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IP技术 第二讲IP路由技术和隧道技术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IP数据报的路由过程
IP 数 据 报 中 的 目 的 IP 地 址 始 终 不 变
1.8 IP数据报的路由过程
节点 位置 发生 变化, 使用 原IP 地址 不能 将报 文正 确路 由到 目的 节点.
路由失败
路由表的建立与刷新
静态路由
1.9 路由表的生成
特点:安全可靠、简单直观,避免了 – 静态路由是由人工建立和管理的 动态路由选择的开销;不适用于复杂 – 静态路由不会自动发生变化 的互联网结构,建立和维护工作 – 静态路由必须手工更新以反映互联网拓 量大,容易出现路由环 ;互联网出现故 扑结构或连接方式变化。 障,静态路由不会自动做出更改。
2.4.2 最小封装
最小封装
为什么要引入最小封装?
IP-IP封装中原始IP报头与新IP报头 共有的冗余部分多,浪费资源。
解决方法:用一个小的报头来替代 原始的IP报头,省去对冗余信息的传 递。 目的:减少实现隧道所需的额外字节数。
2.4.2 最小封装
• 封装过程
Minimal Forwarding Header
2.1 隧道技术概述
• 隧道技术是将一个协议数据报封装到另一 个同层协议数据报中进行传送的方法。
源端
终点
隧道
隧道入口
A协议数据报 B协议报头 A协议数据报
隧道出口
A协议数据报
封装
解封装
2.2 隧道技术中的基本概念
在隧道入口和出口之间建立的 一条逻辑数据传输通道。
将一个协议数据报写入另一个 协议数据报的净荷的过程。 将协议数据报从另一个协议数 据报的净荷中取出的过程。 说明:隧道技术是在同层协议之间进行协 议数据报的封装,通常有第二层隧道,IP 隧道等。
Fra Baidu bibliotek
1.3 路由表的内容
为什么在路由表中使用网络地址进行路由
大型互联网(如因特网)中有可能 存在成千上万台主机。路由表中不 可能包括所有目的主机的地址信息 IP地址:网络号(netid)和主机号 (hostid) 路由表的大小就和网络数目成正比 (非主机数目)
1.3 路由表的内容
为什么路由表中的下一跳地址使用IP地址
Application Transport Network Host to network
1.3 路由表的内容
下一跳选路
• 路由表的内容
说明: – 路由表中只指明到目的地路径上的下一 步,而不能指明到目的地的完整路径。 1. 路由表中的目的IP地址使用网 – 标准的 IP路由表包含许多对(N,R)序偶。 络地址,而不是主机地址。 • N:目的IP地址 2. 路由表中的下一跳地址使用IP • R:到N路径上的“下一个”路由器的 地址,而不是MAC地址。 IP地址
第二讲
IP路由技术和隧道技术
1. IP路由技术
一 IP路由技术

隧道技术
1.1 IP路由技术概述
问题:
N1 当移动主机的物理位置发
N2
生改变,为什么使用原IP 地址不能将IP数据报正确 路由到移动节点上?
N4 N3
1.1 IP路由技术概述
路由器 是连接网络的设备 ,它可以连接两个 或多个网络。路由 器具有判断网络地 址和选择路由路径 的能力,能够在不 同网络的主机之间 传递数据。
2.4.3 GRE封装
• 防止递归封装
– GRE中提供了一种特定的机制来防止递 归封装。 – GRE报头中的Recur字段用来防止递归封 装,封装前先判断此字段,若为0就丢弃, 否则就对其进行封装,并且将Recur字段 减1。 – 在GRE封装后一般把该域设置为0。
物理网络 A
如何判断目的地址是否 在同一个物理网络上?
