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膜材料的研究概况

高分子膜材料的研究概况
高分子膜材料的研究概况

高分子膜材料的研究概况

摘要:高分子膜具有制备简单、性能稳定以及与指示剂相容性好等特点。本文介绍高分子膜材料的分类和性能的研究, 着重从高分子膜的性能、应用等方面综述高分子膜材料的研究进展情况, 同时概要叙述高分子膜材料今后的发展远景。

关键词:高分子膜;蒸馏性膜;透过性膜;膜的电性;膜的应用。

前言:高分子膜虽然很早高分子膜虽然很早就出现, 但是对它进行较系统的研究还是近年来才开始的。在20年代, 由于石油工业的发展促进了三大合成材料品种的不断增多, 高分子膜的应用范围也在逐渐扩大。由包装膜开始, 到30年代已将纤维素膜应用于超滤分离;40年代则出现了离子交换膜和电渗析分离法;50年代出现了反渗透法膜分离技术;60年代由加拿大和美国学者分别成功地制造出了高效能膜和超过滤膜, 总之, 国外高分子膜技术的发展是很迅速的。近年来, 我国的科研工作者也开始重视这方面的研究, 膜的种类及应用领域在不断扩大, 其中用量最大的是选择性分离膜, 如离子交换膜、微孔过滤膜、超过滤膜、液膜、液晶膜等。目前已应用的领域有核燃料及金属提炼、气体分离、海水淡化、超纯水制备、污废处理、人工脏器的制造、医药、食品、农业、化工等各方面。

1.高分子膜材料的分类和性能研究

目前高分子膜材料的种类繁多, 而且分类方法也不同, 关于高分子膜材料的研究方法一般包括两方面:一是膜的制备方法, 二是膜

的性能测定方法, 两者结合起来可以探讨膜的性能与合成条件之间的关系, 从而达到有目的地合成性能优异的膜材料。目前一般常用的合成方法有溶液铸膜法、水面展开法、等离子体聚合法、相转换法、完全蒸发法、紫外光照射接枝法、熔融压膜法等。选用哪种合成方法合适, 主要由研究目的决定, 如欲制得极薄的膜时, 用水面展开法为好。在膜的性能中, 透过或分离性能最为重要, 其分离特性与孔径大小有很大关系 , 所以测定孔径大小的方法就成为研究的主要手段。常用的方法有泡压法、滤速法、气体渗透法、压汞法、吸附法、电子显微镜法等

2. 高分子膜的性能研究

2.1膜的透过性

膜的透过性是高分子膜材料非常重要的性能之一, 几乎所有关于膜的报道都涉及此性能。几种常见高分子膜的透过性见表1.

表中数据充分说明高分子膜材料具有良好的气体透过性, 利用它对各种气体的透过性不同可以达到分离的目的。为了更有效地控制膜的

透过性, 许多研究者对影响膜透过性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叹实验结果

表明,膜的透过性与温度、膜厚度、化学组成、制备工艺条件以及膜的微观结构形态有着密切的关系。对甲基硅橡胶、乙丙橡胶、低密度聚乙烯及天然橡胶膜的氧、氮透过率研究结果发现, 膜的透过率对温度的依赖性仅与膜的组成材料有关。

2.2膜的蒸馏性

膜蒸馏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分离技术, 它是以蒸气压差为动力的膜分离过程, 其特点是在常压下和适当温度下可以处理高浓

度的溶液。如在水溶液的膜蒸馏过程中, 憎水的微孔膜把不同温度的水溶液隔开, 而暖侧的水蒸气在蒸气压差作用下, 不断通过膜孔进

人冷侧而冷凝, 从而达到膜蒸馏目的。如当聚偏氟乙烯膜的孔径为0.1㎜,

温差为30℃(暖侧50℃ , 冷侧20℃) ,盐水浓度0.3mol, 盐水流量10ml/s, 蒸馏通量55~65kg/m2.d, 截流率近于100%。

2.3膜的电性能

高聚物大部分是不导电的材料, 所以它能在电器工业上作绝缘

材料使用。随着膜材料研究的发展, 具有各种良好电性能的膜也相继出现。如聚毗咯就是具有高导电率的材料, 但因它有难溶、难熔、难加工的缺点使其实用受到很大限制。目前有许多研究工作是通过聚毗咯与其他柔性高聚物在分子水平上进行复合, 而获得具有高的力学

性能和导电功能的高分子复合材料。PPY/PVC分子复合膜的导电性能、结构、形态以及力学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 该复合膜比导电率在

10-3~10-4 s/cm。SEM观察PPY/PVC膜断口形态不同于PVC基体膜,

它形成柱状而又互相连接的网络结构, 与PPV/nafion爪复合膜的岛

屿结构形态也不相同。其模量温度谱与PVC膜也不同, 模量随温度的

变化有个较平缓的变化区, 温度到80℃时仍保持一定模量值, 这说

明该膜有较大的刚性和较好的耐热性。还有文献报导电聚合聚苯胺膜具有良好的电极电色效应, 它的循环伏安曲线有三对峰分别对应黄

绿色 .绿色和蓝绿色之间的颜色互变, 因此可作为变色电极材料. 3.高分子膜材料的应用

各种不同类型的高分子膜已经在许多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却很有竞争力。

CO2回收膜:是日本工业技术院化学技术研究所新发明的一种环

境保护膜, 它是用聚醚矾合成的一种琼脂凝胶状薄膜。这种高分子膜可以分离和回收工厂或火力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碳, 其效率达到世界

先进水平。

废水净化膜:瑞典发明。它主要依靠一个命名为“ Antric”的废水处理系统。这种系统是塔状结构, 塔中固体表面生长一层生物膜, 当废水从膜上滴下, 塔内就会产生厌氧环境,使废液中有机物去除,

同时产生含硫气体。这种气体再经清洁器循环净化, 即分离出硫元素而废水亦已变得澄清无毒。

诊测癌患膜:日本医学家将蚕丝溶解、干燥制成一种超纯丝素膜, 附上与抗原反应的单克隆抗体后,即可用来诊断癌症。由于它可使抗

体固化在素膜上, 加人血液与过氧化酶标记的抗体后, 通过用装有

载电极的免疫传感器测定癌细胞所释放的氧气的数量, 即可诊断是

否患肠症。

除臭生化膜:日本公司从绿茶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搅拌进聚乙烯材料制成五种除臭薄膜, 可除去70~90%的抓硫醇, 硫化氢, 甲服四大恶臭。时间至少保持24小时。同时还可除去体臭以及卫生间、厨房、饲养场和医院等场所的臭味。

