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传感器复习知识点

生物传感器复习知识点
生物传感器复习知识点

化学与生物传感器复习知识点笔记

★光化学换能器的换能原理是基于传统的光化学定律(光吸收,光反射,荧光,荧光猝灭)CCD:电荷耦合器件图像传感器。CME:化学修饰电极。CNTs:碳纳米管。ECL:电化学发光。FET:场效应晶体管。PMT:光电倍增管。ISE:离子选择性电极。SA膜:自组装膜。

★电化学DNA传感器的响应原理图:课本P122

①SSDNA的固定,制成ssDNA探针;②分子杂交反应的完成,在最佳条件下形成dsDNA杂交分子,③选择合适的电化学指示剂完成dsDNA的表达,④杂交信号的电化学测量方法的优化,根据所选择的电化学指示剂的不同产生相应的电化学信号,可将电流,电势或电导作为测量的信号。

★单光纤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构造和传感原理示意图:

抗体被固化在光纤的顶端,然后让定量的过氧化氢酶标记的抗原与抗体结合;当探头接触样品后,样品中的抗原会部分置换标记的抗原而与抗体结合;最后探头放入含有鲁米诺的溶液中,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氧化鲁米诺发生发光反应,光信号强度与样品中抗原浓度成反比。

★鲁米诺-过氧化氢电化学发光原理图

在碱性介质中的鲁米诺阴离子在电极上氧化后生成重氮盐,继而被过氧化氢氧化成3-氨基邻苯二甲酸激发态离子,不稳定的激发态离子发射出425nm的光。

★全固态酒精气体传感器的结构及测试示意图。

在电池的阳极一边,由于催化剂铂的作用,乙醇被氧化成乙酸,并释放出4个电子:C2H5OH+H2O→CH3COOH+4H+ +4e- 在阴极一边,从阳极迁移来的氢离子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反应:O2+4H+ +4e-→2H2O. 总反应为C2H5OH+O2→CH3COOH+H2O. 这样,电子通过外部的导线从阳极到达阴极,氢离子则通过质子交换膜Nafion迁移至阴极,从而在阳极和阴极之间产生电流,且电流大小与乙醇含量成正比。

★射线光学的基本关系式是有关其反射和折射的菲涅耳定律。

由菲涅耳定律可知,入射角1=反射角3,则sin入射角1/sin折射角2=折射率n2/n1 。只有当光线从折射率大的介质进入折射率小的介质,即n1>n2时,才能在界面上产生全反射,所以光在光纤中的传播是由于光在纤芯与包层界面的全反射而进行的。

★电流型酶传感器的原理:由生物酶模与各种电极如离子选择电极,气敏电极,氧化还原电极等电化学组合而成,或将酶膜直接固定在基体电极上制成的生物传感器。酶具有分子识别和催化底物发生特异性反应的功能,选择性高,能有效的放大信号,同时电化学测定具有响应速度快,操作简单的优点。

★第一代电化学酶传感器:用工作电极检测酶催化反应过程中氧气的消耗和过氧化氢的产生,反应方程式为:β-D-葡萄糖+Ο?→ D-葡萄糖酸内酯+H?O? (条件为GOD),

H?O?→O?+2H+2e,测定的是氧在铂电极上的还原电流,但空气中氧的干扰和酶的渗漏会产生误差。

★第二代电化学酶传感器:利用一种媒介(辅酶,二茂铁和它的衍生物,苯醌,铁氰化物,导电有机盐)来代替O?/H?O?来进行电子传递。反应方程为:

D-葡萄糖+GOD-FAD?葡萄糖酸+GOD-FADH?

GOD(FADH2)+2Fe+→GOD(FAD)+2Fe+2H+

2Fe→2Fe+2e-

★.第三代电化学酶传感器:酶上直接发生电子转移反应,是一种无中间体的酶传感器。(GOD:葡萄糖氧化酶氧化态,GOX:葡萄糖氧化酶还原态)

第一~二章

1.传感器:指一些能把光,声,力,温度,磁感应强度,化学作用和生物效应等非电学量

转化为电学量或转化为具有调控功能的元器件。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构成。

2.传感器一般有感受器和换能器构成,信号放大器,数据处理和显示输出常有附属或外部

设备承担,一般不算做传感器的必须组成部分。

3.化学传感器的感受器是具有化学敏感膜的分子识别结构,而换能器是可以进行能量转换

的物理传感装置。

4.化学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的最大区别是在于它们的感受器不同。

5.响应时间:从感受器或探头接触试样算起,输出信号达到平均值的95%所需要的时间。

6.半导体气体传感器更容易发展成气体阵列传感器。

7.生物芯片的基片可选择尼龙膜,凝胶膜,硅片。

8.制备电流型化学传感器的膜有透气膜,单分子膜,SA膜,(晶体膜不适合)

9.可作为免疫传感器的标记物的物质是HRP.

10.可作为DNA传感器的分子探针的物质是ssDNA.

11.声波气体传感器采用差分电路输出信号是为了提高抗干扰性。

12.第三代生物传感器优于第二代的理由是选择性好。

13.传感器的作用与功能:测量与数据采集,检测与控制作用,诊断与检测作用,观测与探

测作用,建设现代生活

14.传感器的分类:物理传感器,化学传感器,生物传感器

15.化学传感器:能够将各种化学物质在自然环境中的存在形式定性和定量的转换成有用信

号而输出的装置,一般由感受器和换能器组成,感受器是具有化学敏感层的分子识别结构,换能器是可以进行信号转换的的物理传感器装置。

16.生物传感器:是一种特殊的化学传感器,用于描述一类用以监控生命体系或与之相关联

的生物基元的器件,以生物活性单元作为敏感基元,能对被测物进行高选择性的识别,通过各种理化换能器捕捉目标物与敏感基元的作用,然后将作用的程度用离散的或连续的信号表达出来从而得出被测物的种类和含量。

17.电化学传感器:是一个电化学池装置,由电解池和电极构成。

18.分子识别指分子间特异性结合的相互作用。是在特定的条件下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的协同

作用达到相互结合的过程。

19.分子探针:能够与其他分子、蛋白或细胞结合并并用于这些分子、蛋白或细胞结构的定

位、性质等分析的分子,即专用于识别某些物质的分子称为分子探针。

20.化学与生物传感器的主要性能参数有响应时间、灵敏度、精密度、检测限、测量范围

与使用寿命。

21.电解池组成:恒温,除氧,搅拌,电极,溶剂,支持电解质

22.电池与电解池的区别在于氧化还原的机理和交换能量的不同。

23.在电解池中,阴极相对于阳极较负,在电池中,阴极相对于阳极较正。

24.三电极: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对电极,(辅助电极,一次性电极)

25.工作电极:在电化学池中,能反映物质活度(浓度),发生电化学反应或将响应激发信

号的电极,常用于电流型换能器;

指示电极:一般对于平衡体系或在测量期间主体浓度不发生可察觉的变化的体系,相应的工作电极,称指示电极,常用于电势型换能器;

参比电极:用来提供电势标准的电极,在测量过程,其电位基本不发生变化的电极;

辅助电极:提供电子传导的场所,与工作电极组成电池,形成于电子通路的电极;

pH电极即离子选择性电极,属于电势型换能器。

26.电位型换能器:检测工作电极与参比电极之间的电位差,采用二电极的方式,其工作电

极也称指示电极。因为电位型换能器的测量实在零电流的条件下进行的,不消耗待测物质,是“非破坏性”的检测技术。

27.膜电极的特点:仅对溶液中特定离子有选择性响应,膜内外被测离子活度不同而产生电

位差

28.电流型换能器:在把生化变化转化为电信号时,通常在工作电极与参比电极之间,根据

生化反应机理加一恒定的工作电压,此时进入感受器的待测物质,就会通过氧化或还原在工作电极表面产生扩散电流,在一定的极化电压下,扩散电流的大小取决于被测物质的浓度。

29.金属依靠自由电子导电,半导体依靠电子和空穴导电(因为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的数

