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三次采油技术研究

大庆油田三次采油技术研究
大庆油田三次采油技术研究

大庆油田三次采油技术研究

为了探究聚合物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措施,本文以大庆北一区断东为实验平台,以采收率、含水率和注入压力为评价指标,在恒速条件下开展了聚合物驱后SMG调驱提高采收率方法增油效果实验研究。结果表明,SMG可以在聚驱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由于SMG的表观粘度低,在微观上表现为封堵大孔道的同时,对小孔道内的剩余油进行有效地驱替,在宏观上,高渗透层的流动阻力增加,导致分散体系中的水进入中低渗透层有效地驱替剩余油。

标签:聚合物驱;采收率;含水率;注入压力;SMG调驱

我国东部油田大部分已到高、特高含水期,部分油田已开展化学驱,按照传统观点,化学驱后油田就已报废,但是经过水驱+化学驱[1-3]后,采收率一般60~70%左右,地下仍有30~40%,甚至更多的资源被遗留在地下得不到动用。我国能发现的新资源越来越少,能源短缺问题一直是近几年制约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瓶颈,如何经济有效地提高老油田采收率是摆在石油工程技术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聚合物驱后[1-3]剩余油研究结果表明,储层中仍存在大量薄膜状和簇状剩余油[4-6],具有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潜力。理论分析表明,聚驱后要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就必须进一步扩大波及体积和提高洗油效率,而进一步扩大波及体积就意味着必须进一步提高注入压力。本文通过应用两种最新型的SMG可动微凝胶的室内实验,探究聚驱[7-8]后SMG调驱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实验,通过探索两种不同方案,针对目标区块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机理探究具有重要参考价价值。

在水驱阶段,当注入PV数较小时,随注入水PV 数增加,水驱波及范围逐渐扩大,其中高渗透层的流动阻力小,注入水的推进速度快,含油饱和度降幅及范围扩大速度较快,中渗透层次之,低渗透层没有被波及。随着注入水PV数不断增大,各渗透层的含油饱和度降幅逐渐减小,波及范围基本保持不变。此外,在水驱结束时,各渗透层剩余油分布面积不同,其中高渗透层剩余油面积最小,中渗透层次之,低渗透层最大。这主要是由于三维岩心层内非均质模型高、中、低渗透率层的渗透率差异性,在水驱初期,注入水在高渗透层内推进速度远大于中低渗透层,因而高渗透层内首先形成油水两相流动区域,导致高渗透层内流动阻力下降,促使高渗透层吸水量增加,中低渗透层吸水量进一步减小。当高渗透层驱替前缘突破时,低渗透层尚未被动用,此时高渗透层内的纯油相阻力消失,仅存在水相和油水两相流动阻力,高低渗透层流动阻力差进一步扩大,各渗透层的水驱波及区域面积差进一步扩大。此外,离主流线愈远,含油饱和度降幅愈小。注入聚合物溶液以后,各渗透层和剩余油分布有了明显变化,随注入PV数增加,注入压力逐渐增大,化学剂波及区域面积进一步扩大。随着高渗层水流优势通道吸液能力被有效抑制,中渗透层吸液量增加,剩余油分布范围有了明显扩大,但低渗透层仍未被波及。进一步分析发现,在聚驱的过程中,中渗透层主流线上含油饱和度明显低于远离主流线的两翼区域的值,饱和度变化梯度带逐渐从主流线向两翼伸展,这是化学剂的有效封堵并且提高了波及范围。在打水平井后续水驱阶段,注入压力[11-12]降低,但中渗透层含油饱和度降幅较大,且低渗透层开始被波及,但含油饱和度降幅不大。在SMG驱过程中,随PV数增加,高渗透层

聚合物驱三次采油项目经济评价方法

聚合物驱三次采油项目经济评价方法 与参数研究 荆克尧裴建武刘洪波张在旭 (胜利油田,东营,257001)(华东石油大学,东营,257062) 结合聚合物驱三次采油项目评价的实际工作,对该类项目评价方法和参数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并力求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三次采油聚合物驱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要求石油工业提供越来越多的石油产品。但近年来较少发现大型油田和新的储量,一次和二次采油又不能提供充分的石油储备以满足日益增加的原油资源消耗的需要,原油生产后备储量严重不足。各国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石油产量的需求,一方面加强勘探寻找新储量,一方面努力提高已开发油田的采收率,积极进行三次采油。聚合物驱就是一种最常用的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三次采油方法,它能在常规开采后期,使油藏采收率提高达8%左右。但由于聚合物驱的药剂费用较高,且不同类型油藏聚合物驱的效果相差较大,因此,对该类项目的经济评价就显得非常重要。由于聚合物驱在国内外是一项较新的采油技术,其投入产出也不同于一般类型的建设项目,目前尚无成熟的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所以探索研究适合于聚合物驱项目特点的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十分必要。 1 聚合物驱项目的技术经济特点 聚合物驱是一种典型的化学驱油法。聚合物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它由成千上万个单体的组成,分子量可高达200万以上,其溶液具有增大水的粘度的性能,特别是水溶性聚合物,在孔隙介质中排驱油时能使粘度明显增大。所以注入聚合物,就是先注入一个或几个聚合物溶液段塞,用驱动水来排驱,通过降低流度比来改善排驱效率,以达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要求。一般说来,只有当注入液体流度比高,油层非均质严重或两种情况兼而有之时,聚合物驱才是经济的。 “八五”期间,包括聚合物驱技术在内的三次采油试验已在大庆、胜利、大港等油田进行了先导性试验,并取得了一定成效。聚合物驱作为一种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高新技术,具有其独特的经济特点,与常规原油开采相比,注聚项目药剂费用投入大、风险大、见效滞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其应用效果如何进行经济评价,还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具体问题。

