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新闻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体育新闻报道的实践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新闻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研究体育新闻报道的实践报告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
”把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摆在了第一位,这就充分说明了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面对全国性大学生就业难的普遍现象,体育新闻专业毕业生同样存在增强实践能力的问题。
从武汉体育学院已毕业的两届体育新闻专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以及本人走访山东、江苏、湖北等实习单位反馈的信息来看,多数单位反映毕业生的动手能力不足,认为学校需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本文以体育新闻专业为例,就如何增强体育新闻专业本科生的实践能力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
体育新闻专业办学现状
我国体育新闻专业创办于20世纪末期,绝大多数为体育院校开办。
体育新闻专业自开办以来,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各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从不同侧面体现出新时期社会发展对体育新闻人才能力素质的需求。
但是,这些不同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在实践中暴露出一个共同的问题:体育新闻传播实践能力培养不足,无法满足迅速发展的体育新闻传播事业的需要。
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处在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时期,面对就业市场的巨大压力,对该专业的属性和培养目标的认识还有待深化,对如何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还有待
深入研究。
下面本文就造成本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不足的原因进行分析。
实践能力培养不足的原因分析
体育新闻专业目前的师资队伍普遍缺乏实践经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新闻实践能力。
该专业的一部分教师原来是中文专业改为新闻专业的,一部分来自新闻专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这两部分占了专业教师的大多数。
而真正有新闻实践经验的老师或从新闻媒体引进的专业教师极少。
目前专业课程设置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具体表现在:1.文学及新闻理论课程偏多,新闻实践性课程比例偏少;2.跨媒体传播能力培养不足,课程设置还是以传统的报纸新闻业务为重点,高新科技教育含量低;3.前瞻性不足,特别是网络体育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课程普遍欠缺;4.与大众传媒发展不相适应。
目前体育传媒领域需要大量的公关广告以及媒介经营管理人才,各体育院校在课程设置上由于师资等原因都没有体现出来;5.课程内容重复。
一些院校在开设新闻采写编评等通识性新闻业务课程的基础上加设体育新闻采写编评课程,教学内容不可避免地要重复,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
①
目前在教学条件上,体育新闻专业教学设备严重不足,无法保证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
技能操作课每个班至少40多名学生,但一些院校只有几台摄像机和照相机,平均一个学生操作不到两分钟就下课了。
课程结束时相当多的学生连基本的操作技能都没有掌握。
到了实习的时候,由于学生不会操作设备,实习单位不准学生使用设备,学生在实习很长时间后才能熟练使用设备,工作适应性非常差。
从见习、实习安排上分析,一般把见习、实习安排在第三学年和第四学年,且见习时间短,实习时间长,这种安排存在一定的弊端。
其理由是:一是见习时间太晚,从调查的情况
看,多数认为在大二期间安排见习较好,甚至有人提出可以从大一开始让学生见习,首先让学生对该专业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带着问题、带着疑问上课效果会更好;二是见习时间太短,学生在见习期内,一般没有什么重要事情干扰他们,并且他们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探求知识技能的欲望是比较高的,然而由于见习时间较短,往往刚熟悉情况见习就结束了,学不到很多知识和技能。
另外,大四安排的实习,学生精力受到干扰,考研、就业的压力,使他们不能一心一意地去实习;有的学生要一边准备考研一边去完成实习任务;还有的学生为了找工作疲于东奔西跑,无暇顾及实习,实际上达不到真正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有的学生为了一心考研,甚至不去参加实习,为了应付而搞一个假实习证明材料等。
对策与措施探讨
针对客观存在的不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问题,本人通过咨询专家、借鉴兄弟院校的做法和经验,调查走访了十几个新闻媒体单位,同时多次召开体育新闻专业毕业生座谈会征求意见,特提出以下对策与措施: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丰富专业教师的媒体实践经验。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引进人才和对教师的进修培养。
