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光合作用论文光合作用论文

植物光合作用论文光合作用论文
植物光合作用论文光合作用论文

农业基础科学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第15期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产量形成的基础。受温室条件的影响,亚热带、热带地区夏季气温逐步上升,持续时间长,高温已经成为影响植物正常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而光合作用是植物对高温最为敏感的生理反应之一,在其他高温诱导的伤害症状出现之前,光合作用已经受到高温的抑制[1]。在高温条件下,在主要依赖于类囊体膜上的PSⅠ和PSⅡ上的光反应过程中,PSⅡ更容易失活。因此,植物光合速率降低的限制因素主要是光反应(PSⅡ)[2-3]。高等植物的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基粒片层中,包括光合器官对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换,以及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2个过程。

1高温对PSⅡ捕光天线系统的影响

高等植物的捕光天线系统主要包括PSⅡ的捕光天线系统蛋白复合体(LHCⅡ)和PSⅠ的捕光天线系统蛋白复合体(LHCI),其中LHCⅡ在光能分配的调节以及光保护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多数研究表明,高温对PSⅡ捕光天线系统的影响主要包括PSⅡ外周天线LHCⅡ从核心复合体脱落与结构发生变化。

1.1PSⅡ天线系统构象

在对天线系统的研究中,高温导致豌豆捕光天线构象的变化,引起豌豆磷酸化的LHCⅡ数量增加,并且磷酸化的LHCⅡ从堆垛区向非堆垛区迁移。高温还会影响与基粒区相连的LHCⅡ的捕光机制[4]。另有试验表明,热胁迫导致LHCⅡ从PSⅡ反应中心脱落。

LHCⅡ的天然生理状态主要以三聚体的形式存在。LHC Ⅱ具有2个互相作用的区域:叶黄素(lutein)1区域(荧光猝灭位点)及叶黄素2区域。叶黄素2区朝向三聚体的内侧,三聚体的LHCⅡ能够调节叶黄素2区的构象。叶黄素2区控制叶黄素1区的构象,对荧光猝灭进行调节。内周天线系统起着连接LHCⅡ和PSⅡ反应中心的作用,可以将LHCⅡ捕获的光能传递到PSⅡ反应中心并进行调节。

1.2质体醌

质体醌(PQ)的氧化还原状态控制着LHCⅡ蛋白磷酸激酶的活性。PQ处于还原状态时,该蛋白磷酸激酶被激活,催化LHCⅡ与磷酸基团结合,形成LHCⅡ-P复合体,与PSⅡ的结合力变小,而与PSⅠ的结合力变大。当PQ处于氧化状态时,磷酸酯酶被激活,脱掉LHCⅡ-P的磷酸基团。而对细胞色素b6f的研究也发现,细胞色素b6f的氧化还原状态对LHCⅡ蛋白磷酸激酶与蛋白磷酸酯酶起着与PQ同样的作用。在还原状态下,蛋白磷酸激酶激活,使LHCⅡ产生磷酸化;在氧化状态下,蛋白磷酸酯酶激活,产生去磷酸化作用。因此光合电子传递的畅通与否是决定LHCⅡ磷酸化与否的根本因素[5]。

辛越勇等[6]在研究高光胁迫对耐光抑制水稻粳亚种和光抑制敏感水稻籼亚种光合系统的影响中发现,与粳稻相比,高光胁迫几乎使籼稻的PSⅡ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的三聚体解体,PSⅡ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单体含量增加。对类囊体膜多肽组分的分析表明,高光胁迫使属于PSⅡ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的27、25kD蛋白含量在2个亚种中都降低,其中25kD蛋白含量降幅最大。另外,高温引起状态转换过程中,光吸收截面的变化也涉及天线色素蛋白复合体的脱离,以及在2个光系统之间的迁移。

2高温对PSⅡ供体侧放氧复合体的影响

光合放氧是高等植物和藻类PSⅡ特有的功能,锰原子形成锰簇催化放氧反应。高温下锰簇从PSⅡ反应中心复合体中释放,引起PSⅡ放氧活性的丧失。在PSⅡ蛋白复合体中,由17、23、33kD3种外周多肽以及锰簇、氯和钙离子组成的放氧复合体(OEC)主要功能是将水裂解,释放出氧气。OEC位于类囊体膜基粒片层外侧,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

Yamane等[7]还提出了高温下菠菜PSⅡ的降解过程模式:高温使PSⅡ复合体降解至少要经过2个中间类型,锰稳定33kD蛋白从PSⅡ复合体中释放或松散地与PSⅡ结合,光下放氧变的不稳定。当温度恢复到适温,33kD蛋白重新与PSⅡ复合体结合,PSⅡ表现出稳定的放氧活性。这个过程是可逆的。但用更高的温度处理,PSⅡ完全失活,即使在25℃下也不能恢复活性。一旦高温导致PSⅡ放氧复合物失活,光合线性电子传递势必会受到抑制。

也有研究表明,OEC是高温伤害PSⅡ的原初部位,对OEC的损伤必然影响到PSⅡ的耐热性[8]。高温下膜脂流动性增强以及膜蛋白相互作用的改变导致放氧复合物脱落,一旦高温诱导的PSⅡ放氧复合体失活,光合线性电子传递就势必会受到抑制,导致光合速率下降,还可能导致跨类囊体膜质子梯度降低[9],而跨类囊体膜质子梯度与植物的光破坏防御机制有关[10-11]。

高温对植物叶片光合作用的抑制机理

吴韶辉1蔡妙珍2石学根1

(1浙江省柑橘研究所,浙江台州318020;2浙江师范大学)

摘要综述了高温对植物叶片光合作用的抑制机理,包括对PSⅡ捕光天线系统的影响、对PSⅡ供体侧放氧复合体的影响、对PSⅡ反应中心及PSⅡ受体侧电子传递的影响、对类囊体薄膜的影响、对碳同化过程的影响、对植物光合速率及其他气体换参数的影响、对植物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等。

关键词高温;植物叶片;光合作用;抑制机理

中图分类号Q945.11;Q945.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0)15-0016-03

作者简介吴韶辉(1984-),男,浙江台州人,硕士,研究实习员,主要

从事柑橘栽培和植物逆境生理方面的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2010-06-28

16

在PSⅡ的部分反应中,放氧过程对热尤其敏感[12]。放氧过程的热失活,是PSⅡ复合体中的Mn和3种外来的蛋白质(33、23、17kD)从复合体中的分离相伴产生的。4个Mn原子中的2个由于热胁迫而从PSⅡ复合体内分离,在没有明显的蛋白质损失的情况下,导致放氧过程的完全失活[13]。然而,33kD蛋白质是放氧过程所必需的。尤其是这个蛋白质对Mn的结合有稳定的影响[14]。

Enami等[12]已经证明,放氧过程的热失活直接与33kD 蛋白的释放有关,与Mn的释放无关。因此,PSⅡ复合体的放氧过程对热的稳定性在防止整个光合作用体系在热失活方面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15]。

