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质316和316L的区别

材质316和316L的区别
材质316和316L的区别

材质316和316L的区别(2009/12/29 13:46)

316的国产牌号为:0Cr17Ni12Mo2 为低碳不锈钢316L 的国产牌号为:00Cr17Ni14Mo2 为超低碳不锈钢

由此可以看出,316L 的耐腐蚀性能要好于316,但机械性能不如316。316和316L不锈钢的区别具体如下:

316和316L不锈钢(316L不锈钢的性能见后)是含钼不锈钢种。316L不锈钢中的钼含量略高于316不锈钢.由于钢中钼,该钢种总的性能优于310和304不锈钢,高温条件下,当硫酸的浓度低于15%和高于85%时,316不锈钢具有广泛的用途。316不锈钢还具有良好的而氯化物侵蚀的性能,所以通常用于海洋环境。

316L不锈钢的最大碳含量0.03,可用于焊接后不能进行退火和需要最大耐腐蚀性的用途中

耐腐蚀性:

耐腐蚀性能优于304不锈钢,在浆和造纸的生产过程中具有良好的耐腐蚀的性能。而且316不锈钢还耐海洋和侵蚀性工业大气的侵蚀。耐热性:

在1600度以下的间断使用和在1700度以下的连续使用中,316不锈钢具有好的耐氧化性能。在800-1575度的范围内,最好不要连续作用316不锈钢,但在该温度范围以外连续使用316不锈钢时,该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热性。316L不锈钢的耐碳化物析出的性能比316不锈钢更好,可用上述温度范围。热处理:

在1850-2050度的温度范围内进行退火,然后迅速退火,然后迅速冷却。316不锈钢不能过热处理进行硬化。焊接:

316不锈钢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可采用所有标准的焊接方法进行焊接。焊接时可根据用途,分别采用316Cb、316L或309Cb不锈钢填料棒或焊条进行焊接。为获得最佳的耐腐蚀性能,316不锈钢钢的焊接断面需要进行焊后退火处理。如果使用316L不锈钢,不需要进行焊后退火处理。典型用途:

纸浆和造纸用设备热交换器、染色设备、胶片冲洗设备、管道、沿海区域建筑物外部用材

0Cr18Ni9材质化学成份如下:1、镍及镍合金的物理性能

呈银白色,抛光后能长期保持美丽的光泽,比重8.9,晶格呈面心立方。2、化学性能

铬、镍两元素相配合组成铬镍不锈钢,是一种较好的不锈钢。在此种不锈钢中加入大量镍是为了得到单一的奥氏体组织,从而提高其耐蚀性和工艺性。在常温和低温下有很强的

塑性和韧性,不具磁性,有较好的抗晶间腐蚀性能。(1)铬对不锈钢的耐蚀性能起主要作用

铬是决定不锈钢抗腐蚀性能的主要元素,因为钢中含铬就能使不锈钢在氧化介质中产生钝化现象,即在表面形成一层很薄的膜,在这层膜内富集了铬。钢中含铬量愈高,抗腐蚀性能就愈强。此外,铬对钢的机械性能和工艺性能都能起到很好的强化作用。(2)镍对不锈钢的影响

只有在它与铬配合时才能充分表现出来。镍是形成奥氏体的合金元素,当镍与铬配合使用时,即可使金相组织由单相的铁素体变为奥氏体和铁素体双相组织,经过热处理,可以提高强度,从而使其具有更强的不锈耐蚀性和良好的形变性能。2、杂质对性能的影响

当含碳量介于0.1%~0.3%之间时,在退火后,碳将以石墨状态在晶格间界上析出,破坏了晶粒间的结合力,强烈地降低镍的强度和塑性,使加工变形产生困难。

另外碳与铬有很强的亲合力,能形成一系列碳化物。钢中的含碳量愈高,形成的碳化铬愈多,固溶体中含铬量就相对减少,钢的耐腐蚀性能就会降低。

硫是有害的杂质,硫与镍形成Ni3S2化合物,Ni3S2与镍在625℃形成低熔点共晶,分布在晶粒间界上,当热变形温度超过共晶熔点时,即沿晶粒间界开裂,产生所谓"热脆"现象。镍在常温时与硫生成的Ni3S2能引起冷脆。