三次采油

三次采油—CO2驱油技术研究 摘要 油藏经过二次采油后,仍有大量的原油存留于地下,经过三次采油后,储层的含油饱和度提升的空间仍然很大。EOR(提高采收率技术)在油田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主要有化学驱,微生物驱,气驱,热力驱。随着人类大量排放的温室气体CO2使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CO2的地质处置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注入油气田,不但封存了CO2,而且还可提高油气田的采收率。CO2的地质处置最有效方式就是注入油气田,不但封存了二氧化碳,而且还可提高油气田的采收率。 本次作业主要介绍了注二氧化碳提高采收率的机理、室内研究进展以及国内外开展现场试验的情况。在现场应用中二氧化碳吞吐、混相驱和非混相驱都可有效提高采收率,合适的注CO2工艺需根据油藏条件选择。并指出了注CO2技术目前面临的腐蚀、气源、气窜及高投资等问题。 关键词:最小混相压力;二氧化碳气驱;提高采收率;(非)混相;腐蚀; 1概述 随着世界对石油需求量的不断增加,石油作为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再发现大油田的几率越来越小,已开发的油田正在不断老化,未开采的多为稠油、超稠油油田,非常难于开发。这就迫使人们把注意力转向提高老油田原油采收率的技术上。 三次采油(EOR)技术是一项能够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新技术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重要油田开发技术。近年来我国石油供需缺口逐年增大,以及石油价格的急剧攀升,提高采收率技术在我国受到了空前的重视。目前,三次采油技术在提高采收率,稳定老油田的原油产量方面尤为重要,尤其是在油田开发后期,必须进行三次采油。近几年,注气提高采收率技术发展迅速,其中又以注CO2技术的发展速度最快。 如今,人类大量排放的CO2温室气体量越来越巨大,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其幅度已经超出了地球本身自然变动的范围,对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而CO2的地质处置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注入油气田,不但封存了二氧化碳,而且还可提高油气田采收率。国外很多油田已成功地进行大规模CO2驱

大庆油田钻井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

大庆油田钻井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 云海涛1 , 郭光奇2 (1.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采油工程研究院; 2.大庆石油管理局钻井二公司) 摘要大庆油田经过四十多年的勘探开发,钻井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进入90年代后,围绕“两提高、两降低、一保护”的指导思想,从钻井工具、钻井设备、钻井工艺到设计软件等都有了较大的进步,基本形成了大庆油田的钻井核心技术。国际大石油公司为了提高整体经济效益,也在大力发展水平井、大位移井、欠平衡钻井等高、精、尖钻井技术。随着大庆油田日趋复杂的地质环境和勘探开发的进一步深入,钻井技术仍然存在某些不适应之处。本文根据油田勘探开发的要求提出了大庆油田钻井技术发展方向。 主题词钻井技术;现状;发展方向 1 大庆油田钻井技术现状 “九五”期间,钻井系统广大科技人员,坚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以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为先导,加大改革力度,瞄准国内外先进技术,开拓国内外市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钻井技术,基本形成了以八项配套技术为核心的“九五”钻井核心技术,即: (1)以开发剩余油为目的的中曲率半径5 1/2″套管内侧钻水平井钻井完井配套校术; (2)以提高固井质量为主的调整井钻井完井配套技术; (3)以降低成本为主的开发葡萄花油层小井眼钻井完井配套技术; (4)以外围油气层保护技术为主的低渗油气田钻井完井配套技术; (5)以提高钻井速度和勘探效益为主的深井钻井完井配套技术; (6)初步形成了以开发裂缝泥岩油藏为主的裂缝性泥岩水平井钻井完井配套技术; (7)初步形成了以保护深部气层为主的探井欠平衡钻井完井配套技术; (8)初步形成了地热井钻井完井配套技术; 与“八五”末相比,钻井系统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钻井整体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接近90年代中期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已达到90年代末国际先进水平。 2国外钻井技术主要发展现状 研究和发展先进适用的钻井技术是国外大石油公司降低勘探开发成本的重要切入点,其钻井技术发展的目标有两个:一是降低钻井的直接成本;二是提高勘探开发的整体效益。 2.1 水平井技术 水平井钻井技术从80年代初开始研究与发展,90年代开始大规模应用,目前已作为常规钻井技术应用于几乎所有类型的油藏。水平井钻井成本已降至为直井的1.2~1.5倍。水平井产量是直井的4~8倍。多分支井效率比(产量增加指数与成本增加指数之比)更高。 2.2 大位移井技术 20年代美国开始发展大位移井,90年代该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大位移井技术主要用于以较少的平台开作者简介:云海涛(1968-),男,工程师,现从事钻井工程设计及研究工作。

世界三次采油技术的现状及国内三采的特点

国内外三次采油技术的现状 摘要:对世界三次采油技术的前期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分析了国外采油技术的现状,。结合中国油田具体油藏情况及原油性质,分析了国内三次采油的主要发展方向,以及国内的技术特点,并总结国内三采现阶段必须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三次采油,化学驱,热力驱,CO2混相/非混相驱,中国三次采油 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油气需求自然水涨船高,石油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其供应供应却难填欲壑。依靠技术进步,增加新的储量发现,提高油田采收率,增加可采储量,是石油确保原油稳定增长、实现石油资源接替良性循环的必由之路。另外,国内多数油田目前处于高含水期开采阶段,综合采收率仅为32%左右,意味着仍有六成以上的石油“留守”地下。而且,“多井低产”的问题难以回避。三次采油(EOR)技术是一项能够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新技术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重要油田开发技术。在过去的数十年内,世界石油大国都把如何提高原油才忧虑作为研究工作的重点目标。依靠技术的发展,分析近几年来原油产量构成,提高采收率技术获得的产量已达到相当比重,其中三次采油技术更是功不可没,这技术对减少充分挖掘中国石油自身潜力,维持原油稳产、增产,对于减少我国对外原油依赖程度,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战略需要。 世界三次采油发展历程 世界三次采油技术的发展经历了3次阶段的飞跃。

