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分析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论文
2013 年6 月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竞争的核心逐渐由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服务贸易已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并且日益成为衡量一国国际竞争力强弱的一项重要指标。
未来国际市场的竞争将由货物贸易为核心转向以服务贸易为核心,各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实力昭示着其未来对外贸易的前景。
积极发展中国的服务贸易,努力提高中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是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中国发展对外贸易的现实需要。
本文在分析了中国服务贸易现状的基础上,对如何提升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探索和思考,提出了发展服务贸易,加快转变贸易结构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现状、对策
引言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西方学术界开始将服务与竞争力结合起来研究,但主要集中在三方面:关于制造业的服务与竞争力的研究、对某一服务行业的研究以及对服务竞争力的国际比较。
例如:大卫(David)(2001)等人探讨了贸易领域中服务与竞争力的关系;菲利普(phi1ip)(1998)等人研究了保险业的竞争力;保罗(Paul)(1999)等人研究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竞争力;玫尔(AntonMeyer)(1999)等人比较了德国、英国和美国等国家的服务竞争力。
国际竞争力的提出,源于国家之间的交往。
根据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国家竞争优势或
产业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支持产业、企业组织战略及政府作用。
根据亚当•斯密所提出的绝对优势论和大卫•李嘉图提出比较优势论,服务在市场上是否具有竞争力来源于同样质量的产品(或服务)具有较便宜的价格,或者说同样质量的产品(或服务)具有较低的成本。
因本文
认为,服务贸易竞争力是一国服务在国际市场上所处的地位。
一、中国服务贸易现状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务贸易持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
2004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接近1300亿美元,其中出口居全球第九位,进口居全球第八位。
可以说,中国的服务贸易近年来已经成为国际市场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但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与总体贸易发展不相匹配,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缺陷,并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
同时,与服务贸易高度发展的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相比,也存在着较大差距。
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服务贸易总体发展水平低
据统计,1992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仅为44亿美元,到2006年,已达1928.3亿美元,24年间增长近43倍,虽然规模不断扩大,但总体发展状况却不容乐观。
首先,从服务贸易出口额占贸易出口总额看,中国服务贸易在贸易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小,一般在10%左右,远落后于货物贸易的发展。
2006年我国货物贸易总额超过1.7万亿美元,而服务贸易额仅有1928.3亿美元,只占贸易总额约10%,这个比重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其次,从服务贸易占全球服务贸易出口份额看,中国服务贸易出口规模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
2000年为2.1%,2006年比重有所提高,为3.2%,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水平。
第三,从服务贸易的差额看,我国服务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状态。
1992年首次出现逆差,以后每年有逆差20~100亿美元,2004年逆差达到108亿美元,2006年逆差有所减少,但仍有97亿美元。
此外,我国服务贸易国际市场占有率低,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小,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小。
因此,中国服务贸易总体发展水平偏低,国际竞争力较弱。
服务业的落后使我国服务业受到很大制约,近几年服务贸易一直都处于逆差状态,而且呈不断扩大趋势。
我国的服务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表现在市场化程度低、产业化进展慢以及城市化滞后。
﹙二﹚服务贸易总量增长,结构失衡突出
随着货物贸易的发展,中国服务贸易的总量不断扩大。
在总量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服务贸易结构性失衡问题突出。
我国服务贸易旅游、运输和其他商业服务等劳动密集型或资源密集型服务行业,进口主要集中在保险、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等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行业。