目>半导体中的电子和空穴的数目,故金属的导电性比半导体的大)

30.半导体分类:元素半导体和化合物半导体

31.本征半导体:没有掺杂且无晶格缺陷的纯净半导体。温度升高时,电导率按指数上升。

32.N型半导体:电子导电P型半导体:空穴导电

33.光学换能器:光度型换能器,波导型换能器,CCD型换能器

https://www.360docs.net/doc/ef605959.html,D型换能器:可把光线转换为电荷,经模数转换芯片转换为数字信号。

CCD 能将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CCD应用:分子识别,基因芯片

35.压电效应:当外在物理力挤压或拉伸某个晶体时,它会因形变产生不同的电荷的效应。

36.逆压电效应:在石英晶振极板上施加交变电压,会使晶片产生机械变形振动,此现象为逆

压电效应。

压电晶体:能产生压电效应的晶体。

37.热学换能器:热敏电阻和热电偶式换能器。

27光电效应:外光电效应,内光电效应(光电导效应和光生伏特效应)。

三种光电效应造就了光电管和光电倍增管(PMT)

传感原理:光的传导和光电效应。

28.光电倍增管是一种具有极高灵敏度和超快响应时间的光电器件,是根据光电子发射,二次电子发射和电子光学的原理制成的,广泛用于紫外,可见和近红外。

28感受器的主要功能是分子识别。

在石英振子上涂膜能使石英振子的振动频率降低。

29.生物传感器不如动植物传感器的是重现性,精密度和灵敏度。

第三章(重点复习)

1.换能器和感受器的关系:换能器即感受器;换能器是感受器的基础;换能器是感受器的支撑材料;换能器表面覆膜是制备感受器的通用方法。

2.在生物传感器中,感受器的职责主要由生物敏感膜来承担,敏感元件通过敏感膜对目标分子物质的分子识别作用,产生相应的物理效应或化学效应,实现传感器的第一步“摘取信号”,然后再传给换能器。

3.敏感膜的组成:膜基体,膜材料和生物敏感材料。

敏感元件是由基体材料、成膜材料敏感功能材料组成。

组成方式有四种:①基体材料/成膜材料/敏感功能材料②基体材料/成膜材料+敏感功能材料③基体材料/成膜材料(敏感功能材料)④成膜材料+敏感功能材料。

5.成膜材料分类:有机聚合物类,无机物类,天然生物材料类,人工合成的生物材料类。7.固定化技术:混合成膜法,锚定法,夹心法。

8成膜工艺:压制法,滴注法,LB法,溶胶-凝胶法,印刷法。

9.物理化学吸附:依靠静电引力和电极表面与修饰物质的π电子相互作用而实现,是物理和化学吸附共同作用的结果。

10.LB膜法:把液面上有序列排列的某些有机化合物逐层的转移到固定基片上,在分子水平上制造出按设计次序排列的分子组合体,成为单分子层或几个多分子层的修饰薄膜。有X,Y,Z三种方式。

11.SA膜法:基于分子的自组装作用,在固体表面上自然的形成高度有序的单分子层。膜类型:单分子层,混合单层,双分支层,多层膜。

13.共价键合法:将生物组分通过共价键与膜表面结合而固定的方法。要求:低温,低离子强度和生理pH。三步:基地电极表面的活化,生物分子的偶联和剩余价键的封闭及除去键合疏松的部分。

14活化载体的方法:戊二醛偶联法,叠氮法,重氮法。

15.聚合物共价键固定法:卤化氰法,缩合法,烷基化法。

18.碳糊电极(CMCPC):化学修饰剂,石墨粉和粘合剂。

19.修饰剂:分为电活性修饰剂和非电活性修饰剂。

20电聚合法:用电化学方法在电极上进行的聚合反应。分为:阴极聚合和阳极聚合。

21电化学聚合(电聚合)装置:工作电极,对电极及参考电极的三电极系统或只有工作电极和对电极系统。常用的电聚合方法:电流沉积法,电位沉积法和循环伏安法。

22.光化学传感器的感受器(探头)是指安装在光器件附近,端部或融入部分光器件的试剂相装置,通常由称作分子探针的化学敏感试剂,固定相支持剂和其他辅助材料等组成。分子探针的光学性质的变化通过光路传输至检测系统。

第四章

1.离子选择性电极:是电位型化学传感器,在构成的电池的体系中,通过测定电池的电动势,测定与电池反应相关的化学成分,基本上是膜电极,选择性来源于敏感膜对离子的选择性响应。

2.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原理:能斯特方程

3半导体气体传感器:利用各种半导体材料的物理或化学的性质制成的气体传感器,以还原性可燃气体为检测对象,少数为吸附强的非可燃性气体。如煤报警器用的是N型半导体,氧气的用P型半导体。需要通电一段时间才能正常工作。

4爆炸三要素:一定浓度的可燃气体,一定量的氧气和足够的热量点燃它们的火源。

5电流型气体传感器:主要是电池型气体传感器,使用电流型传感器。由气体进出口,隔膜,电解池,对极,参比电极构成。

6.电流型酶传感器:将酶催化反应产生的物质发生电极反应所产生的电流响应作为测量信号,在一定条件下,利用测得的电流信号与被测的物的活度(浓度)的函数关系,来测定样品中某一生物组分的活度或浓度。

7.免疫识别:利用抗原与抗体的反应,即免疫反应来进行分子识别的方法。

8.免疫传感器:感受器,换能器,电子放大器。优劣取决于:抗体与待测物质的结合的选择性和亲和力。

9三种标记法:夹心法,竞争法,置换取代法。

11.半导体的电阻主要取决于势垒的高度和接触部的形状,即主要受表面状态和晶粒大小的影响。

12.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气敏器件的结构类型主要有烧结型,薄膜型,厚膜型,其中烧结型就是半导体陶瓷型。

13.测量电池的写法:(-)参比电极‖试液丨敏感膜丨内参比溶液丨内参比电极(+)

14.pH传感器是电势型电极

15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是将电化学传感器和生物分子特异性识别的一种生物传感器的装置。基本原理是将生物特异性试剂固定在传感元件如电极的界面,在发生相应的生化反应之后会产生一个与被测物质浓度有关的信号,进一步利用电化学方法对该信号进行测量。16.电极上反应过程的可逆性取决于:电子转移速率和平均传质速率。

18.根据输出信号的不同,酶电极分为电流型和电势型两种。

19.酶电极的制备过程的关键在于酶的固定化,固定化的目的在于保持酶的的稳定性的同时尽可能的使酶膜与敏感元件的紧密接触。

23.DNA在固体电极上的固定方法主要有:吸附法,自组装膜法,共价键合法,生物素-亲和素法等。

24.免疫分子的检测模式:①标记法:夹心法,竞争法,置换取代法(要求画图)

②非标记法:适用于电位型

25.免疫组分的固定化满足条件:①固定后的免疫分子保持良好的生物活性;②生物秒和转换器的精密接触,适应多种测试环境;③固定化层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和耐用性;④减少生物膜的生物组分的相互作用,以保持良好的选择性。

27.光纤DNA:光纤式,光波导式,表面等离子共振式。

28.杂交指示剂的类型:金属配合物类;染料类和药物小分子类。

第五章

1.光化学传感器:利用感受器的敏感膜与被测物质相互作用前后的物理,化学性质的改变而引起的光谱传播特性的变化检测物质的一类传感器。具有安全性好,可远距离检测,分辨力高,工作温度低,耗用功率低,可连续实时监控,易转换成电信号的优点。

