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第三章压水堆核电厂 先进核反应堆结构原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下部支承组件-吊篮组件
吊篮组件 热中子屏蔽 围板幅板组件 堆芯下栅格板 流量分配板 堆芯二次支承和测量通道
23
堆芯下部支撑结构
24
堆芯上部支撑结构
堆芯上栅格板 支承柱 控制棒束导向筒 上部支承板
25
堆芯上部支撑结构
26
堆芯上部支撑结构
27
压水堆堆芯组件
核燃料组件 棒束控制棒组件 可燃毒物组件 中子源组件 阻力塞组件
5
核电厂主回路系统简介
6
主、辅助系统
7
3.1 压水堆堆芯(reactor core)
堆芯设计满足的一般要求: 1 堆芯功率分布尽量均匀,以便堆芯有最大的功率输出 2 尽量减少堆芯内不必要的中子吸收材料,提高中子经济性 3 要有最佳的冷却剂流量分配和最小的流动阻力 4 有较长的堆芯寿命,适当的减少换料操作次数 5 堆芯结构紧凑,换料要简易方便。
作用: 1 防止放射性外逸第二道屏障 2 压力边界 3 堆内构件的支承和固定作用 选材原则 1 高度的完整性 (杂质少,纯度高)2 适当的强度和足够的韧性 3 低的辐照敏感性 4 导热性能好:热应力 5 便于加工制造,成本低
15
压力容器选材
当前反应堆压力容器材料普遍选 用低合金钢,与冷却剂接触 表面堆焊一层5mm厚的不锈钢。
46
初级中子源组件
作用: 1 提高中子通量 2 点火
初级中子源 2个组件:1+1+16+6
材料:锎 结构与位置 1.06×17.7, 堆芯下部 初装料情况
47
次级中子源组件
次级中子源 2个组件:4+20
材料:锑、铍 作用,二次启动
48
阻力塞组件
作用: 结构与材料: 304不锈钢,短棒
前述各种堆芯相关组件都含有 中子源组件,只有阻力塞 组件全部是阻力塞组件
35
36
定位格架
8 层定位格架的作用 材料及结构特点 混流翼
37
控制棒导向管
材料:锆-4合金 作用:为控制棒插入抽出提供导向通道 结构特点: 锥形缓冲段, 流水孔
中子通量测量管
材料:锆-4合金 作用:
38
下管座 上管座
39
控制棒组件
结构组成:24跟吸收剂棒+星形架 组件数目保证: 卡棒准则,功率
若要保持控制棒在某一位置时,仅 传递线圈通电,传递钩爪承载。
初始状态为传递钩爪啮合,夹持钩爪脱开。 1:提升线圈通电,传递钩爪驱动轴提升一个步阶; 2:夹持线圈通电,夹持钩爪夹持驱动轴; 3:传递线圈断电,传递钩爪脱开; 4:提升线圈断电,传递钩爪下降一个步阶; 5:传递线圈通电,传递钩爪啮合驱动轴; 6:夹持线圈断电,夹持钩爪夹脱开,为提升做准备; 7:提升线圈通电,传递钩爪驱动轴提升一个布阶; 如此循环动作,直到达到提升位置为止。
堆芯相关组件:
可燃毒物棒组件,中子源组件,阻力塞组件
结构: 压紧组件+24根棒 可燃毒物组件:作用, 材料 中子源组件: 初级中子源+次级中子源,作用,材料 阻力塞组件; 作用,材料
51
大亚湾核电厂首次装料堆芯相关组件种类以及数量
52
控制棒驱动机构
控制棒驱动机构是反应堆的重要动作部件,通过它的动作带 动控制棒组件在堆芯内提升和下降,以实现反应堆的启动, 功率调节(调节棒),停堆和事故情况下的安全控制(安 全棒)。因此,它是确保反应堆安全可控的重要部件。
第三章
压水堆核电厂
1
2
我国正在运行的核电机组(除秦山三期)全部为压水堆堆型, 作为一种技术相当成熟的堆型,具有以下特点:
1.压水堆以轻水作慢化剂及冷却剂,反应堆体积小,建设 周期短.造价较低。
