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病理解剖学》第三章期末考试学习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慢性肺淤血与慢性肝淤血的病理变化:
(1)重要器官淤血---肺淤血
大体:体积增大、重量增加,暗红色,切面流出泡沫状红色液体。
镜下: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壁增宽,肺泡腔内有水肿液及出血。
慢性肺淤血时,肺泡壁纤维组织增生,肺泡腔内可见心衰细胞,形成肺褐色硬化。
(2)重要器官淤血---肝淤血
大体:肝体积增大,暗红色。
慢性肝淤血时,切面出现红黄相间的状似槟榔的条纹,称槟榔肝。
镜下:肝小叶中央静脉及肝窦扩张充血,重者小叶中央区出血、肝细胞萎缩、坏死,周边区肝细胞脂肪变性。
长期严重瘀血,肝细胞消失,间质纤维组织增多,形成淤血性肝硬化。
二、血栓形成条件和机制:
1、心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内皮细胞正常的抗凝剂促凝作用被破坏,启动内外源性凝血系统,引起血液凝固。
2、血流状态改变:
3、血液凝固性增加:遗传性和获得性高凝状态使凝血因子及血小板增多、粘性增加或血液浓缩等。
三、血栓的类型和形态:
1、白色血栓:见于心瓣膜和动脉;构成静脉血栓的头部。
又称血小板血栓或析出血栓。
大体:灰白色、粗糙,质实,与血管壁粘着紧密不易脱落。
镜下:血小板 + 纤维蛋白 + 白细胞边层组成。
2、混合血栓:见于静脉内延续性血栓的体部。
大体:灰白色与红褐色相间,圆柱形,粗糙干燥,与血管壁粘连。
镜下:血小板 + 白细胞 + 纤维蛋白网 + 网罗的红细胞
3、红色血栓:血液发生凝固,多见于静脉延续性血栓的尾部。
镜下:纤维蛋白网中充满血细胞。
新鲜时类似死后血凝块,陈旧者可脱落。
4、透明血栓:
由纤维蛋白构成,在微血管内,呈微血栓,最常见于DIC。
四、血栓的结局
1、软化、溶解、吸收可脱落形成血栓栓子。
2、机化与再通:
肉芽组织长入血栓内取代血栓的过程称为血栓机化;阻塞的血管重建血流的过程称再通。
3、钙化:未完全机化→钙盐沉积→静脉石。
五、简述栓塞的类型和对机体的影响
1、血栓栓塞(>90%)
2、脂肪栓塞:长骨骨折、脂肪组织挫伤、脂肪肝受挤压→脂滴经破裂的小静脉入血流→肺水肿、脑水肿、出血。
3、气体栓塞:是由多量空气迅速进入血循环或溶解于血液内的气体迅速游离形成气泡,阻塞血管所引起的栓塞。
4、羊水栓塞
5、其它栓塞:肿瘤细胞栓塞、寄生虫栓塞、细菌栓塞
六、梗死的类型及病变
(一)贫血性梗死(白色梗死)
(1)条件:动脉阻塞。
发生于组织致密、侧枝循环不丰富的实质器官,如心、脾、肾、脑。
(2)病变:白色梗死。
大体:灰白、硬、干燥、边界清、椎体状。
镜下:呈凝固性坏死,坏死区边缘有充血、出血带–均质性结构。
(二)出血性梗死(红色梗死)
(1)条件:组织疏松
血管吻合支丰富或双重循环(肺肠)
高度淤血(常为先决条件)
(2)病变:红色梗死。
大体:暗红,(肠)节段性或(肺)锥形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