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桑历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史时期蚕桑、植棉业和纺织业的分布和变迁
Number4143 Date:2005-4-21
/yichan/include/showarticle.asp?id=123 蚕桑业和丝织业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蚕桑业的国家。

浙江吴兴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绢片和丝带,经鉴定为家蚕丝。

以后在江苏吴江梅堰和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器物上又发现了蚕纹图案。

这些都说明长江流域的中国先民经长期采用野蚕丝的实践,到了新石器时代的晚期已将野蚕驯化为家蚕,至今约有四五千年的历史。

黄河流域至今尚无确凿的证据证明新石器时代已经有了蚕桑业,不过从种种有关迹象看来,黄河流域蚕桑业的起源也是很早的。

安阳殷墟出土过一只雕琢逼真的玉蚕,安阳武官村所发现的戈援上,残留着绢纹和绢帛。

甲骨文里已有了蚕、桑、丝、帛等象形字和祭祀蚕神的记载,说明在商代黄河流域已经有了相当发达的育蚕和丝织事业了。

西周春秋时代的蚕桑事业,在《诗经》中有大量记载。

再结合《左传》、《史记》等文献,可知今陕、晋、冀、豫、鲁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蚕桑业已相当普遍。

长江流域的蜀国、楚国和吴、越都有蚕桑、丝织业。

到了战国秦汉时代各地丝织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几个主要产区:①齐鲁地区。

齐鲁盛产蚕桑,《禹贡》青州贡有蚕丝或丝织品。

战国时齐国丝织品举世闻名,能“织作冰纨绮绣纯丽文物,号为冠带衣履天下”。

“齐(济)阴之缣”、“亢父之缣”均为名产。

《汉书·地理志》记载西汉设服官的仅二处,一处即齐国都城临淄,名齐三服(春冬夏)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巨万”,产品以刺绣为主。

②河南地区。

其一产地中心在襄邑(今杞县)至睢阳(今商丘)一带。

襄邑西汉置服官,以织锦为主。

所谓“襄邑俗织锦,纯妇无不巧”(《论衡·程材》),产品专供宫庭皇室享用。

襄邑东南“睢涣之间出文章,天子郊庙御服出焉”,汉初灌婴即睢阳贩缯者。

另一产地为今濮阳一带的卫国旧地。

《诗·卫风·泯》说“抱布贸丝”,说明丝已作商品进行贸易。

《禹贡》兖州“桑土既蚕”,“厥贡漆丝,厥篚织文”。

兖州在河济之间,正为卫国所在地。

时称卫(濮阳)、陶(定陶)为中原重要商业都会,可能与丝织业有关。

③楚国旧地。

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河南信阳,湖北江陵、湖南长沙楚墓中出土了不少质地良好的丝织品。

1957年长沙左家塘战国楚墓中发现的一批丝织品中有各种颜色的绢和纹样繁缛的纹锦。

197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一件素纱单衣,薄如蝉翼,同时出土的还有绣袍和彩帛。