2.压水堆采用低富集度铀作燃料,铀的浓缩技术已经过关。 3.压水堆核电厂有放射性的一回路系统与二回路系统相分
大亚湾核电厂采用 三线圈电 磁步进式驱动机构
优点: 提棒精度高,提升力 大,不宜失步,结构简单, 加工容易,拆装和维修方 便等优点。
需要紧急停堆时,只需要切 断电源,控制棒便可自由 落体。
54
结构
外部线圈装置 棒位置指示部件 承压套 驱动轴 内部部件:
提升装置 传递装置 夹持装置
55
56
57
控制棒提升动作:
24根控制棒导向 管和1根堆内测 量导管
31
棒状燃料元件棒
结构组成: 选材原则:限制燃料和包壳
的使用温度 包壳的作用以及选材特点
机械强度;第一道屏障
锆氢反应?如何何防止?1 内 2 外 集气空腔盒充填气体作用:
轴向空腔和径向间隙作用, 预冲压氦气技术作用
32
芯块的结构特点
结构尺寸:圆柱体形 何谓“环脊” 现象 为何采用碟形加倒角的结
外径9.5 mm,壁厚0.57mm,芯块直径8.19mm
包壳内壁与燃料芯块的径向间隙 大小与间隙的导热系数 有密切关系,是影响芯块温度的重要因素,同时芯块的 各种特性如导热系数,裂变气体的释放,蠕变和塑性形 变等也都随温度变化。
34
“骨架”结构
定位格架 控制棒导管 中子通量测量导管 上管座 下管座
控制棒驱动机构要求:在正常运行工况下要求棒的移动速度
缓慢,每秒钟行程约10mm;在快速停堆或事故工况时要求 驱动机构在得到事故停堆信号后,即能自动脱开,控制棒 组件靠自重快速插入堆芯,从得到信号到控制棒完全插入 堆芯的紧急停堆时间一般2秒钟左右,以保证反应堆安全。
53
控制棒驱动机构
常用的驱动机构:电磁步进 式,齿轮齿条式,水力驱 动式
随着反应堆的 运行,压力容 器限度右移。
17
压力容器结构
筒体组合件
法兰环 接管段 筒身 冷却剂进、出口接管
顶盖组合件 底封头 法兰密封件
18
19
压力容器支承结构
接管支撑座 容器支承环 混凝土基座 支承导向板:允许热膨胀,
阻止容器和接管的横向 移动。
20
堆内测量支承结构
堆芯冷却剂出口温度测量装置
构形式 如何防止辐照肿胀的破坏:
1碟形加倒角 2制孔剂 芯块密度的选择:
对导热系数有很大影响
33
燃料元件包壳
材料: 锆-4 合金
燃料元件包壳壁厚的选择
结构强度 周向变形不超过1%
化学
含氢量低压250ppm,不能高于600ppm
腐蚀 寿期内腐蚀深度应低于原壁厚的10%.
一定的安全裕度 水力振动,热应力
的组合,还可能包含所有四种棒.
44
压紧组件
轭板、 弹簧导向筒、 底板 内外两圈螺旋弹簧、 304 不锈钢材料
45
可燃毒物组件
作用:用于第一燃料循环, 降低硼浓度,保证慢化 剂的负温度系数
可燃毒物材料:硼玻璃管 (B2O3+SiO2)
初装料:48×12(棒)+ 18×16(棒)+2×16=896
第一次换料时全部卸出, 换阻力塞组件
目的:绘制堆芯温度分布图和确定 最热通道
布置:
堆芯中子通量分布测量装置
目的:建立中子通量分布图(三 维),确定热点
布置:
21
反应堆堆内构件
堆内构件包括:堆芯下部支承结构,堆芯上部支承 结构,控制棒束导向管和压紧弹簧组成。
功能:
1 为冷却剂提供流道 2 为压力容器提供屏蔽 3 为燃料组件提供支承和压紧 4 固定监督用的辐照样品 5 为棒束控制组件和传动轴以及上下堆芯测量装置提供机械导向 6 平衡机械载荷和水力载荷 7 确保堆芯容器顶盖内的冷却水循环,以便顶盖保持一定的温度
58
控制棒下降动作:
初始状态为传递钩爪啮合,夹持钩爪脱开。 1:夹持线圈通电,夹持钩爪夹持驱动轴 2:传递线圈断电,传递钩爪脱开 3:提升线圈通电,仅传递钩爪提升一个步阶 4:传递线圈通电,传递钩爪啮合驱动轴 5:夹持线圈断电,夹持钩爪夹脱开,为轴下降做让步 6:提升线圈断电,传递钩爪驱动轴下降一个步阶 7:夹持线圈通电,夹持钩爪夹持驱动轴 如此循环动作,直到达到下降位置为止。
