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防爆技术(二)

防火防爆技术(二)
防火防爆技术(二)

2.系统密闭和正压操作

装盛可燃易爆介质的设备和管路,如果气密性不好,就会由于介质的流动性和扩散性,造成跑、冒、滴、漏现象,逸出;的可燃易爆物质,在设备和管路周围空间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同样的道理,当设备或系统处于负压状态时,空气就会渗入,使设备或系统内部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设备密闭不良是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容易发生可燃易燃物质泄漏的部位主要有设备的转轴与壳体或墙体的密封处,设备的各种孔(人孔、手孔、清扫孔)盖及封头盖与主体的连接处,以及设备与管道、管件的各个连接处等。

为保证设备和系统的密闭性;在验收新的设备时,在设备修理之后及在使用过程小,必须根据压力计的读数用水压试验来检查其密闭性,测定其是否漏气并进行气体分析。此外,可于接缝处涂抹肥皂液进行充气检测。为了检查无味气体(氢、甲烷等)是否漏出,可在其中加入显味剂(硫醇、氨等)。

当设备内部充满易爆物质时,要采用正压操作,以防外部空气渗入设备内。设备内的压力必须加以控制,不能高于或低于额定的数值。压力过高,轻则渗漏加剧,重则破裂导致大量可燃物质排出;压力过低,就有渗入空气、发生爆炸的可能。通常应设置压力报警器,在设备内压力失常时及时报警。

对爆炸危险度大的可燃气体(如乙炔、氢气等)以及危险设备和系统,在连接处应尽量采用焊接接头,减少法兰连接。

3.厂房通风

要使设备达到绝对密闭是很难办到的,总会有一些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从设备系统中泄漏出来,而且生产过程中某些工艺(如喷漆)会大量释放可燃性物质。因此,必须用通风的方法使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的浓度不致达到危险的程度,一般应控制在爆炸下限1/5以下。如果挥发物既有爆炸性又对人体有害,其浓度应同时控制到满足《工业企业没计卫生标准》的要求。

在设计通风系统时,应考虑到气体的相对密度。某些比空气重的可燃气体或蒸气,即使是少量物质,如果在地沟等低洼地带积聚,也可能达到爆炸极限。此时,车间或厂房的下部亦应设通风口,使可燃易爆物质及时排出。从车间排出含有可燃物质的空气时,应设防爆的通风系统,鼓风机的叶片应采用碰击时不会产生火花的材料制造,通风管内应设有防火遮板,使一处失火时迅速隔断管路,避免波及他处。

4.以不燃溶剂代替可燃溶剂.

以不燃或难燃的材料代替可燃或易燃材料,是防火与防爆的根本性措施。因此,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条件下,应当尽可能地用不燃溶剂或火灾危险性小的物质代替易燃溶剂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物质,这样可防止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为生产创造更为安全的条件。

常用的不燃溶剂主要有甲烷和乙烷的氯衍生物,如四氯化碳、三氯甲烷和三氯乙烷等。使用汽油、丙酮、乙醇等易燃溶剂的生产,可以用四氯化碳、三氯乙烷或丁醇、氯苯等不燃溶剂或危险性较低的溶剂代替。又如四氯化碳用于代替溶解脂肪、沥青、橡胶等所采用的易燃溶剂。但这类不燃溶剂具有毒性,在发生火灾时能分解放出光气,因此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例如,为避免泄漏,必须保证设备的气密性,严格控制室内的蒸气浓度,使之不得超过卫生标准规定的浓度等。

评价生产中所使用溶剂的火灾危险性时,饱和蒸气压和沸点是很重要的参数。饱和蒸气压越大,蒸发速度越快,闪点越低,则火灾危险性越大;沸点较高(例如沸点在1l0℃以上)的液体,在常温(18-20℃)时所挥发出来的蒸气是不会达到爆炸危险浓度的。危险性较小的液体的沸点和蒸气压见表4—11。

5.危险物品的储存

性质相互抵触的危险化学物品如果储存不当,往往会酿成严重的事故。例如,无机酸本身不可燃,但与可燃物质相遇能引起着火及爆炸;铝酸盐与可燃的金属相混时能使金属着火或爆炸;松节油、磷及金属粉末在卤素中能自行着火等。由于各种危险化学品的性质不同,因此,他们的储存条件也不相同。为防止不同性质物品在储存中相互接触而引起火灾和爆炸事故,禁止一起储存的物品见表4—12。

【例题】危险化学物品如果储存不当,往往会酿成严重的事故,因此要防止不同性质物品在储存中相互接触而引起火灾和爆炸。下列物品中,必须单独隔离储存,不准与任何其他类物品共存的有()。P215 A.梯恩梯

B.硝化甘油

C.乙炔

D.氮气

E.雷汞

【答案】ABE

6.防止容器或室内爆炸的安全措施

(1)抗爆容器。对已知的爆炸结果做系统的评定表明,在符合一定结构要求的前提下,即使容器和设备没有附加的防护措施,也能承受一定的爆炸压力。若选择这种结构形式的设备在剧烈爆炸下没有被炸碎,而只产生部分变形,那么设备的操作人员就可以安然无恙,这也就达到了最重要的防护目的。

(2)爆炸卸压。通过固定的开口及时进行泄压,则容器内部就不会产生高爆炸压力,

因而也就不必使用能抗这种高压的结构。把没有燃烧的混合物和燃烧的气体排放到大气里去,就

可把爆炸压力限制在容器材料强度所能承受的某一数值。卸压装置可分为一次性(如爆破膜)和重复使

用的装置(如安全阀)。

(3)房间泄压。它主要是用来保护容器和装置的,能使被保护设备不被炸毁和使用人员不受伤害。它可用卸压措施来保护房间,但不能保护房间里的人。这种情况下,房间内的设施必须是遥控的,并在运行期间严禁人员进入房间。一般可以通过窗户、外墙和建筑物的房顶来进行卸压。

7.爆炸抑制

爆炸抑制系统由能检测初始爆炸的传感器和压力式的灭火剂罐组成,灭火剂罐通过传感装置动作。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把灭火剂均匀地喷射到应保护的容器里,于是,爆炸燃烧被扑灭,控制住爆炸的发生。爆炸燃烧能自行进行检测,并在停电后的一定时间里仍能继续进行工作。

四、防火防爆安全装置及技术

为防止火灾爆炸的发生,阻止其扩展和减少破坏,已研制出许多防火防爆和防止火焰、爆炸扩展的安全装置,并在实际生产中广泛使用,取得了良好的安全效果。防火防爆安全装置可以分为阻火隔爆装置与防爆泄压装置两大类。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1.阻火及隔爆技术

阻火隔爆是通过某些隔离措施防止外部火焰窜入存有可燃爆炸物料的系统、设备、容器及管道内,或者阻止火焰在系统、设备、容器及管道之间蔓延。按照作用机理,可分为机械隔爆和化学抑爆两类。机械隔爆是依靠某些固体或液体物质阻隔火焰的传播;化学抑爆主要是通过释放某些化学物质来抑制火焰的传播。

机械阻火隔爆装置主要有工业阻火器、主动式隔爆装置和被动式隔爆装置等。其中工业阻火器装于管道中,形式最多,应用也最为广泛。

(1)工业阻火器。工业阻火器分为机械阻火器、液封和料封阻火器。工业阻火器常用于阻止爆炸初期火焰的蔓延。一些具有复合结构的机械阻火器也可阻止爆轰火焰的传播。

(2)主动式隔爆装置。主动式、被动式隔爆装置是靠装置某一元件的动作来阻隔火焰,这与工业阻火器靠本身的物理特性来阻火是不同的。另一方面工业阻火器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时刻都在起作用,对流体介质的阻力较大,而主、被动式隔爆装置只是在爆炸发生时才起作用,因此他们在不动作时对流体介质的阻力小,有些隔爆装置甚至不会产生任何压力损失。另外,工业阻火器对于纯气体介质才是有效的,对气体中含有杂质(如粉尘、易凝物等)的输送管道,应当选用主、被动式隔爆装置为宜。