可见战国以来楚地的丝织工艺水平已达到了惊人的水平。

④成都平原。

著名的产品是蜀锦。

《西京杂记》载汉成帝曾下令益州留下三年税输,为宫廷织造七成锦帐,以沉水香饰之。

东汉时成都城内有锦宫城以贮锦。

城内锦江即以濯锦而得名。

两汉时代桑树种植的北界大致在泾渭河中游、晋中和冀北永定河流域。

魏晋开始,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促使桑树种植地域扩大。

晋末平州刺史慕容廆向东晋求桑种,于是辽河流域也开始种植桑树。

不过那时种植桑除养蚕外,还有解决饥困的作用。

东汉末年曹操、袁绍、刘备都曾以桑椹为军粮。

但主要还是为了育蚕。

例如河北地区种植了大批桑树,蚕丝业也十分发达。

东汉末年开始按户抽调,所谓户调,即以绢、绵为对象。

建安九年(204)令河北地区“户出绢三匹,绵二斤”。

后历魏晋至唐代均实行户调制,可知丝织业已成为普遍的家庭手工业了。

魏晋南北朝时黄河流域丝织业最发达的是河北地区。

清河(今河北清河)的缣、总(绢的一种),房子(今高邑)的锦、纩(丝绵)均为上品(左思《魏都赋》)。

其他如巨鹿、赵郡、中山、常山等郡出产的缣也为人们所称道。

《颜氏家训·治家篇》云:“河北妇人织纴组训之事,黼黻锦绣之工,大优于江东。

”当时黄河流域丝织业较长江流域更为发达,长江流域最著名的是蜀锦。

诸葛亮说:蜀汉“民贫国虚,决敌之资,惟仰锦耳”。

当时江东尚未有锦,河北所产也不及蜀锦,故魏、吴二国都从蜀汉输入蜀锦。

唐代丝织品主要产地在河北、河南、江南、剑南四道,即今冀、豫、鲁3省和长江上游的成都平原和下游的太湖流域和钱塘江流域。

著名的产地有:定州(今河北正定)以产绫为主,赵州临城(今县)以产纩为主,扬州的锦被、锦袍为贡品,越州(今浙江绍兴)以产绫、纱等织丽之物著称,成都的蜀锦仍名闻于世。

先秦以来蚕桑业一直比较发达的关中、河东地区,唐代开始渐趋衰落。

宋代以后黄河流域蚕桑、丝织事业逐渐走下坡路,虽河北、山东地区的蚕桑业仍保持着一定的发展势头,但就整个黄河流域而言已不及长江流域。

探其原因大致有四:一是契丹、女真南侵的破坏。

史载契丹行军“沿途民屋、园囿、桑柘,必夷伐焚荡”,“御寨及诸营垒,唯用桑柘梨栗”(《辽史·兵卫志上》)。

女真入居黄河流域,猛安谋克“不自耕垦,及伐桑枣为薪鬻之”(《金史·食货志二》)。

桑树被大量砍伐,必然影响育蚕事业。

二是靖康战祸,北方大量人口南移,蚕桑纺织技术也随之南移,大大加强了南方丝织业的技术力量。

三是可能由于12世纪开始黄河流域气候逐渐变寒,不宜蚕桑丝织业的发展。

四是西北陆上丝绸之路的阻塞,海上域外交通的兴起,刺激了南方丝织工业的发展。

而长江流域的桑蚕、丝织业则空前繁荣。

建康(今南京)、苏州、杭州、成都等为南方丝织业中心。

临安城中出售南方各地的绮、绫、缎、锦,名目繁多,花色齐全。

长江流域的丝织业无疑已超过了黄河流域。

元代灭南宋以前,赋税中科差丝料大都以丝计两,少见丝织品。

灭南宋后,江南地区仍旧制夏税折输绵、绢等杂物。

可见黄河流域织造和原料生产已经分化,农家多以育蚕缫丝为限。

而元代南方的育蚕和栽桑的饲养、培植技术和工具都比北方先进。

明洪武年间规定黄河流域数省的夏税绢数共7.4万余匹,比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21.4万余匹少了2/3,正是反映了元末的情况。