304L不锈钢的简介(2010/01/20 10:50)

304 是一种通用性的不锈钢,它广泛地用于制作要求良好综合性能(耐腐蚀和成型性)的设备和机件。

301 不锈钢在形变时呈现出明显的加工硬化现象,被用于要求较高强度的各种场合。

302 不锈钢实质上就是含碳量更高的304不锈钢的变种,通过冷轧可使其获得较高的强度。

302B 是一种含硅量较高的不锈钢,它具有较高的抗高温氧化性能。

303和303Se 是分别含有硫和硒的易切削不锈钢,用于主要要求易切削和表而光浩度高的场合。303Se不锈钢也用于制作需要热镦的机件,因为在这类条件下,这种不锈钢具有良好的可热加工性。

304L 是碳含量较低的304不锈钢的变种,用于需要焊接的场合。较低的碳含量使得在靠近焊缝的热影响区中所析出的碳化物减至最少,而碳化物的析出可能导致不锈钢在某些环境中产生晶间腐蚀(焊接侵蚀)。

305和384 不锈钢含有较高的镍,其加工硬化率低,适用于对冷成型性要求高的各

种场合。

308 不锈钢用于制作焊条。

309、310、314及330 不锈钢的镍、铬含量都比较高,为的是提高钢在高温下的抗氧化性能和蠕变强度。而30S5和310S乃是309和310不锈钢的变种,所不同者只是碳含量较低,为的是使焊缝附近所析出的碳化物减至最少。330不锈钢有着特别高的抗渗碳能力和抗热震性.

316和317 型不锈钢含有铝,因而在海洋和化学工业环境中的抗点腐蚀能力大大地优于304不锈钢。其中,316型不锈钢由变种包括低碳不锈钢316L、含氮的高强度不锈钢。

316N以及合硫量较高的易切削不锈钢316F

304不锈钢化学成分

304不锈钢化学成分 产品名称标准:不锈钢GB1220-92 牌号:0Cr18Ni9 化学成分% C:≤0.07 Si :≤1.0 Mn :≤2.0 Cr :17.0~19.0 Ni :8.0~11.0 Mo : Cu : Ti : S :≤0.03 P :≤0.035 Al : 美国:304 日本:SUS304 德国:X5Cr-Ni18.9 各种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 304 是一种通用性的不锈钢,它广泛地用于制作要求良好综合性能(耐腐蚀和成型性)的设备和机件。 301 不锈钢在形变时呈现出明显的加工硬化现象,被用于要求较高强度的各种场合。 302 不锈钢实质上就是含碳量更高的304不锈钢的变种,通过冷轧可使其获得较高的强度。 302B 是一种含硅量较高的不锈钢,它具有较高的抗高温氧化性能。 303和303Se 是分别含有硫和硒的易切削不锈钢,用于主要要求易切削和表而光浩度高的场合。303Se不锈钢也用于制作需要热镦的机件,因为在这类条件下,这种不锈钢具有良好的可热加工性。 304L 是碳含量较低的304不锈钢的变种,用于需要焊接的场合。较低的碳含量使得在靠近焊缝的热影响区中所析出的碳化物减至最少,而碳化物的析出可能导致不锈钢在某些环境中产生晶间腐蚀(焊接侵蚀)。

304N 是一种含氮的不锈钢,加氮是为了提高钢的强度。 305和384 不锈钢含有较高的镍,其加工硬化率低,适用于对冷成型性要求高的各种场合。 308 不锈钢用于制作焊条。 309、310、314及330 不锈钢的镍、铬含量都比较高,为的是提高钢在高温下的抗氧化性能和蠕变强度。而30S5和310S乃是309和310不锈钢的变种,所不同者只是碳含量较低,为的是使焊缝附近所析出的碳化物减至最少。330不锈钢有着特别高的抗渗碳能力和抗热震性. 316和317 型不锈钢含有铝,因而在海洋和化学工业环境中的抗点腐蚀能力大大地优于304不锈钢。其中,316型不锈钢由变种包括低碳不锈钢316L、含氮的高强度不锈钢316N以及合硫量较高的易切削不锈钢316F。 321、347及348 是分别以钛,铌加钽、铌稳定化的不锈钢,适宜作高温下使用的焊接构件。348是一种适用于核动力工业的不锈钢,对钽和钻的合量有着一定的限制。

