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95669A】分布式限流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专利】

【CN109995669A】分布式限流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专利】
【CN109995669A】分布式限流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291836.4

(22)申请日 2019.04.09

(71)申请人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沙河西

路1819号深圳湾科技生态园7栋A座

(72)发明人 王睿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

理事务所 44287

代理人 胡海国

(51)Int.Cl.

H04L 12/813(2013.01)

H04L 12/819(2013.01)

(54)发明名称分布式限流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限流方法,包括:在应用群集服务器启动时,确定领袖服务器;控制追随者服务器向领袖服务器汇报当前运行信息;控制领袖服务器基于当前运行信息将限流额度分配至各个追随者服务器;控制各个追随者服务器在接收到限流额度后,基于当前应用进程获取频次额度,将频次额度同步至本地缓存,并基于频次额度进行频次限流控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分布式限流装置、设备和一种存储介质。本发明通过领袖服务器进行限流额度分配,跟随者服务器只负责监听,所以在数据库Redis配置管理端无计算竞争消耗时长;跟随者服务器在执行控制的过程中无需每次访问数据库Redis配置管理端,相比一次一访问的方式网络开销要小很

多。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10页 附图6页CN 109995669 A 2019.07.09

C N 109995669

A

权 利 要 求 书1/3页CN 109995669 A

1.一种分布式限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式限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应用群集服务器启动时,确定领袖服务器,其中,所述应用群集服务器中所有的服务器均为追随者服务器;

控制所述追随者服务器向所述领袖服务器上传所述当前运行信息;

控制所述领袖服务器基于当前运行信息将限流额度分配至各个所述追随者服务器;

控制各个所述追随者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限流额度后,基于当前应用进程获取频次额度,将所述频次额度同步至本地缓存,并基于所述频次额度进行频次限流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限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领袖服务器基于当前运行信息将限流额度分配至各个所述追随者服务器的步骤包括:

控制所述领袖服务器基于所述当前运行信息将限流额度分配转化为第一配置结构;

控制所述领袖服务器基于所述第一配置结构将所述限流额度分配至对应的所述跟随者服务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布式限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各个所述追随者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限流额度后,基于当前应用进程获取频次额度,将所述频次额度同步至本地缓存,并基于所述频次额度进行频次限流控制的步骤包括:

控制所述跟随者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限流额度后,基于所述当前应用进程获取所述频次额度,并将所述第一配置结构及所述频次额度同步至所述本地缓存;

控制所述本地缓存基于所述频次额度将所述第一配置结构转换为第二配置结构,以供各个所述跟随者服务器基于所述第二配置结构进行限流控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布式限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本地缓存基于所述频次额度将所述第一配置结构转换为第二配置结构,以供各个所述跟随者服务器基于所述第二配置结构进行限流控制的步骤之后,所述分布式限流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领袖服务器以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分配当前集群服务器的限流额度,并控制所述跟随者服务器以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刷新所述限流额度,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间隔;

或;

控制本地缓存由所述领袖服务器广播每个所述跟随者服务器当前限流额度配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布式限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本地缓存基于所述频次额度将所述第一配置结构转换为第二配置结构,以供各个所述跟随者服务器基于所述第二配置结构进行限流控制的步骤之后,所述分布式限流方法还包括:

通过配置管理注册任务;

控制所述跟随者服务器基于所述频次额度执行所述任务;

在所述任务执行完毕时,通过所述配置管理注销所述任务。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分布式限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应用群集服务器启动时,确定领袖服务器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应用群集服务器启动时,确定选举方式;

若选举方式为数据库Redis分布式选举方式,则基于数据库Redis分布式选举方式在所述群集服务器中产生所述领袖服务器;

