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创新发展实现鞍钢“全面腾飞”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快创新发展实现鞍钢“全面腾飞”
李文涛鞍钢股份公司鲅鱼圈分公司管控物流中心
21世纪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每个钢铁企业和整个钢铁行业都应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我国主要用钢材行业是建筑、铁道、造船、轻工、机械、石化、集装箱、汽车等行业,这些行业正在发展,对钢材性能高级化、复合化、功能化、环保化和智能化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实施产业最优化战略,加快产业升级,抓好技术的开发研究,争取早日实现由我国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的转变。

为此鞍钢在十届八次职代会上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全面腾飞”奋斗目标:到2015年,年产钢进入世界钢铁行业前10位,成为钢铁业特强、多角化产业具有国际竞争力,能够引领世界钢铁工业发展的特大型跨国集团。

综观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国的企业,特别是钢铁企业经历了无数次波峰和低谷。

许多中国企业在应“变”过程中暴露了各自企业的短板,生存空间越来越窄。

因此,讨论鞍钢创新发展,实现鞍钢“全面腾飞”,是鞍钢的必然选择。

一、钢铁行业形势分析2011年钢铁行业运行的四大特点:1.粗钢生产增速减缓,钢材出口呈持续下降态势。

2011年上半年我国粗钢生产处于较高水平,但进入下半年,受市场需求环比下降影响,粗钢产量连续5个月持续减少。

粗钢日产水平从最高的6月份近200万吨,下降到11月份的166万吨。

2.钢材价格出现较大波动,产品结构性矛盾进一步突出。

由于
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变化,钢铁市场供大于求矛盾日益突出,去年8月下旬至10月,钢材市场价格逐周回落。

与此同时,受需求环比下降、产能释放的双重挤压,我国钢铁行业产品结构性矛盾进一步突出。

在原燃料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下,中厚板、热轧板卷价格仅与螺纹钢价格相当。

3.企业融资困难,资金成本大幅增加。

2011年,由于信贷政策持续收紧,企业融资难度加大,资金使用成本大幅度上升,许多企业生产经营陷入严惩困难。

表现为企业长期借款有较大幅度下降,短期贷款大幅度上升。

部分企业为保证生产经营正常运行,不得不放缓或是暂停部分项目的投资建设。

4.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效益明显下降。

由于进口铁矿石等大宗原燃材料价格一直处于高位,推高企业生产成本。

下游用钢行业,特别是制造业对钢材需求增速下降,导致钢材价格下跌,进口铁矿石价格相对于钢材价格的滞后效应使企业陷入了“以高价格矿石生产,以低价格销售钢材”的困境。

综合上述分析,唯有创新发展,才能使钢铁企业走出困境。

二、鞍钢构建创新发展能力存在的问题1.构建创新发展能力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1.1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存在问题。

由于管理体制和评价导向的原因,许多科技人员还只求论文、样品,目的是评职称、晋级。

因此,造成了企业、市场、科研科技创新严重脱节,影响了创新发展。

虽然鞍钢制定一定的奖励
政策,将科研成果投产两年内收益的10%奖励给科研人员,但仍然不能保证产学研的有效结合。

1.2企业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开发机制存在的问题。

发达国家80%的科研工作在大企业中完成。

但我国企业研发机构数量较少,研发能力不足。

2001年我国大中型企业有研发机构的仅占25%,有研发活动的仅占30%。

973计划中92.5%的项目由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主持。

863计划和支撑计划企业主持项目占21.2%,而各种科技评价指标体系及科技荣誉更偏向于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科学家。

而不是在企业从事研发的人员,影响了高层次的科研人员不愿意到企业。

例如,我们663个院士当中来自企业的只有10个,而美国来自企业的院士占49%。

这种情况导致企业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开发存在的问题。

1.3以效益为中心的科研工作投入机制存在的问题。

据资料统计。

世界500强用于研究与开发(R&D)的费用占全球R&D费用的65%以上,平均每个企业的技术开发费用占其销售额的10%~20%。

而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开发费用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只有1.4%左右。