这种贸易格局与发达国家正好相反,表明我国服务贸易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比较劣势,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进行长期的结构调整。
﹙三﹚服务业垄断现象严重,制约服务贸易的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服务业行政垄断现象严重,市场准入的限制较多,竞争不充分,如电信、银行、保险等部门具有很强的垄断性,它们是靠国家垄断来获得竞争力的,这不仅破坏了正常的公平竞争秩序,而且导致这些行业创新不足,效率低下。
﹙四﹚区域发展不平衡,市场过于集中
我国服务贸易市场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地区。
服务贸易收入来源国(地区)主要为XX、美国、日本、中国XX和韩国,支出目的国(地区)主要为XX、美国、日本、韩国和澳门。
XX、、XX、XX、XX等我国服务贸易的主要出口地区,中西部地区所占份额极小。
服务贸易区域发展不平衡,市场过于集中,不利于服务贸易的健康发展。
﹙五﹚服务贸易逆差形势严重,且贸易结构不合理
1994年至今,我国总体贸易收支在货物贸易的强力支撑下已经连续十年顺差,且顺差额连续八年超过百亿美元;服务贸易则持续逆差,且其规模居高不下。
1992年以前,我国服务贸易持续保持顺差,顺差额在7.39-38.3亿美元之间;1993年,我国服务贸易首次出现6.46亿美元逆差,从1997至2001年连续五年逆差,逆差额几乎年年都在50亿美元以上;2002年中国服务贸易顺差为97.84亿美元;2003-2004年,中国服务贸易又出现逆差,分别达到了85.72和96.99亿美元。
我国服务贸易差额反映了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具有不平衡性。
另一方面,我国服务贸易的出口结构也不合理。
2004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中,国际旅游收入257.39亿美元,占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41.23%,国际运输收入120.67亿美元,占19.33%,两项合占60.56%。
﹙六﹚服务贸易立法不健全,管理体制滞后不完善
我国服务贸易立法滞后,有些服务行业基本上处于无法可依,已有的规定表的出口主要集中在传统的现为各部门的规章和内部文件,不仅立法层次低,且缺乏协调。
我国服务贸易管理体制也存在许多问题,如中央和地方在服务贸易的有关政策和规章方面有一定的差别,缺乏统一的促进服务贸易发展的协调管理部门。
服务贸易发展政策缺乏透明度,各有关职能部门实行多头管理,容易造成职责不明确、交叉和条块分割、经营秩序混乱以及行业垄断,服务业的统计也不够规X。
二、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
﹙一﹚服务贸易净出口指标
近年来,中国运输服务出口占比虽呈逐步上升势头,旅游服务出口比重略有下降,但仍占最大比重。
2006年,中国运输服务出口210.2亿美元,比2005
年增长36.2%;旅游出口339.5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15.9%。
2000-2006年间,中国运输服务出口年均增长34.1%,占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由12.2%上升到23%,是仅次于旅游的第二大服务出口行业;同时期,中国旅游服务出口年均增长13.1%,一直为中国第一大服务出口行业,但占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却由53.8%下降为37.1%。
运输和旅游出口两者合计占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60.1%,而全球服务贸易量最大的金融、保险、通信、咨询等技术和知识密集的行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总之,我国服务贸易各项目的净出口指标显示出我们的竞争优势集中于资源和劳动密集型的服务行业,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服务行业仍处于相对劣势。
﹙二﹚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
一个国家(地区)服务贸易整体国际竞争力强弱直接表现为其服务贸易出口。
一国服务贸易出口在世界市场上的占有份额,即国际市场占有率。
在2007年世界10个主要国家(地区)服务贸易出口额排序及占有份额中,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排名虽上升到世界第七位,但出口额为1270亿美元,国际市场占有率仅为3.9%。
2007年,世界服务贸易出口前十位的国家除中国外均是发达国家,美国仍居于霸主地位。
中国与这些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仅为美国的27.97%、英国的48.29%、德国的64.47%。
这说明我国服务贸易整体国际竞争力还很弱,所以目前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的世界市场份额是首要问题。
﹙三﹚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
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薄弱。
中国TC指数一直为负数,这表明中国服务贸易总体上处于比较劣势,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较弱。
但从发展趋势上看,中国TC指数在缓慢上升,说明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在不断提高。
1997-2006年,从各个具体行业上看,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结构不平衡。
只有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的贸易竞争力指数一直保持在正数状态,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2006年,中国在运输、通讯服务、保险服务、金融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服务上的竞争力指数均为负数,说明这些行业竞争力低下,其中保险、金融、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的贸易竞争力指数都接近于-1,说明这些行业基本上没有什么竞争力。
