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度测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问答

粒度测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问答
粒度测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问答

粒度测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问答

1. 什么是颗粒

颗粒是具有一定尺寸和形状的微小的物体,是组成粉体的基本单元。它宏观很小,但微观却包含大量的分子、原子。

2. 什么叫粒度

颗粒的大小称为颗粒的粒度。

3. 什么叫粒度分布

用一定方法反映出一系列不同粒径颗粒分别占粉体总量的百分比叫做粒度分布。

4. 粒度分布的表示方法

1) 表格法:用列表的方式给出某些粒径所对应的百分比的表示方法。通常有区间分布和累计分布。

2) 图形法:用直方图和曲线等图形方式表示粒度分布的方法。

3) 函数法:用函数表示粒度分布的方法。常见有R-R分布,正态分布等。

5. 什么是粒径

粒径就是颗粒的直径,一般以微米(μm)为单位。

6. 什么是等效粒径

等效粒径是指当一个颗粒的某一物理特性与同质球形颗粒相同或相近时,我们就用该球形颗粒的直径来代表这个实际颗粒的直径。根据不同的测量方法,等效粒径可具体分为下列几种:

1) 等效体积径:即与所测颗粒具有相同体积的同质球形颗粒的直径。激光法所测粒径一般认为是等效体积径。

2) 等效沉速粒径:即与所测颗粒具有相同沉降速度的同质球形颗粒的直径。重力沉降法、离心沉降法所测的粒径为等效沉速粒径,也叫Stokes径。

3) 等效电阻径:即在一定条件下与所测颗粒具有相同电阻的同质球形颗粒的直径。库尔特法所测的粒径就是等效电阻粒径。

4) 等效投影面积径:即与所测颗粒具有相同的投影面积的球形颗粒的直径。图像法所测的粒径即为等效投影面积直径。

7. 为什么要用等效粒径概念

由于实际颗粒的形状通常为非球形的,因此难以直接用粒径这个值来表示其大小,而直径又是描述一个几何体大小的最简单的一个量,于是采用等效粒径的概念。

8. 什么叫D50

-

D50是指累计分布百分数达到50%时所对应的粒径值。它是反映粉体粒度特性的一个重要指标之一。D50又称中位径或中值粒径。如果一个样品的D50=5μm,说明在组成该样品的所有粒径的颗粒中,大于5μm的颗粒占 50%,小于5μm的颗粒也占50%。

9. 什么叫平均径

平均径是通过对粒度分布加权平均得到的一个反映粉体平均粒度的一个量。具体有重量平均径、体积平均径、面积平均径、个数平均径等。

10. 什么叫D97它的作用是什么

D97是指累计分布百分数达到97%时对应的粒径值。它通常被用来反映粉体粗端粒度指标,是粉体生产和应用中一个重要的粒度指标。

11. 常用的粒度测试方法有那些

常用的粒度测试方法有筛分法、显微镜(图象)法、重力沉降法、离心沉降法、库尔特(电阻)法、激光衍射 /散射法、电镜法、超声波法、透气法等。

12. 各种常用粒度测试方法各有那些优缺点

1) 筛分法:优点:简单、直观、设备造价低、常用于大于40μm的样品。缺点:不能用于40μm以细的样品;结果受人为因素和筛孔变形影响较大。

2) 显微镜法:优点:简单、直观、可进行形貌分析。缺点:速度慢、代表性差,无法测超细颗粒。

3) 沉降法(包括重力沉降和离心沉降):优点:操作简便,仪器可以连续运行,价格低,准确性和重复性较好,测试范围较大。缺点:测试时间较长。

4) 库尔特法:优点:操作简便,可测颗粒总数,等效概念明确,速度快,准确性好。缺点:测试范围较小,小孔容易被颗粒堵塞,介质应具备严格的导电特性。

5) 激光法:优点:操作简便,测试速度快,测试范围大,重复性和准确性好,可进行在线测量和干法测量。缺点:结果受分布模型影响较大,仪器造价较高。

6) 电镜:优点:适合测试超细颗粒甚至纳米颗粒、分辨率高。缺点:样品少、代表性差、仪器价格昂贵。

7) 超声波法:优点:可对高浓度浆料直接测量。缺点:分辨率较低。

8) 透气法:优点:仪器价格低,不用对样品进行分散,可测磁性材料粉体。缺点:只能得到平均粒度值,不能测粒度分布。

13. 什么叫频率分布和累计分布

由于粉体通常是由大量的大小不同的颗粒组成的,因此进行粒度测试时须分成大小若干粒径区间。每个粒径区间内颗粒的相对含量的一系列百分数,称为频率分布;小于某粒径的相对含量的一系列百分数称为累计分布。累计分布是由频率分布累加得到的。

14. 什么叫重复性

同一个样品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相对误差称为重复性。重复性是衡量粒度仪器和粒度测试方法优劣的主要指标。

15. 重复性是如何计算的

\

其中,n为测量次数(一般n>=10);

Xi为每次测试的结果;

X为多次测量的平均值;

σ为标准差;

那么重复性相对误差为:

16. 影响重复性的因素有那些

(

1) 仪器或方法的稳定性。

2) 样品分散是否充分。

3) 取样是否具有代表性。

4) 操作过程是否规范。

5) 环境(包括电压、温度等)因素。

17. 什么是粒度测试的准确性,它是如何计算的

粒度测试的准确指某一仪器对标准样品的测量结果与该标准样标称值之间的误差。其算法为:;

18. 什么是粒度测试的真实性

由于实际颗粒大多不是球型的,无法用一个数值来准确地表达一个实际颗粒的大小,加上不同原理和不同厂家的仪器的标准不尽相同,因此常常出现同一个样品会得到几个不同测量结果的情况。尽管这些不同的测试结果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颗粒本身形状的复杂性造成的,但测试结果还是不能漫无边际,应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这种不同仪器所测试的结果的差别应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的要求称为粒度测试的真实性。粒度测试真实性目前尚无统一的定量标准,只有一些相对的定性的依据。比如粉碎前的样品应比粉碎后粗些;粉碎时间短的应比粉碎时间长的粗些;分级前应比分级后粗些;对球形颗粒的测试结果应一致等等。

19. 沉降法粒度测试原理--Stokes定律

沉降法是通过测量颗粒在液体中的沉降速度来反映粉体粒度分布的一种方法。我们知道,在液体中大颗粒沉降速度快,小颗粒沉降速度慢。沉降速度与粒径的数量关系我们可以从下面的Stokes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得到:从Stokes定律中我们可以看到,颗粒的沉降速度与粒长的平方成正比,可见在重力沉降中颗粒越细沉降速度越慢。