2光化学传感器的传感机理:光的传导和光电效应。三种光电效应(外光电效应,内光电效应和光生伏特效应)造就了光电管和光电倍增管,光敏电阻和光敏晶体管,光电池和CCD 等光电元件。

3.光学式气体传感器的传感原理是基于气体对光谱的吸收,光的传导和光电效应,以红外吸收型为主。

3.光纤化学传感器:一般由光源(可没有),光纤,探头,检测器,数据处理装置组成,心脏部分(探头)是指安装在光纤端或一段光纤芯部的试剂相装置,通常由称作分子探针的化学敏感试剂,固定相支持剂和其他辅助材料制成。分子探针的光学性质变化通过光纤传输至检测系统。

4分子探针的两种安装方式:①直接安装在光纤上,参与化学作用的敏感层与光纤合为一体;

②感受器与换能器分离,光纤只祈祷采集和传输光信号的作用。

5.按光纤传感方式分为:单独型和分散型

6.化学发光过氧化氢光纤传感器用光纤和安装在光纤钱的敏感膜组成的传感器,采用聚丙烯酰胺包埋敏感物质形成凝胶的方法制备敏感膜。

第六章

1电化学发光也称电致化学发光(ECL):利用电解技术在电极表面产生的某些电活性的物质,通过氧化还原反应而导致化学发光,它是电化学技术和化学发光方法相结合的产物,既保留化学发光所具有的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大和仪器简单的特点,又有化学发光无法比拟的优点,如重现性好,连续可测,易于控制和可用于原位检测。

2.电化学发光与化学发光:实质是某些化学物质经过电极反应,完成较高能量的电子转移而生成的不稳定的激发态离子再回到基态时的以光辐射的方式释放能量的过程。与化学放光的根本区别是在于激发态离子的生成方式,在化学发光中,激发态粒子是由化学反应生成的,在ECL中,激发态离子石油激发电位的作用结果。

3.ECL:按电解方式分类:①使用交流电脉冲电压,用于反应机理的研究;②使用直流电压,

用于实际应用。

4鱼鲜度传感器:压电晶体化学传感器,膜材料是壳聚糖,敏感物质是庚二酸。

5.生物芯片起源与核酸分子杂交,指高密度固定在固相支持介质上的生物信息分子的微阵列,阵列的每个分子的序列及位置都是已知的,并且是预先设定好的序列点阵,放上生物样品由一种仪器收集信号,用计算机分析处理数据结果。

3.根据印迹分子与功能单体之间形成配合物的作用力的类型不同可将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过程分为共价键作用和非共价键作用两种,Mosbach等将它们相应的分为分子预组装方式和分子自组装方式,二者区别在于单体与印迹分子结合的机理不同。

4.化学与生物传感器的应用:①多参数水质监测传感器系统②便携式血糖测试仪③基因芯片。

6.微型化,集成化和智能化是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发展方向。

7基因芯片的基体可选择硅片,玻璃片,尼龙膜,硝酸纤维素膜

8电子鼻主要由气敏传感器阵列、信号预处理和模式识别三部分组成。某种气味呈现在一种活性材料的传感器面前,传感器将化学输入转换成电信号,由多个传感器对一种气味的响应便构成了传感器阵列对该气味的响应谱。利用气体传感器阵列的响应图案来识别气味的电子系统,它可以在几小时、几天甚至数月的时间内连续地、实时地监测特定位置的气味状况。

1.压电效应:某些电介质在沿一定的方向上受到外力的作用而变形时,内部会产生极化现象,同时在其表面上产生电荷,当外力去掉后,又重新回到不带电的状态,这种现象称为压电效应。

2传感器通常由敏感元件、传感元件、测量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

3光电效应根据产生结果的不同,通常可分为外光电效应、内光电效应、光生伏特效应三种类型。

4.热敏电阻正是利用半导体的载流子数目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制成的敏感元件。

5热电偶可以测量温度。光敏电阻适于作为光电导开关元件。

7固体半导体摄像元件CCD是一种MOS型晶体管开关集成电路

8、当某晶体沿一定方向受外力作用而变形时,其相应的两个相对表面产生极性相反的电荷,去掉外力时电荷消失,这种现象称压电效应。(压阻效应是引起电阻率变化,压电效应是引起电荷变化,应变效应是引起电阻变化,压磁效应是引起磁导率变化,霍尔效应的对象是半导体,产生霍尔效应的变化)

9灵敏度是描述传感器的输出量对输入量敏感程度的特性参数。其定义为:传感器输出量的变化值与相应的被测量的变化值之比,用公式表示 k(x)=Δy/Δx 。线性度是指传感器的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是否保持理想线性特性的一种度量。

10在光照射下,电子逸出物体表面向外发射的现象称为外光电效应,入射光强改变物质导电率的物理现象称为内光电效应。

物联网测试题目 单选题..

物联网测试题目单选题 A 安防和可视对讲集成管理:通过与可视对讲和安防系统的集成,将进行(D )完美结合,通过一块触摸屏即可实现对智能家居系统设备进行控制。D、家居控制和可视对讲 按应用模式来分,读写器可分为固定式,便携式,一体式读写式和(C)C,模块式读写式。 按照部署方式和服务对象可将云计算划分为(A) A.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B (A)标签工作频率是30-300kHz。A、低频电子标签 (B)标签工作频率是3-30MHz。B、高频电子标签 (C)标签工作频率是300MHz-3GHz。C、特高频电子标签 (D)标签工作频率是 2.45GHz。D、微波标签 被称为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的是(D) D.物联网 边缘节点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何种处理会对通信量产生显著影响。( A)、加密。不属于停车诱导系统功能的是(C) C,请求交通服务功能。 不属于智能交通实际应用的是(C)C,探测车辆和设备。 C 采用物联网技术构建的供暖系统,通过(C)控制系统,实时监控。C,有线或无线传感网。 采用休眠机制会对物联网会产生什么影响?(C)C, 会有消息延迟。 采用智能交通管理系统(ITMS)不可以(D)D.处理路灯故障 超高频RFID 卡的作用距离(C)。C、3~8m, 出租车智能调度系统提供的功能不包括(D )。D、自动寻路功能 出租车智能调度系统要解决的实质问题是(C)。C、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给出租车公交系统带来的沉重压力 出租车智能调度系统中用来发送交通服务请求,路径回放请求的是(D)D, 地面接收站。 传感器节点采集数据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什么?(D) D.位置信息 传感器选择性测定的基础,它可以引起某种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D 换能器 从技术上看,生物传感器由分子识别元件和( D )构成。其中分子识别元件是生物从供应链的上游至下游。跟随一个特定的单元或一批产品运行路径的能力,属于可追朔性的哪个方面?(A) A.跟踪

