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与“传播”word资料13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展示”与“传播”
有关美术展览会的研究是近年来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焦点之一,而且呈现出愈来愈热的趋势。
诸如历史学关于历史事件发生环境的研究、文学史关于文学家雅集形式的研究、教育史关于教育方式传播的研究等等,都是近年来各个学科的热点课题,并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学术成果。
与上述各个学科领域一样,美术展览会在近代中国出现并逐渐完善,因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而大规模涌现,并随着全国美术展览会的举办而趋于成熟与定型,在民国时期历史进程的各个阶段的历史性存在和决定性意义,是中国近代美术史现代化进程中甚为重要且精彩纷呈的文化现象。
美术展览会是兴起于西方17世纪的一种公开化、社会化的美术品展示与交流的形式,是中国近代以来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引介而来的,是一种纯粹的舶来品。
民国时期美术展览会的兴起,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对于艺术品在传统观念下的观瞻和品鉴的方式,使中国美术从封闭走向了开放,从传统走向了现代。
早期的美术展览依附于博览会,具有明显的商业推广气息,后来借鉴法国沙龙和日本帝展的形式与经验,其内涵与机制不断成熟和完善。
民国初期大量外国人在华举行的美术展览会,也为国人举办美术展览会提供了更为直接和具体的参照。
应该说,美术展览会是中国近代特定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下的产物,其本身蕴含了丰富而深刻的历史、社会、文化及艺术内涵。
当历史的脚步已经迈入整整一百年后的今天,世界性多元文化艺术的发展与转型、中西方现代思潮的涌现与碰撞以及艺术研究方法理论的创新与应用,为我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文化交流与学术研究的途径与视角。
立足于在当下文化视野的高度、广度与深度,对民国时期形式多样、内涵
丰富且纷繁复杂的美术展览会现象进行系统深入地梳理与探讨,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美术展览会是伴随着西方列强的隆隆枪炮声,跟着侵略者的脚步而进入中国的。
这是中西方文明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交错过程中的特定产物,也是“西学东渐”潮流下涌入中国的文化附属品。
“在近代,帝国主义打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传了进来,于是凡是具有维新思想、崇尚新学的人,几乎无不把改革社会、振兴国家的希望寄托于对西方文明的学习上。
美术领域也是这样。
兴办美术学校,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与掌握西方美术技法,以及将西方美术作为新美术运动的主要内容,结社团、办展览,出版报刊杂志等等,都把希望寄托于学习西方。
”①我们大致回顾一下美术展览会在近代中国社会的引入和推行过程,就能深刻体会到近代中国仁人志士是如何通过美术展览会这一载体和媒介来探索救国强国良方的。
为了挽救垂危的统治政权,清政府在李鸿章等人的倡导下发起了洋务运动,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号召下,大批知识分子走出国门,周游、考察欧美各国,介绍其包括美术展览会、美术馆在内的先进文化。
王韬和黎庶昌在英法两国参观了博物馆并介绍了美术展览会举办的情况②。
他们在笔记中所用的是“画会”一词,也是中国出现的最早的关于美术展览会的记录。
通过早期的考察为国人认识美术展览会打开了一个突破传统封闭自赏与鉴藏的窗口③。
随后,甲午战争的失败客观上掀起了国人向日本学习的热潮。
随着留日人员的增多,日文书籍报刊被翻译从而引入中国,通过王国维、刘师培、鲁迅等人物主导、与李叔同、梁启超、蔡元培、黄宾虹、邓实、姜丹书等人的共同努力,包括“美术”、“美术博览会”等词
汇和概念也随之引入,并通过在中国所举办的美术展览会、开设的美术学校、创办的美术期刊等渠道为清末民初的中国社会所全面接纳,并最终从外来语被确定为现代汉语的固有名词,其语义也得以确定④。