~

比如在相同条件下,两个粒径比为10:1,那么这两个颗粒的沉降速度之比为100:1。为了加快细颗粒的沉降速度,缩短测试时间,提高测试精度,许多沉降仪引入了离心沉降手段来加快细颗粒的沉降速度。离心状态下粒径与沉降速度的关系如下:

这就是离心状态下的Stokes定律。其中ω为离心机角速度,r为颗粒到轴心的距离。由于离心机转速较高,ω2r远远大于重力加速度g,因此同一个颗粒在离心状态下的沉降速度V c 将远远大于重力状态下的沉降速度V,这就是离心沉降可以缩短测试时间的原因。

20. 沉降法粒度测试原理--比尔定律:

从Stokes定律可知,只要测到颗粒的沉降速度,就可以得到该颗粒的粒径了。在实际测量过程中,直接测量颗粒沉降速度是很困难的,因此在沉降法粒度测试过程中,常常用透过悬浮液的光强的变化率来间接地反映颗粒的沉降速度。那么,光强的变化率与粒径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比尔定律给出了某时刻的光强与粒径之间的数量关系:

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测试某时刻的光强来得到光强的变化率,再通过计算机的处理就可以得到粒度分布了。

21. 激光粒度测试原理:

由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束,经滤波、扩束、准值后变成一束平行光,在该平行光束没有照射到颗粒的情况下,光束经过富氏透镜后将汇聚到焦点上。如图下图所示:

<

当通过某种特定的方式把颗粒均匀地放置到平行光束中时,激光将发生衍射和散射现象,一部分光将与光轴成一定的角度向外扩散。理论与实践都证明,大颗粒引发的散射光的散射角小,颗粒越小,散射光的散射角越大。这些不同角度的散射光通过富氏透镜后将在焦平面上将形成一系列的光环,由这些光环组成的明暗交替的光斑称为Airy斑。Airy中包含着丰富的粒度信息。简单地理解就是半径大的光环对应着较小的粒径的颗粒,半径小的光环对应着较大粒径的颗粒;不同半径上光环的光能大小包含该粒径颗粒的含量信息。这样我们就在焦平面上安装一系列光的电接收器,将这些由不同粒径颗粒散射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传输到计算机中,再采用米氏散射理论通过计算机将这些信号进行数学处理,就可以得出粒度分布了。

22. 为什么采用激光作光源

激光是一种具有良好准直性、单色性的光源,它可以得到清晰的散射谱分布。

23. 米氏散射与弗朗和弗衍射有何差别

采用米氏理论能更准确地反映不同粒径颗粒的散射规律,使激光粒度仪的测试下限更小,结果更准确。弗朗和弗衍射理论是米氏理论的近似,对细颗粒的误差较大。百特公司的激光粒度仪目前已采用全程米氏散射理论。

.

24. 颗粒"凝聚"的原因是什么

颗粒"凝聚"是指多个颗粒粘附到一起成为"团粒"的现象。"凝聚"的主要原因是颗粒所带的电荷、水份、范德华力等使颗粒相互作用的结果。颗粒越细,其表面能越大,"凝聚"的机会就越多。

25. 样品分散的基本方法:

为使颗粒处于单体状态,在进行粒度测试前要对样品进行分散处理。分散的方法有润湿、搅拌、超声波振动、分散剂等,有时这些方法往往同时使用。

26. 粒度测试对介质的要求是什么

粒度测试通常是将样品置于某种液体中制成悬浮液来进行的。这时所用的液体称为介质。粒度测试的介质通常有下列要求:

1)纯净;

\

2)不与颗粒发生物理、化学反应;

3) 与颗粒具有良好的亲和性,即对颗粒表面具有良好的润湿作用;

4)使颗粒具有适当的沉降状态。

27. 常用的介质有哪些

粒度测试最常用的液体介质是水,此外常用的介质还有水和甘油混合液、乙醇和甘油混合液、乙醇、汽油、煤油等。

28. 什么叫分散剂

分散剂是指加入到介质中的能使介质表面张力显著降低,使颗粒表面得到良好润湿的物质。

29. 分散剂的用法与用量。

分散剂应在测试前先按一定比例与水混合并使之完全溶解。分散剂与水的比例为%%之间。

30. 用有机溶剂(乙醇等)作介质时要不要另加分散剂,为什么

大部分有机溶剂作介质时不用另加分散剂。因为它们本身能使颗粒处于较好的分散效果。

31. 如何检查分散效果

1) 显微镜法:看有无"凝聚"现象。

2) 测量法:取经过不同分散过程后的两个样品进行测量,如果两次测试的数值是稳定不变的,说明样品已经得到良好分散了。

32. 干粉取样的要求:

1) 从车间里取样时要从料流中多点取样。

2) 勺取法缩分样品时要搅拌均匀后多点(至小四点)取样。

33. 悬浮液取样有那些要求

1) 充分搅拌均匀。

2) 从液面到器皿底之间的中部抽取。

34. 如何控制悬浮液的浓度

1) 确定仪器允许的最佳浓度值范围后,用天平称量样品,用烧杯量好一定量的介质,将二

者混合后配制成适合测试的悬浮浓度了。

2) 先配制成较高浓度的悬浮液,并进行充分分散,然后再取少量加入到样品池中进行稀释,浓度合适后就可以进行测试了。

35. 为什么仪器不能规定一个固定的百分比浓度,范围是多少

激光粒度仪在测试过程中,对悬浮液浓度的要求是使光电接收器上的信号达到一定的幅度。这些电信号是由散射光照射产生的,而散射光的强弱又是由悬浮液中的颗粒个数决定的--悬浮液中颗粒数越多,散射光越强;颗粒数越少,散射光越弱。因此粒度越粗的样品,所需要的试样量就要多些;粒度越细的样品,所需要的试样量就要少些,加上不同的样品的密度又不相同。所以不同样品的悬浮液的浓度值不能是一个固定的百分比。一般来说,悬浮液的百分比浓度大约大%%之间。

36.测量背景的作用是什么

测量背景是在进行粒度测试前测量无颗粒状态下接收器上的光能分布,目的是在粒度测试(有样品)时扣除这些光能分布,以消除某些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37. 激光粒度仪所测浓度的含意是什么

所测的浓度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百分比浓度,而是指激光束照射到颗粒上后散射信号的强度。它与样品实际的百分比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浓度超过一定范围后颗粒可能将激光遮挡住了,所以这时测量的浓度数值反而会变小。