3高温对PSⅡ反应中心及PSⅡ受体侧电子传递的影响高温诱导的受体端抑制位于PSⅡ反应中心。Yamane 等[7]研究发现,高温导致QA到QB之间的电子流明显减少;Pospí觢i等[16]发现QA/QB-电子对的标准氧化还原电位升高和碳酸氢盐从PSⅡ释放,抑制了QA-到QB传递,而碳酸氢盐在高温下对PSⅡ的受体端(QA到QB的电子传递)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PSⅡ光化学反应中心的热失活与PSⅡ大分子复合体蛋白的结构改变有必要的联系,高温下D1、D2蛋白的构象发生修饰和变化,致使QA由低势能状态转化为高电势状态并阻断了从QA到QB的电子传递。

Tsonev等[17]也发现,高温导致的能量过剩积累程度决定了PSⅡ反应中心失活的速度。陈锋等[18]在小麦上的研究认为高温胁迫最初引起伤害的部位是PSⅡ受体侧电子传递体,高温使PSⅡ受体侧电子传递受到抑制,热耗散增加,电子传递能量减少,PSⅡ反应中心可逆失活。当温度进一步升高后,PSⅡ供体侧捕光色素复合体或者放氧复合体受到严重伤害,导致捕获光能减少,因而光能利用率也进一步降低。

4高温对类囊体膜的影响

高温会引起囊体膜结构的变化,包括垛叠减少和膜整体结构的分解,引起跨膜质子泄漏,影响三磷酸腺苷(ATP)合成。有研究报道,PSⅡ周围的膜脂结构和膜脂环境与PS Ⅱ的热稳定性有关,当类囊体膜受损伤时,PSⅡ向PSⅠ的电子传递也受到伤害。短期高温(39.5℃,15min)处理甚至可以导致马铃薯类叶片类囊体膜结构重组。随着温度的升高,循环光合磷酸化能力不足以补偿高温引起的类囊体膜质子泄漏,造成ATP含量的下降,甚至会由于过多能量用于循环光合磷酸化而造成还原型辅酶Ⅱ(NADPH)的可用性降低[19]。

有研究表明,在蓝藻(Synechocystis sp.)中,电子传递和ATP合成受抑制均不会加剧光合机构光破坏过程,但是会抑制遭破坏的反应中心修复[20]。目前研究认为,当温度还未造成类囊体结构破坏时,主要是对PSⅡ复合物产生影响;随着温度的进一步增加,高温会破坏类囊体膜结构,促使PSⅡ和PSⅠ分离,假环式和PSⅠ驱动的电子传递也受到影响,并可能导致细胞、叶片乃至植物的死亡。

5高温对碳同化过程的影响

碳同化,又被称为暗反应,指的是CO2的吸收、还原及1,5-二磷酸核酮糖(RuBP)的再生过程。其中同化CO2的能力可以通过CO2羧化效率(CE)反映出来,许多试验证明高温影响CE。RuBP羧化/加氧酶(Rubisco)是碳同化的关键酶,高温会造成Rubisco活化酶失活,限制Rubisco活性,阻碍碳同化进程,从而反馈抑制光反应的进行,加剧光合抑制。但不同光合碳代谢途径的植物以及不同种类的植物,其RuBP羧化/加氧酶活性对高温的响应不同。在光下,Rubisco 的激活是由Rubisco激酶(Activase)控制的。研究表明,从C3植物中分离的激酶对增温引起的失活很敏感[21],以15℃时活性最大,20~30℃时保持较高水平,30℃以上急剧下降。C4植物的碳代谢包括了C3途径和C4途径,C4植物的羧化效率在31℃时稍有下降,之后随着温度的升高,羧化效率急剧下降[22]。在光下Rubisco的激活由Rubisco激酶(Activase)控制[22]。研究表明,分离的激酶尤其对增温引起的失活很敏感[21]。因此,激酶的失活可能为Rubisco在高温下失活提供了生物化学的解释。

6高温对植物光合速率及其他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6.1净光合速率变化

研究表明,在光照强度一定的情况下,叶温40℃,供试的2个甘蓝品种的净光合速率(Pn)比在28℃时分别降低7%和24%[23]。通过在苗期对3种不同耐热性的辣椒进行40℃高温胁迫,处理12h对所有品种净光合速率均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并提出辣椒通过调节气孔导度使叶片气孔部分关闭来抵御高温伤害[24]。作物对高温胁迫的响应时间很短,黄瓜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在高温胁迫下呈下降趋势,胁迫12h后Pn比胁迫前下降了68%。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的变化趋势与Pn一致,随着高温胁迫时间的延长,Gs和Tr逐渐下降[25]。光合作用在高温胁迫时下降的原因,一方面是高温破坏了叶绿体和细胞质的结构,并使酶钝化;另一方面,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酶的活性范围不同,在较高温度时呼吸速率大于光合作用速率,虽然此时植物的实际光合作用速率也增大,但因呼吸作用影响,净光合速率却降低。

6.2气体交换参数变化

高温胁迫降低植物光合能力,一方面是气孔性限制,另一方面是非气孔性限制。高温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是气孔限制还是非气孔限制需根据环境的水分状况而定。在恒定或较低的叶片—大气蒸汽压差(VPD)下,随着叶温的增加,气孔导度随之增加。这种情况下,即使高温对光合器官造成了破坏,气孔仍开放。而高温胁迫往往伴随大气相对湿度降低和VPD的增大,为了减少蒸腾,提高水分利用率,势必会引起气孔关闭,限制CO2的扩散,并进一步影响光合速率。细胞间隙CO2浓度(Ci)是确定光合作用下降原因的主要判断指标,只有当细胞间隙CO2浓度与净光合速率一起下降且气孔限制值增加时,才能断定净光合速率的下降主要是由气孔因素造成的。但是,有时也会出现光合速率降低而细胞间隙CO2浓度保持恒定的情况,这仍属于气孔限制,其原因是气孔发生了不均匀关闭[26]。

也有研究结果表明,在严重的高温胁迫下光合抑制主要是由非气孔限制引起,而在胁迫较轻时,可能主要是通过气孔限制;高温胁迫下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下降,

吴韶辉等:高温对植物叶片光合作用的抑制机理

17

农业基础科学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第15期

细胞间隙CO2浓度(Ci)上升,一段时间后,Gs和Tr有回升趋势,而Ci基本维持不变,说明该情况下的光合抑制是由非气孔因素造成的[24]。研究发现,高温条件下小麦旗叶的Pn、Tr、Gs和水分利用效率(WUE)之间均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均与Ci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即伴随高温处理时间延长,Pn、Tr等明显下降,Ci则明显上升,表明高温所引起光合参数的下降主要源于非气孔因素。

7高温对植物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叶绿素是最重要的光合色素,其生物合成的适宜温度为30℃,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强弱。高温胁迫下叶绿素含量减少的原因可能有2个:一是高温胁迫影响叶绿素合成的中间产物5-氨基酮戊酸和卟啉IX的生物合成,降低叶绿素的生成量[27];二是高温胁迫下发生光氧化反应,使植物体内的活性氧产生量上升,导致叶绿素含量减少[28]。

高温胁迫导致黄瓜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叶黄素含量的明显下降,可能是由于高温引起活性氧积累发生氧化破坏,加速了这些色素的降解[25]。40℃高温下辣椒幼苗叶片的叶绿素总量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耐热品种叶绿素总量变化幅度小于热敏感品种[24]。高温胁迫也导致了早熟花椰菜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明显下降,其可能原因是高温降低了叶绿素的合成,活性氧的积累又加速了叶绿素的降解。