第一阶段: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中期,这是蒸汽吞吐项目的高速发展时期。50年代后期,蒸汽在南美洲委内瑞拉首次用于重油开采,从此在世界范围内打开了重油这个资源宝库。60年代中期,美国蒸汽项目数和产量激增,实施中的蒸汽项目达到了132个,其中蒸汽吞吐项目达94个,蒸汽驱项目38个。 第二阶段: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化学驱的发展达到高峰期。据1971年调查,美国EOR项目共有133个,其中蒸汽驱53个,火烧油层38个,化学驱19个,气驱23个。虽然蒸汽项目仍是主要的,但其他项目的数量加起来已超过蒸汽驱项目数。80年代,美国化学驱项目数从1980年的42个剧增至1986年的206个,但到1988年却快速降到了124个,此后逐年下降,直到现在的2个。造成化学驱发展变缓的原因主要是化学注剂比热采和注气的成本高,且化学驱后对地下情况认识还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尽管在此期间化学驱项目数量要多于气驱,但产量却远低于气驱,如1986年化学驱产量为16901桶/日,而气驱产量却高达108216桶/日。 第三阶段: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混相注气驱技术得以快速发展。最早获得成功利用的气驱技术是烃类混相驱,加拿大运用该技术在许多油田获得成功。随后,由于烃类气体价格上涨和天然气藏的发现,以及混相驱技术适用范围大、成本较低等优势, 混相驱逐渐发展起来。到90年代,世界上已有上千个注气工程,其中美国最多,其注气采油量约占EOR总产量的53.5%。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要求减少排放以及各国随之制定的不同优惠政策和排放税等措施,使得混相驱得以迅速发展,世界各大石油公司利用驱油后并将其埋存在油藏中,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石油采收率,而且能消减温室效应。 世界三次采油发展现状 目前,世界上已形成三次采油的四大技术系列,即化学驱、气驱、热力驱和微生物驱。其中化学驱包括聚合物驱、表面活性剂驱、碱驱及其复配的二元、三元复合驱、泡沫驱等;气驱包括混相/非混相驱、氮气驱、烃类气驱和烟道气驱等;热力驱包括蒸汽吞吐、热水驱、蒸汽驱和火烧油层等;微生物驱包括微生物调剖或微生物驱油等。四大三次采油技术中,有的已形成工业化应用,有的正在开展先导性矿场试验,还有的还处于理论研究之中。 化学驱 自20世纪80年代美国化学驱达到高峰以后的近20多年内,化学驱在美国运用越来越少,但在中国却得到了成功应用。中国化学驱技术已代表世界先进水平,其中,聚合物驱技术于1996年形成工业化应用;“十五”期间大庆油田形成了以烷基苯磺酸盐为主剂的“碱+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技术,胜利油田形成“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的无碱二元复合驱技术;目前,已开展“碱+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天然气”泡沫复合驱室内研究和矿场试验。

油田采油的三个阶段

油田采油的三个阶段 石油是怎么采出来的? 在石油界,通常把仅仅依靠岩石膨胀、边水驱动、重力、天然气膨胀等各种天然能量来采油的方法称为一次采油;把通过注气或注水提高油层压力的采油方法称为二次采油;把通过注入化学剂改变张力、注入热流体改变黏度,用这种物理、化学方法来驱替油层中不连续的和难开采原油的方法称为三次采油。 一次采油——让油自己喷出来 在一次采油阶段,在地层里沉睡了亿万年的石油可以依靠天然能量摆脱覆盖在它们之上的重重障碍,通过油井流到地面。 自喷井开采示意图 这种能量正是来源于覆盖在它们之上的岩石对其所处的地层和地层当中的流体所施加的重压。在上覆地层的重压下,岩石和流体中集聚了大量的弹性能量。当油层通过油井与地面连通后,井口是低压而井底是高压。在这个压差的

作用下,上覆地层就像挤海绵一样,将石油从油层挤到油井中,并举升到地面。随着原油及天然气的不断产出,油层岩石及地层中流体的体积逐渐扩展,弹性能量也逐渐释放。总有一天,当弹性能量不足以把流体举升上来时,地层中新的压力平衡慢慢建立起来,流体也不再流动,大量的石油会被滞留在地下。就像弹簧被压缩一样,开始弹力很强,随着弹簧体积扩展,弹力越来越弱,最终失去弹力。 它的优点是投资少、成本低、投产快,只要按照设计的生产井网钻井后,不需要增加另外的注入设备,只靠油层自身的能量就可将原油采出地面。缺点是天然能量作用的范围和时间有限,不能适应油田较高的采油速度及长期稳产的要求,最终采收率通常较低。 二次采油——用水把油顶出来 注水开发示意图 在二次采油阶段,人们通过向油层中注气或注水来提高油层压力,为地层中的岩石和流体补充弹性能量,使地层中岩石和流体新的压力平衡无法建立,地层流体可以始终流向油井,从而能够采出仅靠天然能量不能采出的石油。

A4系统大庆油田试点项目运行维护应用浅析

A4系统大庆油田试点项目运行应用浅析 摘要:A4系统是大庆油田的试点项目,涉及油田地面基础设施的基础数据、地面工程相关系统的井、间、站、库等地面设施的基础数据,通过A4系统可以更快地访问油田基础地理数据。本文对A4系统功能进行了简单介绍,阐述了维护A4系统数据的主要工作内容,并对日常维护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便于日后更好的完成A4系统数据维护工作。关键词:A4;数据;维护;功能 一、A4系统功能概述 A4系统建设包含的数据既涉及基础地理数据,也涉及油田地面基础设施的基础数据,即工区、油藏、构造等勘探开发相关的专业数据,地面工程相关系统(原油集输系统、油田气集输系统、注水系统、供水系统、排水系统、污水系统、电力系统、道路、防腐保温系统)的井、间、站、库等地面设施的基础数据。 1、功能简介 根据需求分析和详细设计,A4系统需要实现的具体包括了四方面的功能。 1)基本功能 主要包括A4系统的图形操作,以及针对油田地面工程专业数据的基本查询与统计、空间分析、报表与制图输出。