常用金属材料中各种化学成分对性能的影响

常用金属材料中各种化学成分对性能的影响 1.生铁: 生铁中除铁外,还含有碳、硅、锰、磷和硫等元素。这些元素对生铁的性能均有一定的影响。 碳(C):在生铁中以两种形态存在,一种是游离碳(石墨),主要存在于铸造生铁中,另一种是化合碳(碳化铁),主要存在于炼钢生铁中,碳化铁硬而脆,塑性低,含量适当可提高生铁的强度和硬度,含量过多,则使生铁难于削切加工,这就是炼钢生铁切削性能差的原因。石墨很软,强度低,它的存在能增加生铁的铸造性能。 硅(Si):能促使生铁中所含的碳分离为石墨状,能去氧,还能减少铸件的气眼,能提高熔化生铁的流动性,降低铸件的收缩量,但含硅过多,也会使生铁变硬变脆。 锰(Mn):能溶于铁素体和渗碳体。在高炉炼制生铁时,含锰量适当,可提高生铁的铸造性能和削切性能,在高炉里锰还可以和有害杂质硫形成硫化锰,进入炉渣。 磷(P):属于有害元素,但磷可使铁水的流动性增加,这是因为硫减低了生铁熔点,所以在有的制品内往往含磷量较高。然而磷的存在又使铁增加硬脆性,优良的生铁含磷量应少,有时为了要增加流动性,含磷量可达1.2%。 硫(S):在生铁中是有害元素,它促使铁与碳的结合,使铁硬脆,并与铁化合成低熔点的硫化铁,使生铁产生热脆性和减低铁液的流动性,顾含硫高的生铁不适于铸造细件。铸造生铁中硫的含量规定最多不得超过0.06%(车轮生铁除外)。 2.钢: 2.1元素在钢中的作用 2.1.1 常存杂质元素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钢除含碳以外,还含有少量锰(Mn)、硅(Si)、硫(S)、磷(P)、氧(O)、氮(N)和氢(H)等元素。这些元素并非为改善钢材质量有意加入的,而是由矿石及冶炼过程中带入的,故称为杂质元素。这些杂质对钢性能是有一定影响,为了保证钢材的质量,在国家标准中对各类钢的化学成分都作了严格的规定。 1)硫 硫来源于炼钢的矿石与燃料焦炭。它是钢中的一种有害元素。硫以硫化铁(FeS)的形态存在于钢中,FeS和 Fe 形成低熔点(985℃)化合物。而钢材的热加工温度一般在1150~1200℃以上,所以当钢材热加工时,由于 FeS 化合物的过早熔化而导致工件开裂,这种现象称为“热脆”。含硫量愈高,热脆现象愈严重,故必须对钢中含硫量进行控制。高级优质钢:S<0.02%~0.03%;优质钢:S <0.03%~0.045%;普通钢:S<0.055%~0.7%以下。 2)磷 磷是由矿石带入钢中的,一般说磷也是有害元素。磷虽能使钢材的强度、硬度增高,但引起塑性、冲击韧性显著降低。特别是在低温时,它使钢材显著变脆,这种现象称"冷脆"。冷脆使钢材的冷加工及焊接性变坏,含磷愈高,冷脆性愈大,故钢中对含磷量控制较严。高级优质钢: P <0.025%;优质钢: P<0.04%;