若选举方式为协调组件Zookeeper分布式选举方式,则基于协调组件Zookeeper分布式

2

基于多技术融合分布式设备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万方数据

3基于多技术融合的DDMS 3.1DDMS中MVC原理及系统结构 系统为克服不可扩展、可伸缩性差的缺陷,采用了MVC的设计模式。模型一视图一控制器(Model—View.一-Controller,MVC)模式由三类组件构成: (1)Model组件用于描述应用程序中的数据(以及操作该数据的方法),与用户界面无关; (2)View组件负责将数据展现给用户;它由相应的ASP页以及在Model组件的用户接口组成。一个ASP页就是实现分布式设备管理系统中相应用户界面元素的HTML; (3)Controller组件将用户操作翻译为Model组件的操作;接到Controller传来的操作之后,Model再更新View,以反映出数据的变化。Controller截获并解释浏览器的http请求,然后将这个请求发送到本系统的Model组件,最后向Web浏览器发出响应。 模型、视图与控制器的分离,使得一个模型可以具有多个显示视图。如果用户通过某个视图的控制器改变了模型的数据。所有其它依赖于这些数据的视图都应反映出这些变化。因此,无论何时发生了何种数据变化,控制器都会将变化通知给所有的视图,导致显示的更新。这实际上是一种模型的变化一传播机制。模型、视图、控制器三者之间在系统中的关系如图1所刀i。 Controll”『 (运行于服务l Webl器端的程序)\Model【l------------一--------—j(业务 3erver组件) t view L/一, A8p 图l基于MVC的DDMS体系结构示意图 同时,为实现真正的“瘦客户机”、“胖服务器”的结构,系统采用基于MVC的多层B,S模式架构。整个系统分为Web层、业务接口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四层。其中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对应于MVC模式的Model部分,业务接口层对应Control部分,Web层对应View部分。多层结构的B/S模式系统构架i8】如图2所示。 图2DDMS系统架构图 (1)Web层为客户端提供对应用程序的访问,这一层是作为解决方案文件中的Web项目实现的。它的任务是由交互程序向网络上的某一服务器提出服务请求.服务器对用户身份进行验证后用特定的协议把所需的资源传送给客户端,客户机接受传来的数据。并把它显示出来。 (2)业务接I:1层为Web层提供处理查询、资料修改等界面,这一层是作为解决方案文件中的项目实现。业务接口层用作隔离层.它将用户界面与各种业务功能的实现隔离开来,除了低级系统和支持功能之外.对数据库服务器的所有调用都是通过此程序集进行的。 典型的方法: publicinterfaceIComputer { CompuEnterStockListlnfoGetEnterStockList(stringEnterListID); ,/根据入库单号获取入库单信息 intEnterStock(CompuEnterStoekListInfoEnterStockList); /,计算机入库 DataSetGetCompuListByEnterListID(stringEmerLislID); ,/根据入库单号获取该入库单包含的计算机列表 CompuInfoGetCompuhfoByID(string]nfojD); ) //根据计算机基本类型编码取得该类计算机的基本信息(3)业务逻辑层是作为解决方案文件中的项目实现它包含各种业务规则和逻辑的实现。它实现主要功能如图3所示。 眄甄面丽 图3BO功能图 它从业务接口层接收请求,根据业务规则处理请求,并通过数据访问层与数据库交互,之后将处理结果传回业务接口层。 典型方法有: publicintEnterStock(CompuEnterStockListInf0EnterStoekList) ,,捕人数据对象逻辑 inti=oOra.Ca[1StoreProc(“'developer.ComputerPkg.EnterStock“, lstInParam,lstInParamValue,lstReturn,oType,refoReturn); //调用数据访问层方法 publicDataSetGetCompuListByBorrowID(stringBorrowID) ,/根据借用ID号查询数据对象逻辑,返回数据集 (4)数据访问层为业务逻辑层提供数据服务,负责实际的数据存储和检索.在数据层中包含系统的数据处理逻辑,位于数据库服务器端。它的任务是接受业务逻辑层对数据库操纵的请求.实现和数据库的交互,该系统设计的数据访问层实现对数据库插入、删除、修改、查询、数据分页、事务处理等功能。例如典型方法有: publicintCallStoreProc(stringstrSPName,]LL,tInParaName,ILk,tInParamValue,IListIRetParaName,DBTYPE口IType,refobject【】ob-?jRetValue) ,,插入、删除、修改一条数据,传人业务实体对象 [ublicirtQueryBycondition(stringstrsql,refDataSetdsResuh) ,,根据条件查询数据记录 3.2借用管理子模块实例 采用MVC模式设计,结构设计更加清晰,用模块中的公用方法来操作模块的数据和状态,使一个具体应用的整个程序更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16.08 77 万方数据

设备管理系统数据库

设备管理系统数据库 设备管理系统是一个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的进行设备信息数据监管的综合设备管理系统。它联结各个生产、管理和决策部门的设备管理,为企业的设备信息管理建立一个集中的共享数据库,实现设备管理的一体化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能够使各种点检、维修、备件、资材计划及维修合同预算等自动生成,用以完善各种标准,随时掌握设备的状态,实行有效的经济的维修,保持和改善设备的工作性能,减少故障,延长零部件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功能投入率和精度保持率! 设备管理系统运行环境: 数据库服务器:PVI3000/1G/4x36G/1000/100M/15"; WEB服务器:PVI3000/2G/2x36G/1000/100M/15"; PC终端:PIII700/128K/10G/100/10M/15",WIN98/2000; 数据库平台:ORACLE、SQLSERVER、SYBASE等大型数据库; 服务器操作系统:WIN2000SERVER; 开发平台:TIB(DELPHI) 企业在生产、运营、试验等活动中所使用的机械、设施、仪器以及机具等设备资源需要持续、高效管理,在设备全程管理中,企业设备

管理重点在于设备信息化管理;维保计划的制定、执行与指挥调度;设备使用的可追溯型、设备运行与检修的实时掌控;设备维修费用的控制与管理;备件采购、消耗等过程跟踪管理……针对这些管理环节,设备管理系统软件能够提供安全、可靠、高质量、易扩展的行业解决方案,满足客户设备管理快速发展的业务需求,帮助企业运用技术、经济等手段管好、用好、修好、改造好设备,促进设备信息化管理改革、保证设备质量、降低设备故障率和事故率、节能降耗,并对企业设备管理提供决策支持,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设备管理系统根据企业的设备标准、参数(如设备种类、品牌、配置、规格、型号等),以及企业资金预算制定设备采购计划,同时按照企业设备标准和各种参数(如用途、基本要求、质量标准等)进行评定,并基于审批意见系统自动提交上报设备采购计划。设备管理系统根据设备统计数据、状态,自动制定各种设备管理计划,如:设备维修计划、设备保养计划、设备更新计划,使生产设备保持最佳使用状态,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该软件是一个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其包括在企业运营的方方面面当中,是企业内部信息管理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促成各生产部门间相互连接、合作的纽带。无论是生产设备、仪器设备、网络设备等等,以及关于这些设备的选择、购买、使用、维修、更新、改造,都是企业各个部门、各个运营环节必不可少的部分。许多企业设

分布式多媒体可视化交互管理系统方案

PMIPS分布式多媒体可视化交互管理系 统 广州拓视悦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版本:2016-V1.1

目录一、...................................................................................................... 应用需求分析3 二、传统应用解决方案 (4) 三、PMIPS应用解决方案 (5) 四、PMIPS系统功能 (6) 五、PMIPS系统优势 (11) 六、PMIPS系统特色 (14) 七、PMIPS系统配置 (17)