5 安全壳 作用 三个系统
66
59
紧急停堆-控制棒自由落体
当要实行紧急停堆时,三个线圈 都断电,所有钩爪均脱开, 控制棒在重力作用下,快速 插入堆芯。
60
安全壳
作用:裂变产物与环境之 间的最后一道屏障
事故承压,外来撞击
切尔诺贝利的教训
大型干式安全壳 欠压安全壳, 冰冷安全壳, 双层球形安全壳
安全壳厂房 安全壳环境控制系统 安全壳贯穿与隔离系统
分布,弹棒事故
40
控制棒组件
41
星形架
结构特点: 毂环, 翼片, 指形连接柄
42
吸收剂棒
黑棒
灰棒
材料 银-铟-镉 不锈钢
结构: 二者相似
黑棒束控制组件:24根黑棒
灰棒束控制组件:8根黑棒+16根灰棒
43
堆芯相关组件
可燃毒物组件,初级中子源组件,次级中子源组件, 阻力塞组件
结构上的共同点: 支承结构:一个压紧组件形成的支承结构 24 根棒束 24根棒可能全部是阻力塞,可能是可燃毒物棒与阻力塞
低合金钢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焊 性,抗辐照脆化,便于加工
低合金钢及其焊缝在快中子积分 通量大于1018cm2后脆性转变 温度明显升高。
相应措施:严格限制铜和磷这两 种元素的含量,添加少量铝、 钒、铬,铂、镍等元素,尽 量减少钢的辐照损伤:热屏。
16
压力容器运行限制
限制因素: 压力容器的强度,韧性转变温度, 主泵的汽蚀,低压蒸发等。
40 60 1
61
62
安全壳环境控制系统
63
安全壳贯穿与隔离系统
设备闸门 人员闸门 燃料运输管 管道、电缆贯穿件
64
安全壳贯穿与隔离系统
65
总结
1 堆内构件 名称 作用
2 控制棒驱动机构 结构 工作原理 提升 下降 停堆
3 反应堆压力容器 结构 作用 选材 运行限制
4 堆内测量支承结构 温度测量 中子通量测量
开,放射性冷却剂不会进入回路而污染汽轮机,运行、 维护方便,需要处理的放射惮废气、废水、废物量较少。
3
压水堆主要运行参数
4
教学内容
以大亚湾核电厂为例, 压水反应堆本体结构:
堆芯组件:核燃料组件+控制棒组件+堆芯功能组件; 堆内构件及其作用:上下支承组件,压紧弹簧组件,导向管 反应堆压力容器的结构、选材和运行特点 控制棒驱动机构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堆内测量支承结构 安全壳结构及系统功能
8
典型压水堆压力容器与堆芯结构原理图 9
堆芯横截面图
10
压 水 堆 纵 剖 面 图
11
压水堆燃料管理 棋盘式布局 分区倒料
12
反应堆压力容器
13
反应堆压力容器
14
反应堆压力容器
反应堆压力容器支撑和包容堆芯和堆内构件,工作在高压(15.5MPa左 右)、高温含硼酸水介质环境和放射性辐照的条件下,寿命不少于40年。 百万千瓦级核电厂压力容器高约13m,内径5m,筒体壁厚200mm,总重约 330t。
28
核燃料组件
采用无盒、带指形控制组件的 棒束型燃料组件。 主要结构:燃料棒+骨架
骨架(书):上下管座,8 层定位格架,导向管
采用17×17=289=264+24+1 正 方形排列: 264 燃料棒 24 导向管 1 中子测量管
29
30
17×17结构
在每一组件的289 个可利用的空位 中
燃料棒占据264个 其余的空位装有
49
堆芯组件小结(1)
核燃料组件+控制棒组件+堆芯相关组件
核燃料组件:燃料元件棒+骨架结构
燃料元件棒:燃料芯块,包壳,端塞,压紧弹簧 骨架:上下管座,定位格架,控制棒导管,中子测量
控制棒组件:吸收剂棒+星形架
