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画意话庐山

诗情画意话庐山
诗情画意话庐山

诗情画意话庐山

庐山素来以气候宜人,夏日清凉而盛名,她的美,美在消暑纳凉的独特气候条件,美在众多文人骚客的赞口不绝,更美在传奇故事的流传。从古至今多少仙圣名人踏足于此,有的留下了流传千古的印记,有的留下书写历史的传奇篇章,使这座历经久远的仙山圣地给后人留下经久的遐想。

庐山地处江西省北部鄱阳湖盆地,九江市庐山区境内,濒临鄱阳湖畔,雄峙长江南岸,三山五岳中三山之一。时逢酷暑,与友人同游庐山,得以揭开庐山的“真面目”,留下笔墨,以抒已情。

庐山是一首立体的诗

说起庐山,人们必定会想起诗仙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简短的四句诗,说出了庐山瀑布的宏伟壮观,以景喻情,给人们感觉是一种特有的流动气势,飞扬跋扈,不可一世,勇往直前,义无反顾。这完全可以看成是李白性格与天性的物化写照,难道他自己不就是这样一种人中骄子、天上谪仙吗?这就是庐山水的气势,这种气势和境界,以至于后人再也冥想不出与之媲美的描写庐山瀑布的诗句。不但景色描写大气壮观,而且寓意深刻。实在是“前无古人而后无来者”了。

庐山的石头以奇自居,具有“庐山石头天下奇”的美誉,积石成

山,奇景生焉。石是山的骨架,石是山的灵魂。庐山奇石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东南方向的五老峰了,其海拔1358米,放眼望去,你就会发现这是多么有情趣的五位老人啊!一位是慈眉善目的出家老人,向佛打坐;一位是仰天放歌的白发侠士,尽吐衷肠;一位是行吟大地的沧桑诗人,咏叹苍生;一位是砍柴烧炭的山民大伯,驱寒送暖;一位是大河边垂钓的渔翁老爹,独钓逍遥。庐山之石形象各异,有的如幅画屏,有的如蹲守猎物的虎豹,有的如舞姿舒展的鸟儿……。崖石孤悬,一石又横亘在崖上,是情与韵的交汇,或许就是奔着那民族图腾的深刻寓意而来吧。

更让人惊叹的是庐山石还奇在禅机上。据说诗人苏轼性喜收藏石头,经常用饼与附近穷人家孩子交换在江水中捡来的彩色石头。经过筛选。得到了大的直径过寸,小的如枣、栗、菱、芡等奇形怪状的298枚卵石。苏轼把这些石头放在一个古铜盆内,然后加满水,放在文案上观赏。水中卵石璀璨发亮,形象妙不可言。这情景恰好被前来拜访苏轼的庐山归宗佛印禅师看见了,喜不释手,苏轼便把这些彩色卵石送给好朋友佛印,佛印将其供奉起来,苏轼透过卵石感悟到,世上的东西都是空洞之物、人不应为世事所羁绊。凡世间万物的美丑之别,都是相比较下产生的结果。假如世间的石头都像这样,那么现在看起来觉得很平凡的石头,反而会变成“怪石”了。至于有人考证,曹雪芹从《怪石供》中获取灵感,创造了“通灵宝玉”的点睛之物,则又为佛印供奉在庐山的彩色卵石营造了一种文学的氛围吧!

庐山中的公路依山势地貌而修,忽高忽低,清一色的沥青路面使游客十分快捷方便,为确保环保要求,禁止七座以上车辆进入庐山风景区,在景区游览,需搭乘旅游观光车,各主要景点和会所都设有换乘中心,旅游交通十分便利,在庐山中,各景点的小径也修缮完好,因此,在庐山上旅游,无需担心山势险峻,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学步幼童都可尽情享受清凉避暑之悠闲。

庐山的植被保护独具一格,各类针、阔叶树种和绿地相互交错,植物资源较为丰富,即可领略到海拔1000米以下的沟谷,丘陵地区生长的亚热带植物,也有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地针叶树种,具典型的黄山松无需上黄山也能见到。水杉素有“活化石”之称水杉是庐山中较多的一个树种,山间,路旁,湖畔都有其身影挺立,树形优美,树干高大通直,宛如待出征将士般接受游人的检阅。在庐山游玩,三宝树景区不可不去,三宝树为一棵银杏、两棵柳杉。银杏又名白果树,因其生长迟缓,祖辈栽种,孙辈才能得果,故又名“公孙树”,相传为晋代僧人昙诜自西域引种而来。树龄约1600年,其近旁岩石上即镌有“婆罗宝树晋僧昙诜手植”八个大字。

庐山的云雾是最具特色的,其千姿百态般笼罩在山头上,冠于山顶如绒帽,环山缠绕似玉带。庐山的云雾最吸引人的就是其瞬息万变的姿态,时而弥漫山谷如茫茫大海,时而遮挡山峰如天幕。在芦林湖景区游玩,就会欣赏到其瞬息变化的独特。站在芦林桥头,明明此刻湖中小亭清晰可见,待取出相机调好焦距时,往往会发现小亭已淹没在云雾中,找不到踪影。云遮雾罩的庐山,真是令人流连忘返。因其

得名的庐山云雾茶也因云雾而盛名。当年开国元勋朱德总司令在品茗庐山云雾茶时曾沾得一首:“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若得长时饮,延年益寿法”。或许这就是对庐山云雾的最高美誉吧!