常用金属材料中各种化学成分对性能的影响

常用金属材料中各种化学成分对性能的影响 .生铁: 生铁中除铁外,还含有碳、硅、锰、磷和硫等元素。这些元素对生铁的性能均有一定的影响。 碳(C):在生铁中以两种形态存在,一种是游离碳(石墨),主要存在于铸造生铁中,另一种是化合碳(碳化铁),主要存在于炼钢生铁中,碳化铁硬而脆,塑性低,含量适当可提高生铁的强度和硬度,含量过多,则使生铁难于削切加工,这就是炼钢生铁切削性能差的原因。石墨很软,强度低,它的存在能增加生铁的铸造性能。 硅(Si):能促使生铁中所含的碳分离为石墨状,能去氧,还能减少铸件的气眼,能提高熔化生铁的流动性,降低铸件的收缩量,但含硅过多,也会使生铁变硬变脆。 锰(Mn):能溶于铁素体和渗碳体。在高炉炼制生铁时,含锰量适当,可提高生铁的铸造性能和削切性能,在高炉里锰还可以和有害杂质硫形成硫化锰,进入炉渣。 磷(P):属于有害元素,但磷可使铁水的流动性增加,这是因为硫减低了生铁熔点,所以在有的制品内往往含磷量较高。然而磷的存在又使铁增加硬脆性,优良的生铁含磷量应少,有时为了要增加流动性,含磷量可达1.2%。硫(S):在生铁中是有害元素,它促使铁与碳的结合,使铁硬脆,并与铁化合成低熔点的硫化铁,使生铁产生热脆性和减低铁液的流动性,顾含硫高的生铁不适于铸造细件。铸造生铁中硫的含量规定最多不得超过0.06%(车轮生铁除外)。 2.钢: 2.1元素在钢中的作用 2.1.1 常存杂质元素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钢除含碳以外,还含有少量锰(Mn)、硅(Si)、硫(S)、磷(P)、氧(O)、氮(N)和氢(H)等元素。这些元素并非为改善钢材质量有意加入的,而是由矿石及冶炼过程中带入的,故称为杂质元素。这些杂质对钢性能是有一定影响,为了保证钢材的质量,在国家标准中对各类钢的化学成分都作了严格的规定。 1)硫 硫来源于炼钢的矿石与燃料焦炭。它是钢中的一种有害元素。硫以硫化铁(FeS)的形态存在于钢中,FeS和Fe形成低熔点(985℃)化合物。而钢材的热加工温度一般在1150~1200℃以上,所以当钢材热加工时,由于FeS化合物的过早熔化而导致工件开裂,这种现象称为“热脆”。含硫量愈高,热脆现象愈严重,故必须对钢中含硫量进行控制。高级优质钢:S<0.02%~0.03%;优质钢:S<0.03%~0.045%;普通钢:S<0.055%~0.7%以下。 部分常用钢的牌号、性能和用途1 《信息来源:无缝钢管》

各种材质的化学成份全解

AL5052-H32的主要合金元素为镁,具有良好的成形加工性能、抗蚀性、焊接性,中等强度,用于制造飞机油箱、油管、以及交通车辆、船舶的钣金件,仪表、街灯支架与铆钉、五金制品、电器外壳等。 化学成分(Chemical Composition Limits wt%) Cu Si Fe Mn Mg Zn Cr Ti Pb.Bi Al 0.1 0.25 0.4 0.1 2.2-2.8 0.1 0.15-0.35 / / 余量 典型合金5052-H32机械和物理性能(Typical Mechanical & Physical Properties) 焊接性切削性耐蚀性电导率20℃(68 ℉) (%IACS) 密度 (20℃)(g/cm3) 很好一般很好30-40 2.68 抗拉强度(25°C MPa) 屈服强度(25°C MPa) 硬度 500kg力10mm 球 延伸率 1.6mm(1/16in)厚 度 最大剪应力 MPa 230 195 60 10 140 SPCC宝钢有生产,宝钢牌号应该是402 SPCC.含碳量为0.10,日本的含碳量为0.05,对应还有SPHC,为热轧.性质差不多. SPCD—相当于中国08AL(GB/T13237-1991)优质碳素结构钢。 普通及机械结构用钢板中常见的日本牌号 1、日本钢材(JIS系列)的牌号中普通结构钢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表示材质,如:S(Steel)表示钢,F(Ferrum)表示铁;第二部分表示不同的形状、种类、用途,如P(Plate)表示板,T(Tube)表示管,K(Kogu)表示工具;第三部分表示特征数字,一般为最低抗拉强度。如:SS400——第一个S表示钢(Steel),第二个S表示“结构”(Structure),400为下限抗拉强度400MPa,整体表示抗拉强度为400MPa的普通结构钢。 2、SPHC——首位S为钢Steel的缩写,P为板Plate的缩写,H为热Heat的缩写,C为商业Commercial的缩写,整体表示一般用热轧钢板及钢带。 3、SPHD——表示冲压用热轧钢板及钢带。 4、SPHE——表示深冲用热轧钢板及钢带。 5、SPCC——表示一般用冷轧碳素钢薄板及钢带,相当于中国Q195-215A牌号。其中第三个字母C为冷Cold的缩写。需保证抗拉试验时,在牌号末尾加T为SPCCT。 6、SPCD——表示冲压用冷轧碳素钢薄板及钢带,相当于中国08AL(GB/T13237-1991)优质碳素结构钢。 7、SPCE——表示深冲用冷轧碳素钢薄板及钢带,相当于中国SC1(GB5213-2001)深冲钢。需保证非时效性时,在牌号末尾加N为SPCEN。冷轧碳素钢薄板及钢带调质代号:退火状态为A,标准调质为S,1/8硬为8,1/4硬为4,1/2硬为2,硬为1。表面加工代号:无光泽精轧为D,光亮精轧为B。 如SPCC-SD表示标准调质、无光泽精轧的一般用冷轧碳素薄板。再如SPCCT-SB表示标准调质、光亮加工,要求保证机械性能的冷轧碳素薄板。 8、JIS机械结构用钢牌号表示方法为:S+含碳量+字母代号(C、CK),其中含碳量用中间值×100表示,字母C:表示碳K:表示渗碳用钢。如碳结卷板S20C其含碳量为0.18-0.23%。 C Mn P S SPCC 0.15以下0.60以下0.100以下0.050以下 SUS

