少
日常行为节能潜力知多少

日常行为节能潜力知多少?

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国家对此高度重视。与此同时,节能减排与我们每一个公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参与节能减排也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义务。

为推动全民参与节能减排工作,科技部组织专家开展了《全民节能减排潜力量化指标研究》。这项研究选取了百姓生活中衣、食、住、行、用等6个方面的36项日常行为,研究了每一项日常行为指标的节能减排潜力。

根据这项研究成果,科技部编制了《全民节能减排手册——36项日常生活行为节能减排潜力量化指标》。希望通过这本手册的发布,向全社会宣传普及节能减排的科学知识和方法,提高全民的节能减排意识和能力,推动全民参与,提倡崇尚节约、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形成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社会风气。

1.少买不必要的衣服

每人每年少买一件。如果全国每年有2500万人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节能约6.25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6万吨。

2.减少住宿宾馆时的床单换洗次数

如果全国8880家星级宾馆(2002年数据)采纳“绿色客房”标准的建议(3天更换一次床单),每年可综合节能约1.6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4万吨。

3.采用节能方式洗衣

(1)每月手洗一次衣服

如果全国1.9亿台洗衣机都因此每月少用一次,那么每年可节能约26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68.4万吨。

(2)每年少用1千克洗衣粉

如果全国3.9亿个家庭平均每户每年少用1千克洗衣粉,1年可节能约10.9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28.1万吨。

(3)选用节能洗衣机

节能洗衣机比普通洗衣机节电50%、节水60%。如果全国每年有10%的普通洗衣机更新为节能洗衣机,那么每年可节能约7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7.8万吨。

4.减少粮食浪费

如果全国平均每人每年减少粮食浪费0.5千克,每年可节能约24.1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61.2万吨。

5.减少畜产品浪费

如果全国平均每人每年减少猪肉浪费0.5千克,每年可节能约35.3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91.1万吨。

6.饮酒适量

(1)夏季每月少喝一瓶啤酒,从全国范围来看,每年可节能约29.7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78万吨。

(2)如果全国两亿“酒民”平均每年少喝0.5千克,每年可节能约8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20万吨。

7.减少吸烟

如果全国3.5亿烟民1天少抽1支烟,每年可节能约5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3万吨。

8.节能装修

(1)减少装修铝材使用量

如果全国每年2000万户左右的家庭装修能减少1千克装修用铝材,可节能约19.1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49.4万吨。

(2)减少装修钢材使用量

如果全国每年2000万户左右的家庭装修能减少1千克装修用钢材,可节能约1.4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3.8万吨。

(3)减少装修木材使用量

如果全国每年2000万户左右的家庭装修能做到少使用0.1立方米装修用的木材,可节能约5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29万吨。

(4)减少建筑陶瓷使用量

如果全国每年2000万户左右的家庭装修能节约1平方米的建筑陶瓷,可节能约1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0.8万吨。

9.农村住宅使用节能砖

如果我国农村每年有10%的新建房屋改用节能砖,全国可节能约86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2212万吨。

10.合理使用空调

(1)夏季空调温度在国家提倡的基础上调高1℃

每台空调每年可节电22度,相应减排二氧化碳21千克。

(2)选用节能空调

一台节能空调比普通空调每小时少耗电0.24度,按全年使用100小时的保守估计,可节电24度,相应减排二氧化碳23千克。

(3)出门提前几分钟关空调

出门前3分钟关空调,按每台每年可节电约5度的保守估计,相应减排二氧化碳4.8千克。

11.合理使用电风扇

以一台60瓦的电风扇为例,如果使用中、低档转速,全年可节电约2.4度,相应减排二氧化碳2.3千克。

12.合理采暖

通过调整供暖时间、强度,使用分室供暖阀等措施,每户每年可节能约326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837千克。

13.农村住宅使用太阳能供暖

一座农村住宅使用被动式太阳能供暖,每年可节能约0.8吨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2.1吨。

14.采用节能的家庭照明方式

(1)家庭照明改用节能灯

以11瓦节能灯代替60瓦白炽灯、每天照明4小时计算,1支节能灯1年可节电约71.5度,相应减排二氧化碳68.6千克。

(2)在家随手关灯

养成在家随手关灯的好习惯,每户每年可节电约4.9度,相应减排二氧化碳4.7千克。

15.采用节能的公共照明方式

(1)增加公共场所的自然采光

如果全国所有的商场、会议中心等公共场所白天全部采用自然光照明,可以节约用电量约820亿度。

(2)公共照明采用半导体灯

如果我国每年有10%的传统光源由半导体灯代替,可节电约90亿度,相应减排二氧化碳864万吨。

16.每月少开一天车

每车每年可节油约44升,相应减排二氧化碳98千克。

17.以节能方式出行200公里

骑自行车或步行代替驾车出行100公里,可以节油约9升;坐公交车代替自驾车出行100公里,可省油5/6。

18.选购小排量汽车

排气量为1.3升的车与2.0升的车相比,每年可节油294升,相应减排二氧化碳647千克。

19.选购混合动力汽车

混合动力车可省油30%以上,每辆普通轿车每年可因此节油约378升,相应减排二氧化碳832千克。

20.科学用车,注意保养

通过及时更换空气滤清器、保持合适胎压、及时熄火等措施,每辆车每年可减少油耗约180升,相应减排二氧化碳400千克。

21.用布袋取代塑料袋

如果全国减少10%的塑料袋使用量,每年可以节能约1.2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3.1万吨。