主动式(监控式)隔爆装置由一灵敏的传感器探测爆炸信号,经放大后输出给执行机构,控制隔爆装置喷洒抑爆剂或关闭阀门,从而阻隔爆炸火焰的传播。被动式隔爆装置是由爆炸波来推动隔爆装置的阀门或闸门来阻隔火焰。

(3)被动式隔爆装置。被动式隔爆装置主要有自动断路阀、管道换向隔爆等形式。

(4)其他阻火隔爆装置。

1)单向阀。单向阀又称止逆阀,止回阀。它的作用是仅允许液体(气体或液体)向一个方向流动,遇到倒流时即自行关闭,从而避免在燃气或燃油系统中发生液体倒流,或高压窜入低压造成容器管道的爆裂,或发生回火时火焰倒吸和蔓延等事故。

在工业生产上,通常在系统中流体的进口和出口之间,与燃气或燃油管道及设备相连接的辅助管线上、高压与低压系统之间的低压系统上,或压缩机与油泵的出口管线上安置单向阀。生产中用的单向阀有升降式、摇板式、球式等几种。

2)阻火阀门。阻火阀门是为了阻止火焰沿通风管道或生产管道蔓延而设置的阻火装置。在正常情况下,阻火闸门受环状或者条状的易熔金属的控制,处于开启状态。一旦着火,温度升高,易熔金属即会熔化,此时闸门失去控制,受重力作用自动关闭,将火阻断在闸门一边。易熔金属元件通常由铋、铅、锡、汞等金属按一定比例组成的低熔点金属制成。由于赛璐珞、尼龙、塑料等有机材料在高温时也容易燃烧或者失去强度,所以也有用这类材料代替易熔合金来控制阻火阀门。

3)火星熄灭器(防火罩、防火帽)。由烟道或车辆尾气排放管飞出的火星也可能引起火灾。因此,通常在可能产生火星设备的排放系统,如加护热炉的烟道,汽车、拖拉机的尾气排放管上等,安装火星熄灭器,用以防止飞出的火星引燃可燃物料。

火星熄灭器熄火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烟气由管径较小的管道进入管径较大的火星熄灭器中,气流由小容积进入大容积,致使流速减慢、压力降低,烟气中携带的体积、质量较大的火星就会沉降下来,不会从烟道飞出。

②在火星熄灭器中设置网格等障碍物,将较大、较重的火星挡住;或者采用设置旋转叶轮等方法改变烟气流动方向,增加烟气所走的路程,以加速火星的熄灭或沉降。

③用喷水或通水蒸气的方法熄灭火星。

【例题】具有爆炸危险性的生产区域,通常禁止车辆驶入。但是,在人力难以完成而必须机动车辆进入的情况下,允许进入该区域的车辆是()。P208

A.装有灭火器或水的汽车

B.两轮摩托车

C.装有生产物料的手扶拖拉机

D.尾气排放管装有防火罩的汽车

【答案】:D

(5)化学抑制防爆(简称化学抑爆、抑制防爆)装置。化学抑爆是在火焰传播显著加速的初期通过喷洒抑爆剂来抑制爆炸的作用范围及猛烈程度的一种防爆技术。它可用于装有气相氧化剂中可能发生爆燃的气体、油雾或粉尘的任何密闭设备。例如:加工设备(如反应容器、混合器、搅拌器、研磨机、干燥器、过滤器及除尘器等)、储藏设备(如常压或低压罐、高压罐等)、装卸设备(如气动输送机、螺旋输送机、斗式提升机等)、试验室和中间试验厂的设备(如通风柜、试验台等)以及可燃粉尘气力输送系统的管道等。

爆炸抑制系统主要由爆炸探测器、爆炸抑制器和控制器三部分组成。其作用原理是:高灵敏度的爆

炸探测器探测到爆炸发生瞬间的危险信号后,通过控制器启动爆炸抑制器,迅速将抑爆剂喷人被保护的设备中,将火焰扑灭从而抑制爆炸进一步发展。

化学抑爆技术可以避免有毒或易燃易爆物料以及灼热物料、明火等窜出设备,对设备强度的要求较低。适用于泄爆易产生二次爆炸,或无法开设泄爆口的设备以及所处位置不利于泄爆的设备。常用的抑爆剂有化学粉末、水、卤代烷和混合抑爆剂等。

2.防爆泄压技术

生产系统内一旦发生爆炸或压力骤增时,可通过防爆泄压设施将超高压力释放出去,以减少巨大压力对设备、系统的破坏或者减少事故损失。防爆泄压装置主要有安全阀、爆破片、防爆门等。

(1)安全阀。安全阀的作用是为了防止设备和容器内压力过高而爆炸,包括防止物理性爆炸(如锅炉、蒸馏塔等的爆炸)和化学性爆炸(如乙炔发生器的乙炔受压分解爆炸等)。当容器和设备内的压力升高超过安全规定的限度时,安全阀即自动开启,泄出部分介质,降低压力至安全范围内再自动关闭,从而实现设备和容器内压力的自动控制,防止设备和容器的破裂爆炸。安全阀在泄出气体或蒸气时,产生动力声响,还可起到报警的作用。

安全阀按其结构和作用原理可分为杠杆式、弹簧式和脉冲式等。按气体排放方式分为全封闭式、半封闭式和敞开式三种。安全阀的分类、作用原理、结构特点及适用范围见表4——13。

设置安全阀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新装安全阀,应有产品合格证;安装前应由安装单位继续复校后加铅封,并出具安全阀校验报告。

2)当安全阀的入口处装有隔断阀时,隔断阀必须保持常开状态并加铅封。

表4-13安全阀的分类、作用原理、结构特点及适用范围

3)压力容器的安全阀最好直接装设在容器本体上。液化气体容器上的安全阀应安装于气相部分,防止排出液体物料,发生事故。

4)如安全阀用于排泄可燃气体,直接排入大气,则必须引至远离明火或易燃物,而且通风良好的地方,排放管必须逐段用导线接地以消除静电作用。如果可燃气体的温度高于它的自燃点,应考虑防火措施或将气体冷却后再排入大气。

5)安全阀用于泄放可燃液体时,宜将排泄管接入事故储槽、污油罐或其他容器;用于泄放高温油气或易燃、可燃气体等遇空气可能立即着火的物质时,宜接入密闭系统的放空塔或事故储槽。