食品控气保鲜膜:美国Htrcules公司采用一种新的食品保鲜膜, 它是利用新型的聚合物薄膜制成的包装材料。其技术的关键是采用一种带有细小气孔的薄膜。这种薄膜能控制包装内氧气与二氧化碳的交换, 保持一种能放慢水果和蔬菜呼吸的最佳气氛。此外, 它还能作为标签直接覆盖在密封容器的通气孔上, 通过将适宜的包装材料与新

鲜食品的特性结合, 来实现包装内的最佳气氛控制。

超铜电导膜:日本筑波大学与日立制作所合作研制出一种电泉岸高于金属铜的新型聚乙炔膜, 其膜长20厘米、宽3厘米、厚50微米。在制法上其关键在于采用了向列型液晶。当乙炔原料与这种液晶掺在一起, 添加铝钦系催化剂后, 在磁铁附近即会产生高分子反应。生成的聚乙炔分子与液晶一起伸展结构上呈现金属原子那样的排列形式, 所以易于导电。其电导率目前已达12000西门子厘米, 但世界各国的研究目标则是实现100000西门子厘米。

无电阻耐蚀膜:日本东洋苏打制造公司与佐上中心化学实验室合作制成一种高性能氛基阴离子交换膜。这是通过高分子反应, 把氛基阳离子交换膜改变为具有阴离子型阴离子交换基极性开关的一种膜。

该膜能耐受60℃氯饱水处理1500小时而不会产生不良影响。这一时间大约为烃基膜的倍。此外在60℃的6N的硝酸溶液中处理几百个小时, 对其电阻和化学结构也不会引起任何影响。由于它在含卤族元素离子的溶液中的电阻较低, 在氯化钠溶液中的电阻少于1欧姆/厘米2, 因而可用来制造各种高性能电池以及高温电渗析的隔膜等。

亚稳态超导膜:美国劳伦斯一伯克利实验室利用在放电过程中打断化学键的方法研制成一种新的钨一氢薄膜。这种方法称为等离子体增强淀积法,它使用一台射频发生器电离并分解混合气体, 从而形成一种高活性的离子体。射频发生器以数兆赫的频率在300~350℃温度下工作, 因而能够用六氟化钨和氢气产生出钨原料亚稳态?型薄膜。这种薄膜的超导特性要比普通à型钨薄膜好几倍。

超薄绝缘膜:东京工业大学最近开发出仅有一个分子厚的塑料薄膜。这种薄膜用聚酞亚肢树脂制成为世界最薄的膜可用作砷化稼半导体的绝缘膜和液晶显示器的基盘膜等。

聚光贮电膜:美国波音公司最近发明一种能将阳光聚集并转换为电能蓄贮使用的新型薄膜。这种薄膜电池分两层, 第一层由砷化稼和锑化稼组成第二层材料是铜锢二硒化合物。在模拟太空环境下工作时, 它几乎把30%的太阳能转换成电能。阿尔科太阳能公司制造的光电池薄膜, 它大小为11.4×35.5厘米, 艘盖在汽车顶篷上, 可源源不断地将电力贮于蓄电池。其电量足以供应汽车上的收音机、电视机、点烟器等电器设备使用。

节能增光膜:日本公司利用二氧化钦和二氧化硅生产一种多层节能薄

膜。它透过可见光能够反射热红外辐射。由于热阻很高, 将它涂于白炽灯泡表面, 既不影响发光, 还能将热红外辐射反射到灯丝上, 有

助于灯丝加热。因此管状卤钨灯上涂敷这种薄膜后, 可节电50%左右。

4.高分子膜材料发展远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迫切需要耐化学性能和耐热性能优良的

分离膜来满足生物工程、食品及有机化工等领域的轰求。近年来合成的聚芳醚酮微孔滤膜, 由于结构特殊, 不仅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

而且力学性能、电性能也很好。在上述领域可望得到广泛应用。磺化聚矾是一种亲水性阴离子聚电解质, 具有强度好、耐酸碱、抗细菌侵蚀等优点, 由它制得的膜可望在海水淡化、有机共沸物分离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膜还有膜, 在生物膜模型、微电子器件、非线性光学传感器方面也有很大的潜在应用价值。此外, 用等离子体表面改性的液晶复合富氧膜在节约能源、环境保护和医药卫生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耿奎士,董然。合成树脂及塑料,1993年第10卷。

【2】许嘉敏,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8年8月第4期。

【3】孙求实等,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预印集,1987。

【4】后晓淮等,精细高分子化学学术论文报告会预印集,1986

【5】何方,李瑞霞等,高分子通报2009年9月第9期。

【6】张群朝.主链含有机硅结构单元聚酰亚胺合成与表征.武汉:中南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07。

【7】陈建升,杨士勇,范琳,等. 高分子学报,2007 ,20 (1) :15~20。

高分子功能膜材料

第八章高分子功能膜材料 膜是一种能够分隔两相界面,并以特定的形式限制和传递各种物质的二维材料,在自然界中随处可见。天然存在的膜有生物膜,膜也可以人工制作,如高分子合成膜。膜可以是均相的,也可以是非均相的;可以是对称的,也可以是非对称的;可以是固体的,也可以是液体的;可以是中性的,也可以是带电荷的。膜的厚度可从几微米到几毫米不等。 随着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工合成膜相继被开发出来,应用到各个行业中,起到分离和选择透过等重要作用。高分子功能膜作为人工合成膜中的重要一员,在药物缓释、膜修饰电极、气体分离等领域表现出特殊的分离功能,并因其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受到极大的关注。本章将主要讨论高分子功能膜的分离原理,并以主要的分离膜为代表,介绍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8,1 概述 8.1.1 高分子分离膜的分类 高分子分离膜是具有分离功能,即具有特殊传质功能的高分子材料,又称为高分子功能膜。其形态有固态,也有液态。高分子分离膜的种类和功能繁多,不可能用单一的方法来明确分类,现有的分类既可以从被分离物质的角度分,也可以从膜的形状、材料等角度分,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方式。 8.1.1.1 按被分离物质性质分类 根据被分离物质的性质可以将分离膜分为气体分离膜、液体分离膜、固体分离膜、离子分离膜和微生物分离膜等。 8.1.1.2按膜形态分类 根据固态膜的形状,可分为平板膜(flat membrane)、管式膜(tubular membrane)、中空纤维膜(hollow fiber)、毛细管膜以及具有垂直于膜表面的圆柱形孔的核径蚀刻膜等。液膜是液体高分子在液体和气体或液体和液体相界面之间形成的膜。 8.1.1.3按膜的材料分类 从膜材料的来源来看,分离膜可以是天然的也可以是合成的,或者是天然物质改性或再生的。不同的膜材料具有不同的成膜性能、化学稳定性、耐酸、耐碱、耐氧化剂和耐微生物侵蚀等,而且膜材料对被分离介质也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这类膜可以进一步分为以下几类。 (1)纤维素衍生物类纤维素类膜材料是研究最早、应用最多的高分子功能膜材料之一.主要有再生纤维素、硝酸纤维素、二醋酸纤维素和三醋酸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等。 (2)聚烯烃类聚烯烃及其衍生物是重要的高分子聚合物,很多都可以用于制备气体分离膜,如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聚4-甲基-1-戊烯、聚氯乙烯、聚乙烯醇、聚丙烯腈等。 (3)聚酯类涤纶、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这类树脂强度高、尺寸稳定性好、耐热和耐溶剂性优良,被广泛用于制备分离膜的支撑增强材料。 (4)聚酰(亚)胺类尼龙-6和尼龙-66是这一类分离膜材料的代表,常用于反渗透膜和气体分离膜的支撑底布,芳香族聚酰胺是第二代反渗透膜材料,用于中空纤维膜的制备。含氟聚酰亚胺作为具有实用前景的气体分离膜材料目前处于开发阶段。用聚酰胺类制备的膜,具有良好的分离与透过性能,且耐高压、耐高温、耐溶剂,是制备耐溶剂超滤膜和非水溶液分离膜的首选材料,缺点是耐氯性能较差。 (5) 聚砜类这类材料包括聚砜、聚醚砜、聚芳醚砜、磺化聚砜等,是高机械强度的工程塑料,具有耐酸、耐碱的优点,多用于超滤膜和气体分离膜的制备,较少用于微滤,可在80℃下长期使用,缺点是耐有机溶剂的性能较差。