一、应用需求分析 在当前,各类用户的会议室、多功厅、指挥中心等场所的音视频系统需求特征如下: 前端信号类型多,有笔记本电脑、高清摄像机等,涉及到的接口、信号格式、协议繁多; 要求兼容性好,扩展方便; 信息任意调用,传输分享方便, 采用屏蔽网线或光纤传输,大大简化布线(极大的节省布线成本和人工)和提高信号传输的安全性和 减少外界干扰。 描述一:(针对会议室) 强大图像处理,可以实现会议视频 VGA/DVI/HDMI/3G-SDI/YCBCR 视频、计算机/电脑网络信号等信号混合同屏显示,支持所有输入信号源在不同地点的任意显示屏终端上(包括投影机、液晶电视、显示 器)任意显示,可以实现单屏幕多画面处理(包括放大、缩小、多画面 显示、叠加等)。 描述二:(针对指挥中心) 强大图像处理,可以实现会议视频 VGA/DVI/HDMI/3G-SDI/YCBCR 视频、计算机/电脑网络信号等信号混合共屏显示,支持所有输入信号源在不同地点的任意显示屏终端上(包括投影机、液晶电视、显示 器、DLP背投拼接墙、LCD液晶拼接墙、PDP等离子拼接墙等)任 意显示,可以实现各种信号任意全墙漫游(包括单屏、跨屏、全墙显示、 组屏显示)、任意大小缩放显示。

移动存储介质管理制度

移动存储介质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深圳市德信诚经济咨询有限公司保密移动存储介质的管理,确保秘密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所称移动存储介质,是指用于存储企业秘密信息的硬盘、软盘、U盘、光盘、磁带、存储卡等存储介质。 一、本单位移动存储设备要进行编号,不得借于他人使用,若需借于他人的,必须征得单位领导同意,并进行借还时间、借用人、审批人等详细登记。 二、新购计算机、移动存储等设备,要先进行保密标识和登记,再发放使用。 三、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不得在高于其标识密级的涉密设备上使用;禁止在非涉密设备上使用。 四、使用光盘备份的保密数据要登记编号,分类存放。 五、非本单位的移动存储设备一律不得和涉密计算机连接。 六、单位的涉密移动存储设备处理办法如下: 移动储存介质按涉密级别可以份为机密级、秘密级等。机密级、秘密级信息应存储在对应密级的移动存储介质内,其中高密级的移动存储介质可存储低密级信息。 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只能在本单位涉密计算机和涉密信息系统内使用,高密级的存储介质不得在低等密级系统中使用;严禁在与互联网连接的计算机和个人计算机上使用;严禁借给外单位使用。 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在单位内部部门之间相互借用或复制时,秘密级的由涉密移动存储介质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批准,机密级的须经单位主管领导批准,对借用或复制介质的密级、编号和使用的内容要履行严格的登记手续。 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只能在本单位办公场所使用,确因工作需要带出办公场所的,秘密级的经本部门主管领导批准,机密级的须经本单位主管领导批准,并履行相关手续和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 机关工作人员严禁将个人具有存储功能的电磁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带入核心和重要涉密场所。涉密移动存储介质的保存必须选择安全保密的场所和部位,存放在保密设备里。 各部门每半年要对涉密移动存储介质进行一次清查、核对;工作人员离职前必须将所保管、使用的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全部退回。

【CN110070482A】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193170.9 (22)申请日 2019.03.14 (71)申请人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100041 北京市石景山区实兴大街30 号院3号楼2层B-0035房间 (72)发明人 庄幽文 李琰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竹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706 代理人 陈龙 (51)Int.Cl. G06T 3/00(2006.01) G06T 5/00(2006.01) G06T 7/13(2017.01) G06T 7/90(2017.01) (54)发明名称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57)摘要本公开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硬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该图像处理方法包括:对原始图像进行相应处理分别得到边缘图像、图像梯度和色彩处理图像;根据图像梯度得到第一图像;对边缘图像和第一图像进行卷积积分,得到边缘积分图像;根据边缘积分图像和色彩处理图像生成水彩风格图像。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对原始图像进行相应处理分别得到边缘图像、图像梯度和色彩处理图像,并根据图像梯度得到第一图像,对边缘图像和第一图像进行卷积积分,得到边缘积分图像,根据边缘积分图像和色彩处理图像生成水彩风格图像,能够将一幅图像快速自动地生成一幅水彩画风格图像, 无需进行后期制作。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1页 附图2页CN 110070482 A 2019.07.30 C N 110070482 A

权 利 要 求 书1/2页CN 110070482 A 1.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原始图像进行相应处理分别得到所述原始图像的边缘图像、图像梯度和色彩处理图像; 根据所述图像梯度得到第一图像; 对所述边缘图像和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卷积积分,得到边缘积分图像; 根据所述边缘积分图像和所述色彩处理图像生成与所述原始图像对应的水彩风格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原始图像进行相应处理分别得到所述原始图像的边缘图像、第一图像和色彩处理图像,包括: 对所述原始图像进行去噪处理和/或边缘保护处理,得到第二图像; 根据所述第二图像分别得到所述原始图像的边缘图像、图像梯度和色彩处理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图像得到所述原始图像的边缘图像,包括: 对所述第二图像在灰度域上进行两次高斯滤波,分别得到第一灰度图像和第二灰度图像; 根据所述第一灰度图像和第二灰度图像得到所述原始图像的边缘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灰度图像和第二灰度图 像得所述原始图像的到边缘图像,包括:Array采用公式计算得到所述原始图像的边缘图像,其中,D=φ*((1+ p)*I1-p*I2-T),I1为第一灰度图像,I2为第二灰度图像,φ、p、T均为可调节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图像得到图像梯度,包括: 针对所述第二图像中的每个像素点进行边缘滤波,得到每个像素点分别在三个颜色通道上的x轴方向的梯度值和y轴方向的梯度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图像梯度得到第一图像,包括: 针对每个像素点,由三个颜色通道上的x轴方向的梯度值构建第一三维向量,由三个颜色通道上的y轴方向的梯度值构建第二三维向量; 根据每个像素点的第一三维向量和第二三维向量,得到三颜色通道图像; 根据所述三颜色通道图像得到第一图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个像素点的第一三维向量和第二三维向量,得到三颜色通道图像,包括: 针对每个像素点,计算第一三维向量与第一三维向量的第一点积、第二三维向量与第一二三维向量的第二点积、第一三维向量与第二三维向量的第三点积; 由所述第一点积、第二点积和第三点积构成三颜色通道图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三颜色通道图像得到第一图像,包括: 对所述三颜色通道图像进行高斯滤波,得到第三图像; 2