生物传感器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生物传感器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生物传感器?这个熟悉但又概念模糊的名词最近不断出现在媒体报道上,生物传感器相关的研究项目陆续获得巨额的研究资助,显示出越来越受重视的前景。要掌握生命科学研究的前研信息,争取好的研究课题和资金,你怎能不了解生物传感器? 让我们来看看生物通最近的一些报道: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科学家研发了可用于检测肿瘤蛋白以及耐药性MASA细菌的微型生物传感器。该系统利用一个回旋装置来检测,类似导航系统和气袋的原理。振荡晶片的大小类似于一颗尘埃尺寸,有望可使医生诊断和监测常见类型的肿瘤,获得最佳治疗方案。该装置可以鉴定肿瘤标志物-蛋白以及其它肿瘤细胞产生的丰度不同的生物分子。该小组下一步目标是把检测系统做成一个手持式系统,更加快速方便地检测组织样品。欧共体已经拨款1200万欧元资金给该小组,以使该技术进一步完善。 苏格兰IntermediaryTechnologyInstitutes计划投资1亿2千万英镑发展“生物传感器平台(BiosensorPlatform)”——一种治疗诊断技术。作为将诊断和治疗疾病结合在一起的新兴疗法,能够在诊断的同时,提出适合不同病人的治疗方案,可以降低疾病诊断和医学临床的费用与复杂性,同时具备提供疾病发展和药品疗效成果的能力。目前该技术已被使用在某些乳癌的治疗上,只需在事前做些特殊的测试,即可根据结果决定适合的疗程。这个技术更被医学界视为未来疾病疗程的主流。 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者使用GeneFluidics开发的新型生物传感器来鉴定引起感染的特定革兰氏阴性菌,该结果表明利用微型电化学传感器芯片已经可以用于人临床样本的细菌检查。GeneFluidics'16-sensor上的芯片包被了UCLA设计的特异的遗传探针。临床样本直接加到芯片上,然后其电化学信号被多通道阅读器获取。根据传感器上信号的变化来判断尿路感染的细菌种类。从样品收集到结果仅需45分钟。比传统方法(需要2天时间)

生物传感器分析解析

阅读报告 生物传感器 教学单位: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指导单位:机电工程学院 完成时间: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教务处制发

生物传感器 摘要 传感器(英文名称:transducer/sensor)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 传感器的特点包括:微型化、数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系统化、网络化。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传感器的存在和发展,让物体有了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感官,让物体慢慢变得活了起来。通常根据其基本感知功能分为热敏元件、光敏元件、气敏元件、力敏元件、磁敏元件、湿敏元件、声敏元件、放射线敏感元件、色敏元件和味敏元件等十大类。 生物传感器(biosensor),是一种对生物物质敏感并将其浓度转换为电信号进行检测的仪器。是由固定化的生物敏感材料作识别元件(包括酶、抗体、抗原、微生物、细胞、组织、核酸等生物活性物质)、适当的理化换能器(如氧电极、光敏管、场效应管、压电晶体等等)及信号放大装置构成的分析工具或系统。生物传感器具有接受器与转换器的功能。 关键词:传感器生物传感器

目录 1 生物传感器 (1) 1.1生物传感器简介 (1) 2 生物传感器的介绍 (2) 2.1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 (2) 2.2技术特点 (2) 2.3国内外应用发展情况及应用案例 (3) 2.3.1国内应用发展 (3) 2.3.2国外应用发展 (3) 2.3.3应用案例 (4) 参考文献 (6)

生物传感器基本原理与应用

生物传感器基本原理与应用 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对生物物质敏感并将其浓度转换为电信号进行检测的仪器。是由固定化的生物敏感材料作识别元件(包括酶、抗体、抗原、微生物、细胞、组织、核酸等生物活性物质)、适当的理化换能器(如氧电极、光敏管、场效应管、压电晶体等等)及信号放大装置构成的分析工具或系统。 生物传感器由分子识别部分(敏感元件)和转换部分(换能器)构成。以分子识别部分去识别被测目标,是可以引起某种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的主要功能元件。分子识别部分是生物传感器选择性测定的基础;而换能部分是把生物活性表达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物理或化学换能器(传感器)。 各种生物传感器有以下共同的结构:包括一种或数种相关生物活性材料(生物膜)及能把生物活性表达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物理或化学换能器(传感器),二者组合在一起,用现代微电子和自动化仪表技术进行生物信号的再加工,构成各种可以使用的生物传感器分析装置、仪器和系统。 生物传感器能够选择性地分辩特定物质的物质有酶、结构抗体、组织、细胞等。这些分子识别功能物质通过识别过程可与被测目标结合成复合物,如抗体和抗原的结合,酶与基质的结合。 主要应用: 1.食品工业。生物传感器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包括食品成分、食品添加剂、有害毒物及食品鲜度等的测定分析。 2.环境监测。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人们迫切希望拥有一种能对污染物进行连续、快速、在线监测的仪器,生物传感器满足了人们的要求。目前,在包括水环境监测、大气环境监测等方面,生物传感器已经有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和良好的前景。 3.发酵工业。在各种生物传感器中,微生物传感器具有成本低、设备简单、不受发酵液混浊程度的限制、可能消除发酵过程中干扰物质的干扰等特点。因此,在发酵工业中广泛地采用微生物传感器作为一种有效的测量工具。 目前主要的应用方向为:原材料及代谢产物的测定、微生物细胞数目的测定等。 4.医学。医学领域的生物传感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生物传感技术不仅为基础医学研究及临床诊断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的新型方法,而且因为其专一、灵敏、响应快等特点,在军事医学方面,也具有广的应用前景。目前主要的应用方向有:临床医学(主要是酶电极)、军事医学等。此外,在法医学中,生物传感器还可用作DNA鉴定和亲子认证等。

国内外有关生物电化学的书籍

1、电化学与生物传感器 张学记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7-1) 目录:第1章 NO电化学传感器 第2章农药生物传感器 第3章葡萄糖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第4章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新进展 第5章电化学免疫分析及免疫传感器研究进展 第6章超氧化物电化学及生物传感器:原理、进展及应用 第7章场效应器件检测带电大分子:可行性和局限性第8章生物样品中H2S产物的电化学传感器 第9章免疫传感器的最新进展 第10章用于体内pH测定的微电极 第11章生物芯片——原理与应用 第12章生物燃料电池 第13章基于电活性无机多晶体的化学及生物传感器 第14章基于纳米粒子的生物传感器和生物分析 第15章基于碳纳米管的电化学传感器 第16章基于溶胶?凝胶材料固定生物分子的生物传感器 第17章基于蛋白质直接电子转移的生物传感器 2、医学生物电化学方法 考利达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06) 3、龋病与生物电和自由基 黄力子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03年1月1日) 目录:第一篇龋病发病机理的生物电化学理论的提出 第二篇电化学人工龋模型的建立及其意义 第三篇龋病发病机量与自由基 4、生物电分析化学 金文睿汪乃兴彭图治赵昕山东大学出版社(1994-10)

1、Modern Bioelectrochemistry Gutmann, Felix、 Keyzer, Hendrik Springer-Verlag New York Inc. (2012-03) 2、Bioelectrochemistry: Fundamentals,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 P. N. Bartlett WileyBlackwell (2008-06) 3、Elsevier Science E. Palecek(2006-02) 4、Bioelectrochemistry: Charge Separation Across Biomembranes - Proceedings of the Nineteenth Course of the International School of Biophysics, Held in Erice, Italy, Novemeber 13-18, 1988 No. 3 Blank, Martin、 Milazzo, Giulio Kluwer Academic/Plenum Publishers (1991-01) 5、生物电化学:生物氧化还原反应 6、(意)[米拉佐]https://www.360docs.net/doc/ef605959.html,azzo,(美)[布兰克]Martin Blank合编;肖科等 译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目录:第1章生物电化学和生物能学 第2章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一般准则 第3章光合作用——选题 第4章生物酶氧化还原反应的能力学 第5章生物电化学的动力学:在电极上和溶液中的光氧化还原反应 第6章生物电化学中现代伏安方法的应用 7、生物电化学系统:从胞外电子传递到生物技术应用(Bioelectrochemical systems : from extracellular electron transfer to biotechnological application) [比] 瑞贝(KorneelRabaey),等著。王爱杰、任南琪、陶虎春等译科学出版社 (2012-06) 目录:第1章生物电化学系统:面向环境和工业生物技术的新方法第2章微生物利用生物质产能 第3章酶燃料电池及其与BES/MFC的互补关系 第4章基于可溶性化合物的电子穿梭 第5章从微生物到电子活性表面的直接电子传递 第6章生物电化学系统中的基因改造微生物 第7章电化学损失 第8章分析生物电化学系统的电化学方法 第9章生物电化学系统中的材料 第10章影响BES性能的技术因素及规模化的瓶颈 第11章有机物氧化 第12章生物电化学系统中硫化物的转化 第13章生物电化学系统中的化学催化阴极 第14章反应器中的生物电化学还原