高分子分离膜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精)

膜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学校名称:华南农业大学 院系名称:材料与能源学院 时间:2017年2月27日

膜材料的结构与其性能之间的关系,是膜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于分离膜,其分离性能中的透过率和选择性分别依赖于膜的孔径和材料性质、被分离物的体积和性质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根据材料微观和宏观结构,从以下几个层次对分离膜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1.化学组成 化学元素及化学基团是物质组成的基础,决定了物质的基本性质,如氧化还原性、酸碱性、极性、溶解性和物理形态等。化学组成还决定了分离膜材料的化学稳定性,亲水性或亲油性,以及对被分离材料的溶解性等,直接影响膜的透过性、溶胀性、毛细作用等性质。在分子结构中增强极性基团,如羟基、羧基、磺酸基,膜的亲水性会改善;以氧原子、硫原子等引入到聚合物主链中,或将极性较大的基团,如三氟甲基接枝在聚合物主链上,聚合物的柔性会增加,分子量增大,在气体分离膜应用过程中有利于气体的透过。 2.高分子链段 构成高分子分离膜材料的单体和链段的结构,对聚合物的结晶性、溶解性、溶胀性等性质起主要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分离膜的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对于均聚物,单体的结构最重要,其次包括聚合度、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分支度、交联度等。对共聚物,链段结构,如嵌段共聚、无规共聚、接枝共聚等因素直接影响分离膜的各种性质,包括立体效应和化学效应的产生。 3.高分子立体构象 聚合物分子的微观结构,多与分子间的作用力相关,如范德华、氢键力、静电力。这直接影响膜制备的粘度、溶解度,也与成膜后的力学性能和选择性密切关系。聚合物分子间作用力的增加则倾向于形成结晶度高的分离膜。 4.聚集态和超分子 聚合物高分子的排列方式和结晶度,以及晶胞的尺寸、膜的孔径和分布等因素,与膜材料的使用范围、透过性能、选择性等密切相关。高分子材料的聚集态结构和超分子结构与分离膜的制备条件和方法以及后处理工艺等更是相互联系。 5.分离膜的形态 目前常见分离膜的形态主要有管状膜、中空纤维膜、平板(平面)膜。管状分离膜便于清洗,适合连续操作和动态研究分析,多用于高浓度料液或污物较多的物料分离,缺点是能耗大,有效分离面积小;中空纤维膜的力学性能强,适合高压场合的分离操作,缺点是容易被污染且难以清洗;平板膜是宏观结构最简单的一种,适用于各种分离形式,制作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适用性最广泛。

高分子膜材料的制备方法

高分子膜材料的制备 方法 xxx级 xxx专业xxx班 学号:xxxxxxx xxx

高分子膜材料的制备方法 xxx (xxxxxxxxxxx,xx) 摘要:膜技术是多学科交叉的产物,亦是化学工程学科发展的新增长点,膜分离技术在工业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介绍了高分子分离膜材料较成熟的制膜方法(相转变法、熔融拉伸法、热致相分离法),而且介绍了一些新的制膜方法(如高湿度诱导相分离法、超临界二氧化碳直接成膜法以及自组装制备分离膜法等)。 关键词:膜分离,膜材料,膜制备方法 1.引言 膜分离技术是当代新型高效的分离技术,也是二十一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高新技术之一,目前在海水淡化、环境保护、石油化工、节能技术、清洁生产、医药、食品、电子领域等得到广泛应用,并将成为解决人类能源、资源和环境危机的重要手段。目前在膜分离过程中,对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膜材料、膜的制备及膜过程的强化等三大领域;随着膜过程的开发应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研究膜材料及其膜技术的重要性,在此对膜材料的制备技术进行综述。 2.膜材料的制备方法 2.1 浸没沉淀相转化法 1963年,Loeb和Sourirajan首次发明相转化制膜法,从而使聚合物分离膜有了工业应用的价值,自此以后,相转化制膜被广泛的研究和采用,并逐渐成为聚合物分离膜的主流制备方法。所谓相转化法

制膜,就是配置一定组成的均相聚合物溶液,通过一定的物理方法改变溶液的热力学状态,使其从均相的聚合物溶液发生相分离,最终转变成一个三维大分子网络式的凝胶结构。相转化制膜法根据改变溶液热力学状态的物理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一下几种:溶剂蒸发相转化法、热诱导相转化法、气相沉淀相转变法和浸没沉淀相转化法。

