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医疗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价医疗费”感言
翁文辉生前是哈尔滨市一所中学的离休教师。
2005年74岁的翁文辉被诊断患上了恶性淋巴瘤。
因为化疗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2006年6月1号,他被送进了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心外科重症监护室。
之后的两个多月时间,他的家人在这里先后花去139万多元的医药费。
高昂的医药费并未能挽回病人的生命。
在看到这样的事件后,我的心情除了震惊还是震惊!在视频中,老人的家属为记者提供了许多有力证据,例如病人应该严禁使用的过敏药物会出现在收费单上,6号已经去世的老人在8号竟然还有化验单,盐水一天给用了106瓶盐水,一共是50000多毫升,葡萄糖用了20瓶,一共是10000多毫升,70000(毫升)再加上血10000(毫升)多将近100000毫升。
这样的输送对一个正常人来说都不可能,何况是一个病危的老人?还有老人的大儿子在国外买的贵重药品,送去ICU后竟然没有用到老人身上而不翼而飞。
这种种的疑惑不得不让我们怀疑医院有多收费,乱收费的严重现象。
终于,患者的主治医生王雪原接受采访,并说出了医院的种种黑幕。
据他所说,遗嘱上的签字只有25%是他本人所签,像主任,护士长这种不能接触财务的人每天却在做着会计的工作。
随着深入调查,我们了解到心外科ICU主任于玲范为掩盖违规计费和医疗过程中的问题,伪造并组织有关医护人员违反规定大量涂改翁某的医疗文书。
事件最后的处理结果是给予哈医大二院院长、党委委员张岂凡,党委书记王国良,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杨慧撤销职务处分;给予副院长王太和、谭文华行政记大过处分;给予心外科ICU主任于玲范撤销心外科ICU主任职务处分,并吊销其医师执业证书;给予心外科ICU护士长郭晓霞、物价科科长高松、医务科副科长王璟璐撤销职务处分。
作为一名普通百姓,我对主任等人的所作所为感到寒心,为了谋取私利,竟然敢这样胆大妄为,医院不是医院,简直是抢夺他人财务的黑洞!医生与患者之间本来应是相互信任的关系,可他们却利用这种信任来赚黑心钱,愚弄百姓,这让患者怎么敢再次信任医生,信任医院?
作为一名医学生,我对此次事件感到耻辱。
医生是治病救人的,不是一种可以披着善良的外衣谋取私利的职业。
我还清楚的记得,当我成为一名医学生时所宣读的誓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深深刻印在我的脑海。
作为医生,医术与现代治疗水平是有限的,但是我们做事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更要尊重我们的职业以及当初治病救人的神圣梦想。
对病人负责,对生命负责,对自己负责。
同时,我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感到担忧。
类似的事件频频被爆出,一次又一次加深了本就紧张的医患矛盾。
如今,患者偏激,医院人员生命安全被威胁,医院的事件也屡见不鲜,医生的道德问题在网络上被放大,医患纠纷成为了社会的一个主要问题。
可以说,医院、社会、社会公众、社会公共利益等各方面都是受害者。
医患矛盾是一直存在的,也是我们不可能根本解决的矛盾,但它不应如此的被扭曲。
现在,医生的一言一行都须谨慎,因为一不小心就会受到社会各方面的指责,可以说目前的医务工作人员饱受着来自患者和社会各方面的巨大压力。
患者更是因为自己的医疗知识有限和其他一些原因而感到茫然无措,盲目的相信医生却没有得到心中所要的结果让他们气愤和失望而产生一系列偏激的举措。
其实我认为,医生与患者之间需要沟通,让上方都能更加理解彼此,国家也需要对患者进行疏导,让患者明白医疗水平是有限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相信医生会尽全力。
最后,我希望类似于黑心医生和残暴患者的事件会随着医患矛盾的缓解,社会风气的改良而不再出现,让我们为了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