6)一般安全阀可放空,但要考虑放空口的高度及方向的安全性。室内的设备,如蒸馏塔、可燃气体

分类方式 类别 作用原理 结构特点及适用范围

按整体结构

加载方式分 杠杆

式 利用加载机构(重锤和杠杆)来平

衡介质作用载阀瓣

上的力 加载机构中重锤质量和位置的变化可以获得较大的

开启或关闭力,调整容易而且较正确

所加载不因阀瓣的升高而增加 加载机构对振动敏感,常因振动产生泄漏 结构简单但笨重,限于中、低压系统

适于温度较高的系统

不适于持续运行的系统

弹簧

式 利用压缩弹簧的力来平衡介质作用载阀瓣上的力

通过调整螺母来调整弹簧压缩量,从而按需要来校正

安全阀的开启压力 弹簧力随阀的开启高度而变化,不利于阀的迅速开启 结构紧凑,灵敏度较高,安装位置无严格限制,应用广泛 对振动的敏感性小,可用于移动式的压力容器

长期高温会影响弹簧力,不适用于高温系统

脉冲式 通过辅阀上的

加载机构 (杠杆式或弹簧式)动作产生的脉冲作用带动主

阀动作

结构复杂,通常只使用于安全泄放量很大的系统或者用于高压系统 按气体排放方式分 全封闭式

排出的气体全部通过排放管排放,介质不外泄,主要用于存有毒或易燃气体的系统 半封闭式 排出的气体部分通过排放管排放,其他部分从阀盖或

阀杆之间的空隙漏出,多用于存有对环境无害气体的系统

敞开

式 没有安装排气管的连接结构,排出的气体从安全阀出口直接排到大气中。多用于存有压缩空气、水蒸气的系统

压缩机的安全阀、放空口宜引出房顶,并高于房顶2m以上。

(2)爆破片(又称防爆膜、防爆片)。爆破片是一种断裂型的安全泄压装置,当设备、容器及系统因某种原因压力超标时,爆破片即被破坏,使过高的压力泄放出来,以防止设备、容器及系统受到破坏。爆破片与安全阀的作用基本相同,但安全阀可根据压力自行开关,如一次因压力过高开启泄放后,待压力正常即自行关闭;而爆破片的使用则是一次性的,如果被破坏,需要重新安装。

爆破片的另一个作用是,如果压力容器的介质不洁净、易于结晶或聚合,这些杂质或结晶体有可能堵塞安全阀,使得阀门不能按规定的压力开启,失去了安全阀泄压作用,在此情况下就只得用爆破片作为泄压装置。此外,对于工作介质为剧毒气体或可燃气体(蒸气)里含有剧毒气体的压力容器,其泄压装置也应采用爆破片而不宜用安全阀,以免污染环境。因为对于安全阀来说,微量的泄漏是难免的。

爆破片的防爆效率取决于它的厚度、泄压面积和膜片材料的选择。

设备和容器运行时,爆破片需长期承受工作压力、温度或腐蚀,还要保证设备的气密性,而且遇到爆炸增压时必须立刻破裂。这就要求泄压膜材料要有一定的强度,以承受工作压力;有良好的耐热、耐腐蚀性;同时还应具有脆性,当受到爆炸波冲击时,易于破裂;厚度要尽可能地薄,但气密性要好。

正常工作时操作压力较低或没有压力的系统,可选用石棉、塑料、橡皮或玻璃等材质的爆破片;操作压力较高的系统可选用铝、铜等材质;微负压操作时可选用2—3mm厚的橡胶板。应特别注意的是,由于钢、铁片破裂时可能产生火花,存有燃爆性气体的系统不宜选其作爆破片。在存有腐蚀性介质的系统,为防止腐蚀,可以在爆破片上涂一层防腐剂。

爆破片应有足够的泄压面积,以保证膜片破裂时能及时泄放容器内的压力,防止压力迅速增加而致容器发生爆炸。一般按1m3容积取0.035~0.18m2,但对氢和乙炔的设备则应大于0.4m2。

P——设计的爆破压力,Pa;

D——泄压孔直径,mm;

K——应力系数,根据不同材料选择,铝为2.4×103~2.9×103(温度<100℃),铜为7.7×103~8.8×103(温度<200℃)。

当材料完全退火时,膜片厚度较薄时,K值取下限值。

爆破片爆破压力的选定,一般为设备、容器及系统最高工作压力的1.15—1.3倍。压力波动幅度较大的系统,其比值还可增大。但是任何情况下,爆破片的爆破压力均应低于系统的设计压力。

爆破片一定要选用有生产许可证单位制造的合格产品,安装要可靠,表面不得有油污;运行中应经常检查法兰连接处有无泄漏;爆破片一般6—12个月更换一次。此外如果在系统超压后未破裂的爆破片以及正常运行中有明显变形的爆破片应立即更换。

凡有重大爆炸危险性的设备、容器及管道,都应安装爆破片(例如气体氧化塔、球磨机、进焦煤

炉的气体管道、乙炔发生器等)

(3)防爆门(窗)

防爆门(窗)一般设置在使用油、气或燃烧煤粉的燃烧室外壁上,在燃烧室发生爆燃或爆炸时用于泄压,以防设备遭到破坏。泄压面积与厂房体积的比值(m2/m3)宜采用0.05~0.22。爆炸介质威力较强或爆炸压力上升速度较快的厂房应尽量加大比值。为防止燃烧火焰喷出时将人烧伤或者翻开的门(窗)盖将人打伤,防爆门(窗)应设置在人不常到的地方,高度最好不低于2m。

防火防爆技术(一)教案资料

第三节防火防爆技术 一、火灾爆炸预防基本原则 1.防火基本原则 根据火灾发展过程的特点,应采取如下基本技术措施: (1)以不燃溶剂代替可燃溶剂。 (2)密闭和负压操作。 (3)通风除尘。 (4)惰性气体保护。 (5)采用耐火建筑材料。 (6)严格控制火源。 (7)阻止火焰的蔓延。 (8)抑制火灾可能发展的规模。 (9)组织训练消防队伍和配备相应消防器材。 2.防爆基本原则 防爆的基本原则是根据对爆炸过程特点的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第一过程的出现,控制第二过程的发展,削弱第三过程的危害。主要应采取以下措施: (1)防止爆炸性混合物的形成。 (2)严格控制火源。 (3)及时泄出燃爆开始时的压力。 (4)切断爆炸传播途径。 (5)减弱爆炸压力和冲击波对人员、设备和建筑的损坏。 (6)检测报警。 二、点火源及其控制 工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引起火灾和爆炸的着火源,例如化工企业中常见的着火源有明火、化学反应热、化工原料的分解自燃、热辐射、高温表面、摩擦和撞击、绝热压缩、电气设备及线路的过热和火花、静电放电、雷击和日光照射等。消除着火源是防火和防爆的最基本措施,控制着火源对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明火 明火是指敞开的火焰、火星和火花等,如生产过程中的加热用火、维修焊接用火及其他火源是导致火灾爆炸最常见的原因。 (1)加热用火的控制。加热易燃物料时,要尽量避免采用明火设备,而宜采用热水或其他介质间接加热,如蒸汽或密闭电气加热等加热设备,不得采用电炉、火炉、煤炉等直接加热。明火加热设备的布