22.减少一次性筷子使用

如果全国减少10%的一次性筷子使用量,每年可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3万吨。

23.尽量少用电梯

减少10%的电梯用电,每台电梯每年可节电5000度。

24.使用冰箱注意节能

(1)选用节能冰箱

1台节能冰箱比普通冰箱每年可以省电约100度。

(2)合理使用冰箱

每天减少3分钟的冰箱开启时间,1年可省下30度电;及时给冰箱除霜,每年可以节电184度。

25.合理使用电脑、打印机

(1)不用电脑时以待机代替屏幕保护

(2)用液晶电脑屏幕代替CRT屏幕

(3)调低电脑屏幕亮度

(4)不使用打印机时将其断电

26.合理使用电视机

(1)每天少开半小时电视

每天少开半小时,每台电视机每年可节电约20度。

(2)调低电视屏幕亮度

27.适时将电器断电

(1)饮水机不用时断电

(2)及时拔下家用电器插头

28.合理用水

(1)给电热水器包裹隔热材料

(2)淋浴代替盆浴并控制洗浴时间

(3)使用节水龙头等

29.用太阳能烧水

1平方米的太阳能热水器1年节能120千克标准煤,相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08千克。

30.采用节能方式做饭

(1)煮饭提前淘米,并浸泡十分钟,可节电约10%

(2)尽量避免抽油烟机空转等

31.合理利用纸张

(1)双面打印(2)用电子书刊代替印刷书刊等

32.减少使用过度包装物

减少使用1千克过度包装纸,可节能约1.3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3.5千克。

33.合理回收城市生活垃圾

如果全国城市垃圾中的废纸和玻璃有20%加以回收利用,每年可节能约270万吨标准煤。

34.夜间及时熄灭户外景观灯

如果全国的户外景观灯(共约600万千瓦)在午夜至凌晨时段及时熄灭,每年可节电88亿度,相应减排二氧化碳846万吨。

35.在农村推广沼气

建一个8~10立方米的农村户用沼气池,一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5吨。

36.积极参加全民植树

1棵树1年可吸收二氧化碳18.3千克,相当于减少了等量二氧化碳的排放。如果全国3.9亿户家庭每年都栽种1棵树,那么每年可多吸收二氧化碳734万吨。

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c10218165.html, 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作者:韩震 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年第13期 摘; 要:建筑行业作为耗能大户,在当前我国大力提供节能减排的新形势下,建筑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重视节能理念的融入。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建筑节能起步较晚,目前建筑节能还没有形成规模。但随着当前我国城市化水平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建筑能源消耗问题越来越被受到重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但一直以来节能技术的发展相对落后,缺乏先进的技术支撑。文章从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入手,分析了优化建筑节能的措施,并进一步对我国建筑节能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建筑行业;建筑节能;现状;措施;发展趋势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as a major energy consumer, in the current new situation of vigorously provi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in China,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needs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integration of the concept of energy conservation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Compared with developed countries,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in China started relatively late, and at present,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has not yet formed a scale. However,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China's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level, the problem of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which has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building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to a certain extent, but the development of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has been relatively backward and lacks advanced technical support. Starting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building energy saving in our count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easures to optimize building energy saving, and further expound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building energy saving in China. 前言 建筑节能是建筑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建筑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由于建筑能耗较大,这也需要将建筑节能作为当前较为重要的一项工作。通过开展建筑节能工作,可以有效的缓解当前能源和资源紧张的态势,积极推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实际建筑节能过程中,能源节约、能源利用及后续的生态环境维护等问题都是建筑节能的具体内容。目前我国建筑行业节能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要想实现资源最大限度利用和使用,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促进建筑节能的跨越式发展。 1 当前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建筑节能意识薄弱

建筑节能现状及建筑节能新技术

建筑节能现状及建筑节能新技术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能源的产出与消耗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建筑能耗伴随着建筑总量的不断攀升和人们对居住舒适度要求的提高,呈急剧上升趋势,因此建筑节能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建筑节能的不断发展,不仅可以促进建筑新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且可以缓解能源资源的紧局面,减轻大气污染的程度,有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发展。除此之外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舒适的建筑热环境日益成为人们生活的需要,建筑节能及其新技术的研究应用也成为提高建筑热环境的质量、满足建筑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关键环节,因此对建筑节能发展现状及其新技术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1建筑节能概述 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材料生产、房屋建筑施工以及使用过程中合理地使用和有效地利用能源,以便在满足同等需要或达到相同目的的条件下,尽可能地降低能耗,达到提高建筑舒适性和节省能源的目标。建筑节能主要包括建筑采暖、空调、照明、热水供应等面的节能。 建筑节能涉及的容广泛、工作面广,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建筑技术看,建筑节能包括了众多技术,如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技术、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技术、建筑遮阳技术、照明节能技术、新型供冷供热技术等。从建设程序看,建筑节能与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等过程都密切相关,不可分割。从建筑材料看,建筑节能包含了节能型门窗、节能玻璃、墙体材料、保温材料等。 2建筑节能现状

我国建筑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1/3,1996年中国建筑年消耗3.03亿t标准煤,占能源消耗总量的24%,到2001年已达到3.76亿t,占能源消耗总量的27.6%,年增长比率为5%,随着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建筑能耗占全社会能耗的比重将越来越大。目前全国房屋数量有400亿m2左右,建筑节能面积2.3亿m2,在每年近20亿m2的房屋竣工面积中,只有3%是节能建筑,即97%是高能耗建筑,因此我国建筑节能任重而道远。 2.1建筑节能政策现状 我国建筑节能工作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起步较晚,经过30多年的艰苦努力,建筑节能事业已取得多面的发展。如加强了建筑节能的组织管理,制定了一批建筑节能及其相关的技术标准、规。从法律层面上,我国已颁布实施了《节约能源法》,并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这些法律是建筑节能的重要依据,但法律条文难以对建筑节能及新能源建设做出详尽的规定,没有以法的形式明确确定建筑节能中各主体的法律地位,规政府、市场、企业、个人在建筑节能中的行为,制定节能建筑建设税收优惠政策,使建筑节能工作走上法制化的轨道。此外,由于建筑节能设计行业围广,存在职能交叉的问题,要建立行政审批责任制和问责制,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负责”的原则,对不按规定办理开工和竣工验收备案手续的,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建立完整的建筑节能监管体系,保证建筑节能落到实处。 2.2建筑节能的法规与标准现状 我国的建筑节能工作与发达相比起步较晚,直到1986年我国才颁布了建筑节能的行业法规JGJ26-1986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节能率要求30%。1995年颁布了第二个节能标准JGJ26-1995民用建