除了庐山的水、石、云雾、湖、桥、小径等,再与山中别墅及名胜古迹交织在一起,谱写出一首立体的长篇诗句。

庐山是一幅有声的画

庐山以环境清凉幽静著称,似乎对声音的感觉无词可书,即使有那么点点声响,也被其幽静的环境所掩饰,然而,我却觉得庐山还是有其固有的原始声音。首选的应该就是瀑布声了。

庐山的瀑布主要由三叠泉瀑布、开先瀑布、石门涧瀑布、黄龙潭和乌龙潭瀑布、王家坡双瀑和玉帘泉瀑布等组成的庐山瀑布群。被誉为中国最秀丽的十大瀑布之一。走到瀑底,抬头仰望,瀑布从高耸入去的山顶直泻而下,时而大股水流轰然作响,似万马奔腾,仰天长啸般直坠瀑底潭中;时而轻歌漫舞,宛转悠扬,如朵朵银珠撒向水中,偶尔随着一阵清风飘向脸頬,清凉之意沁入心底。如此这般抑扬顿挫,如同一场永不谢幕的交响音乐会。除去庐山瀑布的浩大声势,附耳聆听,在山间小涧,还能聆听到潺潺水声,他们不与瀑布争锋,不在游客前炫耀,丝丝细水顺山间而下,涓涓融汇在一起,或集成一汪湖泊,或汇成一条溪流,最终归聚到瀑布的源。他们抛弃功名,不计私利,默默的奉献着,这就是我们应该效仿的榜样呀!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似

乎所有的风都是这样的。然而庐山的风似乎别有“风”格。行走在牯岭镇上,听不到一丝风声,看不到风吹草动的异样,但却能明显感受到一股清凉,敞开衣襟,能体会到冰丝般的缠绕,这对于庐山风来说,应该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了。然而,一到五老峰后,对风的感觉又截然不同了,在夏日里登山,庐山的清凉也奈何不了皮肤毛孔间渗出的汗珠,及至五老峰峰顶,衣衫已经湿透,然而除了重重的雾气,却丝毫感觉不到风的到来,更为气恼的是,不远处的山谷中却传来山风的阵阵呼啸,风吹林动的啸叫却是艳羡不来的。找一块石头坐下来休息片刻,用纸巾擦去身上的汗水,拍上几幅照片,聊聊天,补充点水分。不一会儿,却发现浑身清凉起来,用手触摸皮肤,竟没有一丝的汗渍了。我恍然大悟,其实难耐的不是登山时流下的汗水,而是人的心情所致。为人亦是如此,对待世间万象,如果都能淡薄点功利,平心静气,这就是人生的极致了。

锦绣谷,相传为晋代东方名僧慧远采撷花卉、草药处。这儿四时花开,犹如锦绣,而得名之,然其整个锦绣谷景区还有着不少人文景观和原生态景象。其中,最有意思的要属谷中的美猴王们了。在景区行走,经常能见到上蹦下蹿的猴子,与一般景区的猴子不一样的是,这里的猴子们时而会发出吱吱、唧唧的啼叫声。难道这就是对游客发出“欢迎光临”的欢迎词?亦或是对惊扰了山中的清静对我们的抗议声?不懂兽语也只能是胡猜瞎想罢了。但不管怎样,游客手中的食品是最受美猴王们所关注的,他们的聪明之处在于能辨别哪些是能吃的和不能吃的,以及食物的不同吃法,都无师自通。喂食的人们目睹着

自己抛出的食品被一一争抢后狼咽下,这恐怕是游玩中最惬意的事。

庐山是大自然的恋情

庐山恋电影院是恋人们向往的地方,恋爱中的人们都想来这里看上一场《庐山恋》,在这家电影院,每天从早到晚不间断循环放映着《庐山恋》这部影片。游庐山,看《庐山恋》,已成为庐山的一个固定旅游项目。从1980年7月12日《庐山恋》电影在这里首映后,直到现在还在不停的放映这这部经典影片。

与其说是看《庐山恋》电影,其实是享受恋爱中的酸甜滋味,片中的男、女主人公追求和向往现代爱情的故事,有情人终成眷属,享受爱的甜蜜,青春的激情与欢乐,激荡着所有恋人的心。片中女主人公周筠(张瑜饰)在庐山南麓枕流桥畔的枕流石,巧遇耿桦(郭凯敏饰),小伙子坐在枕流石上潜心攻读,一下子闯入姑娘的心,相识后,同游庐山之巅含鄱口。碧波万顷的鄱阳湖一望无际,水天一色的地平线上,一轮红日跳出水面,浩渺的湖面,风帆点点,透过金色的霞光,五老峰巍峨耸立,朝阳染红了观鄱亭上的这一对年轻人。凭栏远眺,那景,那情,是所有恋人们的沉醉,看那一双双,一对对相互爱慕、相互依偎的恋人们,回想自己的青春不再,一股艳羡的情感油然而生,青山不老人已老,此情不再有,人生复如何?

前面走来一对似乎在闹着别扭的男女,看外貌已不再青春,男人的黑发中混杂着丝丝白线,额头的皱纹被深刻了几道,再瞧瞧那女人,眼角明显有着呈发射状的皱褶,两人虽是并肩,却似乎都不在关

注对方,也无心欣赏旁边的景色,男人想去牵女人的手,却被无情的打回,再试,再打回,如此往复几个来回,男人依然未得逞,此时,这对男女已从我左右擦身而过,眼角略过的瞬间,女人的眼眶满是泪水,不经意的擦拭一下,却扰动了我止水般的心。人生短暂,轰轰烈烈般相爱一场,哪怕是一个月、一周、一天,那也是爱过了,能在这满是爱情的空气里享受幸福的滋润,一生足矣!