置,应远离可能泄漏易燃气体或蒸气的工艺设备和储罐区,并应布置在其上风向或侧风向。对于有飞溅火花的加热装置,应布置在上述设备的侧风向。 如果存在一个以上的明火设备,应将其集中于装置的边缘。如必须采用明火,设备应密闭且附近不得存放可燃物质。熬炼物料时,不得装盛过满,应留出一定的空间。工作结束时,应及时清理不得留下火种。 (2)维修焊割用火的控制。焊接切割时,飞散的火花及金属熔融碎粒低的温度高达1500—2000℃,高空作业时飞散距离可达20m远。此类用火除用于正常停工、检修外,还往往被用来处理生产过程中临时堵漏,或在生产现场增加必要的设施,所以这类作业多为临时性的,容易成为起火原因。因此,在焊割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在输送、盛装易燃物料的设备、管道上,或在可燃可爆区域内动火时,应将系统和环境进行彻底的清洗或清理。如该系统与其他设备连通时,应将相连的管道拆下断开或加堵金属盲板隔绝,再进行清洗。然后用惰性气体进行吹扫置换,气体分析合格后方可动焊。同时可燃气体应符合爆炸下限大于4%(体积百分数)的可燃气体或蒸气,浓度应小于0.5%;爆炸下限小于4%的可燃气体或蒸气,浓度应小于0.2%的标准。 2)动火现场应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并将可燃物品清理干净。在可能积存可燃气体的管沟、电缆沟、深坑、下水道内及其附近,应用惰性气体吹扫干净,再用非燃体,如石棉板进行遮盖。 3)气焊作业时,应将乙炔发生器放置在安全地点,以防回火爆炸伤人或将易燃物引燃。 4)电焊线破残应及时更换或修理,不得利用与易燃易爆生产设备有联系的金属构件作为电焊地线,以防止在电路接触不良的地方产生高温或电火花。 (3)其他明火。存在火灾和爆炸危险的场所,如厂房、仓库、油库等地,不得使用蜡烛、火柴或普通灯具照明;汽车、拖拉机一般不允许进入,如确需进入,其排气管上应安装火花熄灭器。在有爆炸危险的车间和仓库内,禁止吸烟和携带火柴、打火机等,为此,应在醒目的地方张贴警示标记以引起注意。明火与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厂房和仓库相邻时,应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例如化工厂内的火炬与甲、乙、丙生产装置、油罐和隔油池应保持100m的防火间距。 2.摩擦和撞击 摩擦和撞击往往是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爆炸物品等着火爆炸的根源之一。例如机器轴承的摩擦发热、铁器和机件的撞击、钢铁工具的相互撞击、砂轮的摩擦等都能引起火灾;甚至铁桶容器裂开时,亦能产生火花,引起逸出的可燃气体或蒸气着火。 在易燃易爆场合应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如工人应禁止穿钉鞋,不得使用铁器制品。 搬运储存可燃物体和易燃液体的金属容器时,应当用专门的运输工具,禁止在地面上滚动、拖拉或抛掷,并防止容器的互相撞击,以免产生火花,引起燃烧或容器爆裂造成事故。吊装可燃易爆物料用的起重设备和工具,应经常检查,防止吊绳等断裂下坠发生危险。如果机器设备不能用不发生火花的各种金属制造,应当使其在真空中或惰性气体中操作。 在有爆炸危险的生产中,机件的运转部分应该用两种材料制作,其中之一是不发生火花的有色金属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题库

第四章防火防爆安全技术题库 第一节? 火灾爆炸事故机理 一、单项选择题? 以下()属于燃烧的三要素。? A.温度? B.氧气? C.氧化剂? D.可燃物? E.点火源? 正确答案是BCD。? 燃烧和火灾发生的必要条件:同时具备氧化剂、可燃物、点火源,即火的三要素。这三个要素中缺少任何一个,燃烧都不能发生或持续。获得三要素是燃烧的必要条件。在火灾防治中,阻断三要素的任何一个要素就可以扑灭火灾。 以下对液态可燃物燃烧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A.氧化分解——燃烧——气化? B.燃烧——气化——氧化分解? C.气化——燃烧——氧化分解? D.气化——氧化分解——燃烧? 正确答案是D。? 可燃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其受热后所发生的燃烧过程也不同。除结构简单的可燃气体(如氢气)外,大多数可燃物质的燃烧并非是物质本身在燃烧,而是物质受热分解出的气体或液体蒸气在气相中的燃烧。? 由可燃物质燃烧过程可以看出,可燃气体最容易燃烧,其燃烧所需要的热量只用于本身的氧化分解,并使其达到自燃点而燃烧。可燃液体首先蒸发成蒸气,其蒸气进行氧化分后达到自燃点而燃烧。在固体燃烧中,如果是简单物质硫、磷等,受热后首先熔化,蒸发成蒸气进行燃烧,没有分解过程;如果是复杂物质,在受热时首先分解为气态或液态产物,其气态和液态产物的蒸气进行氧化分解着火燃烧。有的可燃固体如焦炭等,不能分解为气态物质,在燃烧时则呈炽热状态,没有火焰产生。 根据可燃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燃烧可分为以下()形式。? A.扩散燃烧?

B.混合燃烧? C.蒸发燃烧? D.分解燃烧? E.氧化燃烧? 正确答案是ABCD。? 根据可燃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燃烧可分为以下4种形式:? (1)扩散燃烧。可燃气体(氢、甲烷、乙炔以及苯、酒精、汽油蒸气等)从管道、容器的裂缝流向空气时,可燃气体分子与空气分子互相扩散、混合,混合浓度达到爆炸极限范围内的可燃气体遇到火源即着火并能形成稳定火焰的燃烧,称为扩散燃烧。? (2)混合燃烧。可燃气体和助燃气体在管道、容器和空间扩散混合,混合气体的浓度在爆炸范围内,遇到火源即发生燃烧,混合燃烧是在混合气体分布的空间快速进行的,为混合燃烧。煤气、液化石油气泄漏后遇到明火发生的燃烧爆炸即是混合燃烧,失去控的混合燃烧往往能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3)蒸发燃烧。可燃液体在火源和热源的作用下,蒸发出的蒸气发生氧化分解而进行的燃烧,称为蒸发燃烧。? (4)分解燃烧。可燃物质在燃烧过程中首先遇热分解出可燃性气体,分解出的可燃性气体再与氧进行的燃烧,称为分解燃烧。 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属于()火灾。? A.A类? B.B类? C.C类? D.D类? 正确答案是B。? 1.《火灾分类》(GB/T4968-2008)按物质的燃烧特性将火灾分为6类:?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灰烬,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 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火灾等;?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钦、错、锉、铝镁合金火灾等;? E类火灾:指带电火灾,是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如发电机、电缆、家用电器等;?

防火防爆的安全措施

编号:SM-ZD-80421 防火防爆的安全措施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防火防爆的安全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 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 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 读内容。 一、灭火措施 1. 常用灭火剂及其适用性 灭火剂是能够有效地破坏燃烧条件,中止燃烧的物质。选择灭火剂的基本要求是灭火效率高,使用方便,资源丰富,成本低廉,对人和环境基本无害。常用灭火剂有以下几种。 (1) 水(或水蒸气)水是最常用的灭火剂,主要作用是冷却降温,也有隔离窒息的作用。它可以单独用于灭火,也可以与其他不同的化学添加剂组成混合物使用。除了带电物质、遇水燃烧物质和非水溶性燃烧液体的火灾外,一般都可以用水(或水蒸气)进行灭火。 (2) 泡沫灭火剂泡沫灭火剂分为化学泡沫灭火剂和空气灭火剂两大类。化学泡沫灭火剂主要由化学药剂混合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一般是二氧化碳,它可以覆盖易燃液面,起隔离和窒息的作用。空气泡沫灭火剂是由一定比例的泡沫液、

第四章防火防爆安全技术(doc14)(1)

