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防治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吸虫病防治知识
1、什么是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俗称“大肚子病”,是由于人或牛、羊、猪等哺乳动物感染了血吸虫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2、我国的血吸虫病状况
血吸虫病在我国流行由来已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上世纪70年代在湖南长沙和湖北荆州的西汉(公元前约100多年)古尸的肝脏和肠壁均发现了血吸虫卵,证明血吸虫病在我国流行至少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
血吸虫病曾分布于我国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四川、云南、广东、广西、福建和上海等1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广东、上海、福建、广西和浙江5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宣布消灭了血吸虫病其余7省的血吸虫病疫区范围也有较大幅度的缩小,疫情显著减轻。
截止2000年,在全国413个疫区县、市(区)中,已有243个达到了传播阻断的标准,62个达到了传播控制的标准;血吸虫病患病人数也由防治初期的1300万减少至69.5万,病牛由120万余头减少至5.9万头,钉螺面积由148亿平方米缩减为34.5平方米。
目前,我国尚有108个县、市(区)未控制血吸虫病的流行,其中以江湖洲滩地区和大山区的疫情最为严重,这些地区钉螺面积辽阔,孳生类型复杂,灭螺难度大,人畜再感染率甚高。
特别是湖区,由水患导致钉螺面积扩大和血吸虫病疫情回升的现象屡见不鲜。
“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后,使部分已消灭了钉螺的垦区重新成为冬陆夏水、适合钉螺孳生的洲滩。
导致钉螺面积的扩散与疫区的蔓延。
已实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和传播控制的地区,如放松监测与巩固,也难免出现疫情反弹。
为此,我国目前和今后较长一段时期的任务仍将十分艰巨
3、哪些活动会感染血吸虫病
一般在3—11月份,只要接触含有尾蚴的水体———疫水,就可能感染血吸虫病,如插秧割谷、防汛抢险、捕鱼捞虾、游泳嬉水、洗衣洗菜等。
接触疫水的次数越多,感染的机会也就越大。
4、预防措施
(一)控制传染源普查与普治病人及病牛。
(二)切断传播途径
1.查螺、灭螺灭螺是切断传播途径的关键。
灭螺应结合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水利,彻底改变钉螺孳生和生布的环境。
因地制宜采用物理方法和化学药物灭螺。
2.粪便管理防止人畜粪便污染水源,严格做到无害化处理,严格实行粪管制度及有螺地带禁牧。
3.水源管理保护水源,改善用水,做到饮用水无害化处理。
(三)保护易感人群不接触疫水,雨后与早晨不要在河边草地赤足行走。
必须与疫水接触时,应确实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5、血吸虫病是怎样传播的
血吸虫寄生在人和哺乳动物体内。