在庐山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吧!庐山恋电影院的情侣座,五老峰上的云雾,以及落九天的银河瀑布都可以见证这绝世般的爱情,在这里发出爱的誓言,在此,我有情不自禁的想着那对男别扭的情人,想起相互搀扶的耄耋老人,想起一家三口的欢乐和谐场景,下一次,带上我的妻子和孩子,一同来享受这炙热的爱。

庐山最具有无穷的意境

庐山风景区中心隶属于九江市庐山区牯岭镇,这个坐落在海拔1164米的高山上的风景名胜地,因其三面环山,一面临谷,素有“云中山城”的美誉,在这个高山名胜之处,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形成了独特的环境气候,冬暖夏凉,空气清新。站在街心公园远眺,峰峦葱茏远山含黛,风格各异的别墅式建筑依山而建,错落有致,白墙红瓦点缀在万绿丛中。近观园内绿树芳草,溪流潺潺,与周围环境相和谐。天上不时飘来被夕阳染醉的云朵,景物变幻着如梦的色彩。待到明月高悬,沿着花径小道漫步,自会看到树影斑驳,松涛泉韵。也是这座钟灵毓秀的小山城,成为了人们避暑消夏、陶冶性情的世外桃源。在

庐山上旅居的人们,特别是在外界遭受炎热炙烤的煎熬时,这里却依然清凉舒适,无论是走在庐山景区的哪个角落,都能看到女人舒心的笑脸,都能听到老人爽朗的笑声,都能感受到孩子们的笑趣。相信,能在这个世外桃园般享受中终老一生是奢望中的一点光亮。然而,我们能否脱除世俗的繁杂事务,能否看淡金钱名利的纷争,只为性情,只为爱、只为自己的那一丝任性,身处庐山,抛却凡俗,给人一个意外的收获。

争取还要去庐山走走,看看,享受天然氧吧的呵护,享受致尚的爱恋熏陶,享受人生坦荡荡的无忧生活。我被这座山给迷恋了,或许不仅仅是秀丽风光,也不仅仅是清凉的夏季或是暖冬,只图给予的内心安逸,在山中数日,已经移除了存在脑海中的杂乱空间,临别之时,唯一的念头就是,希望还有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携带自己所爱的人,在这里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只有在那个时刻,我能够完全放下身心的疲惫,世间的杂念,名利的纷争,金钱的诱惑,回到完全的自我空间,与悠然的庐山融为一体,化为其中一草,一木,一水,一石,以至于一粒尘埃。

镇海炼化叶志勇 2015.8.24 (完稿)

《镇海潮》2015年第3期

赞美庐山、小草、梅花、春雨的诗句

赞美庐山、小草、梅花、春雨的诗句 庐山:1、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 2、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3、一江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5、庐山到处是浮图,若问凡家半个无;只为渊明曾好酒,至今有鸟号提壶。 6、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7、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 8、庐山山高高几重,山雨山烟浓复浓。 柳树:题州北路傍老柳树--白居易皮枯缘受风霜久,条短为应攀折频。但见半衰当此路,不知初种是何人。雪花零碎逐年减,烟叶稀疏随分新。莫道老株芳意少,逢春犹胜不逢春。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tāo)。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杜甫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腊日》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 杜甫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颠狂柳絮随风舞 轻薄桃花逐水流 小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草长莺飞二月天 1、《送别》【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2、《乌衣巷》【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3、《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4、《敕勒歌》【南北】无名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5、《初春小雨》【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6、《立春偶成》【宋】张轼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7、《滁州西涧》【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8、《北山》【宋】王安石 北山输绿涨横池,直堑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9、《出塞作》【唐】王维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 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躲雕。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 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雪嫖姚。 10、《丰乐亭游春》【宋】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11、《寄刘驾》【唐】曹邺 一川草色青袅袅,绕屋水声如在家。 怅望美人不携手,墙东又发数枝花。 12、《塞上行》【唐】鲍溶 西风应时筋角坚,承露牧马水草冷。 可怜黄河九曲尽,毡馆牢落胡无影。 13、《边方春兴》【唐】高骈 草色青青柳色浓,玉壶倾酒满金钟。

《湖口望庐山瀑布》古诗的意思

《湖口望庐山瀑布》古诗的意思 《湖口望庐山瀑布》古诗的意思 《湖口望庐山瀑布泉》这首诗写的是庐山瀑布的远景,每一联都是从大处着手,不仅写其形貌,更重在传其风神。下面我们为你带来《湖口望庐山瀑布》古诗的意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朝代:唐代 作者:张九龄 原文: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湖口望庐山瀑布泉》诗意 瀑布从高高的庐山上落下犹如万丈洪泉,远望长长的半山腰,紫气弥漫。 飞流而下的瀑布奔腾着流过层层杂树,飘飘洒洒穿过重重云烟。 红日映照,恰似彩虹当空;天朗气清,如听到风雨声。 庐山到处是秀丽景色,水汽与烟云融为一体,更显出气象万千。 《湖口望庐山瀑布泉》注释 ⑴湖口:即鄱阳湖口,当时归洪州大都督府管辖。湖口遥对庐山,能见山头云雾变幻及瀑布在日光映照下闪耀的色彩。庐山,在今江西省。

⑵洪泉:指水丰势强的瀑布。 ⑶迢迢(tiáo):形容瀑布之长。紫氛:紫色的水气。 ⑷杂树:瀑布岩壁边杂乱的树木。 ⑸重云:层云。 ⑹虹霓(ní):阳光射入窜的水珠,经过折射、反射形成的.自然现象。 ⑺天清:天气清朗。闻:听到。 ⑻灵山:指庐山。秀色:壮美景色。 ⑼空:天空中的云。氤氲(yīn yūn):形容水气弥漫流动。 《湖口望庐山瀑布泉》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张九龄出任洪州都督转桂州都督之时。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年),时为宰相的张说十分赏析张九龄的才华和能力,擢任张九龄为中书舍人。三年后,张说因遭人弹劾被罢相,诗人也随之被贬。旋即,又迁为冀州刺史,他以照顾年迈老母为由上疏奏请固授江南一州。唐玄宗准他“改为洪州都督,俄转桂州都督”,张九龄因获玄宗恩遇对朝廷感恩戴德,也从失去张说依靠的阴郁中走了出来,因自己的才华和德行获得皇帝的肯定而壮志满怀。怀着这样的心情,张九龄写下了这首诗。

赞美山景的诗句

赞美山景的诗句 1、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3、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4、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5、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8、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9、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其五》 10、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11、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12、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晏几道《生查子·关山魂梦