课程设计—仓库设备管理系统

课程设计—仓库设备管理系统 1

前言 数据库是数据管理的最新技术,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 今天,信息资源已成为各个部门的重要财富和资源。建立一个满 足各级部门信息处理要求的行之有效的信息系统也成为一个企 业或组织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在数据库领域内,一般把使用数据库的各类信息系统统称为 数据库应用系统。例如,以数据库为基础的各种管理信息系统、 办公自动化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电子政务系统、电子商务系统、都能够称为数据库应用系统。 此课程设计也就是数据库设计。广义地讲,是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的设计,即设计整个的数据库应用系统。狭义地讲,是设计数据库本身,即设计数据库的各级模式并建立数据库,这是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的一部分。本设计的重点是描述狭义的数据库设计。 当今社会,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Internet进入商业和社会应用阶段,设备的种类、数量越来越多,如何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日新月异的计算机设备来有效地收集、处理这些设备,建立以信息化为核心的管理体制,减轻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的数据处理负担,极大地提高设备管理效率和管理手段,己经成为当今社会的潮流。 数据库设计的目标是为用户和各种应用系统提供一个信息 基础设施和高效率的运行环境。高效率的运行环境包括:数据库 2

数据的存取效率、数据库存储空间的利用率、数据库系统运行 管理的效率等都是高的。 本课程设计原则上遵循以上规则和要求进行设计。或因为 一些知识掌握的不牢固,或有不妥地方。 目录 前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目录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存储介质管理制度

存储介质管理制度 第一条介质分类 (一)介质分为一般介质和可移动介质,一般介质包括:文件档案、计算机硬盘,可移动介质是指U 盘、移动硬盘、存贮卡、光盘、磁带、软盘和打印的媒体等。 (二)本章规定适用于除了U盘、移动硬盘、软盘之外的介质。 第二条介质使用管理 (一)介质应存放在安全可靠的地方,并符合生产厂家使用说明书所规定的保管条件。 (二)对于存贮敏感信息的介质,各部门负责人应委派专人对其进行标识、登记管理。必要时,对带出工作环境的介质进行内容加密。 (三)介质处置原则:为防止敏感信息泄露给未经授权的人员,各部门应将需要废弃的电子介质送到信息科,由信息科统一进行安全销毁处理。 (四)所有计算机设备报废前,信息科将对所含信息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存储介质的处理方式。 第三条介质处置办法 (一)介质的处置(销毁、再利用)应与其存贮信息的敏感程度相一致,介质的敏感程度需考虑风险评估的结果。 (二)介质处置应考虑下列原则: 1. 介质的处置前应该识别需要安全处置的项目;

2. 销毁方式一般分为高级格式化、低级格式化、专业软件重写、粉碎; 3. 对无敏感信息的介质作高级格式化即可,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重新分配和使用; 4. 对于含有敏感信息的介质应采用低级格式化或专业软件重写,反复次数为三次,再进行粉碎; 5. 应对含有敏感信息的存储介质的处置做出记录,以备审查; (三)对不同介质的处置措施如下: 1. 硬盘:报废的硬盘,需要粉碎报废;循环使用的硬盘,低级格式化后,拷入大量数据,覆盖无用信息后,高级格式化,再使用; 2. 磁带:可重复使用的,将内容清除后再使用,需报废的,用物理方法破坏; 3. 光盘:一次性光盘,粉碎;可擦写光盘,格式化后再使用; 4. F lash 卡:报废后粉碎; 5. 书面文件:碎纸。 第四条重要数据存储介质管理(一)存放重要数据存储介质的本、异地场所应具备防盗、防水、防火设施及抗震能力。 (二)重要数据存储介质主要包括:硬盘、光盘、磁带库等,可以根据数据的容量和重要性做出合理选择。 (三)脱机数据存储介质必须具有明确的分类标识,标识须结合数据类型和管理策略统一命名。命名规则按照数据种类和日期进行,

设备管理系统毕业设计(设计与代码实现)1

目录 前言――――――――――――――――――――――― 摘要――――――――――――――――――――――― 第一章系统需求分析 第二章系统设计 2.1系统方案确定 2.2系统功能实现 第三章怎样开发一个人事工资管理系统? 3.1 编程环境的选择 3.2 关系型数据库的实现 3.3 二者的结合(DBA) 第四章 Visual basic下的控件所实现的功能 4.1实现菜单选项 4.2 实现工具栏 4.3 帮助 第五章系统总体规划 5.1 系统功能 5.2 流程图 第六章系统具体实现 6.1 用户界面的实现 6.2 数据库的实现 第七章结束语 第八章主要参考文献 第九章程序源代码、各功能模块的程序流程图 --------------前言-------------- 设备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企事业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企事业单位的决策者和管理者