常用材料的化学成分

常用材料的化学成分20号钢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C: 0.17~0.23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Si: 0.17~0.37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Mn: 0.35~0.65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Cr≤: 0.25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Ni≤: 0.30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Cu≤: 0.25 推荐热处理/℃|正火: 910 推荐热处理/℃|淬火: 推荐热处理/℃|回火: 力学性能|σb/MPa≥: 410 力学性能|σs/MPa≥: 245 力学性能|δ5(%)≥: 25 力学性能|ψ(%)≥: 55 力学性能|AKU/J≥: 45号钢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C: 0.42~0.50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Si: 0.17~0.37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Mn: 0.50~0.80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Cr≤: 0.25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Ni≤: 0.30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Cu≤: 0.25 推荐热处理/℃|正火: 850 推荐热处理/℃|淬火: 840 推荐热处理/℃|回火: 600 力学性能|σb/MPa≥: 600 力学性能|σs/MPa≥: 355 力学性能|δ5(%)≥: 16 力学性能|ψ(%)≥: 40 力学性能|AKU/J≥: 39 钢材交货状态硬度HBS10/3000,≤|未热处理钢: 229 钢材交货状态硬度HBS10/3000,≤|退火钢: 197 Q235分A、B、C、D四级(GB700-88) Q235A级含C0.14~0.22% Mn0.30~0.65 Si≤0.30S≤0.050 P≤0.045 Q235B级含C0.12~0.20% Mn0.30~0.670 Si≤0.30S≤0.045P≤0.045 Q235C级含C≤0.18% Mn0.35~0.80 Si≤0.30S≤0.040P≤0.040 Q235D级含C≤0.17% Mn0.35~0.80 Si≤0.35S≤0.040P≤0.035