长》 13、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白朴《天净沙·秋》 14、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二首》 15、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16、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17、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18、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19、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20、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21、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严蕊《卜算子·不是爱风尘》 22、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23、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4、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 25、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毛泽东《沁园春·雪》

《望庐山瀑布》教案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 17、古诗两首 《望庐山瀑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会“庐、瀑、炉、疑”四个生字,有韵律地、有感受地吟诵古诗。 2、过程与方法:能结合课文注释或查字典、体会诗句含义。在 反复诵读中,想像诗句所描绘的景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庐山瀑布壮丽的景色中,体会大自然的 神奇与美妙。感受诗人李白奇丽、大胆的想像,感受中国文化的丰富、美好,热爱祖国语言文字。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通过观察画面,展开合理想象理解诗 句的意思,感受诗的意境。 【教学难点】边读边想象画面,品词赏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瀑布视频,音乐 【学生准备】收集诗人李白的古诗和生平简介。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谈话激趣: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谁来说一下你去过哪里?那里的景色美不美?那同学们你们去过庐山吗?庐山的景色可 美了,你们愿意来跟着老师欣赏一下吗?看过庐山的风景后你们有 什么感受? 2、导入新课:庐山在江西省,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每年要接 纳上百万的游客,那里的景色很美,吸引了古往今来许多的文人墨

客,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白在游览庐山后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板书课题。 二、作者简介 1、提问:同学们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清莲居士。号称“诗仙”。唐代著名诗人,一生中写下了上千首诗歌,其诗风格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畅,富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 2、那你们谁能给大家背诵一首李白写的诗?(咱们班的小诗人真不错) 三、理解诗题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李白的这首《望庐山瀑布》,“望”是什么意思?(板书:看)“望庐山瀑布”又是什么意思?(站在远处看庐山的瀑布)。 四、读文识字 1、庐山的风景很美,让我们看看唐代大诗人李白见到庐山的瀑布又是用怎样的诗句来形容的吧!读读诗句,在读的过程当中遇到不认识的字和同桌交流一下,注意要把古诗读正确。 2、出示要学习的四个生字一起学习。 庐:庐山、庐舍、茅庐瀑:瀑布、飞瀑 炉:火炉、锅炉、炉子 疑:怀疑、疑问(部首:疋pi三声,) 3、字词大家读的很好,那古诗呢?我给大家请来了两位小朋友读古诗,你们愿意听听嘛?(链接)谁愿意给大家读读。(鼓励)学生评价。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意思-赏析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 山瀑布》意思|赏析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赏析 这两首诗体裁不一,一首为五言古诗,一首为七言绝句,内容也有部分重复。第二首诗流传很广,一向被选入小学语文教科书,题作望庐山瀑布。 此二诗是公元725年(唐玄宗开元十三载)前后作者初次登庐山时作。第一首五古共换四次韵,前八句为一韵;中间八句每四句各一韵;末六句为一韵。诗意也可按韵分为四层。前三层基本上是摹写瀑布的壮观奇姿,属景语;只有末一层言志抒怀,属情语。前三层也各有重点:第一层从正面描写瀑布的主体实景;第二层从虚处更深更细地描绘瀑布;第三层,从上下四旁来烘托瀑布之动态。最后一层先擒后纵,收束得自然平易。首二句交待望庐山瀑布的立足点和所望的方向。接着十四句用各种形象从不同角度形容瀑布的壮伟气势和诗人的赞叹。所谓挂流三百丈,初惊河汉落,亦即第二首的飞流

直下三干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意,但不如后者的简练和生动。末六句抒写诗人的志趣和愿望。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李白思想中孤傲遁世的一面。 五言古诗讲究兴寄,直抒胸臆,质朴真切,气象浑成。诗人的感情起伏与诗的节奏同步,由此形成感染人的力量。李白善于乐府和歌行,常以他横空出世,骏马绝尘的非凡才力,将乐府、歌行作为表达他飞腾的想象,纵横的才思,不羁的思想,奔放的情感之最合适的艺术形式,这些诗写得神识超迈,飘然而来,忽然而去,不屑于雕章琢句,亦不劳劳于镂心刻骨,自有天马行空,不可羁勒之势。这首五古《望庐山瀑布水》正是如此。李白把庐山瀑布写得壮美阔大。诗人寄情于山水,从西登香炉峰到流沫沸穹石都是写景,而最后三句是抒情之句。海风吹不断,江月照江空中的空字更说明诗人寻求的是一种闲情,也体现李白的飘逸之风。在庐山美景之下,诗人借景直抒胸臆,语言质朴真切,但仍能感染读者。 第一首虽是古诗,其中却有不少对仗。古今读者多谓此首不如第二首绝句写得好,但也有不少人指出此诗自有妙句。如《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四:然余谓太白前篇古诗云: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磊落清壮,语简而意尽,优于绝句多矣。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二:以余观之,银河一派,犹涉比类,未若白前篇云: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凿空道出,为可喜也。韦居安《梅硐诗话》亦谓此二句语简意足,优于绝句,真古今绝唱,并认为非历览此景,不足以见诗之妙。第二首诗中的香炉,即第一首诗开头提到的香炉

赞美庐山的诗句古诗

赞美庐山的诗句古诗 导读:本文是关于诗句大全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自咏示客》 2、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3、阮籍推名饮,清风坐竹林。——《听郑五愔弹琴》 4、南湖首重回,笑青吟翠向崔嵬。天应不许人全见,长把云藏一半来。——《湖上望庐山》 5、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大林寺桃花》 6、飘零委何处,乃落匡庐山。——《庐山桂》 7、攀千仞削壁,临万丈深渊。过崎岖盘道,登巍峨峰巅。天高地险,流水潺潺瀑飞悬;穿云破雾,清风拂拂衣衫翩!——《登庐山》 8、新诗准备,庐江山色。——《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9、庐山去咸阳,道里三四千。——《庐山桂》 10、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 11、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庐山诗》 12、若看山下云深处,直是人间路不通。——《题庐岳刘处士草堂》

