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血压范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年龄的正常血压范围
年龄收缩压舒张压
16—20 115 73 110 70
21—25 115 73 110 71
26—30 115 75 112 73
31—35 117 76 114 74
36—40 120 80 116 77
41—45 124 81 122 78
46—50 128 82 128 79
51—55 134 84 134 80
56—60 137 84 139 82
61—65 148 86 145 83
青壮年 110/70mmHg 90--120/60--80
40岁以上增高10mmHg)均在80mmHg上下
每增长10岁
不同年龄的正常血压范围
一、血压:
我国正常青壮年平均血压为110/70,一般在90--120/60--80mmHg的范围内。
收缩压随年龄增长而相应的增高,40岁以上每增长10岁收缩压增高10mmHg,舒张压均在80mmHg上下。
二、血压的性别差异:
中年以前的女性收缩压常较男性的低5--10mmHg,中年以后两性无大差异。
三、左右臂血压差异:
右臂收缩压较左臂约高10mmHg,舒张压较左臂约高5mmHg。
四、睡眠和清醒时血压差异
睡眠时收缩压可降低20--30mmHg,长期卧床者更甚。
五、脉压:
脉压=收缩压--舒张压
成人脉压为30--40mmHg
脉压超过40mmHg时,称为脉压增大,可见于甲状腺机能亢进,发热,心动过速,心搏出量增加,主动脉关闭不全,动脉导管未闭等。
脉压小于25--30mmHg时,称为脉压缩小,可见于低血压,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心力衰竭,心搏出量减少,阿狄森病,休克等。
六、儿童血压:
年龄越小,收缩压越低。
婴幼儿血压与4岁小儿大致相同。
4岁以后儿童血压参考值可按下试算出:
收缩压(mmHg)= (2x周岁数)+ 80
舒张压为收缩压的2/3--3/5。
血压与人的情绪密切相关,不论是愤怒,焦虑,恐惧,还是大悲大喜,都可能使血压一时性升高。
因此,注意控制情绪,对防止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在情绪波动时,在大脑皮质的影响下,可兴奋延髓的心血管调节中枢,使交感,肾上腺系统活动明显增强。
此时,不仅普通的交感神经末梢所释放的神经介质-去甲肾上腺素增多,由肾上腺髓质分泌进入血液的肾上腺素量也大大增加。
在交感神经和肾上腺素的共同作用下,一方面,心脏收缩加强,加快,心输出量增多;另一方面,身体大部分区域的小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加大,于是血压升高。
情绪稳定下来后,一方面来自大脑皮质的神经冲动减少,交感,肾上腺系统的活动减弱,使血压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当血压升高时,还可通过主动脉弓和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反射,使血压恢复正常。
人体正常血压、高压和低压的范围
正常的血压范围是收缩压小于120、舒张压小于80。
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都会影响血压,收缩压在120到139、舒张压在80到89之间都属于正常。
如果收缩压大于140、舒张压大于90,就属于高血压. 小于90/60为低血压。
血压标准是:
正常成人收缩压应小于或等于140mmHg,舒张压小于或等于90mmHg 。
如果成人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60mmHg,舒张压大于或等于95mmHg为高血压;
收缩压在141—159之间,舒张压在91-94之间,。
为临界高血压。
诊断高血压时,必须多次测量血压,至少有连续两次舒张期血压的平均值在90或以上才能确诊为高血压。
仅一次血压升高者尚不能确诊,但需随访观察。
高血压病的注意事项
一、合理膳食
1. 饮食对于高血压的重要性:民以食为天,合理的膳食可以使你不胖也不瘦,胆固醇不高也不低。
2.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宜忌:
①碳水化合物食品:
适宜的食品---米饭、粥、面、面类、葛粉、汤、芋类、软豆类。
应忌的食品---蕃薯(产生腹气的食物)、干豆类、味浓的饼干类。
②蛋白质食品---牛肉、猪瘦肉、白肉鱼、蛋、牛奶、奶制品(鲜奶油、酵母乳、冰淇淋、乳酪)、大豆制品(豆腐、纳豆、黄豆粉、油豆腐)
应忌的食物---脂肪多的食品(牛、猪的五花肉、排骨肉、鲸鱼、鲱鱼、金枪鱼等、加工品(香肠)
③脂肪类食品
适宜的食品---植物油、少量奶油、沙拉酱
应忌的食品---动物油、生猪油、熏肉、油浸沙丁鱼
④维生素、矿物质食品
适宜的食品---蔬菜类(菠菜、白菜、胡萝卜、番茄、百合根、南瓜、茄子、黄瓜)水果类(苹果、桔子、梨、葡萄、西瓜)
海藻类、菌类宜煮熟才吃。
应忌的食物---纤维硬的蔬菜(牛蒡、竹笋、豆类)
刺激性强的蔬菜(香辛蔬菜、芒荽、芥菜、葱、芥菜)
⑤其他食物
适宜的食品---淡香茶、酵母乳饮料
应忌的食物---香辛料(辣椒、咖喱粉)
酒类饮料、盐浸食物(成菜类、成鱼子)
酱菜类、咖啡
3 高血压病人应注意的饮食习惯
①首先要控制能量的摄入,提倡吃复合糖类、如淀粉、玉米、少吃葡萄糖、果糖及蔗糖,这类糖属于单糖,易引起血脂升高。
②限制脂肪的摄入。
