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刺非织造布行业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刺非织造行业分析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动机

第二节:研究范围

第三节:研究目的

第四节:研究限制

第二章:行业发展概述

第一节:行业界定

第二节:发展沿革

第三节:国际、国内行业发展状况

第三章:行业分析`

第一节:大环境分析

第二节:市场分析

第三节:行业吸引力分析

第四节:行业分析结论

第四章:个案分析

第一节:公司简介

第二节:环境概况

第三节:策略矩阵分析

第四节:未来发展策略

第五章:参考文献

一门古老工业中的新兴行业

——水刺非织造布行业分析报告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动机

人们日常生活中,处处都可见到非织造产品的痕迹:服装中的衬布、喷胶棉被、仿丝棉衣、保暖絮片、湿巾、卫生巾、婴儿尿布、旅游用布、各种擦布、地毯、装饰布、人工皮革制品(即目前被称为真皮的所谓皮革制品,其实95 %是采用先进的非织造加工工艺将各种原材料重组后的人工皮革)等,都是采用非织造布的典型例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准的提高,非织造产品的社会需求还将会大幅度地增长。本报告的动机是想通过《战略管理》这门课所学得的各项主题,运用在水刺非织造行业的分析上。

第二节研究范围

以高新技术在非织造领域的应用以及非织造高新技术、新材料开发为特征的技术进步,已极大地推动了世界非织造业的发展。由于时间等因素限制,本组同学仅以国内水刺非织造行业,包括水刺设备、原材料(化学短纤维)、制造工艺、水刺产品、销售、国内现有企业情况等项作为研究对象。

第三节:研究目的

一、运用五力模型来分析水刺非织造业的竞争机会与威胁。

二、粗略探索我国水刺非织造行业发展战略。

三、给予水刺企业一些战略方面的参考意见。

第四节、研究限制

由于对所学的分析工具及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有限,所做分析及得出结语可能存在偏差。

第二章行业发展概述

第一节行业界定:

运用水刺非织造加工工艺的灵活性和突破性,不断满足各行各业对新材料的需求,将各种功能性纤维和聚合物进行不同比例的组合,生产出各种特殊用途的高科技基础原材料及其它制成品的行业。

一、非织造技术:

非织造技术(又称为无纺技术)是运用先进的水刺、热轧、纺粘、熔喷、化学粘合、缝编、热熔复合和湿法等新工艺,将各种天然纤维、化学纤维和化学聚合物直接成网加固,制成当今人类最需要的多功能新布料的一种高新技术。

二、水刺非织造工艺:

1.水刺工艺:以100公斤/平方米以上的高压水,通过密布上万个直径仅

0.1mm的小孔的水针板,形成上万支高压水针,对已梳理成网的纤维进

行缠结而制成均匀结实的功能性的非织造布

2.流程示意:

开清棉 -自动抓棉 - 除铁 - 气配 - 凝棉 - 混棉帘输送 - 多仓混棉- 风送 - 凝棉 - 输针辊筒开棉 - 风送 - 凝棉 - 锯齿辊筒开棉 - 梳棉喂入- 梳理 - 交叉铺网 - 欠伸 - 水刺 - 烘干- 卷绕 - 成品 - 仓库

三、水刺产品用途:工艺独特,对纤维损伤明显小于传统纺织工艺,水刺产品因而具有柔软、透气、透湿、悬垂、色度均匀、质感舒适等优良的物理性能,并且凭借物美价廉的优势成为纺织品市场竞争最具潜力的产品。

1.擦布:1994年由保洁公司首次推出水刺婴儿擦布,具有优于其它各类擦

布性能。

2.合成革基布:1996年日本首次推出合成革基布,水刺合成革基布替代了

相当数量的针刺布和热轧布,大量用于制鞋、箱包、皮装面料。

3.医用、卫生材料:由于水刺产品不用化学粘合剂,适用于医疗卫生领

域,特别是手术室用品(手术服等)。

4.服装面料:PGI和BBA公司生产的产品,可做T恤衫、运动服、孕妇

装、斜纹工作服、时装(有调节体温的功能)。

第二节水刺非织造业发展沿革

一、世界水刺非织造业概况

世界水刺非织造布在1990年时年产量仅7万吨;1996年有51家生产厂,总共六十条生产线,产量10万吨;1997年15万吨;1998年产量达到18万吨;1999年超过23万吨。欧洲成为水刺法生产大户,近过去两年间就新增产量8万吨,包括美国Dupont公司在西班牙的年产2.5万吨的气流水刺生产线。欧洲水刺非织造布总产量已超过10万吨,北美约10万吨,日本多于3.5万吨,中国台湾1万吨以内(即将达到11条生产线),中国大陆约3.7万吨。自法国ICBT Perfojet 公司1986出售给瑞士第一条2.4米生产线以来,目前全世界约有108家水刺法生产厂,150条生产线,年产达到40万吨左右。

二、中国水刺非织造业概况:

水刺非织造业在1995年之前国内还属空白,1995年海南欣龙公司引进了我国第一条水刺非织造生产线,近两年水刺非织造业发展迅速,1997年国内有水刺非织造布企业8家,9条生产线,总产量3500吨/年,到目前为止全国水刺生产厂家已发展到19家,拥有26条生产线,其中:包括从欧洲进口的生产线14条,从台湾引进的生产线7条,国产的生产线5条,这些生产线基本分布在沿海地区,生产情况都比去年要好,很多企业都已达到满负荷运转。设计生产能力为41000吨/年,估计2001年实际总产量37000吨/年。实际生产能力仅为设计能力的80%,达不到设计能力,原因主要是铺网机的实际生产速度达不到设计水平。

第三节国际国内行业发展状况

国际水刺非织造业是纺织领域中技术进步最快的一个行业,水刺非织造技术日益多元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受利润驱使,迫使企业以大批量、大规模、低成本、集团化运做,PJI公司、福德堡公司、BBA公司、杜邦公司等通过一系列收购、合并、合作、合资方式增强了主应业务能力,巩固了自己的地位,最大程度地占领市场,几大公司的利润都呈两位数增长。

我国的水刺非织造布的研究与生产已近十年,无论从品牌、规模、质量、设备都有显著的提高,基本上适应了目前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水刺非织造布的应用涉及了医药卫生、轻工、电子、环保等学科领域,推动了国内传统化纤和差别化纤维的发展。但企业规模较小,在产品研发及工艺方面还有大量空白,产品目前几乎都停留在常规产品的档次上,特殊产品(指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别家不容易仿造的产品)不断被开发。

2001年总体来讲,国内各水刺布厂日子多过得较好,市场基本呈求大于供。随外销市场和PU革基布性能上的改进,水刺布市场仍将呈现繁荣的景象。值得关注的是各水刺布厂应加强对水刺布的后整理,以提高产品档次,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

第三章行业分析

第一节大环境分析

一、政策方面:

1.我国政府奉行的内政外交,保持了国内及周边政治局势的安定,国际间减少武力冲突,增加对话与合作的呼声日益高涨,这些都为产业提供了健康发展的内、外部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