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DA考试真题和答案解析3

CPDA考试真题和答案解析3
CPDA考试真题和答案解析3

一、判断题

1.样本容量是指从总体中抽取的个体。

正确答案:×

2.品质数据既可以用整数值表示,也可以用连续值表示。

正确答案:√

3.需求弹性大的产品价格与销售收入反向变化。

正确答案:√

4.一般而言,定量预测方法在满足下列三个条件时才能使用:一是能够知道待测变量的过去值,二是信息可以量化,三是过去的变动形式将持续到未来是一个合理的假设。

正确答案:√

5.在对不同项目进行风险衡量时,可以用标准差作为标准,标准差越大,方案风险水平越高。

正确答案:×

6.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产销量范围内,固定成本与产品的产销量多少没有关系,只有可变成本才与产品产销量的增减变化发生关系。

正确答案:√

7.如果两个变量不独立,那这两者的相关系数必然不等于0。

正确答案:×

8.数据库类型是按照数据存取的方法来划分的。

正确答案:×

9.SQL语言中,条件年龄BETWEEN 15 AND 35,表示年龄在15至35之间,且包括15岁但不包括35岁。

正确答案:×

10.资本成本就是资金的时间价值。

正确答案:×

11.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25%和75%位置上的值称为四分位数。

正确答案:√

12.企业购并处于竞争地位的同类型企业形成企业集团称为集团多角化。

正确答案:×

13.内部收益率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受折现率高低的影响。

正确答案:×

14.边际收入是指每增加1单位销量所带来的总收入的增加额度。

正确答案:√

15.分类预测时,准确率和召回率存在矛盾关系,不能同时增大,所以要考虑他们的综合影响,即F1-Score。

正确答案:×

二、单选题

1.当所有观测值都落在回归直线上,则这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A、1

B、-1

C、+1或-1

D、0

正确答案:C

2.表示职称为副教授、性别为男的表达式为()

A、职称='副教授' OR 性别='男'

B、职称='副教授' AND 性别='男'

C、BETWEEN '副教授' AND '男'

D、IN ('副教授','男')

正确答案:B

3.对于下列实验数据:1 , 108 , 11 , 8 , 5 , 6 , 8 , 8 , 7 , 11 ,描述其集中趋势用()最为适宜,其值是()。

A、平均数,14.4

B、中位数,8.5

C、众数,8

D、以上都可以

正确答案:C

4.()是进行项目投资效益评价的最终依据。

A、现金流量

B、盈亏平衡点

C、净现金流量

D、现金流入量

正确答案:C

5.有一组数据其均值是20 ,对其中的每一个数据都加上10 ,那么得到的这组新数据的均值是()。

A、20

B、10

C、15

D、30

正确答案:D

6.分类变量使用以下哪个统计量进行缺失值填补较合适

A、均值

B、最大值

C、众数

D、中位数

正确答案:C

7.假设{BCE}为一频繁项目集(Frequent Itemset),则根据Apriori Principle以下何者不是子频繁项目?

A、BC

B、CE

C、C

D、CD

正确答案:D

8.请问以下何者属于时间序列的问题?

A、信用卡发卡银行侦测潜在的卡奴

B、基金经理人针对个股做出未来价格预测

C、电信公司将人户区分为数个群体

D、以上均不是

正确答案:B

9.数据正规化(Data Normalization)是在知识发掘处理(Knowledge Discovery Process)中的哪一个阶段进行?

A、数据清洗

B、数据选择

C、数据编码

D、数据扩充

正确答案:C

10.已知事件A的概率P(A)=0.6,U为必然事件,则P(A+U)=1,P(AU)=_______

A、0.4

B、0.6

C、0

D、1

正确答案:B

11.当时间序列数据点的一阶差分近似为一常数,可配合以下哪种预测模型()

A、直线

B、二次抛物线

C、三次抛物线

D、指数曲线

正确答案:A

12.变量的量纲比如以厘米或者米为单位对下面哪种方法会有影响()

A、方差分析

B、回归分析

C、聚类分析

D、主成分分析

正确答案:C

13.若数据量较大,下面哪种方式比较适合()

A、系统聚类

B、快速聚类(k-means)

C、A和B都可以

D、A和B都不可以

正确答案:B

14.在建立线性回归(Linear Regression)之前我们可以利用何种方法挑选重要属性,以降低模型的复杂度?

A、皮尔森相关系数

B、卡方检定

C、T-检定

D、Z-Score

正确答案:A

15.ROC曲线凸向哪个角,代表模型越理想?

A、左上角

B、右上角

C、左下角

D、右下角

正确答案:A

16.决策树中的Information Gain的计算是用来?

A、剪枝

B、使树成长

C、处理缺失值和异常值

D、砍树

正确答案:B

17.当不知道数据所带标签时,可以使用哪种技术促使带同类标签的数据与带其他标签的数据相分离?

A、分类

B、聚类

C、关联分析

D、隐马尔可夫链

正确答案:B

18.开始将N个样品各自作为一类,将规定样品之间的距离和类与类之间的距离,然后将距离最近的两类合并成一个新类,计算新类与其他类的距离,重复进行两个最近类的合并,每次减少一类,直至所有的样品合并

为一类,此种聚类方法是()

A、K-means

B、SOM聚类

C、系统聚类

D、有序聚类

正确答案:C

19.关于回归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作回归分析的变量之间要有实际意义,不能把毫无关联的两种现象随意进行回归分析,要结合专业知识对两事物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作出合理解释和结论。

B、在进行线性回归分析进行的数据准备的时候,要求因变量y和自变量x都是符合总体正

态的随机变量。

C、回归直线不要随意外延

D、所有非线性回归都可以转化为线性回归

正确答案:D

20.下列说明错误的是()

A、性别=“男”=> 职业=“司机”,是布尔型关联规则

B、性别=“女”=> avg(收入)=2300,是一个数值型关联规则

C、肝炎=> ALT(丙氨酸转氨酶)升高,是一个单层关联规则

D、性别=“女”=> 职业=“秘书”,是多维关联规则

正确答案:C

21.在ID3算法中信息增益是指()

A、信息的溢出程度

B、信息的增加效益

C、熵增加的程度最大

D、熵减少的程度最大

正确答案:D

22.如下哪个不是最近邻分类器的特点()

A、它使用具体的训练实例进行预测,不必维护源自数据的模型

B、分类一个测试样例开销很大

C、最近邻分类器基于全局信息进行预测

D、可以生产任意形状的决策边界

正确答案:C

23.关于混合模型聚类算法的优缺点,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当簇只包含少量数据点,或者数据点近似协线性时,混合模型也能很好地处理。

