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黑胫病的研究进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有害生物检测与鉴定》课程结课论文

题目:烟草黑胫病的研究进展

姓名:王振国

学号: 112009327002366

院系:植物保护学院

任课老师:肖崇刚(教授)

时间: 2010年6月30日

烟草黑胫病的研究进展

王振国

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重庆 400715

摘要: 本文对烟草黑胫病的分布与危害、症状及病原菌、流行与预测、综合防治以及运用生物技术的新发展、诱导烟草本身的抗性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烟草黑胫病,研究进展,综合防治,生物技术

Recent Research Advance for Tobacco black shank

Wang Zhenguo

Abstract: This paper give a review on Tobacco black shank including its distribution and harm, its symptoms and pathogen, the regularity of its epidemic and prediction, its comprehensive defense and control, the new improvement of its application technology, its occurring of induced resistances in different planting area.

Key words:Tobacco black shank; Research progress;Comprehensive defense and control; Biotechnology

烟草黑胫病( Phytophora nicotiana Breda de Haan)是1896 年由Van Breda de Haan最早发现于印度尼西亚的爪哇。随即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目前烟草黑胫病是世界烟草生产中危害较为严重的病害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烟草种植过程中的主要病害[1]。烟草黑胫病具有发病率高,分布范围广,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等危害特点。1950 年,该病首次在我国的黄淮海地区发现,并且连续多年危害烟草的生产[2]。目前在我国各大种植烟区,黑胫病的发生都较为普遍,对该病的防治主要采用化学防治,并结合当地的栽培措施进行综合治理。由于长期使用化学药剂,导致黑胫病的病原产生了抗药性,防治难度加大。近十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以及相关研究的深入,在病害流行与测报及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并成功开发出了一些新型制剂。

1. 分布与危害

烟草黑胫病是我国烟草主要病害之一,可以危害烤烟、晾烟、晒烟、白肋

烟、香料烟等所有的栽培烟草。烟草黑胫病在我国分布范围很广,除黑龙江省尚未发现之外,其余各植烟省区,包括台湾在内,均有发生。以河南、山东、安徽、浙江、湖南、湖北、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区发生较为普遍,危害较为严重。平均发病率为 5.0%~12%,严重田块发病率高达75%,甚至造成绝收。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烟草黑胫病平均每年发病面积高达76373 hm2,产量损失2 869. 26 万千克,产值损失超过2亿元以上[3]。

陈瑞泰等对全国16 个主产烟省(区) 烟草侵染性病害的调查研究发现,我国除黑龙江省尚未发现该病外,其它各植烟省均有发生,仅1989~1991年造成的损失就高达36910115万元,年均损失12303138万元,仅次于病毒病(病毒病年均损失高达23457123万元) [3]。

2. 症状与病原菌

2.1 症状

烟草在整个生育期均可受害,主要危害移栽后的大田烟株,侵染成株的茎基部和根部,也可侵染叶片和茎中、上部,对苗期也会造成一定的危害[4]。在苗期发病时,通常会导致“猝倒”症状,首先侵染幼苗茎基部产生黑斑,或底叶发病后沿叶柄扩展到茎;当苗床在高湿条件下,病斑向上扩展,病苗上布满白色菌丝和孢子囊,迅速向苗床四周扩展,常使烟苗成片死亡,气候干燥时,病苗呈褐色干枯死亡。

大田中,烟草成株的根、茎、叶等各部位均可以被烟草黑胫病菌侵染,但主要以侵染茎基部及根茎部为主。发病烟株主要表现为5大症状:黑胫、腰漏、穿大褂、碟片状、黑膏药。感病烟株的茎基部出现黑褐色凹陷病斑,并迅速纵向和横向环茎扩展,严重时黑斑可环绕整个茎基部,病斑可长达0.3~0.7 m,烟草黑胫病菌侵染茎基部后,很快向髓部扩展,病株叶片自下而上依次变黄,中下部叶片受被侵染后,形成直径可达4~5 cm圆形病斑,当叶片发病后经主脉蔓延到叶基部或病菌侵染叶腋,即可造成茎中部腐烂。纵剖病茎,可见髓部变为黑褐色,干缩呈碟片状,碟片之间有白色菌丝,烈日、高温,全株叶片突然凋萎枯死。根部被害变黑,大暴雨后阴湿天气,底叶易生圆形大斑,无明显边缘,并出现水渍状浓淡相间的轮纹,数日内通过主脉、叶柄蔓延到茎部,造成

“腰烂”以致全株死亡。[4~6]

2.2 病原菌

烟草黑胫病的病原为烟草疫霉(Phytophthora nicotianae Breda de Haan),属卵菌门疫霉属[4]。病菌在燕麦培养基上生长最好,气生菌丝较细,无色透明,直径为3~11 µm,无隔膜,内含颗粒,有分枝。孢子囊顶生或侧生气生菌丝上,梨形或椭圆形,幼嫩时白色,突起不明显;老熟时呈灰白色或淡黄色,顶端有一乳状突起,大小约18~61×14~39 µm,条件适合时释放出5~30个游动孢子。游动孢子直径7~11 µm,无色,圆形、椭圆形或肾形,有侧生鞭毛两根,在水中游动,遇寄主时失去鞭毛,萌发产生芽管,侵入寄主。条件不适宜时(如高温),孢子囊直接形成芽管侵入寄主[7.8]。病残体中可形成厚垣孢子,厚垣孢子是抵抗不良环境的主要结构,着生在菌丝顶端或中间,圆形或卵形,初生时色淡,壁薄,老熟时变成深黄色,壁加厚,直径14~43 µm,平均25 µm,在自然条件下未发现卵孢子,属异宗配合性[4]。

烟草黑胫病菌为兼性腐生菌,喜高温高湿。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8~32℃,最高36℃,最低10℃。孢子囊产生的最适温度为24~28℃。游动孢子活动和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0℃,最高34℃,最低7℃。在pH值为3~11都能生长,以pH值5.5生长最好。光线对孢子囊萌发有抑制,暗处比光亮处发芽率高两倍[2] 。存在生理分化和致病性分化现象,病菌可分为强、中、弱3 个类型。不同菌系在菌落形态、颜色、生长速率等性状上均有一定差异。梁元存等[9]根据我国9 个主产烟草省(区) 117 株烟草黑胫病菌的病情指数不同划分为三个致病型: 强致病型、中致病型、弱致病型。其中以安徽菌系致病力最强,河南其次,山东较弱。黑胫病菌有0、Ⅰ、Ⅱ、Ⅲ等4个生理小种,其中0 号和Ⅰ号小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烟区,Ⅱ号小种仅发现于南非,Ⅲ号小种发现于美国康涅狄格洲。中国主产烟区有0号和Ⅰ号两个生理小种[3]。

3. 侵染与病害循环

游动孢子可不经过伤口直接侵入感病寄主幼嫩组织。在水滴中3小时内萌发直接侵入表皮,菌丝迅速进入皮层细胞内部或细胞之间,6小时内到达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