类胡萝卜素既是光合色素,又是细胞内源抗氧化剂,一方面吸收光能并传递给反应中心,补偿由于叶绿素减少而引起光合作用的下降,另一方面可以吸收剩余能量,猝灭活性氧,防止膜脂过氧化。因此,类胡萝卜素的减少,也是叶绿素含量降低的原因之一。

8结语

高温同时影响了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的光反应和暗反应。目前已经了解到高温会损伤PSⅡ电子传递、影响PSⅡ反应中心结构的变化,但是这些伤害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仍不清楚。高温影响暗反应中的CO2的羧化效率,Rubisco 对碳同化的羧化效率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而调控机理现在仍不清楚。高温引起的净光合速率的抑制已有较多研究,其原因是气孔限制还是非气孔限制仍还没有严格的区分。除了上述一些问题以外,关于热害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研究。

9参考文献

[1]BERRY J A,BJORKMAN O.Photosynthetic response and adaptation to

temperature in higher plants[J].Annual Review of Plant Physiology,1980,31(2):491-543.

[2]HAVAUX M,TARDY F.Temperature-dependent adjustment of the ther-

mal stability of photosystemⅡin vivo:possible involvement of xanthophyll-cycle pigments[J].Planta,1996,198(3):324-333.

[3]BAKER N R.Possible role of photosystemⅡin environmental perturba-

tions of photosynthesis[J].Plant Physiology,1991,81(4):563-570. [4]MOHOTTI A J,LAWLOR D W.Diurnal variation of photosynthesis and

photoinhibition in tea:effects of irradiance and nitrogen supply during growth in the field[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2002(53):313-322.

[5]杨胜铭,高辉远,邹琦.状态转换对光合作用中激发能分配的调节

及其与光破坏防御的关系[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1,37(2):89-

93.[6]辛越勇,冯丽洁,许亦农,等.高光胁迫对水稻籼粳亚种两个品种色素

蛋白复合体的影响[J].植物学报,2000,42(12):1278-1284.

[7]YAMANE Y,KASHINO Y,KOIKE H,et al.Effeets of high temperatures

on the photosynthetic systems in spinach:Oxygen-evolving activities fluorescence eharacteristics and the denatoration process[J].Photosyn-thesis Research,1998,57(1):51-59.

[8]JIANG C,JIANG G,LI L.Enhanced photosystem2thermostability during

leaf growth of Elm(Ulmus pumila)seedlings[J].Photosynthetica,2006,44(3):411-418.

[9]NIKOLAI G,BUKHOV,ROBERT C.Hetergeneity of photosystemⅡrea-

ction centers as influenced by heat treatment of barley leaves[J].Physio-logia Plantrium,2000,110(2):279-285.

[10]DEMMIG A B,ADAMS.WW.Carotenoid composition in sun and shade

leaves of plants with different life forms[J].Plant cell Environ,1992,15(4):411-419.

[11]姜闯道,高辉远,邹琦.类囊体pH梯度在光抑制中的保护机理[J].植

物生理学通讯,2000,38(4):307-312.

[12]ENAMI I,KITAMURA M,TOMO T,et al.Is the primary cause of ther-

mal in activation of oxygen evolution in spinach PSⅡmembranes release of the extrinsic33kDa protein or of Mn biochemical Biophys[J].Acta,1994,1186(2):52-58.

[13]NASH D.Heat inactivation of oxygen evolution in photosystemⅡparti-

cles and its acceleration by chloride depletion and exogenous manganese [J].Biochim and Biophysica Acta,1985,807(2):127-133.

[14]KUWABARA JS.Phosphorus-zinc interactive effects on growth by

Selenastrum capricornutum(Chlorophyta)[J].Environm.Sci Technology,1985,19(5):417-421.

[15]NISHIYAMA Y,HAYASHI H.Thermal protection of the oxygen-evol-

ving machinery by PSbU,an extrinsic protein of photosystemⅡin Synecho-coc-cus species PCC7002[J].Plant Physiology,1997,115(4):1473-1480.

[16]POSPISI,TYYSTJARVI.Molecular mechanism of high temperature-

induced inhibition of acceptor side of photosystemⅡ[J].Photosystem Res,1999,62(1):55-66.

[17]TSONEV TD,HIKOSAKA K.Contribution of photosynthetic eleetron

transport,heat dissipation,and recovery of photoinactivated photosystem Ⅱto photoprotection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in Chenopodium album leaves[J].Plant and Cell Physiology,2003,44(8):828-835.

[18]陈锋,田纪春,孟庆伟,等.短期高温胁迫对高产小麦品系灌浆后期

旗叶光系统Ⅱ功能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6,17(10):1854-1858.

[19]SCHRADER SM,WISE RR,WACHOLTZ WF,et al.Thylakoid membrane

responses to moderately high leaf temperature in Pima cotton[J].Plant Cell and Environment,2004,27(6):725-735.

[20]ALLAKHVERDIEV SI,NISHIYAMA Y,Takahashi S,et al.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 of eleetron transport and ATP synthesis to the photodamage and repair of photosystemⅡin Synechoeystis[J].Plant Physiology,2005,137(1):263-273.

[21]ECKARDT NA.Heat denaturaton profiles of ribulose-1,5-bisphosphate

earboxylase/oxygenase(Rubisco)and Rubisco activase and the inability of Rubisco activase torestore activity of heat-denaturated Rubisco[J].

Plant Physiology,1997,113(1):243-248.

[22]WARD D A.The temperature acclimation of photosynthetic responses to

CO2in Zea mays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the activities of photosynthetic enzymes and the CO2concentrating mechanism of C4photosynthesis[J].

Plant Cell Environ,1987,10(3):407-411.

[23]付振书,赵世杰,孟庆伟,等.高温强光下耐热性不同的两个甘蓝品

种幼苗光合作用差异的研究[J].园艺学报,2005,31(5):666-667. [24]潘宝贵,王述彬,刘金兵,等.高温胁迫对不同辣椒品种苗期光合作

用的影响[J].江苏农业学报,2006,22(2):137-140.

[25]孙艳,徐伟君,范爱丽.高温强光下水杨酸对黄瓜叶片叶绿素荧光和

叶黄素循环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6,17(3):399-400. [26]周海燕,赵世杰,孟庆伟.高等植物光系统Ⅱ对高温的响应[J].生物

技术通报,2006,184(5):8-12.

[27]LIU LP.Effeet of temperature on peroxidase isozymes in winter wheat

seedlings[J].Acta Agriculture Boreale Sinica,1995,10(3):59-64. [28]陈文峻,蒯本科.植物叶绿素的降解[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1,37

(4):336-339.