明清时期长江流域是全国蚕桑和丝织业最发达的地区。

尤其是东南一带,种桑育蚕几为家家农户的副业。

育蚕缫丝以浙江湖州为全国之首。

王土性《广志绎》说:“湖州所产、丝绵之多之精,甲于天下。

”各地均来此收丝,获利甚高,以致当地农村出现以蚕桑为主,以稻收为副的现象。

丝织业则以苏、杭、嘉、湖为中心的三吴地区为最。

城镇居民皆习机业,并出现了一批以丝织业为主的集镇,如吴江震泽镇、盛泽镇、桐乡濮院镇、嘉兴王江泾镇等等。

长江上游成都的蜀锦的地位已渐被三吴之产所替代,后经明末兵燹,成都的“锦坊尽毁,花样无存”,更为衰落。

四川唯保宁府(治今阆中)所产丝,“精细光润,不减湖丝”,世称“阆茧”,远销山西(《农政全书》)。

福建沿海漳泉所织倭缎,丝质也来自川北保宁(《天工开物》)。

黄河流域丝织业总体而言远不及长江流域,但也有一些著名的产地。

如山西潞安府(治今长治)所产潞绸,名闻宇内。

其他如河北饶阳的饶绸、山东的鲁绸、青州的罗纱、关中的秦缎、秦绫、秦缣、河南的汴绸、汴绫,均曾名噪一时。

明清以后对蚕桑、丝织业发展有一定影响的是植棉业和棉织业的兴起。

因为棉花比之蚕桑,“无采养之劳,有必收之效”。

故一部分丝绵为棉花所替代,一部分丝织品为棉布所替代。

丝织业产品向高档发展,供应面当有所缩小。

纺织原料多样化
蚕丝在所有天然纤维中是最优良、最长、最纤细的纺织纤维,可以织制各种复杂的花纹提花织物。

丝纤维的广泛利用,大大地促进了中国古代纺织工艺和纺织机械的进步,从而使丝织生产技术成为中国古代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纺织技术。

主要织品
丝绸丝是蚕在结茧时所吐出的一种液体,由丝蛋白和丝胶经过空气凝固而成。

丝的性能优良,韧性大而且弹性好。

一条蚕可吐丝1000米长左右。

养蚕缫丝,丝织刺绣,成为中国古代妇女的主要劳动。

一条小小的虫儿竟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起了那么大的作用,并引起全世界的震动。

中国的丝织物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根据考古发掘的资料证明,中国的丝织物开始于东南地区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年代约在公元前2735-2175年。

中国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和唐代(公元618年-907年)是两个鼎盛期。

在丝织方面也是空前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并有许多实物流传下来。

长期以来,中国不但是发明丝绸的国家,并且是有这种手工业的唯一国家。

由于高级丝织品的向外输出,中国被世界各国誉为"丝国"。

现在所称的"绸",是丝织物类称。

绸,质地较细密,但不过于轻薄,有生织、熟织、素织、(平纹上起简单花纹)之分。

中国丝织物的图案花纹,一开始就呈现出丰富多采的景象。

不论小花、大花、单色、彩色,也不论几何自然形,都适应着丝物结构和实际用途,并且且又与同时代的艺朮装饰相映照。

中国传统的工艺装饰图案,在题材和内容上不仅讲究形式的美感,更强调吉祥的含义。

那些辟邪驱恶的命题也是为了平安纳福。

丝绸锦缎,以其华美高贵的品质赢得了全人类的珍爱,又以各种不同的织造技艺使其繁杂多样,加之风格独异的艺朮匠心,因而造就了三千年的辉煌。

古代纺织原料
一、家蚕的种类
家蚕又称桑蚕,是一种食桑叶而吐丝的昆虫,学名Bombyxmori。

在分类学上属鳞翅目家蚕蛾科。

其中又有很多的种类,随着人类的进步又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并培育出许多新的品种来。

家蚕的祖先是古代野桑蚕。

野桑蚕在广阔的蚕区内或在野桑树上生活,化性自一化、二化至多化。

由野桑蚕驯化而来的家蚕的化性亦有一化、二化至多化。

汉《淮南子》曰:“原蚕一岁再登,非不利也,然王者法禁之,为其残桑也。

”原蚕就是二化性蚕,一年孵化二次。

晋时郑缉之《永嘉郡记》中又记载了八辈蚕,一年中养八次,都是多化性蚕:“永嘉有八辈蚕:蚖珍蚕,三月绩;柘蚕,四月初绩,蚖蚕,四月初绩;爱珍,五月绩;爱蚕,六月末绩;寒珍,七月末绩;四出蚕,九月初绩;寒蚕,十月绩。

”到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所载蚕的种类更多:“今世有三卧一生蚕、四卧再生蚕、白头蚕、颉石蚕、楚蚕、黑蚕、儿蚕,有一生再生之异。