38.是不是背景数据越小越好

不是。背景值太小的原因有可能是仪器的灵敏度太低,或者光路偏移太远,所以并不是背景

值越小越好。

39. 超声波在液相中分散微纳米颗粒的作用机理

将高频机械震动作用于液体中产生强大的压力波,这个压力波则会形成成千上万的微观气泡,随着高频振动,气泡将迅速增长,然后突然闭合,在气泡闭合时,由于液体间的相互碰撞产生强大的冲击波,这是所谓的空化效应,它使得液相产生强有力的剪切活动,对分散在液体中的细胞或无机物质进行强烈的破碎重组、乳化等作用。

40. 超声时间对纳米颗粒分散度的影响

超声是有热效应的,这一点是要考虑的。此外超声还会影响capping agent的吸附。

太长时间的话要考虑超声的化学作用,有时会使粒子团聚的。

在做纳米颗粒分散这块中,用Marlvern 2000分析测试,首先你要确定超声的时间不能太长,因为时间过长会导致颗粒团聚,团聚后就更不好分散了。其次你要确定检测过程中,你的样品浓度不能太大。如果你要加乳化剂,你要确定你的纳米颗粒的材质,是更亲水还是更亲油。

测试技术教学大纲

《测试技术》教学大纲 大纲说明 课程代码:3325001 总学时:48学时(讲课38学时,实验10学时) 总学分:3学分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必修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预修要求:本课程宜在《控制工程基础》课程之后开设。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 测试技术是进行科学研究、验证科学理论必本可少的技术。本课程是对理论知识的深化和补充,广博的理论性和丰富的实践性是本课程的特点。本课程是机械工程类专业必修的技术基础课之一。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能合理地选用测试装置并初步掌握静、动态测量和常用工程试验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研究和处理机械工程技术问题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获取有用的信息,然后将其结果提供给观察者或输入给其他信息处理装置、控制系统。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掌握信号的时域和频域的描述方法,建立明确的信号的频谱结构的概念;掌握频谱分析和相关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数字信号分析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2、掌握测试装置基本特性的评价方法和不失真测试的条件,并能正确地运用于测试装置的分析和选择。掌握一阶、二阶线性系统特性及其测定方法。 3、了解常用传感器、常用信号调理电路和显示、记录仪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并能够较正确地选用。 4、对动态测试工作的基本问题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概念,并能初步运用于机械工程中某些参量的测量和产品的试验。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建议: 1、本课程的学习中,特别要注意物理概念,建立关于动态测试工作的比较完整的概念。 2、本课程教学中应突出理论内容的物理意义和工程应用,可将机械设备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融合在课堂教学中。在主要内容讲解结束后,可考虑安排一次测试技术最新发展趋势(如转子系统运行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的课堂讨论,讨论内容涉及测试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应用。 3、本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学生必须参加必要的实验,从而受到应有的实验能力的训练,获得关于动态测试工作的完整概念,并初步具备处理实际测试工作的能力。实验学时应不少于8学时。实验大纲见附录。 4、建议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并将内容尽可能利用Matlab进行演示。 四、大纲的使用说明: 本课程是一门机、电结合较紧密的课程,需要的知识面较广,涉及数学中的“积分变换”、“概率统计”知识;涉及物理中的电、磁、声及振动内容;涉及电工学中的“谐振”、“相敏检波”等典型电路。本课程宜在《控制工程基础》课程之后开设。 大纲正文 第一章绪论学时:2学时(讲课2学时)本章讲授要点: 1、理解测试技术的作用、任务、内容和特点 2、了解测试技术的发展概况

动词基本形式单元测试(含解析)

动词基本形式单元测试(含解析) 一、动词基本形式 1.—You aren't supposed to smoke in public.It's bad for our health. —Sorry,I will ______ my cigarette right now. A. give up B. put down C. put out D. give away 【答案】C 【解析】【分析】句意:——你不应该在公众场所吸烟。这对我们的健康不好。——对不起,我会马上戒掉香烟。give up放弃,戒掉;put down放下;put out扑灭;give away捐赠。根据It's bad for our health.可知吸烟有害健康,因此应戒掉,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动词短语辨析,熟记短语词义,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短语。 2.As parents, you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your words, because sometimes they will ________ your child`s schoolwork. A. influence B. improve C. increase D. require 【答案】 A 【解析】【分析】句意:作为父母,你应该更多得注意你的话,因为有时候它们会影响你的孩子的功课。A. 影响,B. 提高,C. 增长,D. 需要,根据句意可知答案,故选A。 【点评】考查动词辨析。熟记这些动词。 3.To his surprise, he tried his best but he still the exam. A. failed B. passed C. took D. make 【答案】 A 【解析】【分析】句意:令他惊讶的是,虽然他尽力了但是他还是考试______。A.failed失败,不及格;B.passed 通过;C.took拿,取;D.make制造。故选A。 【点评】考查动词辨析。 4.The box is too heavy for me to ________. A. take B. show C. provide D. carry 【答案】 D 【解析】【分析】句意:对我而言这个盒子太重了搬不动。take带走;show展示;provide 提供;carry 搬运;;此题考查是too…to太…而不能,故选D。 【点评】考查动词辨析。

粒度测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 粒度测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1.什么是颗粒? 颗粒是具有一定尺寸和形状的微小的物体,是组成粉体的基本单元。它宏观很小,但微观却包含大量的分子、原子。2.什么叫粒度?颗粒的大小称为颗粒的粒度。3.什么叫粒度分布?不同粒径的颗粒分别占粉体总量的百分比叫做粒度分布。 常见的粒度分布的表示方法?4.表格法:用列表的方式表示粒径所对应的百分比含量。通常有区间分?布和累计分布。图形法:用直方图和曲线等图形方式表示粒度分布的方法。?什么是粒径?5. 颗粒的直径叫做粒径,一般以微米或纳米为单位来表示粒径大小。什么是等效粒径?6.文档Word . 同质球形颗粒相同或相近时,我们就当一个颗粒的某一物理特性与 用该球形颗粒的直径来代表这个实际颗粒的直径。根据不同的测量方法,等效粒径可具体分为下列几种:等效体积径:即与所测颗粒具有相同体积的同质球形颗粒的直径。激?光法所测粒径一般认为是等