成虫产出的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水中孵出毛蚴;毛蚴钻入钉螺体内发育成尾蚴;尾蚴离开钉螺游入水中,遇到人畜即经皮肤(粘膜)钻入体内发育为成虫。
如此循环反复,即造成血吸虫病的传播和流行。
6、患血吸虫病后要及时治疗
患了血吸虫病不能麻痹大意,要及时到大邑县血吸虫病防治站进行治疗,治疗药品为吡
喹酮(免费)。
由于吡喹酮对人体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所以在使用吡喹酮治疗前,需对心、肝、肾功能等进行检查,对肝脏等实施保护治疗,若有其它杂症的,还要对症治疗控制病情,以确保使用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的安全。
7、血吸虫的一生
血吸虫的生活史包括成虫、虫卵、毛蚴、胞蚴、尾蚴及童虫6个阶段。
感染血吸虫的人或其它哺乳动物从粪便中排出虫卵,如粪便污染了水,虫卵被带进水中,在水里孵出毛蚴。
毛蚴能在水中自由游动,并主动钻入水中的钉螺体内,发育成母胞蚴,进行无性繁殖,产生子胞蚴。
子胞蚴再经一次繁殖,产生大量尾蚴,尾蚴离开钉螺在水中自由游动,人们因生产劳动、生活用水、游泳戏水等各种方式与含有尾蚴的水接触后,尾蚴很快钻进人体皮肤,进入皮肤后即转变成童虫,经过一定时间的生长发育,最终在肝、肠附近的血管内定居寄生,并发育成熟,成为成虫。
雌、雄成虫结伴合抱,交配产卵,每条雌虫每天产卵二三千个,这样一个周期即是血吸虫的一生,即生活史。
在血吸虫的生活史中,有两个宿主,一个是被成虫寄生的人和其它哺乳动物,称为终宿主,许多哺乳动物都可成为血吸虫的终宿主;另一个是被蚴虫寄生的钉螺,叫中间宿主,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
8、钉螺的样子
钉螺外壳乘圆锥形,就像一个小螺钉,因此得名钉螺。
钉螺由螺壳和软体两部分组成。
软体部分的前部为头、颈、足和外套膜,后部是内脏。
螺壳有6—9个螺旋。
表面有纵肋者称肋壳钉螺,生存于湖沼或水网地区,水网肋壳钉螺长宽分别6mm和3mm;湖沼肋壳钉螺稍大,长宽分别约为10mm和4mm。
壳面光滑者为光壳钉螺,大小与水网肋壳钉螺相当,在山丘地区多见。
钉螺壳口呈卵圆形,周围完整,略向外翻,有角质厣片。
钉螺为水陆两栖动物,有雌、雄之分,常在气温20—25℃时活动,主要靠吃藻类而生存。
钉螺本身的活动范围并不大,但钉螺可随水漂流到很远的地方,也可附着在船底、人们穿的草鞋、杂草等漂浮物上扩散到远处。
牛蹄间隙夹带、打水草或移种水生植物(如芦苇、茭白等)、运送鱼苗等也能使钉螺扩散。
钉螺扩散后,遇到适应的环境便安家落户、孳生繁殖,形成新的钉螺孳生地。
钉螺的寿命一般为1年,有的钉螺可存活2-3年,甚至5年以上。
感染了血吸虫毛蚴的钉螺叫感染螺,感染螺的寿命较短,一般不到1年,但最长可存活2年多。
9、血吸虫病分哪几种?
血吸虫病一般分为急性、慢性、晚期三种。
一般根据疫水接触史,主要症状、体征及寄生虫学检查,血清免疫学检查,血象检查结果作出诊断。
10、什么是急性血吸虫病?
急性血吸虫病多发生于血吸虫病无免疫力的初次感染者,但少数慢性甚至晚期血吸虫病病人在感染大量尾蚴后也可发生。
病人接触疫水后数小时,在接触部位出现粟粒或黄豆大小的丘疹、痒、无痛,数小时至2-3天内自行消退。
病人可有畏寒、发烧、多汗、咳嗽、肝肿大,常伴有肝区痛、脾肿大、腹胀及腹泻等,重者可出现腹水和肝功能损害,个别病例出现偏瘫、昏迷、癫痫等脑型血吸虫病症状。
急性血吸虫病的主要诊断依据,一是发病前数周有疫水接触史。
急性血吸虫病感染多发生于夏秋季,以6-10月为高峰。
二是急性血吸虫病典型的症状和体征。
三是粪便检查找到血吸虫卵,或血清学检查发现(血吸虫)抗体或(和)抗原,且滴度很高。
急性血吸虫病容易与疟疾、伤寒、败血症等疾病相混淆,要由医生来鉴别。
11、什么是慢性血吸虫病?