1.2 路由的两种交付
间接交付
–发送和接收数据报的 机器不在同一个物理 网络上。 –数据报的交付必须通 过路由器完成。
2、路由器软件从物理帧中提 取数据报,然后进行选路,再 1、主机将数据报发送 3、在最后一个路由器上将数据报 将数据报封装到物理帧中交付 到本网络的一台路由器 直接交付给目的主机。 到下一个路由器,直到能够被 上; 直接交付为止;
2.4.2 最小封装
• 说明
– 在最小报头中保存了原始IP数据报的信息。 – 最小封装不能用来封装已经进行过分片 的原始IP数据报。 – 采用和IP-in-IP封装相同的方法避免递归 封装。
2.4.3 GRE封装
GRE(通用路由封装)
定义
可以将任何一种协议的数据报作为 净荷封装在任何其他一种协议的数 据报中。
拷贝原报头
拷贝原始报头的目的地址 若S为1,拷贝原始报头的源地址
0:无源地址 1:有源地址
2.4.2 最小封装
原始报头
版本
首部长度
服务类型 标志 协议 源IP地址 目的IP地址
标识 寿命
总长度 片偏移量 首部校验和
修改后的原始报头
版本
首部长度
服务类型
标识 寿命
原长度+8(12) 标志 片偏移量 55 首部校验和 隧道入口IP地址 隧道出口IP地址
采用分布式体系 结构,由中央CPU 完成路由计算、 配置管理,由每 个线路接口卡完 成查表、做转发 决定处理;报文 通过共享总线交 换。
采用分布式体 系结构,报文 通过路由器中 的交换网络交 换。
使用MPLS和光 波长交换技术 ,大大提高路 由器的吞吐率 。
2. 隧道技术

IP路由技术

隧道技术
2.1 隧道技术概述
在路由表中仅使用IP地址更易于检查和 要选路的数据报 路由维护 修改路由,对高层软件隐藏物理地址细 节。 路由表 IP软件中的选路算法 路由器在转发数据报时不改变目的 IP地 址,在对 IP 数据报进行选路后,将得到 使用 IP地址 使用物理地址 的下一跳地址交给一个网络接口软件, 数据报和下一跳地址一起交给网络 由其完成下一跳IP 地址到MAC地址的转换 接口软件
IP-in-IP封装
定义 将一个IP数据报作为另外一个IP数 据报的净荷,从而形成具有两个IP 报头的新的数据报。 目的 改变原始IP数据报的路由,使数据报可以路由 到按原目的地址不可能到达的一些中间结点。
2.4.1 IP-in-IP封装
• 封装过程
Outer IP Header
首部长度 与原始一致 重新计算 版本
N1
N2
N3
1.2 路由的两种交付
• 从协议栈角度理解间接交付模型
X
A A C C
Y
X
B B
Application Transport Network Host to network
Y
A
Network Host to network
B
Network Host to network
C
Network Host to network
1.9 路由表的生成
动态路由
– 动态路由可以通过自身学习,自动修改 和刷新路由表。 – 动态路由要求路由器之间不断地交换路 由信息。 – 优势:更多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 适用环境:拓扑结构复杂、网络规模庞 大的互联网。
1.10 路由器概述
路由器体系结构
Routing Engines
Packets In
与原始一致 服务类型
标识
寿命
标志
4 协议 源IP地址 隧道入口地址 隧道出口地址 目的IP地址
重新计算 总长度 片偏移量 首部校验和 重新计算
2.4.1 IP-in-IP封装
• 封装时要避免递归封装
– 出现递归封装的原因是路由循环,使得 数据报在离开隧道之前又再次进入隧道。
• 防止递归封装的方法
– 判断要进行封装的IP数据报的源IP地址是 否和隧道入口地址相同。 – 判断进行封装的数据报的源IP地址与隧道 入口处路由表指示的隧道出口地址相同。
Packet Forwarding Engines
Packets Out
1.10 路由器概述
路由器体系结构的发展
共享存储路由器 共享总线分 布式路由器 具有交换网 络的路由器
具有光交换网 络的路由器
采用传统的计算 机体系结构,由 中央CPU完成路由 计算、查表、做 转发决定处理; 报文在路由器中 通过共享存储器 交换。
1.6 子网选路算法
子网路由表举例
1.7 统一的选路算法
• 将IP选路算法与子网选路算法统一 • 统一选路算法中路由表项
路由表项类型 特定主机路由表项 默认路由表项 标准网络路由表项 子网路由表项 子网掩码 255.255.255.255 0.0.0.0
A类地址:255.0.0.0 B类地址:255.255.0.0 C类地址:255.255.255.0
目的IP 目的主机IP地址 0.0.0.0 目的IP地址 目的子网的IP地址
子网的掩码
1.7 统一的选路算法
统一选路算法
1.8 IP数据报的路由过程
1.8 IP数据报的路由过程
1.8 IP数据报的路由过程
1.8 IP数据报的路由过程
1.8 IP数据报的路由过程
1.8 IP数据报的路由过程
1.6 子网选路算法
为什么要用子网选路算法?