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但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管理设备的信息,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效率低、保密性差,另外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本论文主要介绍的是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整个设计过程。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应用于各大领域,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固定管理系统亦是如此。以往设备员由于缺乏适当的软件而给其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本论文所介绍的便是一个设备管理信息系统,以方便在设备安排和设备管理信息上的工作任务。 该系统适用于普通设备的管理,在使用上力求操作容易,界面美观,另外,本系统具有较高的扩展性和可维护性,可能在以后需要的时候进行软件升级。 整个系统的开发过程严格遵循软件工程的要求,做到模块化分析、模块化设计和代码编写的模块化。 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对设备信息进行管理,具有着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设备管理信息的效率,也是企业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 --------------摘要-------------- 设备管理信息系统是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MIS),其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对于前者要求建立起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强、数据安全性好的库。而对于后者则要求应用程序功能完备,易使用等特点。 经过分析,我们使用MICROSOFT公司的VISUAL BASIC开发工具,利用其提供的各种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尤其是数据窗口这一能方便而简洁操纵数据库的智能化对象,首先在短时间内建立系统应用原型,然后,对初始原型系统进行需求迭代,不断修正和改进,直到形成用户满意的可行系统。 整个系统从符合操作简便、界面友好、灵活、实用、安全的要求出发,完成设备管理信息的全过程,包括每一物品,例如办公设备、家具、计算机及其他有价值的设备分配一个唯一的物品编码,并根据此编码在计算机中建立设备信息库,对设备的新增、领用、折旧等进行管理,使管理人员可对设备的流向进行跟踪,随时掌握设备的现状及公司雇员领用设备情况,减少设备丢失现象,解决查找、盘点困难等问题,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因此,开发这样一套管理软件成为很有必要的事情,在下面的各章中我们将以开发一套设备管理信息系统为例,谈谈其开发过程和所涉及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企业要想不断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并且在预期的时间内收回所投资金和实现预期的投资收益,就要加强设备管理信息。设备管理信息的主要内容有: ?设备日常管理 ?设备使用效率管理 ?设备投资规模变动的边际收入与边际成本分析 ?设备折旧管理 论文主要介绍了本课题的开发背景,所要完成的功能和开发的过程。重点的说明了系统设计的重点、设计思想、难点技术和解决方案。 关键字:Visual Basic6.0,控件、窗体、数据库,设备管理信息 第一章. 系统需求分析 1.1现行业务系统描述 设备管理信息对每个企业单位都是十分重要的工作,设备管理信息的好,可以使设备发挥最大效益,杜绝各种不良设备,反之则会造成生产资料利用率低下,甚至造成设备流失。 本管理系统是为适应于的设备管理信息而开发的软件。从设备使用的角度管理设备,协助学校建立一套完善的数据管理模型,提供全面数据的编辑、查询、系统管理等等功能,达到对设备科学管理的目

涉密计算机及移动存储介质保密管理办法

涉密计算机及移动存储介质保密管理办法 第一章涉密计算机及移动存储介质的定义 第一条涉密计算机是指存储、处理、传输涉及国家秘密信息的计算机(含笔记本电脑)。 第二条涉密移动存储介质是指以文字、数据、符号、图形、图像、声音等方式记载国家秘密信息的存储介质载体,包括计算机硬盘、优盘、光盘、磁带、存储卡及其它具有存储功能的各类介质。 第二章涉密计算机及移动存储介质的管理原则 第三条涉密计算机及移动存储介质的管理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积极防范,突出重点,明确责任,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原则。 第四条涉密计算机及移动存储介质的保密管理要建立制度、明确职责、分级负责、责任到人。 第三章涉密计算机及移动存储介质的确定 第五条严禁在未确定的涉密计算机及移动存储介质中存储、处理和传递国家秘密信息。 第六条涉密移动存储介质要统一购置、统一标识、统一备案、授权使用、集中管理;确定后的涉密计算机及移动存储介质,要统一进行密级标识、建档管理。 第七条要依据《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对确定在涉密计算机及移动存储介质中存储的涉密信息进行规范定密,并按照涉密信息的最高密级,对涉密计算机及移动存储介质进行涉密级别定级。按照绝密、机密、秘密三个级别对涉密计算机及移动存储介质实行分级管理和采取相应的保密技术防范措施。 第四章涉密计算机及移动存储介质的使用 第八条涉密计算机及移动存储介质严禁随意更换操作人员和使用人。 第九条涉密计算机和移动存储介质在使用时须具有相应的口令和身份识别认证。 第十条涉密计算机待机5分钟以上,应采取锁屏等保密防范措施。 第十一条移动存储介质不使用时,应存入安全可靠的保密防范设备中。

数据库设备管理系统

郑州轻工业学院本科 数据库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设计题目:设备管理系统 学生姓名:xx 、xx 系别: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0~01 学号:xx 指导教师:张保威金松河 2012 年12月30 日