吸收剂棒:黑棒,灰棒,结构材料 星形架:中心毂环,翼片,夹持指状物
50
堆芯组件小结(2)
下部支承组件-吊篮组件
吊篮组件 热中子屏蔽 围板幅板组件 堆芯下栅格板 流量分配板 堆芯二次支承和测量通道
23
堆芯下部支撑结构
24
堆芯上部支撑结构
堆芯上栅格板 支承柱 控制棒束导向筒 上部支承板
25
堆芯上部支撑结构
26
堆芯上部支撑结构
27
压水堆堆芯组件
核燃料组件 棒束控制棒组件 可燃毒物组件 中子源组件 阻力塞组件
5
核电厂主回路系统简介
6
主、辅助系统
7
3.1 压水堆堆芯(reactor core)
堆芯设计满足的一般要求: 1 堆芯功率分布尽量均匀,以便堆芯有最大的功率输出 2 尽量减少堆芯内不必要的中子吸收材料,提高中子经济性 3 要有最佳的冷却剂流量分配和最小的流动阻力 4 有较长的堆芯寿命,适当的减少换料操作次数 5 堆芯结构紧凑,换料要简易方便。
作用: 1 防止放射性外逸第二道屏障 2 压力边界 3 堆内构件的支承和固定作用 选材原则 1 高度的完整性 (杂质少,纯度高)2 适当的强度和足够的韧性 3 低的辐照敏感性 4 导热性能好:热应力 5 便于加工制造,成本低
15
压力容器选材
当前反应堆压力容器材料普遍选 用低合金钢,与冷却剂接触 表面堆焊一层5mm厚的不锈钢。
46
初级中子源组件
作用: 1 提高中子通量 2 点火
初级中子源 2个组件:1+1+16+6
材料:锎 结构与位置 1.06×17.7, 堆芯下部 初装料情况
47
次级中子源组件
次级中子源 2个组件:4+20
材料:锑、铍 作用,二次启动
48
阻力塞组件
作用: 结构与材料: 304不锈钢,短棒
前述各种堆芯相关组件都含有 中子源组件,只有阻力塞 组件全部是阻力塞组件
35
36
定位格架
8 层定位格架的作用 材料及结构特点 混流翼
37
控制棒导向管
材料:锆-4合金 作用:为控制棒插入抽出提供导向通道 结构特点: 锥形缓冲段, 流水孔
中子通量测量管
材料:锆-4合金 作用:
38
下管座 上管座
39
控制棒组件
结构组成:24跟吸收剂棒+星形架 组件数目保证: 卡棒准则,功率
若要保持控制棒在某一位置时,仅 传递线圈通电,传递钩爪承载。
初始状态为传递钩爪啮合,夹持钩爪脱开。 1:提升线圈通电,传递钩爪驱动轴提升一个步阶; 2:夹持线圈通电,夹持钩爪夹持驱动轴; 3:传递线圈断电,传递钩爪脱开; 4:提升线圈断电,传递钩爪下降一个步阶; 5:传递线圈通电,传递钩爪啮合驱动轴; 6:夹持线圈断电,夹持钩爪夹脱开,为提升做准备; 7:提升线圈通电,传递钩爪驱动轴提升一个布阶; 如此循环动作,直到达到提升位置为止。
堆芯相关组件:
可燃毒物棒组件,中子源组件,阻力塞组件
结构: 压紧组件+24根棒 可燃毒物组件:作用, 材料 中子源组件: 初级中子源+次级中子源,作用,材料 阻力塞组件; 作用,材料
51
大亚湾核电厂首次装料堆芯相关组件种类以及数量
52
控制棒驱动机构
控制棒驱动机构是反应堆的重要动作部件,通过它的动作带 动控制棒组件在堆芯内提升和下降,以实现反应堆的启动, 功率调节(调节棒),停堆和事故情况下的安全控制(安 全棒)。因此,它是确保反应堆安全可控的重要部件。
第三章
压水堆核电厂
1
2
我国正在运行的核电机组(除秦山三期)全部为压水堆堆型, 作为一种技术相当成熟的堆型,具有以下特点:
1.压水堆以轻水作慢化剂及冷却剂,反应堆体积小,建设 周期短.造价较低。
2.压水堆采用低富集度铀作燃料,铀的浓缩技术已经过关。 3.压水堆核电厂有放射性的一回路系统与二回路系统相分
大亚湾核电厂采用 三线圈电 磁步进式驱动机构
优点: 提棒精度高,提升力 大,不宜失步,结构简单, 加工容易,拆装和维修方 便等优点。