高分子膜材料

高分子膜材料 姓名:*** 指导老师:** 专业:高分子材料2011年6月8号

摘要:高分子膜材料具有制备简单、性能稳定以及与指示剂相容性好等特点。本文介绍高分子膜材料的分类、性能以及高分子膜材料在工业、农业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主要是论述高分子膜材料的研究进展以及发展前景等。 前言:高分子膜材料虽然很早就出现,但是对它的研究还是近些年来才开始。在上世纪20年代,由于石油工业的发展促进了三大合成材料品种的不断增多,高分子膜材料的应用范围也在逐渐扩大。由包装膜开始,在30年代已经将纤维膜应用于超滤分离;40年代则出现了离子交换膜和点渗析分离法;50年代出现了饭渗透法膜分离技术;60年代又加拿大和美国学者分别成功的制造出了高效能膜和超过滤膜,总之,国外高分子膜材料技术的发展是迅速的。近年来,我国的科研工作者也开始重视这方面的研究,膜的汇总类及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其中用量最大的是选择性分离膜,如离子交换膜、微孔过滤膜、超过滤膜、液膜、液晶膜等等。目前已应用的领域有核燃料及金属提炼、气体分离、海水淡化、超纯水制备、污废处理、人工脏器的孩子早、医药、食品农药、化工等各个方面。

众所周知,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环境已经成为制约各国发展的重要因素,各种各样的工业废水、废气以及工业垃圾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而高分子膜材料以其独特的微处理性可以很好的清除废水、废气以及工业垃圾中所含有的有毒重金属、有机物和矿物质等物质,因而在新世纪高分子膜材料必然迎来新的发展。

目录 第一节:高分子膜材料的研究分类 (2) 第二节:各种高分子膜材料的的介绍 (3) 第三节:高分子膜材料的发展前景 (5) 第四节:高分子膜材料的性能 (6) 第五节:高分子膜材料的应用 (8) 参考文献 (11)

功能高分子材料研究进展

功能高分子材料研究进展 摘要 功能高分子材料是高分子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研究各种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的分子设计和合成、结构和性能关系以及作为新材料的应用技术,它的重要性在于所包含的每一类高分子都具有特殊的功能。它主要包括化学功能高分子材料、光功能高分子材料、电、磁功能高分子材料、声功能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液晶、医用高分子材料几部分,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包括研究分子结构、组成与形成各种特殊功能的关系,也就是从宏观乃至深入到微观,以及从半定量深入到定量,从化学组成和结构原理来阐述特殊功能的规律性,从而探索和合成出新的功能性材料。本文主要论述了在工程上应用较广和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一些功能高分子材料,如吸附分离功能高分子、反应型功能高分子、光功能高分子、电功能高分子、医用功能高分子、液晶高分子、高分子功能膜材料等。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功能高分子;功能材料; Abstract Functional polymer materials is an important branch of polymer science, it is the study of various functional polymer molecular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 technology as a new material. its importance is that contains every kind of polymer has special function it light functional polymer materials mainly include chemical functional polymer materials electric magnetic functional polymer materials acoustic functional polymer materials, polymer liquid crystal sections medical polymer materials, the research of this field mainly includes the study of the function of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and formation of various sorts of special relationship, which is from the macro and go deep into the micro, and from the quantitative and semi-quantitative into from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principle to explain the special function of regularity, to explore and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synthesis of new functional materials. Keywords:high polymer materials; functional polymer; functional Materials;

高分子分离膜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高分子分离膜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早在20世纪初已有用天然高分子或其衍生物制透析、电渗析、微孔过滤膜。1953年,美国C.E.里德提出了用致密的醋酸纤维素制的膜将海水分离为水和盐,当时由于水的透过速度极小而未能实用。1960年S.洛布和S.索里拉金成功地开发了各向异性的不对称膜的制备方法。由于起分离作用的活性层极薄,流体通过膜的阻力小,从而开拓了高分子分离膜在工业上的应用。之后出现了中空纤维膜,使高分子分离膜更适于工业用途。70年代以来,气体分离膜、透过蒸发膜、液体膜以及生物医学用膜的研究,开拓了高分子分离膜应用新领域。 高分子分离膜是由聚合物或高分子复合材料制得的具有分离流体混合物功能的薄膜。膜分离过程就是用分离膜作间隔层,在压力差、浓度差或电位差的推动力下,借流体混合物中各组分透过膜的速率不同,使之在膜的两侧分别富集,以达到分离、精制、浓缩及回收利用的目的。单位时间内流体通过膜的量(透过速度)、不同物质透过系数之比(分离系数)或对某种物质的截留率是衡量膜性能的重要指标。分离膜只有组装成膜分离器,构成膜分离系统才能进行实用性的物质分离过程。一般有平膜式、管膜式、卷膜式和中空纤维膜式分离装置。 以高分子分离膜为代表的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种新型、高效流体分离单元操作技术,30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飞速发展,已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 反渗透膜应用现状 在各种膜分离技术中,反渗透技术是近年来国内应用最成功、发展最快、普及最广的一种。估计自1995年以来,反渗透膜的使用量每年平均递增20%;据保守的统计,1999年工业反渗透膜元件的市场供应量为8英寸膜6000支,4英寸膜26000支。2000年和2010年的市场更为强劲,膜用量一年比一年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据估算,反渗透技术的应用已创造水处理行业全年10亿人民币以上的产值。 国内反渗透膜工业应用的最大领域仍为大型锅炉补给水、各种工业纯水,饮用水的市场规模次之,电子、半导体、制药、医疗、食品、饮料、酒类、化工、环保等行业的应用也形成了一定规模。 反渗透膜最新进展 超低压膜由于节省电耗和降低相关机械部件的压力等级引起材料费下降等优点,自1999年以来超低压膜的应用比重日益增大,这在以使用4英寸膜为主的小型装置中应用最为突出,大型装置中应用超低压膜也呈上升趋势,目前使用超低压膜的最大装置的产水量为650吨/小时。 低污染膜膜污染是反渗透应用中的最大危害。目前已有几种抗污染性能强、使用寿命长、清洗频度低且易清洗的低污染膜问世。

