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岁钱PPT资料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0年前:民国以后的压岁钱基本和今天很相像了,长辈用 红纸包100文铜钱当压岁钱给晚辈,取“长命百岁” 的寓意 。货币改为纸币后,长辈喜欢用连号的新钱做压岁钱,意味 着连连好运、连连高升。
20世纪50年代:币制改了,压岁钱于是也就开始五分、一毛 地给,还得磕响头作毕恭毕敬状才拿得到呢!不过,那也“ 乐得屁颠屁颠的”,和其他晚辈买小鞭炮、零食。
走近我们所熟知的压岁钱
初一(1)于思 淼
压岁钱
目录
• 4.压岁钱的来历 • 5.压岁钱的来历 • 6.压岁钱的变化 • 7.压岁钱的发展历程 • 8.压岁钱的发展历程 • 9.压岁钱的意义 • 10.我的压岁钱的收支分配
压岁钱的来历
关于压岁钱,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古时候,有一种 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来用手去摸熟睡着的孩子的 头,孩子往往吓得哭起来,接着头疼发热,变成傻子。因此 ,家家都在这天亮着灯坐着不睡,叫做“守祟”。
压岁钱的发展历程
20世纪60年代:“压岁钱”可能是几块糖,那时多数家庭的经济状况 很差,一年到头见到糖的时间并不多。用几块糖替代“压岁钱”很是 不错,父母和孩子都很甜蜜。
20世纪70年代:前期经济状况不太好,但是“压岁钱”真的是钱了, 拜年磕头的孩子,大多能得到五到十元的压岁钱。后期度过童年的人 要幸运多了:虽然仅有几块钱,而且父母顺手塞给孩子而不会包成“ 红包”,但是就足够孩子兴奋好几天了。这点儿压岁钱怎么花,全由 孩子自己做主,没有功利,唯有甜蜜与快乐。
压岁钱的发展历程
2200年前:汉代压岁钱可真是寓意鲜明, 钱的正面都刻着 祝福语,比如:“去殃除凶”“福山寿海”“长命富贵”“ 强身健体”等等。
1400年前:唐朝过年有“散钱”习俗,但据说朝拜习俗只在 宫廷盛行,民间尚未流行。
1000年前:宋元时期,春节被定在正月初一这一天,散钱习 俗也由此变成了长者给晚辈包压岁钱。
汉族年俗,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压岁钱最初 的用意是镇恶驱邪。因为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 的侵害,所以用压岁钱压祟驱邪,帮助小孩平安过 年,祝愿小孩在新的一年健康吉利、平平安安。春 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放进红包 分给晚辈,相传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 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压岁钱一般在新年倒计时时由长辈分给晚辈,表 示压岁(压祟)。在历史上,压岁钱是分两种的,其 中一种就是晚辈给老人的,这个压岁钱的"岁"指的 是年岁,意在期盼老人长寿。
压岁钱的变化
在我国历史上,很早就有压岁钱。最早的压岁钱也叫厌胜钱,这 种钱是为了佩带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这种钱币形式最 早是在汉代出现的,正面铸有钱币上的文字和各种吉祥语,背面铸 有各种图案。 唐代,宫廷里春日散钱之风盛行。当时春节是"立春 日"。宋元以后,正月初一取代立春日,称为春节。春日散钱的风 俗就演变成为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 到了明清时,压岁钱大多数 是用红绳串着赐给孩子。民国以后,则演变为用红纸包一百文铜元 ,其寓义为"长命百岁",给已经成年的人的红包里是一枚大洋,象 征着"财源茂盛"、"一本万利"。
有一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心肝宝贝。到了年三十夜 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铜钱同孩子玩。孩 子玩累了睡着了,他们就把八枚铜钱用红纸包着放在孩子的 枕头下边,夫妻俩不敢合眼。半夜里一阵阴风吹开房门,吹 灭了灯火,“祟”刚伸手去摸孩子的头,枕头边就迸发道道 闪光,吓得“祟”逃跑了。第二天,夫妻俩把用红纸包八枚 铜钱吓
压岁钱的来历
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以后大家学着做,孩子就太平无 事了。
原来八枚铜钱是八仙变的,暗中来保护孩子的。因为“ 祟”与“岁”谐音,之后逐渐演变为“压岁钱”。到了明清 ,“以彩绳穿钱编为龙形,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 亦谓压岁钱”。所以一些地方把给孩子压岁钱叫“串钱”。 到了近代则演变为红纸包一百文铜钱赐给晚辈,寓意“长命 百岁”。对已成年的晚辈红纸包里则放一枚银元,寓意“一 本万利”。货币改为纸币后,长辈们喜欢到银行兑换票面号 码相连的新钞票给孩子,祝愿孩子“连连高升”。
20世纪80年代:成长的孩子们更是幸运,国家经济状况的好转和压岁 钱额度成正比。城市里的人给孩子的钱往往几十上百元,开始包成“ 红包”发赠;
20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压岁钱就很稀罕了,身不动膀不摇地就能得个 成百上千块——不过搁手里攥着的少了,有的被爸妈拿去了,有的存 银行了,还有就是自己花了。
压岁钱的意义