图形操作主要是指对于地图操作部分的功能,主要包含放大、缩小、漫游、地图导航、图层控制等。 基本查询与统计是指基于A4系统,对基础地理数据和油田专业数据进行查询与统计,主要包括图查属性,属性查图、快速定位。 报表输出指A4系统按照油田地面工程业务需求生成相应的统计报表,并能打印输出。 制图输出主要指A4系统具有制作井、站、间与管道的图形,并能打印输出。 2)扩展功能 在实现基本功能的基础之上,根据油田的实际业务需求,开发了满足一定业务需求的扩展功能,包括辅助规划、土地管理和应急响应等业务应用模块,展示了油田地理信息系统在相关业务领域的应用范例。 辅助规划扩展功能包括创建和修改项目环境、批量放井、图形编辑、导出规划图层和规划图、规划设计文档和规划项目管理等功能。 3)数据维护功能 主要包括基础数据维护、专业数据维护等。 对于各个比例尺的基础地理数据的属性和图形进行导

大庆油田绿色矿山建设规划(2016-2020)

大庆油田绿色矿山生态建设 专项规划(2016-2020)框架 第一章 总则 第1条 编制目的 按照集团公司、油田公司总体部署,为落实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建设相关要求,加强顶层设计、宏观布局、突出重点、覆盖全面,确保大庆油田绿色矿山建设持续推进、取得成效,实现国土资源部提出的“到2020年我国大中型矿山基本达到绿色矿山标准”的目标,编制此规划。 第2条 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 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实施细则。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发[2015]12号)。 4、《国土资源部关于贯彻落实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10]119号)。 5、《绿色矿山公约》。 6、大庆油田十三五规划编制大纲??(与规划部门进一步结合确定油田规划依据)。 7、其他相关依据。 8、绿色矿山评选标准 第3条 规划范围 喇萨杏油田范围内局属土地,北起采油六厂,南至采油五厂,规划区总面积 公顷( 万亩)。其他外围油田参照此规划执行。 第4条 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以“十三五”为限,即2016-2020年。 第二章 目标定位与规划原则 第5条 总体目标 落实中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部署,履行社会责任,转变发展方式,追求生态文明,重塑企业形象,把大庆油田建设成为重点突出、特色鲜明、持续发展、生态良好的国家级绿色矿山。 第6条 阶段目标 (量化相关指标,分别纳入近、中、远期目标) 近期:一年突破。完成资源整合,建立常态机制,推广先进经验,构建基本框架。

中期:三年深入。优化总体布局,消除历史沉积,推进重点项目,培育生态能力。 远期:五年达标。持续提档升级,达到国家标准,形成鲜明特色,实现长久保持。 第7条 规划原则 突出重点原则。 持续养成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 人地和谐原则。 第三章 生态建设空间格局 第8条 规划等级分区 规划区内实行生态建设等级分区,根据地理位置和建设现状,划分为核心建设区、重点提升区、基础培育区和自然养成区四个等级。 核心建设区:油田主矿区、对生态恢复与改善具有关键作用的地区、油田主干路两侧、生态沉积问题突出的重点区域,面积 平方公里。 重点提升区:独立工矿区、各级庭院、站队所在地、次要道路两侧,面积 平方公里。 基础培育区:矿区周边、普通道路两侧、有助于未来生态培育的区域,面积 平方公里。 自然养成区:远离矿区的纯生产区、生态影响较小的边远地区,面积 平方公里。 第9条 立体发展战略 地面:治水、还绿、土地整理、土壤改良。 空中:防风、治沙、减排。 地下:防污染、防塌陷。 第10条 平面发展战略 布点:以重点项目、核心区块为亮点,示范、引领。 连线:以水系、道路为轴线,编织建网。 成面:以中心矿区、独立工矿为依托,辐射、覆盖。 第四章 油田生态专项规划 第一节 地面水系统规划 第11条 水系构建 “大通畅、小循环”。 第12条 水质治理 物理、化学、生物治水