18

植物的光合作用复习题复习课程

植物的光合作用复习 题

植物的光合作用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光反应与暗反应; 2、C3途径与C4途径; 3、光系统; 4、反应中心; 5、光合午休现象; 6、原初反应; 7、磷光现象; 8、荧光现象; 9、红降现象;10、量子效率;11、量子需要量;12、爱默生增益效应;13、PQ循环;14、光合色素;15、光合作用;16、光合作用单位;17、反应中心色素;18、聚光色素; 19、激子传递;20、共振传递;21、解偶联剂;22、水氧化钟;23、希尔反应;24、光合磷酸化;25、光呼吸;26、光补偿点;27、CO2补偿点;28、光饱和点;29、光能利用率;30、光合速率;31、C3-C4中间植物;32、光合滞后期;33、叶面积系数;34、共质体与质外体;35、压力流动学说;36、细胞质泵动学说;37、代谢源与代谢库;38、比集转运速率(SMTR);39、运输速率;40、溢泌现象;41、P-蛋白;42、有机物质装载;43、有机物质卸出;44、收缩蛋白学说;45、协同转移;46、磷酸运转器;47、界面扩散;48、可运库与非运库;49、转移细胞;50、出胞现象;51、生长中心;52、库-源单位;53、供应能力;54、竞争能力;55、运输能力。 二、缩写符号翻译 1、Fe-S; 2、Mal; 3、OAA; 4、BSC; 5、CFl-Fo; 6、NAR; 7、PC; 8、CAM; 9、NADP+;10、Fd;11、PEPCase;12、RuBPO;13、P680,P700;14、PQ; 15、PEP;16、PGA;17、Pn;18、Pheo;19、PSP;20、Q;21、RuBP;22、RubisC(RuBPC);23、Rubisco(RuBPCO);24、LSP;25、LCP;26、DCMU;27、FNR;28、LHC;29、pmf;30、TP;31、PSI;32、PSII。 三、填空题

《植物的光合作用》教学设计说明

《植物的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容 通过完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了解绿色植物在光下能制造有机物——淀粉,同时知道光照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最后,归纳出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光合作用对生物圈的重要作用。从而认识到绿色植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爱护植物的情感。 2、教材分析——地位、作用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初中生物课程又是承担这一重要任务的主要学科课程之一。“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在学生学习了第一单元中的“生态系统”,第二单元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成分,了解作为消费者,赖以生存的食物能量归根结底来自绿色植物—生产者。 光合作用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来源之本,通过光合作用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从理论上认识到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性。为培养学生爱护绿色植物的情感打下理性知识的基础。本节课以光合作用中的一个经典实验——绿色植物在光下产生有机物为载体,旨在引导学生对实验的探究,建立光合作用的模型,掌握控制实验条件、设置对照、选择实验材料等规则,进而能创造性地设计实验进行科学探究,领悟科学精神,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3、知识体系 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照 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合成淀粉等有机物 光合作用的定义 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4、编写意图 本节从海尔蒙特的实验入手,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有机物从哪里来”,通过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使学生知道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大自然生产了有机物。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作用最大的生物之一,与生物圈中其他生物包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关系极为密切,还利用图片、表格、生动的文字创设发现解决问题的情境,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制定探究计划并完成探究活动,学生从不同的侧面获得科学方法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通过探究活动渗透对绿色植物的爱,激发学生爱护绿色植物的美好情感,使教学容的组

植物生理学考研复习资料第三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

第四章植物的光合作用 一、名词解释 1.原初反应 2.磷光现象 3.荧光现象 4.红降现象 5.量子效率 6.量子需要量 7.爱默生效应 8.PQ穿梭 9.光合色素 10.光合作用 11.光合单位 12.作用中心色素 13.聚光色素 14.希尔反应 15.光合磷酸化 16.同化力 17.共振传递18.光抑制 19.光合“午睡”现象 20.光呼吸 21.光补偿点 22.CO2补偿点 23.光饱和点24.光能利用率 25.复种指数 26.光合速率 27.叶面积系数 二、写出下列符号的中文名称 1.ATP 2.BSC 3.CAM 4.CF1—CFo 5.Chl 6.CoI(NAD+) 7.CoⅡ(NADP+) 8.DM 9.EPR 10.Fd 11.Fe—S 12.FNR 13.Mal 14.NAR 15.OAA 16.PC 17.PEP 18.PEPCase 19.PGA 20.PGAld 21.P680 22.Pn 23.PQ 24.Pheo 25.PSI II 26.PCA 27.PSP 28.Q 29.RuBP 30.RubisC(RuBPC) 31.RubisCO(RuBPCO) 32.RuBPO 33.X 34. LHC 三、填空题 1.光合作用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在反应中被还原,被氧化。 2.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在反射光下观察呈色,在透射光下观察呈色。 3.影响叶绿素生物合成的因素主要有、、和。 4.P700的原初电子供体是,原初电子受体是。P680的原初电子供体是,原初电子受体是。 5.双光增益效应说明。 6.根据需光与否,笼统地把光合作用分为两个反应:和。 7.暗反应是在中进行的,由若干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 8.光反应是在进行的。 9.在光合电子传递中最终电子供体是,最终电子受体是。 10.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 11.光合作用的能量转换功能是在类囊体膜上进行的,所以类囊体亦称为。 12.早春寒潮过后,水稻秧苗变白,是与有关。 13.光合作用中释放的O2,来自于。 14.离子在光合放氧中起活化作用。 15.水的光解是由于1937年发现的。 16.被称为同化能力的物质是和。 17.类胡萝素除了收集光能外,还有的功能。 18.光子的能量与波长成。 19.叶绿素吸收光谱的最强吸收区有两个:一个在,另一个在。 20.类胡萝卜素吸收光谱的最强吸收区在。 21.一般来说,正常叶子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分子比例为。 22.一般来说,正常叶子的叶黄素和胡萝卜素的分子比例为。 23.与叶绿素b相比较,叶绿素a在红光部分的吸收带偏向方向,在蓝紫部分的吸收带偏向 方向。 24.光合磷酸化有三个类型:、和。 25.卡尔文循环中的CO2的受体是。 26.卡尔文循环的最初产物是。 27.卡尔文循环中,催化羧化反应的酶是。

北师大版光合作用教案

北师大版光合作用教案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

第5章绿色开花动植物的生活方式 第1节光合作用 一、教材分析 教材先介绍光合作用的发现史,让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对光合作用形成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几个不同类型的活动,引导学生对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进行探讨。然后,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新鲜树叶的徒手切片,认识叶片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最后,对光合作用的实质和重要意义进行总结归纳,通过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使学生能体会光合作用的实践意义。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识别叶片的结构,说出叶片与其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概述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阐明光合作用的实质意义,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原理对作物种植的指导意义。 ●能力目标: 独立完成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操作,尝试制作叶的徒手切片,使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结构。 ●情感目标: 1、通过探索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等各种实验活动,初步领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认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在生物界乃至自然界的意义,养成爱护一草一木的生态意识。 三、教学重点

1、探索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的实验。 2、叶片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3、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四、教学难点 1、探究叶绿素在光下形成的实验。 2、制作和观察叶徒手切片。 五、教学课时:7课时 课题一从柳苗之谜说起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使学生领悟到光合作用的发现是许多科学家智慧的结晶和不懈努力的结果。 ②使学生领略科学家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接受科学素质的启蒙教育。 2、知识目标: ①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发现的过程。 ②通过几个经典实验的图示,培养学生对图示进行分析,归纳的能力,初步领悟科学家研究的方法。 教学重点: 1、说出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 2、解释发现光合作用实验的原理。 3、说明光合作用发现的意义。 教学难点:阐明发现光合作用实验的原理。