灰儿蚕、秋母蚕、秋中蚕、老秋儿蚕、秋末老獬儿蚕、绵儿蚕、同茧蚕或二蚕三蚕共为一茧。

”由此可见,当时对蚕的命名已根据其化性、眠性、蚕体斑纹颜色、养蚕时间等因素。

明清时期,人们对蚕的观察更细、分类更详。

宋应星《天工开物》载:“凡蚕有早、晚二种,晚种每年先早种五六日出,结茧亦在先,其茧较轻三分之一。

若早蚕结茧时,彼已生蛾出卵,以便再养矣。

”《吴兴蚕书》记载了浙江湖州一带的蚕种:“有头蚕、有二蚕、三蚕、四蚕、五蚕,种类纷纭,错出于春、夏、秋三时。

湖人所重在头蚕,饲养颇广。

”此外还有种名如泥种、石灰种、懒替种、石小罐种、白皮种、丹杵种等。

而《蚕桑捷效书》中所载种名有金种、花种、乌种、莲子种、金桔种、束腰种、平头种等名:“金种蚕身甚小,花种遍体烂斑,乌种满身灰黑,莲子种茧之小者,金桔种茧之大者,束腰则腰有束痕,平头则两头平满。


二、家蚕茧的种类
家蚕经催青孵化、摘桑饲喂直至成熟吐丝结茧,共需三十至四十天的周期。

其茧的种类也有多种多样,多以茧形茧色分。

《天工开物》载:“凡茧色唯黄、白二种,川、陕、晋、豫,有黄无白,嘉湖有白无黄。

若将白雄配黄雌,则其嗣变成褐茧。

黄丝以猪胰漂洗,亦成白色,但终不可染漂白桃红二色。

凡茧形亦有数种:晚茧结成亚腰葫芦样,天露茧尖长如榧子形,又或圆扁如核桃形。

又一种不忌泥涂叶者,名为贱蚕,得丝偏多。

”《蚕桑述要》载:“茧有黄白二种,黄有蛾黄、杏黄之别;白有雪白、湖白之分;黄者色鲜而性脆,白者光亮而性韧。

湖丝多白,黄者甚少。

”因此,家蚕茧的茧色和形状一直都有多种类型,但总体以白而丝紧者为佳,《蚕桑捷效书》称:“总以茧之坚结而厚,平圆紧小者为良,其松浮薄大之茧,丝少而难抽。


为了确保缫丝的质量,人们必须选茧。

在选茧时就产生了茧的品类划分。

《吴兴蚕书》载:“茧之品类不齐,不容无所区别。

有误食热叶及嘴伤,萦丝宽慢,其茧软而松者,是谓绵茧。

有蛆生蚕腹,茧成穿穴而出者,是为蛆钻茧。

有老不化蛹,毙茧肉,秽汁浸润者,是为映头茧。

有薄绪缠身,赤蛹外露者,是为凹赤茧。

有山火太旺,匆遽吐丝,不及周遍环绕,其茧一头穿破者,是为穿头茧。

有粘帘附帚,结成深印者,是为草凹茧。

有蚕溺沾染,渍成黄瘢者,是为尿绪茧。

有上山太稠,或二蚕、或三四蚕共成一茧者,是为同宫茧。

大率蚕丰收则茧皆整齐、蚕歉收则茧多参错。

”这种分类,与今日非常接近。

有关我国历史上蚕桑业的几个历史地理问题
邹逸麟
/bbsanc.php?path=%2Fgroups%2Fsci.faq%2FGeography%2F11%2FGen
eral%2FM.1182619169.d0
明清时期长江三角洲地区育蚕缫丝业极为普遍,成为常见的家庭手工业,育蚕缫丝业与丝织业已基本分离,是产业发展的一种标志。

蚕桑业以湖州为最著。

明王士性《广志绎》卷四云:“浙十一郡,惟湖最富。

盖嘉湖泽国,商贾舟航易通各省,而湖多一蚕,是每年有两秋也。

”“故丝绵之多之精甲天下”。

徐献忠《吴兴掌故集》卷12:“蚕桑之利,莫盛于湖。

”朱国桢《涌幢小品》卷二:“湖地宜桑,新丝妙天下……湖丝惟七里者尤佳,较常价每两必多一分,苏人入手即织,用织帽缎,紫光可鉴……其后益加讲求,为法愈密,所产益良,前后几二十年,岁无败者,时谓得养术焉。