郑州轻工业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设备管理系统 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0-1 学号 xx 姓名 xx 学号 xx 姓名 xx 主要内容: 了解设备管理的基本流程,根据构思活出E---R图。根据所化E---R图,对相应的试题和关系建立表格,实现数据的初始化。用SQL建立数据库表,然后再用其他软件建立界面(如此设备管理系统用的是C#实现界面),将建立好的界面同数据库进行链接,实现对数据库的简单的增删改查。 E-R图思路: 部门向设备处申请所需设备的数量及类型,设备处产生采购清单递交给采购员。 采购员从供应商获得设备存放在设备存放处,设备管理员将设备分配到需要设备的各个部门,部门将设备分给员工进行使用。 在使用设备的过程中,如果设备在保修期限内出现质量问题部门向设备处申请,设备退回供应商;如果设备损坏,由部门向维修人员报修;若无维修价值,则申请报废。 基本要求: 立足于科技日益发达,自动化组不占据主要市场,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数据库知识,建立简单的数据库实现对设备管理的机械化,自动化。 1:能够数量掌握SQL; 2:能够运用其他辅助工具做图形界面。 3:能够实现对C#和数据库的链接。 4:作出的系统能够对数据库进行简单的增删改查。 5:通过机械化,自动化工具的使用,提高工作效率、准确率。 主要参考资料等: 《数据库系统概论》作者:王珊萨师煊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数据库系统概论》课堂课件。 完成期限:两周 指导教师签名: 课程负责人签名: 2012年 12月 30 日

保密设备与介质管理制度流程

保密设备与介质管理制度 为加强公司涉密信息系统安全保密设备与介质的管理工作,根据国家保密局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涉密信息系统中所使用的设备与介质等安全设备的采购,应实行业务归口部门进行统一购置、统一标识、统一发放。在具有资质的单位和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的范围内采购。 二、应选用国产设备,非安全保密产品应充分考虑国家安全和保密需要,优选国产设备;不得选用国家保密部门禁用的设备或附件。 三、计算机病毒防护产品应优先选择国产产品,并须是经公安机关批准的;密码产品应获得国家密码管理部门批准,其他安全保密产品(如身份识别、访问控制、安全审计、入侵检测和电磁泄露发射防护等)应获得国家保密部门的批准。 四、涉密信息系统中所采购、使用的安全保密产品,应要求查验供应商提供的相关检测证书原件,以验证其真实性。 五、应由专人负责对供货方交付的货物进行验收,验收时应对产品型号、数量、配置、检测证书等进行严格核对。 六、设备及介质领用前,应由指定的或负责的部门统一注册和登记,再分发到各使用人使用,禁止使用个人设备违规接入系统。 七、涉密设备及介质的安装、运行和安全操作使用,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国家保密部门的有关规定。 八、按照涉密信息系统建设中“设备安全”和“介质安全”的要求,加强设备和介质的外出携带管理,防止出现被盗、被毁以及失泄密等情况。 九、对需要携带外出的涉密介质,应进行必要的审批和登记,明确携带责任人。 检查介质上只存有与本次外出相关的信息。归还的设备和介质应进行信息清除处理,所采用的技术、设备和措施应符合相关保密规定和标准。 十、保密设备或介质禁止违规外联行为和外接使用。严禁将用于处理涉密信息的办公自动化设备(如复印机、打印机等)与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连接。 十一、严禁未经许可将个人具有存储功能的介质和电子设备接入涉密系统。 十二、严格限制从互联网将数据拷贝到涉密信息设备和涉密信息系统:确因工作需要的,存储设备及介质在接入前应经过计算机病毒与恶意代码检查处理。 十三、拷贝涉密信息外传、上报必须按程序审批;严禁私自拷贝涉密信息并带离工作场所。 十四、严禁将个人具有存储功能的电磁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带入重要涉密场所。 十五、外来设备须经信息办、保密办进行相关检查、审批后,方能授权接入涉密信息系统。 十六、建立涉密设备和涉密介质资产管理清单(台帐),注明设备资产的使用人、安全责任人、安全分类以及资产所在位置;定期进行清查核对。 十七、所有设备均应根据所承载信息、软件的重要程度,进行标识和分类,重要设备应进行重点管理。 十八、重要介质的借用、拷贝、收发、传递须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公司领导审批后方可执行,严格落实登记签收制度,在收发、传递中,应严格按照相关文件的保密要求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十九、所有涉密设备和涉密介质均应落实安全责任人、管理人、使用人,并签订管理使用协议书,落实安全责任,明确责任主体。 二十、涉密设备和涉密介质需要维修时,应在指定的单位实施,同时还需与维修单位及其人员签订安全保密协议书,明确责任和义务。 二十一、对于不再使用或无法使用的涉密设备和涉密介质及时进行报废处理,并完善登记备案手续。二十二、涉密设备和涉密介质需要维修、报废时,应向部门提出申请,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后,由信息办会同保密办严格按照涉密信息系统建设中有关要求进行相应技术处理,再退回装备或原配发部门;并完善登记备案手续。

涉密存储介质管理制度

涉密存储介质管理制度 第一条:根据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有关文件精神,为确保中心涉密信息和数据安全,结合中心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各部门拟用于处理秘密信息的移动存储介质必须建好台帐,进行登记,经审批后,方能投入使用,并按其所涉及的秘密等级做好密级标识。凡未进行登记、审批的移动存储介质均属非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严禁用于存储秘密信息。 第三条:各部门信息安全员应根据其岗位需求配备相应的涉密移动存储介质。 第四条:涉密移动存储介质由后勤处统一购置,做出登记后配发使用部门。各使用部门指定信息安全员负责涉密移动存储介质的领取、登记和使用。 第五条: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不能直接与上互连网或其它公共信息网的计算机相连接,用于下载互联网、公共信息网信息的移动存储介质不得与涉密计算机和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相连接。如确实需要从网上下载资料,应该用非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从上网计算机上下载资料后,通过非涉密计算机进行杀毒处理后,对资料进行存储并导入涉密计算机。 第六条:非涉密级移动存储介质只能存储非涉密信息。涉密级移动存储介质既可以涉密信息也可以存储非涉密信息 第七条: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只能在中心内部涉密计算机和涉密信息系统内使用;严禁在与互联网连接的计算机和个人计算机上使用;严禁借给外单位使用。 第八条:严禁将外来存储介质带入核心和重要涉密场所。 第九条:涉密移动存储介质需送外部作数据恢复时,必须到中心指定的具有保密资质的单位进行,并将废旧的存储介质收回。 第十条: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在报废前,应进行信息清除处理。信息清除时所采取的信息清除技术、设备和措施应符合信息安全三级等级保护规定。 第十一条:工作人员离开办公场所,应将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保存在安全保密的场所和部位。因工作确需携带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外出,应当报部门领导审批。禁止将绝密级涉密移动存储介质携带出境;因工作需要携带机密级、秘密级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出境的,应当报中心分管领导审批。 第十二条:因工作需要接收外来的移动存储介质应由信息安全员进行登记。按移动存储介质管理要求进行管理。外来移动存储介质应进行病毒检查和杀毒后才可在涉密计算机上使用。 第十三条:移动存储介质因使用人员岗位变动、使用期满等原因交回时,原使用人员应将移动存储介质内所有信息清除干净,所属部门对移动存储介质进行检查、确认并妥善保管。 第十四条: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企业设备管理系统