常用金属材料中各种化学成分的作用及影响

常用金属材料中各种化学成分的作用及影响 1.生铁: 生铁中除铁外,还含有碳、硅、锰、磷和硫等元素。这些元素对生铁的性能均有一定的影响。 碳(C):在生铁中以两种形态存在,一种是游离碳(石墨),主要存在于铸造生铁中,另一种是化合碳(碳化铁),主要存在于炼钢生铁中,碳化铁硬而脆,塑性低,含量适当可提高生铁的强度和硬度,含量过多,则使生铁难于削切加工,这就是炼钢生铁切削性能差的原因。石墨很软,强度低,它的存在能增加生铁的铸造性能。 硅(Si):能促使生铁中所含的碳分离为石墨状,能去氧,还能减少铸件的气眼,能提高熔化生铁的流动性,降低铸件的收缩量,但含硅过多,也会使生铁变硬变脆。 锰(Mn):能溶于铁素体和渗碳体。在高炉炼制生铁时,含锰量适当,可提高生铁的铸造性能和削切性能,在高炉里锰还可以和有害杂质硫形成硫化锰,进入炉渣。 磷(P):属于有害元素,但磷可使铁水的流动性增加,这是因为硫减低了生铁熔点,所以在有的制品内往往含磷量较高。然而磷的存在又使铁增加硬脆性,优良的生铁含磷量应少,有时为了要增加流动性,含磷量可达 1.2%。 硫(S):在生铁中是有害元素,它促使铁与碳的结合,使铁硬脆,并与铁化合成低熔点的硫化铁,使生铁产生热脆性.减低铁液的流动性,顾含硫高的生铁不适于铸造细件。铸造生铁中硫的含量规定最多不得超过0.06% (车轮生铁除外)。 o.p3x o jg 2 .钢: 元素在钢中的作用 常存杂质元素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钢除含碳以外,还含有少量锰(M n)、硅(Si)、硫(S)、磷(P)、氧(0)、氮(N)和氢(H)等元素。这些元素并非为改善钢材质量有意加入的,而是由矿石及冶 炼过程中带入的,故称为杂质元素。这些杂质对钢性能是有一定影响,为了保证钢材的质量,在国家标准中对各类钢的化学成分都作了严格的规定。 1 )硫 硫来源于炼钢的矿石与燃料焦炭。它是钢中的一种有害元素。硫以硫化铁(FeS)的形态存在于钢中,FeS和Fe形成低熔点(985 C )化合物。而钢材的热加工温度一般在1150?1200 C以上,所以当钢材热加工时,由于FeS化合物的过早熔化而导致工件开裂,这种现象称为热脆”含硫量愈高,热脆现象愈严重,故必须对钢中含硫量进行控制。高级优质钢:S V 0.02%?0.03% ;优质钢:S V 0.03%?0.045% ;普通钢:S V 0.055% ?0.7% 以下。 2 )磷 磷是由矿石带入钢中的,一般说磷也是有害元素。磷虽能使钢材的强度、硬度增高,但引起塑性、冲击韧性显著降低。特别是在低温时,它使钢材显著变脆,这种现象称"冷脆"。冷脆使钢材的冷加工及焊接性变坏,含磷愈高,冷脆性愈大,故钢中对含磷量控制较严。高级优质钢:P V 0.025% ;优质钢:P V 0.04% ; 普通钢:P V 0.085%。 3 )锰 锰是炼钢时作为脱氧剂加入钢中的。由于锰可以与硫形成高熔点(1600 C ) 的MnS , —定程度上消除了硫的有害作用。锰具有很好的脱氧能力,能够与钢中的FeO成为MnO进入炉渣,从而改善钢的品质,特别是降低钢的脆性,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因此,锰在钢中是一种有益元素。一般认为,钢中含锰量在0.5%?0.8%以下时,把锰看成是常存杂质。技术条件中规定,优质碳素结构钢中,正常含锰量是0.5%? 0.8% ;而较高含锰量的结构钢中,其量可达0.7%?1.2%。 4 )硅 硅也是炼钢时作为脱氧剂而加入钢中的元素。硅与钢水中的FeO能结成密度较 小的硅酸盐炉渣而被除去,因此硅是一种有益的元素。硅在钢中溶于铁素体内使钢的强

不锈钢原材料化学成份,机械性能表[1]

铸件化学成份、机械性能表 材料牌号受检项目技术要求标准号 CF3 304L ZG00Cr18Ni10 化学成份 C≤Mn Si≤S≤P≤Cr Ni GB12230-2005 0.03 1.5 2 0.04 0.04 17-21 8-12 机械性能 σb≥σs≥δ≥ 485 206 35 CF8 304 ZG0Cr18Ni9 化学成份 C≤Mn Si≤S≤P≤Cr Ni GB12230-2005 0.08 1.5 2 0.04 0.04 18-21 8-11 机械性能 σb≥σs≥δ≥ 485 206 35 CF3M 316L ZG00Cr17 Ni14Mo2Ti 化学成份 C≤Mn Si≤S≤P≤Cr Ni Mo GB12230-2005 0.03 1.5 1.5 0.04 0.04 17-21 9-13 2-3 机械性能 σb≥σs≥δ≥ 485 206 35 CF8M 316 ZG0Cr18 Ni12Mo2TI 化学成份 C≤Mn Si≤S≤P≤Cr Ni Mo GB12230-2005 0.08 1.5 1.5 0.04 0.04 18-21 9-12 2-3 机械性能 σb≥σs≥δ≥ 485 206 35 化学成份 C≤Mn Si≤S≤P≤Cr Ni Mo GB12230-2005 机械性能 σb≥σs≥δ≥ 表中单位:(1)化学成份% (2)力学性能:抗拉强度σb:MPa、屈服强度σs:MPa、延长率δ%、断面收缩率ψ%、αk :J/cm2