需要紧急停堆时,只需要切 断电源,控制棒便可自由 落体。
54
结构
外部线圈装置 棒位置指示部件 承压套 驱动轴 内部部件:
提升装置 传递装置 夹持装置
55
56
57
控制棒提升动作:
24根控制棒导向 管和1根堆内测 量导管
31
棒状燃料元件棒
结构组成: 选材原则:限制燃料和包壳
的使用温度 包壳的作用以及选材特点
机械强度;第一道屏障
锆氢反应?如何何防止?1 内 2 外 集气空腔盒充填气体作用:
轴向空腔和径向间隙作用, 预冲压氦气技术作用
32
芯块的结构特点
结构尺寸:圆柱体形 何谓“环脊” 现象 为何采用碟形加倒角的结
外径9.5 mm,壁厚0.57mm,芯块直径8.19mm
包壳内壁与燃料芯块的径向间隙 大小与间隙的导热系数 有密切关系,是影响芯块温度的重要因素,同时芯块的 各种特性如导热系数,裂变气体的释放,蠕变和塑性形 变等也都随温度变化。
34
“骨架”结构
定位格架 控制棒导管 中子通量测量导管 上管座 下管座
控制棒驱动机构要求:在正常运行工况下要求棒的移动速度
缓慢,每秒钟行程约10mm;在快速停堆或事故工况时要求 驱动机构在得到事故停堆信号后,即能自动脱开,控制棒 组件靠自重快速插入堆芯,从得到信号到控制棒完全插入 堆芯的紧急停堆时间一般2秒钟左右,以保证反应堆安全。
53
控制棒驱动机构
常用的驱动机构:电磁步进 式,齿轮齿条式,水力驱 动式
随着反应堆的 运行,压力容 器限度右移。
17
压力容器结构
筒体组合件
法兰环 接管段 筒身 冷却剂进、出口接管
顶盖组合件 底封头 法兰密封件
18
19
压力容器支承结构
接管支撑座 容器支承环 混凝土基座 支承导向板:允许热膨胀,
阻止容器和接管的横向 移动。
20
堆内测量支承结构
堆芯冷却剂出口温度测量装置
构形式 如何防止辐照肿胀的破坏:
1碟形加倒角 2制孔剂 芯块密度的选择:
对导热系数有很大影响
33
燃料元件包壳
材料: 锆-4 合金
燃料元件包壳壁厚的选择
结构强度 周向变形不超过1%
化学
含氢量低压250ppm,不能高于600ppm
腐蚀 寿期内腐蚀深度应低于原壁厚的10%.
一定的安全裕度 水力振动,热应力
的组合,还可能包含所有四种棒.
44
压紧组件
轭板、 弹簧导向筒、 底板 内外两圈螺旋弹簧、 304 不锈钢材料
45
可燃毒物组件
作用:用于第一燃料循环, 降低硼浓度,保证慢化 剂的负温度系数
可燃毒物材料:硼玻璃管 (B2O3+SiO2)
初装料:48×12(棒)+ 18×16(棒)+2×16=896
第一次换料时全部卸出, 换阻力塞组件
目的:绘制堆芯温度分布图和确定 最热通道
布置:
堆芯中子通量分布测量装置
目的:建立中子通量分布图(三 维),确定热点
布置:
21
反应堆堆内构件
堆内构件包括:堆芯下部支承结构,堆芯上部支承 结构,控制棒束导向管和压紧弹簧组成。
功能:
1 为冷却剂提供流道 2 为压力容器提供屏蔽 3 为燃料组件提供支承和压紧 4 固定监督用的辐照样品 5 为棒束控制组件和传动轴以及上下堆芯测量装置提供机械导向 6 平衡机械载荷和水力载荷 7 确保堆芯容器顶盖内的冷却水循环,以便顶盖保持一定的温度
58
控制棒下降动作:
初始状态为传递钩爪啮合,夹持钩爪脱开。 1:夹持线圈通电,夹持钩爪夹持驱动轴 2:传递线圈断电,传递钩爪脱开 3:提升线圈通电,仅传递钩爪提升一个步阶 4:传递线圈通电,传递钩爪啮合驱动轴 5:夹持线圈断电,夹持钩爪夹脱开,为轴下降做让步 6:提升线圈断电,传递钩爪驱动轴下降一个步阶 7:夹持线圈通电,夹持钩爪夹持驱动轴 如此循环动作,直到达到下降位置为止。
5 安全壳 作用 三个系统
66
59
紧急停堆-控制棒自由落体