B、混合模型比K均值或模糊C均值更一般,因为它可以使用各种类型的分布。

C、混合模型很难发现不同大小和椭球形状的簇。

D、混合模型在有噪声和离群点时不会存在问题。

正确答案:B

24.关于K均值和DBSCAN的比较,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K均值丢弃被它识别为噪声的对象,而DBSCAN一般聚类所有对象。

B、K均值使用簇的基于原型的概念,而DBSCAN使用基于密度的概念。

C、K均值很难处理非球形的簇和不同大小的簇,DBSCAN可以处理不同大小和不同形状的簇。

D、K均值可以发现不是明显分离的簇,即便簇有重叠也可以发现,但是DBSCAN会合并有重叠的簇。

正确答案:A

25.检测一元正态分布中的离群点,属于异常检测中的基于()的离群点检测

A、统计方法

B、邻近度

C、密度

D、聚类技术

正确答案:A

26.倒传递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的训练顺序为何?( A:调整权重; B:计算误差值; C:利用随机的权重产生输出的结果)

A、BCA

B、CAB

C、BAC

D、CBA

正确答案:D

27.假设检验中,拒绝域的边界称为()

A、临界值

B、临界点

C、置信水平

D、边际值

正确答案:A

28.在有关数据仓库测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完成数据仓库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对数据仓库进行各种测试.测试工作中要包括单元测试和系统测试

B、当数据仓库的每个单独组件完成后,就需要对他们进行单元测试

C、系统的集成测试需要对数据仓库的所有组件进行大量的功能测试和回归测试

D、在测试之前没必要制定详细的测试计划

正确答案:D

29.某项目预计运行5年后的净现值为4500万元,如折现率为16%,其终值应为()万元(说明: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A、8045.86

B、6996.21

C、9451.54

D、7000.02

正确答案:C

30.迈克尔·波特的“五力模型”中,五种竞争力量中不包括( )

A、新进入者

B、供应商议价能力

C、其他利益相关者力量

D、行业中现有竞争者

正确答案:C

三、多选题

1.敏感性分析的计算指标有()

A、盈亏平衡点

B、敏感度系数

C、临界点

D、净现值

正确答案:BCD

2.在Excel 中,要选定A到E列单元格,操作正确的是()

A、用鼠标左键单击列号A,然后向右拖动鼠标至列号E,再释放鼠标左键

B、左键单击列号A,再按下shift 键不放并用鼠标左键单击列号E,最后释放shift键

C、单击列号A,然后先按下Ctrl 键不放,再用鼠标单击B,C,D,E 列号,最后释放Ctrl 键

D、按shift键不放,用鼠标左键单击A,B,C,D,E的每个列号

正确答案:ABC

3.季节变动主要是由()引起的。

A、自然灾害

B、政治事件

C、制度、法律、习俗

D、自然界的季节变化

正确答案:CD

4.货币时间价值用相对值来表示时,在数量上应当理解为扣除()后的社会平均利润率。

A、时间因素

B、通货膨胀因素

C、纯粹利率

D、风险因素

正确答案:BD

5.概率分析中,应计算出()表明该风险因素的风险程度。

A、变异系数

B、期望值

C、方差

D、标准差

正确答案:ABCD

6.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有()。

A、各环比发展速度之和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

B、各环比发展速度之积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

C、两个环比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

D、两个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正确答案:BD

7.促销预算的方法主要有()。

A、量入为出法

B、竞争对等法

C、销售比例法

D、目标任务法

正确答案:ABCD

8.行业分析数据采集方法有()。

A、一手资料

B、实地考察法

C、专家访谈法

D、收集媒体信息

正确答案:ABCD

9.决策树法分析问题的主要步骤包括()。

A、结构化问题

B、设计可能结果发生的概率

C、设计结果的得益

D、分析问题

正确答案:ABCD

10.能消除时间序列中的不规则变动和季节变动的方法是()

A、移动平均法

B、指数平滑法

2016年司法考试真题答案及解析卷二

2016年司法考试真题答案及解析卷二 1.关于不作为犯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的原则当然适用于不作为犯罪,不真正不作为犯的作为义务必须源于法律的明文规定 B.在特殊情况下,不真正不作为犯的成立不需要行为人具有作为可能性 C.不真正不作为犯属于行为犯,危害结果并非不真正不作为犯的构成要件要素 D.危害公共安全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侵犯财产罪中均存在不作为犯 【考点】不作为 【解析】A项是错误的。理由在于,“法无明文规定不作为罪”的原则适用于所有犯罪类型,不作为犯罪亦不例外;但是,不真正不作为犯的义务来源并不限于法律的明文规定,而有可能来源于生活经验(理论上称之为“开放的构成要件”)。 B项是错误的。理由在于,作为可能性的具备是成立不作为犯罪的必备条件,不具备此条件,不作为犯罪即不成立。 C项是错误的。理由在于,不真正不作为犯并非单纯的不作为即可成立,而是必须其不作为导致一定的法定后果才成立。 D项是正确的。理由在于,不作为只是一种实施犯罪的方式,原则上所有犯罪类型均有不作为方式存在的空间。 【答案】D 2.关于因果关系的认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重伤王某致其昏迷。乞丐目睹一切,在甲离开后取走王某财物。甲的行为与王某的财产损失有因果关系 B.乙纠集他人持凶器砍杀李某,将李某逼至江边,李某无奈跳江被淹死。乙的行为与李

某的死亡无因果关系 C.丙酒后开车被查。交警指挥丙停车不当,致石某的车撞上丙车,石某身亡。丙的行为与石某死亡无因果关系 D.丁敲诈勒索陈某。陈某给丁汇款时,误将3万元汇到另一诈骗犯账户中。丁的行为与陈某的财产损失无因果关系 【考点】刑法因果关系 【解析】A项是错误的。理由在于,王某的财产损失是由乞丐独立导致的,而不可归责于甲,甲只需对其导致的伤害后果负责。 B项是错误的。理由在于,虽然在追杀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介入了被害人自身行为,但这一介入因素并不异常,不能阻却追杀行为与死亡结果的因果关系。 C项是正确的。理由在于,虽然直接导致结果的是丙的行为,但丙的行为本身并无不当之处,因此,石某死亡的结果不可归责于丙,而应归责于交警的错误指挥。 D项是错误的。理由在于,没有丁的敲诈行为,就不会有陈某的财产损失结果,因此,二者之间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至于谁获得了财物,不能改变被害人财产损失的事实。 【答案】C 3.关于刑事责任能力,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第一次吸毒产生幻觉,误以为伍某在追杀自己,用木棒将伍某打成重伤。甲的行为成立过失致人重伤罪 B.乙以杀人故意刀砍陆某时突发精神病,继续猛砍致陆某死亡。不管采取何种学说,乙都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 C.丙因实施爆炸被抓,相关证据足以证明丙已满15周岁,但无法查明具体出生日期。不能追究丙的刑事责任