初中生物《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复习》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复习》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1.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场所、原料和产物。 2.说出光合作用的实质。 3.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表达式。 4.说出光合作用对整个生物圈的意义。 【能力目标】 1.通过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场所、原料和产物,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2.通过复习回顾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 【情感目标】 形成不断探究新知识的精神,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场所、原料和产物。 教学难点: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场所、原料和产物。 教学突破: 1.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场所、原料和产物。 2.利用典型题例,落实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情况。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七年级上册课本、自主学习指导课程、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学案的材料等。教法和学法 1.梳理知识法、构建知识网络、讨论法、探究法等。

2.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展示等。 课时安排 1 课时教 学过程 一.导入多媒体出示三副图片一道美食醋溜藕片、一份莲藕和荷叶。 师:今天来给大家分享一份美食醋溜藕片,原料是什么?莲藕中的有机物来自哪里? 生: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师请一位同学上黑板写出光合作用表达式,其他同学写到学案的相应位置。引导学生说出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 从而引出本节课复习的内容《第三单元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二.多媒体出示考点扫描 学生对照考点扫描,通过阅读课本相关知识梳理考点,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学案。 三. 生展示交流,师补充完善 师引导生总结出检验二氧化碳、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的方法步骤: 1.黑暗处理一昼夜; 2.设置对照实验,照光若干小时; 3.摘叶,酒精脱色; 4.清水漂洗; 5.滴加碘液; 6.清水漂洗,观察叶片颜色变化。 四.师再次引导生回到光合作用表达式,让生说出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植物的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植物的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对光合作用发现过程的学习,分析并掌握其原料、条件、产物、场所和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 重点:掌握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产物、场所 难点: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 二、教学过程 导入: 师:出示 1、生态系统中,人们把植物称为什么?为什么? 2、从柳苗生长之谜说起 生: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问题1,阅读资料思考柳苗生长之谜中的问题。 新课推进: 一、探究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师;出示 (一)思考题 1、实验前为什么要对实验材料进行黑暗处理? 2、实验选用的叶片,一部分被遮光,一部分不遮光,这两部分在实验中各有什么时候作用? 3、你怎样解释在酒精溶液的绿叶脱色而使酒精溶液变绿的实验现象?

4、用碘液染色后的叶片颜色发生怎样的变化,这种实验结果说明什么? (二)模拟实验动画:“探究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生:结合查阅教材内容和观看实验过程的动画,独立思考和解决上述问题。 师:出示问题答案并纠正学生的误区。 (三)分析实验现象和结果 师:结合视屏过程引导生分析实验现象和结果。 生:完成P54表格。 二、植物光合作用及其场所 (一)、探究光合作用的场所 师:绿色植物是有机物的生产者,植物的绿色和光合作用有什么关系的?有机物的“加工厂”主要分布在植物体的哪一器官? 生:阅读教材P55德国科学家恩吉尔曼利用水绵探究植物光合作用场所实验过程,思考光合作用的产物和场所。 师:出示恩吉尔曼实验过程图片并讲解并补充讲解光合作用的原料为二氧化碳和水。 生:理解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叶绿体并完成对P56胡萝卜、仙人掌、银边春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的辨别。 (二)观察叶片和叶绿体的结构 师:出示叶片结构和叶绿体结构图。 生:通过观察图片感受叶片和叶绿体结构。

5第五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复习题参考答案

第五章植物的光合作用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光反应( light reaction)与暗反应(dark reaction ):光合作用中需要光的反应过程,是一系列光化学反应过程,包括水的光解、电子传递及同化力的形成;暗反应是指光合作用中不需要光的反应过程,是一系列酶促反应过程,包括CO2的固定、还原及碳水化合物的形成。 2、C 3途径(C 3 pathway )与C 4 途径(C 4 pathway ):以RUBP为CO 2 受体、CO 2 固定后的最初产物为PGA的光合途径为C 3途径;以PEP为CO 2 受体、CO 2 固定后 的最初产物为四碳双羧酸的光合途径为C 4 途径。 3、光系统(photosystem, PS ):由不同的中心色素和一些天线色素、电子供体和电子受体组成的蛋白色素复合体,其中PSI的中心色素为叶绿素a P700,PSII的中心色素为叶绿素a P680. 4、反应中心( reaction center):由中心色素、原初电子供体及原初电子受体组成的具有电荷分离功能的色素蛋白复合体结构。 5、光合午休现象(midday depression ):光合作用在中午时下降的现象。 6、原初反应(primary reaction ):包括光能的吸收、传递以及光能向电能的转变,即由光所引起的氧化还原过程。 7、磷光现象(phosphorescence phenomenon ):当去掉光源后,叶绿素溶液还能继续辐射出极微弱的红光,它是由三线态回到基态时所产生的光。这种发光现象称为磷光现象。 8、荧光现象(fluorescence phenomenon ):叶绿素溶液在透射光下呈绿色,在反射光下呈红色,这种现象称为荧光现象。 9、红降现象(red drop ):当光波大于685nm时,虽然仍被叶绿素大量吸收,但量子效率急剧下降,这种现象被称为红降现象。 10、量子效率(quantum efficiency ):又称量子产额或光合效率。指吸收一个光量子后放出的氧分子数目或固定二氧化碳的分子数目。 11、量子需要量(quantum requirement ):同化1分子的CO 2 或释放1分子 的0 2 所需要的光量子数目。 12、爱默生增益效应( Emerson enhancement effect):如果在长波红光(大于685nm)照射时,再加上波长较短的红光(650nm),则量子产额大增,比分别单独用两种波长的光照射时的总和还要高。 13、PQ循环(plastoquinone cycle ):伴随PQ的氧化还原,可使2H+从间质移至类囊体膜内空间,即质子横渡类囊体膜,在搬运2H+的同时也传递2e至Fe-S,PQ的这种氧化还原往复变化称PQ循环。 14、光合色素(photosynthetic pigment):指植物体内含有的具有吸收光能并将其用于光合作用的色素,包括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藻胆素等。 15、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 ):绿色植物吸收光能,同化C0 2和H 2 0,制 造有机物质,并释放0 2 的过程。 16、光合作用单位( photosynthetic unit):结合在类囊体膜上,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最小结构单位。 17、反应中心色素(reaction center pigment ):指具有光化学活性的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分子。

苏科初中生物七上《植物的光合作用》word教案 (1)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 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 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0年8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包含本课对应 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佳选择。 4.1 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在进行探究植物光合作用场所的活动后,理解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主要器官是叶,从光合作用的场所这一角度了解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2)理解“光合作用”这一核心概念的公式和含义。 2. 能力目标 (1)学习从观察植物图片发现并提出光合作用场所的问题,尝试对众多的问题进行分析整合、寻找问题的关键。 (2)由制定探究计划中对实验材料的巧妙选择,学习如何控制唯一变量、排除其它因素的干扰。 (3)学习不断反思和总结自己所做的探究活动及所得到的结论,在反思与总结中加深对叶的结构和光合作用场所的认知。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深刻认识到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认同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2)通过“课外延伸”活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利用所学探究技能探究生活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 有序的开展探究光合作用场所活动,通过提出并分析问题、制定计划中的控制变量、实施实验并得出结论、反思探究、归纳探究等活动,学习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设置对照实验等科学探究的方法,揭示叶绿体才是光合作用的场所,使学生深刻理解“光合作用”这一核心概念。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设置对照、反思探究、归纳探究,学习提出问题、设置对照试验等探究方法与技能;理解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主要器官是叶,进而正确理解“光合作用”这一核心概念的公式和含义。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第三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 习题答案