烹调时,选用植物油,可多吃海鱼,海鱼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能使胆固醇氧化,从而降低血浆胆固醇,还可延长血小板的凝聚,抑制血栓形成,防止中风,还含有较多的亚油酸,对增加微血管的弹性,防止血管破裂,防止高血压并发症有一定的作用。
③适量摄入蛋白质。
高血压病人每日蛋白质的量为每公斤体重1g为宜。
每周吃2-3次鱼类蛋白质,可改善血管弹性和通透性,增加尿钠排出,从而降低血压。
如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时,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④多吃含钾、钙丰富而含钠低的食品,如土豆、茄子、海带、莴笋。
含钙高的食品:牛奶、酸牛奶、虾皮。
少吃肉汤类,因为肉汤中含氮浸出物增加,能够促进体内尿酸增加,加重心、肝、肾脏的负担。
⑤限制盐的摄入量:每日应逐渐减至6g以下,即普通啤酒盖去掉胶垫后,一平盖食盐约为6g。
这量指的是食盐量包括烹调用盐及其他食物中所含钠折合成食盐的总量。
适当的减少钠盐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血压,减少体内的钠水潴留。
⑥多汔新鲜蔬菜,水果。
每天吃新鲜蔬菜不少于8两,水果2至4两。
⑦适当增加海产品摄入:如海带,紫菜,海产鱼等。
二适量运动
运动对高血压的重要性:有句话说:“年轻时,用健康换取金钱,年老时,用运动换取健康。
”运动除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胆固醇的生成外,并能增强肌肉、骨骼与关节僵硬的发生。
运动能增加食欲,促进肠胃蠕动、预防便秘、改善睡眠。
有持续运动的习惯:最好是做到有氧运动,才会有帮助。
有氧运动同减肥一样可以降低血压,如散步、慢跑、太极拳、骑自行车和游泳都是有氧运动。
1、进行运动的注意事项:
①勿过量或太强太累,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增加活动量。
②注意周围环境气候:夏天:避免中午艳阳高照的时间;冬天:要注意保暖,防中风。
③穿着舒适吸汗的衣服:选棉质衣料,运动鞋等是必要的。
④选择安全场所:如公园、学校,勿在巷道、马路边。
⑤进行运动时,切勿空腹,以免发生低血糖,应在饭后2小时。
2、运动的禁忌
①生病或不舒服时应停止运动
②饥饿时或饭后一小时不宜做运动
③运动中不可立即停止,要遵守运动程序的步骤
④运动中有任何不适现象,应即停止
三戒烟限酒
吸烟会导致高血压。
研究证明,吸一支烟后心率每分钟增加5
-20次/分,收缩压增加10-25mmhg。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烟叶内含有尼古丁(烟碱)会兴奋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使心率加快,同时也促使肾上腺释放大量儿茶酚胺,使小动脉收缩,导致血压升高。
尼古丁还会刺激血管内的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血压升高。
长期大量吸烟还会促进大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内膜逐渐增厚,使整个血管逐渐硬化。
同时由于吸烟者血液中一氧化碳血红蛋白含量增多,从而降低了血液的含氧量,使动脉内膜缺氧,动脉壁内脂的含氧量增加,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因此,无高血压的人戒烟可预防了高血压的发生,有高血压的人更应戒烟。
与吸烟相比,饮酒对身体的利弊就存在争议。
不时出现各种报告,有的说饮少量酒有益,有的说有害,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大量饮酒肯定有害,高浓度的酒精会导致动脉硬化,加重高血压。
四心理平衡
高血压患者的心理表现是紧张、易怒、情绪不稳,这些又都是使血压升高的诱因。
患者可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培养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的良好适应能力,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遇事要冷静、沉着;当有较大的精神压力时应设法释放,向朋友、亲人倾吐或鼓励参加轻松愉快的业余活动,将精神倾注于音乐或寄情于花卉之中,使自己生活在最佳境界中,从而维持稳定的血压。
五自我管理
1、定期测量血压,1-2周应至少测量一次
2、治疗高血压应坚持“三心”,即信心、决心、恒心,只有这样做才能防止或推迟机体重要脏器受到损害
3、定时服用降压药,自己不随意减量或停药,可在医生指导下及现病情加予调整,防止血压反跳
4、条件允许,可自备血压计及学会自测血压
5、随服用适当的药物外,还要注意劳逸结合、注意饮食、适当运动、保持情绪稳定、睡眠充足。
6、老年人降压不能操之过急,血压宜控制在140-159mmhg为宜,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7、老年人及服用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断药的防止体位性低血压
8、不需要严格禁止性生活:注意以下几种情况,不宜进行性生活①事后不要立即进行房事②酒后应禁止性生活③若有头晕,胸闷等不适应停止性生活,并及时就医。
六按时就医
①服完药②血压升高或过低,血压波动大③出现眼花,头晕,恶心呕吐,视物不清,偏瘫,失语,意识障碍,呼吸困难,肢体乏力等即到医院就医。
如病情危重,请求救120急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