功能高分子材料复习提要讲解

功能高分子材料复习提要 (答案仅供参考) 一.名词解释: 1.功能高分子材料:指与常规聚合物相比,除了具有一定的力学性能之外,还具有特定功能(如导电性、光敏性、催化性、化学活性和生物活性等)的高分子材料。 2.功能高分子材料化学:以功能高分子材料为研究对象,研究它们的结构和组成、物理化学性质、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的科学,就称为功能高分子材料化学。 3.结构型功能高分子材料:是指在大分子链中具有特定功能基团的高分子材料,这种材料所表现的特定功能是由于高分子本身的结构因素决定的。 4.复合型功能高分子材料:是指以普通高分子材料为基体或载体,与具有某些特定功能(如导电、导磁等)的其它材料进行复合而制得的功能材料。 5.渗透系数:是指在单位时间、单位膜面积通过的被测物与单位膜厚度所施加的驱动力的比值。 6.高分子骨架的邻位效应:在功能高分子材料中,高分子骨架上邻近功能基团的一些结构和基团对功能基的性能具有明显的影响力,这种作用称为高分子的邻位效应。 7.高分子骨架的模板效应:模板效应是指利用高分子骨架的空间结构,包括构型和构象,在其周围建立起特殊的局部空间环境,在有机合成和其他应用场合提供一个类似于工业上浇铸过程中使用的模板的作用。 8.聚合物的半透性:指聚合物对某些气体或液体有一定透过性,而对另外一些物质没有透过性,或者透过性很小。 9.一次功能:指向材料输入的能量和从材料输出的能量同种形式时,即材料仅起能量传送作用时的这种功能称为一次功能。 10.二次功能:指向材料输入的能量和输出的能量不同形式时,即材料起能量转换作用时的这种功能称为二次功能。 11.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多功能复合:将两种以上的功能高分子材料以某种方式结合,形成的新的功能材料具有任何单一功能高分子均不具备的性能,这一结合过程被称为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多功能复合过程。 12.阳离子交换树脂:带有酸性基团(即可解离的反离子是H+或金属阳离子),能与阳离子进行交换反应的称作阳离子交换树脂。 阴离子交换树脂:带有碱性基团(即可解离的反离子是OH-或其它酸根离子),能与阴离子进行交换反应的称作阴离子交换树脂。 13.交换容量:交换容量也叫交换量,是指一定数量的离子交换树脂所带的可交换离子的数量。通常把交换容量分为总交换容量、工作交换容量和再生交换容量。总交换容量表示单位重量(或体积)树脂中所具有的可交换离子的总数,它反映了离子交换树脂的化学结构特点。工作交换容量是指离子交换树脂在一定工作条件下表现出的交换量,它是离子交换树脂实际交换能力的量度。再生交换容量是离子交换树脂在指定再生剂用量条件下的交换容量。 14.高吸水性树脂:是指含有强亲水性基团并具有一定交联度,能吸收数百倍至数千倍于自身重量水的功能性高分子材料。 15.絮凝作用:凡具有吸附架桥或表面吸附而导致分散相成絮团沉降的过沉叫做絮凝作用。起絮凝作用的药剂即絮凝剂。

高分子分离膜的应用及发展综述

高分子分离膜的应用及发展综述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09应化2Z 摘要:高分子分离膜是用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具有选择性透过功能的半透性薄 膜。本文介绍高分子分离膜的主要材料、分类以及高分子分离膜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且论述了高分子分离膜的发展历程以及发展前景等。 关键词:高分子离子膜 高分子分离膜概述 高分子分离膜(polymeric membrane for separation),是由聚合物或高分子复合材料制得的具有分离流体混合物功能的薄膜。膜分离过程就是用分离膜作间隔层,在压力差、浓度差或电位差的推动力下,借流体混合物中各组分透过膜的速率不同,使之在膜的两侧分别富集,以达到分离、精制、浓缩及回收利用的目的 [7]。单位时间内流体通过膜的量(透过速度)、不同物质透过系数之比(分离系数)或对某种物质的截留率是衡量膜性能的重要指标。采用这样的半透性薄膜,以压力差、温度梯度、浓度梯度或电位差为动力,使气体混合物、液体混合物或有机物、无机物的溶液等分离技术相比,具有省能、高效和洁净等特点,因而被认为是支撑新技术革命的重大技术。 高分子分离膜主要材料及制备 最初用作分离膜的高分子材料是纤维素酯类材料。后来,又逐渐采用了具有各种不同特性的聚砜、聚苯醚、芳香族聚酰胺、聚四氟乙烯、聚丙烯、聚丙烯腈、聚乙烯醇、聚苯并咪唑、聚酰亚胺等。高分子共混物和嵌段、接枝共聚物也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制分离膜,使其具有单一均聚物所没有的特性。 1. 二氧化碳回收膜:是日本工业技术化学研究所新发明的一种环境保护膜,它是用聚醚矾合成的一种琼脂凝胶状薄膜。这种高分子膜可以分离和回收工厂或火力发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碳,其效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 废水净化膜:瑞典发明。它主要是依靠一个命名为“Antric”的废水处理系统。这种系统是塔状结构,当它作用于废水上时,可以使废水中的有机物去除,同时产生一种含硫气体。这种气体在经过清洁器净化,即可以分离出硫元素而废水页已变得澄清无毒。 3. 诊测癌患膜:日本医学家将蚕丝溶解、干燥成一种超纯丝素膜,附上与抗原反应的单克隆抗体后,即可用来诊断癌症。由于它可使抗体固化在素膜上,加入血液与过氧化酶的抗体后,通过用装有载电极的免疫传感器测定所释放的氧气的数量,即可诊断是否患癌症。 4. 除臭生化膜:可除去70%~90%的抓硫醇、硫化氢等恶臭。同时还可除去体臭及卫生间、厨房、饲养场和医院等场所的臭味。 5. 食品空气保鲜膜:可以保鲜食品。 6. 超铜电导膜:非常易于导电。 7. 无电阻耐蚀膜:耐腐蚀的一种高性能氛基阴离子交换膜,把氛基阳离子交换膜改变为具有阴离子型阴离子交换基极性开关的一种膜。可以用来制造各种高性能电池以及高温电渗析的隔膜等。

高分子膜材料

高分子膜材料 高分子材料是材料领域中的新秀,它的出现带来了材料领域中的重大变革。目前高分子材料在尖端技术、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衣、食、住、行、用各个方面所不可缺少的材料。高分子材料不仅成为工农生产及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材料,也成为发展高新技术所需要的高性能结构材料、高功能材料以及满足各种特殊用途的专用材料。 自从20世纪20年代高分子科学建立以来,功能高分子就随之发展起来。至今已成为高分子科学中的一重要部分,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更是在材料科学领域中充满活力。例如特种高分子材料、分离功能高分子材料、高分子微球材料、导电高分子材料、光学性能高分子材料、医用高分子材料等等。这些新材料将成为高分子材料的希望。 膜技术是当代高校分离新技术,与传统分离技术相比,它具有分离效率高、能耗低、占地面积小、过程简单、操作方便、不污染环境、便于与其他技术集成等非常突出的优点。在当今世界能源、水资源短缺,水和污染日益严重的情况下,膜分离科学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成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著名化学与膜科学专家黎念之院士在访问我国时说:“谁掌握了膜技术,谁就掌握了化工业的未来。”因此,膜技术的发展将有力地推动我国相关行业的发展。 一、高分子膜的分类 1、按膜的材料分 按置备膜的材料种类来分,可将高分子分离膜分为纤维素脂类和非纤维素脂类。 2、按膜的分离原理及适用范围分 根据分离膜的分离原理和推动力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微孔膜、超过滤膜、反渗透膜、纳滤膜、渗析膜、电渗析膜、渗透蒸发膜等。 3、按膜断面的物理形态分 根据分离膜断面的物理形态不同,可将其分为对称膜、不对称膜、复合膜、平板膜、管式膜、中空纤维膜等。 4、按功能分类 按高分子膜的按功能分类分为离子膜(包括气体分离膜、液体分离膜、液体分离膜、离子交换膜、化学功能膜)、能量转化功能膜(包括浓差量转化膜、光能转化膜、机械能转化膜、电能转化膜电能转化膜、导电膜)、生

