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辅导员技能大赛中得到的一些看法和感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辅导员技能大赛中得到的一些看法和感想

天津财经大学杜广杰

作为一名辅导员,能够全程学习观摩全国首届辅导员技能大赛已是非常的幸运,当然也有些遗憾——自己毕竟不是参赛选手,感受自然未必那样实在与深刻。因此,在这里权且做一个旁观者,与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以及一些不成熟的看法,还请大家多批评指正。

一、关于“技能”与“辅导员技能”的思考

之所以要思考这个问题,源于我们将此次赛事定名为“辅导员技能大赛”,只有弄清楚了这两个概念,才能真正理解比赛的内容和意义。

“技能”单从字面理解是技术和能力的意思,但是对技能的真正解释更多地来自于心理学领域。传统心理学认识到技能是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但是没有揭示技能与知识的本质联系。现代认知心理学从心理学机制上充分阐述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指出技能就是程序性知识,认知策略也是一种类型的程序性知识,不过这种程序性知识是用来进行自我调控的,动作技能中的认知成分也是一种程序性知识。我国心理学专家朱智贤认为: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智力动作方式和肢体动作方式的复杂系统。学者皮连生认为:技能是在练习基础上形成的、按某些规则或操作程序顺利完成某种智慧任务或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概括上述观点,可以看出,技能是在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按某种规则或操作程序顺利完成某种智慧任务或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技能的本质是程序性知识。关于技能的分类有如下几种:按照技能的性质和表现特点,技能分为动作技能、智力技能;按照熟练程度分为技能、技巧;按照技能的复杂程度分为单一性技能、综合性技能。若是从技能的概念来

看,技能必须是一种在实践中才能够形成和展示的品质,真正意义上的技能和知识是有本质区别的,因为有知识并不意味着就有相关的业务技巧和能力,知识经过实践锻炼才能够转化为相应的技能。

“辅导员技能”是相对比较时髦的一个概念,说其时髦无非是说其提法相对较新,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习惯使用“辅导员能力”这一概念,就目前对二者的论述来看,大部分是不分彼此的。现在之所以慢慢开始用“辅导员技能”这一概念,是对辅导员队伍建设与发展方向的呼应,那就是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这“三化”意味着辅导员是有自己特殊工作领域的一种职业,辅导员能够通过不断的业务钻研、理论研究成为具有特殊技能的专家。但是目前对辅导员技能到底应该有哪些研究的并不多,也不够深入,对辅导员技能的分层分类也很不明确,例如哪些是辅导员的核心技能,哪些是辅助技能等没有确切的说法。2006年由教育部思政司组编的《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教程》列举的辅导员工作任务有:班级党团组织建设、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与勤工助学、学生管理与综合测评、学生紧急事件应对与处理、学生网络行为的规范与引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学风建设等十一大项。因此,要是从辅导员工作任务和职责来看,辅导员需要具备的技能可就太多了,再加上教课、做科研,辅导员就应该具备教师、心理咨询师、职业规划师、会计师、急救师、法律顾问、管理学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领导者等所有这些职业人的技能,这就意味着辅导员必须是全能型的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这样就会有一个矛盾,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与辅导员职责泛化的矛盾,如果什么技能辅导员都应该会,那就相当于没有自己的专业技能。因此,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哪些是辅导员这项职业应有的职责和应该具备的核心技能,这样也才更能够突显出哪些

技能确实是辅导员特有的,不是其他职业可以替代的,也就是要说明“辅导员工作的技术含量是很高的,是有特殊技能要求的,不是谁都能够做得来的”。目前学术界对于辅导员技能(能力)的论述多而杂,并无统一的看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价值观引导的能力、更新知识与学习指导的能力(创新能力)、法治与科学管理的能力、情感沟通与交流的能力、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的能力、因势利导教育的能力、领导者的能力(组织、协调等能力)。当然,这些能力是否就可以称之为辅导员的核心技能有待于我们继续研究和探讨。综上所述,辅导员技能大赛应该是基于对辅导员核心技能有一个基本地认识和界定这样一个前提之上的,否则技能大赛本身就没有了针对性和说服力。

二、关于技能大赛对辅导员核心技能的展现形式和展现效果的看法

辅导员技能肯定要通过特定的工作内容体现出来,至于哪些工作最能够集中体现出辅导员的核心技能,需要我们通过实践去不断检验和总结。比赛应该能生动地模拟和再现这些工作内容,从而考察辅导员的真实技能。

本次大赛在分为三个阶段,初赛、复赛、决赛。由于本人没有参与和观摩初赛,无法谈太多的看法。从后两个阶段看,虽然初赛是在各个盛直辖市和自治区开展的,形式和内容各不相同,但是比赛的宗旨和目的都是相同的,坚持的标准也相差不大,因此确保了参加复赛的选手大体具有同等的水平和能力。复赛由基础知识、微博写作、自我介绍和主题班会视频四个部分组成,基础知识在于考察辅导员平时对于各种琐碎知识的积累程度和对相关理论政策的把握情况;微博写作在于考察辅导员运用网络新载体、新阵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自我介绍则是考察辅导员对自己、对自己的工作、对自己的价

值全面总结和认识的能力,这也最能够体现辅导员的“三观”;主题班会视频旨在考察辅导员的理想教育、责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指导、养成教育和学风班风建设等能力,可以说主题班会是辅导员各项基本能力的集中体现。复赛的这种搭配本身可以说是比较巧妙的,是经过深思熟虑、仔细研究的,能够比较全面地考察辅导员的各项技能,但是问题在于各项比赛形式的实际操作和赋分比例上。基础知识旨在考察辅导员日常的知识积累程度,但是由于辅导员需要知道并掌握的知识实在是太多,如果没有给予一个预先的界定,辅导员在准备的过程中就难免疲于应付,缺乏针对性,这就使得基础知识考试具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偶然性较大。基础知识得分占复试总分的40%也值得商榷,不能够真正凸显“技能”大赛的主旨,复赛中很多在自我介绍和班会视频阶段得分较高的辅导员无缘决赛就能够说明一定的问题。主题班会本身承载的东西很多,最能考察辅导员的组织、协调、应变、驾驭等综合能力,采用班会视频是受比赛条件所限,难以避免的问题在于大部分主题班会视频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策划和录制、剪辑的,大家在整体效果上都会差不多,难以根据视频班会观察到辅导员真实的综合能力,这就好比考察一个司机开车技术的好坏看其开车视频,而不是现场开车演练,个别原汁原味的班会视频没有得到太高的分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因此,在以后的比赛中应该尽量提供给大家一个现场展示的机会,而且对班会的评价不应该是仅限于专家评委,还应该有学生的评价,现场展示就能够实现更加科学的评判方式。当然,这需要加大对竞赛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需要一个过程。总体上说复赛阶段基本达到了优中选优的目的,但在整体比赛内容、展现形式和评分机制上有待于进一步的创新和改进。

决赛阶段的比赛可以说是非常具有压力性的,保留了自我介绍这一内容,设置了案例分析和谈心谈话,这三块内容都是是对辅导员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