企业设备管理系统 1

第 4 章企业设备管理系统 公司经常需要采购一些设备,用以满足公司正常运营的需要,采购回来的设备不能堆 放在库房里就不论了,谁想用的时候就去拿,谁想换的时候就去换。这样,公司的设备恐 怕会越来越少,公司正常的运营就会受到影响。因此,需要对公司的设备进行库存管理, 保证设备借出和归还有序,还要能查到设备的借出情况。企业设备管理系统正好能满足这 个需求,它提供了对设备库存、设备借出、设备归还和设备统计信息的管理。 4.1 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是系统开发最为关键的一环,良好的系统设计需要把握系统的需求,并合理 地划分功能模块。企业设备管理系统的系统设计还需要把握一个关键点,就是明确设备的 惟一性,尽管设备可能一模一样,可是也应该区别开来,因为我们的借出、归还以及借出 历史的统计都是要具体到某一个设备的,需要对每一个设备赋予不同的设备编号,一般会 制作标签贴在设备上,这恐怕是库房管理员常做的工作,设备编号的 2

方式能够根据公司具 体决定。 4.1.1 功能描述 企业设备管理系统包括设备库存管理、设备借出归还管理和设备统计信息管理,详细 的功能描述如下。 1. 设备库存管理 设备库存管理包括新设备入库、修改设备信息和陈旧设备的库存清理。新设备入库是 对新采购的设备进行入库的操作。修改设备信息是对入库设备的名称、购买人、入库时间、 设备说明等信息的修改。库存清理,是清理库存中不能再用的设备。 2. 设备借出归还管理 设备借出归还管理包括设备借出管理和设备归还管理。对于设备借出管理,如果设备 已经借出,要提示用户谁借走了设备。当借出成功的时候,需要在列表中显示借出人、借 出时间和借出设备信息,如果归还成功,还需要显示设备归还时间。 3. 设备统计信息管理 设备统计信息管理包括对设备借出历史信息、设备使用频率信息 3

分布式多媒体可视化交互管理系统方案教材

15 / 15

目录 一、应用需求分析 (4) 二、传统应用解决方案 (5) 2.1传统应用系统组成 (5) 2.2传统应用系统缺陷 (5) 三、PMIPS应用解决方案 (6) 四、PMIPS系统功能 (7) 五、PMIPS系统优势 (12) 六、PMIPS系统特色 (14) 七、PMIPS系统配置 (16) 15 / 15

一、应用需求分析 在当前,各类用户的会议室、多功厅、指挥中心等场所的音视频系统需求特征如下: ?前端信号类型多,有笔记本电脑、高清摄像机等,涉及到的接口、信号格式、协议繁多; ?要求兼容性好,扩展方便; ?信息任意调用,传输分享方便, 采用屏蔽网线或光纤传输,大大简化布线(极大的节省布线成本和人工)和提高信号传输的安全性和减少外界 干扰。 ?描述一:(针对会议室) 强大图像处理,可以实现会议视频VGA/DVI/HDMI/3G-SDI/YCBCR 视频、计算机/电脑网络信号等信号混合同屏显示,支持所有输入信号 源在不同地点的任意显示屏终端上(包括投影机、液晶电视、显示 器)任意显示,可以实现单屏幕多画面处理(包括放大、缩小、多画 面显示、叠加等)。 ?描述二:(针对指挥中心) 强大图像处理,可以实现会议视频VGA/DVI/HDMI/3G-SDI/YCBCR 视频、计算机/电脑网络信号等信号混合共屏显示,支持所有输入信号 源在不同地点的任意显示屏终端上(包括投影机、液晶电视、显示 器、DLP背投拼接墙、LCD液晶拼接墙、PDP等离子拼接墙等)任意 显示,可以实现各种信号任意全墙漫游(包括单屏、跨屏、全墙显 示、组屏显示)、任意大小缩放显示。 ?清晰自然的声音效果; ?信息实时保存和回放; ?操作界面简单、快速、明细; 15 / 15