建筑节能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建筑节能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能源短缺已不容忽视,节约能源已受到世界性的普遍关注,在我国亦不例外。目前,全世界有近30%的能源消耗在建筑物上,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能源问题将成为本世纪的热门话题。一、世界其他国家在节能建筑方面的作为美国一家大学曾设计建造了一种四居室的生态房。它的热能来源于人工散热、阳光及使用家电设备所产生的热量;用电依靠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电池;用水是从屋檐流下来经过处理的雨水;粪便和污水则流入一个堆肥坑里,经发酵后供花园施肥用。美国一家建筑公司用回收的垃圾建筑房屋,墙壁是用回收的轮胎和铝合金废料建造的;屋架所用的大部分钢料是从建筑工地上回收来的。日本1997年建成了一栋实验型“健康住宅”。除了整个住宅尽可能选对人体无害的建筑材料外,墙体还被设计成双重结构,每个房间建有通风口,整个房屋系统的空气采用全热交换器和除湿机进行循环。全热交换器能够有效地回收热量并加以再次利用,其过滤器可有效地收集空气中细小的尘埃,从而能够抑制霉菌等过敏生物繁殖。这种资源的回收利用,不仅变废为宝,而且减少了环境污源,节约了能源。德国建筑师塞多·特霍尔斯建造了一座能跟踪阳光的太阳房屋。房屋被安装在一个圆盘底座上,由一个小型太阳能电动机带动一组齿轮。房屋底座在环形轨道上以每分钟转动3cm的速度随太阳旋转。当太阳落山以后,该房屋便反向转动,回到起点位置。它跟踪太阳所消耗的电力仅为房屋太

阳能发电功率的1%,而所吸收的太阳能则相当于一般不能转动的太阳能房屋的2倍。二、中国建筑能耗基本情况和几本问题我国正处于房屋建筑的高峰时期,建筑速度之快,规模之大,可谓前所未有。2003年,我国城乡建筑竣工面积达20.3亿平方米(其中城镇12.7亿平方米),超过所有发达国家年建成建筑面积的总和。但令人忧虑的是,在新竣工的建筑中,节能建筑面积不到1亿平方米,尚不足竣工建筑的5%。至今,在我国城乡既有建筑约400亿平方米中(其中城市约140亿平方米),只有3.2亿平方米房屋是节能建筑,不到全国既有建筑的1%。我国是一个能源短缺的国家,但我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目前却是发达国家的2至3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钢材消耗高出10%至25%,每拌和1立方米混凝土要多消耗水泥80公斤;卫生洁具的耗水量高出30%以上,而污水回用率仅为发达国家的25%。此外,在我国人均耕地只有世界人均耕地1/3的情况下,实心黏土砖每年毁田12万亩。我国的建筑能耗量约占全国总用能量的1/4,居耗能首位。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到了快速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建造和运行使用能源,尤其是建筑的采暖和空调耗能。据统计,1994年全国仅住宅建筑能耗在基本上不供热水的情况下为1.54×108t标准煤,占当年全社会能源消耗总量12.27×109t标准煤的12.6%。目前每年城镇建筑仅采暖一项需要耗能1.3×108t标准煤,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11.5%左右,占采暖区全社会能源消费的20%以上,在一些严寒地区,城镇建筑能耗高达当地社会能源消费的50%左右。与此同时,由于建筑供暖燃用大量煤炭等

工业炉现状及节能潜力分析

根据集团公司的要求,北京北方节能环保有限公司从2010年至2013年先后对47家企业进行了51次能源审计。在能源审计过程中采取了现场测试、现状核查、调阅资料等方式,获取了详实的资料和数据。为推动各单位能效提升,我们对各企业的普遍存在的节能潜力和可以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整理,将陆续刊登工业炉、工业锅炉、电机、热力系统等方面的内容供各企业参考。 集团公司工业炉现状及节能潜力分析 陈操史建东 摘要:工业炉窑是对物料进行加热,并使其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的工业加热 设备,工业炉窑常统称为“工业炉”。本文对集团公司工业炉情况进行了统 计整理和评价,列示了国家的相关政策和要求,分析了燃气炉、电加热炉使 用中存在的问题,计算了节能潜力和采取节能技术产生的节能量与节能效 益。 主题词:工业炉节能潜力节能效益 1. 集团公司工业炉现状 1.1 数量及分布情况 通过数据核查,47家共有各类工业炉窑2082台,按照供热方式分为燃气工业炉和电阻工业炉两大类,其中40m3/h以上燃气工业炉454台,30kW以上电阻工业炉1628台,广泛分布于装甲车辆、火炮、机械加工、箭弹等多种生产领域,少量分布于火炸药、火工药剂、光电等生产领域。 按炉型结构分:台车炉、室(箱)式炉、井式炉、推杆炉、步进炉、