随着1908年中国第一代漫画大家何剑士发起的“美术赈灾展览会”⑤、1909年春《时事新报》同人“第二期图画展览会”的举办⑥以及1909年夏在南京举办的第一次“南洋劝业博览会”所设立的“美术馆”中展出美术作品⑦……,自此,“美术展览会”的概念引入和形式内涵也在这一时期得以明确并规范化了。
社会文化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这一系统呈现出层次的结构特征。
在这社会文化结构层次中,最外层的是物质形态层,也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器物”层面,它涵盖了人类以物质形式所体现的文化、包括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以及一切数以万计的与人的衣食住行发生关系的“物态文化”实体。
其次是典章制度层,它涵盖了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维护有序社会而创制的规则、体制和机构,是一种非物态文化。
第三层是行为习俗层,它包括人的日常行为所蕴含的意义以及历史性社会的约定行为即习俗,他们显示的传统观念最为直接。
第四层,也是文化结构最深层,即心理活动层,它包括社会文化心理结构广泛的观念系统及认知智能活动。
⑧我们对照地看社会文化所包含的四个层次。
显然,美术展览会是属于最深的第四层次——“心理活动层”的。
那么作为社会文化这个有机系统中最为核心、最为重要的一层,美术展览会在引入与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与其他三个层次会发生相互作用。
而相对于这些物态层面、典章制度层面以及习俗层面所发生的变化来看,美术展览会是随着心理活动层的变化而转变的。
这一时期社会形态在转型过程中的思想变迁和文化捩对于社会文
化心理的指向性也是最为明确和直接的。
如上所述的洋务运动,引进的是西方物质文化,这只触及到了社会文化的最外层,事实也证明了它并不能真正带动中国思想观念和文化艺术的根本转变。
接下来是维新运动,从改良政治制度入手,主张“君主立宪”,通过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但只是解决了文化典章制度层面的问题,所以仍然未能实现强国的目标。
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它触及到文化的最深层——社会文化心理,所以在中国产生了久远的影响⑨。
至此,人们才最终认识到,近代中国所面临的危机,不仅仅是国力的衰弱,体制的落后,其根本性的顽疾在于社会文化心理的落差。
那么,如何才能解决这一落差呢?1912年蔡元培在任教育总长时,聘请鲁迅担任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主管图书馆、博物馆和美术教育。
任职期间鲁迅在国民政府教育部编纂处月刊上发表了《拟播布美术意见书》一文,在文中提出播布美术的目的就在于“播布云者,谓不更幽秘。
而传诸人间,使与国人耳目接,以发美术之真谛,起国人之美感,更以冀美术家之出世也。
”⑩,改变美术为少数人独享的状况,应推及至广大民众,为社会各阶层所共享。
而实施美术播布的方法是建立美术馆和举办美术展览会,“美术馆,当就政府所在地,立中央美术馆,为光复纪念。
次更及诸地方。
建筑之法,宜广征专家意见。
会集图案,择其善者,或即以旧有著名之建筑充之。
所列物品,为中国旧时国有之美术品。
美术展览会,建筑之法如上。
以陈列私人收藏,或美术家新造之品。
”B11之后,蔡元培先生延续了这一思想,在1922年所写的《美育实施的方法》一文中,明确提出把普及美术教育的重任置于美术展览会之中,“须有一定的建筑、每年举行几次,如春季展览、秋季展览等,专征现代美术家作品,或
限于本国,或兼征他国的。
所征不全陈列,由组织审查委员会选定。
陈列品可开明价值,在会中出售,余时亦可开特别展览会,或专陈一家作品,或专陈一派作品。
也有借他国美术馆或私人所藏展览的。
”B12这些主张从政策、纲领上勾画了一幅美好的蓝图,从美术展览的内容、范围、机制以及设施等都有较为明确的构想。
这一蓝图也因后来的美术展览会的涌现而逐渐成为现实。
作为实现社会美育主要途径之一的美术展览会,在民国时期大量普及,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民众对于美术价值的认识,也影响了美术展览会内涵和功能的定位。
刘海粟在《为什么要举办美术展览会》一文中说:“美术可以安慰人们的杂乱和悲哀,可以超越人们的绝望和堕落。
……要拿这些‘清新味’到这混浊而黑暗的社会里去,使群众享受美术,只有到处去举行美术展览会。
……我们老是想着这般混浊而黑暗的社会,因着美术的发达而澄清,而同化于美术光明”B13。
“美术展览会这种形式被广泛应用起来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
这时美术教育和艺术社团蜂起,展览会被作为艺术救国和社会美育的一种手段。