第三章植物的光合作用 一、名词解释 1.光合色素:指植物体内含有的具有吸收光能并将其用于光合作用的色素,包括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藻胆素等。 2.原初反应:包括光能的吸收、传递以及光能向电能的转变,即由光所引起的氧化还原过程。 3.红降现象:当光波大于685nm时,虽然仍被叶绿素大量吸收,但量子效率急剧下降,这种现象被称为红降现象。 4.爱默生效应:如果在长波红光(大于685nm)照射时,再加上波长较短的红光(650nm),则量子产额大增,比分别单独用两种波长的光照 射时的总和还要高。 5.光合链:即光合作用中的电子传递。它包括质体醌、细胞色素、质体蓝素、铁氧还蛋白等许多电子传递体,当然还包括光系统I和光系统 II的作用中心。其作用是水的光氧化所产生的电子依次传递,最后传 递给NADP+。光合链也称Z链。 6.光合作用单位:结合在类囊体膜上,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最小结构单位。 7.作用中心色素:指具有光化学活性的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分子。 8.聚光色素:指没有光化学活性,只能吸收光能并将其传递给作用中心色素的色素分子。聚光色素又叫天线色素。 9.希尔反应:离体叶绿体在光下所进行的分解水并放出氧气的反应。 10.光合磷酸化:叶绿体(或载色体)在光下把无机磷和ADP转化为ATP,并形成高能磷酸键的过程。

11.光呼吸:植物的绿色细胞在光照下吸收氧气,放出CO 2 的过程。光呼吸的主 要代谢途径就是乙醇酸的氧化,乙醇酸来源于RuBP的氧化。光呼吸之所以需要光就是因为RuBP的再生需要光。 12.光补偿点:同一叶子在同一时间内,光合过程中吸收的CO 2 和呼吸过程中放 出的CO 2 等量时的光照强度。 13.CO 2补偿点:当光合吸收的CO 2 量与呼吸释放的CO 2 量相等时,外界的CO 2 浓 度。 14.光饱和点:增加光照强度,光合速率不再增加时的光照强度。 15.光能利用率:单位面积上的植物光合作用所累积的有机物所含的能量,占照射在相同面积地面上的日光能量的百分比。 二、填空题 1.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藻胆素、细菌叶绿素 2. -氨基酮戊二酸原叶绿素酸酯叶绿素酸酯 3.光反应暗反应基粒类囊体膜(光合膜)叶绿体间质 4.PC Fd Z Pheo 5.H 2 O NADP+ 6.希尔(Hill) 7.氯锰 8.红光区紫光区蓝光区 9.3:1 2:1 10.非循环式光合磷酸化循环式光合磷酸化假循环式光合磷酸化非循环式光合磷酸化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知识和实验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知识和实验,是生物学的重要内容。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同时本节中又有重要的科学方法教育内容,如学习设计探究实验,控制单一实验变量,利用对照实验结果得出科学实验结论。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光合作用的产物 一、设计思路: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知识和实验,是生物学的重要内容。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同时本节中又有重要的科学方法教育内容,如学习设计探究实验,控制单一实验变量,利用对照实验结果得出科学实验结论。利用学生的乐于动手实验的特点,引导组织学生,积极进行讨论交流设计探究实验,本节课利用探究实验的几个步骤作为主线,层层深入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实验,从中获得探究实验设计的经验,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归纳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和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的结论。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知道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2、能力方面:会利用探究实验的方法解决问题;能够灵活运用对照实验的方法。 3、情感方面:确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养成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树立利用实验的方法探求知识。 三、教学重点:

1、设计探究“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的实验; 2、设计“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的探究方案。 四、教学难点: 1、设计探究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的探究方案。 2、探究实验的实验操作过程。 五、教学方法: 实验法、讨论法、讲解法。 六、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经过暗处理和光照以后的叶子、酒精灯、大小烧杯、三角架及石棉网、培养皿、碘液 七、课件设计思路: 利用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为主线贯穿始终。 八、教学过程: (一)运用生活事例,引出学习课题 很高兴和同学们共同探讨生物的奥秘。大家请看大屏幕:屏幕上所展示的

北师大版七上《光合作用》教案

北师大版七上《光合作用》教案 第一节光合作用 一、教材分析 教材先介绍光合作用的发现史,让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对光合作用形成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几个不同类型的活动,引导学生对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进行探讨。然后,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新鲜树叶的徒手切片,认识叶片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最后,对光合作用的实质和重要意义进行总结归纳,通过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使学生能体会光合作用的实践意义。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识别叶片的结构,说出叶片与其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概述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阐明光合作用的实质意义,举例说明光合 作用原理对作物种植的指导意义。 ●能力目标: 独立完成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操作,尝试制作叶的徒手切片,使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结构。 ●情感目标: 1.通过探索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等各种实验活动,初步领会生物科学探 究的一般方法,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认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在生物界乃至自然界的意义,养成爱护一草一木的生态意 识。 三、重难点: ●重点: 1.探索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的实验。 2.叶片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3.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难点: 1.探究叶绿素在光下形成的实验。 2.制作和观察叶徒手切片。 四、教学课时:7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引题为什么绿色植物的叶和一些茎会是绿色呢? 那是因为它们含有一元素叫叶绿体,这个叶绿体它有什么作用呢?用处可大了,它能利用光能,把植物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 同时释放氧气,由此我们说叶绿体的作用非常巨大,植物少了它就不能存活,在这里,我们把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发现,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那么,植物光合作用是怎样发现的呢? 二.教授新课(一)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 1.学生四人一组讨论:材料一、17世纪,范·海尔蒙特的实验材料二、18世纪,普利斯特来的实验材料三、20世纪,希尔的实验 2.分析上述三个实验的基本过程(1)范海尔蒙特他在100kg干燥的细粒土壤中,种了一棵 2.5kg重的柳树,然后往盆

植物生理学习题大全——第3章植物的光合作用

第三章光合作用 一、名词解释 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绿色植物吸收阳光得能量,同化二氧化碳与水,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得过程。 光合色素(photosynthetic pigment):植物体内含有得具有吸收光能并将其光合作用得色素,包括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藻胆素等、 吸收光谱(absorption spectrum):反映某种物质吸收光波得光谱。 荧光现象(fluorescencephenomenon):叶绿素溶液在透射光下呈绿色,在反射光下呈红色,这种现象称为荧光现象。 磷光现象(phosphorescence phenomenon):当去掉光源后,叶绿素溶液还能继续辐射出极微弱得红光,它就是由三线态回到基态时所产生得光。这种发光现象称为磷光现象。 光合作用单位(photosyntheticunit):结合在类囊体膜上,能进行光合作用得最小结构单位。 作用中心色素(reactioncenter pigment):指具有光化学活性得少数特殊状态得叶绿素a分子。 聚光色素(light harvesting pigment):指没有光化学活性,只能吸收光能并将其传递给作用中心色素得色素分子、 原初反应(primary reaction):包括光能得吸收、传递以及光能向电能得转变,即由光所引起得氧化还原过程。 光反应(light reactio):光合作用中需要光得反应过程,就是一系列光化学反应过程,包括水得光解、电子传递及同化力得形成。 暗反应(dark reaction):指光合作用中不需要光得反应过程,就是一系列酶促反应过程,包括CO2得固定、还原及碳水化合物得形成。 光系统(photosystem,PS):由不同得中心色素与一些天线色素、电子供体与电子受体组成得蛋白色素复合体,其中PS Ⅰ得中心色素为叶绿素a P700,PS Ⅱ得中心色素为叶绿素aP680。 反应中心(reactioncenter):由中心色素、原初电子供体及原初电子受体组成得具有电荷分离功能得色素蛋白复合体结构。 量子效率(quantum efficiency):又称量子产额或光合效率。指吸收一个光量子后放出得氧分子数目或固定二氧化碳得分子数目。

