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目的,方法]谈高师声乐教学中目的与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高师声乐教学中目的与方法

一、高师声乐教学方法分析

( 一) 心理调节方法

歌唱学习中学生对声音的控制和把握是学习的核心问题, 但是由于声音本身只能通过听觉感知, 即看不见也摸不着, 因此, 学生的发声基本上就是在耳朵的监督下通过丰富的心理暗示来操控生理运动获得的。正因如此, 很多学生发声方面的困难或缺憾, 实际上就是一个心理问题。比如, 关于恐高症的问题。很多学生具备良好的嗓音条件, 中低声区也很规范, 但是一到高声区就出问题,问题的种类各式各样: 破音、挤卡、发闷、提气、僵硬等等。这种情况下, 可以大致判断出是演唱者的心理上出现了问题恐惧高音。在这种心态下, 良好的发声已经成为奢望, 歌唱着会不自觉的出现由于心理上的紧张和担心所导致的各种问题。如果心态不平复, 心理不做出调整的话, 提气、破音等问题都会出现, 因为, 人在紧张和恐惧的情况下就是说话都会气浅、提气, 更何况是歌唱状态了。再比如, 在声乐课堂上教师经常会说到的声音立起来、把声音吸着唱等等, 这些启发性的话语都具有抽象性, 需要学生将思考走在行动的前面去( 先想后唱) , 而学生的思维行动起来时最终还是一种心理活动( 想象) , 通过这种心理活动去引导歌唱实践。以上所举的两个例子, 前者是属于心理疏导范畴, 后者属于心理暗示范畴。它们都是在高师声乐教学中运用最为频繁的教学手段。

( 二) 机理调节方法

1.主动机理调节。在歌唱的过程中需要身体上多处肌肉协调合作, 在此过程里有一部分肌肉是完全可以积极主动的去控制的, 它们可以受到大脑的直接指挥。比如, 吸气时腹部膨胀, 用气时下腹收缩, 上腹部向前突起( 横隔膜) , 这种运动方式是完全可以在大脑的直接指挥下运作的, 是人们可以主动控制的( 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此外, 歌唱中的面部表情也是可以做到直接调整的, 比如, 提笑肌。提笑肌露门牙是歌唱训练中一个基本的表情动作, 是歌唱发声中获得明亮音色的基本条件; 尽管也需要歌唱者对着镜子练习一段时间才能转变成习惯性动作, 但是这也是可以主动获得的歌唱机理调节。另外, 像其他一些发声辅助动作: 张大嘴、昂首挺胸、舌头的摆放、打哈欠等等都是属于主动机理调节范畴。

2.被动机理调节。歌唱中的被动机理调节实际上和心理调节关系紧密, 它是心理调节所产生的生理上的被动反应; 从本质上来讲, 其实就是思维转化为实在的过程( 心理疏导或暗示通过相应机理的变化作用于歌唱之中)。比如, 声带振动方式的变化。声带整体振动是在低声区演唱时出现的, 局部振动是在中声区演唱时出现的, 边缘振动是在高声区演唱中出现的, 但是这个振动方式的变化完全是被动产生的, 是思维转化为实在的经典案例, 是主动思维之后机理所产生的被动感应。此外, 像歌唱中关于高声区演唱的恐高症问题的解决, 在声乐教学的历史上曾经有这么一个广为传播的实例纂位女高音长期因为心理原因无法唱好高音, 后来她的老师想了一个办法, 在一个假日的黄昏与这位女高音约好在学校琴房楼上课, 楼内因为放假几乎是空无一人, 四周十分寂静, 当这位女生刚踏人老师的琴房之时, 老师突然从门口跳出来, 结果这位女生吓得失声尖叫, 由于接受过长期声乐训练的缘故, 这一嗓子喊的特别通透, 此后该女生彻底摆脱了恐高症。这个实例尽管不具有普遍性, 但是她最终高音问题的解决却是实实在在的借助了被动机理调整的原理。

二、高师声乐教学目的论

高师声乐教学属于音乐教育的一部分, 也要遵循音乐教育的基本原则, 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媒介, 以审美为核心的一种教育形式。它是一种艺术教育, 属于美育的范畴, 总之, 音乐教育最基本的性质, 就是它具有审美性, 它是通过音乐媒体进行教育的一种审美教育。

由此可见, 高师声乐教学的本质是一种审美教育,那么它的教育目的便是培养学生通过演唱实践获得优美歌唱的方法以及有关声音美的良好体验。具体到声乐教学中去, 我们可以将该教学目的分为技术目的( 初级) 和情感( 高级) 目的两个类别。关于技术目的概念就是通过各种发声训练使得原始的嗓音蜕变成艺术的歌唱( 优美的音质)。音质的优美是歌手进人歌唱审美阶段的第一步, 没有获得良好的发声技术使自己能艺术的歌唱, 那么关于歌唱的美就无从谈起。但是这只是高师声乐教学的初级目的, 而利用声音的美去表达情感才是高级目的。因此, 以情带声的演唱好一首歌曲, 使得学生在歌唱中获得一种捕捉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才是高师声乐教学的终极目的; 而技术目的只是达到终极目的的前提条件。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依旧曾在著作中说艺术的精髓并不是技术, 而是心灵。一旦心灵可以毫无障碍地自由表达, 便能创造出完满的音乐效果。我国教育家陈鹤琴说: ` 其实歌唱亦有两方面的意义, 一是身体各器官运动的歌唱技巧, 一是从内心而发的精神活动。这些观点更进一步说明了高师声乐教学的教育方向所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