CPDA考试真题与答案 3

一、判断题 1.样本容量是指从总体中抽取的个体。 正确答案:× 2.品质数据既可以用整数值表示,也可以用连续值表示。 正确答案:√ 3.需求弹性大的产品价格与销售收入反向变化。 正确答案:√ 4.一般而言,定量预测方法在满足下列三个条件时才能使用:一是能够知道待测变量的过去值,二是信息可以量化,三是过去的变动形式将持续到未来是一个合理的假设。 正确答案:√ 5.在对不同项目进行风险衡量时,可以用标准差作为标准,标准差越大,方案风险水平越高。正确答案:× 6.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产销量范围内,固定成本与产品的产销量多少没有关系,只有可变成本才与产品产销量的增减变化发生关系。 正确答案:√ 7.如果两个变量不独立,那这两者的相关系数必然不等于0。 正确答案:× 8.数据库类型是按照数据存取的方法来划分的。 正确答案:× 语言中,条件年龄BETWEEN 15 AND 35,表示年龄在15至35之间,且包括15岁但不包括35岁。 正确答案:× 10.资本成本就是资金的时间价值。 正确答案:×

11.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25%和75%位置上的值称为四分位数。 正确答案:√ 12.企业购并处于竞争地位的同类型企业形成企业集团称为集团多角化。 正确答案:× 13.内部收益率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受折现率高低的影响。 正确答案:× 14.边际收入是指每增加1单位销量所带来的总收入的增加额度。 正确答案:√ 15.分类预测时,准确率和召回率存在矛盾关系,不能同时增大,所以要考虑他们的综合影响,即F1-Score。 正确答案:× 二、单选题 1.当所有观测值都落在回归直线上,则这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A、1 B、-1 C、+1或-1 D、0 正确答案: C 2.表示职称为副教授、性别为男的表达式为() A、职称='副教授' OR 性别='男' B、职称='副教授' AND 性别='男' C、BETWEEN '副教授' AND '男' D、IN ('副教授','男') 正确答案: B 3.对于下列实验数据:1 , 108 , 11 , 8 , 5 , 6 , 8 , 8 , 7 , 11 ,描述其集中趋势用()最为适宜,其值是()。 A、平均数, B、中位数,

2016年司法考试真题及解析带答案和解析

1、甲杀人后将凶器忘在现场,打电话告诉乙真相,请乙帮助扔掉凶器。乙随即把凶器藏在自家地窖里。数月后,甲生活无着落准备投案自首时,乙向甲汇款2万元,使其继续在外生活。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乙藏匿凶器的行为不属毁火证据,不成立帮助毁火证据罪 B.乙向甲汇款2万元不属帮助甲逃匿,不成立窝藏罪 C.乙的行为既不成立帮助毁火证据罪,也不成立窝藏罪 D.甲虽唆使乙毁火证据,但不能认左为帮助毁火证据罪的教唆犯 2、下列哪一行为应以危险驾驶罪论处? A.醉酒驾驶机动车,误将红灯看成绿灯,撞死2爼行人 B.吸毒后驾驶机动车,未造成人员伤亡,但危及交通安全 C.在驾驶汽车前吃了大量荔枝,被交警以呼气式洒精检测仪测试到洒精含量达到醉酒程度 D.将汽车误停在大型商场地下固左卸货车位,后在醉酒时将汽车从地下三层开到地下一层的停车位 3、甲杀人后将凶器忘在现场,打电话告诉乙真相,请乙帮助扔掉凶器。乙随即把凶器藏在自家地窖里。数月后,甲生活无着落准备投案自首时,乙向甲汇款2万元,使其继续在外生活。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乙藏匿凶器的行为不属毁火证据,不成立帮助毁火证据罪 B.乙向甲汇款2万元不属帮助甲逃匿,不成立窝藏罪 C.乙的行为既不成立帮助毁火证据罪,也不成立窝藏罪 D.甲虽唆使乙毁火证据,但不能认左为帮助毁火证据罪的教唆犯 4、关于朱某帮助电气厂通过年检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其行为和国家损失300万元税收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B.属滥用职权,构成滥用职权罪 C.属徇私舞弊,使国家税收遭受损失,同时构成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 D.事后虽获得了利益(升任局长),但不构成受贿罪 5、未成年人小付涉嫌故意伤害袁某,袁某向法院提起自诉。小付的父亲委托律师黄某担任辩护人,袁某委托其在法学院上学的儿子担任诉讼代理人。本案中,下列哪些人有权要求审判人员回避? A.黄某 B.袁某 C.袁某的儿子 D.小付的父亲 6、黄某倒卖文物案于2014年5月28日一审终结。6月9日(星期一),法庭宣判黄某犯倒卖文物罪,判处有期徒刑4年并立即送达了判决书,黄某当即提起上诉,但于6月13日经法院准许撤回上诉;检察院以量刑畸轻为由于6月12日提起抗诉,上级检察院认为抗诉不当,于6月17日向同级法院撤回了抗诉。关于一审判决生效的时间,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6月9日 B.6月17日 C.6月19日 D.6月20日 7、对下列哪些拟作出的决定,行政机关应告知当事人有权要求听证? A.税务局扣押不缴纳税款的某企业价值200万元的商品 B.交通局吊销某运输公司的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 C.规划局发放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直接涉及申请人和附近居民之间的重大利益关系

CPDA考试真题与答案 2

一、判断题 1.数据根据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分为分类数据和数值型数据。正确答案:× 2.多次抛一枚硬币,正面朝上的频率是1/2。 正确答案:× 3.归纳法是一种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方法。 正确答案:√ 4.datahoop中输入的数据必须是数值型的。 正确答案:× 5.置信水平是假设检验中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 正确答案:× 6.当两种产品为互补品时,其交叉弹性小于零。

正确答案:√ 7.时间序列分解法可以有乘法模型和加法模型两种表示方式,其中乘法模型都是相对值来表示预测值的,加法模型都是用绝对值来表示预测值的。 正确答案:× 8.需求定价法的核心思想是力求在需求高涨时收取较低价格,而当需求低落时则收取较高价格。 正确答案:× 9.盈亏平衡分析是静态分析,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项目寿命周期内的现金流量的变化。 正确答案:√ 10.决策树算法易于理解好实现,且对缺失值、异常值和共线性都不敏感,是做分类预测的首选算法。 正确答案:×