”宋应星《天工开物》“乃服”:“屯、漳等绢,豫、蜀等紬,皆易朽烂,若嘉、湖产丝成衣,即入水浣濯百余度,其质尚存。

”湖丝既名闻天下,境内南浔、双林、菱湖、练市以及与相乡交界的乌青等镇均成为湖丝的集散地,商业繁荣超过一般县治。

蚕桑事业是我国数千年来主要产业,它在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有过十分重要的地位。

同时它还是我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载体。

古代西方称我国为丝国,最早通过西方世界的交通道路,被称为丝绸之路。

据季羡林先生研究,最迟到公元前四世纪中国的丝绸便输入了印度①。

这走的是川、滇、缅、印的西南丝绸之路。

西北丝绸之路也并非始于张骞,实际上在汉武帝前,中国已有零星丝绸传入西域一些地区②。

近年来在中亚地区,考古学家发现了许多春秋战国时代中国丝绸的遗物,充分证明了这一点③。

中国丝绸传人西方,对西方的政治、经济也起过一定的影响,起初安息(今伊朗高原北部)以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控制了中西丝绸贸易,安息用汉代的缯彩与大秦(罗马帝国)贸易,便阻止大秦与中国直接通商。

东汉桓帝延熹九年(166)大秦从海上来华,才得与中国通④。

大秦得到中国缣素后,又将丝拆下再织成胡绫、绀纹,与安息等国交市于海上①。

宋代以后中国的丝绸产品遍及东南亚各国,代表了华夏文化向外的传播。

因此,我们有充分理由可以说,蚕桑业不仅是我国历史上重要产业,作为一种物质文明其具有世界意义。

当然要真正讲清楚这个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
题,非本文和笔者所能做到的了。

追溯蚕桑业的历史脚步
/Html/Txb/20110419/Txb129.Html
浙江是全国蚕桑生产发源地之一,考古发掘表明,9500~7500年前就发现有桑树。

而地处富饶的杭嘉湖一带的桐乡,栽桑养蚕历史更追溯到4700年前,并已初步掌握织绸技术,隋唐时期,桑苗培育开始应用嫁接法。

北宋建都后,南迁的劳动人民参加了蚕桑、丝绸生产以后,不但劳动力上得到补充,而且在技术上也得到广泛的交流。

桐乡成为浙江的主要蚕丝产地。

至明代中后期,濮院、石门、乌镇等集镇,由于桑苗、桑叶、丝绸产品的交易及缫丝织绸等手工业生产发展而渐成大镇。

在清初,桐乡一般的桑园,每亩养蚕可产丝十多斤,等于稻田十多亩的收入,即使花白桑地,种桑兼种豆,收益也大,兼以秋冬桑叶饲养湖羊,桑柴作燃料,绵、丝自由换取粮食或日用品,蚕业成了农村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从而也形成粮—桑—羊(鱼)综合经营的良性生态循环,一直持续至今已有500多年。

在咸丰年间桐乡桑苗已负盛名,湖桑被日本引种栽植。

丝国,也称塞里斯(Seres,Σηρες)
思是“丝的”或者“丝来的地方”Seres这个名字被认为是源于中国字“丝”)。

而Seres它本身又是拉丁文中的丝,serica的来源。

Seres(丝国):也称塞里斯,古希腊和罗马对中国西北地区及其居民的称呼,意思是“丝的”或者“丝来的地方”。

长久以来,我国一直是世界上唯一能够造轻柔美丽丝绸的国家。

汉代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向世界各国大量输出丝绸。

有本西方史书记载,古罗马共和国末期的凯撒大帝穿着中国丝绸袍子去看戏,引起了剧场的轰动,被认为是空前豪华的衣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