13、瀑布千丈直,雷奔入海不蹔息。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庐山瀑布》 14、庐山逢若士,思欲化黄金。——《升天行贻卢六健》 15、辍棹南湖首重回,笑青吟翠向崔嵬。天应不许人全见,长把云藏一半来。——《湖上望庐山》 16、峰,三叠泉,含鄱口,龙首岩,侧看成峰横似岭,高低远近不一般,要知庐山真面目,携云伴雾不下山!——《登庐山》 17、辍棹南湖首重回,笑青吟翠向崔嵬。——《湖上望庐山》 18、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望庐山五老峰》 19、苍龙昂首朝天啸,倚壁虬螭斗厉饕;尾扫石狮云水怒,爪擒方印雨风啕。——《远眺龙首崖》 20、飞云渡险脊,走雾隐幽潭;鸟掠丛林隙,人游松壑巅;劲风摧细雨,峭壁断浓岚;逶迤至山口,鄱湖一岭含。——《游含鄱口》 2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 22、庐山两道士,各在一峰居。——《寄黄刘二尊师》 23、峰巅望,天涯在目前。湘潭浮夜雨,巴蜀暝寒烟。泰华根同峙,嵩衡脉共联。凭虚有仙骨,日月看推迁。——《登庐山》 24、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晚泊浔阳望香炉峰》 25、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望庐山瀑布

《望庐山瀑布》教案 大峪一小王海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巩固“庐、瀑、炉、疑、流”5个生字认读字,知道字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重点体会”生,飞,挂,落”等词的妙用。 3.巩固感知古诗学习的步骤,及夸张手法诗的特点。 4.背诵自己学的李白的诗。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三次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读,对诗的感悟层层递进, 2.结合插图、视频,学生发挥想象,联系自己生活,读懂古诗,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2.体会古诗的意境,理解朗读古诗的节奏美。 【教学重点】 1.巩固“庐、瀑、炉、疑、流,4个生字认读字,知道字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重点体会”生,飞,挂,落”等词的妙用。 3.巩固感知古诗学习的步骤,及夸张手法诗的特点。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2.体会古诗的意境,理解朗读古诗的节奏美。 【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教学环境:多媒体环境。 资源准备:教学PPT 翻页笔字卡(学诗步骤) 【教学过程】 一、知诗人: 1.师:我们先来做个猜一猜的游戏,王老师来说谜面,你们来猜猜是哪一位诗人,知道了不要随便说出来,议会找同学来说。 (1)师说,你们仔细听: ●他是唐朝人,是一位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 ●他喜欢喝酒和旅游,最爱做诗,一生写有近千首诗。 (2)师:你们猜出是哪位诗人了吗?(指名说) 小结:李白果真是鼎鼎大名,老师刚说同学们就知道了(板书:李白) 2.问:以前我们学过李白的哪首诗呢?自由说 生:《静夜思》《古朗月行》《早发白帝城》《望天门山》

望庐山瀑布全诗意思解析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原文: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诗意: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 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 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古诗望庐山瀑布课文材料

课文材料:古诗《望庐山瀑布》 原诗: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 庐山:庐山位于省市,山体呈,典型的式块段山,长约25公里,宽约10,绵延的90余座山峰,犹如九叠,屏蔽着的北大门,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庐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

峰间散布26座,20条,16个,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22处,18条,湖潭14处。著名的,落差达155米。 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素有“奇秀甲天下”之美誉,与、、并称。 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太白,号,又号”谪仙人“是伟大的诗人,被后人誉为“”。后世将李白与并称为“”。其人爽朗大方,爱好饮酒作诗,爱交好友,其曾获得过皇上和贵妃的赏识。但最后他贫困潦倒死去。其出生地是唐(今四川境内)。其诗歌总体风格豪放,清新飘逸,气势磅礴,大气十足。它们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当时社会的腐败,表现出反抗传统,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并具有浪漫主义精神。

七言绝句:是绝句的一种,绝句是由四句组成,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常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还有很少见的六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绝句即是七言绝句。 香炉峰:庐山北部名峰。水气郁结峰顶,云雾弥漫如香烟缭绕,故名。南见:一作“南望”。 三千尺:唐朝时,一尺约等于现在的九寸三分(30.7cm,厘米) ,折合现在为30.7X3000=92100cm=921m(米),夸张手法;一作“三千匹”。 银河:银河在中国古代又称天河、银汉、星河、星汉、,是横跨星空的一条乳白色亮带。银河只在晴天夜晚可见,是由无数暗星()的光引起的。银河不是银河系,而是银河系的一部分。银河系包含上千亿颗恒星、总质量大约是太阳质量的6,000亿至30,000亿倍,直径有约10万光年。 原诗现代白话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此诗创作于,一般认为是公元725年(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前后,出游途中初游时所作。题材属。

李白《望庐山瀑布》全诗诗意翻译及赏析

李白《望庐山瀑布》全诗诗意翻译及赏析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前言】 《望庐山瀑布水二首》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两首诗,其一为五言古诗,其二为七言绝句。这两首诗,都紧扣题目中的“望”字,以庐山的香炉峰入笔描写庐山瀑布之景,用“挂”字突出瀑布如珠帘垂空,以高度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瀑布勾画得传神入化,然后细致地描写瀑布的具体景象,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气象万千,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其中第二首七言绝句历来广为传诵,其前两句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既有朦胧美,又有雄壮美;后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和气势,可谓字字