铸件化学成份、机械性能表 材料牌号受检项目技术要求标准号 HT200 德DIN GG20 化学成份 C≤Mn≤Si S≤P≤ GB12226-200 5 德W-Nr. 0.6020 3.1~3.4 0.80~1.00 1.5~1.8 0.12 0.15 法NF FGL200 机械性能 σb 日JIS FC20 ≥200 HT250 德DIN GG25 化学成份 C≤Mn≤Si S≤P≤ GB12226-200 5 德W-Nr. 0.6025 法NF FGL250 机械性能 σb 日JIS FC25 ≥250 QT400-18 德DIN (GGG-40) C Mn≤Si S≤P≤Mg Re GB12230-200 5 德W-Nr. (0.7040) 3.6~3.8 0.5 2.3~2.7 0.025 0.08 0.03~0.05 0.02~0.03 法NF FGS400-1 8 机械性能 σb≥σs≥δ≥αk≥HB 日JIS (FCD40) 400 250 18 11 130~180 QT450-10 德DIN GGG-50 化学成份 C Mn Si S≤P≤Mg Re GB12230-200 5 德W-Nr. 0.7050 3.4~3.9 0.2~0.5 2.7~3.0 0.03 0.07 0.06~0.10 0.03~0.10 法NF 500-7 机械性能 σb≥σs≥δ≥HB 日JIS FCD50 450 310 10 160~210 WCB 化学成份 C≤Mn≤Si≤S≤P≤Cr≤Ni≤Mo≤Cu≤V≤ GB12229-89 0.30 1.00 0.06 0.045 0.40 0.40 0.50 0.25 0.5 0.03 机械性能 σb≥σs≥δ≥ψ≥ 485 250 22 35 表中单位:(1)化学成份% (2)力学性能:抗拉强度σb:MPa、屈服强度σs:MPa、延长率δ%、断面收缩率ψ%、α :J/cm2

