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梗塞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
目的分析并探讨脑梗塞患者的心理特点和临床护理方法及其应用效果。

方法2008年1月~2013年3月,我院共收治200例脑梗塞患者,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100例。

在深入地分析该病症患者的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对两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其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其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的统计学的意义(P<0.05)。

结论脑梗塞患者多有孤独、自卑以及抑郁等不良心理障碍,对其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地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其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标签:脑梗塞;心理特点;护理;临床效果
在临床上,脑梗塞的发病率较高,该病症发病迅速,且患者的预后质量较差,病程较长,临床致残率以及致死率均较高[1],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与健康均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这一病症的临床治疗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医疗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

本研究选取200例脑梗塞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旨在探讨其心理特点和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以为提高该病症患者的身心健康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本研究结果理想,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8年1月~2013年3月,我院共收治200例脑梗塞住院患者,所有患者均经临床全面检查和病理检查得到确诊。

将其随机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100例。

对照组中,男55例,女45例,年龄为66~78岁,平均年龄为73.2岁,病程为2~6年,平均病程为4.1年,其中,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的患者例数分别为23例、41例、36例;观察组中,男53例,女47例,年龄为66~79岁,平均年龄为73.3岁,病程为2~7年,平均病程为4.3年,其中,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的患者例数分别为22例、40例、38例。

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如性别、年龄以及平均病程、合并症等相比,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因此可进行组间对比研究。

1.2方法脑梗塞病症的病程较长,患者的经过临床反复治疗的过程中,往往会存在焦虑、暴躁以及抑郁心理,部分患者由于过度担心自身的病情,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和孤独心理[2]。

因此,需要加强对其的护理工作。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1心理疏导如上文所述,脑梗塞患者的反复长期性治疗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暴躁、抑郁以及自卑、孤独等心理障碍,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均会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护理人员要积极主动地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及时地了解患者的内心诉求,并要及时地予以疏导;要经常性地深入病房,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病情
的发展情况和临床治疗的方法及目的,要耐心地回答患者及其家属的疑问,并要借助于充分的临床治疗的成功案例,帮助患者增强战胜病症的信心及其配合临床治疗的积极性。

1.2.2饮食护理指导家属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要为患者适量地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以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促进患者康复;鼓励患者多喝水,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针对存在因吞咽障碍的患者,可采取鼻饲,饮食需以米汤、稀饭以及果汁等流质食物为主,要注意控制好鼻饲量,以少食多餐为原则[3]。

1.2.3排便护理为患者提供隐蔽的排便环境,保护患者的隐私;要定时指导患者进行排尿或排便,嘱咐家属要注意保持患者会阴部的清洁和干燥;要加强预防便秘的护理工作,指导患者多吃纤维素含量较高的食物,如菠菜和芹菜以及胡萝卜等;指导患者晚睡前为患者进行身体按摩,主要是腹部,以促进患者消化[4]。

1.2.4康复指导指导患者进行手指关节训练,主要包括伸展以及稍屈等,可将海绵卷放置在患者的手中进行训练;指导患者肘关节进行适当的微屈,同时肩关节可稍微向外伸展;行按摩护理,力度需先轻后重;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康复训练,可在病床上练习肢体的屈伸,可在坐椅上进行站立以及坐下等训练。

1.2.5出院指导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要嘱咐患者及家属加强出院后的护理,嘱咐患者要每天按时进行康复训练,要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和作息习惯,要按时返院进行复查。

1.3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其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本研究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所得资料进行整理并分析,分别用t和χ2对组间对比和计数资料进行检验,若P<0.05,则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2結果
2.1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6%,两组治疗有效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的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的比较观察组患者中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5%(95/100),对照组患者为74%(74/100),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临床工作者对脑梗塞病症认识的不断深入,相关研究报道也不断增多。

有研究人员指出,脑梗塞患者往往伴有孤独、抑郁等心理障碍,需要加强对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

本研究提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其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脑梗塞患者多有孤独、自卑等心理特点,对其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金海久.98例脑梗塞患者临床护理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1,08(19):332-333.
[2]陶定娟.脑梗塞患者的944例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4):388-388.
[3]邵辉.脑中风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1):59-59.
[4]范柯君.心理干预对老年脑梗塞患者的康复促进作用研究[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3,(6):124-1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