旅游、建筑、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广告宣传、电影音像、其他商业服务竞争力指数虽为正值,但都比较小,表明其国际竞争力不强。
从各行业发展趋势看,中国运输、建筑、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和电影音像、其他商业服务的国际竞争力在逐步提高,而旅游、保险、专利使用和特许服务的国际竞争力在下降。
﹙四﹚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中国服务贸易的RCA指数一直小于0.8,这说明中国服务贸易缺乏比较优势,虽然1997-2006年10年间变化幅度不大,平均值为0.54,但从近年来的发展趋势看,中国服务贸易RCA指数在缓慢下降,说明中国服务贸易相对货物贸易而言,竞争力在相对下降。
在1997-2006年,中国服务贸易CA指数呈上升趋势,由1997年的- 0.26上升到2006年的-0.17,但数值一直小于零。
因而,从总体上来说,中国服务贸易不具有竞争优势。
此外,CA指数是从出口的比较优势中减去该产业进口的比较优势,得到该产业真正的比较优势,所以中国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受服务业进口的影响比较小,主要受服务贸易出口情况的影响。
三、提升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一﹚促进国内服务业发展,提高服务产业竞争力
服务业是服务贸易的基础,服务业发展是服务贸易竞争力得以提高的必要条件。
据世界银行统计,发达国家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一般为60%~80%,发展中国家的平均达到50%左右,而我国仅为GDP的1/3,服务业发展的落后严重制约了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
所以要想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大力发展国内服务业,增强我国服务业的整体实力,全面提高我国服务业的竞争能力,为服务贸易的发
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优化服务业产业结构,推动服务业产业升级
中国服务贸易在传统的劳动、资源密集型行业中具有比较优势,今后应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基础上,继续深化传统服务项目的发展,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改造旅游、劳务输出、工程承包等行业,提高其技术水平和经营效率。
同时积极培育现代服务业,以科技创新为推动力,大力发展金融、信息、教育培训、咨询、法律服务等资本、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不断提升服务的技术含量和内在价值,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促进我国服务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服务贸易内部结构的优化升级。
﹙三﹚渐进式开放国内服务贸易市场
发达国家服务业较强的国际竞争力都是经历了国内竞争的洗礼后形成的。
相比之下,我国服务业垄断现象严重,为了提高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必须开放国内市场,打破垄断,适当放宽部分行业市场准入的资质条件和审批标准,引入竞争机制,允许非公有制形式对这些行业的投资与经营,鼓励民营资本涉足这些服务领域,通过充分的国内竞争来鼓励和促进行业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提高国际竞争力。
但是,应该看到,我国的服务贸易规模还比较小,处于成长阶段,渐进式的开放策略有助于服务贸易的规X健康发展。
因此,我们要根据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遵循国际惯例,结合中国服务业的具体国情,有步骤、有重点、分层次、分阶段地开放国内服务贸易市场。
开放的具体步骤可采取从沿海到内地,从优势产业到弱势产业,逐步推进。
﹙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市场的多元化发展
鉴于我国各地服务业发展不均衡,市场过于集中,国家应当从产业发展战略的高度,尽快制定服务业的整体发展战略。
要统筹规划,使东部、中部、西部各区域协调发展。
东部沿海地区有一定的基础,可重点发展知识密集型的金融、保险、咨询、通讯等;中西部地区可从较低级的生产性服务业开始发展。
服务贸易进出口市场集中度过高易形成依赖性,增加贸易风险,应实施进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发展战略,以增强抵御贸易风险与冲击的能力。
﹙五﹚“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
要加速发展我国服务贸易,吸引外资是条必经之路。
吸引外资特别是吸引掌
握先进技术的跨国公司的投资,能切实改善我国投资质量,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但长期以来,中国吸引的FDI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领域,而服务行业利用外资不足,尤其是高科技服务业引进外资更是欠缺,我们应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利用多种渠道和手段,扩大利用外资,将外资积极合理地投向亟待提高和发展的服务行业,促进外资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的现代服务部门转移。
通过对外开放,可以引进新的服务理念、经营方式和新的服务产品,学习、吸收、借鉴外资在服务业管理、市场运作等方面的经验,外资技术和管理的示X和溢出效益可以带动提高我国服务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手段,促进国内服务业的高效发展和服务贸易结构的优化,从根本上提高我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同时,要努力扶植国内龙头服务企业,组建大型服务产业集团,鼓励他们发展跨国经营,走向世界,培育我国的服务业跨国公司。
﹙六﹚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业务
由业务流程外包(BPO)和信息技术外包(ITO)组成的服务外包逐渐成为服务贸易的重要形式。