常用钢材化学成分

常用钢铁材料化学成份.力学性能 一、《蜗炉用钢板》GB 723--1997 20g C≤0.20 Si 0.15~0.30 Mn 0.50~0.90 P≤0.035 S≤0.035 (试样,横向) σb 400~520 σs≥225 δ5≥25 A kv≥27 J A ku≥29 J·cm-2 d=1.5a 16Mng C≤0.20 Si 0.20~0.55 Mn 1.20~1.60 P≤0.035 S≤0.030 (试样,横向) σb 490~630 σs≥325 δ5≥19(a>16~25) A kv≥27 J A ku≥29 J·cm-2 d=3a(180°)19Mng C 0.15~0.22 Si 0.30~0.60 Mn 1.00~1.60 P≤0.03 S≤0.025 σb 510~650 σs≥345δ5≥20(a>16~40) A kv≥31 J d=3a(180°试样,横向) 二、《压力容器用钢板》GB 6654--1996 20R C≤0.22 Si 0.15~0.30 Mn 0.35~0.90 P≤0.035 S≤0.030 σb 400~520 σs≥235 δ5≥25(a>16~36) A kv≥31 J(20°)d=2a(180°试样,横向) 16MnR C≤0.20 Si 0.20~0.55 Mn 1.20~1.60 P≤0.035 S≤0.030 σb 490~620 σs≥325 δ5≥21(a>16~36) A kv≥31 J(20°)d=2a(180°) 15MnVR C≤0.18 Si 0.20~0.55 Mn 1.20~1.60 V 0.04~0.12 P≤0.035 S≤0.030 σb 510~645 σs≥370 δ5≥19(a>16~36) A kv≥31 J(20°)d=2a(180°试样,横向) 15CrMoR C 0.12~0.18 Si 0.15~0.40 Mn 0.40~0.70 Mo 0.45~0.60 Cr 0.80~1.20 P≤0.030 S≤0.030 (试样,横向) σb 450~590 σs≥295 δ5≥19(a>6~60) A kv≥31 J(20°)d=2a(180°) 三、《碳素结构钢》GB /T700--1988 Q235-A C 0.14~0.22 Mn 0.30~0.65 P≤0.045 S≤0.050 (试样,纵向) σb 375~500 σs≥235 δ5≥26(a<16) σb 375~500 σs≥225 δ5≥25(a>16~40) σb 375~500 σs≥215 δ5≥24(a>40~60) A kv≥无d=a(180°) Q235-B C 0.12~0.20 Si ≤0.30 Mn 0.30~0.70 P≤0.045 S≤0.045 (试样,纵向) σb 375~500 σs≥235 δ5≥26(a<16) σb 375~500 σs≥225 δ5≥25(a>16~40) σb 375~500 σs≥215 δ5≥24(a>40~60) A kv≥27 J(20°)d=a(180°)Q235-C C ≤0.18 P≤0.040 S≤0.040 Si ≤0.30 Mn 0.35~0.80 σb 375~500 σs≥235 δ5≥26(a<16) σb 375~500 σs≥225 δ5≥25(a>16~40) σb 375~500 σs≥215 δ5≥24(a>40~60) A kv≥27 J(0°试样,横向)d=1.5a(180°) 四、《伏质碳素结构钢》GB /T699--1999 15# C 0.12~0.18 Si 0.17~0.37 Mn 0.35~0.65 P≤0.035 S≤0.035 σb≥375 σs≥225 δ5≥26 (试样,φ25) A kU≥27 J ψ≥55HBS≤143 20# C 0.17~0.24 Si 0.17~0.37 Mn 0.35~0.65 P≤0.035 S≤0.035 σb 340~470 σs≥215 δ5≥24 (试样,≤φ100) σb 320~470 σs≥205 δ5≥23 (试样,100~250) σb 320~470 σs≥195 δ5≥22 (试样,250~500) ψ≥53A kU≥54 J HBS 105~156 25# C 0.22~0.29 Si 0.17~0.37 Mn 0.50~0.80 P≤0.035 S≤0.035 σb≥450σs≥275 δ5≥23(试样,φ25) ψ≥50 A kU≥71 J HBS ≤170 JB /T6397--1992 σb 410~540 σs≥235 δ5≥20(试样,≤φ100) ψ≥50A kU≥49 J HBS 120~155 σb 390~520 σs≥225 δ5≥19(试样,100~250) ψ≥48A kU≥39 J HBS 120~155 σb 390~520 σs≥215 δ5≥18(试样,250~500) ψ≥40A kU≥39J HBS 120~155 35# C 0.32~0.39 Si 0.17~0.37 Mn 0.50~0.80 P≤0.035 S≤0.035 ⑴σb≥530 σs≥315 δ5≥20(试样,φ25) ψ≥45 A kU≥55 J HBS ≤197 JB /T6397--1992 ⑵σ b 490~630 σs≥255 δ5≥18 (试样,≤100) ψ≥43A kU≥34 J HBS 140~172 (正火) ⑶σ b 450~590 σs≥240 δ5≥17(试样,100~250) ψ≥40A kU≥29 J HBS 140~172 (正火) ⑷σ b 450~590 σs≥220 δ5≥16(试样,250~500) ψ≥27A kU≥29 J HBS 140~172 (正火) ⑸σ b 550~700 σs≥320 δ5≥20 (试样,40~100) ψ≥45A kU≥40 J HBS 196~241 (调质) ⑹σb 490~640 σs≥295 δ5≥22 (试样,100~250) ψ≥40 A kU≥40 J HBS 189~229 (调质) ⑺σb 490~640 σs≥275 δ5≥21 (试样,250~500) ψ≥无A kU≥38 J HBS 163~219 (调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