”B14一方面,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和大批留学生的归国,西式美术教育模式和学校逐渐建立,相匹配的学校成绩展览会也随之举办,主要包括普通中小学内的美术教育展、师范学校的美术课程成绩展、美术专科学校以及大学艺术系的教育成绩展等等。
另一方面,受社会美育和艺术救国思潮的驱使,上海、北京、苏州一带美术展览盛极一时,且形式多样,令人目不暇接B15。
为推行各自的艺术主张,扩大社会影响,社团美展和画家的个展、联展层出不穷,推动了艺术思潮的争鸣和美术运动的发展。
在这场风起云涌的美术展览会浪潮中最为绚烂夺目的浪花便是民国政府教育部于第一次全国美
展于1929年4月10日在上海举办。
由此中国美术展览会的策划组织、运转机制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得以基本确立并不断完善。
通过美术展览会这一展示载体,既是对学校美术教育成果的集中呈现,又使得美术教育的价值和影响得以在教育界、艺术界逐渐传播开来直至为社会大众所知。
自20世纪初美术展览兴起以及民国前中期的蜂拥而至之后,它便使得文化艺术的传播进入了一个完全开放的系统,成为艺术观念与主张、美术作品与思潮进行交流与传播的至为重要的媒介和载体。
正是由于美术展览会的出现和发展改变了大众的社会文化心理,拓展了文化艺术的延展与交流空间,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主动转型、中西美术间的相互交流以及中国美术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基于以上有关民国时期美术展览会引入及发展状况的梳理及分析,笔者认为“展示”与“传播”是研究民国时期美术展览会的两大核心语汇与崭新切入角度。
其一,关于民国时期美术展览会“展示”的目的、方式、效果及意义的重新定位和辩证认识。
展示是美术展览会向观众公开、直接、客观地进行美术品信息输出的基本功能和核心方式。
展示的方式和目的就是在一系列时间、空间或内容上具有相关性的美术品中提炼出主题,然后根据这一主题对他们进行符合审美要求和公众认知的有机组合,构成一个能反映特定美术形态、现象、观念和规律的完整体系。
正如民国时期各种类型的美术展览会所呈现出的中国画守旧、革新、融合之下的中国画作品与观念,西画引入、融合、现代派狂飙潮流中的西画作品与观念以及全国性美展带来的美术争论与思潮等等,这些都是美术展览会所要展示的中国美术近代化进程中的美术现象与信息。
美术展览会是架设于美术与公众之间的桥梁,是普及和推广艺术,进行社会美育的有效形
式;又是向公众展示美术作品,宣传美术思想并接受公众批评的直接途径。
同时,展示过程中的信息输出也实现了美术展览会之转变公众观念、教育民众等功能。
以民国时期所处的特定的历史时期与时代特征入手,从我们这个文明古国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的背景出发——列强入侵、西风东渐导致中国社会性质发生重大改变、打破了固有社会阶层的构成,科学与民主思想的全面兴起导致中国民众对于文化价值的根本革命和颠覆
性解构,重新构筑起了新的艺术思潮、艺术阶层、艺术功能以及艺术展示模式、观看方式与接受途径等。
从私密封闭到公开展示,从雅集赏玩到大众浏览,从品评切磋到美育普及,从文人书斋到美术展览馆,民国时期美术展览会无论是从展示的方式、展示的阶层、展示的目的还是展示的空间都随之发展了根本性变革。
这样的变革符合了时代的需求,适应了社会的转型,顺从了民众的渴望。
也就是说民国时期美术展览会是顺应了这个特殊历史时期的特定展示模式,具有其自身特定的根本特征和内在规律。
其二,关于民国时期美术展览会“传播”的特定环境、元素构成和传播路径以及接受程度的客观分析和科学定位。
传播即向大众的信息传递B16。
传播既是民国时期美术展览会公众传递美术品信息的方式,又是研究这一时期美术展览会的根本方法理论和崭新切入角度。
从传播学的角度考量,民国时期美术品的产生、展示、传递、接受以及评论等各个方面几乎涵盖了传播学理论所包含的五个方面。
所以,以传播学理论方法为贯穿研究始终的技术分析主线,其所链接的民国时期美术展览会所反映的各个社会文化现象都是我们所要观照的对象。
如上文所述,近代中国美术展览会是随着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政治变革和文化嬗变而引入和发展的,从“物质救
国”到“艺术救国”再到“美育教育”,美术展览会在传播美术信息过程中不断兴起、发展并逐渐完善,这一过程是社会政治、文化等因素对于大众传播媒介的集中呈现,也只有美术展览会能够承载如此艰巨而重要的社会责任。
也正是基于民国时期美术展览会所承担的历史责任,所以这一时期的美术展览会所包含的内容和信息是如此的纷繁复杂而丰富多元,有全国性美展、社团美展、画家个展与联展、学校成绩展、出国交流展、赈灾美展、救国募捐展等等。