第四章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4.6水上交通防火安全技术 (一)、消防与救生 (1)船舶消防和应急反应: ① 消防规则的基本原理,防火控制图; ② 火灾的原因和防火灭火要领; ③ 消防演习的内容和组织。 (2)船舶救生与应急反应: ① 国际公约对救生设备的要求; ② 弃船演习的内容和组织; ③ 弃船决策。 (二)、水上与港口防火技术 1、运输船舶消防安全与消防检查 (1)船舶结构防火及舱室防火分割的内容和要求,船舶消防安全设备(中央控制站、固定灭火系统、自动探测和火灾报警系统、防火设施、灭火器、消防员个人装备、应急设备等)的种类和检查标准及技术要求; 1)船舶结构防火及舱室防火分割的内容和要求 船舶结构防火,即在船舶结构上设置一些耐火分隔,将船舶划分若干主竖区(区域),限制使用各种可燃物质,主要为了针对热的传播方式,使金属结构的导热减弱,并大大增强对热辐射的抵御。所设计的各级耐火分隔,由于数有敷有不燃的隔热层,在标准火灾温升情况下,于规定受热时间内不会被火焰穿透,又能使背火面的温升不超过一定的数值,以防止火焰蔓延而扩大灾情。 ①甲级分隔用钢或其他等效材料制的舱壁与甲板所组成的分隔。并用防挠材加强。经60分钟的标准耐火试验,结束时,仍能防止烟及火焰通过它们应用不燃材料隔热,在60分钟、30分钟、15分钟、0分钟时间内,其背火一面的平均温度较原来温度增高值不超过139℃,且任何一点最大温升不超过180℃。 ②乙级分隔用不燃材料组成的分隔。经30分钟的标准耐火试验,结束时,能防止火焰通过并应满足在15分钟或0分钟的时间内,其背火一面平均温度较原温度升高值不超过139℃,且在任何一点的温度均不超过225℃。 ③丙级分隔是一种不燃材料组成。 目前各国在造船中普遍引用了结构防火要求,不仅对客船及油船,而且对一般货船都采用结构防火措施,一般的起居处所内部分隔,走廊,梯道以及起居处所与机舱的分隔,均按规定采用了各级耐火

不锈钢配电箱柜防火防爆技术措施(2020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不锈钢配电箱柜防火防爆技术 措施(2020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不锈钢配电箱柜防火防爆技术措施(2020 版) 根据物质燃烧原理,在生产过程中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基本原则是针对物质燃烧的两个必要条件而提出的。一方面是使燃烧系统不能形成,防止和限制火灾爆炸危险物、助燃物和着火源三者之间的直接相互作用;另一方面是消除一切足以导致着火的火源以及防止火焰及爆炸的扩展。 控制和消除火源 燃烧炉火、反应热、电源、维修用火、机械摩擦热、撞击火星,以及吸烟用火等着火源是引起易燃易爆物质着火爆炸的常见原因。控制这类火源的使用范围,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对于防火防爆是十分重要的。 明火:明火是指生产过程中的加热用火、维修用火及其他火源。

(1)加热用火 加热易燃体时,应尽量避免采用明火而采用蒸气或其他载热长。如果必须采用明火,设备应严格密闭,燃烧室应与设备分开建筑或隔离。为防止易燃烧物质漏入燃烧室,设备应定期作水压试验及空气压试验。装置中明火加热设备的布置,应远离可能漏易燃液体和蒸气的工艺设备的贮藏区,并应布置在散发易燃物料设备的侧风向或上风向。 (2)维修用火 维修用火主要是指焊接、喷灯以及熬制用火等。在有火灾爆炸危险的车间内,应尽量避免焊割作业,最好将需要检修的设备或管段卸至安全地点修理。进行焊接作业的地方要与易燃易爆的生产设备管道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对运输、盛装易燃物料的设备、管道进行焊接时,应将系统进行彻底的清洗,用惰性气体进行吹扫置换,并经气体分析合格才可以动焊。 可燃气体浓度应符合以下标准:

工厂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工厂防火防爆安全技术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工厂防火防爆安全技术在工厂里,防火防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安全工作,一旦发生火、爆炸事故,会给职工、工厂带来严重后果。因此不仅要求工厂各级领导和从事具有火灾、爆炸危险工艺的职工做好防火防爆工作,也要求每个职工都应做好这项工作。每个职工都必须掌握防火防爆的安全基础知识。 1、常见的火灾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 由于行业的性质、引起事故的条件等因素不同,工厂火灾、爆炸事故的类型也不相同,但常见的火灾、爆炸事故,从直接原因来看,主要有如下几种: (1)吸烟引起的事故。 (2)使用、运输、存储易燃易爆气体、液体、粉尘时引起的事故。 (3)使用明火引起的事故。有些工作需要在生产现场云动用明火,因管理不当引起事故。 (4)静电引起的事故。在生产过程中,有许多工艺会产生静电。例如,用汽油洗涤、皮带在皮带轮上旋转磨擦、油槽在行走时油类在容槽

内晃动等,都能产生静电。人们穿的化纤服装,在与人体摩擦时也能产生静电。 (5)电气设施使用、安装、管理不当引起的事故。例如,超负荷使用电气设施,引起电流过大;电气设施的绝缘破损、老化;电气设施安装不符合防火防爆的要求等。 (6)物质自燃引起的事故。例如煤堆的自燃,废油布等堆积起来引来引起的自燃等。 (7)雷击引起的事故。雷击具有很大的破坏力,它能产生高温和高热,引起火灾爆炸。 (8)压力容器、锅炉等设备及其附件,带故障运行或管理不善,引起事故。 2、防止火灾的基本措施 燃烧必须同时具有下列三个条件: ①有可燃物质。不论固体、液体或气体,凡能与空气中的氧化剂起剧烈反应的物质,均称为可燃物质。有些可燃物质是由单一的元素组成

防火防爆技术及管理措施

编号:AQ-JS-00651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防火防爆技术及管理措施Fire and explosion prevention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防火防爆技术及管理措施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 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一、预防火灾爆炸的有关法规 仅80年代国务院和有关主管部门就颁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1984年1月6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1984年5月13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安全管理国消防法取代);《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1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爆炸危险场所电气安全规程(试行)》(劳人护[1987]36号)(原劳动部和公安部等8个部委1987年12月份联合颁布); 1988年7月原劳动部、国家计委、轻工业部、农业部共同发布了《烟花爆炸安全生产管理暂行办法》; 公安部1990年4月发布了《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 原劳动部1995年1月颁发了《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

此外,一些生产和管理的行业部门也制定了有关安全规程、标准,如GBJ16-7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YHS01-78《炼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定》、《石油库设计规范》等。 《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对爆炸危险场所的定义、危险等级划分、技术安全、安全管理及罚则,对有爆炸危险的生产过程、厂房、设施、仓库等的控制,对通风要求、防静电措施等提出了明确技术规定,对危险场所设备校验、维护保养和检修、作业人员培训和考核、安全管理操作规程、通风管理、特种作业等作出了规定; 《爆炸危险场所电气安全规程(试行)》则从爆炸性物质和爆炸危险场所的等级划分、电气防爆安全技术及管理方面对有关安全要求作出了详细规定。 二、技术措施 要防止火灾爆炸事故,就应根据物质燃烧和爆炸原理,采取各种有效安全技术措施,比如可燃性粉尘处于堆积状态或处于在容器中密集收存的状态时,是不会爆炸的。 1.防火技术措施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措施

编号:AQ-JS-02494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措施 Fire and explosion proof safety technical measures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措施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 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1.防火防爆基本要求 (1)严格遵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不得擅自搭建易燃违章建筑,不得随意改变建筑物的用途,不得在防火间距内堆放可燃物品,不得损坏建筑物内已有的消防设施。消防通道、安全门,疏散楼梯必须保持畅通。 (2)严格明火管理制度。在禁火区域内动火,必须采取周密的防范措施,并经车间和厂级消防、安全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动火,在有火灾、爆炸危险的生产区域及仓库区域严禁吸烟;在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厂房、贮罐、管道及阴沟中,不得用明火、蜡烛、火柴照明,应采用防爆灯照明;在加热易燃液体时,避免使用明火,应采用热水、蒸气或防爆电具加热。 (3)避免摩擦撞击。装运易燃易爆物品时,要轻装轻卸,严防震动、撞击,不得使用电磁起重机吊运危险物品;在易燃易爆场所,