效体积径。等效沉速粒径:即与所测颗粒具有相同沉降速度的同质球形颗粒的直?Stokes离心沉降法所测的粒径为等效沉速粒径,也叫径。重力沉降法、径。等效电阻径:即在一定条件下与所测颗粒具有相同电阻的同质球形颗?粒的直径。库尔特法所测的粒径就是等效电阻粒径。即与所测颗粒具有相同的投影面积的球形颗粒的直等效投影面积径:?径。图像法所测的粒径即为等效投影面积直径。为什么要用等效粒径概念?7. 由于实际颗粒的形状通常为非球形的,因此难以直接用粒径这个值来表示其大小,而直径又是描述一个几何体大小的最简单的一个量,于是采用等效粒径的概念。简单地说,粒径就是颗粒的直径。从几何学常识我们知道,只有圆球形的几何体才有直径,其他形状的几何体并没有直径,如多角形、多棱形、棒形、片形等不规则形状的颗粒是不存在真实直径的。但是,由于粒径是描述颗粒大小的所有概念中最简单、直观、容易量化的是用粒径来描述颗一个量,所以在实际的粒度分布测量过程中,人们还都 粒大小的。一方面不规则形状并不存在真实的直径,另一方面又用粒径这个概念来表示它的大小,这似乎是矛盾的。其实,在粒度分布测量过程中文档Word . 。等效直径是当被等效直径所说的粒径并非颗粒的真实直径,而是虚拟的“”测颗粒的某一物理特性与某一直径的同质球体最相近时,就

测试技术基础知识

第1章测试的基础知识 1.1 知识要点 1.1.1测试的基本概念 1.什么是测量、计量、试验和测试? 测量是指以确定被测对象值为目的的全部操作;计量是指实现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的测量;试验是对被研究对象或系统进行实验性研究的过程,通常是将被研究对象或系统置于某种特定的或人为构建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实验数据来探讨被研究对象性能的过程;测试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方法,是具有试验性质的测量,是测量和试验的综合,是依靠一定的科学技术手段定量地获取某种研究对象原始信息的过程。 2.什么是信息和信号? 对于信息,一般可理解为消息、情报或知识,从物理学观点出发来考虑,信息不是物质,也不具备能量,但它却是物质所固有的,是其客观存在或运动状态的特征。因此,可以理解为: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把传输信息的载体称为信号,信息蕴涵于信号之中,信号是物理性的,含有特定的信息,易于被测得或感知,易于被传输,是物质,具有能量。人类获取信息需要借助信号的传播,信号的变化则反映了所携带信息的变化。 3.测试工作的任务是什么? 测试工作就是信号的获取、加工、处理、显示记录及分析的过程。测试工作的基本任务是通过测试手段,对研究对象中有关信息量作出比较客观、准确的描述,使人们对其有一个恰当的全面的认识,并能达到进一步改造和控制研究对象的目的,进一步提高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测试工作中的一项艰巨任务是要从复杂的信号中提取有用的信号或从含有干扰的信号中提取有用的信息。 4.测试有什么作用? 人类从事的社会生产、经济交往和科学研究活动总是与测试技术息息相关。首先,测试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手段之一,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科学的基本目的在于客观地描述自然界,科学定律是定量的定律,科学探索离不开测试技术,用定量关系和数学语言来表达科学规律和理论也需要测试技术,验证科学理论和规律的正确性同样需要测试技术。事实上,科学技术领域内,许多新的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往往是以测试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的,可以认为,测试技术能达到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同时,测试也是工程技术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工程研究、产品开发、生产监督、质量控制和性能试验等都离不开测试技术。在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常常需要用多种测试手段来获取多种信息,来监督生产过程和机器的工作状态并达到优化控制的目的。 在广泛应用的自动控制中,测试装置已成为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种现代装备系统的设计制造与运行工作中,测试工作内容已嵌入系统的各部分,并占据关键地位。

高一数学必修一集合与函数的概念单元测试题附答案解析

高一数学必修一集合与函数的概念单元测试题 附答案解析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高一数学必修一 集合与函数的概念单元测试 附答案解析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M ={x |x 2+2x =0,x ∈R },N ={x |x 2-2x =0,x ∈R },则M ∪N =( ) A .{0} B .{0,2} C .{-2,0} D .{-2,0,2} 2.设f :x →|x |是集合A 到集合B 的映射,若A ={-2,0,2},则A ∩B =( ) A .{0} B .{2} C .{0,2} D .{-2,0} 3.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f (-3)=2,则下列各点在函数f (x )图象上的是( ) A .(3,-2) B .(3,2) C .(-3,-2) D .(2,-3) 4.已知集合A ={0,1,2},则集合B ={x -y |x ∈A ,y ∈A }中元素的个数是( ) A .1 B .3 C .5 D .9 5.若函数f (x )满足f (3x +2)=9x +8,则f (x )的解析式是( ) A .f (x )=9x +8 B .f (x )=3x +2 C .f (x )=-3x -4 D .f (x )=3x +2或f (x )=-3x -4 6.设f (x )=??? x +3 x >10, fx +5 x ≤10,则f (5)的值为( ) A .16 B .18 C .21 D .24 7.设T ={(x ,y )|ax +y -3=0},S ={(x ,y )|x -y -b =0},若S ∩T ={(2,1)},则 a , b 的值为( ) A .a =1,b =-1 B .a =-1,b =1 C .a =1,b =1 D .a =-1,b =-1 8.已知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1,0),则函数f (2x +1)的定义域为( ) A .(-1,1) C .(-1,0) 9.已知A ={0,1},B ={-1,0,1},f 是从A 到B 映射的对应关系,则满足f (0)>f (1)的映射有(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10.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f (x )满足:对任意的x 1,x 2∈(-∞,0](x 1≠x 2),有(x 2- x 1)[f (x 2)-f (x 1)]>0,则当n ∈N *时,有( ) A .f (-n )

护理学基本概念测试题

第三章护理学基本概念测试题 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 1、护理的四个基本概念的核心是() A.人 B.环境 C.护理 D.健康 E.环境与人的关系 2、在护理学中有“人”这样概念描述,下列正确的是() A.人是一个闭合系统 B.人是护理实践的核心 C.人应对他人的健康负责 D.人是 由生理和心理两部分组成的 E.在不同发展阶段,人都有相同的基本需要 3、护理理论的四个基本概念是() A.病人、治疗、健康、预防 B.健康、环境、人、预防 C.治疗、护理、预防、人 D. 人、健康、环境、护理 E.预防、人、健康、护理 4.下列哪些不符合“以疾病护理为中心”护理阶段的特点() A.开始成为一门专业 B.护理人员需要经过特殊的培训 C.护理人员运用护理程序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 D.形成了一套较规范的护理常规和操作规程 E.重视疾病护理,轻视对人的全面照顾 5、在护理学中有关“人”的概念错误的描述是() A.人是护理服务对象 B.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C.人是一个闭合系统 D.护理服务 的人包括病人和健康人 E.人是自然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 1、健康的概念 2、护理的概念

