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院校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使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显得更为急迫,而教学方法的改革则是其中较为薄弱的方面。文章剖析了高职院校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以及深化高职院校教学方法改革的对策,为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创造了良好条件。
标签:高职教育教学方法改革
0 引言
经过十多年的办学实践,高职教育规模发展迅猛,在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中已占半壁江山,已成为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支重要力量。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使高职院校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又面对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如何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实现办学水平的提高是高职院校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
1 高职教学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各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不少高职院校通过扩大校园园区,增加招生人数,调整专业设置等手段,使这些高职学院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也取得了较好的效益,但也存在着很多的缺点和问题。
目前,高职教育形成一种不良的运行模式,即教师和学生不能良好的配合,这严重的制约了高职教学质量的提高。高职教育要培养应用型、懂技术的高技能人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是已办不久或新办的院校,并且招收的学生一般为高考中第四批录取的学生,该部分学生的自身素质较差,大多数没有较好的理论功底。所以不论是教学环节还是学生素质方面都有着很多的问题。
在高职教学方面也存在若干问题。
一方面,实训设备不够完善。实训教学是高职教育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然而设备的短缺、不足造成了高职教学不能正常运行,从而无法完成高职教学核心目标——技能目标。
另一方面是师资力量的薄弱。面对一批批高职学院的涌入,可用的教师资源严重不足。而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大部分都是原来技校、中专教师和新毕业的大学生,这给高职教学造成了很大的难度。所以不论从教师数量还是教师能力方面来讲,高职课堂教学和实训教学的难度都较大。这两个方面造成了当前高职教育的现状即软硬实力都较差。
2 加强高职教学改革工作的途径
2.1 增强教学方法改革的紧迫感。任何改革都需要动力,高职院校教学方法
的改革也不例外,必须有一定的动力来推动。完成高职院校教学方法的改革,首先要端正高职教师对教学方法改革的认识。高校教师应该认识到传统陈旧的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认识到深化教学方法改革是高职教育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克服心理惰性,使其力转化为改革的内在动力,富有成效地将教学方法改革推向纵深。高职教师产生了这种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才能够更好地变“要我改”为“我要改”,才能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教学改革之中,将外在的压力转化为改革的内在动力,富有成效地将教法改革推向纵深。
2.2 强化高职教育理念。提高质量,理念先行。要做好各项教学改革工作,紧跟高职高专发展的步伐,必须要提高学院教职员工的高职教育理论水平。学校应组织教职员工广泛学习各种高职教育文件精神,以指导学院的教育教学工作;应大力组织全院性的大型高职教育理论讲座,过程应有记录、有反馈、有总结。通过以上方式提升广大教职员工的高职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强化高职教育理念,为开展教学改革工作奠定理论基础,不断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2.3 加强制度建设。高职院校在实行教学改革、校企合作等工作中产生的大量问题多是由制度建设的不足而造成的,这也是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所以强化高职教育理念的同时,还要加强制度建设。为加强高职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与企业的合作,使校企合作工作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可制订《校企合作管理办法》、《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管理办法》、《精品课程建设实施办法》、《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技能名师教学岗位管理实施办法》等文件,以保证教学改革、校企合作等工作的顺利开展。
2.4 注重教师队伍建设。教师素质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其对教学方法的驾驭和运用,关系到其能否胜任教学方法的改革,因此提高教师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职业技能必须引起高职院校的高度重视。
2.4.1 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学历层次:结合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性关注点的变化来合理制定培训内容。依托全国重点职业教师培训基地和普通高校师资培训基地,坚持“在职培训为主、脱产培训为辅”的原则,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对学历不达标教师限期达到。
2.4.2 强化技能培训:对现有专业教师加强技能培训、技能考核。一是鼓励教师定期到企业中进行深入调研,并指派专职教师亲自到施工现场了解施工设备、操作流程以及相关科技信息。积极争取与企业合作的机会,开展深入的开发和服务,在实践中积累行业经验。二是要举办“项目开发”等活动,多为教师制造实践学习的机会,使教师由单一教学型向教学、科研、生产实践一体化的“一专多能”型人才转变。
2.4.3 加快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聘任校外教师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学发展而言并不是长远之计,这种聘任方式只是一项策略。各大高校应主动从企业引进一些专业素质过硬、实战经验丰富的专职教师任教,适当聘用一部分兼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工作者来校任教。根据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吸收一批教授、著名学者
和专家来担任教学工作,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本专业最前沿的科学技术知识,并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和科研成果给学生上课,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创业教育及技能培养。
2.5 注重实践教学。现代高等职业教育,首先是为适应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而形成,是职业教育高延的结果,同时内涵的变化和扩展,也必然要紧跟经济建设现代化的需求和变化。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来自于迅速发展的高新技术,实践教学内容脱离现代企业实际的状况,仍没有得以根本的改变,要使学生今后能适应现代企业的要求,实践教学内容应该奖高新技术、现代经济活动特征、现代管理理念等体现出来。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实验、实训教学,虽然是机械式的训练教学,但是要注意结合每个学生的思维特点和个人潜能有针对性的进行实践教学。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是机械的操作者,同时也是实践活动的参与者。尤其是创新实验及综合实训(虚拟案例和模拟项目),就要适时改变教学方式,通过团队协作式或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来活跃学生思维,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协作过程中有选择性的吸收他人的思想火花和创新思想。实践教学的方法可以借鉴现代企业的员工培训方法,一定要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张晓庆,王英俊.浅谈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拓宽职业教学新模式之“订单教育”[J].科技与生活,2010,(10):143,116.
[2]于迎霞.关于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09(11).
[3]范林.高职教学方法改革浅见[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7(3).
[4]陶颖.浅论科研对高职高专工科专业教学改革的作用[J].开封大学学报,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