11.随机森林中的每棵树都不进行剪枝,因此过拟合的风险很高。 正确答案:× 12.当倒传递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无隐藏层,输出层个数只有一个的时候,也可以看做是逻辑回归模型。 正确答案:√ 13.维规约即事先规定所取模型的维数,可以认为是降维的一种。 正确答案:× 14.标准差越小,表示离散程度越小,风险越大;反之离散程度越大,风险越小。 正确答案:× 15.离群点是一个实际观测值,它与其他观测值的差别如此之大,以至于怀疑它是由不同的机制产生的。 正确答案:√

二、单选题 1.SQL语言中,删除一个表中所有数据,但保留表结构的命令是() A、DELETE B、DROP C、CLEAR D、REMORE 正确答案:A 2.数据库系统是由()组成的 A、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用户 B、数据文件、命令文件和报表 C、数据库文件结构和数据 D、常量、变量和函数 正确答案:A 3.假如学生考试成绩以“优”.“良”.“及格”和“不及格”来记录,为了说明全班同学考试成绩的水平高低,其集中趋势的测度()

2018年司法考试复习真题及真题对照答案解析(全集整理)

2018年司法考试复习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 得分。本部分含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甲公司在城市公园旁开发预售期房,乙、丙等近百人一次性支付了购房款, 总额近8000万元。但甲公司迟迟未开工,按期交房无望。乙、丙等购房人多次集体 去甲公司交涉无果,险些引发群体性事件。面对疯涨房价,乙、丙等购房人为另行 购房,无奈与甲公司签订《退款协议书》,承诺放弃数额巨大利息、违约金的支付 要求,领回原购房款。经咨询,乙、丙等购房人起诉甲公司。下列哪一说法准确体 现了公平正义的有关要求? A.《退款协议书》虽是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但为兼顾情理,法院应当依据购 房人的要求变更该协议,由甲公司支付利息和违约金 B.《退款协议书》是甲公司胁迫乙、丙等人订立的,为确保合法合理,法院应 当依据购房人的要求宣告该协议无效,由甲公司支付利息和违约金 C.《退款协议书》的订立显失公平,为保护购房人的利益,法院应当依据购房 人的要求撤销该协议,由甲公司支付利息和违约金 D.《退款协议书》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为确保利益均衡,法院应当依据购房人 的要求撤销该协议,由甲公司支付利息和违约金 2.乙因病需要换肾,其兄甲的肾脏刚好配型成功,甲乙父母和甲均同意由甲捐肾。|学/法/网|因甲是精神病人,医院拒绝办理。后甲意外死亡,甲乙父母决定将 甲的肾脏捐献给乙。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A.甲决定将其肾脏捐献给乙的行为有效 B.甲生前,其父母决定将甲的肾脏捐献给乙的行为有效 C.甲死后,其父母决定将甲的肾脏捐献给乙的行为有效 D.甲死后,其父母决定将甲的肾脏捐献给乙的行为无效 3.王某是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以甲公司名义向乙公司发出书面要约,愿以10万元价格出售甲公司的一块清代翡翠。王某在函件发出后2小时意外死亡,乙公司回函表示愿意以该价格购买。甲公司新任法定代表人以王某死亡,且未经董事会同意 为由拒绝。关于该要约,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CPDA考试真题与答案完美

单选题 1. “大数据”是指规模超过 1000TB 的数据集。 正确答案:X 2. 概率为 0 的事件是不可能事件,概率为 1 的事件是必然事件。 正确答案:X 3. 将总体中的各单位按某一标志排列,再依固定间隔抽选调查单位的抽样方式为等距抽样。 正确答案:V 4. 统计图中的散点图主要用来观察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正确答案:V 5. 抽样误差是指在调查过程中由于观察、测量等差错所引起的误差。 正确答案:X 6. Datahoop1.2 版中 K-means 聚类分析要求输入的数据必须是数值型数据。 正确答案:V 7. 如果事件 A,B 互斥,且 P(A)>0,P(B)>0, 则 A, B 独立。 正确答案:X 8. SQL中删除表的命令是“ DELETE TABL” 正确答案:X 9. 聚类分析中,各变量的取值在数量级上不能有过大的差异。 正确答案:V 10. 如果某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正处于市场成长期,其营销重点应该是延长产品寿命。 正确答案: 11. 需求定价法的核心思想是力求在需求高涨时收取较低价格,而当需求低落时则收取较高价格。

正确答案:X 12. 使用索引可以快速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所以可以在数据库中尽量多的建立索引。 正确答案:V 13. 线性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可采用可决系数进行评判。可决系数越高,模型拟合效果越好;可决 系数越小,模型拟合效果越差。 正确答案:X 14. 一个时间序列中包含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循环变动和不规则变动,一般将四个因素一一分解之 后进行分析。 正确答案:X 15. 决策树中包含根结点、叶结点、内部结点和外部结点。 正确答案:X 二、单选题 1. 检查异常值常用的统计图形是() A、柱状图 B箱线图 C帕累托图 D气泡图 正确答案: B 2. 什么是 KDD?() A、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 B领域知识发现 C文档知识发现 D动态知识发现 正确答案: A 3. 东北人养了一只鸡和一头猪。一天鸡问猪:"主人呢?"猪说:"出去买蘑菇了。"鸡听了撒丫子就跑。猪说:"你跑什么?"鸡叫道:“ 有本事主人买粉条的时候你小子别跑!"以上对话体现了数据分析方法中的() A、关联 B聚类 C分类 D自然语言处理

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卷二答案及解析

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卷二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本部分含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关于不作为犯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的原则当然适用于不作为犯罪,不真正不作为犯的作为义务必须源于法律的明文规定 B.在特殊情况下,不真正不作为犯的成立不需要行为人具有作为可能性 C.不真正不作为犯属于行为犯,危害结果并非不真正不作为犯的构成要件要素 D.危害公共安全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侵犯财产罪中均存在不作为犯. 【答案】D。 【考点】危害行为 2.关于因果关系的认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重伤王某致其昏迷。乞丐目睹一切,在甲离开后取走王某财物。甲的行为与王某的财产损失有因果关系 B.乙纠集他人持凶器砍杀李某,将李某逼至江边,李某无奈跳江被淹死。乙的行为与李某的死亡无因果关系 C.丙酒后开车被查。交警指挥丙停车不当,致石某的车撞上丙车,石某身亡。丙的行为与石某死亡无因果关系 D.丁敲诈勒索陈某。陈某给丁汇款时,误将3万元汇到另一诈骗犯账户中。丁的行为与陈某的财产损失无因果关系 【答案】C。 【考点】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3.关于刑事责任能力,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第一次吸毒产生幻觉,误以为伍某在追杀自己,用木棒将伍某打成重伤。甲的行为成立过失致人重伤罪