三次采油化学驱油技术发展现状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三次采油化学驱油技术发展现状 作者:庞丽丽, 宁宇清 作者单位:庞丽丽(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山东,东营,257061;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东辛采油厂,山东,东营,257094), 宁宇清(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东辛采油厂,山东,东营 ,257094) 刊名: 内蒙古石油化工 英文刊名:INNER MONGULIA PETROCHEMICAL INDUSTRY 年,卷(期):2010,36(8)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11条) 1.王启民.聚合物驱油技术的实践与认识[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99. 2.牛金刚.大庆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实践与认识[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4. 3.韩大匡.杨普华.发展三次采油为主的提高采收率新技术[J].油气采收率技术,199 4. 4.冈秦麟.论我国的三次采油技术[J].油气采收率技术,1998. 5.李干佐.我国三次采油进展[J].日用化学品科学,1999. 6.牟建海.李干佐.三次采油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展望[J].化学科技市场,2000. 7.程杰成,廖广志,杨振宇,等.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综述[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1. 8.杜雄文,李洪富,洪冀春,等.杏二中三元复合驱工业性矿场试验[J].新疆石油天然气,2005. 9.廖广志,牛金刚,邵振波,等.大庆油田工业化聚合物驱效果及主要做法[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4. 10.顾永强,解宝双,魏志高.孤东油田聚合物驱工业化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能源,2008. 11.王德民.关于三次采油的经济效益[J].油气田地面工程,1998.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黄鹤.HUANG He辽河油田化学驱三次采油技术经济评价方法探讨-特种油气藏2009,16(2) 针对辽河油田正在开展的三次采油技术进行相关的经济评价方法研究及探讨,提出采用"有无项目对比法"进行增量效益经济评价,并从投资估算、成本费用分析、财务经济评价以及项目风险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辽河油田化学驱三次采油技术经济评价方法提供了依据. 2.会议论文王宏申.谭帅.尹彦君.刘全刚.王锦林.张英勇渤海湾油田三次采油技术筛选及潜力初步评价2007 三次采油是指油田在利用天然能量进行开采和传统的用人工增补能量(注水、注气)之后,利用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新技术进行采油的开发方式。渤海湾油田为实现2010年生产2500×10<'4>~3000×10<'4>m<'3>油气当量这一宏伟目标和今后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正积极开展三次采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为此,非常需要对三次采油技术在渤海各油田的适应性、潜力大小等问题进行研究。本文根据渤海油田地质油藏状况和三次采油各项技术的筛选标准,初步筛选出了适合渤海各个油田的三次采油技术,并对各种三次采油技术在渤海油田应用的潜力进行了初步预测。 3.学位论文张志军三次采油用改性石油磺酸钠的合成与性能研究2009 表面活性剂是三次采油化学驱中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驱(三元复合驱)和表面活性剂.聚合物驱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的关键,其关键性能要求为在较宽的浓度范围内使油水界面张力降低到10-3mN/m以下,以大幅度降低油滴通过油藏孔隙的毛细阻力。目前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驱和表面活性剂-聚合物驱中应用的表面活性剂主要为重烷基苯磺酸盐,这些表面活性剂虽具有优良的油水界面活性,但其原料重烷基苯的市场供应量严重限制其应用规模。为此,开发可替代重烷基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且原料供应充足、质量稳定的新型表面活性剂已成为石油开发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以供应量充足的大庆炼化公司两种渣油为原料(糠醛抽出油和减三线馏分油),采用发烟硫酸为磺化剂合成了可在钙镁离子浓度为300mg/L以下实现油水超低界面张力10-3mN/m的石油磺酸钠,并对两种石油磺酸钠提纯后进行表征。发现以减三线油合成的产品分子量分布较宽、平均分子量较大,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性能较好。
为了研究提高石油磺酸钠抗耐钙镁离子能力,对两种原料油采用两种方法合成了改性石油磺酸钠。一种方法是将两种原料油与马来酸酐酰基化后用亚硫酸钠磺化,采用吊片法测定两种改性石油磺酸钠的表面性能结果表明,以糠醛抽出油为原料合成产品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值为1.76×10-3g/L,最低表面张力为36.18mN/m;以减三线馏分油为原料合成产品的CMC值为1.02×10-3g/L,最低表面张力为38.92mN/m。另一种改性方法是以酰氯为酰基化剂、经丙二酸二乙酯Knoevenagel反应后再用发烟硫酸磺化,表面性能测试结果,以糠醛抽出油为原料合成产品的CMC值为1.23×l0-3g/L,最低表面张力为39.14mN/m;以减三线馏分油为原料合成产品的CMC值为1.09×10-3g/L,最低表面张力值为43.35mN/m。这说明以糠醛抽出油和减三线馏分油为原料油 ,采用两种合成方法制取改性石油磺酸钠的路线是可行的。
耐钙镁离子能力测试结果,以大庆炼化公司两种渣油为原料,采用上述两种合成方法制备的改性石油磺酸钠,由于产物中引入蟹爪状羧酯基,对钙镁离子有较强的螯合作用,同时增加了亲水基,增大了表面活性剂分子与钙镁离子的反应量,因而在600mg/L的钙镁离子溶液中获得10-3级的超低界面张力;而普通石油磺酸钠仅能在300mg/L的钙镁离子溶液中获得超低界面张力。这表明以大庆炼化公司渣油-糠醛抽出油和减三线馏分油为原料合成出一种成本低、界面性能好和具有较强耐钙镁离子能力的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 4.期刊论文李梅霞.Li Meixia国内外三次采油现状及发展趋势-当代石油石化2008,16(12) 通过对世界三次采油技术的前期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分析了不同国家采取的不同三次采油方法,以及相同国家在不同时期、不同油价情况下采取不同三次采油方法的项目数、产量变化及其变化原因.结合中国石化油田具体油藏情况及原油性质,分析了中国石化发展三次采油的主要发展方向并提出了有关建议. 5.学位论文蒋平稠油油藏表面活性剂驱油机理研究2009

大庆油田井下作业井控技术管理实施细则

大庆油田井下作业井控技术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井下作业井控是保证油田开发井下作业安全、环保的关键技术。为做好井控工作,保护油气层,有效地防止井喷、井喷失控及火灾事故发生,保证员工人身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保护环境和油气资源,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与天然气井下作业井控规定》,结合油田实际,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井喷失控是井下作业中性质严重、损失巨大的灾难性事故。一旦发生井喷失控,将会造成自然环境污染、油气资源的严重破坏,还易造成火灾、设备损坏、油气井报废甚至人员伤亡。因此,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切实做好井控管理工作。 第三条井下作业井控工作是一项要求严密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各单位的设计、施工、监督、安全、环保、装备、物资、培训等部门,各有关单位必须高度重视,各项工作要有组织地协调进行。 第四条井下作业井控工作的内容包括:设计的井控要求,井控装备,作业过程的井控工作,防火、防爆、防硫化氢有毒有害气体安全措施和井喷失控的紧急处理,井控培训及井控管理制度等六个方面。 第五条本细则适用于在大庆油田区域内,利用井下作业设备进行试油(气)、射孔(补孔)、大修、增产增注措施、油水井维护等井下作业施工。进入大庆油田区域内的所有井下作业队伍均须执行本细则。 第六条利用井下作业设备进行钻井(侧钻)施工,执行《大庆油田井控技术管理实施细则》。 第二章井下作业设计的井控要求 第七条井下作业地质设计、工程设计和施工设计中必须有相应的井控要求或明确的井