生物传感器作业第一次

1.什么是生物传感器?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分别有什么功能. 答: 生物传感器:用生物质作为敏感元件的一种传感器。 主要部件:生物敏感膜(或称作分子识别原件)和换能器 生物敏感膜是生物传感器的关键元件,直接决定传感器的功能和质量 换能器的作用是将各种生物的、化学的和物理的信息转化成电信号 2.什么是酶联免疫测定法?描述其两种检测方法,可画图说明.并举一两个例子。答: 所谓酶联免疫测定法是指用酶促反应的放大作用来显示初级免疫学反应。主要有: 一、夹心法,多用于检测大分子物质,其操作步骤如下: (1)将特异性抗体与固相载体连接,形成固相抗体:洗涤除去未结合的抗体及杂质。 (2)加受检标本:使之与固相抗体接触反应一段时间,让标本中的抗原与同相载体上的抗体结合,形成固相抗原复合物。洗涤除去其他未结合的物质。(3)加酶标抗体:使同相免疫复合物上的抗原与酶标抗体结合。彻底洗涤未结合的酶标抗体。此时固相载体上带有的酶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正相关。(4)加底物:酶催化底物成为有色产物。根据颜色反应的程度进行该抗原的定性或定量。 举例:(1)应用双抗体夹心法可检测人体中的免疫球蛋白D的含量;(2)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的含量。 二、竞争法,多用于小分子或半抗原的检测,操作步骤如下: (1)将特异抗体与固相载体连接,形成固相抗体,洗涤。

(2)待测管中加受检标本和一定量酶标抗原的混合溶液,使之与固相抗体反应。如受检标本中无抗原,则酶标抗原能顺利地与固相抗体结合。如受检标本中含有抗原,则与酶标抗原以同样的机会与固相抗体结合,竞争性地占去了酶标抗原与固相载体结合的机会,使酶标抗原与固相载体的结合量减少。参考管中只加酶标抗原,保温后,酶标抗原与同相抗体的结合可达最充分的量。洗涤。 (3)加底物显色:参考管中由于结合的酶标抗原最多,故颜色最深,参考管颜色深度与待测管颜色深度之差,代表受检标本抗原的量。待测管颜色越淡,表于标本中抗原含量越多。 图示如下: 举例:(1)利用竞争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的影响因素;(2)利用竞争法检测蓝舌病抗体的含量。 3. DNA的三级结构? 答: 一级结构:脱氧核苷酸在长链上的排列顺序 二级结构:双螺旋链(碱基配对原则) 三级结构:超螺旋结构 4.生物敏感元件的固定化方法有哪几种?分别有什么特点.酶和DNA分别常用哪几种固定方法. 答: (1)生物敏感元件常用固定方法有:夹心法、包埋法、吸附法、共价结合法、交联法、微胶囊法 (2)各方法的特点: 夹心法:操作简单,不需要化学处理,固定生物量大,响应速度快,重现性好,

历年问答题

三、名词解释 1. 蛋白质超二级结构 2. sanger反应 3. ribozyme 4. 顺反子 5. 基因文库 6. 引发体 7. 限制性内切酶 8. 分子病 9. 增色效应与减色效应10. 固定化酶11. 解偶连作用12. 亲和层析 四、问答题 1. 简述信号肽的特点和转运机制。 2. 同工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研究同工酶有何意义? 3. 生物膜主要有哪些生物学功能?任举一例说明膜结构与功能的密切关系。 4. 研究蛋白质一级结构有哪些意义? 5. 何谓DNA的变性、复性和杂交?DNA的杂交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试举例说明。 6. 有一蛋白质在某一组织内含量较低,很难分离提纯,现已知其分子量并具有该蛋白质的 抗体,问用哪些实验方法可以初步证明该组织内确含有该蛋白质? 三、名词解释 1. 信号肽/导肽 2. Km/Tm 3. DNA文库/c DNA文库 4. 超二级结构/结构域 5. 主动运输/被动运输 6. PCR/RAPD 7. 化学酶工程/生物酶工程 8. 胞间信号/胞内信号 四、问答题 1. 蛋白质特定构象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环境因素对蛋白质构象形成有无影响?为什么? 2. 试比较光合磷酸化和氧化磷酸化能量转化机制的异同。 3. 激素受体有哪两大类?试比较其信号转导机制。 4. 同工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研究同工酶的意义? 5. 画出tRNA的二级结构模式图,标明其关键功能部位,并阐述其在蛋白质合成中结构和 功能的统一性。 6. 分子筛层析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皆可用于测定蛋白质分子量,其原理有何差异? 各自特点和适用范围。 7. 将四种二肽(Gly- Gly,His-His,Asp-Asp,Lys-Lys) 的混合物先在PH5.6缓冲系统中进行 电泳(I),再转90。在PH7.2缓冲系统中进行电泳(II),最后用茚三酮显色。请在下图中绘出该试验电泳图谱,并简述理由。 三、解释下列名词 1. 朊病毒(prion) 2. HGP 3. RFLP 4. Kat 型抑制剂 5. 信号肽 6. DNA文库 7. 化学渗透学说 8. 拓扑异构酶 四、问答题 1. 试述同工酶产生的原因及其生物学意义?为什么可以用电泳的方法分离鉴定同工酶? 2. 研究蛋白质、核酸一级结构有何意义?试对蛋白质、核酸的一级结构测定战略进行比较? 3. 什么是抗体?试以IgG的结构为例,分析抗体的重要功能,并简要说明抗体的多样性。 4. 什么是受体?有何特征和类别?简述一种分离提纯受体的方法、原理。 5. DNA半保留复制的机理是通过哪些重要的实验证明的?该复制方式的揭示有何意义? 三、解释下列名词

生物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Chapter 1生物传感器 (Biosensors) ? 1.1 Generalization(概述)? 1.2 Principle (基本原理)? 1.3 Classification(分类)? 1.4 Application(应用)

1.2 生物传感器工作原理 被测对象生物敏 感膜 (分子 识别感 受器) 电 信 号 换 能 器 物理、化学反应 化学物质 力 热 光 声 . . . 图16-1 生物传感器原理图

BIOSENSORS 1.2 生物传感器原理 无论是基于电化学、光学、热学或压电 晶体等不同类型的生物传感器,其探头均由 两个主要部分组成,一是感应器,它是由对 被测定的物质(底物)具有高选择性分子识 别功能的膜构成。二是转换器,它能把膜上 进行的生化反应中消耗或生成的化学物质, 或产生的光、热等转变成电信号,最后把所 得的电信号经过电子技术的处理后,在仪器 上显示或记录下来。

换能器(T r a n s d u c e r )感受器(R e c e p t o r )= 分析物(Analyte ) 溶液(Solution )选择性膜(Thin selective membrane ) 识别元件(Recognition )生物传感器工作机理 测量信号(Measurable Signal ) BIOSENSORS

(1)将化学变化转变成电信号 酶传感器为例,酶催化特定底物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使特定生成物的量有所增减。用能把这类物质的量的改变转换为电信号的装置和固定化酶耦合,即组成酶传感器.常用转换装置有氧电极、过氧化氢。