B.乙以杀人故意刀砍陆某时突发精神病,继续猛砍致陆某死亡。不管采取何种学说,乙都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 C.丙因实施爆炸被抓,相关证据足以证明丙已满15周岁,但无法查明具体出生日期。不能追究丙的刑事责任 D.丁在14周岁生日当晚故意砍杀张某,后心生悔意将其送往医院抢救,张某仍于次日死亡。应追究丁的刑事责任 【答案】A。 【考点】犯罪主体概述自然人犯罪主体 4.农民甲醉酒在道路上驾驶拖拉机,其认为拖拉机不属于《刑法》第133条之一规定的机动车。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未能正确评价自身的行为,存在事实认识错误 B.甲欠缺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其行为不构成犯罪 C.甲对危险驾驶事实有认识,具有危险驾驶的故意 D.甲受认识水平所限,不能要求其对自身行为负责 【答案】C。 【考点】犯罪主观要件 5.吴某被甲、乙合法追捕。吴某的枪中只有一发子弹,认识到开枪既可能打死甲也可能打死乙。设定吴某对甲、乙均有杀人故意,下列哪一分析是正确的? A.如吴某一枪没有打中甲和乙,子弹从甲与乙的中间穿过,则对甲、乙均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 B.如吴某一枪打中了甲,致甲死亡,则对甲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对乙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实行数罪并罚 C.如吴某一枪同时打中甲和乙,致甲死亡、乙重伤,则对甲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对乙仅成立故意伤害罪 D.如吴某一枪同时打中甲和乙,致甲、乙死亡,则对甲、乙均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实行数罪并罚 【答案】A。 【考点】犯罪主观要件

CPDA考试真题与答案_1

一、单选题 1.“大数据”是指规模超过1000TB的数据集。 正确答案:× 2.概率为0的事件是不可能事件,概率为1的事件是必然事件。 正确答案:× 3.将总体中的各单位按某一标志排列,再依固定间隔抽选调查单位的抽样方式为等距抽样。正确答案:√ 4.统计图中的散点图主要用来观察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正确答案:√ 5.抽样误差是指在调查过程中由于观察、测量等差错所引起的误差。 正确答案:× 6.Datahoop1.2版中K-means聚类分析要求输入的数据必须是数值型数据。 正确答案:√ 7.如果事件A,B互斥,且P(A)>0,P(B)>0,则A,B独立。 正确答案:× 8. SQL中删除表的命令是“DELETE TABLE”。 正确答案:× 9.聚类分析中,各变量的取值在数量级上不能有过大的差异。 正确答案:√ 10.如果某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正处于市场成长期,其营销重点应该是延长产品寿命。

正确答案:× 11.需求定价法的核心思想是力求在需求高涨时收取较低价格,而当需求低落时则收取较高 价格。 正确答案:× 12.使用索引可以快速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所以可以在数据库中尽量多的建立索引。 正确答案:√ 13.线性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可采用可决系数进行评判。可决系数越高,模型拟合效果越好; 可决系数越小,模型拟合效果越差。 正确答案:× 14.一个时间序列中包含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循环变动和不规则变动,一般将四个因素一 一分解之后进行分析。 正确答案:× 15.决策树中包含根结点、叶结点、部结点和外部结点。 正确答案:× 二、单选题 1. 检查异常值常用的统计图形是() A、柱状图 B、箱线图 C、帕累托图 D、气泡图 正确答案:B 2. 什么是KDD?() A、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 B、领域知识发现

司法考试真题(卷二)答案及详解

2010年司法考试真题(卷二)答案及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本部分含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是:(1)禁止溯及既往(_____的罪刑法定);(2)排斥习惯法(_____的罪刑法定);(3)禁止类推解释(______的罪刑法定);(4)刑罚法规的适当(______的罪刑法定)。”下列哪一选项与题干空格内容相匹配? A.事前——成文——确定——严格 B.事前——确定——成文——严格 C.事前——严格——成文——确定 D.事前——成文——严格——确定 【考点】刑法的基本原则 【司法部答案】D 【答案】D 【解析】罪刑法定原则的具体要求为:(1)溯及既往的禁止,即事前的罪刑法定。犯罪及其刑罚必须在行为前预先规定,刑法不得在对其公布、施行前的行为进行追溯适用。(2)排斥习惯法,即成文的罪刑法定。犯罪与刑罚必须由立法者通过特定程序以文字的形式记载下来,刑事司法应以成文法为准,而不能适用习惯法。(3)合理解释刑法,禁止类推,即严格的罪刑法定。类推解释是对事先在法律上没有规定要予以处罚的行为进行处罚,属于司法恣意对国民的行为进行压制,这是不允许的。(4)刑罚法规的适当,即确定的罪刑法定。同时,刑罚法规的适当还包括刑法的明确性、禁止处罚不当处罚的行为、禁止不确定刑三方面内容。因此题干的空格中应分别填入:事前、成文、严格、确定,D选项正确,ABC选项错误。本题应选D。 2.看守所值班武警甲擅离职守,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乙趁机逃走,但刚跑到监狱外的树林即被抓回。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主观上是过失,乙是故意 B.甲、乙是事前无通谋的共犯 C.甲构成私放在押人员罪 D.乙不构成脱逃罪 【考点】故意与过失的认定、共犯的认定 【司法部答案】A 【答案】A 【解析】根据《刑法》第400条规定,司法工作人员私放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的,构成私放在押人员罪。但注意:本罪的主观方面为故意,过失不构成此罪。司法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致使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脱逃,造成严重后果的,构成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此罪的主观方面为过失。本题中,看守所值班武警甲擅离职守,致使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乙趁机逃走,但刚跑到监狱外的树林即被抓回,甲存在过失,但并未造成严重后果,因此甲不构成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也不构成私放在押人员罪。因此C选项错误。 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乙出于脱逃的故意,实施脱逃的行为,虽然刚跑到监狱外的树林即被抓回,但其行为已经构成脱逃罪。且该罪为行为犯,只要实施脱逃的行为即成立既遂,D选项错误。因此甲主观上为过失,乙是故意,A选项正确,