禁止使用铁器敲击,以防产生火花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4)消除电器火花。输电线路不得超负荷运行;保险丝要按规定容量安装;裸体导线不得安装在防爆场所;在易燃易爆场所安装的电气开关和照明灯必须采用防爆型。 (5)消除静电。对可能产生静电的设备都必须设有导除静电装置,如接地。油库设施中的油罐、管道、卸油台,加油柱,其接地电阻不大于30欧。乙炔管道接地电阻不大于20欧。汽油可加入抗静电剂。 (6)提高设备的密闭性。以杜绝可燃气体、蒸汽和粉尘的生产设备、容器、管道的跑、冒、滴、漏。 (7)加强通风。可使易燃易爆气体或粉尘的浓度不致达到爆炸极限范围内。 (8)充装惰性气体。在具有爆炸性的生产设备和容器贮罐内充装惰性气体或其他介绍,如二氧化碳、蒸气、氮气等,以降低设备中的氧量,防止燃烧和爆炸。 (9)装设阻火器,控制火焰的蔓延。

《安全技术》之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是一门为了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的综合性技术,涉及多种工程技术学科,范围广泛,技术复杂。火灾和爆炸是安全生产的大敌,一旦发生,极易造成人员的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所以,必须贯彻“以防为主,以消为辅”的消防工作方针,严格控制和管理各种危险物及发火源,消除危险因素,将火灾和爆炸危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发生火灾事故后,作业人员能迅速撤离险区,安全疏散,同时要及时有效地将火灾扑灭,防止蔓延和发生灾害。一、燃点、自燃点和闪点火灾和爆炸的形成,与可燃物的燃点、自然点和闪点密切有关。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有助于防止发生火灾和爆炸。(一)燃点。燃点是可燃物质受热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达到这一温度,可燃物质与空气接触,不需要明火的作用,就能自行燃烧。(二)自燃点。物质的自燃点越低,发生起火的危险性越大。但是,物质的自燃点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压力、温度和散热等条件的不同有相应的改变。例如,汽油的自燃点在0.1兆帕(1公斤力/平方厘米)下为480,在1兆帕(25公斤力/平方厘米)下为250。一般压力愈高,自燃点愈低。可燃气体在压缩机中之所以较容易爆炸,原因之一就是因压力升高后自燃点降低了。(三)闪点。闪点是易燃与可燃液体挥发出的蒸气与空气形成混合物后,遇火源发生内燃的最低温度。闪燃通常发生蓝色的火花,而且一闪即灭。这是因为,易燃和可燃液体在闪点时蒸发速度缓慢,蒸发出来的蒸气仅能维持一刹那的燃烧,来不及补充新的蒸气,不能继续燃烧。从消防观点来说,闪燃就是火灾的先兆,在防火规范中有关物质的危险等级划分,就是以闪点为准的。二、燃烧和爆炸要有效防止火灾和爆炸的发生,正确掌握防火防爆技术,需要了解形成燃烧和爆炸的基本原理。(一)燃烧。燃烧是可燃物质与空气或氧化剂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放热、发光的现象。在生产和生活中,凡是产生超出有效范围的违背人们意志的燃烧,即为火灾。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 1.凡是与空气中氧或其他氧

电气防火防爆要求及技术措施

编号:AQ-JS-03083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电气防火防爆要求及技术措施Electrical fire and explosion protection requirements and technical measures

电气防火防爆要求及技术措施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 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发生电气火灾和爆炸要具备两个条件:首先要有易燃易爆物质和环境,其次有引燃条件。在生产场所的动力、照明、控制、保护、测量等系统和生活场所中的各种电气设备和线路,在正常工作或事故中常常会产生电弧、火花和危险的高温,这就具备了引燃或引爆条件。 一、防火防爆的检查内容 防火防爆措施是综合性的措施,包括选用合理的电气设备,保持必要的防火间距,电气设备正常运行并有良好的通风,采用耐火设施,有完善的继电保护装置等技术措施。 (一)平面布置 变、配电站(室)是工业企业的动力枢纽,电气设备较多,而且有些设备工作时会产生火花和高温,因此变、配电站(室)的设置是电气设备合理布置的重要环节之一。

室外变、配电装置距堆场、可燃液体储罐和甲、乙类厂房库房不应小于25m;距其它建筑物不应小于10m;距液化石油气罐不应小于35m;石油化工装置的变、配电室还应布置在装置的一侧,并位于爆炸危险区范围以外。变压器油量越大,建筑物耐火等级越低及危险物品储量越大者,所要求的间距也越大,必要时可加防火墙。 户内电压为10kV以上、总油量为60kg以下的充油设备,可安装在两侧有隔板的间隔内;总油量为60~600kg者,应安装在有防爆隔墙的间隔内;总油量为600kg以上者,应安装在单独的防爆间隔内。10kV及其以下的变、配电室不应设在爆炸危险环境的正上方或正下方。变电室与各级爆炸危险环境毗连,最多只能有两面相连的墙与危险环境共用。 为了防止电火花或危险温度引起火灾,开关、插销、熔断器、电热器具、照明器具、电焊设备和电动机等均应根据需要,适当避开易燃物或易燃建筑构件。 (二)环境 1.消除或减少爆炸性混合物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题库

第四章防火防爆安全技术题库 第一节火灾爆炸事故机理 一、单项选择题? 以下()属于燃烧的三要素。? A.温度? B.氧气? C.氧化剂? D.可燃物? E.点火源? 正确答案是BCD。? 燃烧和火灾发生的必要条件:同时具备氧化剂、可燃物、点火源,即火的三要素。这三个要素中缺少任何一个,燃烧都不能发生或持续。获得三要素是燃烧的必要条件。在火灾防治中,阻断三要素的任何一个要素就可以扑灭火灾。 以下对液态可燃物燃烧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A.氧化分解——燃烧——气化? B.燃烧——气化——氧化分解? C.气化——燃烧——氧化分解? D.气化——氧化分解——燃烧? 正确答案是D。? 可燃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其受热后所发生的燃烧过程也不同。除结构简单的可燃气体(如氢气)外,大多数可燃物质的燃烧并非是物质本身在燃烧,而是物质受热分解出的气体或液体蒸气在气相中的燃烧。? 由可燃物质燃烧过程可以看出,可燃气体最容易燃烧,其燃烧所需要的热量只用于本身的氧化分解,并使其达到自燃点而燃烧。可燃液体首先蒸发成蒸气,其蒸气进行氧化分后达到自燃点而燃烧。在固体燃烧中,如果是简单物质硫、磷等,受热后首先熔化,蒸发成蒸气进行燃烧,没有分解过程;如果是复杂物质,在受热时首先分解为气态或液态产物,其气态和液态产物的蒸气进行氧化分解着火燃烧。有的可燃固体如焦炭等,不能分解为气态物质,在燃烧时则呈炽热状态,没有火焰产生。 根据可燃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燃烧可分为以下()形式。? A.扩散燃烧? B.混合燃烧? C.蒸发燃烧? D.分解燃烧? E.氧化燃烧? 正确答案是ABCD。? 根据可燃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燃烧可分为以下4种形式:? (1)扩散燃烧。可燃气体(氢、甲烷、乙炔以及苯、酒精、汽油蒸气等)从管道、容器的裂缝流向空气时,可燃气体分子与空气分子互相扩散、混合,混合浓度达到爆炸极限范围内的可燃气体遇到火源即着火并能形成稳定火焰的燃烧,称为扩散燃烧。? (2)混合燃烧。可燃气体和助燃气体在管道、容器和空间扩散混合,混合气体的浓度在爆炸范围内,遇到火源即发生燃烧,混合燃烧是在混合气体分布的空间快速进行的,为混合燃烧。煤气、液化石油气泄漏后遇到明火发生的燃烧爆炸即是混合燃烧,失去控的混合燃烧往往能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3)蒸发燃烧。可燃液体在火源和热源的作用下,蒸发出的蒸气发生氧化分解而进行的燃烧,称为蒸发燃烧。? (4)分解燃烧。可燃物质在燃烧过程中首先遇热分解出可燃性气体,分解出的可燃性气体再与氧进行的燃烧,称为分解燃烧。