植物光合作用教案设计

植物光合作用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明绿色植物的细胞在光下能够制造淀粉,同时释放氧气。(2)说明二氧化碳和水是绿色植物的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3)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2.技能目标: (1)能够按照实验目的和要求设计实验。 (2)通过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3.情感目标: (1)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提高生物素质。(2)培养学生更加关爱大自然,关爱绿色植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说明绿色植物的细胞在光下能够制造淀粉,同时释放氧气。

(2)说明二氧化碳和水是绿色植物的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难点: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和释放出氧气的实验操作。 三、教学准备: 1.把两株蚕豆植株提前一昼夜放到黑暗处。 2.准备实验必需的器材。 3.视频:(1)植物生长需要阳光;(2)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 4、FLASH:(1)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实验;(2)光合作用产生氧气;(3)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实验;(4)绿叶在光下产生氧气的实验;(5)光合作用方程式。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植物生长需要阳光(2个)。 [引言]:绿色植物是一个巨型的生产有机物的天然“工厂”,能在光照条件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作为原料生产出产量巨大的有机物,养活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那么,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是什么呢? [讲述]:让我们通过《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来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自学]:实验的操作步骤。 2.进行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思考题]: (1)对叶片为什么要暗处理? (2)对叶片为什么要遮光?怎样遮? (3)遮光后为什么又照光? (4)酒精脱色到什么程度?脱色的目的是什么? (5)第一次漂选的目的是什么? (6)根据呈现的不同颜色能判断叶在光下制造的是什么物质吗? (7)第二次漂洗的目的是什么? (8)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全班交流,共同理解实验的理论基础,学生讨论时巡回指导,进行指点。[播放FLASH]: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实验。 [实验]:在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实际操作,以四人为一小组把课前处理过的蚕豆按操作步骤实施。

最新初一生物-北师大版光合作用教案 经典

第5章绿色开花动植物的生活方式 第1节光合作用 一、教材分析 教材先介绍光合作用的发现史,让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对光合作用形成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几个不同类型的活动,引导学生对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进行探讨。然后,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新鲜树叶的徒手切片,认识叶片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最后,对光合作用的实质和重要意义进行总结归纳,通过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使学生能体会光合作用的实践意义。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识别叶片的结构,说出叶片与其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概述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阐明光合作用的实质意义,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原理对作物种植的指导意义。 ●能力目标: 独立完成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操作,尝试制作叶的徒手切片,使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结构。 ●情感目标: 1、通过探索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等各种实验活动,初步领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认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在生物界乃至自然界的意义,养成爱护一草一木的生态意识。 三、教学重点 1、探索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的实验。 2、叶片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3、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四、教学难点 1、探究叶绿素在光下形成的实验。 2、制作和观察叶徒手切片。 五、教学课时:7课时 课题一从柳苗之谜说起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使学生领悟到光合作用的发现是许多科学家智慧的结晶和不懈努力的结果。 ②使学生领略科学家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接受科学素质的启蒙教育。 2、知识目标: ①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发现的过程。 ②通过几个经典实验的图示,培养学生对图示进行分析,归纳的能力,初步领悟科学家研究的方法。 教学重点:

九年级生物中考复习_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生物中考复习_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知 识点总结 一、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生物圈中的生产者——绿色植物,是一个巨大的生产有机物的天然“工厂”。制造有机物的生理作用是光合作用。 1.光合作用 ①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 ②原料:水和二氧化碳 水由根从土壤中吸收,二氧化碳由叶片通过气孔从空气中获得。 ③条件: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没有光,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④场所:叶绿体,主要存在于叶片的叶肉细胞中,因此叶片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 ⑤产物:有机物和氧气 ⑥光合作用的实质。 光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叶绿体(储存着能量) 物质转变:将含碳的无机物转变成含碳的有机物(如淀粉)。 能量转变:将光能转变成储藏在有机物(如淀粉)中的化学能(生物质能)。 2.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①暗处理: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以昼夜的目的是:将叶片中的淀粉运走耗尽。 ②叶片遮光:对一片叶的处理及目的:把一片叶的叶片的一部分进行遮罩,即让这部分叶片无光照,而另一部分不遮罩,有光照。把盆栽的天竺葵置于阳光下,进行遮罩的叶片的实验是对照实验,即无光和有光形成对照。 ③脱色:去掉叶片中的叶绿素。 方法:把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 隔水加热的原因:酒精有挥发性,直接加热酒精容易燃烧起火,隔水加热可以避免失火;另在加热过程中,酒精逐渐溶解叶绿素,叶片呈黄色。 ④检验植物是否进行了光合作用的方法:向已脱色处理的叶片上滴加碘液(棕色液体),变蓝的部位表示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合成了淀粉,因为淀粉遇碘变蓝。 预期结果:没有遮罩的叶片部分变蓝,遮罩的叶片部分不变蓝,呈棕色(碘液的颜色)。 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一样。 ⑤结论: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 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除供自己利用外,还通过食物链,进入其他生物体内,参与构建其他生物体并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3.演示实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实验:如图 现象:金鱼藻表面冒出气泡,待收集到大半试管气体时,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试管内,木条复燃。 结论:金鱼藻在光下产生氧气;植物光合作用不仅制造有机物,还产生氧气。 实验评价:设置对照实验,探究光合作用需要光。

初中生物《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济南版初中生物《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这一重要的生理现象是在学习了植物的蒸腾作用之后的一节内容,虽然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但光合作用的原理比较抽象,初一学生相应的知识铺垫不够,本节课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设计、操作、探究和讨论,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入手,循序渐进,使学生对实验的原理有更深层次的感悟。通过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由于本节知识较多,所以本节课只分析光合作用的产物。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实验,阐明绿色植物产物、条件。 2、通过探究实验设计思路的培养及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知识点的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探究绿色植物在光下形成淀粉,光是形成淀粉的条件。 教学难点:明确光合作用的原理 课前准备:1、将紫茉莉暗处理一昼夜,选叶遮光后照光;利用水生植物光合作用收集氧气2、相应的实验器材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出示】婴儿、学生(现场拍摄)照片 【出示】种子萌发、参天大树照片 人类长大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而植物能从一颗小幼苗