悬挂炉、辊底炉、环形炉、干燥炉、烘干室等十多个种类,按用途主要分为:热处理、锻造加热、熔炼、喷涂烘干四大类。其中热处理炉和加热炉是工业炉的主要组成部分,分别占行业工业炉总比例的55.10%和18.13%。 1.2 能源消耗情况 集团公司工业炉的能源结构主要是以天然气和电为主。根据企业上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454台燃气工业炉2012年累计消耗天然气8312.14万立方米,折10.09万吨标煤;1628台电阻工业炉合计加热功率30.32万千瓦,负荷率约70%,理论年消耗电量63672万千瓦时,折7.83万吨标煤。工业炉窑年能源消耗合计17.92万吨标煤,是集团公司各企业消耗能源的主要设备。 1.3 整体性评价 目前,集团公司针对工业炉窑展开的节能工作已经起步,部分企业能够引进新技术、新材料,积极进行炉窑节能改造,通过技术升级实现了节能降耗的效果。如:北重集团、哈尔滨第一机械集团、辽沈集团、江麓集团等一批企业成功的在大批燃气工业炉上应用了蓄热式燃烧和全温段换向技术,烟气排放温度低于150℃,烟气余热得到了高效回收,节能效果显著。以辽沈集团为例,采用EPC模式对3台天然气锻造加热炉进行了蓄热式燃烧改造,锻件平均单耗下降了60%以上。 但多数企业目前对工业炉窑的节能仍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国内炉窑的技术发展状况和新技术缺乏前瞻性研究和长远规划,缺少相应技术储备,工业炉窑整体结构老旧,普遍存在两低一高现象(余热回收率低、热效率低、能耗高),节能状况不容乐观。

基于投入产出优化方法的行业节能潜力和节能目标分析

基于投入产出优化方法的行业节能潜力和 节能目标分析 夏炎1,2,3杨翠红1,2,3 (1.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北京100190; 2.中国科学院管理、决策与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MADIS),北京100190; 3.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北京100190) 摘要:本文基于投入产出优化方法,提出了行业实际节能潜力和行业实际结构调整潜力两个概 念,并将全国总节能目标按照各个不同的行业进行优化分解。同时分析了产业结构调整前后不 同情景下,行业能源效率优化的结果。得到三点主要结论:(1)产业结构调整情况下,行业可以 制定更小的节能目标;(2)行业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有利于高耗能行业产业结构减小,对产业 结构长期良性调整有利;(3)节能潜力大的行业,对实现全国目标的贡献大,但能实现的节能目 标不一定大,因此要给予政策扶持。 关键词:投入产出优化;实际节能潜力;实际结构调整潜力;行业节能目标 引言 为了实现我国“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2010年末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源消耗量比2005年末降低20%的节能目标,并将各行业、各地区的年均节能目标定为4%,以此作为每年地区节能减排绩效考核的标准,而这一节能目标能否实现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2010年3月10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表示:2006年至2009年,全国单位GDP能耗累计降低了14.38%,完成目标进程的70%,但2010年实现节能目标仍需付出巨大努力。2009年11月26日,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到2020年末我国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末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并将此项决定在2010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上向世界各国庄严承诺。可以说,与“十一五”规划中的节能目标相比,哥本哈根会议的承诺实现了由节能目标到减排目标的转变。那么这个目标能否实现,又如何实现,特别是各行业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相应的目标,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将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并结合优化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投入产出优化方法 投入产出优化方法是指将最优化理论与投入产出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最优化方法是近几十年形成的,它主要运用数学方法研究各种系统的优化途径及方案,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最优化方法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各种经济系统问题及其生产活动,其目的在于针对所研究的系统,求得一个合理运用现有资源和经济收稿日期:2010-0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941030;70871108;70810107020);北京市科委博士生论文资助专项项目(ZZ0914)。 作者简介:夏炎,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杨翠红,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建筑节能的必要性及节能措施

建筑节能的必要性及节能措施 建筑节能的必要性及节能措施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业作为我国能源消耗大户,必须对其采取经济有效的节能措施以节约能源;建筑节能直接关系到国家资源战略、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是建筑业一项重要、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应值得全社会重视。本文阐述了建筑节能的必要性,探讨了实施建筑节能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建筑节能必要性节能措施 建筑节能问题也关系到可持续发展能否实现。建筑能耗是非常大的,因此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选择正常途径,不少国家将建筑节能作为国策,一方面用经济政策来引导建筑节能工作的发展;另一方面在节能技术与建筑立法的角度寻求问题的解决途径。我国的能源具有总量大、人均少的特点,能源总量排名第三,而人均水平却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对我国而言,能源短缺的问题将是制约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为当前我国处于房屋建筑的高峰阶段,在我国甚至是世界历史上都没有过如此之大的建筑规模,而完成这些房屋建筑项目则需要大量的能源支撑。为了避免能源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也为了更好的解决我国的能源短缺的问题,我们必须着重开展节能工作。 一、建筑节能的必要性 节约能源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建筑节能是我国节能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深入持久的开展建筑节能工作对缓解我国能源供给的紧缺、改善大气环境和居住环境、保护耕地资源、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必要性。 1、建筑节能有利于缓解我国能源供给紧张的局面。我国人口众多, 人均资源较少, 资源分布不均匀, 优质能源少, 能源消耗较大, 如何采取措施改善和缓解能源的供给刻不容缓。目前全国每年新建城乡建筑近20亿m2, 80%以上是高耗能建筑。现有全国既有建筑400亿m2, 95%以上是高耗能建筑。由于我国的城市建设正处于高速增长