3、疾病的概念 4、环境的概念 三、简答题(每题15分) 1、影响健康的因素有那些? 2、成长与发展的特征是什么? 四、填空题(每题8分) 1、人作为一个生物系统,是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个系统组成 的,各子系统之间不断的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交换。 2、人的基本需求,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________方面________方面_________方面 ___________方面_____________方面 3、生理环境包括哪些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然环境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护理内涵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试技术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 1.传感器的定义:工程中通常把直接作用于被测量,能按一定规律将其转换成同种或别种量值输出的器件称作传感器。 2.传感器的分类。 (1)物性型传感器:依靠敏感元件材料本身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来实现信号变换的传感器。属于物性型传感器有:光电式和压电式,如:电阻应变片,压电式加速度计,光电管等。 (2)结构型传感器:依靠传感器结构参量的变化实现信号转换。属于结构型传感器的有:电感式,电容式,光栅式。如:电容传感器,涡流传感器,差动变压器式等。 (3)按照工作原理分类,固体图象式传感器属于(光电式传感器) 3.静态指标:线性度,灵敏度,重复性等。 (1)线性度:指测量装置输出、输入之间保持常值比例关系的程度。 (2)灵敏度:输出的变换量与输入的变换量之比。 (3)重复性:指测量系统在输入量按同一方向做全量程连续多次测试时所得输入、输出特性曲线不重合程度。 4.动态指标:属于传感器动态性能的有:固有频率, 5.灵敏度: (1)测试系统的灵敏度越高,则其测量范围:越窄 (2)对于理想的定常线性系统,灵敏度是(常数) (3)传感器灵敏度的选用原则。①尽量选用灵敏度高的传感器②尽量选用信噪比大的传感器③当被测量是向量时要考虑交叉灵敏度的影响④过高的灵敏度会缩小其适用的测量范围 6.线性度:非线性度是表示校准曲线( 偏离拟合直线)的程度。 7.稳定性:测试装置在规定条件下保持其测量特性恒定不变的能力称( 稳定度 ) 8.精确度: (1)精度:也称为精确度,是反映测量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综合误差指标,即准确度和精密度的综合偏差程度。 (2)传感器精确度的选用原则。①尽量选用精确度高的传感器,同时考虑经济性②对于定性试验,要求传感器的精密度高③对于定量试验,要求传感器的精确度高④传感器的精确度越高,价格越昂贵。 9.可靠性:是指在使用环境和运行指标不超过极限的情况下,系统特性保持不变的能力。 10.在静态测量中,根据绘制的定度曲线,可以确定测量系统的三个静态特性:

软件测试基本概念整理

软件测试基本概念整理 根据《软件测试基础》期中练习文档整理,供概念学习 1.在需求分析(编制产品说明书)阶段,软件缺陷修复费用最低。 2.单元测试中用来模拟被测模块调用者的模块是驱动模块 3.选择发现错误可能性大的数据作为测试数据可以提高软件测试的效率 4.关于几种类型软件测试的特点概念 压力测试:侧重于观察资源耗尽情况下的软件表现的系统测试 验收测试:必须要求用户参与 健壮性测试:健壮性等价类测试的测试用例要求在有效等价类中取值 用户界面测试:不属于单元测试内容 配置测试:是指使用各种硬件来测试软件操作的过程 软件测试有多种分类方式: 按测试方式分为:1.静态测试2.动态测试 按测试方法划分为:1.白盒测试2.黑盒测试 ◆区分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的依据是:是否能看到被测源程序 ◆在白盒测试中:使用白盒测试方法时,确定测试数据的依据是指定的覆 盖标准和程序的内部逻辑 静态白盒测试:在不执行代码的条件下有条理地仔细审查软件设计、体系结构和代码,从而找出软件缺陷的测试方法 白盒测试又称为结构测试 ◆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主要包括: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错误 推测法、因果图法等。等价类划分法分为两步:一是划分等价类表,二 是设计相应测试用例 动态黑盒测试:在测试够工作中进行输入、接受输出、检验结果,不深入代码细节的测试方法 黑盒测试又称为功能测试 按测试目的划分: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压力测试、用户界面测试、接口性测试、健壮性测试、兼容性测试等

◆兼容性测试向前兼容是指可以使用软件的以前版本;向后兼容是指可 以使用软件的未来版本 5.测试文档包括内容有:软件测试文档、测试计划、测试设计规格说明书、测 试用例说明、测试规程规格说明、测试日志、软件缺陷报告、测试总结报告等。 ◆测试计划中包括:测试资源、进度安排;测试策略;测试范围。 ◆产品说明书(需求文档)的变更应当受到控制 6.软件开发模式包括:大棒模式、流水模式、瀑布模式、编写边改模式、螺旋 模式 软件开发模式特点:边写边改模式:几乎没有产品计划、进度安排和正规的开发过程的软件开发模式 7.关于测试和测试员: ?软件测试员的目的是发现软件缺陷,尽可能早一些,并确保其得以修复 ?测试不能证明软件的正确性 ?测试员需要良好的沟通技巧 ?QA与testing属于一个层次的概念 ?在进行单元测试中,采用白盒测试,辅之以黑盒测试 ?软件自动化测试的优点是:准确度和精确度高、速度快、效率高、能提 高测试的质量 ?软件测试是有效的排除软件缺陷的手段 ?测试过程中,测试计划描述用于描述测试的整体方案,缺陷报告描述依 据测试案例找出的问题。 ?动态测试的两个基本要素是:被测试程序,被测试数据(测试用例) 8.软件缺陷:软件缺陷是存在于软件(文档、数据、程序)之中的那些不希 望或者不可接受的偏差,会导致软件产生质量问题. 不需要修复的软件缺陷原因包括:没有时间,风险太大,不能算是软件缺陷,不值得修复等。

单元测试的概念

、单元测试的概念 单元通俗的说就是指一个实现简单功能的函数。单元测试就是只用一组特定的输入(测试用例)测试函数是否功能正常,并且返回了正确的输出。 测试的覆盖种类 1.语句覆盖:语句覆盖就是设计若干个测试用例,运行被测试程序,使得每一条可执行语句至少执行一次。 2.判定覆盖(也叫分支覆盖):设计若干个测试用例,运行所测程序,使程序中每个判断的取真分支和取假分支至少执行一次。 3.条件覆盖: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运行所测程序,使程序中每个判断的每个条件的每个可能取值至少执行一次。 4.判定——条件覆盖: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运行所测程序,使程序中每个判断的每个条件的每个可能取值至少执行一次,并且每个可能的判断结果也至少执行一次。 5.条件组合测试: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运行所测程序,使程序中每个判断的所有条件取值组合至少执行一次。 6.路径测试: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运行所测程序,要覆盖程序中所有可能的路径。 用例的设计方案主要的有下面几种:条件测试,基本路径测试,循环测试。通过上面的方法可以实现测试用例对程序的逻辑覆盖,和路径覆盖。 二、开始测试前的准备 在开始测试时,要先声明一下,无论你设计多少测试用例,无论你的测试方案多么完美,都不可能完全100%的发现所有BUG,我们所需要做的是用最少的资源,做最多测试检查,寻找一个平衡点保证程序的正确性。穷举测试是不可能的。所以现在进行单元测试我选用的是现在一般用的比较多的基本路径测试法。 三、开始测试 基本路径测试法:设计出的测试用例要保证每一个基本独立路径至少要执行一次。 函数说明:当i_flag=0;返回i_count+100 当i_flag=1;返回i_count *10 否则返回i_count *20 输入参数:int i_count , int i_flag 输出参数:int i_return; 代码: 1 int Test(int i_count, int i_flag)