长成参天大树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是从哪里来的呢?是植物自己制造的吗?这就要关系到世界上最伟大化学反应-——光合作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密一下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到底产生了什么!!! 二、自主分析 【演示】小魔术:卫生香复燃学生分析其中的原因 【展示】自拍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视频 师生明确: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三、合作探究 除了氧气外,光合作用还有什么产物呢?我们通过一个实验来验证一下吧! 【演示】馒头遇碘液变蓝 【展示】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方法步骤: 1、暗处理:将生长旺盛的秋海棠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2、选叶遮光、照射:选一片叶子,用黑纸片把该叶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盖起来,然后移到光下照射几小时后,摘下该叶,去掉黑纸片。 3、隔水加热:将该叶放在盛有95%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于酒精中,直到叶片变成黄白色。 4、漂洗、滴加碘液:用镊子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然后平铺在培养皿中,滴加碘液。 5、观察结果:用清水冲洗掉碘液,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 生:对于本实验你有什么疑问吗?(让学生充分提问,尽量用学

植物的光合作用教案

植物的光合作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②举例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2、能力目标: ①通过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产物和场所,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 ②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进一步明确生物圈中的人和动物与绿色植物的密切关系,生发保生物、爱护环境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三、教学难点: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了解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实践上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课文导入 1、创设问题情境:动物和人每天需通过摄取食物来获得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而植物则没有摄食现象,那么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营养物质吗? 2、学生产生疑问: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是怎么来的? 二、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 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根据经验推测得出结论:“植物的物质积累来源于土壤”。 (一)海尔蒙特实验(比利时科学家、1648年)

1、海尔蒙特实验图片 2、学生讨论: ①海尔蒙特的实验是对哪一权威的挑战? 回答要点:海尔蒙特的实验是对亚里士多德的经验推测的挑战。 ②柳树真的只需要水就能长大吗?你认为海尔蒙特忽视了哪个重要因素? 回答要点:不能;海尔蒙特忽视了空气对柳树长大的作用。 ③我们可以怎样使在自然环境中无法观察到的空气成分的变化间接的表现出来? 回答要点:①想法把由于植物生长而引起成分发生变化的那部分空气与外界的空气隔开;②验证空气成分有没有发生变化(怎样设计?)。 (二)普利斯特利实验(英国科学家、1771年) 1、普利斯特利实验图片: 2、学生讨论: ①人们严格按照普里斯特利的实验要求重复他的实验,有的能成功,有的失败,你认为失败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回答要点:与实验过程中植物有没有接受光照有关,有则成功,否则失败。 ③你认为可以怎样进一步实验? 回答要点:普里斯特利的实验过程中增加阳光这一实验条件。 3、介绍英格豪斯的改进实验(结论:光在植物更新空气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三)萨克斯实验(德国科学家、1864年) 1、分析萨克斯实验(实验视频): ①现象记录

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教案

第二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 教学目标: 1.识别绿色植物叶片的结构,说明各部分结构的主要功能 2.解释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3.说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4.举例说出光合作用需要光 教学重点: 1.观察叶片的结构 2.识别叶片的各部分结构 3.观察绿叶细胞中的叶绿体 教学难点: 解释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掌握叶片结构的知识是理解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的认识基础。在宏观世界里,一片绿叶给学生的整体印象比较深刻,而要识别显 微镜下叶片的结构,分辨不同的叶片细胞,懂得叶片细胞有的含叶绿体,有的不 含叶绿体,理解叶片的不同细胞有不同细胞有不同的功能,对于初中学生有一 定的难度。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 教学教具:显微镜、刀片、镊子、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绿色植物、叶片的横切面玻片标本、水、叶绿体标本 教学过程: 一、引入我们知道,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 变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植物光合 作用的发现,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那么,光合作用的场所在什地方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 二、新授 T:光合作用需要光,那我们来想一想,在植物中哪一部分能吸收大量的光呢? S:叶子在植物体中能吸收大量的光。 T:那光合作用应在什么地方进行的呢? S:在植物的叶子里进行的。 T:哪我们就知道叶子中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下面我们来共同学习叶是光合作 用的主要器官。(一)、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参天大树拔地而起,枝繁 叶茂:纤纤小草茁壮成长,生生不息。绿色植物一般具有叶,中是光合作用的 主要器官。我们来看一下几种 植物的叶子。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让学生看几种植物的叶子。 S:它们都有一个长长的柄和叶片。 T:我们反长长的柄叫做叶柄。 T:同学们,你认为光合作用是在什么地方进行的呢?

植物光合作用-科学教案

课题:植物的光合作用 所用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 2、能够分析不同环境因素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3、掌握植物光合作用相关实验探究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 4、了解光合作用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重难点: 1、植物光合作用过程及其影响因子的分析 2、与植物光合作用相关联的综合题 授课时间: 教学方法:讲解与练习结合,先理解后应用,培养计算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知识点梳理】 1.植物的光合作用 (1) 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2) 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3)光合作用的实质 ①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 程叫做植物的光合作用。注:光合作用属于新陈代谢中的同化作用(合成代谢).......... 。 ②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实验步骤:取材——暗处理——遮光——取叶——脱色——漂洗——滴碘液——冲洗——观察 注意事项:a 、暗处理的目的: 。 b 、脱色的目的: 。 实验结果:遮光部分不变蓝,未遮光部分变蓝。 实验结论:a 、绿叶只有在光下才能制造有机物。 b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 ③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实验结果:带火星的细木条插入试管内............ 能重新燃烧起来,说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 ④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⑤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和条件: 二氧化碳 + 水 有机物 + 氧气 原料 条件 产物 【小试牛刀】 光 叶绿体

【例题1】植物光合作用的器官是() A.茎B.叶C.叶绿体D.细胞 【例题2】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A.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B.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C.制造有机物、释放能量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例题3】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是() A.整个植物体B.绿色的叶片 C.所有绿色的部分D.只有茎和叶 【例题4】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外界条件主要是() A.阳光和氧气B.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 C.阳光和温度D.阳光和二氧化碳的浓度 【例题5】绿色开花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其中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依次是() A.氧和有机物、光能和叶绿体、水和无机盐 B.二氧化碳和水、光能和叶绿体、氧和有机物 C.光能和叶绿体、二氧化碳和水、氧和有机物 D.水和无机盐、二氧化碳和水、氧和有机物 【例题6】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最常用的植物是() A.松树B.天竺葵C.仙人掌D.胡萝卜 【例题7】森林群落中,下层植物较上层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低,因为下层() A.光照强度较弱B.红光及蓝紫光比例较低 C.湿度较高D.温度较高 【例题8】下列关于植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所有生活细胞都进行光合作用 B.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 C.绿色植物只有光合作用没有呼吸作用 D.植物的呼吸作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 【例题9】在植物体内,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运输的方向和部位是() A.自上而下、导管B.自上而下、筛管 C.自下而上、导管D.自下而上、筛管 【例题10】为了充分发挥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种植农作物时要() A.种稀一些,以便能最充分地接收阳光 B.越密越好,以便100%地利用阳光 C.能种多密就多密,根据各人的习惯决定 D.合理密植,尽量充分利用阳光 【例题11】下列不是植物光合作用意义的是() A.作为其它生物生活的能量来源 B.可以散热降温 C.为其它生物的生活提供有机物 D.维持大气中碳-氧的平衡 【例题12】为了探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课外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透明、密闭).在阳光下,你预测数天后植物生长最茂盛的是() 【能力提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