浅谈建筑节能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浅谈建筑节能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建筑节能我国现状发展前景 论文摘要:近二三十年来,在世界建筑发展的大潮流中,人们可以明显看出,建筑节能是其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热点,是建筑技术进步的一个重大标志,也是建筑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关键环节。各发达国家为此已经进行了长久的努力,井取得了十分丰硕的成果。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建筑节能情况的分析并总结我国近20年来的建筑节能工作的进展,进而提出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发展前景。 前言 一些国家在其发展的长过程中,曾经无节制地使用能源,但到了本世纪七八十年代,先是石油大幅度涨价,遭受到能源危机的严重打击,由此掀起了节能的高潮;接着又发现地球大气环境正在因此加剧破坏,人们这才痛苦地了解到,工业化给人们带来舒适和欢乐的同时,还在给人类带来苦果。这个环境问题不仅是工业污染造成的,高耗能建筑也正在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由于建筑用能数量巨大,以及其对环境的重大影响,建筑节能事业就在世界上蓬勃兴起,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建筑节能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㈠建筑节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经济的发展,依赖于能源的发展,要能源提供动力。八五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1l.8%,而一次商品能源平均年增长才3.6%,今后能源生产的增长速度还将长期滞后于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由此可见,能源短缺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是一个根本性的制约因素,国家经济要发展,就非依赖于节能不可。从能源资源条件看,我国煤炭和水力资源比较丰富,但煤炭的经济可采储量和可开发的水电量按人均水平,均低于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至于石油和天然气就更少了。如果我们继续不断挥霍自然资源,竭泽而渔,势必贻患子孙。为了后代可持续利用国家的能源储藏,我们现在就必须节约能源。 ㈡建筑节能是减轻大气污染的需要 近十几年来,世界上越来越关心燃烧矿物燃料所产生的污染问题,各发达国家的节能政策,也是以减少燃料燃烧的排放物为明确的目标。其原因是,人们已经认识到,所排放的颗粒物以及碳和氮的氧化物会危害人体健康,并造成环境酸化,而造成的二氧化碳积累,将导致地球气候产生重大变化。如水旱灾害更加频繁和猛烈,海平面升高使一些岛国被淹没,飓风愈加凶猛并向高纬度扩展,大量物种迅速灭绝等等,从而使人类生存面临重大危机。特别是我国,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3/4左右,

冷库节能潜力分析

低温与超导第37卷 第10期制冷技术 Refrigerati on Cryo .&Supercond .Vol .37 No .10 收稿日期:2009-08-07 作者简介:毕明华(1972-),男,工程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制冷与空调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冷库节能潜力分析 毕明华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桂林541004) 摘要:食品冷冻冷藏属高耗能行业,长期存在着大量不重视能源管理与浪费能源的现象。分别从隔热材料、压缩机能量调节方式、冷凝器系统、油系统以及运行管理等方面,分析了冷库的节能潜力。针对冷库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及常规管理工作的技术要求和需要,提出了相应的节能措施。这些措施对冷库企业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能耗,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冷库;节能潜力;节能措施;竞争力 Energy s av i n g poten ti a l ana lysis of refr i gera tory B iM inghua (Guilin Juni or College of Aer os pace Technol ogy,Guilin 541004,China ) Abstract:Refrigerated p reservati on of f ood is regarded as a high energy consu m ing trade .There are many phenomena of ig 2noring energy manage ment and wasting energy f or a l ong ti m e .Fr om as pects of heat -resistant materials,the energy regulati on means of comp ress or,condenser system,oil syste m,operati on and maintenance,the energy saving potential of refrigerat ory is an 2alyzed in this paper .I n vie w of the technical de mands and needs in engineering design,engineering constructi on and conventi onal management,the corres ponding measures f or energy saving are br ought for ward .The measures have great significance f or enter 2p rises decreasing energy consu mp ti on and p r oducti on cost . Keywords:Refrigerat ory,Energy saving potential,Energy saving measures,Cmpetence 1 引言 目前,随着农业深加工、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和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食品冷冻冷藏事业发展很快。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商业外贸对食品的需求量增加,冷库的容量和规模都迅速增长。从近几年冷库发展和使用情况来看,冷库的设计、建造和管理上还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制冷效果差、技术配套不规范、使用成本高,从而导致了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冷库的制冷和动力用电,是冷库成本的主要部分,约占总成本的25%~40%。减少装置的电能消耗,降低生产成本,对 于冷库企业具有相当大的经济效益[1] 。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和调研,分别从隔热材料、压缩机能量调节方式、冷凝器系统、油系统以及运行管理等方面分析了冷库的节能潜力,并提出了一些基本的技术措施(有利于冷库节能挖潜增效),供有关科技人员参考。 2 节能潜力及节能措施分析 2.1 合理选用高性能隔热材料 冷库投资是一项长期的、有收益回报的投资,目前隔热材料在冷库建设中对初期投资成本和长期的收益有着重要的作用。高性能隔热材料的使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用户的一次性投资,但在长期的使用中可大大减少综合运行费用,能最大程度地提高资本投资回报率,体现节能收益。2.1.1 冷库围护结构的隔热 冷库是在特定的温度和相对湿度条件下加工和贮藏食品等物品的专用建筑。由于建筑的特殊性,保温隔热(直接关系到冷库使用的合理性)是节约能源的重要因素。根据对各类冷库的统计表明,一般冷库的围护结构传热量约占冷库总冷负荷的2%~3%,而小冷库占的比例更大 [2] 。通过 围护结构的漏冷量与冷库围护结构单位热流量成

建筑节能发展现状与未来

论我国建筑节能发展的现状与未来 摘要:本文阐述了建筑节能的内涵以及我国发展建筑节能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我国建筑节能发展的现状和以后所面临的各项挑战。 1建筑节能的内涵 人类生活所必须的东西是能源,它构成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地球上能利用的能源有多种,而在人类的生活中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尤为重要。建筑节能就是在建筑的生存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能耗、保护生态和减少污染,高效的开发利用能源,贯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绿色建筑源于建筑对环境问题的响应,早在上世纪60-70年代就开始了建筑节能的研究,太阳能等节能建筑涌向市场。随着全球生态环境保护的概念普及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深入人心,建筑行业开始审视建筑在“全生命周期”内的影响。90年代以来,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法规制度、组织管理体系在我国不断完善,同时推进新建的建筑开始实行节能标准、对现存的建筑进行节能改造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绩,在我国建筑业节能已经深入人心。为未来全面发展建筑节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确定了建筑节能工作发展的方向。 1.1建筑能耗 无论什么样的建筑都要围绕着能源的消耗来展开,没有能源就没有了建筑,从建筑所需的材料的生产,再到建筑的施工,直至建筑的完结和使用,每一个过程每一个细节都离不开能源,能源是建筑不可或缺的基础。建筑能耗分为两种:一是在建筑过程当中所使用的材料