发达国家是主要服务外包输出地,如美国、欧盟、日本为世界三大软件外包发包方,而发展中国家是主要服务外包承接地,印度承接了全球65%的软件外包业务和46%的其他服务外包业务,成为全球最大的提供服务外包的国家。
我国在这一领域发展滞后,政府应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参与国际服务外包,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以服务外包作为扩大服务出口的突破点,使我国成为服务外包的重要基地。
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企业更应危中寻机,大力发展软件服务外包业务。
﹙七﹚加快服务贸易人才的培养
我国从事服务贸易人员的技能素质普遍偏低,高层次人才匮乏,尤其是新型服务业和知识、技术型服务业所需的高素质涉外人才更是紧缺,这成为制约服务贸易发展的瓶颈。
要改变以上状况,可以走内部开发和外部引进相结合的道路。
一方面,在高校中设置紧缺服务的专业,为社会培养实用的高层次服务贸易人才。
建立各级各类服务贸易培训机构,完善岗位职业技能培训机制,加强对现有的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培训,提高其素质,改善原有的人力资源状况。
另一方面,可通过各种途径从国外引进优秀人才和吸引海归派加盟,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熟悉国际规则,精通管理、贸易、法律、金融、保险、咨询等业务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要求,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加强服务贸易立法,完善服务贸易管理体制,为保证服务贸易的健康发展,中国应加强对GATT、GATS、WTO 等有关条款的研究,建立既符合本国经济发展要求,又不违背服务贸易总
协定和WTO规则的法律体系,以增强服务业发展的法律支撑和规X力度,增加我国服务贸易的透明度,使服务贸易真正实现制度化和规X化,并与国际接轨。
同时,要加强对服务贸易的宏观管理,完善服务贸易管理体制。
明确服务贸易的管理X畴,建立一个服务贸易管理和对外开放协调机构,制定服务贸易对外开放的战略和策略。
﹙八﹚给予服务业的发展以适当的优惠和政策倾斜
国际服务贸易最发达的美国,其政府为了鼓励服务出口,长期以来给予服务企业很多优惠,同时非常重视技术研究、开发和教育。
在面临“服务经济”到来的前夕,我国的产业政策应进一步向服务业倾斜,在服务业内部向主要创汇部门倾斜的同时,更要注意加大对技术、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的政策倾斜和扶持力度,相关的税收、信贷等财政优惠政策要与产业倾斜政策相结合,以促服务行业和电信、金融等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的迅速发展。
一是放宽市场准入。
主要内容包括放宽投资领域各类资本进入条件、放宽企业登记注册条件、简化连锁企业证照办理等;二是实施税收优惠。
包括:对新办从事物流技术和咨询服务,对科技中介企业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所取得的收入,对各类社区服务业,对开发区内配套的生产服务企业等,或免或减有关税收;三是财政支持。
拟设立省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主要用于国家引导资金的配套,以及影响大、带动作用强、具有示X效应的服务业重点项目的贴息或补助;四是规X管理。
全面清理涉及服务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擅自和变相提高收费标准的实行群众举报“一次查实下岗”制度;五是加快服务业领域改革开放,加快形成多元化投入、多样化经营的发展格局。
总结
随着世界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全球产业结构重心逐步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服务贸易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因此,积极发展服务贸易,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努力推进我国服务业的国际化水平,是发展对外贸易的现实需要,也是我国从数量型贸易大国走向服务型贸易强国的必然抉择。
我国在发展国内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同时遇到了国内服务贸易总体发展水平低、服务贸易总量增长,结构失衡突出、服务业垄断现象严重、市场过于集中服务贸易逆差形势严重,且贸易结构不合理服务贸易立法不健全,管理体制滞后不完善等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逐项分析,并对此提出具有建设意义的多种解决策略,如:优化服务业产业结构,推动服务业产业升级、渐进式开放国内服务贸
- - -.
易市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业务、加快服务贸易人才的培养以及给予服务业的发展以适当的优惠和政策倾斜等。
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将这些策略一一进行实施,中国的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将能有计划的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怀政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现状及国家竞争优势战略[期刊论文] -国际贸易问题2003(02)
[2]胡景岩.中国发展服务贸易的战略思考[J].国际贸易问题,2006(11)
[3]金锐.中国服务贸易新发展[J].中国经贸,2006年(6)
[4]谢兰兰、谢光亚.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对策研究[J].对外经贸实务,2005(11)
[5]单祥英.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水平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11)
[6]吕世平.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比较分析[J].国际贸易,2006(2)
[7]X蕴如中国服务业的开放度与竞争力分析[期刊论文] -国际经济合作2002(04)
- - 总结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