很多企业每年的研发投入只占年销售收入的百分之零点几,1%都不到,有些企业甚至根本没有研发投入。

这两个方面的数据都表明了我国企业基础研发费用投入不足是目前
企业技术创新的软肋。

2.构建创新发展能力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2.1企业对技术创新人员激励不足。

虽然80%的企业领导认为创新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然而多数人并没真正意识到技术创新对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性,不了解技术进步中人才的价值。

尽管多数企业对技术创新有关人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奖励,但与企业内部其他职工在劳动报酬上的差距并不明显,激励措施仍显不力,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技术创新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2对企业科技人才不够重视。

许多企业不了解技术进步与企业生存发展的关系,不了解技术进步中人才的价值,在分配上基本没有考虑到劳动的复杂程度和对企业的贡献程度,不能按效率优先的原则拉开差距。

三、坚持创新发展,促进鞍钢全面腾飞的几点建议1.加强对创新发展能力的管理。

1.1要以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为契机,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和体制机制建设。

1.2要以科研重大项目为平台,加快项目推进,推动科研工作上水平。

1.3要以产学研合作和学术交流为依托,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增强科技竞争力。

1.4要以群众性创新活动为载体,促进科技创新与生产实践有机结合。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途径。

2.1加大技术创新投入。

是要像筹措发展资金那样用心用力,加大力度,使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

投入是企业创新的物质基础。

必需的资金投入和智力条件相结合,才能推进科技创新,取得创新成果。

越是开发科技含量高的技术,投入越大。

鞍钢是前苏联援建的,名义上是20世纪50年代的技术,实际上是二战前的美国技术。

工艺、设备都比较老旧,冷轧板等重要板材、管材不能生产。

近十年来,鞍钢从主要工艺、装备到产品都进行了持续的创新改造,现在面貌一新,与当代世界钢铁工业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已相当接近。

鞍钢的技术创新和改造,有国家的支持,但主要是鞍钢自身的投入。

企业要像筹措发展资金那样,多方筹措研发资金,技术进步迅速的产业和有条件的企业,应当进入资本市场、加快折旧、直接将研发投入摊入成本,以保证研发工作的实际需要。

2.2发挥科技人才主观能动性。

人才是知识的主要载体,是创新的决定性因素,人才是支撑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第一推动力,是建设特大型跨国集团、实现质的飞跃的重要基础。

必须进一步加强“三支队伍”建设。

以完善竞争择优任用通道为重点,加强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以建立岗位培养晋升通道为重点,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以建立高技能人才发展通道为重点,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2.3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

激励的核心在于承认和保护创新者的技术创新产权,允许创新人员凭借其创新产权在企业占
有股份,从企业分得利润。

另外,通过补贴、奖金及工资福利等多种措施实现激励方式的多样化,形成尊重知识和人才、有利于创新的内部氛围。

2.4自主创新引领未来。

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建设特大型跨国集团、实现质的飞跃的重要保证,必须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核心技术和主导产品的低碳化和标杆化,成为行业引领者。

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开发;完善技术创新模式;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实施绿色发展模式。

3.以立体创新思维全力探索、横向联合、纵向突破形成强大的创造能量。

3.1科学发展做强做大。

钢铁产业是鞍钢集团公司的核心业务板块,是建设特大型跨国集团、实现质的飞跃的重要基础,要以提升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为重点,实现从做大向做强做优转变。

以集团战略目标为指引,明确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加强战略执行;推进兼并重组,优化战略布局;优化价值链体系,充分发挥协同效应。

3.2文化支撑跨越发展。

创新是一个动态过程,持续创新是企业开展创新活动和获取竞争优势的核心内容。

文化需要随着企业内外环境的发展变化不断持续创新,从而以持久的新思维、新思路,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__________绿色发展、和谐发展。

鞍钢文化的发展成熟给企业的发展腾飞注入了不可替代的动力,在我国国有老企业的创新发展中也是有典型作用和借鉴意义的,但仍然需要不断发展完善和持续提升。

192经济论丛 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