急性血吸虫病经治疗未愈,或未自行退热,演变成为慢性血吸虫病。
非疫区人群进入疫
区,偶尔接触疫水,轻度感染,未表现急性临床症状,或仅有轻度的临床症状,未引起注意,可误诊他病。
更为多见的是流行区居民,由于常与疫水接触,经少量、多次感染后获得一定免疫力,表现为慢性血吸虫病。
一部分慢性血吸虫病病人健康与劳动力未受影响,无明显症状,少数有轻度的肝脏和脾脏肿大肝功能正常。
这类病人在流行区内颇为多见,尤其是轻流行地区。
此外,在城市居民、工人和干部战士中的无症状病人,由于已经离开疫区,且接触疫水少,体内虫数少,病理改变轻微,粪便虫卵量少,诊断困难,常需血清免疫反应,直肠粘膜活检或B超协助诊断。
无症状病人终身无显著临床表现,但即可因重复感染、饮酒、营养失调、感染肝炎病毒而出现明显症状与体征。
另一部分慢性血吸虫病人,最常见症状为腹泻和慢性痢疾。
症状呈间歇性出现。
腹痛、腹泻或黏液血便常于劳累或受凉后较为明显,休息时减轻或消失。
轻度者腹泻,每日2-3次,粪便内偶带少量血液和黏液;重者可有腹痛,里急后重,痢疾样粪便等。
病人一般情况尚好,能从事体力劳动。
肝肿大较为常见,表面平滑,质稍硬或充实感,无压痛,且多有脾轻度肿大。
询问慢性血吸虫病病人,多有疫水接触史,检查粪便大多能查到血吸虫卵,化验血液呈阳性反应。
有些病人的症状和体征与慢性细菌性痢疾、慢性肝炎等疾病相似,要注意鉴别。
12、什么是晚期血吸虫病?
一些病人反复或大量感染血吸虫尾蚴,未经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经过较长时期(5-15年)可形成血吸虫性肝硬化而发展为晚期血吸虫病。
病人常有不规则的腹痛、腹泻或下痢病史,食后可有上腹部胀满不适,大便不规则,劳动力减退,并有低热、面色萎黄等症。
性功能减退。
肝肿大无压痛,脾肿大明显。
病程后期常并发呕血、腹水、甚至出现黄疸,少数肝功能重度损害者可并发肝昏迷。
儿童病例可有生长发育障碍。
在血吸虫病流行区,晚期血吸虫病病人常无明显症状,即使有肿大的脾脏,病人仍可坚持参加劳动。
凡有明显症状者,特别是肝功能明显异常者,往往并发病毒性肝炎,不再是单纯晚期血吸虫病。
根据临床表现,晚期血吸虫病分为巨脾型、腹水型、结肠增厚型和侏儒型。
晚期血吸虫病病人粪检多数未能见虫卵或毛蚴,直肠黏膜活检虫卵阳性率很高,但几乎全部为变性虫卵。
需与结节性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等鉴别。
13、怎样知道自己得了血吸虫病?
凡是生活在血吸虫病流行区或到过疫区的人,如果接触过疫水,都有感染血吸虫的可能。
当出现皮疹、发热、腹痛、腹泻、乏力、肝脏不适等症状时,就应该提高警惕。
但也有较多的血吸虫感染者不出现或不立即出现上述症状。
当你怀疑自己感染了血吸虫时,就应该立即到血吸虫病防治所检查。
检查血吸虫病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粪便检查、血液化验和直肠活组织检查等方法。
目前,B超技术常与粪便检查和免疫诊断结合使用,用以检查肝脾有无肿大,是否有血吸虫病肝硬化的声像特征以及肝硬化的程度,以判定病情。
14、什么人最容易得血吸虫病?