姜丹书在《艺术廿十年话两头》中做了很好的概况:“讲起美展来,个人的,或私人团体,或一地方一机关所催化开的,近几年已如风起云涌,常常有足快感我们眼睛美化我们头脑的机会。
”B17同时,民国时期美术展览会以其自身所具有的公开性、直接性、时效性等特点,而对于受众(政府官员、专业人士及广大社会民众)通过参观美术展览会对于社会的认知、文化的接受、心理的感化以及民族的认同等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的反馈和效应。
诚如王济远先生所说的那样:“(绘画展览会)开幕动辄几千人、万人拥着去参观,看了以后,多少总有些影响,灌输到人们的脑际,予人以和悦快愉的印象,或破除烦闷沮丧的气息。
”B18同时,“美术展览展览改变了传统画家闭门造成、坐井观天的习画方式,具有交换智识、开通思想、消除人生烦恼、造成快乐人生的社会功能,绘画与人生有着密切的关系,足以振拔人类的悲哀和堕落,足以策励人类向上的精神。
”B19此外,与民国时期美术展览会相关的大众传播媒介——报纸、期刊、展览特刊、文集等等都是我们关于其“传播”视角的关注重点。
基于此,“展示”方式和“传播”途径的重新辨析为审视民国时期美术展览会的根本特征和内在规律及其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提
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与切入点:一方面,美术展览会的“展示”功能可以集中民国时期最为优秀、广泛的美术作品,涵盖了不同艺术思潮与观念、不同流派与风格、不同美术团体与个人乃至全国美术的力量之和。
也正因为如此,立足于这一时期美展活动的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力图深入系统地阐释其规律和特征,从而展现其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另一方面,美术展览会的传播路径涉及到了当时的社会政治、历史文化、艺术创作、市场推广、大众接受及反馈等各个方面,可以为我们较为全面的呈现民国时期整个美术史的变迁与发展。
所以说,美术展览会是艺术传播的重要载体和途径之一。
美术展览会的力量在于它的直接性、情景性、时效性等,它对于中国美术的现代化的进程具有重大影响和推动作用,是最为真实、可靠、有效的研究资源。
① 王伯敏《中国美术通史》(第七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5页。
② 1867年(同治六年阴历十一月二十日),王韬应邀途经法国到英国考察,游历了卢浮宫和大英博物馆,并在其《漫游随录》中记录了大英博物馆在四季所设的“画会”举办情况,详见王韬《漫游随录》,钟叔何主编《走向世界丛书》,岳麓书社出版社,1985年版,第113页。
时任清政府外交使臣的黎庶昌记录了“巴黎油画院”所举办的“画会”情况,详见黎庶昌《西洋杂志》,钟叔何主编《走向世界丛书》,岳麓书社出版社,1985年版,第475页。
③ 按:中国早期知识分子中出国游历考察有两个主要方向:一是远赴欧美,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王韬、薛福成、李圭、黎庶昌、徐建寅、张德彝等;二是近去日本,代表人物有:罗森、黄遵宪、何入璋、
王韬等。
在考察笔(日)记中记述了他们对欧美、日本博物馆、美术展览的早期印象。
④ 陈振濂先生连载的两篇文章全面考察了“美术”作为译语,如何从德语Kunst被译成日语“美术”,再通过王国维、刘师培、鲁迅等主导人物,与李叔同、梁启超、蔡元培、黄宾虹、邓实、姜丹书等的共同努力,又通过“南洋劝业博览会”、“上海图画美术院”、《美术丛书》等会展、学校、出版渠道,终于为中国清末民初时期(1904-1913)的社会所全面接纳,并最终从译语外来语被确定为现代汉语的固有名词。
与此同时,“美术”一词的涵义,也由其意义与“美育”、“美学”、“美化”、或“文学表现”(即美之“术”)、“艺术”等互相混用的状态,逐渐被筛选、过滤成为一个确定的含义:特指视觉艺术或造型艺术,从而最终完成了这一名词的基本定义。
详见陈振廉《“美术”语源考——“美术”译语引进史研究》,《美术研究》,2003年第4期,第60-71页;《“美术”语源考(续)——“美术”译语引进史研究》,《美术研究》,2004年第1期,第14-23页。
黄大德《“美术”研究》,《美术研究》,2004年第2期,第4-10页。
林晓照《晚清“美术”概念的早期输入》,《学术研究》,2009年第12期,第93-101页。
⑤ 据《时事画报》第16期“时事画”《河南美术赈灾展览会分会图记》云:“河南美术赈灾展览会,此为第一次创举。
倡者本报社员何君剑士也。
以一隅之地,数日间亦集资千数百金”。
这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美术”冠名的展览会,而且为展览会注入了服务社会的新元素,在中国美术史上确有划时代的意义。