具体办法有:一是采取特殊政策积极引进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充实教师队伍。
所谓特殊政策,就是要有吸引力的政策。
在新闻媒体工作的人一般收入都比较高,学校缺少有吸引力的政策是难以引进高水平人才的。
学校可以用自身的优势条件去吸引人才。
二是努力培养现有的师资,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去进修和学习,在政策上鼓励教师到新闻媒体去学习,且在学习期间一方面要保证他们的收入不降低,另一方面应明确规定他们要完成的学习任务,让他们既有动力也要有压力。
三是利用社会资源,聘请有实践经验的或知名的专业人士给学生兼课、讲座,以拓宽本专业教师和学生的视野。
在这方
面做得比较好的有成都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等。
他们大力引进体育媒体工作人员,给予他们待遇及工作上的优惠和良好的教学环境,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水平。
改革课程设置,增加技能实践课比重。
在课程安排上,通过教学改革,合理安排专业理论课与技能实践课的比例,适当增加技能实践课的比重。
经过对专业人士和本专业学生的调查,多数意见认为专业理论课和技能实践课的比重以6∶4为宜。
除专业课外,还可在选修课中加大技能操作课的比重,多设几门技能实践课,让学生在技能实践方面有更多的选择。
对于教学设备不足的问题,一方面学校应尽量满足教学的基本需求,配备必要的教学设备;另一方面,担任技能实践课的教师应尽量利用现有设备扩大学生的实习空间,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如双休日等指导学生技能操作的练习,让学生尽量熟悉掌握设备的使用。
加大设备投入,确保实践技能课程教学质量。
体育新闻学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需要高度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熟练掌握体育新闻工作程序中的电视摄像、电子排版、网络技术、摄影、采访、主持、编辑等专业技术与技能,缺乏相关的设施,新闻业务教学就无法与现代新闻传媒的实践接轨。
体育新闻教育必须加强资金投入,通过硬件建设来推进教学改革,积极建设新闻采编网络、广播电视演播室和编辑系统、网络教学实验系统、电子出版教学实验系统、广告设计制作实验系统等现代化的教学系统,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以推进体育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情境化、案例式和互动式教学,进一步促进新闻教学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将书本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充分打造他们的新闻职业敏感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全方位的、新型的体育新闻人才,使他们毕业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胜任本职工作,适应社会对新闻人才的需求。
② 合理安排见习和实习,切实增强学生的新闻实践能力。
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应改革以往从大三才开始统一安排见习和实习的做法,采取早见习、多次实习、统一安排与个人
实习相结合的办法。
除了统一安排外,学生个人也可以从大一开始自己联系见习单位,利用空余时间进行社会实践,但前提是不能影响正常上课。
对个人参加社会实践所取得的成绩,应同样记入实习总成绩内。
这样有利于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加社会实践,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加强与社会力量的合作,联合办学。
一是以与媒体联合办学的方式实质性地参与体育新闻传播活动,使师生在教学和研究过程中就有一种责任感、使命感,形成强烈的职业意识,并彻底解决学习同实际操作相脱节的不利局面。
二是建立相对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形成学生入校后,学习不断、四年一贯的制度,使体育新闻教育真正走出“书斋”,探索出一条“产、学、研”相结合的联合办学、共同发展的道路。
总之,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任务之一,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学、管理、教师、学生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以给予学生更好的指导;在教学安排上应重视技能操作课的安排,加大技能操作课的比重;合理安排学生的见习和实习时间;改革毕业论文的考核办法;管理上重视教学硬件、软件的建设,满足教学实践的需要,为学生见习和实习创造宽松的环境;学生本人应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投入社会参加实践。
通过大学四年由实践→理论→提高→再实践→再理论→再提高……这样多次循环的过程,学生的实践能力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一定会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本文为湖北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体育新闻专业本科实践能力培养研究》的一部分,课题编号:20070287)
注释:
①万晓红等:《体育新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原则的初步研究》,《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4)。
②郝勤:《论体育新闻学的性质特征及学科建设》,《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5)。
(作者单位:武汉体育学院)
编校:张红玲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