不分男女老少、职业和种族,只要接触疫水,人人都容易感染血吸虫。
接触疫水的次数越多,感染血吸虫的可能性也越大。
男女对血吸虫的易感性并没有差别,各地男女两种性别血吸虫感染率的差异,是由于男性和女性生产劳动和生活习惯不同的缘故。
在湖沼和一些水网流行区,男性主要从事生产劳动。
接触疫水机会多;妇女较少参加生产,主要是料理家务,相比之下女性血吸虫感染率往往低于男性。
但在山区和某些水乡小镇,男性多从事副业,女性则经常在疫水中洗衣,这类地区女性血吸虫感染率高于男性。
在一般的流行区,5岁以下的幼儿接触疫水的机会较少,因而感染率较低。
5岁以上的儿童渐渐喜欢在湖边或河、沟边戏水、游泳,感染率迅速增加。
10岁以后因逐渐参加生产劳动,同时,戏水、游泳者更多,所以血吸虫感染率上升更快。
成年后因生产工作,经常与疫水接触,血吸虫感染率也就高。
老年人因身体衰弱,体力减退,生产工作减少,接触疫水的机会也随之减少。
就职业而言,渔民、船民、半农半渔和农民等人群因生产活动,接触疫水机会多,血吸虫感染率颇高;分布于长江中下游的长航系统基层职工也存在职业性和生活性接触疫水因素,因此,长航系统的航道、通信、海事、公安等部门是除农渔业外,血吸虫感染率较高的行业。
15、什么地方最容易得血吸虫病?
容易感染血吸虫的地方称作易感地带。
一般是指人畜常到而感染性钉螺较多的地方。
此外,也有大量尾蚴随水流扩散到无螺地区造成感染的情况。
不同类型的疫区其易感地带的地形、地貌不同。
在水网地区,易感地带常常位于居民点附近。
如居民因生产生活常去的地方,或船民、渔民经常停靠船只的码头附近,或牛棚及耕牛过河渡水的渡口附近,或排灌渠道内。
在湖泊沼泽地区,易感地带大多是地势低洼、地形复杂、感染性钉螺密度高、人畜活动频繁的江湖洲滩、孤岛或新围堤垸尚未开垦的地段。
丘陵和山间平坝地区的易感地带常常在居民区附近的池塘、沟渠和小溪。
高山型地区的易感地带主要为梯田,其次是家畜放牧的草铺和坑、塘、沟等。
长航系统基层职工在易感地带作业施工时,更应注意采取防护措施。
16、什么季节最容易得血吸虫病?
一年四季都可能感染血吸虫病,但在气温较高的4-10月份最容易感染。
不同地区、不同职业、不同习惯的人感染血吸虫的高峰季节不相同。
在冬天,当天寒地冻,江河水、湖水、塘水结冰或干枯时,感染性钉螺极少甚至不逸出尾蚴,形成较长时间的血吸虫非易感季节,感染不容易发生。
但在某些血吸虫病流行区,冬季气温不一定很低,仍有可能发生感染。
春季雨水多,气候温暖,最适宜钉螺活动。
加上工作生产繁忙,下水次数多,因此感染的机会较多。
夏季气温高,下湖、下江河游泳、洗澡的人数多,接触疫水的时间长,身体暴露的面积大。
另外,在洞庭湖、鄱阳湖湖区和长江沿岸等一些地区,洪水季节到来时,由于抗洪抢险突击下水人数增多,因此,受感染的人数也有可能增加。
一般来说,急性血吸虫感染以夏季最为常见。
秋季也适宜钉螺活动,且又是捕鱼的好季节,鄱阳湖、洞庭湖等沿湖地区居民纷纷下湖捕鱼、捉虾,常常发生急性感染。
因此,秋季同样是感染血吸虫的一个重要季节。
就长航系统而言,夏秋季气温高,衣着较少,裸露体表面积大,接触疫水的生产生活性活动多,是感染的多发季节。
17、能不能控制和消灭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是完全能被控制和消灭的。
已有统计资料表明:到2000年为止。
在全国原413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中,已有243个县、市(区)消灭了血吸虫病,62个县、市(区)基本消灭了血吸虫病,仅有108个县、市(区)的血吸虫病尚未得到控制。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防治血吸虫病的办法会越来越多,效果也会越来越好。
在全国重抓血防的大背景下,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通过广大职工的积极参与,血吸虫病防治最终目标是可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