压岁钱的合理支出
项目
花费
穿着
300
娱乐Biblioteka 1000孝敬长辈500
储蓄
500
为家里做贡献
500
合计
2800
谢谢大家
20世纪50年代:币制改了,压岁钱于是也就开始五分、一毛 地给,还得磕响头作毕恭毕敬状才拿得到呢!不过,那也“ 乐得屁颠屁颠的”,和其他晚辈买小鞭炮、零食。
走近我们所熟知的压岁钱
初一(1)于思 淼
压岁钱
目录
• 4.压岁钱的来历 • 5.压岁钱的来历 • 6.压岁钱的变化 • 7.压岁钱的发展历程 • 8.压岁钱的发展历程 • 9.压岁钱的意义 • 10.我的压岁钱的收支分配
压岁钱的来历
关于压岁钱,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古时候,有一种 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来用手去摸熟睡着的孩子的 头,孩子往往吓得哭起来,接着头疼发热,变成傻子。因此 ,家家都在这天亮着灯坐着不睡,叫做“守祟”。
压岁钱的发展历程
20世纪60年代:“压岁钱”可能是几块糖,那时多数家庭的经济状况 很差,一年到头见到糖的时间并不多。用几块糖替代“压岁钱”很是 不错,父母和孩子都很甜蜜。
20世纪70年代:前期经济状况不太好,但是“压岁钱”真的是钱了, 拜年磕头的孩子,大多能得到五到十元的压岁钱。后期度过童年的人 要幸运多了:虽然仅有几块钱,而且父母顺手塞给孩子而不会包成“ 红包”,但是就足够孩子兴奋好几天了。这点儿压岁钱怎么花,全由 孩子自己做主,没有功利,唯有甜蜜与快乐。
压岁钱的发展历程
2200年前:汉代压岁钱可真是寓意鲜明, 钱的正面都刻着 祝福语,比如:“去殃除凶”“福山寿海”“长命富贵”“ 强身健体”等等。
1400年前:唐朝过年有“散钱”习俗,但据说朝拜习俗只在 宫廷盛行,民间尚未流行。
1000年前:宋元时期,春节被定在正月初一这一天,散钱习 俗也由此变成了长者给晚辈包压岁钱。
汉族年俗,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压岁钱最初 的用意是镇恶驱邪。因为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 的侵害,所以用压岁钱压祟驱邪,帮助小孩平安过 年,祝愿小孩在新的一年健康吉利、平平安安。春 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放进红包 分给晚辈,相传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 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压岁钱一般在新年倒计时时由长辈分给晚辈,表 示压岁(压祟)。在历史上,压岁钱是分两种的,其 中一种就是晚辈给老人的,这个压岁钱的"岁"指的 是年岁,意在期盼老人长寿。
压岁钱的变化
在我国历史上,很早就有压岁钱。最早的压岁钱也叫厌胜钱,这 种钱是为了佩带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这种钱币形式最 早是在汉代出现的,正面铸有钱币上的文字和各种吉祥语,背面铸 有各种图案。 唐代,宫廷里春日散钱之风盛行。当时春节是"立春 日"。宋元以后,正月初一取代立春日,称为春节。春日散钱的风 俗就演变成为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 到了明清时,压岁钱大多数 是用红绳串着赐给孩子。民国以后,则演变为用红纸包一百文铜元 ,其寓义为"长命百岁",给已经成年的人的红包里是一枚大洋,象 征着"财源茂盛"、"一本万利"。
有一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心肝宝贝。到了年三十夜 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铜钱同孩子玩。孩 子玩累了睡着了,他们就把八枚铜钱用红纸包着放在孩子的 枕头下边,夫妻俩不敢合眼。半夜里一阵阴风吹开房门,吹 灭了灯火,“祟”刚伸手去摸孩子的头,枕头边就迸发道道 闪光,吓得“祟”逃跑了。第二天,夫妻俩把用红纸包八枚 铜钱吓
压岁钱的来历
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以后大家学着做,孩子就太平无 事了。
原来八枚铜钱是八仙变的,暗中来保护孩子的。因为“ 祟”与“岁”谐音,之后逐渐演变为“压岁钱”。到了明清 ,“以彩绳穿钱编为龙形,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 亦谓压岁钱”。所以一些地方把给孩子压岁钱叫“串钱”。 到了近代则演变为红纸包一百文铜钱赐给晚辈,寓意“长命 百岁”。对已成年的晚辈红纸包里则放一枚银元,寓意“一 本万利”。货币改为纸币后,长辈们喜欢到银行兑换票面号 码相连的新钞票给孩子,祝愿孩子“连连高升”。
20世纪80年代:成长的孩子们更是幸运,国家经济状况的好转和压岁 钱额度成正比。城市里的人给孩子的钱往往几十上百元,开始包成“ 红包”发赠;
20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压岁钱就很稀罕了,身不动膀不摇地就能得个 成百上千块——不过搁手里攥着的少了,有的被爸妈拿去了,有的存 银行了,还有就是自己花了。
压岁钱的意义
压岁钱的合理支出
项目
花费
穿着
300
娱乐Biblioteka 1000孝敬长辈500
储蓄
500
为家里做贡献
500
合计
2800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