膜材料与常用高分子材料

常见的专用术语: COD—化学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COC—化学耗氧量OC—耗氧量SS—悬浮物SDI—污染指数TDS—总溶解固体物

一、工程塑料 塑料:以合成树脂为主要组成的材料,通常可在加热,加压条件下塑造成一定形状的产品。 1.塑料的组成 ①合成树脂---由低分子化合物通过缩聚或聚合反应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是塑料的主要组成,决定塑料的类型及基本性能。 ②添加剂-----改进性能 固化剂促进交连-----体型网状结构----更坚硬,稳定 增塑剂提高树脂的可塑性和柔软性 稳定剂防止受热,光作用而过早老化 润滑剂防止成型过程中粘模 着色剂着色 阻燃剂阻燃 填料等增强,性能改造 增强剂石墨,三硫化钼,石棉纤维和玻璃纤维等。 2.塑料的分类及特点 (1)按热性能分类 热塑性塑料加热时软化,可塑造成型,冷却后复硬,可反复进行。 优点:加工成型简便,机械性能较好,是塑料中性能较好的工程塑料。 缺点:耐热性和刚性较差。 典型品种: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及其共聚物ABS(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聚甲醛,聚碳酸酯,聚苯醚等。 热固性塑料初加热时软化,可塑造成型,固化之后再加热将不再软化,不溶于溶剂。 优点:耐热性好,受压不易变形。 缺点:机械性能不好(可加入填料来提高强度) 典型品种:酚醛,环氧,氨基,不饱和聚酯,聚硅醚树脂等。 (2)按使用范围分

通用塑料应用范围广,生产量大,价廉 如: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烯烃,酚醛塑料和氨基塑料等。 工程塑料综合工程性能(机械性能,耐热耐寒性能,耐蚀性和绝缘性等)良好。如:聚甲醛,聚酰胺,聚碳酸酯,ABS等。 耐热塑料可在较高温度下工作(100~200℃) 如:聚四氟乙烯,聚三氟氯乙烯,有机硅树脂,环氧树脂。 3.常用塑料简介 常用材料及性能

高分子分离膜材料综述

《功能材料》课程论文考核表

高分子分离膜材料的研究进展 应用化学1005410220 袁强 摘要:高分子分离膜是用高分子材料制作而成的具有选择性透过功能的半透性薄膜。本文将简单介绍高分子分离膜材料的起源、发展史,重点介绍高分子分离膜材料的应用前景和研究现状。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高分子分离膜;分离;材料 1.高分子分离膜概述 高分子分离膜(polymeric membrane for separation),是由聚合物或高分子复合材料制得的具有分离流体混合物功能的薄膜。膜分离过程就是用分离膜作间隔层,在压力差、浓度差或电位差的推动力下,借流体混合物中各组分透过膜的速率不同,使之在膜的两侧分别富集,以达到分离、精制、浓缩及回收利用的目的。单位时间内流体通过膜的量(透过速度)、不同物质透过系数之比(分离系数)或对某种物质的截留率是衡量膜性能的重要指标。 2.高分子分离膜的起源和发展史 2.1.国外高分子分离膜发展史 1849年,德国学者惠柏思用硝基纤维素制成第一张高分子膜。 1920年,麦克戈达开始观察和研究反渗透现象。 1930年,人们将纤维素膜用于超滤分离。 1940年,离子交换膜开发和利用电渗析方法建立。 1950年,加拿大学者萨利拉简研究反渗透。 1960年,洛萨和萨利拉简成功制备了具有完整表皮和高度不对称的第一张高效能反渗透膜,为该法奠定了基础。 1970年以来。超滤膜、微滤膜成功开发和应用,有支撑的液膜和乳液膜及气体分离膜也相继问世。 2.2.国内高分子分离膜发展史 我国的膜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从1958年研究离子交换膜开始的,六十年代进入开创阶段。1965年着手反渗透技术的探索。1967年开始全国的海水淡化会战。大大促进了我国膜技术的发展。70年代进入开发阶段。这时期,微滤、电渗析、反渗透和超滤等各种膜和组器件都相继研究开发出来,80年代跨入推广应用阶段。80年代又是气体分离和其他膜的开发阶段。 3.高分子分离膜所用到的材料 最初用作分离膜的高分子材料是纤维素酯类材料。后来,又逐渐采用了具有各种不同特性的聚砜、聚苯醚、芳香族聚酰胺(见芳香族聚酰胺纤维)、聚四氟乙烯(见氟树脂)、聚丙烯、聚丙烯腈、聚乙烯醇、聚苯并咪唑、聚酰亚胺等。高分子共混物和嵌段、接枝共聚物(见聚合物)也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制分离膜,使

功能高分子膜材料

功能高分子膜材料 作者姓名:朱海 学号:1105200077 (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摘要:功能高分子材料是高分子材料领域中发展最快,最有重要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的新领域。 功能高分子材料医其特殊的电学、光学、医学、仿生学等诸多物理化学性质构成功能材料学科研的 主要组成部分[1]。高分功能膜材料是功能高分子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离方法简便,快捷,节 约能源这一独特性质在气体分离,海水淡化,污水处理,食品保鲜,混合物分离等方面得到广泛的 应用,在医学和药学方面应用研究也取得了较大进展[2]。 关键字:概述;特点;分类;分类原理;制备;发展趋势 Functional polymer membrane materials (Fine Chemical Research Institute,Guangzhou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6,Guangdong,China)Abstract: functional polymer materials is the fastest growing in the area of polymer materials, the most important new areas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D its special functional polymer materials of electrical, optical, medical, bionics, and many other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constitute the main part of functional materials science research. High functional membrane material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functional polymer materials, the separation method is simple, fast, save energy this unique properties in gas separation, water desalination, sewage treatment, food preservation, separation of the mixture, etc widely used, in the aspect of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application research have also made great progress 正文: 1.概述 膜是一种二维材料,智能化的膜是最高标准水平。广泛存在自然界,起着分隔,分离和选择性透过等作用。高分子功能膜由于在不同条件下表现出的特殊性质,已经在许多领域获得应用,而且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比如在电场作用下的点透析装置,在压力作用下的超滤,微滤,反渗透装置。在浓度梯度下的渗透过滤装置,以及膜修饰电极,非线性光电材料,膜缓释装置等都是功能膜的主要应用领域。这些研究成果被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医药,环保等领域,对节约能源,提高效率,净化环境做出了重大贡献[3]。 2.膜分离的特点 相对于其他分离方法,膜分离技术有以下优点:除个别情况,如渗透蒸发装外,分离过程没有相变化,因此分离物质的损耗小,能耗小,是一种低能耗,低成本的分离技术。膜分离过程通常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因而对需避免高温分级,浓缩与富集的物质,如果汁、药品、蛋白质具有明显的优点。膜分离装置简单,操作容易,制造方便,易于与其他分离技术结合,其分离技术应用广,对无机物,有机物及生物制品均可适用,并且不会二次污染。但是膜分离过程容易出