控设计。要结合所属作业区域地层及井的特点,本着科学、安全、可靠、经济的原则开展井下作业井控设计。 第八条各有关单位每年根据油田开发动态监测资料和生产情况,画出或修改井控高危区域图,为井控设计提供依据,以便采取相应防控措施。 第九条地质设计中应提供井身结构、套管钢级、壁厚、尺寸、水泥返高、固井质量、本井产层的性质(油、气、水)、本井或邻井目前地层压力或原始地层压力、油气比、注水注汽(气)区域的注水注汽(气)压力、与邻井地层连通情况、地层流体中的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含量,以及与井控有关的提示。 第十条工程设计应提供目前井下地层情况、井筒状况、套管的技术状况,明确压井液的类型、性能和压井要求等,提供施工压力参数、施工所需的井口、井控装备组合的压力等级。提示本井与邻井在生产及历次施工作业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情况。 压井液密度的确定应以钻井资料显示最高地层压力系数或实测地层压力为基准,再加一个附加值。附加值可选用下列两种方法之一确定: (一)油水井为0.05~0.1g/cm3;气井为0.07~0.15 g/cm3。 (二)油水井为1.5~3.5MPa;气井为3.0~5.0 MPa。 具体选择附加值时应考虑:地层孔隙压力大小、油气水层的埋藏深度、钻井时的钻井液密度、井控装置等。 第十一条施工单位应依据地质设计和工程设计做出施工设计,必要时应查阅钻井及修井井史等资料和有关技术要求,选择合理的压井液,并选配相应压力等级的井控装置,并在施工设计中细化各项井控措施。 第十二条工程设计单位应对井场周围一定范围内(有毒有害油气田探井井口周围3千米、生产井井口周围2千米范围内)的居民住宅、学校、厂矿(包括开采地下资源的矿业单位)、国防设施、高压电线和水资源情况以及风向变化等进行勘察和调查,并在工程设计中标注说明和提出相应的防范要求。施工单位应进一步复核,并制定具体的预防和应急措施。 第十三条新井(老井补层)、高温高压井、气井、含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井、大修井、

大庆油田勘探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_冯志强

[收稿日期] 2010-03-15 [作者简介] 冯志强(1964-),男,黑龙江讷河市人,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沉积与层序地层学及油气成藏研 究;E -m a i :l f engzh i q i ang @petroch i na .co https://www.360docs.net/doc/ec143387.html, 大庆油田勘探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 冯志强,金成志,梁江平,赵 波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大庆163453) [摘要] 针对大庆油田松辽盆地北部石油、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天然气、复杂断陷盆地)))海拉尔、依)舒地堑等外围油气的复杂目标勘探难题,开展了地震采集、处理、解释,测井及钻井等配套技术攻关,形成了岩性油藏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勘探技术、深层火山岩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复杂断陷盆地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系列,低渗透储层、火山岩储层和复杂断陷储层评价及改造技术系列以及深层火山岩钻井技术,为松辽盆地北部岩性油藏的储量增长、深层火山岩天然气大型气藏发现和复杂断陷盆地勘探突破提供了技术支撑。[关键词] 大庆油田;勘探技术现状;发展方向[中图分类号] TE1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1742(2010)05-0058-06 1 前言 20世纪末21世纪初,大庆探区构造高部位、储层相对发育的油气藏基本勘探完毕,但剩余资源丰富,勘探前景十分广阔 [1] 。a .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 的扶杨油层尚有剩余资源20.32@108 ,t 萨尔图、葡萄花、高台子油层剩余资源储量27.16@108 ,t 黑帝庙油层剩余资源量2.21@108 ;t b .以海拉尔盆地为重点突破对象的外围盆地勘探领域剩余石油资源量17.2@108 ;t c .深层天然气勘探领域,天然气资源量11740@108 m 3 。然而,剩余的油气资源分布具有油气藏类型多样、油水分布复杂、储层薄且变化快,勘探目标越来越难以识别等特点,因此,突破这些勘探领域需要攻克多项难关 [2] :首先是储层预测 (如扶杨油层剩余勘探地区要么油水分布十分复杂,要么储层物性差,有储量无产量);其次是复杂构造地震成像(如松辽盆地深层断陷、海拉尔断陷盆地演化经历多期叠加,构造极其复杂,准确成像是勘探突破的关键);再次是大力发展相关配套技术。 2 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石油勘探技术 2.1 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勘探技术 从2001年开始,大庆油田高分辨率三维地震采集技术在/九五0取得的以/五高、二小、三措施0为特点的二维高分辨率地震采集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特点,经过/十五0以来不懈的技术攻关,形成了宽方位角、小采样率(1m s)、小药量(1kg)、组合激发接收、多道(2000道以上)、小面元(10m @10m ~20m @20m )、中高覆盖(60次以上)、斜交观测系统、高密度微测井优选激发岩性、严格控制环境噪声为特点的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采集技术[2,3] 。为了满足精细构造解释、储层预测的需要,地震资料处理坚持/高保真、高信噪比、高分辨率0的原则,在保真的前提下,做好精细处理和拓宽有效信号频带工作。中浅层三维地震成果剖面的T1(嫩江组底界)视主频达到70H z 以上、T2(青山口组底界)视主频可达60H z 以上,比常规处理提高15~20H z ,保真度得到很大提高,为岩性油藏勘探提供了保证。 针对中浅层薄砂岩储层预测难题,开展了地震资料提高分辨率处理、薄储层预测技术攻关,以处理解释一体化和多学科综合研究为形式,以/三高0地震资料深化分析为手段,以大比例尺沉积微相工业 58 中国工程科学

大庆油田精细注水工作调研报告

大庆油田精细注水工作调研报告 2010-10-12 2009年-2011年为股份公司实施以注水为核心的“油田开发基础年”活动的三年,通过近两年的实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目前仍存在着一些制约注水开发水平提高的因素。为进一步提高大港油田精细注水开发技术和管理水平,油气开发处于9月19-21日组织开发地质系统有关人员赴大庆油田进行学习其精细注水方面的先进经验。 调研组在大庆油田期间,听取了《采油五厂油田开发现状》和《精细注水管理工作》报告,并参观了大庆油田采油五厂分注测试工作的现场,并对关注问题进行讨论。此次调研,较好地实现了既定目标。现将调研的详细情况总结如下: 一、大庆精细注水工作主要做法 大庆油田采油五厂勘探面积612平方公里,含油面积333平方公里,动用储量3.39亿吨,年产油218万吨,综合含水93%。1970年投入开发,目前采出程度为39.4%。注水井2900口,分注井1960口,分注率达到85%,层段平均为4.2段,分注合格率为86%,水驱储量控制程度86%,油层动用程度为80%,自然递减为14%。各项开发指标均呈现出较高的水平,总结其主要做法有以下七个方面: 1、应用新技术,做好精细油藏研究基础工作 油田开发效果好的前提是油藏描述得精细与否。为了打牢基础,开展了井震结合精细油藏描述与应用工作。技术人员利用相干体、属性分析、分频扫描等多种技术手段进行构造精细解释,识别井间小断层和微幅度构造;利用地震属性与河道砂体相关性结合高分辨率反演资料,来进一步提高河道砂体的描述精度;完善推广了多学科油藏研究应用平台,进一步提升了潜力分析效率。 采油五厂的地质研究从认识—实践—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环环相扣不脱节,