司法考试真题及解析含答案和详细解析

1、关于证人证言与鉴定意见,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证人证言只能由自然人提供,鉴定意见可由单位出具 B.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的人有时可以提供证人证言,但不能出具鉴定意见 C.如控辩双方对证人证言和鉴定意见有异议的,相应证人和鉴定人均应出庭 D.证人应出庭而不出庭的,其庭前证言仍可能作为证据;鉴定人应出庭而不出庭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定案根据 2、关于缓刑的适用,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甲犯重婚罪和虐待罪,数罪并罚后也可能适用缓刑 B.乙犯遗弃罪被判处管制1年,即使犯罪情节轻微,也不能宣告缓刑 C.丙犯绑架罪但有立功情节,即使该罪的法定最低刑为5年有期徒刑,也可能适用缓刑 D.丁17岁时因犯放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23岁时又犯伪证罪,仍有可能适用缓刑 3、关于缓刑的适用,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甲犯重婚罪和虐待罪,数罪并罚后也可能适用缓刑 B.乙犯遗弃罪被判处管制1年,即使犯罪情节轻微,也不能宣告缓刑 C.丙犯绑架罪但有立功情节,即使该罪的法定最低刑为5年有期徒刑,也可能适用缓刑 D.丁17岁时因犯放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23岁时又犯伪证罪,仍有可能适用缓刑 4、根据《刑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1)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2)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3),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4)论处。这在刑法理论上称为(5)。将下列哪一选项内容填充到以上相应位置是正确的? A.(1)地位(2)国家机关工作人员(3)利益(4)利用影响力受贿罪(5)间接受贿 B.(1)职务(2)国家工作人员(3)利益(4)受贿罪(5)斡旋受贿 C.(1)职务(2)国家机关工作人员(3)不正当利益(4)利用影响力受贿罪(5)间接受贿 D.(1)地位(2)国家工作人员(3)不正当利益(4)受贿罪(5)斡旋受贿 5、李某不服区公安分局对其作出的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向市公安局申请行政复议,市公安局作出维持决定。李某不服,提起行政诉讼。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李某可向区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CPDA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

精品文档 一、判断题 1.样本容量是指从总体中抽取的个体。 正确答案:× 2.品质数据既可以用整数值表示,也可以用连续值表示。 正确答案:√ 3.需求弹性大的产品价格与销售收入反向变化。 正确答案:√ 4.一般而言,定量预测方法在满足下列三个条件时才能使用:一是能够知道待测变量的过去 值,二是信息可以量化,三是过去的变动形式将持续到未来是一个合理的假设。 正确答案:√ 5.在对不同项目进行风险衡量时,可以用标准差作为标准,标准差越大,方案风险水平越高。正确答案:× 6.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产销量范围内,固定成本与产品的产销量多少没有关系,只有可变成 本才与产品产销量的增减变化发生关系。 正确答案:√ 7.如果两个变量不独立,那这两者的相关系数必然不等于0 。 正确答案:× 8.数据库类型是按照数据存取的方法来划分的。 正确答案:× 9.SQL 语言中,条件年龄 BETWEEN 15 AND 35,表示年龄在 15 至 35 之间,且包括 15 岁但不包括 35 岁。 正确答案:× 10.资本成本就是资金的时间价值。 正确答案:×

精品文档 11.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25%和 75%位置上的值称为四分位数。 正确答案:√ 12.企业购并处于竞争地位的同类型企业形成企业集团称为集团多角化。 正确答案:× 13.内部收益率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受折现率高低的影响。 正确答案:× 14.边际收入是指每增加 1 单位销量所带来的总收入的增加额度。 正确答案:√ 15.分类预测时,准确率和召回率存在矛盾关系,不能同时增大,所以要考虑他们的综合影 响,即 F1-Score 。 正确答案:× 二、单选题 1.当所有观测值都落在回归直线上,则这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A、1 B、 -1 C、 +1 或 -1 D、0 正确答案:C 2.表示职称为副教授、性别为男的表达式为() A、职称 =' 副教授 ' OR 性别 =' 男 ' B、职称 =' 副教授 ' AND性别='男' C、 BETWEEN '副教授 ' AND ' 男' D、IN (' 副教授 ','男 ') 正确答案:B 3.对于下列实验数据: 1 , 108 , 11 , 8 , 5 , 6 , 8 , 8 , 7 , 11,描述其集中趋势用()最为适宜,其值是()。 A、平均数, 14.4 B、中位数, 8.5

司法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司法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试卷二】二 53.关于认识错误的判断,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2011年卷二多选第53题) A.甲为使被害人溺死而将被害人推入井中,但井中没有水,被害人被摔死。这是方法错误,甲行为成立故意杀人既遂 B.乙准备使被害人吃安眠药熟睡后将其勒死,但未待实施勒杀行为,被害人因吃了乙投放的安眠药死亡。这是构成要件提前实现,乙行为成立故意杀人既遂 C.丙打算将含有毒药的巧克力寄给王某,但因写错地址而寄给了汪某,汪某吃后死亡。这既不是对象错误,也不是方法错误,丙的行为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 D.丁误将生父当作仇人杀害。具体符合说与法定符合说都认为丁的行为成立故意杀人既遂 【答案】AC 【考点】认识错误 【解析】选项A说法错误。因果关系错误,是指侵害的对象没有错误,但造成侵害的因果关系的发生过程与行为人所预想的发展过程不一致,以及侵害结果推后或者提前发生。选项A中,甲为了杀死被害人而将被害人推入水中,结果井中无水,被害人被摔死。这属于因果关系错误,而不是方法错误。 选项B说法正确。构成要件的提前实现,是指实际上提前实现了行为人所预想的结果。选项B中的情况就属于犯罪构成的提前实现。 选项C说法错误。丙的行为属于具体的事实错误中的对象错误,即行为人把甲对象当作乙对象加以侵害,而甲对象和乙对象体现相同的法益,行为人的认识内容与客观事实仍属同一犯罪构成的情况。对于对象认识错误而言,无论采用具体符合说还是法定符合说,结果都是一样的。因此,丙的行为应成立故意杀人的既遂。

选项D说法正确。丁的行为属于具体的事实错误中的对象错误,对于对象认识错误而言,无论采用具体符合说还是法定符合说,结果都是一样的。因此,丁的行为成立故意杀人既遂。 54.下列哪些选项不构成犯罪中止?()(2011年卷二多选第54题) A.甲收买1名儿童打算日后卖出。次日,看到拐卖儿童犯罪分子被判处死刑的新闻,偷偷将儿童送回家 B.乙使用暴力绑架被害人后,被害人反复向乙求情,乙释放了被害人 C.丙加入某恐怖组织并参与了一次恐怖活动,后经家人规劝退出该组织 D.丁为国家工作人员,挪用公款3万元用于孩子学费,4个月后主动归还 【答案】ABCD 【考点】犯罪中止 【解析】《刑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选项A不成立犯罪中止。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条第二款的规定,拐卖妇女、儿童的,只要行为人以出卖为目的,实施了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之一的,就成立拐卖妇女、儿童罪的既遂。据此可知,甲以出卖为目的购买儿童的行为,已经成立了拐卖儿童罪的既遂,他事后将儿童送回家的行为属于犯罪后的悔改表现,可以在量刑上有所体现,但不能成立犯罪中止。 选项B不成立犯罪中止。绑架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他人的人身自由权和财产权。乙使用暴力将被害人绑架的行为,已经侵犯了被害人的人身自由权,该绑架行为已经完成,成立犯罪既遂。后经被害人反复求情将其释放的行为属于犯罪后的悔改表现,可以在量刑上有所体现,但不能成立犯罪中止。 选项C不成立犯罪中止。组织参加恐怖活动罪是指加入恐怖活动组织,使自