的建造和建筑的施工,除去过程所消耗的能源都归结为广义上的建筑能耗,另外一种就是在建筑过程当中所消耗的能源,如灯光,取暖,电梯,电器以及办公设备所消耗的能源,这种能耗我们称之为狭义上的建筑能耗。我们国家现在称之建筑能耗的含义,已与西方国家的认知和标准相一致,也就是指建筑使用能耗,即狭义的建筑能耗。 1.2建筑节能 建筑节能在80年代后在世界范围内悄然兴起,其概念与内涵也随着人们的认识有所发展。既然提起建筑节能就要明确建筑节能的范围,建筑节能的范围包括其材料的生产,施工,使用和拆除这四个方面的能耗,也就是建筑生命周期内的能源消耗。建筑的平均寿命比较长,在其生存时间内所消耗的能源占其能源消耗总量的百分之七十到百分之九十。其生存时间内的能源消耗分为几个方面,主要为供暖,家用电器,电梯,灯光等方面的能耗。在建筑的完整寿命中对其维护所流失的能源消耗和采暖制冷系统的能源消耗在能耗总量上有很高的比例,因而目前建筑业的节能工作大部分还是在减少流失能量和提高采暖制冷系统效率方面展开。 2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现状. 近年以来我国在建筑节能方面完善了政策和标准体系建设、同时节能技术的研发也获取了不错的成果,为未来的全面建筑节能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0年建立了建筑节能标准,开展了建筑节能评判工作,到 2010 年 3 月,我国建设了200余项建筑节能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500万。从目前已经建设的节能化建筑项目

冷却塔的节能潜力分析

冷却塔的节能潜力分析 随着经济意识的增强,节能降耗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发电 厂的热力系统及设备的节能给电厂运行和经营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目前,节 能降耗主要集中于三大主要设备和复杂系统,经过理论研究和广泛应用,已经 取得很大经济效益。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对循环水系统中冷却塔缺乏足够的重视。一方面,认为凝结器循环水入口温度为环境因素的单值函数;另一方面,它的 维护比较繁重复杂,由于缺乏对冷却塔节能潜力的认识,甚至许多电厂忽略本文针对自然通风冷却塔的节能潜力和热力性能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讨论, 以其对发电厂优化运行和检修维护有所帮助和参考。 1 冷水塔节能潜力分析 循环水1oC温差并存在的节能潜力 冷却塔的工作过程是循环水从凝结器中吸收排气热量,以温度t1送入冷水塔经由压力管道分流至配水槽,热水通过喷溅装置散成细小均匀的水珠洒落到 淋水填料上,沿填料层高度和深度与冷空气以蒸发,传导和对流等方式完成热 交换。空气吸收热量和水分,其温度和湿度逐渐增加接近饱和状态由塔顶逸出,冷却后的循环水以温度t2返回凝结器。由此可见,冷却塔的出塔水温直接影响汽轮机的排气压力和循环热效率。运行的电厂中,冷水塔经常在偏离设计条件 的环境下工作,出塔水温高于设计值导致真空下降,机组经济性降低。表2给 出6种型号机组因为塔的冷却能力降低造成出塔水温升高1oC对机组经济性能 影响。 由此可见,运行电厂凝结器循环水进口温度升高1oC伴随的节能潜力。目 前大多数冷水塔缺少性能检测,因热负荷增加或检修维护不当致使冷却塔出力 不足,出口温度偏高是普遍现象。例如我公司135MW机组循环水淤泥浑浊,淋 水填料严重结垢,出塔水温比相同条件下设计温度升高4oC,这台机组每年因 此而损失的标准煤约达2706t,仅此一项经济损失约达55万元(煤价按200元 /t)。 因此选择性能优良的淋水填料能降低出塔水温且有较小的通风阻力。据文 献介绍,无论顺流还是逆流的冷却塔该换高性能的薄膜填料能导致冷却水降低 5~8 oC,对于现存的冷却塔等于提高50%的冷却能力或者增加的更多。重视淋 水填料运行维护,减少冷却塔结冰和填料损坏,是提高冷却塔热力性能的重要 手段。 1.3 淋水密度潜在的节能效益 淋水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淋水填料所通过的冷却水量,它也是影响冷却塔出 力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运行方式不当,维护不及时造成喷嘴堵塞、填料破损 及生长藻类,致使换热面积减少、淋水密度增加。附图为淋水面积相对减少 1%~25%的出塔水温变化情况。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 》解读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解读 3月14日,住建部发布印发《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要求全面推进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倡导绿色施工,完善建筑节能体系。 何为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提供健康适用、高效使用,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十三五”推进领域及重点 全面推进:从城镇扩展到农村,从单体建筑扩展到城市街区(社区)等区域单元,从规划、设计、建造扩展到运行管理,从节能绿色建筑扩展到装配式建筑、绿色建材,把节能及绿色发展理念延伸至建筑全领域、全过程及全产业链。 推进重点:建筑整体及门窗等关键部位节能标准提升、高性能绿色建筑发展、既有建筑节能及舒适度改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等重点领域实现突破。 主要目标 (一)到2020年,城镇新建建筑能效水平比2015年提升20%,部分地区及建筑门窗等关键部位建筑节能标准达到或接近国际现阶段先进水平。 (二)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比重超过50%,绿色建材应用比重超过40%。 (三)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面积5亿平方米以上,公共建筑节能改造1亿平方米,全国城镇既有居住建筑中节能建筑所占比例超过60%。 主要任务 (一)加快提高建筑节能标准及执行质量。修订城镇新建建筑相关节能设计标准,提高建筑门窗等关键环节的节能性能;强化工程各方主体建筑节能质量责任,探索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保险制度;对超高超限公共建筑项目,实行节能专项论证制度;加强建筑节能材料、部品、产品的质量管理。 (二)全面推动绿色建筑发展量质齐升。实施建筑全领域绿色倍增行动;严格控制建筑节能标准执行质量;实施建筑全产业链绿色供给行动: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加快建设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培育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龙头企业;完善装配式建筑相关政策、标准及技术体系。积极发展钢结构、现代木结构等建筑结构体系。积极引导绿色施工。推广绿色物业管理模式。 (三)稳步提升既有建筑节能水平。持续推进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不断强化公共建筑节能管理:开展公共建筑节能重点城市建设,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等市场化改造模式。 (四)深入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扩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模;提升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质量。 (五)积极推进农村建筑节能。积极引导节能绿色农房建设;积极推进农村建筑用能结构调整。 保障措施 (一)完善政策保障机制。建立财政资金激励政策体系,研究对超低能耗建筑、高性能绿色建筑项目在土地转让、开工许可等审批环节设置绿色通道。 (二)强化市场机制创新。鼓励咨询服务公司为建筑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引导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特许经营等方式投资、运营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项目。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将满足条件的项目纳入绿色信贷支持范围。 (三)深入开展宣传培训。加大对相关技术及管理人员培训力度,提高执行有关政策法规及技术标准能力。强化技术工人专业技能培训。鼓励行业协会等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职业资格认定等。