防火防爆措施

第三章防火防爆措施 防火防爆技术是工业安全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 3.1 防止可燃可爆系统的形成 各种化工生产过程,根据其使用的原料、过程条件和产品特性都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火灾和爆炸的危险,为了使这种可能性不致转化成现实,故必须把事故消灭在发生之前。从工作开始前就采取各种措施来控制引起火灾和化学爆炸的各种因素,从而使生产安全运行。 防火防爆的基本原理和思路就是消除可能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因素。只要满足下列两个条件之一,就可防止燃烧和爆炸事故发生:①使可燃物质不处于危险状态;②消除一切火源。 3.1.1 控制可燃可爆物质 1、取代可燃可爆物质 如果能够在生产中不使用可燃可爆物质,自然可避免燃烧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2、控制可燃可爆物质的用量 在生产中尽量减少可燃可爆物质的用量,可以减轻甚至避免燃烧爆炸事故的危险。 3、加强密闭 对易燃气体、液体和可燃性粉尘等应尽可能密闭操作; 对具有压力的设备,应防止气体、液体或粉尘逸出与空气形成爆炸浓度; 对真空设备,应防止空气漏入设备内部达到爆炸极限; 对开口的容器、破损的铁桶、容积较大且没有保护措施的玻璃瓶是不允许贮存易燃液体的; 不耐压的容器是不能贮存压缩气体和加压液体的。 还要防止发生人的误操作造成可燃物泄漏,等等。 4、注意通风排气 对于不能完全密闭的生产场所,为防止可燃可爆气体和粉尘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或防止有毒物质超过最高容许浓度,需要采取通风排气措施。 生产场所从爆炸极限考虑,其浓度应是爆炸下限的1/4以下;但在存在毒性的车间,则应首先考虑毒物的最高容许浓度。 5、惰性化 在可燃气体(蒸汽)与空气的混合物中充入惰性气体,可降低氧气和可燃物的浓度,从而消除燃烧或爆炸危险。这就是惰性化。 (1)最小氧气浓度(MOC) 燃烧的传播要有一个最小氧气浓度,低于此最小氧气浓度就无法使燃烧进行。 最小氧气浓度是指在空气和燃料的体积之中氧气所占的体积百分比。 对于碳氢化合物,最小氧气浓度(MOC)的计算式为:

防火防爆技术措施知识

安全管理编号:LX-FS-A49286 防火防爆技术措施知识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防火防爆技术措施知识 使用说明:本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安全相关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为防止可燃物与空气或其他氧化剂作用形成危险状态,在生产过程中.首先应加强对可燃物的管理和控制,利用不燃或难燃物料取代可燃物料,不使可燃物料泄漏或聚集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其次是防止空气和其他氧化性物质进入设备内或防止泄漏的可燃物料与空气混合。 为预防火灾及爆炸灾害,对点火源进行控制是重要措施之一。引起火灾或爆炸事故的能源主要有明火、高温表面、摩擦和撞击、绝热压缩、化学反应热、电气火花、静电火花、雷击和光热射线等。在有火灾或爆炸危险的生产场所,对这些着火源都应引起

施工现场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措施方案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 施工现场防火防爆安全技 术措施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80424施工现场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措施Fire and explosion safety technical measures at construction site 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 一、编制依据: 1、根据厦门合道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设计的禹州城市广场2#A地块5#、6#、7#楼工程施工图纸; 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59422.7m2,其中5#楼建筑面积为13064.98m2,6#、7#楼建筑面积为46357.72m2。结构体系为现浇钢筋砼剪力墙结构,基础为高强预应力管桩或人工挖孔桩。建筑物层数为地下一层、地上三十二层,地下一层层高为4.4m~5.7m,一层层高为4.5m,二层层高为3.0m,三层~三十二层层高均为 2.9m;建筑物高度(室外地面至主屋面檐口的高度)5#楼为93.65m,6#、7#楼均为94.65m。 三、防火防爆安全管理:

施工现场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四、防火防爆领导小组及义务消防队名单: 组长:王建安 副组长:程建国程世波 组员:付祥定陈山扬郑超福程建聪王新治 五、施工现场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措施: 1、建立健全防火安全生产责任制、群防群治制度、施工现场动火审批制度、现场动火监护制度、消防安全检查制度。 2、各个作业班组配备一名义务消防员,每作业班都应有防火人员巡查细看。 3、定期开展防火安全措施、设施和器材安全检查,及时消除火险隐患。 4、按规定落实各项防火安全措施费用,做到费用专款专用并建立台帐。 5、定期对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防火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6、制定施工现场消防设施平面布置图,建立防火安全应

《安全教育》之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模拟试题及答案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模拟试题及答案 1. 存放化学纤维和毛织品等物品的仓库属______类火灾危险性储存。 a.甲 b.乙 c.丙 d.丁 2. 油品罐的安全附件主要有呼吸阀、______、阻火器、放水阀、排污阀。 a.泄压阀 b.止回阀 c.安全阀 d.报警器 3. 液化石油气管道的日常管理是每______检查一次管道的连接件,每______检查次管道的腐蚀情况。 a.年 b.月、日 c.日、月 d.日、年 4. 氧气仓库周围______米内不准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和动用明火。 a.200 b.20 c.5 d.10 5. 每一批桶装油品,按______采样化验。 a.5% b.10% c.20% d.30% 6. 运输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船舶上的烟囱应带______灭火器。 a.干粉 b.火星 c.二氧化碳 7. 为保证消防安全,在灌装易燃液体时,容器应留有______的空间。 a.1% b.5% c.10% d.15% 8. 乙炔瓶贮存间不能配置下列哪种灭火器? a.干粉 b.二氧化碳 c.四氯化碳 9. 为了______,在贮存和使用易燃液体的区域必须要有良好的通风。 a.防止易燃气体积聚而发生爆炸和火灾 b.冷却易燃液体 c.保持易燃液体的质量 10. 气瓶的瓶体有肉眼可见的突起(鼓包)缺陷的,应如何处理?

a.维修处理 b.报废处理 c.改造使用 11. 按物质燃烧特性火灾分为______类。 a.2 b.3 c.4 d.5 12. 固体有机物质燃烧的火灾为______类火灾。 a.a b.b c.c d.d 13. 易燃可燃液体燃烧的火灾为______类火灾。 a.a b.b c.c d.d 14. 气体燃烧的火灾为______类火灾。 a.a b.b c.c d.d 15. 轻金属燃烧的火灾为______类火灾。 a.a b.b c.c d.d 16. 灭火器应几年检查一次? a.半年 b.一年 c.一年半 d.两年 17. 火灾使人致命的最主要原因是? a.被人践踏 b.窒息 c.烧伤 18. 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与空气(或助燃气体)的混合物,必须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遇到足以起爆的火源才能发生爆炸。这个可爆炸的浓度范围,叫做该爆炸物的______. a.爆炸极限 b.爆炸浓度极限 c.爆炸上限 d.爆炸下限 19. 在禁火区需做动火作业时,必须取得动火证。做动火分析时,取样与动火的间隔不得超过______分钟,如超过此间动火作业中间停止作业时间超过分钟,必须重新取样分析。 a.30 30 b.30 60 c.60 30 d.60 60 20. 油脂接触纯氧发生燃烧属于______. a.闪燃 b.着火 c.本身自燃 d.受热自燃 参考答案 1.c 2.c 3.d 4.b 5.a 6.b 7.b 8.c 9.a 10.b