子网编址,网络前缀 可以选择任意长度
2. 选路方法 IP路由表:(M,N,R)三元组 1. 子网环境下的 取出IP数据报中的目的IP地址,与路由 M :子网掩码 表表目中的“子网掩码”逐位相“与”, N结果再与表目中“目的网络地址”比较, :目的网络地址 R如果相同,说明选路成功,数据报沿“下 :到网络N路径上的“下一个”路由器的IP地 一跳地址”转发出去。 址
1.1 IP路由技术概述
路由
路由是把信息从源穿过网络传递到目的 的行为 。 是为IP数据报进行选路的过程。
A
B C R1 R3 R4 D E
R2
R5
F
1.1 IP路由技术概述
1.2 路由的两种交付
直接交付
在同一个物理网络上把数 通过 IP地址中的网络 说明: 据报从一台机器上直接传 前缀判断,同一网络 直接交付不涉及路 输到另一台机器上。 上的主机 IP地址具有 由器的转发,是任 直接将 IP数据报封装到物理 相同的网络前缀。 何报文传输的最后 帧中,把目的 IP地址和物理 一步。 硬件地址绑定,使用网络 硬件进行交付。
1.5 IP选路算法
路由选择算法
基本的下一跳路由选择算法
RouteDatagram(Datagram,RoutingTable) { 从数据报中提取目的IP地址D,并计算网络前缀N; If N与任何直接连接的网络的地址匹配
then 通过该网络把数据报直接交付到目的地;
else if 表中包含特定于具体主机的一个到D的路由 then 把数据报发送到表中指定的下一跳; else if 表中包含到网络N的一个路由 then 把数据报发送到表中指定的下一跳; else if 表中包含一个默认路由 then 把数据报发送到表中指定的默认路由器; else 选路失败; }
目的
提供一种更为灵活的隧道方式,不仅仅局限于 IP协议,同时提供一种可供管理的隧道方式。
2.4.3 GRE封装
• 封装过程
有P个不同类型的 净荷包、D个不 同协议的分发包
采用一般的封装方法需要 P×D个描述文档
使用GRE只需要 P+D个描述文档
2.4.3 GRE封装
• GRE头
GRE报头中的大部分内容可选,各个域的 填写可以参照RFC 1701
解封装 封装 隧道
2.3 隧道技术的应用领域
移动IP 隧道技术的 应用领域
组播数据传输 IPv4到IPv6过渡技术
VPN技术
2.4 移动IP中定义的 隧道技术
1
IP-in-IP封装[RFC 2003]
2
最小封装[RFC 2004] 通用路由封装[RFC 1701]
3
2.4.1 IP-in-IP封装
发送主机
路由器
路由器
路由器
路由器
目的主机
1.1 IP路由技术概述
路由器总是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IP地址 每个接口都有一个不同网络号的IP地址
225.10.3.64 225.10.1.70 225.10.3.59 225.10.2.50
物理网络 A 225.10.1.0
物理网络 B 225.10.2.0
隧道技术的产生
在移动IP中,使用 IP数据报中的原始 问题的共性 : IP地址不能正确路 由. 使用报文的原始封装不能对报文
进行正确的传输。 隧道技术提出的前提 组播数据报在传输过程 IPv4到IPv6过渡过 解决方案: 中,遇到不支持组播的路 程中遇到的问题. 由器和网络时的问题. 对原始报文进行重新封装。
1.4 特殊路由
默认路由
如果路由表没有明确指明一条到达 目的网络的路由信息,就将数据报 转发到默认路由指定的路由器。 主要目的:缩短路由表的长度、减 少路由计算时间。
1.4 特殊路由
特定主机路由
对单个主机(而不是网络)指定一条特别的 路径。 主要目的:增强安全性、进行网络连通性调 试和判断路由表的正确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