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作业例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农村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优化结构,发展婺源农业经济的报告

学生姓名:苏伟

学号:1236001416559

指导教师:洪志桥

专业:农村行政管理

年级:2012春季

上饶广播电视大学婺源工作站

优化结构,发展婺源农业经济的报告

【内容摘要】提高农民的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促进农民增收,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同时也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尽管近些年婺源县想方设法增加农民收入,但从总体来看,效果并不明显,促进农民增收摆在我们面前的困难确实很多很重。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又复杂的任务。为此,本文立足婺源实际,通过对比分析,探讨农民增收的途径和对策。

【关键词】农民增收存在问题对策

农民增收是一项事关全局的大问题,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婺源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广大农民收入大幅提高。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产品出现阶段性、结构性村对过剩,农业增产不增收。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成为当前农村工作的重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

一、婺源县农民收入现状概述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环境的变化,最近几年出现了农产品供求大体平衡,甚至相对过剩的现象,特别是部分粮食产品,难以适应市场需求。1978年-1997年,婺源县农民收入经历了高速—减速—高速—缓慢的变化,自1997年以来,由于市场需求对农业生产约束明显增强,婺源县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农民收入增幅持续下滑,1997-2000年农民人均收入平均增长8.7%,2001-2003年降至5.1%,2004年下降0.7个百分点。2001-2009年农民收入连续几年下降,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从未有过的负增长。农民收入上不去,不仅是农民自己的事,而是一个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大事,也是当前扩大内需,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现阶段婺源县农民收入的基本状况是:第一,与城镇居民收入比较,农民收入增长较慢,城乡居民差距越拉越大。第二,农民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一小部分农民收入增长比较快,而相当一部分农民收入增长比较慢,呈现出两极分化趋势。第三,农民收入结构有了明显变化,从事二、三产业所得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增长点。

第四,农民收入总体处于下趋势。

二、当前农民增收缓慢的基本因素

(一)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化程度不高,服务乏力

婺源县农业大部分为一家一户的分散式家庭经营,主要依靠人力和畜力,机械化程度底,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的农产品基地不多,农业龙头企业缺乏,难于形成产业链,农业生产力落后。农村发展几十年,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村本性的变化,但我们沿袭的仍然是传统农业,农产品结构单一,科技含量低,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一些特色种植业如茶油、食用菌、蔬菜等形有成规模,已经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缓慢,加工龙头企业数量不多,规模不大,农产品转化增值率低,带动和覆盖的农产极为有限。婺源县是全国闻名的茶叶之乡,全县年产茶叶9

万担,虽然这几年在茶叶宣传上下了大力气,但茶农从中得到的益处还是有限,许多地方的茶地荒芜,弃耕现象比较多。依靠茶叶增加收入的空间较小,制约农民收入的增加。

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农产品专业市场欠发达,婺源县虽然建立了农贸市场、茶叶市场,但规模不大,档次不高,辐射带动能力弱。农民中介组织建设不发达,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市场信息不灵,信息网络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由于农业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导致农民增产不增收。

(二)、政府对农村投资的力度不够,农村经济发展的后劲不足

长期以来,政府的投资重点一直放在城镇,而对农村的投入相对较少,造成了农村的硬环境和软环境相对较弱,主要体现在农村的公路、水电、通讯、交通、学校、图书及医院等等公共设施落后,软环境差主要体现在农村,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不高。由于乡村集体经济薄弱,农业资金投入逐年减少,农业项目招商引资难度大,农业投入严重不足,以致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农业生产成本高而农产品价格下跌,形成剪刀差,经济效益低下,直接影响农民务农积极性。种植品种单一,规模小,优特农业产品发展少,市场竟争力弱,农产品价格低,销售困难,积压严重,挫伤农民再生产的积极性。农业资源环境受到破坏,水地流失加重,生活垃圾增加,化肥、农药的过度依赖,直接影响家产品质量的制约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些严重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农村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的主要原因。

(三)、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

农民是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主体,农民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民家庭生产经营的发展和收的增加。调查表明:具有高文化素质和技术农民其一年内创造的收入,是一般农民的4-6倍。婺源县清华镇高奢村有个人,读自费大学毕业后给一老板做日语翻译,月收入六千多元,他的月收入几平与一般劳动力的年收入相当。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偏低,高中以上所占比例不高,农民致富技能较差,部分农民至今未能掌握一、二项致富技能,致富门路少:相当多的农民缺乏市场意识,守着传统农业不放,不愿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宁可少收入,也不愿对有风险的项目增加投入;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农业的科技含量低,造成投入大,收入少,直接制约着农民增收。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农民在非农产业增收渠道不宽

农村劳动力不断增加和农业资源相对减少形成劳动力过剩,由于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农业历来是安置劳动力的重要产业。农村富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意识不强,政府在提供服务、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引导的还不够,农村失业、待业劳动力无法及时找到出路,婺源县农村劳动力15万人需要转移,当前婺源县农村的产业结构中,第二、三产业还不很发达,农村的非农业产业吸纳劳动力能力差,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输出受到极大冲击,大量农民实际上处于隐性失业状态。劳动年龄的延长相对地增加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不仅使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无处转移,同时,也使农民收入长期处于一个相对较低水平。

让人们充分就业,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确保社会稳定的最重要条件。农村传统的就业主要是通过开发自然资源,但随着我们县里保护森林、封山禁林政策的实施,只有另辟他径。

三、提高农民增收的对策探讨

我们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整个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按照“多予、少取、放活”总的指导思想,创新工作思路,采取综合措施,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一)、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

当前激活农村经济与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是要加快农业产业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我国现状出发,及时掌握市场信息,结合本地的特色的竞争优势,领先特色和规模,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组织并引导农民在市场经济规律作用下,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使农业向高附加值的产业链发展。一是大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