功能高分子材料 练习题

5-3功能高分子材料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A.高分子分离膜 B.液态高分子材料 C.生物高分子材料 D.工程材料PVC管 答案:D 2.高分子分离膜可以让某些物质有选择地通过而将物质分离,下列应用不属于高分子分离膜的应用范围的是() A.分离工业废水,回收废液中的有用成分 B.食品工业中,浓缩天然果汁,乳制品加工和酿酒 C.将化学能转换成电能,将热能转换成电能 D.海水淡化 答案:C 点拨:A、B、D均是功能高分子分离膜的应用范围,而C中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应是传感膜,将热能转换成电能的是热电膜。 3.具有单双键交替长链(如…—CH===CHCH===CHCH===CH—…)的高分子有可能成为导电塑料。2000年诺贝尔(Nobel)化学奖即授予开辟此领域的3位科学家。下列高分子中可能成为导电塑料的是() A.聚乙炔B.聚乙烯 C.聚丁二烯D.聚苯乙烯 答案:A 点拨:聚乙烯、聚苯乙烯的结构中不含双键;聚丁二烯的结构中也不存在单双键交替;乙炔的加聚产物聚乙炔中存在单双键交替。 4.下列有关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高吸水性树脂主要用于干旱地区抗旱保水、改良土壤、改造沙漠 B.离子交换树脂主要用于分离和提纯物质 C.医用高分子材料可用于制造医用器械和人造器官 D.聚乙炔膜可用于分离工业废水和海水淡化 答案:D 点拨:聚乙炔膜是导电高分子材料,主要用于制造电子器件。 5.聚丙烯酸酯类涂料是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墙面涂料之一,它具有弹性好、不易老化、耐擦洗、色泽亮丽等特点。下面是聚丙烯酸酯的结构简式,它属于()

分离膜的改性方法

高分子分离膜的改性方法 张爱娟(04300036) [摘要]:随着膜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膜材料的性能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其中改善膜的亲水 性,提高膜的抗污染能力已成为有待解决的迫切问题。由于单一的膜材料很难同时具有良好的亲水性、成膜性、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耐酸碱性、耐微生物性侵蚀、耐氧化性和较好的机械强度等优点,因此采用膜材料改性或膜表面改性的方法来提高膜的性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其中,化学改性可以通过膜材料和膜表面的化学改性来实现;而物理改性则主要是通过材料共混改性和表面涂覆或表面吸附来实现。 [关键词]:膜;改性;物理改性;化学改性 一 引言 膜分离技术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无相变,无化学变化,处理效率高和节能等优点,作为一种单元操作日益受到重视,已在海水淡化、电子工业、食品工业、医药工业、环境保护和工程的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随着膜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膜材料的性能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其中改善膜的亲水性,提高膜的抗污染能力已成为有待解决的迫切问题。目前使用的大多数膜的材料是聚丙烯(PP)。聚乙烯,聚偏氟乙烯、醋酸纤维素、聚砜、聚醚讽和聚氯乙烯等。当这些膜与欲分离的物质相接触时,在膜表面和孔内的污染物聚集,使得膜通量随运行时间的延长而下将,特别时当聚合物膜材料用于生物医药领域中(如血液透析)时,在膜便面吸附的蛋白质加速纤维性和抗生素碎片在膜表面的聚集,导致一系列的生物反应,例如形成血栓及免疫反应。即使当蛋白质对分离膜的影响可以忽略,膜基体材料的亲水性、荷电性及荷电密度等性质对蛋白质的吸附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拓展分离膜的应用,通常需要对膜材料进行改性或改变膜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能,赋予传统分离膜更多功能,增大膜的透水性,提高膜的抗污染性,改善膜的生物相容性。对膜材料的改性的方法有物理改性,化学改性和表面生物改性。 二物理改性 2.1 表面物理改性 2.1.1 表面涂覆改性【1】 以分离膜为支撑层,将表面活性剂涂覆在支撑层表面而达到改性的目的,表面活性剂可以是有机物或无机物。但膜表面涂覆方法的改性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活性剂易从高分子表面脱离,不能得到永久的改性效果。但这种方法显示了制备一系列具有不同截留率分离膜的可能性。 2.1.2 表面吸附改性【2】 表面活性剂是由至少两种以上极性或亲媒性显著不同的官能团,如亲水基和疏水基所构成。由于官能团的作用,在溶液与它相接的界面上形成选择性定向吸附,使界面的状态或性质发生显著变化。表面活性剂在膜表面的吸附使膜表面形成一层亲水层,其带电特性又形成了对蛋白吸附的阻挡作用。从而在增大膜的初始通量的同时又能降低使用过程中通量衰减和蛋白

高分子分离膜材料的发展与应用

高分子膜材料的发展与应用 姓名:熊腾飞 班级:材科jd1401 学号:0121401101309 班级序号:28 摘要:作为膜分离技术的核心,膜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膜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已开发的功能高分子膜材料和无机膜材料。相比无机膜材料,有机膜材料具有韧性好、成型性好、相容性好、空隙率大等优点,已成为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首先对高分子分离膜的概念,分离机理,膜的分类进行了简介。全文主体是高分子分离膜的发展与应用,着重介绍了四类高分子膜材料的研究进展,包括天然高分子类、聚烯烃类、聚酰胺类以及聚砜类膜材料,涉及其特点、应用情况、缺点、改性方法等。在文章结尾,总结了高分子分离膜面临的共性问题,并展望了最合适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高分子,膜材料,分离,改性 1.引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分离技术的要求逐渐提高。特别是21世纪以来,药物缓释、肾脏透析膜、气体分离富集、海水淡化、污水处理、共沸物分离、食品加工等研究应用热点都离不开高水平的分离技术[1]。传统的分离技术主要有沉淀、过滤、重结晶、筛分、蒸发、离子交换等。然而,这些技术都伴随着大量能量的消耗。相比之下,膜分离技术耗能较低,且过程相对简单,选择性高,被誉为“化学工业的明天”[2]。膜分离技术的核心在于膜,可分为无机分离膜和有机分离膜。无机分离膜难以成型,脆性强,抗冲击性有限,其低孔隙率也使其性能降低。有机分离膜(也称高分子分离膜)很好的克服了这些缺点,不仅成型性好、韧性强,而且兼具环保、高选择性分离、生物相容性强、可设计性强的特点[3]。然而,有机分离膜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2.基本概念 2.1高分子分离膜的定义及评价标准 高分子分离膜,广义来讲,是指由聚合物或高分子复合材料制得的具有分离