详见黄大德《“美术”研究》,《美术研
究》,2004年第2期,第7页。
⑥ 1909年春,《时事画报》同人举行了第二期图画展览会,不过,这次展览已启用了“美术展览会”的名称了。
可以说,从此“美术展览会”已成为图画、工艺展览规范化的专有名称了。
详见黄大德《“美术”研究》,《美术研究》,2004年第2期,第8页。
⑦ 《姜丹书艺术教育杂著》,浙江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390页。
⑧ Roland Barthes.Elements of semiology,vers and Colin Smith,Hill and Wang,New York,1977,pp.25-34,转引自顾平《20世纪中文化特征与中国画观念的不同选择》,顾平著《返本开新——艺术史、艺术理论与艺术教育论集》,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46页。
⑨ 庞朴《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年版,第37页。
⑩ 鲁迅《拟播布美术意见书》,原载《教育部编纂处月刊》第一卷第一册,1913年版,又收入鲁迅《集外集拾遗续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1页。
B11 同⑩。
B12 《教育杂志》第十四卷第6号,1922年6月。
B13 刘海粟《为什么要开美术展览会》,载《时事新报·学灯》,1923年2月20日。
B14 阮荣春、胡光华《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164页。
B15 仅据《申报》所载资料统计,20世纪20至30年代上海地区所举行的美术展览会至少在200次以上1919年4次,1920年3次,1921年8次,1922年13次,1923年15次,1924年21次,1925年16次,1926年30次,1927年25次,1928年35次,1929年35次,1930年32次。
参见王震《二十世纪上海美术年表》,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年版,第95-270页。
B16 马国泉、张品兴、高聚成、柳可白、赵良玉、刘长龙《新时期新名词大辞典》,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B17 姜丹书《艺术廿十年话两头》,《亚波罗》国立艺术院月刊,1929年第6期,第528页。
B18 王济远《我的美术谈(上)》,《申报》,1923年8月3日,第8版。
B19 同B18。
Exhibiting and Spreading: Art Exhibition Study in Republican Period from New Perspectives
ZHU Liang-liang
(Research Institution of Arts,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062)
Abstract:In late Qing dynasty and early Republican period,art exhibition was introduced to China and became very popular. It fundamentally changed the art appreciation way of Chinese people. And Chinese fine arts became open and modern in such a whole new conception. Exhibiting and spreading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studying the fundamental features, inner law, histor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art exhibition in the Republican period.
Key Words:The Republican Period; Art Exhibition; Exhibiting;Spreading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宁可辛苦一阵子,不要苦一辈子。
2、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3、蔚蓝的天空虽然美丽,经常风云莫测的人却是起落无从。
但他往往会成为风云人物,因为他经得起大风大浪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