粒度测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问答

粒度测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问答 1. 什么是颗粒 颗粒是具有一定尺寸和形状的微小的物体,是组成粉体的基本单元。它宏观很小,但微观却包含大量的分子、原子。 2. 什么叫粒度 颗粒的大小称为颗粒的粒度。 3. 什么叫粒度分布 用一定方法反映出一系列不同粒径颗粒分别占粉体总量的百分比叫做粒度分布。 4. 粒度分布的表示方法 1) 表格法:用列表的方式给出某些粒径所对应的百分比的表示方法。通常有区间分布和累计分布。 2) 图形法:用直方图和曲线等图形方式表示粒度分布的方法。 3) 函数法:用函数表示粒度分布的方法。常见有R-R分布,正态分布等。 5. 什么是粒径 粒径就是颗粒的直径,一般以微米(μm)为单位。 6. 什么是等效粒径 等效粒径是指当一个颗粒的某一物理特性与同质球形颗粒相同或相近时,我们就用该球形颗粒的直径来代表这个实际颗粒的直径。根据不同的测量方法,等效粒径可具体分为下列几种:

1) 等效体积径:即与所测颗粒具有相同体积的同质球形颗粒的直径。激光法所测粒径一般认为是等效体积径。 2) 等效沉速粒径:即与所测颗粒具有相同沉降速度的同质球形颗粒的直径。重力沉降法、离心沉降法所测的粒径为等效沉速粒径,也叫Stokes径。 3) 等效电阻径:即在一定条件下与所测颗粒具有相同电阻的同质球形颗粒的直径。库尔特法所测的粒径就是等效电阻粒径。 4) 等效投影面积径:即与所测颗粒具有相同的投影面积的球形颗粒的直径。图像法所测的粒径即为等效投影面积直径。 7. 为什么要用等效粒径概念 由于实际颗粒的形状通常为非球形的,因此难以直接用粒径这个值来表示其大小,而直径又是描述一个几何体大小的最简单的一个量,于是采用等效粒径的概念。 8. 什么叫D50 D50是指累计分布百分数达到50%时所对应的粒径值。它是反映粉体粒度特性的一个重要指标之一。D50又称中位径或中值粒径。如果一个样品的D50=5μm,说明在组成该样品的所有粒径的颗粒中,大于5μm的颗粒占 50%,小于5μm的颗粒也占50%。 9. 什么叫平均径 平均径是通过对粒度分布加权平均得到的一个反映粉体平均粒度的一个量。具体有重量平均径、体积平均径、面积平均径、个数平均径等。 10. 什么叫D97它的作用是什么 D97是指累计分布百分数达到97%时对应的粒径值。它通常被用来反映粉体粗端粒度指标,是粉体生产和应用中一个重要的粒度指标。 11. 常用的粒度测试方法有那些

软件测试基本概念

软件测试基本概念 1、测试分类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把软件测试技术分成不同种类:(4个维度) 1.1从是否需要执行被测软件的角度分类: 1.1.1静态测试(代码评审、文档会审) 指以人工的、非形式化的方法对软件进行分析和测试。如文档评审、代码会审。 1.1.2动态测试(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 1.2按测试方法分类 1.2.1黑盒测试 不考虑程序的内部逻辑结构与特性,只根据程序功能或程序的外部特性进行测试,注重于测试软件的功能性需求。 1.2.2白盒测试 分析程序的内部逻辑结构,选择适当的覆盖标准,对主要路径进行尽可能多的测试。 1.2.3灰盒测试 不需要懂代码,只需懂接口、集成。 1.3按测试阶段分类 1.3.1单元测试(一般是开发人员进行) 指对源程序中每一个程序单元进行测试,检查各个模块是否正确实现规定的功能。 1.3.2集成测试 是在单元测试基础上,将模块和模块结合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测试,重视的是接口测试。 1.3.3系统测试

系统测试是将经过集成测试的软件,作为计算机系统的一个部分,与系统中其他部分结合起来,在运行环境下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的一系列严格有效的测试。包含的测试类型: 1) 功能测试,测试软件系统的功能是否正确。 2) 性能测试,测试系统的负载。 3) 健壮性测试,测试软件系统在异常情况下能否正常运行的能力。健壮性有两 层含义:一是容错能力,二是恢复能力。 1.3.4确认测试(依据需求规格说明书) 又称有效性测试,检查软件的功能与性能是否与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确定的指标相符。主要做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 1) Alpha 测试:在开发环境中,模拟各类用户对即将发布的产品进行测试。 2) Beta 测试:在真实运行环境下实施的测试。 1.3.5验收测试 是指系统开发生命周期方法论的一个阶段,这时相关的用户或独立测试人员根据测试计划和结果对系统进行测试和接收。它让系统用户决定是否接收系统。它是一项确定产品是否能够满足合同或用户所规定需求的测试。 一般包含五类: 1) 功能确认测试:用户手册中提及的所有功能测试 2) 安全性测试:用户权限限制测试;系统备份与恢复测试;异常情况及网络故 障对系统的影响测试。 3) 兼容性测试:软件在规定的不同操作系统、数据库、浏览器运行是否正常。 4) 性能测试:系统性能指标和资源占有率测试。 5) 用户文档测试:各类文档描述清晰,包括软件安装、卸载测试。 1.4测试种类 1.4.1数据库设计测试(开发和设计阶段) 1.4.2需求测试(需求阶段) 1.4.3功能测试 1.4.4性能测试 1.4.5其他测试类型:安全性测试、兼容性测试、用户文档测试、单元测试、接口测试、冒烟测试 2、常用名词解释 1) 软件测试:在规定的条件下对程序进行操作,以发现错误,对软件质量进行 评估的一个过程,它是保障软件质量的重要方法。 2) 边界值:边界值就是软件操作界限所在的边缘条件。 3) 因果图法: 因果图方法是一种利用图解法分析输入条件的各种组合情况,从

如何编写单元测试用例(白盒测试)

