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发展几点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教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知识更新快,思想观念更新得更快,这要求教师具备终生学习的理念,摸索创建独具特色的教学思路,让教学永葆青春,充满活力。
教师的专业知识如何更新与发展则是极为关注的问题,对此笔者结合学校和自己的实际,有如下思考:一、请进来
学校为教师的发展多渠道地创造条件。
邀请各地名师或专家到校参观和指导是其中重要的一项举措。
通过这个窗口避免了一些囿于视野而闭门造车的做法。
比如有一次eepo(educate efficiency & process optimization)的创始人孟照彬教授来我校讲学。
“eepo即“教育效率与过程优化”,被称之为第六种教学方式,它有三大操作系统(民主化管理、大众化活动、多元化教学),一般表达式是互动—主动—生动—能动;经典表达式是知识性—个性—创造性”【1】。
随后,孟教授上了一堂写作指导课,印象最深刻的是课堂组织:指导学生用卡片、小组合作、学生交流、学生展示(包括书面呈现和口头表述)。
学生在与孟教授的互动中,体验到主动参与的乐趣,学习动机和兴趣受到了激发。
这次观摩笔者感受很深:如何能收放自如地控制好课堂,把话语权和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得到自主发展,确是一个值得学习探究的问题。
二、走出去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这是求知必不可少的两个方面,
亦是中国古人的一种求知模式和自我修养的途径。
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尤为如此。
笔者有幸到英国伦敦参加了jceltd (即英语教学发展)为期一月的培训,旨在提升英语教师在新课标下的教学意识与理念,对情感与态度、语言技巧、语言知识、学习策略与跨文化意识等方面进行理论论述与课堂实践,并介绍主要的教学流派和语言学家们的精要讲义,通过学习与总结,笔者对如下问题尤为关注:
(一)归纳法和演绎法
教师可根据课型和需要适当选择。
归纳法生动,以学生为主体,能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但不易控制,耗时较多,条理性稍欠;而演绎法费时较少,层次分明,重难点突出,以教师为主体。
但较为枯燥,学生被动学习。
如讲解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时,在导入时可以运用归纳法引起学生注意和兴趣。
老师可拿出一支钢笔问学生:is this a pen?把它拆卸成几个部件后再问学生:is this a pen? 然后拿出一瓶水问:is this water? 接着倒在桌上、地上,再问学生同一个问题。
随后提出问题: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why?让学生就所观察到的进行思考然后总结。
(二)多媒体的运用
多媒体以其形象直观、新颖生动、视听兼顾、容量大等特点而深受教师和学生的欢迎,对课堂的呈现和延伸有很大的帮助。
教师可
视学校的条件和备课需要来选择。
其在使用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稍不注意会把课堂变成幻灯片的播放,简而言之“电灌”,由于是已经做好的“成品”,过于机械,不能灵活地处理课堂即时出现的突发问题等等。
所以它只能是一辅助教学手段,毕竟我们的对象是人。
(三)“良好的课堂管理”【2】
无论中式还是英式的课堂管理,都得注意以下五方面:
1.good manners(良好的仪容)教师良好的仪容对整个课堂的控制有着很大的影响。
上课前教师应予以自我积极的暗示,在课堂中展示出激情、风趣、幽默等能感染学生的风貌。
e of names(名字的使用)据研究表明:经常称呼对方的姓名能增进相互间的亲近感,缩小交际间的距离。
英国教师似乎经过这方面的培训,都能在短时间内把学生的姓名记熟,并能准确无误地叫出。
3.eye contact(眼睛接触)师生间的眼睛接触能及时地发现学生的接受状态,掌控教学进程。
同时让学生感觉受到关注与尊重,有利于知识的吸纳。
以前当学生时,就有类似感觉,若哪位老师多注视下,对那个学科就要多关注些,也学得卖劲些。
4.facial expression and gesture(表情和姿势)这能渲染教学效果,活跃课堂气氛,给学生生动形象的印象,有时学生复习某个语言点时,会回忆起当时老师的态势语。
5. voice and delivery (声音与传递)毫无疑问,清晰洪亮的
声音是教学顺利进行的保障,能让学生清楚地听清教师的教授内容。
同时,富于张力的声音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三、动起来
有了“请进来”的认识和“走出去”的体验,教师的专业知识会得到较大的更新和拓展。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笔者尝试改进了一些做法。
(一)课前
课前的备课多增加了一项:anticipated problems & possible solution (预见性问题及解决方法),以前虽有涉及但不系统,较为随意。
而这一简单的环节可以帮助教师对整个教学多一份思考,对教学的拓展考虑得更为全面具体,呈现的方式上就能设计得更为丰富。
且能丰富教师的教学经验。
(二)课中
对于课堂上的即时评价力求注重三方面:
1.语言应富有感染力。
简短评价中中国老师喜欢用
good,great,well done,excellent;而外教喜欢用
fantanstic,lovely,perfect,exactly,absolutely等,无论词汇如何运用,语音语调甚至表情都能增加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评价的多元化。
评价过程中应采用多种形式,如:师生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摒弃单一的评价形式,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对其是种敦促和锻炼,也能有效地发挥群体的作用。
3.评价的人性化。
语言运用的主体是人,是对信息的传递和接收,
因而其评价也应有“人情味”。
尤其在形成性评价中,通过评价学习者可进行自省,情感上的接受会更加有效。
比如在写作中教师除了勾画出学生出现的拼写错误、词汇误用或是结构问题外,还可就这篇习作所传递出的信息和学生进行笔头上的情感交流:如同意学生的某一观点,自己又是怎么看的;或是对学生的某种想法感兴趣等。
总之,评价的语言需言之有物,或幽默或热情,或亲切或睿智,这会让学生在心理上更易于接受,且更乐于继续实践。
(三)课后
课后的环节则多了一份反思。
反思这堂课的成功之处与不足之处,以及如何改进。
而每次的反思都不忘一点,那就是在新课标下如何最大程度地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秉着这些观点,笔者在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教师的专业知识只有积累到相当的程度,教学上的处理才会游刃有余、举重若轻。
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不断的思考,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向才会更加明晰,业务水平才能日益增高,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孟照彬,ms-eepo新基本功[m]。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
[2]joint certificate in english teacher development[j], trinity college london, aug,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