2008年司法考试真题(卷二)答案及详解

2008年司法考试真题解析(试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本部分含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关于危害结果的相关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甲男(25岁)明知孙某(女)只有13岁而追求她,在征得孙某同意后,与其发生性行为。甲的行为没有造成危害后果 B.警察乙丢失枪支后未及时报告,清洁工王某捡拾该枪支后立即上交。乙的行为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C.丙诱骗5岁的孤儿离开福利院后,将其作为养子,使之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丙的行为造成了危害后果 D.丁恶意透支3万元,但经发卡银行催收后立即归还。丁的行为没有造成危害后果 答案:A 解析:危害结果是危害行为对法益所造成的实际侵害,它具有因果性、侵害性、现实性、多样性和规范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为人不明知是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双方自愿发生性关系是否构成强奸罪问题的批复》规定,行为人明知是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而与其发生性关系,不论幼女是否自愿,均应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以强奸罪定罪处罚。《刑法》第236条第2款规定,奸淫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的,以强奸论,从重处罚。所以A项所述的甲的行为是侵害了孙某的合法权益,已经造成了实际损害,所以A是错误的。应选。《刑法》第129条规定,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而B项中警察乙虽然在其枪支丢失后没有及时报告,但是清洁工捡到枪支后立即上交,没有造成重大人身伤亡后果,没有对法益造成实际侵害,所以B的说法是正确的,不应当选。《刑法》第262条规定,拐骗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C项中丙诱拐5岁孤儿离开其监护场所(孤儿院),尽管该孤儿在丙的养育下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但丙的行为仍然触犯了《刑法》第262条的规定,造成严重后果,所以C项的说是正确的,不应当选。《刑法》第19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四)恶意透支的。前款所称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根据上述法条可知,D项中丁某的行为并没有构成对法益的实际侵害,没有造成危害后果,所以D项的说法是正确的,不应当选。[学法网https://www.360docs.net/doc/f515926151.html,] 2.关于故意的认识内容,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明知自己的财物处于国家机关管理之中,但不知此时的个人财物应以公共财产论而窃回。甲缺乏成立盗窃罪所必须的对客观事实的认识,故不成立盗窃罪 B.乙以非法占有财物的目的窃取军人的手提包时,明知手提包内可能有枪支仍然窃取,该手提包中果然有一支手枪。乙没有非法占有枪支的目的,故不成立盗窃枪支罪 C.成立猥亵儿童罪,要求行为人知道被害人是或者可能是不满14周岁的儿童 D.成立贩卖毒品罪,不仅要求行为人认识到自己贩卖的是毒品,而且要求行为人认识到所贩卖的毒品种类 答案:C 解析:一般情况下,盗窃自己的财物不成立盗窃罪,但是,如果盗窃本人已经被依法扣押的财物,或偷回本人已经交付他人合法持有或保管的财物,以致他人因赔偿责任而遭受财产损失,也构成盗窃罪。A项中,甲明知自己的财物处于国家机关管理之中,仍然采取秘密窃取的方式取回,仍然可以成立盗窃罪,因此,A项说法错误,不选。B项中,乙已经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及其结果可能是盗窃枪支,而希望或放任该行为的发生,属于直接故意

临床输血与检验试题只是分享

***医学院医学检验专业****级本科****学年第一学期 《临床输血与检验》期末考试试题(*卷)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从A 、B 、C 、D 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填入括号中) A.脂蛋白 B.糖蛋白 C.糖脂 D.糖蛋白、脂蛋白都有 ( )10. HLA 基因及其复合体具备某些不同于其他真核基因系统的遗传特点,其中不包括那一项: A.单体型遗传方式 B.多态性现象 C.单倍体 D.连锁不平衡 ( )11. HLA-B27的测定的临床意义中,那种疾病的诊断阳性率最高: A .虹膜炎 B .血管炎症 C .肉芽肿 D .强直性脊柱炎 ( )12. HLA 基因水平分型方法中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聚合酶链反应是下面哪一种: A. PCR-SSOP B. PCR-SSP C. PCR-RFLP D. PCR-SSCP ( )13. 1998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 ________ 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 献血: A. 16-55 B. 18-60 C. 18-55 D. 16-60 ( )14. 一般认为男性三个月献血一次, 女性四个月献血一次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至少献血 _____ 次并保持每年至少献血 _____ 次 的人(或有电话联系就前来献血的人)称为固定献血者: A.三;一 B.三,二 C.四;一 D.四;二 ( )15.我国规定献血者每次采血量为 ________ ml,两次采血间隔不少于 _____ 个月: A. 200-400 ; 4 B. 300-400 ; 4 C. 200-400 ; 6 D. 300-400 ; 6 ( )16.不宜献血者不包括: A.社区的自愿献血者 B.健康状况不良或营养不良的献血者 C.非自愿献血的献血者 D.有危险行为的献血者 ( )17.由于血小板血型抗原和抗体在临床医学和输血实践中的重要意义,因此有不少关于测定血小板抗体、鉴定血小板抗 原以及血小板交叉配合试验的方法。其中下面那一项是最理想的方法: A.免疫荧光 B.放射免疫 C.固相血小板免疫血清学试验 D.酶联免疫 ( )18.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NAITP )是一种比较常见、死亡率较高的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是由于胎儿 和母亲的血小板血型不合,使母亲产生同种抗体。但是大多是由血小板特异性抗原 _____ 引起: A. HPA-la B. HPA-2a C. HPA-3a D. HPA-5a ( )19.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判定主要以 ____________ 为指标: A.血小板的数量 B.血小板的功能 C.血小板的浓度 D.血小板的回收率 : ( ( ( ( ( ( ( ( A. Blu ndell 2. A. C. 3. B. Harvey 输血安全的问题包括哪些方面: 输血可能传播传染病病原体的问题 过敏性输血反应和其他输血反应 临床合理用血不包括: 合理输血 B .全血输血 A. 4. 在A B 、0血型反定型中,A 红细胞(一) A.A 型 B.B 型 5. 一个人的血型为 A 型,那么他的基因型是: A.AO B.AA C. Lower D. Denis B.输血相关的免疫性不良反应 D.以上都是 C.自体输血 D.成分输血 ,B 红细胞(+),0红细胞(一),此血型结果为: C.O 型 D.AB 型 C.OO 6. A 抗原主要有两种亚血型,称为 Al 和A2 (构成全部 A 型血液的 抗A 试剂均发生强的凝集反应。 Al 和A2间的血清学区别,是依于抗 A.A B.A2 C.A1 7. RH 血型系内有45种不同的抗原,其中最为主要的是: A.C B.D C.E 8. 在红细胞ABO 血型系统被发现后,第二个被发现的血型系统是: A. Rh 血型系统 B. MNS 血型系统 C. Lweis 血型系统 D.AO 或者AA 99.99 % )。在直接凝集反应中,两种红细胞与 _试剂做试验获得的结果为基础 : D.A 和 A1 D.e D. Kell 血型系统 9. 经典HLA-I 类分子(HLA-A , B , C )分子以 ________________ 形式表达在几乎所有有核细胞表面,非经典 HLA-I 类分子的 表达有别于经典HLA-I 类分子,但是不同细胞上 HLA 分子的数量变化很大: ( )