当要实行紧急停堆时,三个线圈 都断电,所有钩爪均脱开, 控制棒在重力作用下,快速 插入堆芯。
60
安全壳
作用:裂变产物与环境之 间的最后一道屏障
事故承压,外来撞击
切尔诺贝利的教训
大型干式安全壳 欠压安全壳, 冰冷安全壳, 双层球形安全壳
安全壳厂房 安全壳环境控制系统 安全壳贯穿与隔离系统
分布,弹棒事故
40
控制棒组件
41
星形架
结构特点: 毂环, 翼片, 指形连接柄
42
吸收剂棒
黑棒
灰棒
材料 银-铟-镉 不锈钢
结构: 二者相似
黑棒束控制组件:24根黑棒
灰棒束控制组件:8根黑棒+16根灰棒
43
堆芯相关组件
可燃毒物组件,初级中子源组件,次级中子源组件, 阻力塞组件
结构上的共同点: 支承结构:一个压紧组件形成的支承结构 24 根棒束 24根棒可能全部是阻力塞,可能是可燃毒物棒与阻力塞
低合金钢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焊 性,抗辐照脆化,便于加工
低合金钢及其焊缝在快中子积分 通量大于1018cm2后脆性转变 温度明显升高。
相应措施:严格限制铜和磷这两 种元素的含量,添加少量铝、 钒、铬,铂、镍等元素,尽 量减少钢的辐照损伤:热屏。
16
压力容器运行限制
限制因素: 压力容器的强度,韧性转变温度, 主泵的汽蚀,低压蒸发等。
40 60 1
61
62
安全壳环境控制系统
63
安全壳贯穿与隔离系统
设备闸门 人员闸门 燃料运输管 管道、电缆贯穿件
64
安全壳贯穿与隔离系统
65
总结
1 堆内构件 名称 作用
2 控制棒驱动机构 结构 工作原理 提升 下降 停堆
3 反应堆压力容器 结构 作用 选材 运行限制
4 堆内测量支承结构 温度测量 中子通量测量
开,放射性冷却剂不会进入回路而污染汽轮机,运行、 维护方便,需要处理的放射惮废气、废水、废物量较少。
3
压水堆主要运行参数
4
教学内容
以大亚湾核电厂为例, 压水反应堆本体结构:
堆芯组件:核燃料组件+控制棒组件+堆芯功能组件; 堆内构件及其作用:上下支承组件,压紧弹簧组件,导向管 反应堆压力容器的结构、选材和运行特点 控制棒驱动机构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堆内测量支承结构 安全壳结构及系统功能
8
典型压水堆压力容器与堆芯结构原理图 9
堆芯横截面图
10
压 水 堆 纵 剖 面 图
11
压水堆燃料管理 棋盘式布局 分区倒料
12
反应堆压力容器
13
反应堆压力容器
14
反应堆压力容器
反应堆压力容器支撑和包容堆芯和堆内构件,工作在高压(15.5MPa左 右)、高温含硼酸水介质环境和放射性辐照的条件下,寿命不少于40年。 百万千瓦级核电厂压力容器高约13m,内径5m,筒体壁厚200mm,总重约 330t。
28
核燃料组件
采用无盒、带指形控制组件的 棒束型燃料组件。 主要结构:燃料棒+骨架
骨架(书):上下管座,8 层定位格架,导向管
采用17×17=289=264+24+1 正 方形排列: 264 燃料棒 24 导向管 1 中子测量管
29
30
17×17结构
在每一组件的289 个可利用的空位 中
燃料棒占据264个 其余的空位装有
49
堆芯组件小结(1)
核燃料组件+控制棒组件+堆芯相关组件
核燃料组件:燃料元件棒+骨架结构
燃料元件棒:燃料芯块,包壳,端塞,压紧弹簧 骨架:上下管座,定位格架,控制棒导管,中子测量
控制棒组件:吸收剂棒+星形架
吸收剂棒:黑棒,灰棒,结构材料 星形架:中心毂环,翼片,夹持指状物
50
堆芯组件小结(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