生物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

生物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与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生物传感器得到了极为迅速的发展,当今各发达国家都把生物传感器列为21世纪的关键技术,给予高度的重视。生物传感器不仅广泛用于传统医学领域,推动医学发展,而且还在空间生命科学、食品工业、环境监测和军事等领域广泛应用。 关键词:生物传感器;原理;应用;发展 Abstract: A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bio-sensors has been very rapid development,today's developed countries regard the biosensor technology as the key to the 21st century, given a high priority. Biosensors are widely used in traditional medicine not only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ine, but also in space life science, food industry,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widely used in military and other fields. Keyword s: biosensor; principle;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目录 一. 引言 (4) 二. 生物传感器的原理 (4) 三. 生物传感器的应用 (5) 3.1.生物传感器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5) 3.1.1. 基于中医针灸针的传感针 (5) 3.1.2.生物芯片 (5) 3.1.3.生物传感器的临床应用 (5) 3.2.生物传感器在非传统医学领域的应用 (6) 3.2.1.在空间生命科学发展中的应用 (6) 3.2.2.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6) 3.2.3.在食品工程中的应用 (6) 3.2.4.在军事领域的应用 (6) 四. 生物传感器的未来 (7) 五. 结束语 (7) 六. 参考文献 (7)

酶生物传感器

酶生物传感器得应用进展 摘要:酶生物传感器就是将酶作为生物敏感基元,通过各种物理、化学信号转换器捕捉目标物与敏感基元之间得反应所产生得与目标物浓度成比例关系得可测信号,实现对目标物定量测定得分析仪器。与传统分析方法相比,酶生物传感器具有独特得优点:选择性高、反复多次使用、响应快、体积小、可实现在线监测、成本低,便于推广普及。本文主要论述生物酶传感器得特征、发展及酶传感器中应用得新技术。 关键词:酶生物传感器;进展;应用新技术 1概述 生物传感器(Biosensor)就是一类特殊得化学传感器,通过各种物理、化学型信号转换器捕捉目标物与敏感基元之间得反应,然后将反应得程度用离散或连续得信号表达出来,从而得出被测物得浓度[1]。自1962年Clark[2]等人提出把酶与电极结合来测定酶底物得设想后,1967年Updike与Hicks[3]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支葡萄糖氧化酶电极[2],用于定量检测血清中葡萄糖含量、此后,酶生物传感器引起了各领域科学家得高度重视与广泛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 酶生物传感器就是将酶作为生物敏感基元,通过各种物理、化学信号转换器捕捉目标物与敏感基元之间得反应所产生得与目标物浓度成比例关系得可测信号,实现对目标物定量测定得分析仪器、与传统分析方法相比,酶生物传感辑就是由固定化得生物敏感膜与与之密切结合得换能系统组成,它把固化酶与电化学传感器结合在一起,因而

具有独特得优点:(1)它既有不溶性酶体系得优点,又具有电化学电极得高灵敏度;(2)由于酶得专属反应性,使其具有高得选择性,能够直接在复杂试样中进行测定、因此,酶生物传感器在生物传感器领域中占有非常重要得地位、生物传感器具有多样性、无试剂分析、操作简便、灵敏、快速、价廉、可重复连续使用等特点,已在食品发酵工业、临床医学、环境监测、军事科学等领域展现出十分广阔得应用前景[4-9]。 2酶生物传感器得基本结构 酶生物传感器得基本结构单元就是由物质识别元件(固定化酶膜)与信号转换器(基体电极)组成、当酶膜上发生酶促反应时,产生得电活性物质由基体电极对其响应、基体电极得作用就是使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从而加以检测,基体电极可采用碳质电极(石噩电板、玻碳电极、碳棚电极)、R电极及相应得修饰电极、 3酶生物传感器得分类 生物传感器按换能方式可分为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与光化学生物传感器2种。 3、1电化学酶传感器 基于电子媒介体得葡萄糖传感器,具有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寿命长、抗干扰性能好等优点,尤为受到重视。二茂铁由于有不溶于水、氧化还原可逆性好、电子传递速率高等优点,得到了广泛得研究与应用。

最新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生物分子的分析检测对获取生命过程中的化学与生物信息、了解生物分子及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阐述生命活动的机理以及对疾病的有效诊断与治疗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高效、快速、灵敏地检测这些生物分子,是当前生命科学领域中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发展各种新型的分析检测技术。生物传感器的出现为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工具,为生命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许多新的方法 1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1.1 基本结构 通常情况下,生物传感器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即生物识别元件和信号转换器。生物识别元件是指具有分子识别能力,能与待测物质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生物活性物质,如酶、抗原、抗体、核酸、细胞、组织等。信号转换器主要功能是将生物识别作用转换为可以检测的信号,目前常用的有电化学、光学、热和质量分析几种方法[1]。其中,电化学方法就是一种最为理想的检测方法。 图1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基本结构 1.2 工作原理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采用固体电极作基础电极,将生物敏感分子固定在电极表面,然后通过生物分子间的特异性识别作用,生物敏感分子能选择性地识别目标分子并将目标分子捕获到电极表面,基础电极作为信号传导器将电极表面发生的识别反应信号导出,变成可以测量的电信号,从面实现对分析目标物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的目的。 2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分类

由各种生物分子(抗体、DNA、酶、微生物或全细胞)与电化学转换器(电流型、电位型、电容型和电导型)组合可构成多种类型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根据固定在电极表面的生物敏感分子的不同,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可分为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电化学DNA传感器、电化学酶传感器、电化学微生物传感器和电化学组织细胞传感器等。 2.1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是一种将免疫技术与电化学检测相结合的标记免疫分析方法。它是以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为基础,将抗原/抗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后的生物反应信号转换成可测量的电信号并通过基础电极将其导出。当采用电化学检测方法测量时,其信号大小与目标分析物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成线性关系,从而实现对目标检测物的分析测定。 根据抗原-抗体间的免疫反应的类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可分为两种:竞争法和夹心法。竞争法的分析原理是基于标记抗原和非标记抗原共同竞争与抗体的反应[2]。而夹心法则是将捕获抗体、抗原和检测抗体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捕获抗体/抗原/检测抗体的夹心式复合物,也称“三明治”式结合物[3]。 图2 竞争法 图3 夹心法 2.2 DNA生物传感器 DNA生物传感器主要检测的是核酸的杂交反应。电化学DNA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即将单链DNA(ssDNA)探针,固定在电极上,在适当的温度、pH、离子