中国建筑节能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建筑节能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是一个自然资源比较贫乏的国家,能源、耕地等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对中国来说,国民经济和社会与资源、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 一、建筑节能的现状 节能建筑设计有两种:一种是把建筑当作封闭系统,尽量减少住宅与外界能量交换达到节能效果。遮阳、围护结构保温均属于此类,一般多用在寒带、热带、外部条件恶劣的地区;另一种是把建筑当作开放系统,以内外环境的能量交换为特征。太阳能、风能利用属于此类,一般用于亚热带、温带地区。由于不同地区四季气候差异很大或各种原因造成的局部小气候,节能建筑的应用还需因地制宜。 近年来建筑节能材料发展情况多年来,我国建筑材料工业围绕建筑节能从生产节能建材产品,开发推广建材节能生产技术。一是研究、开发、引进消化、推广了一大批建材生产节能技术和设备。二是研究、开发、消化吸收、生产了一大批节能建材产品。如发展推广了各类墙体材料。目前常用的保温绝热材料主要有: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EPS、XPS)、泡沫玻璃、膨胀珍珠岩、岩(矿)石棉板、玻璃棉毡、海泡石、超轻的聚苯颗粒保温料浆以及DY无机活性墙体隔热保温材料等。这些材料共同的特点就是在材料内部都有大量的封闭孔,它们的表观密度都较小,这也是作为保温材料所必备的。 二、建筑节能发展的问题 全民节能意识不强,部分行业管理部门和从业人员缺乏建筑节能的基本知识和主动意识。造成建筑节能圈内热圈外凉,制约了建筑节能工作的快速发展。 总体发展不平衡:部分城市建筑节能工作发展较慢,尤其是夏热冬冷地区城市起步较晚、发展缓慢,一些城市的建筑节能工作还未完全展开;建筑围护结构节能与采暖制冷系统节能之间的不平衡,围护结构采用节能措施多。采暖制冷系统节能工作滞后、节能改造缓慢;管理环节之间的不平衡,大多数城市在建筑节能设计方面把关较好,但在施工、监理、竣工验收备案、节能检测与认证等环节的管理工作还很薄弱,没有把好建筑节能管理工作的“出口”关。 节能材料的生产、认证相对滞后,产品的研发资金缺乏,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少,造成建筑节能产品的研发和生产相对滞后,新型节能材料、产品市场发展缓慢;市场上优质高效的节能材料比较少。按《节约能源法》和国务院文件要求对节能材料产品应实施认证,但此项工作开展较晚,监管工作还未完全到位。三、建筑节能的发展方向 洁净能源的充分利用:像丰富的太阳能资源,风能,地热的利用等,还有就是建筑的绿化节能,以及新型建筑节能保温材料的广泛推广应用。如:DY无机活性墙体隔热保温材料。 四、结论 建筑节能也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涉及规划、施工、建筑节能产品等多个环节,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建筑发展的一条必走之路。