珠玑。 【注释】 ⑴庐山:又名匡山,中国名山之一。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北部的鄱阳湖盆地,在庐山区境内,耸立于鄱阳湖、长江之滨。 ⑵香炉峰:庐山香炉峰有四。此指南香炉峰。因烟云聚散,如香炉之状,故名。关于香炉峰的位置,各注本有多种说法。 ⑶南见:一作“南望”。 ⑷三百丈:一作“三千匹”。 ⑸“喷壑”句:意谓瀑布喷射山谷,一泻数十里。壑(hè):坑谷。 ⑹“欻如”二句:意谓快如闪电而来,隐似白虹而起。此二句化用沈约《八咏诗·被褐守山东》“掣曳写流电,奔飞似白虹”句意。歘(xū):迅疾貌。飞电:空中闪电。一作“飞练”。隐若:一作“宛若”。白虹:一种出现在雾上的淡白色的虹。 ⑺河汉:银河,又称天河。一作“银河”。

⑻“半洒”句:一作“半泻金潭里”。 ⑼造化:自然界的创造者,此指大自然。 ⑽“江月”句:意谓瀑布在江月的映照下,显得更加清澈。江月:一作“山月”。 ⑾“空中”二句:意谓瀑布在奔流过程中所激起的水花,四处飞溅,冲刷着左右青色的山壁。潈(zōng):众水汇在一起。 ⑿穹石:高大的石头。 ⒀乐:爱好。乐名山:一作“游名山”。 ⒁益:更加。闲:宽广的意思。 ⒂无论:不必说。漱:漱洗。琼液:传说中仙人的饮料。此指山中清泉。 ⒃还得:但得。一作“且得”。尘颜:沾满风尘的脸。洗尘颜:喻指洗除在尘世中所沾染的污垢。 ⒄“且谐”二句:一作“集谱宿所好,永不归人间”,又一作“爱此肠欲断,不能归人间”。谐:谐和。宿:旧。宿所好:素来的爱好。

赞美庐山的作文写作素材

赞美庐山的作文写作素材 导读: 关于赞美庐山的.诗句集锦【1】 1.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2.天应不许人全见,长把云藏一半来。 3.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 5.岳立镇南楚,雄名天下闻。五峰高阂日,九叠翠连云。 6.秀作神仙宅,灵为风雨根。馀阴铺楚甸,一柱表吴门。 7.五老峰巅望,天涯在目前。湘潭浮夜雨,巴蜀暝寒烟。 8.晚来风信好,并发上江船。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 9.天近星河冷,龙归洞穴深。谷春攒锦绣,石润叠琼琳。 10.石楼霞耀壁,猿树鹤分枝。细径萦岩末,高窗见海涯。 11.名高身未到,此恨蓄多时。是夕吟因话,他年必去随。 12.乱泉禅客濑,异迹逸人知。藓室新开灶,柽潭未了棋。 13.炉峰松淅沥,湓浦柳参差。日色连湖白,钟声拂浪迟。 14.控压浔阳景,崔嵬古及今。势雄超地表,翠盛接天心。 15.靖节门遥对,庾公楼俯临。参差含积雪,隐映见归禽。 16.寒空五老雪,斜月九江云。钟声知何处?苍苍树里闻。 17.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18.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19.冬有灵汤溢,夏无炎暑侵。他年如遂隐,五老是知音。 20.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 21.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2.瀑布瀑布千丈直,雷奔入海不蹔息。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关于赞美庐山的诗句集锦【2】 1.寒空五老雪,斜月九江云。钟声知何处?苍苍树里闻。 2.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3.五老峰巅望,天涯在目前。湘潭浮夜雨,巴蜀暝寒烟。 4.炉峰松淅沥,湓浦柳参差。日色连湖白,钟声拂浪迟。 5.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 6.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7.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 8.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9.控压浔阳景,崔嵬古及今。势雄超地表,翠盛接天心。 10.秀作神仙宅,灵为风雨根。馀阴铺楚甸,一柱表吴门。 11.庐山山高高几重,山雨山烟浓复浓。 12.此生初饮庐山水,他日徒参雪窦禅。 13.自从庐阜泻双练,至今银湾岐两支。 14.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望庐山瀑布的古诗译文

望庐山瀑布的古诗译文 《望庐山瀑布 二首》是唐代大诗人李白 创作的两首诗,一为五言古诗 , 一为七言绝句。 以下是“望庐山瀑布的古诗译文”, 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望庐山瀑布 唐代: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 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 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注释 1.香炉:指香炉峰。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孟浩然 《彭蠡湖中望庐山》:“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日照”二句:一作 “庐山上与星斗连,日照香炉生紫烟”。 2.遥看:从远处看。挂:悬挂。前川:一作“长川”。川:河流,这里指瀑 布。 3.直:笔直。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4.疑:怀疑。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九天:一作“半天”。 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九重天,即天空最高处。此句极言瀑布 落差之大。 赏析 这是李白在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 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

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 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 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 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此句为瀑布 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 “挂前川” 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 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 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 “飞流”表现瀑布凌 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 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 于是接着又写上一 句“疑是银河落九天”。 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 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 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 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夸张手法和想象手法,构思奇特,语言 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 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望庐山瀑布古诗的意思

望庐山瀑布古诗的意思 望庐山瀑布 为李白 出游金陵途中初游庐山时所作。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望庐山瀑布古诗 的意思,相信能带给大家启发。 望庐山瀑布古诗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古诗的意思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 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 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望庐山瀑布古诗的鉴赏: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 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庐山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 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 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 写活了。 此句为庐山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 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 “挂前川” 是说庐山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 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古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 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 “飞流”表现瀑布凌 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 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李白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 于是接着又写上一 句“疑是银河落九天”。 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 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 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庐山瀑布的神