有关传感器类计算的问题

第一章 传感器的概述 1.传感器的定义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叫做传感器。 2.传感器的共性:利用物理定律或物质的物理、化学、生物等特性,将非电量(位移、速度、加速度、力等)转换成 电量(电压、电流、电容、电阻等)输出。▲▲ 3.传感器的组成:传感器由有敏感元件、转换元件、信号调理电路、辅助电源组成。传感器基本组成有敏感元件和 转换元件两部分,分别完成检测和转换两个基本功能。 4.传感器技术的发展:①传感器性能的改善;②开展基础理论研究;③传感器的集成化;④传感器的智能化; ⑤传感器的网络化;⑥传感器的微型化。▲▲ 5.传感器的分类:▲▲ ①按传感器的输入量(及被测参数)进行分类:位移传感器、速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 感器等。 ②按传感器的输出量进行分类:模拟式传感器、数字式传感器。 ③按传感器的能量关系进行分类:能量变换型传感器、能量控制型传感器。 ④按传感器的基本效应进行分类:物理传感器、化学传感器、生物传感器。 ⑤ 按传感器所蕴含的技术特征进行分类:普通传感器、新型传感器(智能传感器、模糊传感 器、网络传感器、微传感器)。 ⑥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进行分类:电阻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 磁敏式传感器、热电式传感器、光电式传感器等。 第二章 传感器的基本特性 1.传感器的基本特性:静态特性、动态特性。▲▲ 2.衡量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主要指标有:线性度 、灵敏度 、分辨率迟滞 、重复性 、漂移。▲▲ 3.迟滞产生原因:传感器机械部分存在摩擦、间隙、松动、积尘等。▲▲ 4.产生漂移的原因:①传感器自身结构参数老化;②测试过程中环境发生变化。▲▲ 5.例题:▲▲ 1.用某一阶环节传感器测量100Hz 的正弦信号,如要求幅值误差限制在±5%以内,时间常数应取多少?如果用该传感器测量50Hz 的正弦信号,其幅值误差和相位误差各为多少?▲▲ 解:一阶传感器的频率响应特性: 幅频特性: 1 )(1)(+=ωτωj j H )(11)(ωτω+=A

生物传感器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生物传感器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摘要: 生物传感器是一类特殊的化学传感器,是以生物体成分(如酶,抗原,抗体,激素等)或生物体本身(细胞,微生物,组织等)作为生物体敏感元件,对被测目标物具有高度选择性的检测器件。生物传感器不仅广泛用于传统医学领域,推动医学发展,而且还在空间生命科学、食品工业、环境监测和军事等领域广泛应用。 关键词:生物传感器种类;原理;应用;趋势 一.生物传感器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生物传感器由分子识别部分(敏感元件)和转换部分(换能器)构成,以分子识别部 分去识别被测目标,是可以引起某种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的主要功能元件。分子识别部分 是生物传感器选择性测定的基础。生物传感器通过物理,化学型信号转换器捕捉目标物 与敏感元件之间的反应,并将反应的程度用离散或连续的电信号表达出来,从而得出 被测量。 生物体中能够选择性地分辨特定特质的物质有酶、抗体、组织、细胞等。这些分子识 别功能物质通过识别过程可与被测目标结合成复合物,如抗体和抗原的结合、酶与基质的 结合。在设计生物传感器时,选择适合于测定对象的识别功能物质,是极为重要的前提; 要考虑到所产生的复合物的特性。根据分子识别功能物质制备的敏感元件所引起的化学变 化或物理变化,去选择换能器,是研制高质量生物传感器的另一重要环节。敏感元件中光、热、化学物质的生成或消耗会产生相应的变化量。根据这些变化量,可以选择适光的换能器。 二.生物传感器的分类及应用 1.酶生物传感器 酶传感器是生物传感器的一种,是利用生化反应所产生的或消耗的物质的量,通过电化学 装置转换成电信号,进而选择性地测定出某种成分的器件。酶生物传感器应用于检测血糖 含量,检测氨基酸含量,测定血脂,测定青霉素和浓度,测定尿素,测定血液中的酶含量 酶传感器中应用的新技术:纳米技术 固定化酶时引入纳米颗粒能够增加酶的催化活性,提高电极的响应电流值。首先,纳米颗 粒增强在载体表面上的固定作用;其次是定向作用,分子在定向之后,其功能会有所改善;第三,由于金、铂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宏观隧道效应,可以作为固定化酶之间、 固定化酶与电极之间有效的电子媒介体,从而使得氧化还原中心与铂电极间通过金属颗粒 进行电子转移成为可能,酶与电极间可以近似看作是一种导线来联系的。这样就有效地提 高了传感器的电流响应灵敏度。孟宪伟等首次研究了二氧化硅和金或铂组成的复合纳米颗 粒对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电流响应的影响,其效果明显优于这=种纳米颗粒单独使用时对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的增强作用。其原因是纳米粒子具有吸附浓缩效应、吸附定向和量子尺寸颗 粒效应,复合纳米颗粒比单独一种纳米颗粒更易于形成连续势场,降低电子在电极和固定 化酶间的迁移阻力,提高电子迁移率,有效地加速了酶的再生过程,因此复合纳米颗粒可 以显著增强传感器的电流响应。 2.免疫传感器 免疫传感器应用于检测食品中的毒素和细菌,检测DNA 光纤,检测残留的农药,毒品和滥 用药物的检测。

传感器的与检测技术课后地的题目标准详解

第1章 概述 1.1 什么是传感器? 传感器定义为能够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和装 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1.2 传感器的共性是什么? 传感器的共性就是利用物理规律或物质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将非电量(如位移、 速度、加速度、力等)输入转换成电量(电压、电流、电容、电阻等)输出。 1.3 传感器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基本组成部分,另外还有信号调理电路和辅助电源电路。 1.4 传感器如何进行分类? (1)按传感器的输入量分类,分为位移传感器、速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等。(2)按传感器的输出量进行分类,分为模拟式和数字式传感器两类。(3)按 传感器工作原理分类,可以分为电阻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 器、磁敏式传感器、热电式传感器、光电式传感器等。(4)按传感器的基本效应分类,可分 为物理传感器、化学传感器、生物传感器。(5)按传感器的能量关系进行分类,分为能量变 换型和能量控制型传感器。(6)按传感器所蕴含的技术特征进行分类,可分为普通型和新型 传感器。 1.5 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有哪些? (1)开展基础理论研究(2)传感器的集成化(3)传感器的智能化(4)传感器的网络化 (5)传感器的微型化 1.6改善传感器性能的技术途径有哪些? (1)差动技术(2)平均技术(3)补偿与修正技术(4) 屏蔽、隔离与干扰抑制 (5) 稳定性处理 第2章传感器的基本特性 2.1 什么是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描述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主要指标有哪些? 答: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是指在被测量的各个值处于稳定状态时,输出量和输入量之间的关系。 主要的性能指标主要有线性度、灵敏度、迟滞、重复性、精度、分辨率、零点漂移、温度漂 移。 2.2 传感器输入-输出特性的线性化有什么意义?如何实现其线性化? 答:传感器的线性化有助于简化传感器的理论分析、数据处理、制作标定和测试。 常用的线性化方法是:切线或割线拟合,过零旋转拟合,端点平移来近似,多数情况下用最 小二乘法来求出拟合直线。 2.3 利用压力传感器所得测试数据如下表所示,计算其非线性误差、迟滞和重复性误差。设 压力为0MPa 时输出为0mV ,压力为0.12MPa 时输出最大且为16.50mV. 非线性误差略 正反行程最大偏差mV H 1.0max =?,所以%6.0%50 .161.0%100max ±=±=?±=FS H Y H γ 重复性最大偏差为08.0max =?R ,所以%48.0%1005 .1608.0max ±=±=?±=FS R Y R γ 2.4什么是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如何分析传感器的动态特性? 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是指传感器对动态激励(输入)的响应(输出)特性,即输出对随时间变 化的输入量的响应特性。