陶瓷企业能耗现状及节能潜力

陶瓷企业能耗现状及节能潜力 更新日期:2015年06月02日浏览量:5076 新的国家标准GB 21252-2013《建筑卫生陶瓷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于2014年12月1日实施,将取代原标准GB 21252-2007《建筑卫生陶瓷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成为对建筑卫生陶瓷生产的一项强制性考核标准。新标准中陶瓷砖采取以单位合格品面积产量(kgce/㎡)计算单位产品能耗限定值,取代原按单位合格品重量产量(kgce/t)计算单位产品能耗限定值。新标准对推动陶瓷砖薄型化、节能降耗具有很强的引导作用。新标准执行后,将明显提高我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的能耗限额水平,体现了节能降耗技术的进步,符合国家节能降耗的政策。 按照国家发改委《关于印发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环资〔2011〕2873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万家企业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环资〔2012〕1923号)、省经信委《关于印发“十二五”广东省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实施方案》(粤经信节能〔2012〕95号)等的要求,每年度政府部门均制定了《年度企业节能考核工作方案》。按方案,所有具有一定规模的陶瓷生产企业,均被列入了年度考核。政府负责节能监管部门的明确:在对陶瓷企业2015年度的节能考核时,将全面执行按GB21252-2013标准的能耗限额计算产品单位能耗来进行考核。 本文主要通过对当前比较有代表性的陶瓷生产企业的能耗现状,分析陶瓷企业的生产能耗能否达到限额的要求?能否通过政府部门的每年度节能执法、核查?目前企业的总能耗和分工序能耗数据如何?若采取当前企业已有采用的行之有效的节能措施将可降低能耗多少?为陶瓷生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推进节能技术进步、加强能源管理提出建议及方向。 二、陶瓷企业能耗现状 为了解当前陶瓷企业的能耗水平,我们收集了来源自企业统计、上报政府部门并经过审核的广东省某市42家企业2014年度生产的共55个陶瓷砖产品的生产能耗数据。其中:吸水率E≤%陶瓷砖共36个产品;吸水率%≤E≤10%陶瓷砖共7个产品;吸水率E>10%陶瓷砖共12个产品。 按新的国家标准GB 21252-2013《建筑卫生陶瓷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计算,其中,抛光砖产品共生产产量为7008644吨,折合6平方米,总消耗能源1708638tce(其中电耗为165127万kWh,折标准煤202941tce),平均单位产品生产能耗为m2,电耗为m2,煤电消耗比为:;外墙砖产品共生产产量为435762吨,折合平方米,消耗能源115296tce(其中电耗为10124万kWh,折标准煤12442tce),平均单位产品生产能耗为m2,电耗为m2,煤电消耗比为:;仿古砖产品共生产产量为491961吨,折合平方米,消耗能源95705tce(其中电耗为8705万kWh,折标准煤10698tce),平均单位产品生产能耗为m2,电耗为m2,煤电消耗比为:;釉面砖产品共生产产量为2149967吨,折合9平方米,消耗能源527846tce(其中电耗为36039万kWh,折标准煤44292tce),平均单位产品生产能耗为m2,电耗为m2,煤电消耗比为:。 生产抛光砖(吸水率E≤%)的31个产品能耗平均为m2;生产外墙砖(吸水率E≤%),由于砖厚度比抛光砖薄很多(产品单位面积重量为m2),5个产品能耗平均为m2;生产仿古砖(吸水率%≤E≤10%)共7个产品能耗平均为m2;生产釉面砖(吸水率E>10%)共12个产品能耗平均为m2。 该42家企业的陶瓷砖产品能耗均低于GB 21252-2013《建筑卫生陶瓷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的限额要求。这与该市陶瓷企业对节能工作十分重视,近几年来积极投入资金推进节能技术改造和加强企业能源管理有很大关系。

建筑节能论文

工管0801 王建康 建筑节能论文 1建筑节能发展现状及其发展缓慢的原因 1.1建筑节能发展现状及其发展潜力 我国建筑不仅耗能高,而且能源利用效率很低,单位建筑能耗比同等气候条件下国家高出2 ̄3倍。仅以建筑供暖为例,北京市在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前,一个采暖期的平均能耗为30.1瓦/平方米,执行节能标准后,一个采暖期的平均能耗为20.6瓦/平方米,而相同气候条件的瑞典、丹麦、芬兰等国家一个采暖期的平均能耗仅为11瓦/平方米。因建筑能耗高,仅北方采暖地区每年就多耗标准煤1800万吨,直接经济损失达70亿元。我国现阶段大力推进建筑节能处在关键时机。2001年,世界银行在《中国促进建筑节能的契机》的报告中提出,从2000 ̄2015年是中国民用建筑发展鼎盛期的中后期,预测到2015年民用建筑保有量的一半是2000年以后新建的。据建设部科技司的分析,到2020年底,全国新增的300亿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中,城市新增130亿平方米。如果这些建筑全部在现有基础上实现50%的节能,则每年大约可节省1.6亿吨标准煤。在400多亿平方米的既有建筑中,城市建筑总面积约为138亿平方米左右,普遍存在着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和气密性差供热空调系统效率低下等问题,节能潜力巨大。以占我国城市建筑总面积约60%的住宅建筑为例,采暖地区城镇住宅面积约有40亿平方米,2000年的采暖季平均能耗约为25公斤标煤/平方米,如果在现有基础上实现50%的节能,则每年大约可节省0.5亿吨标煤。空调是住宅能耗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我国住宅空调总量年增加约1100万台,空调电耗在建筑能耗中所占的比例迅速上升。根据预测,今后10年我国城镇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民用建筑至少为每年8亿平方米,如果全部安装空调或采暖设备,则10年增加的用电设备负荷将超过1亿千瓦,约为我国2000年发电能力的1/3。如果我国大部分新建建筑按节能标准建造并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则可使空调负荷降低40% ̄70%,有些地区甚至不装空调也可保证夏季基本处于舒适范围。 公共建筑节能潜力也很大。目前全国公共建筑面积大约为45亿平方米左右,其中采用中央空调的大型商厦、办公楼、宾馆为5亿到6亿平方米。如果按节能50%的标准进行改造,总的节能潜力约为1.35亿吨标准煤。如果国家从现在起就下决心抓紧建筑节能工作,对新建建筑全面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并对既有建筑有步骤地推行节能改造,则到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可减少3.5亿吨标准煤,空调高峰负荷可减少约8000万千瓦(约相当于4.5个三峡电站的满负荷出力,减少电力投资6000亿元)。如果要求2020年建筑能耗达到发达国家20世纪末的水平,则节能效果将更为巨大。 1.2建筑节能发展缓慢的原因 多年来,我国开展了相当规模的建筑节能工作,主要采取先易后难、先城市后农村、先新建后改建、先住宅后公建、从北向南逐步推进的策略。但是到目前为止,建筑节能仍然停留在试点、示范的层面上,尚未扩大到整体,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节能开发建设成本高(按新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测算,大体上每平方米建筑面积成本要增加100元);(2)开发商追求的是以最小的投资换取最大的空间利益;(3)建筑设计从围护的结构、 设计的角度、施工的角度、计算达到的系数等要比一般普通建筑复杂;(4)政府考虑的是GDP在全国所占的位置,对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5)建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