功能高分子膜材料论文正稿

高分子功能膜材料 院、部: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职称 专业: 班级: 完成时间:

目录 摘要 (4) 1 高分子功能膜材料概述 (5) 1.1高分子功能膜材料简介 (5) 1.2高分子功能膜材料的研究分类 (5) 1.2.1膜分离技术 (6) 1.2.2气体膜分离法 (6) 2高分子膜材料的类别 (6) 2.1医用壳聚糖膜 (6) 2.2医用壳聚糖膜的制备 (6) 2.2.1制备膜的壳聚糖分子量的问题 (6) 2.2.2制备膜的壳聚糖溶液浓度的问题 (7) 2.2.3制备膜时干燥方法的问题 (7) 3高分子膜材料的性能 (8) 3.1膜的透过性 (8) 3.2膜的电性能 (8) 3.3膜的实用性 (8) 4高分子膜材料的应用 (9) 4.1气体膜分离法的应用 (9) 4.1.1石油采集中的应用 (9) 4.1.2天然气回收中的应用 (9) 4.1.3开发生物气中的应用 (9) 4.2离子交换膜的应用 (10) 5高分子膜材料的发展前景 (10) 5.1壳聚糖膜用于局部药物控释的进展 (10) 5.2高分子膜材料的发展前景 (10)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摘要 高分子功能膜材料具有制备简单、性能稳定以及与指示剂相容性好等特点。本文介绍高分子功能膜材料的分类、性能,在工业、农业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高分子膜材料的研究进展和发展前景等。因本人在做壳聚糖方面的实验,故在此重点介绍医用壳聚糖膜。 关键词:高分子功能膜材料;医用壳聚糖膜;分类;性能;应用;研究进展;发展前景;制备 ABSTRACT Functional polymeric membrane materials with simple preparation, performance, stability and good compatibility with indicator. In this paper, the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al polymeric membrane materials, performance and application in industry, agriculture and daily life, an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polymer membrane materials and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and so on.Because I’m doing the experiment of the Chitosan , so the emphasis is on the medical chitosan membrane Key words functional polymeric membrane materials; medical chitosan film; classification; performance; application; the research progress;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 the preparation

常见高分子膜材料

纤维素类(CA\CN\CN-CA) ●材料特性:来源广;易制备;成膜好;耐氯强;表面光洁;不易结垢;耐污染,蛋白吸附量低. 但PH值适用范围窄,PH=3-7,使用温度低,耐化学性差,易于水解,压密性较差,抗菌性差. ●典性应用:大小输液的除菌过滤;注射液的除菌过滤;疫苗,生物制品和抗生素除菌过滤; 细胞培养基,诊断试剂及含有蛋白质,维生素和防腐剂的制剂的除菌过滤;基因工程产品的除菌过滤;眼药液的除菌过滤;血清,血浆分离的除菌过滤. ●其它应用:用于水相溶液(CA);预处理,颗粒检测或除颗粒(CN\CN-CA),大孔径膜 (8um\5um\3um)特别适用于细胞收集,生物趋向性分析,小孔径膜(如0.45um)适用于颗粒收集,更小孔径膜(0.22um\0.1um)适用于除菌或除支原体。专用于快速诊断和转印技术(CN) ●灭菌方式:高压灭菌、环氧乙烷熏蒸或?-射线灭菌。 再生纤维素(RC) ●材料特性:RC亦称cellulose Ⅱ.通常由天然纤维素经过化学方法溶解后再经沉淀析 出而得.其分子量一般低于天然纤维素低,结晶度较低.具有较好的亲水性,耐污染性强,通量衰减低,具有较好的耐溶剂性能,可以耐绝大多数有机溶剂.耐醇类\耐酮类\耐饱和烃\耐芳香烃\耐氯代烃\脂类及质子性强极性溶剂(如:二甲基甲酰胺等).对生物无毒副作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非特异性吸附量低.耐。 ●典型应用:主要用途为有机溶剂除颗粒过滤.专用于非水溶液的澄清或除菌过滤. ●灭菌方式:高压灭菌、干热灭菌(180度)、环氧乙烷熏蒸或γ-射线 聚酰胺类(尼龙-6、尼龙-66) ●材料特性:主要由二元酸和二元胺或氨基酸内酰胺经缩聚或自聚而得。因有酰胺基 团,易形成氢键,有较强的机械强度及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尼龙-66与尼龙-6相较,有更高的机械强度,更高的耐温性,更好的耐低温性。两者均有较好的耐碱性,良好的耐有机溶剂性能,耐脂耐油(矿物油和植物油)不耐酸。蛋白吸性较高。 ●典型应用:抗生素,维生素和其它发酵产品的除菌过滤;化学工业产品除菌过滤; 兽用药品的除菌过滤;口服液,眼药液的除菌过滤;医药行业输液和针剂的除菌过滤;生理盐水和其它溶剂的除菌过滤;其它在制药,化工和化妆品行业中的低成本产品的除菌过滤。 ●其它应用:尼龙类材料特别适应过滤碱性溶液;用于有机溶剂除颗粒过滤。转印膜。 DNA和RNA的附着;southern\northern转印;基因探针检测;核酸斑点印迹;DNA 指纹图谱;菌落转移。但由于尼龙膜的吸附相对较高,一般不推荐用于培养基的除菌过滤或蛋白液等生物样品的过滤。 ●灭菌方式:高压灭菌、环氧乙烷熏蒸。 聚砜(PS)类\聚醚砜(PES)类 ●材料特性:双酚A型聚砜是最常用的制膜材料.聚醚砜双称聚苯醚砜.为了改善该材料 的亲水性,常常对其磺化.两者均的优良的耐化学溶剂性能.除了强极性溶剂,浓硫酸、浓硝酸外,对一般的酸、碱、盐、醇、脂肪烃等化学试剂稳定。耐蒸汽性能好,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