生物传感器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生物传感器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摘要:到来后,获取准确可靠的信息对现代化生产有着重大作用,而传感器是获取自然和生产领域中信息的主要途径与手段。其中生物传感器早已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如食品、制药、、、环境监测等方面。生物传感器专一性好、易操作、设备简单、测量快速准确、适用范围广。随着固定化技术的发展,生物传感器在市场上具有极强的竞争力。生物传感器的研究开发,已成为世界科技发展的新热点。相信不久的将来,生物传感器技术将会出现一个飞跃,达到与其重要地位相称的新水平。 关键词:生物传感器、应用、前景 一、传感器概述 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GB7665-87对传感器下的定义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件并按照一定的规律(法则)转换成可用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和转换元件组成”。 随着的到来,世界开始进入。在利用信息的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要获取准确可靠的信息,而传感器是获取自然和生产领域中信息的主要途径与手段。 在现代工业生产尤其是自动化生产过程中,要用各种传感器来监视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个参数,使设备工作在正常状态或最佳状态,并使产品达到最好的质量。因此可以说,没有众多的优良的传感器,现代化生产也就失去了基础。 传感器早已渗透到工业生产、宇宙开发、海洋探测、环境保护、资源调查、医学诊断、生物工程、甚至文物保护等各个领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茫茫的太空,到浩瀚的海洋,以至各种复杂的工程系统,几乎每一个现代化项目,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传感器。 由此可见,在发展经济、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重要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这一领域的发展。相信不久的将来,传感器技术将会出现一个飞跃,达到与其重要地位相称的新水平。 传感器的特点主要有微型化、数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系统化、网络化,它不仅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更新换代,而且还可能建立新型工业,从而成为21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 常见传感器有、、、、、、、以及等。 二、生物传感器概述 生物传感器是用生物活性材料(酶、、、抗体、抗原等)与换能器有机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是发展生物技术必不可少的一种先进的检测方法与监控方法,也是物质分子水平的快速、微量分析方法。 1967年.乌普迪克等制出了第一个生物传感器--葡萄糖传感器。将包含在聚丙烯酰胺胶体中加以固化,再将此胶体膜固定在隔膜氧电极的尖端上,便制成了这种葡萄糖传感器。 生物传感器的分类: ⑴按照感受器生命物质分类,可分为:微生物传感器、免疫传感器、组织传感器、细胞传感器、、DNA传感器等等。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应用实例zhuyue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应用实例 摘要:生物电化学传感器是生物传感器中研究最早、种类最多的一个分支, 它具有专一、高效、简便、快速的优点, 已应用于生物、医学及工业分析等方面。目前,生物传感器正进人全面深人研究开发时期,各种微型化、集成化、智能化、实用化的生物传感器与系统越来越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生物传感器的面貌会焕然一新。 关键词:生物传感器,应用 引言 生物传感器正是在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之间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学科。 最早的生物传感器发明于1962年,英国Clark[1]利用不同的物质与不同的酶层发生反应的工作原理,在传统的离子选择性电极上固定了具有生物功能选择的酶,从而构成了最早的生物传感器一一酶电极。生物传感器的研究全面展开是在20世纪80年代,20多年来发展迅速,在食品工业、环境监测、发酵工业、医学等方面得到了高度重视和广泛应用。 1 工作原理及其分类 1.1 工作原理 传感器主要由信号检测器和信号转换器组成,它能够感受一定的信号并将这种信号转换成信息处理系统便于接收和处理的信号,如电信号、光信号等。生物传感器是利用生物分子探测生物反应信息的器件。换句话说,它是利用生物的或有生命物质分子的识别功能与信号转换器相结合,将生物反应所引起的化学、物理变化变换成电信号、光信号等。Rogers[2]等人将生物传感器定义为:由生物识别单元,如酶、微生物、抗体等和物理转换器相结合所构成的分析仪器,生物部分产生的信号可转换为电化学信号、光学信号、声信号而被检测。可见,任何一个生物传感器都具有两种功能,即分子识别和信号转换功能。 1.2 主要分类 生物传感器的分类方式很多,但根据生物学和电子工程学各自的范畴,主要有以下两种分类方式。 (1)根据生物传感器中信号检测器上的敏感物质分类 生物传感器与其它传感器的最大区别在于生物传感器的信号检侧器中含有敏感的生命物质。这些敏感物质有酶、微生物、动植物组织、细胞器、抗原和抗体等。根据敏感物质的不同,生物传感器可分酶传感器、微生物传感器、组织传感器、细胞器传感器、免疫传感器等。生物学工作者习惯于采用这种分类方法。(2)根据生物传感器的信号转换器分类

生物传感器应用

生物传感器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摘要: 生物传感器以其方便快捷、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优点,已然成为了各个学科中不可或缺的测试仪器。其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发酵工业、医学、环境监测等各个领域。在环境领域,生物传感器以又应用于水质、大气等介质中的各种污染物的检测,已经是日常监测中不可替代的分析仪器。本文对生物传感器在环境监测的应用进行综述。未来,生物传感器会越来越灵敏、越来越方便快捷,将会大大提高环境监测人员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生物传感器,污染物监测,环境监测。 1.生物传感器简介: 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对生物物质敏感并将其浓度转化为电信号进行监测的仪器。一般由需要以下几个部位组成:识别元件、理化换能器、信号放大器以及分析系统等。识别元件一般由固定化的生物敏感材料制成,这些材料可以是酶、抗体、抗原、细胞、核酸、组织、微生物等物质;适当的理化换能器,如氧电极、光敏管等可以制成换能器,这是将一些物质浓度转化为电信号的关键;而信号放大装置的作用就是将电信号放大,然后方便信号接收进而给分析系统进行分析。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将信息学、生物芯片、计算机等学科融合交叉的科学产物,是科技发展的过程必不可少的先进的检测装置。从第一支生物酶传感器的研制后,生物传感器以其高选择性、体积小、方便携带、实时监测、环境污染小、高灵敏度和连续测定等优点,在生物科学、环境科学、食品科学等领域皆有十分广阔的探索价值和应用前景[1]。 生物传感器有许多种分类方式:根据生物活性物质的类别,生物传感器可以分为酶传感器、免疫传感器、DNA传感器、组织传感器和微生物传感器等;根据检测原理,生物传感器可分光学生物传感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及压电生物传

2020年 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知识,考精彩试题目,( 精彩试题与问题详解,考试得分100分、

2020年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知识,考试题目,( 试题与答案,考试得分100分、满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共40分) 1. 信息材料旨在实现信息的产生、发射、传输、接收、获取、存储和显示等功能使用,下列属于信息材料的是() A.第三代半导体材料 B.超大容量信息存储材料 C.先进磁性材料 D.激光晶体 参考答案 答案:ABC 2. 目前,以疫苗为主的生物治疗目前在全球迅速发展,下列哪些属于以疫苗为主的 生物治疗()。 A、T细胞激活与调节 B、树突状细胞疫苗 C、溶癌病毒治疗 D、T细胞过继转移 参考答案 答案:ABCD 3. ( ) 指的是利用量子叠加或量子纠缠来获得更高灵敏度和分辨率的新型传感器。 A、生物传感器 B、位移传感器

C、红外传感器 D、量子传感器 参考答案 答案:D 4. 量子材料指的是由于其自身电子遵循的量子力学规律而产生奇异物理特性的材料,下列不属于量子材料的是( )。 A.石墨烯 B.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 C.铁基超导体 D.锂离子电池 参考答案 答案:D 5. 2009年,科技部、中共中央组织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三部委联合启动国家农村农业信息化示省建设工作。以下哪个省市未被列入先期示工作中:()。 A、 B、 C、 D、 参考答案 答案:C 6. 目前,全球固体废物领域技术创新最为活跃的国家是以下哪个国家:()。 A、美国 B、德国

C、日本 D、中国 参考答案 答案:D 7. ()有望成为继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后的第三种疾病治疗途径。 A、精准医学 B、再生医学 C、预防医学 D、康复医学 参考答案 答案:B 8. 关于重大慢性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重大慢性病多为终身性疾病,很难根治 B.并发症危害大,疾病后期的致死致残率高 C.对人类健康和发展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D.不会造成经济损失 参考答案 答案:D 9. 深海生物资源主要是指生活在海洋大陆坡和洋底水深( )之间,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生物。 A.小于200米 B.200~3000米 C.3000~5000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