胜利油田积极推进“数字油田”建设扫描

胜利油田积极推进“数字油田”建设扫描 一、信息技术推动勘探开发上水平、出效益,形成了“331”的良好局面 勘探应用上实现了“三个提高”。一是在处理能力上,初步建成了以微机集群、IBMSP 为主要运算设备,以工作站为辅助,大容量磁盘阵列、磁带库为海量存储设备的国内第二大地震资料处理中心,微机群的总节点数达到768个,处理速度可达每秒5万亿次。油田三维地震资料的年处理能力突破了8800平方千米,使油田地震资料叠前时间偏移处理由实验阶段进入常规处理阶段,居国内先进水平。二是在处理方法上,装备了OMEGA等3套世界先进处理软件,实现了大型主流软件主要功能模块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更新,形成了以叠前属性、多域去噪、波动方程等目前最先进的处理方法以及自主开发的STseis2.0系统波动方程并行深度成像处理软件为代表的较为完善的勘探方法系列,实现了多套处理系统的技术互补,处理方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三是综合解释建成了以服务器为支撑、以工作站为主力、以高档微机为辅助、以网络为纽带的勘探综合解释研究应用体系,基本满足了常规解释、特殊处理解释和连片资料综合研究的需要,居国内先进水平。 开发应用上实现了“三个加强”。一是完善了油藏数值模拟并行技术,油藏数值模拟运算速度达到每秒1200亿次,138万网格节点的油藏数值模拟速度提高到“九五”末期的20倍。能够量化剩余油研究和进行非主力油层的精细分析,充分保证胜坨等整装大油田的全油藏整体模拟。二是形成了以水驱油藏、稠油热采油藏、三次采油油藏数值模拟为代表的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系列,拥有7类25种具有各自特点和适应性的软件,满足了隐蔽油气藏储层预测需求,实现了综合油藏描述技术系统化。三是精细油藏描述水平显著提高,基本满足了油田开发后期提高采收率对精细油藏模型精度的需求。测井资料处理解释形成了以自主开发的生储盖综合评估系统(SW AWS)为代表的技术系列,处理解释能力达到每年5000多个井次。 勘探开发“一体化”应用逐步展开。“九五”以来,胜利油田组织建设了勘探、开发、采油工程、钻井等八大信息系统,在提高各专业系统自身研究和业务管理水平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油田信息化应用程度的延伸,为满足专业系统信息共享和细化管理的需要,油田进行勘探开发一体化应用,进行原有系统的互联互通和数据中心建设工作,并建立了通用标准体系。在此基础上,胜利油田从2004年开始着手建设统一源头、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具备国际一流、国内领先水平的企业级数据中心,为提升“数字油田”建设水平,实现高度的信息共享和业务集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十五”以来,胜利油田加大信息技术的应用力度,配套先进的管理方法,增加可采储量2100万吨,提高采收率2%。在勘探开发难度逐年加大的情况下,油田连续22年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过亿吨,连续8年实现储采平衡,连续6年产量稳定在2660万吨以上。 二、抓好“三个结合”,“数字油田”建设提升生产管理水平 针对油田生产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胜利油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生产动态及时把握、快速反应和生产过程优化水平,油田生产运行质量显著提升。 一是抓好信息化与生产动态把握的结合,实现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测。实现了千米以下油井生产参数动态监测,百公里以外输油管线、供电管网运行状态尽收眼底,提高了生产指挥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六采油厂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六采油厂 喇400注水站高压变频器改造 作者:朱同德(北京中油亚光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总经理) 一.喇400注水站概况 1. 概述 喇400注水站是我厂北西块聚驱注水站,于2000年11月建成投产,设计规模为2.88?104m 3/d ,共有157口聚合物注水井。该站现分为注曝氧污水和清水两套流程,站内共有5台泵(型号相同),其中1#、2#泵用于注曝氧污水,3#、4#、5#泵用于注清水。周围辐射有8个注入站,其中,5#、6#、7#为污水稀释聚合物注入站,目前日配注量为5129 m 3/d ; 1#、2#、3#、4#、8#为清水稀释聚合物注入站,日配注量为8683 m 3/d 。该站于2005年底注聚结束。站内各泵及配套电机参数如表一和表二所示。 表一:喇400注水站注水泵型号及参数 2. 注污水区块现状 5台泵中1#、2#泵用于注污水,平常只运行一台泵,另一台泵备用,由1#、2#倒换工作。周边辐射有三个注入站,分别为5#、6#、7#注入站。该系统平面图如图一所示。 图一 注污水泵站及注入站平面图

以2003年5月20日~2003年6月20日一个月间污水区块的工作数据为例,该区块在此期间的生产曲线如图二所示。 图二注污水区块2003年5月20日至6月20日生产曲线污水区块配注量为5129 m3/d,泵排量变化范围为6410~7498 m3/d,平均为7131m3/d;注入站(5#、6#、7#注入站)注水量变化范围4302~4788 m3/d,平均为4707m3/d;回流量变化范围1708~2827 m3/d,平均为2424m3/d,回流水量进入普通污水注水管网。 泵出口压力变化范围15.7~17.9MPa,平均泵压为17.33 MPa;管压变化范围14.9~16.3MPa,平均管压为16.17MPa;泵管压差范围为0.3~1.6MPa,平均为1.16 MPa;注水单耗变化范围5.60~6.90 kWh/m3,平均单耗为6.18kWh/m3。