防火防爆技术措施

防火防爆技术措施 根据物质燃烧原理,在生产过程中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基本原则是针 对物质燃烧的两个必要条件而提出的。一方面是使燃烧系统不能形成,防止和 限制火灾爆炸危险物、助燃物和着火源三者之间的直接相互作用;另一方面是消除一切足以导致着 火的火源以及防止火焰及爆炸的扩展。 (一)控制和消除火源 燃烧炉火、反应热、电源、维修用火、机械摩擦热、撞击火星,以及吸烟用火等着火源是 引起易燃易爆物质着火爆炸的常见原因。控制这类火源的使用范围,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对于 防火防爆是十分重要的。 1、明火 '明火是指生产过程中的加热用火、维修用火及其他火源。 (1)加热用火 加热易燃体时,应尽量避免采用明火而采用蒸气或其他载热长。如果必须采用明火,设备应严 格密闭,燃烧室应与设备分开建筑或隔离。为防止易燃烧物质漏入燃烧室,设备应定期作水压试验 及空气压试验。 装置中明火加热设备的布置,应远离可能漏易燃液体和蒸气的工艺设备的贮藏区,并应布置在 散发易燃物料设备的侧风向或上风向。 (2)维修用火维修用火主要是指焊接、喷灯以及熬制用火等。在有火灾爆炸危险的车间内, 应尽量避免焊割作业,最好将需要检修的设备或管段卸至安全地点修理。进行焊接作业的地方要与 易燃易爆的生产设备管道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对运输、盛装易燃物料的设备、管道进行焊接时,应将系统进行彻底的清洗,用惰性气体进行吹扫置换,并经气体分析合格才可以动焊。 可燃气体浓度应符合以下标准: 爆炸下限大于4%(体积)的可燃气体或蒸气,浓度应小于0 .5%。 爆炸下限小于4% 的可燃气体或蒸气,浓度应小于0.2%。 当需要修理的系统与其他设备连通时,应将相连管道拆下断开或加堵金属盲板隔绝,防止易燃 的物料窜入检查系统,在动火时发生燃烧或爆炸。 电焊线破残应及时更换或修理,不能利用与易燃易爆生产设备有联系的金属件作为电焊地线,防止在电路接触不良的地方,产生高温或电火花。 对熬炼设备要经常检查,防止烟道窜火和熬锅破漏,盛装物料不要过满,防溢出,并要严格控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措施方案_1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措施(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32654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措施 Fire and explosion safety technical measures 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是一门为了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的综合性技术,涉及多种工程技术学科,范围广泛,技术复杂。火灾和爆炸是安全生产的大敌,一旦发生,极易造成人员的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所以,必须贯彻“以防为主,以消为辅”的消防工作方针,严格控制和管理各种危险物及发火源,消除危险因素,将火灾和爆炸危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发生火灾事故后,作业人员能迅速撤离险区,安全疏散,同时要及时有效地将火灾扑灭,防止蔓延和发生灾害。 一、燃点、自燃点和闪点 火灾和爆炸的形成,与可燃物的燃点、自然点和闪点密切有关。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有助于防止发生火灾和爆炸。 (一)燃点。燃点是可燃物质受热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达到这一温度,可燃物质与空气接触,不需要明火的作用,

就能自行燃烧。 (二)自燃点。物质的自燃点越低,发生起火的危险性越大。但是,物质的自燃点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压力、温度和散热等条件的不同有相应的改变。例如,汽油的自燃点在0.1兆帕(1公斤力/平方厘米)下为480,在1兆帕(25公斤力/平方厘米)下为250。一般压力愈高,自燃点愈低。可燃气体在压缩机中之所以较容易爆炸,原因之一就是因压力升高后自燃点降低了。 (三)闪点。闪点是易燃与可燃液体挥发出的蒸气与空气形成混合物后,遇火源发生内燃的最低温度。 闪燃通常发生蓝色的火花,而且一闪即灭。这是因为,易燃和可燃液体在闪点时蒸发速度缓慢,蒸发出来的蒸气仅能维持一刹那的燃烧,来不及补充新的蒸气,不能继续燃烧。从消防观点来说,闪燃就是火灾的先兆,在防火规范中有关物质的危险等级划分,就是以闪点为准的。 二、燃烧和爆炸 要有效防止火灾和爆炸的发生,正确掌握防火防爆技术,需要了解形成燃烧和爆炸的基本原理。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编号:AQ-JS-02617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Fire and explosion proof safety technology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 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是一门为了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的综合性技术,涉及多种工程技术学科,范围广泛,技术复杂。火灾和爆炸是安全生产的大敌,一旦发生,极易造成人员的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所以,必须贯彻“以防为主,以消为辅”的消防工作方针,严格控制和管理各种危险物及发火源,消除危险因素,将火灾和爆炸危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发生火灾事故后,作业人员能迅速撤离险区,安全疏散,同时要及时有效地将火灾扑灭,防止蔓延和发生灾害。 一、燃点、自燃点和闪点 火灾和爆炸的形成,与可燃物的燃点、自然点和闪点密切有关。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有助于防止发生火灾和爆炸。 (一)燃点。燃点是可燃物质受热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达到这一温度,可燃物质与空气接触,不需要明火的作用,就能自行燃

烧。 (二)自燃点。物质的自燃点越低,发生起火的危险性越大。但是,物质的自燃点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压力、温度和散热等条件的不同有相应的改变。例如,汽油的自燃点在0.1兆帕(1公斤力/平方厘米)下为480,在1兆帕(25公斤力/平方厘米)下为250。一般压力愈高,自燃点愈低。可燃气体在压缩机中之所以较容易爆炸,原因之一就是因压力升高后自燃点降低了。 (三)闪点。闪点是易燃与可燃液体挥发出的蒸气与空气形成混合物后,遇火源发生内燃的最低温度。 闪燃通常发生蓝色的火花,而且一闪即灭。这是因为,易燃和可燃液体在闪点时蒸发速度缓慢,蒸发出来的蒸气仅能维持一刹那的燃烧,来不及补充新的蒸气,不能继续燃烧。从消防观点来说,闪燃就是火灾的先兆,在防火规范中有关物质的危险等级划分,就是以闪点为准的。 二、燃烧和爆炸 要有效防止火灾和爆炸的发生,正确掌握防火防爆技术,需要

防火防爆技术措施

编号:SM-ZD-11301 防火防爆技术措施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防火防爆技术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根据物质燃烧原理,在生产过程中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基本原则是针对物质燃烧的两个必要条件而提出的。一方面是使燃烧系统不能形成,防止和限制火灾爆炸危险物、助燃物和着火源三者之间的直接相互作用;另一方面是消除一切足以导致着火的火源以及防止火焰及爆炸的扩展。 (一)控制和消除火源 燃烧炉火、反应热、电源、维修用火、机械摩擦热、撞击火星,以及吸烟用火等着火源是引起易燃易爆物质着火爆炸的常见原因。控制这类火源的使用范围,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对于防火防爆是十分重要的。 1、明火’明火是指生产过程中的加热用火、维修用火及其他火源。 (1)加热用火 加热易燃体时,应尽量避免采用明火而采用蒸气或其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