移动存储介质保密管理制度

区政协办公室 移动存储介质保密管理制度 (一)本制度所称的计算机外存储器,是指可移动的计算机信息存储器,包括计算机的软盘、U盘、光盘等。 (二)处理秘密事项的计算机外存储器,必须定密。其定密的法定程序与纸介质的秘密文件资料定密方法相同。其密级按所存储信息的最高密级确定标志。 (三)涉密信息原则上不存储在计算机硬盘上。存储于外存储器上重要的涉密信息必须进行备份,备份盘与正式盘同样定密同等管理。 (四)存储秘密信息的外存储器,应在显眼位置贴上或标明“绝密”、“机密”、“秘密”等相应密级的记号,并标明“严禁拷贝”字样,按相应的密级文件加强管理。 (五)存储过秘密信息的外存储器,不得降低密级使用,不得与存储普通信息的外存储器混用。 (六)新启用存储涉密信息的外存储器或使用外来外存储器,必须进行安全检查和杀病毒处理。 (七)涉密的外存储器应统一登记编号,由单位保密员统一管理,平时应放在电脑密码文件柜内,不得随意乱放。

(八)重要的涉密信息存储采用磁盘信息加密技术。磁盘信息加密技术可分为文件名加密、目录加密、程序加密、数据库加密和整盘加密等,具体应用可视磁盘信息的保密强度要求而定。 (九)涉密的外存储器原则上不得外借,确需借阅某些文件、资料时,应经主要领导批准,办理登记手续。外借使用专用的外借盘,外借盘要标明“严禁拷贝”字样,借阅的文件、资料内容由负责保管的保密员拷贝到外借盘上。归还的外借盘除办理归还手续外,还要及时清除盘内的文件、资料,并对磁盘进行杀病毒处理。 (十)涉密磁盘信息清除采用交流消磁法。可使用国家有关部门研制的磁盘消磁设备消磁,以防涉密信息泄漏。 (十一)涉密的外存储器销毁要经主要领导批准,并进行注销登记,可采用软盘、光盘粉碎机碾碎或敲烂后丢进焚化炉熔化。如果本单位没有条件进行处理,应集中交到保密工作部门进行处理。 (十二)对违反保密制度,丢失外存储器造成泄密的,将依照保密法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安全移动存储介质管理办法(

附件 河南省电力公司 安全移动存储介质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河南省电力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安全移动存储介质配发、使用和销毁的全过程管理,确保公司计算机内网信息与外部信息交换过程中的信息安全,依据国家和公司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系统各单位(以下简称“各单位”)工作人员、借调及聘用人员(以下简称“工作人员”)。 第三条安全移动存储介质是指通过专用注册工具对普通的移动存储介质(主要为移动硬盘、U盘)内数据经过高强度算法加密,并根据安全控制策略的需要进行数据区划分,使其具有较高安全性能的移动存储介质。 第四条安全移动存储介质的管理,遵循“统一购置、统一标识、统一备案、跟踪管理”的原则,严格控制发放范围。 第五条公司保密委员会(保密领导小组)对各单位安全移动存储介质的使用负有指导、监督、检查等管理职责。 —3—

第六条各单位应当指定专人负责移动存储介质日常管理和运行维护工作。 第七条涉及国家秘密信息的交换、保存、处理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执行。 第二章配发 第八条各单位按规定确定配发范围,经审核批准配发和使用安全移动存储介质。 第九条安全移动存储介质由各单位信息管理部门(以下简称管理部门)负责统一购置、配发和管理。 第十条根据工作需要,各单位确定购置安全移动存储介质的数量及类型。 第十一条安全移动存储介质使用前应由管理部门统一标识、策略制定、编号,并登记备案。 第十二条安全移动存储介质的申请、注册、变更、清退应填写《河南省电力公司安全移动存储介质管理业务申请单》(附件1),经使用部门负责人审核后,统一由管理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第三章使用 第十三条安全移动存储介质应当用于存储工作信息,不得用于其他用途。涉及公司企业秘密的信息必须存放在保密区,不得使用普通存储介质存储涉及公司企业秘密的信息。 —4—

数据库课程设计报告--设备管理系统

景德镇陶瓷学院科技艺术学院工程系 数据库课程设计报告 设备管理系统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10计科 学号:201030457135 姓名:刘世雨 指导教师:何福保、胡开华 2012年12月10日

一、系统功能: 通过对某企业或单位设备管理相关流程进行分析,完成具有对设备进行基本信息管理和信息检索等基本功能的设备管理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实现。 在这个设备管理系统中,基本做到了指导老师要求的“增、删、改”。 对于实验指导书要求的六大项,因为个人学业水平有限,所以暂时才完成了以下四项: 1、实现设备的录入、删除、修改等基本操作。 2、实现国家标准设备代码的维护。 3、能够对设备进行方便的检索。 4、能够输出设备分类明细表。 用户表: 管理员表:

设备管理表: 设备信息表: 浏览器中数据库预览截图:

二、设备管理流程图:

三、功能界面设计 1、系统登录界面

-------------精选文档----------------- 源代码: if (DropDownList1.SelectedValue == "管理员") { if (TextBox1.Text == "" || TextBox2.Text == "") Label1.Text = "用户名和密码不能为空。"; else { string sql; string DBName = ConfigurationManager.AppSettings.Get("DBName").ToString(); //从配置文件中得到数据库驱动 string DBDriver = ConfigurationManager.AppSettings.Get("DBDriver").ToString(); //得到数据库连接字符串 string DBConnectionString = DBDriver + HttpContext.Current.Server.MapPath(HttpContext.Current.Request.ApplicationPath + "/App_Data/") + DBName; //建立数据库连接对象 OleDbConnection OleDbConn = new OleDbConnection(DBConnectionString); OleDbConn.Open(); //sql = "select * from 用户表where 用户名='kaihua' and 密码='kaihua'";//建立sql查询语句 sql = "select * from 管理员表where 用户名='" + TextBox1.T ext.Trim() + "' and 密码='" + TextBox2.Text.Trim() + "'";//建立sql查询语句 OleDbCommand cmd = new OleDbCommand(sql, OleDbConn); //执行SQL查询语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