望庐山瀑布古诗注释及解析

望庐山瀑布古诗注释及解析 《望庐山瀑布 水二首》是唐代大诗人李白 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风景诗,被选入《全唐诗 》的第 180 卷。其一为五言古诗 ,其二为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古诗及解析,我们来看看。 望庐山瀑布原文介绍 【作者】是李白 【朝代】唐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语句 ①庐山: 又名匡山, 中国名山之一。 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北部的鄱阳湖盆地, 在庐山区境内,耸立于鄱阳湖、长江之滨。 ②香炉峰:庐山北部名峰。水气郁结峰顶,云雾弥漫如香烟缭绕,故名。南 见:一作“南望”。 ③三百丈:一作“三千匹”。壑(hè):坑谷。“喷壑”句:意谓瀑布喷射 山谷,一泻数十里。 ④歘(xū):歘忽,火光一闪的样子。飞电:空中闪电,一作“飞练”。隐 若:一作“宛若”。白虹:一种出现在雾上的淡白色的虹。“欻如”二句:意谓 快如闪电而来,隐似白虹而起。 ⑤河汉: 银河, 又称天河。 一作“银河”。 “半洒”句: 一作“半泻金潭里”。 ⑥造化:大自然。 ⑦江月:一作“山月”。“江月”句:意谓瀑布在江月的映照下,显得更加 清澈。 ⑧潈(zōng):众水汇在一起。“空中”二句:意谓瀑布在奔流过程中所激 起的水花,四处飞溅,冲刷着左右青色的山壁。

⑨穹(qióng)石:高大的石头。 ⑩乐:爱好。乐名山:一作“游名山”。益:更加。闲:宽广的意思。 望庐山瀑布译文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 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 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望庐山瀑布的赏析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 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 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 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 “挂前川” 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 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 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 “飞流”表现瀑布凌 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 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 于是接着又写上一 句“疑是银河落九天”。 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 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 下来。 一个“疑”, 用得空灵活泼, 若真若幻, 引人遐想, 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 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 “谪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古诗李白《望庐山瀑布》

古诗李白《望庐山瀑布》 《望庐山瀑布 》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 出游金陵途中初游庐山时所作的诗,下面是关于古诗 望庐山瀑布的内容,欢迎阅读! 望庐山瀑布 唐代: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 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 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注释 1.香炉:指香炉峰。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孟浩然 《彭蠡湖中望庐山》:“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日照”二句:一作 “庐山上与星斗连,日照香炉生紫烟”。 2.遥看:从远处看。挂:悬挂。前川:一作“长川”。川:河流,这里指瀑 布。 3.直:笔直。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4.疑:怀疑。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九天:一作“半天”。 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九重天,即天空最高处。此句极言瀑布 落差之大。 创作背景 这两首诗一般认为是公元 725 年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 前后李白出游金陵途
1/6

中初游庐山之时所作。吴小如教授认为,李白这两首诗体裁不一,内容也有一部 分重复, 疑非一时之作。 詹锳先生在 《李白诗文系年》 中根据任华 《杂言寄李白》 诗,认为第一首五古为李白入长安以前(开元年间)所作。另有人认为第二首七 绝作于公元 756 年(唐玄宗天宝十五年)李白到庐山的夏秋之交。 赏析 这是一首诗是七言绝句。此诗中的香炉,即第一首诗的开头提到的香炉峰, “在庐山西北, 其峰尖圆, 烟云聚散, 如博山香炉之状” (乐史 《太平寰宇记》 ) 。 可是,到了诗人李白的笔下,便成了另一种景象: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地 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 这不仅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 而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为不寻常的瀑布创造了不 寻常的背景。接着诗人才把视线移向山壁上的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前四 字是点题。“挂前川”,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像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 挂于山川之间。 “挂”字很妙, 它化动为静, 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 看”中的形象。 第一首诗说, “壮哉造化功! ”正是这“造化”才能将这巨物“挂” 起来, 所以这“挂”字也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赞颂。 第三句又极写 瀑布的动态。“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飞”字,把瀑 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 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然而,诗人犹嫌未足,接着 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 真是想落天外, 惊人魂魄。 “疑是”值得细味, 诗人明明说得恍恍惚惚,而读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觉得只有这样写,才更为 生动、逼真,其奥妙就在于诗人前面的描写中已经孕育了这一形象。巍巍香炉峰 藏在云烟雾霭之中,遥望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这就自然地联想 到像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可见,“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虽是奇特,但 在诗中并不是凭空而来, 而是在形象的刻画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 它夸张而又自 然, 新奇而又真切, 从而振起全篇, 使得整个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 雄奇瑰丽, 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给人以想象的余地,显示出李白那种“万里一泻, 末势犹壮”的艺术风格。 宋人魏庆之曾说: “七言诗第五字要响。 ……所谓响者, 致力处也。 ” ( 《诗 人玉屑》)这个看法在这首诗里似乎特别有说服力。比如一个“生”字,不仅把 香炉峰写“活”了, 也隐隐地把山间的烟云冉冉上升、 袅袅浮游的景象表现出来 了。“挂”字前面已经提到了,那个“落”字也很精彩,它活画出高空突兀、巨 流倾泻的磅礴气势。很难设想换掉这三个字,这首诗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中唐诗 人徐凝也写了一首《庐山瀑布》。诗云:“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 息。 千古长如白练飞, 一条界破青山色。 ”场景虽也不小, 但还是给人局促之感, 原因大概是它转来转去都是瀑布,瀑布,显得很实,很板,虽是小诗,却颇有点
2/6

描写山云雾缭绕的句子

描写山云雾缭绕的句子 本文是关于经典句子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描写山云雾缭绕的句子 1、雾竟有如此神奇的力量,它丰富多彩,变幻莫测,是它给这群山增添了无穷的魅力;近处,芳草青碧,翠林如海,苍黛凝重。 2、薄薄的云雾笼罩着山峰。 3、秋后雨天的山中云雾缭绕,宛若仙境。 4、雾在山间游动,像画家泼墨,使原来的山变成景,做成了一幅幅丹青。 5、青山隐隐泛中流,洞天云霄何处生? 6、双峰山的雾是有生命的雾。美丽的晨雾就像大山的女儿,亲吻着母亲的面颊。她仿佛得到了母亲的呵护,便把流动的美回报给游人。当你沉醉在她的神韵之中时,不知不觉一轮红日升起。此时此刻,太阳仿佛像一个黄中透红的大苹果,向人们展示出更加奇艳的风韵。 7、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 8、双峰山的雾是温馨的雾。她仿佛是一幅硕大的写意画,从天际垂下,使得竹海似隐似现,泉水似凝似流。她不属于那种“雾锁山头山锁雾”的浓雾,使人喘不过气来,也不是稀疏的让人乏味的薄雾。她妙就妙在她的似隐似现,给人以神秘感;她妙就妙在她的宁静而雅致,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觉;她妙就妙在她的洁白而亲切,给人以温