如何编写单元测试用例(白盒测试)。 一、单元测试的概念 单元通俗的说就是指一个实现简单功能的函数。单元测试就是只用一组特定的输入(测试用例)测试函数是否功能正常,并且返回了正确的输出。 测试的覆盖种类 1.语句覆盖:语句覆盖就是设计若干个测试用例,运行被测试程序,使得每一条可执行语句至少执行一次。 2.判定覆盖(也叫分支覆盖):设计若干个测试用例,运行所测程序,使程序中每个判断的取真分支和取假分支至少执行一次。 3.条件覆盖: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运行所测程序,使程序中每个判断的每个条件的每个可能取值至少执行一次。 4.判定——条件覆盖: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运行所测程序,使程序中每个判断的每个条件的每个可能取值至少执行一次,并且每个可能的判断结果也至少执行一次。 5.条件组合测试: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运行所测程序,使程序中每个判断的所有条件取值组合至少执行一次。 6.路径测试: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运行所测程序,要覆盖程序中所有可能的路径。 用例的设计方案主要的有下面几种:条件测试,基本路径测试,循环测试。通过上面的方法可以实现测试用例对程序的逻辑覆盖,和路径覆盖。 二、开始测试前的准备

在开始测试时,要先声明一下,无论你设计多少测试用例,无论你的测试方案多么完美,都不可能完全100%的发现所有BUG,我们所需要做的是用最少的资源,做最多测试检查,寻找一个平衡点保证程序的正确性。穷举测试是不可能的。所以现在进行单元测试我选用的是现在一般用的比较多的基本路径测试法。 三、开始测试 基本路径测试法:设计出的测试用例要保证每一个基本独立路径至少要执行一次。 函数说明:当i_flag=0;返回 i_count+100 当i_flag=1;返回 i_count *10 否则返回 i_count *20 输入参数:int i_count , int i_flag 输出参数: int i_return; 代码: 1int Test(int i_count, int i_flag) 2 {

新概念英语单元测试的题目12套打印版资料全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阶段测试题 (01—12) :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正确的字母组合,完成下列单词(1分/题,共10分) ( )01.c___t A.oe B.oa C.ou ( )02.umbre___ https://www.360docs.net/doc/ec4165232.html, B.al C.lla ( )03.ti___t A.ke B.cke C.ckt ( )04.n___mber A.a B.o C.u ( )05.f___ A.ive B.evi C.vie ( )06.cl___kroom A.oa B.ao C.ou ( )07.s___t A.ai B.ui C.iu ( )08.sch___l A.oa B.ou C.oo ( )09.tea___ A.cher B.her C.cer ( )10.h___se A.ou B.au C.oa 二、根据汉译提示填空,使句意完整(1分/题,共10分) 01.__________(怎样)are you today? 02.I’m very__________(好). 03.That man is__________(胖). 04.That woman is__________(瘦). 05.That__________(男警察)is tall. 06.__________(谁的)shirt is that? 07.My shirt is__________(蓝色的). 08.__________(大概)that is Tim’s desk. 09.Is your car__________(白色的)? 10.Can you__________(抓住)that ball?

测试技术主要内容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主要知识点 绪论 1)测试系统的组成 第一章信号的描述 2)信号的分类什么是确定信号,什么是周期信号什么是非周期信号什么是准周期信号什么是非确定性信号 确定性信号:能用明确的数学关系式或图像表达的信号称为确定性信号 非确定性信号:不能用数学关系式描述的信号 周期信号(period signal):依一定的时间间隔周而复始、重复出现;无始无终。 一般周期信号:(如周期方波、周期三角波等)由多个乃至无穷多个频率成分(频率不同的谐波分量)叠加所组成,叠加后存在公共周期。 准周期信号(quasi-periodic signal):也由多个频率成分叠加而成,但不存在公共周期。(实质上是非周期信号) 3)离散信号和连续信号能量信号和功率信号 什么是能量(有限)信号—总能量是有限的 什么是功率(有限)信号信号在有限区间(t1, t2)上的平均功率是有限的 4)时域信号和频域信号 以时间为独立变量,描述信号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反映信号幅值与时间的函数关系 以频率为变量建立信号幅值、相位与频率的函数关系 5)一般周期信号可以利用傅里叶展开成频域信号 6)傅里叶级数展开和傅里叶变换的定义和公式傅里叶变换的主要性质

傅里叶变换: 傅里叶变换: 性质: 对称性:X(t) ? x(-f )尺度改变性 频移特性

7)把时域信号变换为频域信号,也叫做信号的频谱分析。 8)求方波和三角波的频谱,做出频谱图,分别用三角函数展开式和傅里叶级数展开式 傅里叶变换…… 9)非周期信号的频谱分析通过 傅里叶变换 10)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的频谱的主要区别 周期信号的频谱是离散的,非周期信号的频谱是连续的求单边指数衰减函数的傅里叶变换(频谱) 11)随机信号的描述,可分成足什么条件在随机信号的实际测试工作中,为什么要证明随机过程是各态历经的 随机信号必须采用概率和统计的方法进行描述 工程中绝大多数随机过程假定符合各态历经过程,则可用测得的有限样本记录来代表总体过程,否则理论上要测量无穷个样本才能描述该过程 12)脉冲函数的频谱什么是脉冲函数的筛选性质矩形窗函数平稳随机过程和非平稳随机过程,平稳随机过程又可分为各态历经和 非各态历经两类,各态历经随机过程的统计特征参数满的频谱sinc函数的定义单边指数函数的频谱单位阶跃函数的频谱δ函数具有等强度、无限宽广的频谱,这种频谱常称为“均匀谱”。 Sinc(x)=sinx/x

高中数学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单元测试题

第2章 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Ⅰ §2.1.3单元测试 1. 设集合P={}04x x ≤≤,Q={}02y y ≤≤,由以下列对应f 中不能..构成A 到B 的映射的是 ( )A .12 y x = B . 13 y x = C . 23 y x = D . 18 x y = 2.下列四个函数: (1)y=x+1; (2)y=x+1; (3)y=x 2 -1; (4)y= 1x ,其中定义域与值域相同的 是( ) A .(1)(2) B .(1)(2)(3) C .2)(3) D .(2)(3)(4) 3.已知函数7 ()2c f x ax bx x =++ -,若(2006)10f =,则(2006)f -的值为( ) A .10 B . -10 C .-14 D .无法确定 4.设函数1(0) ()1(0) x f x x ->=0)上最大值是3,最小值是2,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0-,则一定有( ) A .(3)(5)f f >- B .(3)(5)f f -<- C .(5)(3)f f -> D .(3)(5)f f ->- 9.已知函数1()1x f x x +=-的定义域为A,函数y=f(f(x))的定义域为B,则( ) A .A B B ?= B . A B A ?= C .A B ?=Φ D .A B A ?= 10.已知函数y=f(x)在R 上为奇函数,且当x ≥0时,f(x)=x 2 -2x,则f(x)在0x ≤时的解析式是( ) A . f(x)=x 2-2x B . f(x)=x 2+2x C . f(x)= -x 2 +2x D . f(x)= -x 2-2x 11.已知二次函数y=f(x)的图象对称轴是0x x =,它在[a,b]上的值域是 [f(b),f(a)],则 ( )A . 0x b ≥ B .0x a ≤ C .0[,]x a b ∈ D .0[,]x a b ? 12.如果奇函数y=f(x)在区间[3,7]上是增函数,且最小值为5,则在区间[-7,-3]上( ) A .增函数且有最小值-5 B . 增函数且有最大值-5 C .减函数且有最小值-5 D .减函数且有最大值-5