CPDA考试真题与答案 4【精品推荐】

一、判断题 1.数据可分为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等。 正确答案:√ 2.大数据与传统数据有着本质上的差别,因此之前处理数据的方法和软件都不再适用,大数据分析有专用的软件和方法。 正确答案:× 3.数据分析的核心是数据,因此数据的获取和处理十分关键。 正确答案:× 4.Apriori算法可用于分类预算。 正确答案:× 5.一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都是唯一的。 正确答案:×

6.资金的时间价值体现在资金会随着时间而增值,如银行存款会增加利息。 正确答案:× 7.茎叶图不仅能够反映数据的分布情况,还能显示数据的原始信息。 正确答案:√ 8.在多元回归分析中,检验方程的拟合优度用调整后的R的平方效果更好。 正确答案:√ 9.在对不同项目进行风险衡量时,可以用标准差作为标准,标准差越大,方案风险水平越高。正确答案:× 10.时间序列若无季节变动,则其各月(季)季节指数为0. 正确答案:× 11.一个硬币掷10 次,其中5 次正面向上的概率是0.5。

正确答案:× 12.DBSCAN算法对异常值敏感,因此要在聚类前进行异常值分析。 正确答案:× 13.在假设检验中,当我们做出拒绝原假设而接受备择假设的结论时,表示原假设是错误的。正确答案:× 14.召回率(recall)指预测为正的样本中实际为正的样本所占比例。 正确答案:× 15.逻辑回归只能用于二分类问题,即输出只有两种,分别代表两个类别。 正确答案:× 二、单选题 1.Apriori算法用下列哪个做项目集(Itemset)的筛选? A、最小信赖度(Minimum Confidence)

B、最小支持度(Minimum Support) C、交易编号(TransactionID) D、购买数量 正确答案:B 2.为调查我国城市女婴出生体重:北方n1=5385,均数为 3.08kg,标准差为0.53kg;南方n2=4896,均数为3.10kg,标准差为0.34kg,经统计学检验,p=0.0034<0.01,这意味着() A、南方和北方女婴出生体重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B、南方和北方女婴出生体重差别很大 C、由于P值太小,南方和北方女婴出生体重差别无意义 D、南方和北方女婴出生体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但无实际意义 正确答案:D 3.预测分析中将原始数据分为训练数据集和测试数据集等,其中训练数据集的作用在于() A、用于对模型的效果进行无偏的评估 B、用于比较不同模型的预测准确度 C、用于构造预测模型

2014年司法考试真题解析试卷一

试卷一 提示:本试卷为选择题,由计算机阅读。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勿在卷面上直接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本部分含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关于依法治国,下列哪一认识是错误的?() A.依法治国要求构建科学完善的权力制约监督机制 B.依法治国要求坚持“法律中心主义”,强调法律在治理和管理国家中的作用 C.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必须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D.依法治国要求党必须坚持依法执政,正确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 【答案】B 【考点】依法治国 【解析】选项A正确。社会主义法治是“治官之治”和“治权之治”。坚持依法治国,要从法律上构建起“以权力制约权力、以权利制约权力、以道德制约权力”的权力制约监督体系与机制,以保证执政党的权力和立法、执法、司法等各种权力的设置和行使始终不偏离我国民主政治的正确轨道。 选项B错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认同“法律万能”的思维偏向,在我国社会的规范体系中,除了宪法和法律等规范性文件外,还有党的方针政策、社会主义道德规则、各种社会组织合法的规章制度,以及为人民群众所广泛认同的民规、民俗、民约等等,即实现法律手段与其他社会治理手段和方式的有机结合,全面发挥各种社会规范的调整作用,综合协调运用多元化的手段和方式来实现对国家的治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这一特征,与西方资本主义法治理论中片面、绝对化的“法律中心主义”具有重要区别。 选项C正确。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是一项浩瀚庞大、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深入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选项D正确。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领导人民执行宪法和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真正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 2.某省政府向社会公布了政府在行政审批领域中的权力清单。关于该举措,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旨在通过政务公开约束政府权力 B.有利于保障行政相对人权利 C.体现了比例原则 D.符合法治原则 【答案】C 【考点】依法治国

2019国家司法考试真题及解析

2019国家司法考试真题及解析 司法考试真题及解析(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本部分含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对此,下列哪一理解是正确的? A.从实际出发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法治建设可适当超越社会发展阶段 B.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基础是中华法系,实践基础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治理经验 C.从中国实际出发不等于“关起门来搞法治”,应移植外国法律制度和法律文化 D.从实际出发要求凸显法治的中国特色,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 【知识点】依法治国 【答案】D 2.推进依法行政、转变政府职能要求健全透明预算制度。修改后的《预 算法》规定,经本级人大或者常委会批准的政府预算、预算调整和决算,应及时向社会公开,部门预算、决算及报表也应向社会公开。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依法行政要求对不适应法治政府建设需要的法律及时进行修改和

废止 B.透明预算制度有利于避免财政预算的部门化倾向 C.立法对政府职能转变具有规范作用,能为法治政府建设扫清障碍 D.立法要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但立法总是滞后于改革措施 【知识点】全透明预算制度 【答案】D 3.某市建立并推行“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将其作为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的前置程序。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有利于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正当性 B.是健全依法决策的重要措施 C.是以法治方式推动发展的一种表现 D.可以代替公众参与和集体讨论 【知识点】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 【答案】D 4.梁某欲将儿子转到离家较近的学校上小学,学校要求其提供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梁某找到户籍地派出所,民警告之,公安机关已不再出具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等18类证明。考虑到梁某的难处,民警仍出具了证明,并附言一句:“请问学校,难道父母有犯罪记录,就可以剥夺小孩读书的权利吗?”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公安机关不再出具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将减损公民合法权益 B.民警的附言客观上起到了普法作用,符合“谁执法谁普法”的要求 C.派出所对学校的要求提出质疑,不符合文明执法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