暖的感觉。 9、远处,奇山兀立,群山连亘,苍翠峭拔,云遮雾绕。 10、下雨时,煤烟像那重甸甸的乌云,在烟囱上时起时落,一团团高悬在屋顶上,或是坠落在地上到处乱窜,不知要往哪里躲藏。 1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2、雾在我心中无疑是最具有气质的,因为它让我的心灵得以解脱,得以愉悦。在太阳未舒展腰身之前,雾已经包围了整个大地――房屋、高山、原野,加上我都已经成为了雾的囊中之物。它难以捉摸,让接触了它的人都对它产生疑惑与向往,而这也正是雾吸引我的地方。 13、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 14、我被云雾缭绕的山峰吸引,深陷其中,不可自拔。 15、这神奇的庐山云雾是哪儿来的呢?原来庐山峰峦林立,峡谷纵横,构成了云雾滋生的天然条件。而江湖环绕的地理位置,又为庐山提供了生成云雾的充足水汽,水汽一旦碰上空气中的尘埃,就成了小水滴。数不清的小水滴就形成了美丽神奇的庐山云雾。 16、云海涌动,被晨光染满绚丽的色彩。把五指山群峰装扮得格外秀丽。 17、远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像调皮的孩子和你捉着迷藏。 18、游客们向着云雾缭绕的山顶缓步向上攀登。 19、乌龙山四面环水、孤峰兀立、云雾缭绕,山上树木繁茂,翠竹成阴,山壁陡峭,江流澎湃。 20、早上起来,一出门,白茫茫的一片,无所谓天,无所谓地,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望庐山瀑布》教材理解

《望庐山瀑布》教材理解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 1.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2.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3.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4.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简析] 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望庐山瀑布19首古诗带拼音

望wàng 庐山lúshān 瀑布p ùb ù 唐táng 李l ǐ 白bái 日r ì 照zh ào 香xi āng 炉l ú 生sh ēng 紫z ǐ 烟y ān ,遥y áo 看k àn 瀑p ù 布b ù 挂gu à 前qi án 川chu ān 。 飞f ēi 流li ú 直zh í 下xi à 三s ān 千qi ān 尺ch ǐ,疑y í 是sh ì 银y ín 河h é 落lu ò 九ji ǔ 天 。 黄鹤楼huánghèlóu 崔颢cu īh ào 昔x ī 人r én 已y ǐ 乘ch éng 黄hu áng 鹤h è 去q ù , 此c ǐ 地d ì 空k ōng 余y ú 黄hu áng 鹤h è 楼l óu 。 黄hu áng 鹤h è 一y ī 去q ù 不b ù 复f ù 返f ǎn ,白b ái 云y ún 千qi ān 载z ǎi 空k ōng 悠y ōu 悠。 晴q íng 川chu ān 历l ì 历l ì 汉h àn 阳y áng 树sh ù ,芳f āng 草c ǎo 萋q ī 萋q ī 鹦y īng 鹉w ǔ 洲zh ōu 。 日r ì 暮m ù 乡xi āng 关gu ān 何h é 处ch ù 是sh ì 烟y ān 波b ō 江ji āng 上sh àng 使sh ǐ 人r én 愁ch óu 。 早zǎo 发fā 白帝城báidìchéng 唐táng 李lǐ 白bái 朝ch áo 辞c í 白b ái 帝d ì 彩c ǎi 云y ún 间ji ān , 千qi ān 里l ǐ 江ji āng 陵l íng 一y ī 日r ì 还h ái 。 两li ǎng 岸àn 猿yu án 声sh ēng 啼t í 不b ù 住zh ù, 轻q īng 舟zh ōu 已y ǐ 过gu ò 万w àn 重zh òng 山。 望wàng 天门tiānmén 山shān 唐táng 李lǐ 白bái 天门 tiānmén 中断zhōngduàn 楚chǔ江jiāng 开kāi ,碧bì水shuǐ东dōng 流liú至此zhìcǐ回huí。 两岸 liǎngàn 青山qīngshān 相对xiāngduì出chū,孤gū帆fān 一yī片p iàn 日rì边biān 来lái 。 别bié 董dǒng 大d à 唐t áng 高g āo 适sh ì 千qi ān 里l ǐ 黄hu áng 云y ún 白b ái 日r ì 曛x ūn ,北b ěi 风f ēng 吹chu ī 雁y àn 雪xu ě 纷f ēn 纷f ēn 。 莫m ò 愁ch óu 前qi án 路l ù 无w ú 知zh ī 己j ǐ ,天ti ān 下xi à 谁shu í 人r én 不b ù 识sh í 君。 绝jué 句j ù唐t áng 杜d ù 甫f ǔ 两li ǎng 个g è 黄hu áng 鹂l í 鸣m íng 翠cu ì 柳li ǔ,一y ī 行h áng 白b ái 鹭l ù 上sh àng 青q īng 天ti ān 。 窗chu āng 含h án 西x ī 岭l ǐng 千qi ān 秋qi ū 雪xu ě,门m én 泊b ó 东d ōng 吴w ú 万w àn 里l ǐ 船。 春chūn 夜y è 喜x ǐ 雨y ǔ 唐t áng 杜d ù 甫f 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