三次采油完整

三次采油方法、应用条件及文件综述 石油资源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它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随着勘探开发程度的加深,开采难度会逐步加大,因此提高石油采收率不仅是石油工业界,而且是整个工业界普遍关心的问题。三次采油技术是中国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它的推广应用对提高原油采收率、稳定老油田原油产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 .三次采油的简介 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油田开发主要是依靠油层原始能量进行自喷开采,一般采收率仅为5%一10%,我们称之为一次采油(POR)。这是油田开发早期较低的技术水平,一次采油使90%左右的探明石油储量被留在地下。随着渗流理论的发展,达西定律被应用于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表明油井产量与压力梯度成正比关系。这使人们认识到一次采油造成原油采收率低的主要原因是油层能量衰竭,从而提出了以人工注水(气)的方法,来增补油层能量,保持油层压力开发油田的二次采油方法(SOR)。这是当今世界油田的主要开发方式,使油田采收率提高到30%~40%,是一次油田开发技术上的飞跃,但二次采油后仍有60%一70%剩余残留在地下采不出来¨I2 J。国内外石油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逐步认识到制约二次原油采收率提高的因素,进而提出了新的三次采油方法(EOR)。三次采油指油藏经过一次采油(依靠油层原始能量)、二次采油(通过注水补充能量)后,采取物理一化学方法,改变流体的性质、相态和改变气一液、液一液、液一固相问界面作用,扩大注入水的波及范围以提高驱油效率,从而再一次大幅度提高采收率。 2.三次采油的分类 三次采油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主要分为化学法、混相法、热力法和微生物法等。根据作用原理的不同,化学法又可以进一步分为碱(Alkaline)驱、聚合物(Polymer)驱、表面活性剂(Surfactant)驱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来的碱一聚合物复合驱(AP驱)、碱一表面活性剂一聚合物复合驱(ASP驱)或表面活性剂一碱一聚合物复合驱(SAP驱)。根据混相剂的不同,混相法分为溶剂混相驱、烃混相驱、CO:混相驱、N:混相驱以及其他惰性气体混相驱。在这些混相剂未达到混相压力之前为非混相气驱,近年来又开发出了气一水交替驱(W AG驱)。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技术创新奖奖励管理办法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创新奖奖励管理办法 (送审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调动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油田公司)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油田公司技术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企业科技进步和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奖励办法》,结合油田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油田公司技术创新奖设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每年评审一次。其中特等奖在油田公司技术委员会评审通过的优秀一等奖中产生。 第三条油田公司技术创新奖的申报、评审和奖励工作,遵循公开、公平、公正、适用和效益的原则。 第四条油田公司技术创新奖授予为企业技术创新做出直接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油田公司总部、公司所属单位承担油田级以上科技项目的技术创新奖励管理。 第二章管理机构及职责 第六条油田公司技术委员会是油田公司技术创新奖励

工作的最高决策机构。主要职责是: (一)研究确定油田公司技术创新奖奖励政策及奖励办法; (二)对专业技术委员会初评推荐的获奖成果进行评审; (三)研究解决油田公司技术创新奖励工作中的其它重大事项。 第七条油田公司技术委员会下设专业技术委员会。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本专业技术创新成果奖的初评推荐工作; (二)研究解决本专业技术创新奖励工作中的其它重大事项。 第八条油田公司技术发展部是油田公司技术创新奖励的职能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制定油田公司技术创新奖奖励政策及办法; (二)负责申报奖励成果的形式审查; (三)负责组织技术创新奖励评审; (四)负责组织国家、省、集团公司和各行业协会等油田公司以上级别科技奖励申报工作。 第三章申报条件及评审标准 第九条申报条件 (一)申报油田公司奖励的成果,应是经国家、黑龙江省、集团公司主持通过鉴定、验收或经油田公司组织通过评定验收的科技成果;

大庆油田中十六联“风险辨识两环五控法”探秘(新编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大庆油田中十六联“风险辨识两环五控法”探秘(新编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大庆油田中十六联“风险辨识两环五控法” 探秘(新编版) 原油生产属于高风险行业,可每天在我们身边会有多少风险存在,您意识到了吗? 而大庆采油一厂三矿中十六联合站曾有一名员工,仅一个月就记录了他所辨识到的风险达上百条。 该站建站以来,安全生产7100余天,事故发生率6年来为零,安全事件发生率大幅下降……数字里饱含的不仅是该站全体员工重安全、抓安全的有效实践,更离不开他们创新实施的“风险辨识两环五控工作法”这个“加分”项。他们实施的“风险辨识两环五控法”让安全警钟长鸣,更将危险遏制在萌芽状态。 “这种工作方法就是将员工‘在家里、上班途中、在岗位、下班途中、回到家中’的日常生活轨迹作为一个闭环风险管理系统,

然后我们从行为、操作、管理、设备和环境5个方面进行全员化、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风险辨识和控制。”该联合站队长赵世庆说。 全站员工都能认识到风险识别的重要,安全意识大幅增强。“风险识别太重要了!控制住风险,风险就无法转化成危险;而危险是量变的,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变成事故,所以很明了,事故是可以预防的,风险辨识实际上就是控制了危险和事故的源头。”赵世庆说道。 仅有安全意识提升还是不够的,在这里,人人更有落实安全的招法和动作。中十六联合站在强化风险管控上,推行着风险“四个一”管理。 “一本”,就是风险辨识记录本,人手一个,覆盖面100%,每个人每天把身边存在的安全风险如实记录,到目前,全站员工共写风险8745条; “一库”,就是《风险辨识防控库》,这个站从风险辨识内容中总结固化了932条风险,并形成4615条消减措施,使管理过程受控、风险预警明确、控制措施清晰; “一牌”,就是制作了岗位风险告知牌,以此提升每个人的风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