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

[模拟] 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 选择题 第1题: 在指定条件下使用时,软件产品维持规定的性能水平的能力。这是指软件外部质量的______。 A.效率 B.易用性 C.功能性 D.可靠性 参考答案:D 软件的效率是指:在规定条件下,相对于所用的资源的数量,软件产品可提供适当性能的能力。软件的易用性是指:在指定条件下使用,软件产品被理解、学习、使用和吸引用户的能力。软件的功能性是指:当软件在指定条件下使用,软件产品提供明确的和隐含的要求的功能的能力。软件的可靠性是指:在指定的条件下使用时,软件产品维持规定的性能水平的能力。 第2题: CMU SEI的watts Humphrey指出:软件产品必须首先提供用户所需要的 ______。 A.性能 B.人机界面 C.可靠性 D.功能 参考答案:D 软件质量是产品、组织和体系或过程的一组固有特性,反映它们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面要求的程度。如CMU SEI的watts Humphrey指出:“软件产品必须首先提供用户所需的功能,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什么产品都没有意义。其次,这个产品能够正常工作。如果产品中有很多缺陷,不能正常工作,那么不管这种产品性能如何,用户也不会使用它。” 第3题: 以下选项中不属于ISO软件质量模型的是______。 A.外部质量模型 B.使用质量模型 C.维护质量模型 D.内部质量模型

参考答案:C 按照ISO/IEC 9126—1:2001,软件质量模型可以分为内部质量模型、外部质量模型和使用质量模型3种,故该题不属于ISO软件质量模型的是C。 第4题: 下列关于软件质量模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外部质量是表征软件产品在规定条件下使用时,决定其满足规定的和隐含的要求的能力 B.容错性、通用性、结构性和通信性不全属于软件的质量特性 C.内部质量是表征软件产品在规定条件下使用时,满足规定的和隐含的要求的程度 D.使用质量是软件产品在规定的使用环境中规定的用户能实现规定目标的要求 参考答案:D 外部质量是针对要求的满足程度而言的,是表征软件产品在规定条件下使用时,满足规定的和隐含的要求的程度;而内部质量则主要是根据软件产品的情况给出的,是表征软件产品在规定条件下使用时,决定其满足规定的和隐含的要求的能力的产品属性的全体,故选项A和C叙述刚好颠倒,另外软件的质量特性有很多种,选项B中所述皆属于软件的质量特性,选项D中关于使用质量的叙述是完全正确的。 第5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使用质量的属性的是______。 A.有效性 B.安全性 C.稳定性 D.满意度 参考答案:C 软件的使用质量属性分为4种:有效性、生产率、安全性和满意度。 第6题: 下列软件属性中,软件产品首要满足的应该是______。 A.功能需求 B.性能需求 C.可扩展性和灵活性 D.容错、纠错能力 参考答案:A

集合基础知识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集合单元测试卷 重点:集合的概念及其表示法;理解集合间的包含与相等的含义;交集与并集,全集与补集的理解。 难点:选择恰当的方法表示简单的集合;理解空集的含义;理解交集与并集的概念及其区别联系。 基础知识: 一、理解集合中的有关概念 (1)集合中元素的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集合元素的互异性:如:下列经典例题中 例2 (2)常用数集的符号表示:自然数集_______ ;正整数集______、______;整数集_____; 有理数集_______ ;实数集_________。 (3)集合的表示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注意:区分集合中元素的形式及意义:如: }12|{2++==x x y x A ;}12|{2++==x x y y B }12|),{(2 ++==x x y y x C ; }12|{2++==x x x x D ;},,12|),{(2Z y Z x x x y y x E ∈∈++==; (4)空集是指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0{、φ和}{φ的区别;0与三者间的关系)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注意:条件为B A ?,在讨论的时候不要遗忘了φ=A 的情况。 二、集合间的关系及其运算 (1)元素与集合之间关系用符号“___________”来表示。 集合与集合之间关系用符号“___________”来表示。 (2)交集}{________________B A =?;并集}{______ __________B A =?; 补集_}__________{_________=A C U (3)对于任意集合B A ,,则: ①A B ____ B A ??;A B ____ B A ??;B A ____ B A ?? ②U A C A ?= ,U A C A ?= ,()U C C A = . ③()()________________B C A C U U =?;()()________________B C A C U U =?

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三)

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三) (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B}}选择题{{/B}}(总题数:40,分数:100.00) 1.在指定条件下使用时,软件产品维持规定的性能水平的能力。这是指软件外部质量的______。 ? A.效率 ? B.易用性 ? C.功能性 ? D.可靠性 (分数:2.50) A. B. C. D. √ 解析:[解析] 软件的效率是指:在规定条件下,相对于所用的资源的数量,软件产品可提供适当性能的能力。软件的易用性是指:在指定条件下使用,软件产品被理解、学习、使用和吸引用户的能力。软件的功能性是指:当软件在指定条件下使用,软件产品提供明确的和隐含的要求的功能的能力。软件的可靠性是指:在指定的条件下使用时,软件产品维持规定的性能水平的能力。 2.CMU SEI的Watts Humphrey指出:软件产品必须首先提供用户所需要的______。 ? A.性能 ? B.人机界面 ? C.可靠性 ? D.功能 (分数:2.50) A. B. C. D. √ 解析:[解析] 软件质量是产品、组织和体系或过程的一组固有特性,反映它们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面要求的程度。如CMU SEI的Watts Humphrey指出:“软件产品必须首先提供用户所需的功能,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什么产品都没有意义。其次,这个产品能够正常工作。如果产品中有很多缺陷,不能正常工作,那么不管这种产品性能如何,用户也不会使用它。” 3.ANSI/IEEE STD729—1983给出软件质量的定义:软件产品满足规定的和隐含的与需求能力有关的全部特征和特性。以下叙述中不属于这些质量特征和特性的是______。 ? A.产品功能 ? B.效率 ? C.可实用性 ? D.项目成本和进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