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城市流动儿童教育状况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流动儿童教育状

城市流动儿童教育状况

[内容提要] 本文运用在长沙市某区中学进行的小样本抽样调查数据,比较分析了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的学习成绩,家庭教育状况。

[关键词] 流动儿童;教育期望;家庭教育

一、引言

1.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东部沿海城市。相比之下,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发展明显滞后,城乡二元结构弊端逐渐凸显。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城市与农村社会发展机会的不均等,使城市吸引了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随着农村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增加了进城务工的农民数量。于是在中国的社会阶层中,出现了民工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大多数来自农村,在大中城市中从事建筑、商业、服务等劳动强度大、收入报酬低的工作。

在有了相对固定的收入和住所后,只身前往城市的农民工开始将孩子带到身边。于是,一个庞大而特殊的群体——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在城市里逐渐形成。由于民工流动性大,他们的子女又称为“流动儿童”。

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已经超过1亿人,其中,18周岁以下流动儿童接近2000万人,占全部流动人口的19.37%。

由此,这些流动儿童接受教育的现状也备受关注。

根据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国儿童中心合作开展的中国九城市流动儿童状况调查,结果显示,3-6周岁流动儿童入托比例为60.7%,低于城市户籍儿童入托率;6周岁儿童中有46.9%没有接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阶段流动儿童在学率为90%,失学率为9.4%.流动儿童未按时入学比例高达46.9%。另外,在失学的12-14周岁的流动儿童中,有60%的人已经开始工作。12-16周岁流动儿童每天参加有报酬劳动的比例为5.5%。

既然流动儿童的失学率这么高,那么是什么因素在影响它呢?儿童自己、家长、学校以及社会在高失学率中起的各自影响是什么?其中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怎么样?如何使这些流动儿童能够接受教育?

这些问题是笔者要探讨和回答的问题。如果能找到这些问题的起因,我们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措施和补救办法,解决流动儿童的就读问题,提高流动儿童的入学率,有利于流动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维护教育的公平公正,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

2.文献回顾

(1)关于中国流动儿童教育研究的课题较少受关注,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不多。从研究的内容上看,这些研究比较集中地探讨和说明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果:

第一,关于城市流动儿童教育面临的现状问题研究。在这方面,大部分学者认为,城市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严重,表现有几个:流动人口子女失学现象在一定范围内依然存在,在流动人口中由于受部分家长文化程度、家庭收入以及流入地入学障碍等种种限制,造成一定数量的儿

童、少年辍学、失学;流动人口子女未得到平等教育,入学费用上存在着不平等;打工子弟学校处境困难,具有较大流动性和不规范性(西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范亮,贵州大学洪影秋)。此外外来流动人口子女在校学习受歧视(四川大学王亚东、顾唯页),家庭教育处于空白状态(西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范亮)。

第二,关于城市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成因的研究。城市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出现绝非是偶然的。一方面是由于中国长期实行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以及不合理的义务教育投资体制和条块分割式的流动人口的政府管理体制(郎新华、肖玉梅、欧晓彦、洪影秋),另一方面,学校及周围社会环境使得学校没有重视这一特殊群体(程福蒙、柯洪霞)。不利的家庭环境和悲观的无助的心理也是导致这些流动儿童出现教育问题的原因。

第三,关于城市流动儿童教育问题解决措施。城市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直接关系到他们的身心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和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当这部分群体出现教育问题时,诸多学者都对此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并为此提出了许多相关措施建议。

贵州大学的《关于流动人口子女基础教育题的思考》中提出了:①改革户籍制度,实现城乡一体化。首先,逐步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二元户籍制度,实行全国统一的一元化户籍制。其次,将户籍与待遇剥离,还原户籍的本来面目。②改革现行教育体制,明确政府教育职能。首先,政府应保障义务教育经费这一保障义务教育的根本。另一方面,可通过建立专项基金来予以缓解。即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多种渠道,

建立相关的专项基金,用于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的义务教育经费。其次,在当前教育经费体制下,由于待遇与户籍挂钩,和人口流动后户籍与所在地的不同,势必造成流出地政府与流入地政府在教育经费划拨上发生矛盾。③改革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建立“义务教育卡”。作者认为为了及时了解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状况,应在“三件一证”暂住证、寄住证、身份证以及计划生育证的基础上增加“义务教育卡”,并将其与“义务教育卷”融为一体,通过该卡不仅可以及时了解流动人口子女的人数还可以及时了解其受教育的状况。从而为相关部门了解流动人口子女的状况提供了有效途径,也为其采取各种相应措施提供了准确依据,能有效避免义务教育盲点的出现。

(2)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从总体上看,当前对流动儿童失学原因的研究,着重放在对国家户籍制度、教育制度、流动人口管理制度上,而对流动儿童家长和学生自身以及城市人对待他们的态度却轻视,了解甚少。此外研究重点放在流动儿童的学校及社会教育方面,对家庭教育关注不够。另外在研究上,目光不够远,一味的把眼光放在本国,没有学习和借鉴国外的研究和经验。

3.研究假设

假设一:城市家长比流动儿童家长对子女的期望高。

假设二:流动儿童的学业成绩比城市儿童差。

假设三:流动儿童的家长不如城市家长重视家庭教育.相比之下,城市家长更重视子女的教育,且教育方式比流动儿童的父母更好。

二、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的介绍

这项研究的样本是根据简单随机抽样的原则从长沙若干中小学,随机抽取两所学校,然后在该校小学高年级,初中抽取几个班。共抽取300个人,城市儿童100人,流动儿童100人,这些城市儿童,流动儿童及其父母就构成了本次调查的样本。

2.资料收集方法的介绍

调查采用的自填问卷的方式进行,问卷表由所抽中班级的班主任老师发给所抽中的样本学生,由学生带回家填写。填写好的问卷仍由学生交给老师,然后由老师集中交给我们。实发300份问卷,回收227份,其中有效问卷227份,有效回收率为75.7%。未回收问卷主要是由于家长文化有限、学生忘带等因素所致。从总的情况看,家长填答问卷是很认真的,问卷质量较高。

3.有关资料分析方法的介绍

资料的统计和分析将采用SPSS软件在计算机上进行的.主要是通过频数分析的方法对所得数据资料进行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城市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是否确实高于流动儿童父母?是否真的是这样的呢?通过下面的两个表我们可以对比发现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